安徽旅游三大板块
安徽北部旅游景点

安徽北部旅游景点
安徽北部地区有很多美丽的旅游景点,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景点:
1. 黄山:黄山是中国最著名的名山之一,以其奇特的山峰和壮丽的风景而闻名于世。
登上黄山,可以欣赏到云海、奇松、怪石等壮丽景观。
2. 宏村:宏村是中国传统古村落的代表之一,拥有丰富的明清建筑和文化遗产。
宏村以其独特的民居特色、水系和美丽的风景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3. 西递:西递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其规划布局和建筑风格与宏村相似。
西递的古建筑群以石板街和黑白徽派建筑为主要特色,是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村庄文化的好地方。
4. 潜山:潜山是安徽北部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区,被誉为“南国仙山”。
这里有茂密的树林、碧绿的湖泊和瀑布,是爱好徒步和自然探索的理想之地。
5. 天柱山:天柱山是安徽北部的一座著名的道教名山,也是中国五岳之一。
这里有陡峭的山峰、悬崖峭壁、奇特的云海景观等,吸引了众多的登山爱好者和信徒前来朝圣。
除了以上景点,安徽北部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如无为、六安、亳州等城市,它们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安徽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攻略

安徽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攻略安徽建省于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安徽必去景点攻略,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安徽旅行锦上添花。
安徽旅游必去景点1、黄山黄山雄踞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黄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又一象征。
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令世人神往。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而闻名于世。
她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景区,作为中国山之代表,黄山集中国名山之大成,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之称。
黄山正以它雄奇的容貌迎接着四海宾客。
黄山的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其中有莲花峰、光明峰等大小72个山顶、天都峰三大主峰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
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
黄山松针叶短粗,顶平如削,形态奇特。
著名的松树有迎客松、卧龙松、黑虎松、麒麟松、-松等。
黄山的奇峰怪石是大自然雕刻家留下的杰作,有的似人,有的似物,似禽,似兽,惟妙惟肖。
最著名的怪石有“猴子观海”,还有“梦笔生花”、“仙人下棋”、“犀牛望月”、“金鸡叫天门”、“孔雀戏莲花”云海,.....凡此等等。
黄山四季景色各异,日出、晚霞、华彩、佛光和雾淞等时令景观各得其趣,真可谓人间仙境。
2、天柱山天柱山,又名皖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
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
公元106年,汉武帝登礼天柱山“号曰南岳”,589年,隋文帝诏南岳为衡山,故天柱山又称古南岳。
又因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为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故天柱山为安徽的“源头山”。
天柱山有雄峰奇石、幽洞秀水,绰约多姿,纯朴自然,居“南国第一”。
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1992年又被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天柱山有号称“花岗岩第一秘府”的神秘谷;有天下奇观石牛古洞、摩岩石刻;有中国第三大高山湖泊--“炼丹湖”以及禅宗第三代祖庭三祖禅寺等景观。
安徽必去五大旅游景点

安徽必去五大旅游景点
1. 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山岳风景名胜区之一。
以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的“五岳之一”和“天下第一奇山”。
2. 徽州古城:徽州古城位于徽州地区,是安徽省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之一。
这里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和传统民居,以独特的古建筑风格和徽派文化而著名。
3. 九华山:九华山是安徽省北部的一座名山,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这里有陡峭的山峰、古庙和丰富的佛教文化,是游览和朝拜的圣地。
4. 卧龙山:卧龙山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中国四大著名丹霞地貌之一。
山上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
5. 宿州庙会:宿州庙会是安徽省著名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春节期间举办。
这里有丰富多彩的表演和游乐活动,是了解安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安徽旅游路线及景点介绍

安徽旅游路线及景点介绍
安徽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独具魅力。
以下为你推荐部分安徽旅游路线及景点:
- 路线一:颍淮民宿生态游,涉及景点:八里河旅游区、颍上县尤家花园、五里湖湿地旅游区、明清苑、管仲老街、迪沟旅游区、淮罗庄台生态旅游风景区,游玩时间3天。
- 路线二:皖北田园风光体验游,涉及景点:印象江南生态园、治未病养心园、润耕天下假日农场、古井文化园,游玩时间2天。
- 路线三:皖北休闲乡村游,涉及景点:凤阳县大王府农博园、蚌埠蓝莓庄园、亳州药王村、阜阳八里河水世界,游玩时间2天。
- 路线四:皖北冬季文化休闲游,涉及景点:木一博览园、翰墨文化园、孔雀公主产业园、有机良庄,游玩时间2天。
- 路线五:皖北冬季休闲农趣游,涉及景点:凤阳九天生态园、蚌埠蓝莓庄园、禾泉小镇、蚌埠禹王农业生态园,游玩时间2天。
安徽的旅游景点较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路线和景点。
中国旅游年鉴2010卷

《中国旅游年鉴2010卷·安徽省》概述【总体情况】 2009年,安徽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4亿人次,增长23.38%;旅游总收入达到908.90亿元,增长23.30%,相当于全省GDP的9.04%,比上年增加0.73个百分点。
其中接待国内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达到1.23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863.78亿元,分别增长23.44%和23.36%,分别比全国平均增幅高12.34和6.96个百分点;接待入境游客156.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 6.64亿美元,分别增长18.22%和22.32%,分别比全国平均增幅高20.92和25.22个百分点。
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在全国排名全面进位,入境游客接待量继续位居中部六省第一,在全国位次前进两位,居第11位;旅游外汇收入前进1位,居全国第15位;国内旅游人次前进两位,居全国第12位;旅游总收入前进1位,居全国第14位;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
【旅游行业规模】安徽省A级景区总量达到337家,其中4A 以上景区81家,数量居中部六省第一位、全国第三位;复核后星级饭店总量为45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8家,四星级饭店81家;旅行社847家,其中出境旅游组团社20家,旅行社数量居全国第九;旅游集团公司10家;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0个;旅游车队52家;最佳、优秀或旅游乡镇248个;星级农家乐583家;评定首批旅游商品生产示范企业17家。
2009年,全省17个市中有8个市旅游总收入超过30亿元,分别为合肥、黄山、安庆、池州、芜湖、宣城、六安和滁州市,其中合肥和黄山收入过百亿元,亳州、淮南、合肥、池州、六安、安庆、蚌埠、宿州、芜湖、黄山和马鞍山等11个市旅游总收入增长超过20%。
接待人数超过500万人次的有10个市,其中合肥、黄山、安庆和池州四个市接待人数超过千万人次,亳州、黄山、合肥、池州、马鞍山、安庆、宣城、滁州、芜湖和淮南十个市国内游客接待人数增长超过20%,旅游企业综合实力逐年增强。
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分析

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分析摘要: 旅游消费结构反映了旅游消费的基本特征、质量与水平以及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但根本上反映了旅游消费的特点在生产关系发展上所引起的变化。
旅游消费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仍存在基本旅游消费比重过大、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的优化,应在提高旅游产品多元化程度,规范旅游经济,打造地方特色旅游品牌商品,加强旅游娱乐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倡导绿色旅游消费行为方式等方面采取措施。
关键词:旅游消费结构;国内旅游;优化;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是指国内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消费的各种旅游服务和产品及相关旅游消费结构的比例关系,是一个地区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安徽省同其它各个省市一样,在旅游业方面不断的壮大和发展,其中我省入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318430人次增长到2011年的2628662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从2000年的150.4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814.99亿元。
虽然省内旅游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以及有待提升的空间。
其中包括消费结构亟需进行调整,经济支柱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旅游资源需要大力的开发,省内区域发展必须进行协调等等。
一、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的现状和问题(一)现状表1 安徽省国内旅游人均花费构成单位:元年份平均每人花费总和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其它2000 505.60 53.42 120.52 98.17 90.98 142.51 2001 521.15 46.79 120.96 96.72 95.03 161.65 2002 572.98 57.32 141.66 97.82 104.12 172.06 2003 553.98 47.12 138.87 107.76 90.33 169.9 2004 656.30 57.10 149.30 124.30 126.50 199.1 2005 661.50 56.63 141.09 123.58 128.91 211.29 2006 646.26 46.75 135.77 121.75 126.56 215.43 2007 713.81 57.21 126.33 143.54 157.42 229.31 2008 730.59 56.23 130.75 149.22 178.83 215.56 2009 775.20 65.88 127.05 156.89 185.15 240.232010 837.94 70.94 140.46 156.32 185.99 284.23 2011 896.20 172.20 180.50 156.00 140.40 247.10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2001—2012)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安徽国内旅游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安徽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旅游区布局特点(评优的中国旅游地理学期末论文哈)

安徽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旅游区布局特点学校:上海海事大学学号:201110710205 班级:经济116 姓名:张国庆安徽地处江淮咽喉,襟江近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安徽山河壮丽,气候温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安徽全境,将全省划分为淮北(亦称皖北)、江淮(亦称皖中)和江南(亦称皖南)三大自然地理区域。
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
中部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
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独特丰富的省份之一,自然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璨若星辰,充满着天然神韵和历史魅力。
据统计,全省共有国家级、省级各类旅游点260多处。
其中,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黄山;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世界地质公园2处:黄山、天柱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0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采石、巢湖、花山谜窟-渐江、太极洞和花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6处;国家森林公园29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个:歙县、寿县、亳州、安庆和绩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10个:黄山、合肥、亳州、马鞍山、安庆、芜湖、池州、铜陵、宣城和淮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个等等。
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特色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安徽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
一、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一)地文景观1.山岳形胜安徽省可划归为皖赣名山旅游区,因而安徽省可以说是以名山著称,名山众多。
安徽的名山,虽没有一座列入“五岳”之尊,却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山”、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称的黄山,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铁九华”---九华山,道教名山齐云山,汉武帝祭封的“南岳”南天一柱天柱山,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绘的蔚然深秀的琅琊山,天下独有的“海门第一关”长江绝岛小孤山,“相看两不厌”的江南诗山敬亭山,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而扬名的古战场八公山,禅宗发祥地司空山,人间仙境天堂寨,国家级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鹞落坪等名山。
中国旅游地理概论

第一章中国旅游地理概论教学重点:理解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和主要概念,包括旅游的概念与性质、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线路;了解安徽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旅游线路的区别一、旅游的基本内涵(一)旅游的概念什么是旅游?这是旅游学研究中首先要回答的基本概念问题,也是我们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重要基础。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对旅游概念的认识上仍然存在许多分歧。
“旅游”从字意上很好理解。
“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
二者合起来即旅游。
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
“旅游”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南朝梁诗人沈约的《悲哉行》一诗:“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徐光旦垂彩,和露晓凝津。
时嘤起稚叶。
蕙气动初苹。
一朝阻旧国。
万里隔良辰”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旅游一词在当时就已含有外出游览的意思了。
艾斯特定义: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艾斯特定义,1942年,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克拉普夫: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的活动。
技术定义:世界旅游组织(UNWTO)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推荐的技术性的统计定义,旅游指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她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旅游目的包括六大类:休闲、娱乐、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专业访问,健康医疗,宗教/朝拜,其他。
(注意: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相互关系定义:1980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伯特•麦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可以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过程中,由于游客、旅游企业、东道政府及东道地区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即旅游的综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发表“黄山谈话”30周年,安徽也将着手制定《“十二五”全省旅游发展规划》,新的旅游征程即将开启。
我们要以更新的理念和思路,以更大的魄力和努力,继往开来,在新一轮旅游发展中争取更大的成绩。
我省旅游分为三大板块:大皖南国际旅游区(“两三一湖”)、泛巢湖国家旅游区(合肥,巢湖,大别山)、新皖北区域旅游区(亳州,“两淮一埠”)。
其中两三一湖发展的最为快速,对其他旅游区起到辐射的作用。
但是安徽旅游发展任然存在许多的问题,第一产品不够丰富。
虽然出现了“巢湖温泉”、“滁州白鹭岛度假”、“芜湖方特第四代主题公园”等新型旅游产品,但总体来说,旅游产品供给仍是观光旅游单一独大。
二是旅游企业不够强壮。
有支撑力、带动力、竞争力的大型旅游集团为数不多,更缺少像“首旅”、“上海锦江”这样的国内知名旅游大企业。
三是地区发展不够均衡。
尽管近年来皖北旅游持续升温,皖中旅游加快发展,但无论是旅游经济指标,还是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等的数量和等级,皖中和皖北地区都大大低于皖南地区,旅游发展中多年存在的“南热、中温、北冷”的格局,还未得到根本扭转。
四是要素不够完善。
在旅游收入中,最具弹性和增长空间的购物所占的比重较小,大大低于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夜生活还不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品极少,“购”和“娱”对旅游收入的贡献偏低。
因此虽然旅游发展氛围日趋浓厚,但机能不强的难题亟待突破。
安徽旅游想要持续发展自己的旅游,首先站在全省发展大局上谋划,丰富旅游发展思路旅游发展要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始终坚持远景规划与近期目标相结合。
从旅游长远发展来说,要以打造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建设旅游强省为目标。
在这个大目标指引下,近期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要分类指导,“大皖南”旅游板块要着力建设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泛巢湖”旅游板块要争当泛长三角旅游合作分工的“排头兵”,建设长三角休闲度假基地;“新皖北”旅游板块要立足中部旅游市场,着力建设区域旅游目的地。
旅游发展要正确处理优先与均衡的关系,始终坚持重点发展与协调发展的统一。
根据非均衡发展理论,在安徽旅游发展的初期,省委、省政府实施了“抓两山一湖,促全省旅游,带安徽经济”旅游经济发展思路,优先发展皖南旅游,打造了安徽旅游的品牌标志;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促进全省旅游均衡协调发展,又显得非常需要和十分迫切,要在“两山一湖”发展基础上,提升皖南,加快皖中,突破皖北,尽快形成城乡互补、东
西联动、南北并举、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要依托交通变化,按照旅游规律,运用旅游线路把众多旅游城镇、景区、饭店、购物场所等组装串联起来,形成更多的旅游产品,要重点推动“合铜九黄新干线之旅”、“大皖南彩色之旅”、“皖江逍遥之旅”、“淮河文化探访之旅”、“新皖北览胜之旅”、“大别山红色之旅”、“皖中名人故里之旅”、“皖西生态养生之旅”等8条精品旅游线路的完善提高和宣传推广,并把其中2至3条打造成国际精品线路。
要大力加强包机旅游、专列旅游等“一站式”旅游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