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电子技术实验报告_实验十三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实习报告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实习旨在让我们更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习要求我们设计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电子系统,要求系统具有稳定性、可靠性、易于操作等特点。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选题与方案确定:在实习开始阶段,我们首先进行了选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我们选择了设计一个数字频率计作为实习项目。
接下来,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分析了数字频率计的工作原理,并确定了设计方案。
2. 电路设计与仿真:根据设计方案,我们开始了电路设计。
首先,我们设计了数字频率计的原理图,包括时钟电路、计数电路、显示电路等。
然后,利用Multisim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电路的功能和稳定性。
3. 器件选型与采购:在电路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所需的电子元件进行选型。
在教师的建议下,我们选择了性能稳定、成本合理的元件。
随后,我们进行了元件的采购。
4. 电路调试与优化:在元件采购回来后,我们开始了电路的搭建和调试。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信号干扰、计数误差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电路的优化,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5. 系统测试与总结:在电路调试完成后,我们对数字频率计进行了系统测试,验证了其功能和性能指标。
最后,我们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收获和不足之处。
三、实习成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数字频率计,该频率计具有以下特点:1. 功能完善:数字频率计能够准确测量输入信号的频率,并显示频率值。
2. 稳定性高:通过电路的优化,我们降低了信号干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3. 易于操作:数字频率计的操作界面简单直观,便于用户使用。
4. 性能指标满足要求:数字频率计的测量精度、计数范围等性能指标均满足实习要求。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电子技术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2.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
3. 学习电路的搭建、调试和测量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原理电子技术是研究电子器件、电路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本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外形、符号、参数和检测方法。
2. 电路的搭建与调试:根据电路原理图,正确连接电路,并进行调试,使其达到预期功能。
3. 电路的测量与分析:使用仪器对电路进行测量,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电路原理。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电路实验箱2. 数字万用表3. 钳子、螺丝刀等工具4. 实验用电子元器件四、实验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识别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常用电子元器件。
(2)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的正向导通电压等。
2. 电路的搭建与调试(1)根据电路原理图,正确连接电路。
(2)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无短路、断路等现象。
(3)调试电路,使其达到预期功能。
3. 电路的测量与分析(1)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路关键点的电压、电流等参数。
(2)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电路原理。
五、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熟悉实验原理、仪器设备,了解实验内容。
2.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观察元器件外形,识别其类型。
(2)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元器件参数。
3. 电路的搭建与调试:(1)根据电路原理图,正确连接电路。
(2)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无短路、断路等现象。
(3)调试电路,使其达到预期功能。
4. 电路的测量与分析:(1)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路关键点的电压、电流等参数。
(2)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电路原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成功识别常用电子元器件,并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其参数。
2. 电路的搭建与调试:成功搭建电路,并使其达到预期功能。
3. 电路的测量与分析:(1)测量电路关键点的电压、电流等参数,结果符合预期。
电工实验报告答案 厦门大学 电工学实验报告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5.02 2U 单独作用 S2 0 -12 2.39 -7.18 -4.79 7.18 2.36 -2.44 1.217 1.222 ) VD 侧(S 2表 4— 试验数据二投向二极管 3
测量项目 试验内容 US1(V) US2(V)
第 2 页 共 26 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0.478 0 .讨论电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3 U(V) (mA) I 图 5-4〕〔a 4.82 24.1 〕图 5-4〔b 4.83 24.1 US)(mAI?117.6? 图〔a〕计算 SRSIs=123Ma 〕测得图〔b 电压源的输出端为什么不同意短路?电流源的输出端为什么不同意 开路?1. 若输出端答:电压源内阻很小,若输出端短路会使电路中的电流无穷 大;电流源内阻很大, 开路会使加在电源两端的电压无穷大,两种状况
) ?R(L
为: RS;〔1〕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内阻均为 RIU? 〔2〕满足。
990
SSS 所谓等效是对同样大小的负载而言。
900
电压源与电流源不能等效变换。
800
盼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
700
路,走的人多了,也便 成了路。.
600
第 8 页 共 26 页
1.724
电压源其端电压 U 下降快因此都是呈下降改变趋势。增大而减小,I 随端
3.29
电压 U 降低,实际电流源其输出电流 影响。慢受内阻 RS 是对谁而言?电
Rs=Uoc/Isc524.0
压源与电流‘等效 4.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是什么?
6-2 2、表
厦门大学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二电路元器件的认识与测量一、实验目的1.认识电路元、器件的性能和规格,学会正确选用元、器件;2.掌握电路元、器件的测量方法,了解它们的特性和参数;3.了解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电阻1.电阻器、电位器的型号命名方法:2.电阻器的分类:(1)通用电阻器:功率:0. 1~1 W,阻值1Ω~510MΩ,工作电压<1 kV。
(2)精密电阻器:阻值:1 Ω~ 1 MΩ,精度2%~0.1%,最高达0. 005%。
(3)高阻电阻器:阻值:107~1013(4)高压电阻器:工作电压为10~100 kΩ(5)高频电阻器:工作频率高达10 MHz。
3.电阻器、电位器的主要特性指标:(1)标称阻值;(2)容许误差;(3)额定功率.4.电阻器的规格标注方法:对于额定功率小于0.5 W电阻器,目前均采用色标法,色标所代表的意义如表5。
表5色标所代表的数字5.电阻器的性能测量:在保证测试的精度条件下,可用多种仪器进行测址·也可采用电流表、电压表或比较法。
6使用常识:电阻器在使用前应采用测量仪器检查其阻值是否与标称值相符。
(二)电位器:1.电位器的类型:(1)非接触式电位器;(2)接触式电位器。
2.电位器的性能测量:根据电位器的标称阻值大小适当选择万用表测量电位器两固定端的电阻值是否与标称值相符。
3.使用常识:(1)电位器的选用:电位器的规格种类很多,选用时,不仅要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值和额定功率,还要考虑安装调节方便及成本,电性能应根据不同的要求参照电位器类型和用途选择。
(2)安装、使用电位器:电位器安装应牢靠,避免松动和电路中的其他元器件短路,焊接时间不能太长,防止引出端周围的外壳受热变形;电位器三个引出端连线时应注意电位器旋转方向是否符合要求。
(三)电容器2.电容器的分类:(1)按介质分类:气体介质、无机固体介质、有机固体介质、电解介质。
(2)按结构分类:固体、可变及微调电容器三类。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作为电子工程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深入了解电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和掌握一些基础的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一:电路基础实验在电子技术的学习中,电路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习到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使用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搭建了一个简单的RC电路。
通过观察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我们发现电容器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电压曲线。
这说明电容器具有存储电能的特性。
接下来,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RL电路。
通过测量电感器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我们发现电感器会产生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这是由于电感器对电流变化的延迟导致的。
实验二:半导体器件实验半导体器件是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习到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首先,我们实验了二极管的特性。
通过改变二极管的正向电压,我们观察到了二极管的导通和截止状态。
这说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接下来,我们实验了晶体管的特性。
通过改变晶体管的基极电压和发射极电压,我们观察到了晶体管的放大效果。
这说明晶体管具有放大信号的功能。
实验三:数字电路实验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电路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习到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首先,我们实验了逻辑门电路。
通过搭建与门、或门和非门电路,我们观察到了逻辑门的输入和输出关系。
这说明逻辑门可以实现不同的逻辑运算。
接下来,我们实验了触发器电路。
通过改变触发器的输入信号,我们观察到了触发器的状态变化。
这说明触发器可以实现存储和传输信息的功能。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电路、半导体器件和数字电路是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它们的原理和应用对于我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技术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技术实验报告电子技术技术实验报告引言:电子技术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项电子技术实验,探讨其原理和应用,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电子技术中的信号放大器和滤波器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将探究信号放大器和滤波器在电子设备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实验原理:信号放大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增加输入信号的幅度。
它由一个放大电路和一个输入输出端组成。
放大电路可以将输入信号的幅度增加到所需的程度,以便在后续的电子设备中进行处理。
滤波器则是一种用于去除或选择特定频率范围内信号的电路。
它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频率响应来实现对信号的处理。
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信号源与放大电路和滤波器连接。
确保连接正确并稳定。
2. 调节放大倍数:通过调节放大电路的参数,使得输出信号的幅度达到所需的程度。
3. 测量输出信号:使用示波器或其他测量仪器,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和频率。
4. 更改滤波器参数:调整滤波器的参数,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记录不同参数下的输出结果。
5.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信号放大器和滤波器的性能和效果。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信号放大器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的幅度增加到所需的程度。
通过调节放大倍数,我们可以控制输出信号的幅度。
而滤波器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参数选择性地去除或选择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通过调整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我们可以实现对信号的处理和控制。
实验应用:信号放大器和滤波器在电子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通信领域,信号放大器可以用于增强信号的强度,以便在远距离传输中保持信号的清晰和稳定。
而滤波器则可以用于去除噪音和干扰,以提高通信质量。
在音频设备中,信号放大器可以用于增加音频信号的音量,而滤波器可以用于调整音频信号的频率响应,以实现音乐的优化和改进。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信号放大器和滤波器的原理和应用。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通过课程设计实验,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电子技术的相关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实现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本实验报告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引言、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以及实验总结。
1. 引言电子技术是现代通讯、电力等领域的基础,通过开展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培养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的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个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通过实验过程和结果来验证和分析设计的合理性。
2. 实验设计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设计任务:设计一个LED流水灯电路。
该电路由多个LED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亮起和熄灭,形成流水灯效果。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我们将使用以下组件和元件:Arduino开发板、蜂鸣器、电阻、电容、开关等。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需要准备所需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包括Arduino开发板、LED灯、蜂鸣器等电子元件,以及杜邦线、面包板等实验工具。
3.2 电路连接将所需的元件根据电路图连接在面包板上。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3.3 编程使用Arduino开发板的编程软件,编写相应的代码,控制LED灯的亮灭顺序,实现流水灯效果。
3.4 调试将编写好的代码上传到Arduino开发板上,并通过调试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常,灯的亮灭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4.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功能完备的LED流水灯电路。
该电路可以使多个LED灯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亮起和熄灭,形成流水灯效果。
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电路的亮灭顺序与我们预期的设计一致,符合设计要求。
5. 实验总结本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使我们对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通过实践巩固了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厦门大学电子 工程系

厦门大学电子工程系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锁相环原理与应用专业电子工程班级04电子学生姓名郑彦欣学生学号04140081指导教师彭佳屈2007年4月29日目录第一部分锁相环的基本原理-------------------------------------------------------------------3 1.1压控灵敏度Ko的测量------------------------------------------------------------------------4 1.2同步带△f H,捕捉带△f P的测量----------------------------------------------------------5第二部分PLL应用实验2.1PLL频率合成器实验--------------------------------------------------------------------------5 2.2PLL数字调谐实验------------------------------------------------------------------------------9 第三部分实验心得--------------------------------------------------------------------------------11锁相环原理与应用第一部分锁相环的基本原理一个典型的锁相环(PLL)系统,是由鉴相器(PD),压控振荡器(VCO)和低通滤波器(LPF)三个基本电路组成(如下图)。
图1实验原理及步骤实验采用低功耗、宽工作电源、集成度高的CMOS芯片。
主要用CD4046,CD4046是工作在1MHZ以下的通用PLL产品,他广泛应用与计算机借口领域。
如图2表示了CD4046的电路方框图VCC图2CD4046简要介绍引脚(16)是正电平接入端;(8)脚是负电源,在用单电源时接地;(6)(7)脚外接电容C1,(11)脚接外电阻R1,R1和C1决定VCO的自由振荡频率;(12)脚外接电阻R2,他的作用是确定在控制电压为0时的最低振荡频率;(5)脚为VCO禁止端,当(5)脚为加上“1”时,VCO停止工作,“0”时工作;(14)端是PLL参考基准输入端;(4)脚是VCO的输出断;(3)是比较输入端;(2)和(13)是PD1和PD2的输出端;(9)是VCO的控制端;(10)是缓冲放大器的输出端;(1)和(2)配合可做锁定的指示;(15)是内设5V的基准电压的输出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三 OTL功率放大器安装和调试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OTL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要点;
2. 掌握OTL功率放大器的安装、调整与性能的测试。
二、实验原理
采用PNP和NPN互补晶体管组成的无输出变压器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具有频率响应好,非线性失真小,效率高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采用的OTL功率放大电路如图1所示,它包括前置放大级B G1,推动级B G2和互补推挽输出级B G3、B G4。
前置放大级为甲类RC耦合电压放大器,在发射极加有电压串联负反馈,以改善音质,提高稳定性。
R1为输出音量调节电位器。
由于前置级工作在小信号电压放大状态,静态工作电流I C1可取小一些以减少噪音,一般取:
I C1≈0.3~0.1mA
1V<V CEQ1≤1/3E C
推动级要提供足够大的激励功率互补推挽功率输出级,所以推动级的静态工作电流应足够大,一般取I C2≥(3~5)I B3MAX 式中I B3MAX为输出功率最大是输出级的基极激励电流。
为了提高输出级正向输出幅度,把B G2的集电极负载电阻R8接到放大器的输出端经R L接电源正端,以获得自举的效果。
为了克服输出级的交叉失真,在B G3,B G4两管的基极之间接有二极管D和电阻R9组成的偏置电路,其中二极管D同时起偏置的温度补偿作用,电容C5为相位校正电容,以防止产生高频寄生振荡。
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为P O=E2C K/8R L(式中:K为电源电压利用系数)。
当K≈1时,输出功率最大,为P OMAX≈E²C/8R L
考虑到晶体管的饱和压降因素,一般取:K≈0.65~0.7.
对该电路的电压增益,考虑到它加有电压串联负反馈,并满足A VO F >>1,所以中频段电压增益为:A V≈1/F=(R12+R6)/R6
本实验要求达到如下技术指标:
1. 不失真输出功率P O≥500mV;
2. 电压增益AV ≥37dB ;
3. 非线性失真D≤10%;
4. 三分贝上限频率f H≥20kHz;
5. 三分贝下限频率f L≤100Hz;
三、实验仪器
1. 示波器1台
2. 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
3. 直流稳压电源1台
4. 数字万用表1台
5. 交流毫伏表1台
四、实验内容
1. 按照本实验要求达到的目标,完成图一实验电路中有关的设计和计算;
2. 安装OTL放大器:
按图1电路图安装焊接一个OTL功率放大器,焊接前要检查各元件质量及有源器件的管脚、极性,并做好焊接前的元件处理工作,安装时要求元件排列整齐,焊点牢靠美观;
3.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安装完毕,经检查无误后,方可通电调试工作点。
(1)接上9V电源,用万用表电流档测量电路的总电流I A,如I A=小于10mA,则可直接给OTL加上9V电源,进行各级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测量值填入表一;若IA大于20mA,则应切断电源,检查电路故障原因,并排除之。
(2)调整R2使B G1=静态工作点达到设计值,V C1=3~6V 。
11
4. 测量OTL功率放大器的指标:
(1)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指允许失真度为10%d时的输出功率。
OTL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Vip-p=100mV 。
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旋转音量电位器R1逐步增大输出信号幅度,在波形刚出现失真时,测出最大输出电压V0.由:P0=V2/R L得最大不失真输
出功率。
测得:V O=2.309V,P O=666.44m w。
(2)调节R1使输出功率为500mW,测量这时B G1的基极输入电压V i,由A V=V O/V i求的电压增益。
测得:Vo=2.023V V i=24.11m A, Av=83.91。
(3)频率特性:
1)测量在f=2kHZ,P O=500mW时的输出电压V O值。
2)在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的前提下(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度不变, R L位置不变)降低信号频率直到OTL功率放大器输出电压幅度下降3分贝(即为0.707V O),这时的信号频率即为该放大器的下限频率。
3)在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的前提下升高信号频率,直到OTL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幅度下降3分贝(即为0.707VO),这时的信号频率即为该放大器的上限频率。
测得:fL=61.53kHz fH=90.02kHz
(4)试听:在调整测试完毕后,将大小合适的音乐信号送OTL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试听该功率放大器的音质好坏。
五、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的实验,我懂得了如何在版上焊接电路。
虽然焊点不是很漂亮,但对于第一次焊接电路已经算是还可以的了。
测量电路时也相当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