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制造车间计算书
臭氧发生器设计参数的计算

臭氧发生器设计参数的计算:
小容量注射剂车间D级区的总体积:约195.4m3
送回风管总体积:约63m3
补充体积=HVAC 系统循环总风量(m3/h)×80%(设定新风补充量为80%)× 10%(保持洁净区正压需补充的新风量)
补充体积:约11400×0.80×0.1=912m3
消毒体积=房间体积+风管体积+补充体积:约1170.4m3
根据《药品生产验证指南》中每小时消毒空间体积(V)的计算:臭氧的半自然半衰期(S)参比状态下为20分钟,1小时的衰退率为62.25%,空气中臭氧浓度应达到5~10×10-6,折算为19.63mg/m3。
则通过消毒空间体积(V)计算臭氧发生器每小时发生臭氧量(W)如下:
V×19.63 1170.4×19.63
W = = = 60.861g /h (1-S)(1-62.25%)
由上式可知,按1小时达到消毒浓度计,应选用发生量为60g /h以上的臭氧发生器。
考虑臭氧发生器实际功率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为确保消毒的效果并缩短达到消毒浓度的时间,选用发生量为60g /h的臭氧发生器。
臭氧发生器选型计算

洁净区消毒用-臭氧发生器选型计算
1.臭氧消毒的浓度(C):按《消毒技术规范》的标准,臭氧灭菌的浓度为≥20mg/m³;作。
2.臭氧的自然半衰期(S):1h衰退率约为62.25%;
3.消毒空间体积(V):以选择合适的臭氧发生器为前提,
3.1.洁净区体积为:V1,
3.2.HVAC系统风管容积为:V2,
3.3.漏风量为:V3=总风量×漏风率。
消毒空间体积为:V=V1+V2+V3
4.为确保足够的富余量按运行1小时达到≥30mg/m³,时消毒30min来选择设备。
计算公式如下:
车间房间参数
臭氧消毒浓度30mg/m³臭氧衰减率62%每小时总送风量≈8914.8m³洁净区体积V1≈511.4风管体积V2≈
50m³漏风率≈2%1.红色为设置的函数,不要修改。
2.对于黑色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设备参数进行修改。
对应的计算值自动生成。
3.以上房间清单仅供参考,可以根据自己房间参数修改。
也可不考虑,直接从下面的总量修改。
可根据实际直接修改可根据实际直接修改可根据实际直接修改可根据实际直接修改
³;作用30min
成。
从下面的总量修改。
60万吨水厂臭氧制备车间

臭氧消毒浓度计算

3.3.4 消毒浓度计算过程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实际应用经验,利用 HVAC系统集中投加时,臭氧发生器选用按以下方法计算:首先计算实际臭氧消毒体积,实际体积由三部分组成V = V1 + V2 + V3,V1洁净区空间体积,V2空气净化系统体积,V3循环时空气损失体积,实际计算过程中V3等于循环系统总风量的1.2%。
(1)317车间洁净区十万净化级取C = 5ppm = 10mg/ m3;(2)W = C×v/d w:实际选用臭氧发生器的产量,单位为g/h。
c:单位体积臭氧投加量。
V:实际臭氧消毒体积。
d:臭氧衰退系数0.42。
(3)317车间洁净区设计臭氧浓度按空间浮游菌为5ppm,洁净一区消毒体积2701.7m³, 额定送风流量60000m3/h,消毒时送风量为30000m3/h;洁净二区消毒体积3058.5m3,额定送风流量72500m3/h,消毒时送风量为36250m3/h。
(4)臭氧消耗计算317车间洁净一区实际臭氧消毒体积V = V1 + V2 + V3 =2701.7+30000×1.2%=3061.7m³/h;臭氧投加量W=10mg/m³×10-3×3061.7 m³/h÷0.42=72.9g/h 317车间洁净二区实际臭氧消毒体积V = V1 + V2 + V3 =3058.5+36250×1.2%=3493.5m³/h;臭氧投加量W=10mg/m³×10-3×3493.5m³/h÷0.42=83.18g/h 221、222车间洁净区空间消毒2小时,设置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总量为90g/小时,可以满足洁净区空间消毒臭氧浓度需求。
臭氧量计算

1、臭氧总用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W—臭氧总用量,单位:mg/h。
S—臭氧的衰减率。
在温度大于25℃,相对湿度大于60%,取S=60%。
按照我公司的实际经验,考虑到制药企业的实际情况,取S=60%
N—车间消毒需保持的臭氧浓度,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我公司实际经验。
(a) E级D级均按D级设计,N取10ppm≈20mg/m3
(b) C级,N取15ppm≈30mg/m3
(c) B级A级,N取20ppm≈40mg/m3。
V—净化间总体积。
即生产洁净区体积与空调系统(HV AC)风道体积及机箱的总和,单位:m3。
X%—关闭新风不严或泄漏所造成的臭氧损失的百分率及风管体积折算,约为20-50%;由于此次设计方案考虑泄露造成的臭氧损失要大一些因此选取X为50%。
空气处理臭氧投放量计算过程详解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臭氧投放量计算过程详解例:某万级洁净区面积1000平方米,高度2.6—2.8米,换风次数为15次/小时(换即消毒面积风次数由厂家按照空调说明书提供)。
求臭氧投放量为多少?答:臭氧产量W (mg/h ):W=S CV1C-----------------------单位体积投加量,C=PPM ×2.144S-----------------------臭氧衰减系数,20。
C 时取0.5792,26。
C 取0.6225其中V=V 1+V 2+V 3,V 1 --------------------------- 洁净区体积V 2 --------------------------- HVAC 系统风管容积(一般忽略不计)V 3 ------------------------------------ 为保持洁净区正压所补充的新风的臭氧消耗量洁净区的体积:1000×2.6(2.8)=2600(2800)立方米风量:2600(2800)立方米×15次/小时=39000(42000)立方米/小时(百级洁净区换风次数一般为20次以上,万级一般为15~20次/小时,十万级为10~15次)风量 = 洁净区体积 × 换风次数(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实际运用经验→百级消毒臭氧浓度:20PPM 万级:15PPM 十万级:12.5PPM 三十万级10PPM )V 3=39000(42000)立方米/小时×1.1%=429(462)m 3 =0.011V 3=风量 × 0.01所以,V= V1+V2+V3=2600(2800) +429(462) =3029(3062) m 3 2.6米高度需要臭氧产量:(3029 m 3×29.44 mg/m 3)÷(1-0.5792)=211914.83mg=212g0.4208≈0.4=25 →52=2.52.8米高度需要臭氧产量:(3062 m 3×29.44 mg/m 3)÷(1-0.5792)=214223.57mg=214g0.4208≈0.4=25 →52=2.5。
空气处理臭氧投放量计算过程详解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臭氧投放量计算过程详解例:某万级洁净区面积1000平方米,高度2.6—2.8米,换风次数为15次/小时(换即消毒面积风次数由厂家按照空调说明书提供)。
求臭氧投放量为多少?答:臭氧产量W (mg/h ):W=S CV1C-----------------------单位体积投加量,C=PPM ×2.144S-----------------------臭氧衰减系数,20。
C 时取0.5792,26。
C 取0.6225其中V=V 1+V 2+V 3,V 1 --------------------------- 洁净区体积V 2 --------------------------- HVAC 系统风管容积(一般忽略不计)V 3 ------------------------------------ 为保持洁净区正压所补充的新风的臭氧消耗量洁净区的体积:1000×2.6(2.8)=2600(2800)立方米风量:2600(2800)立方米×15次/小时=39000(42000)立方米/小时(百级洁净区换风次数一般为20次以上,万级一般为15~20次/小时,十万级为10~15次)风量 = 洁净区体积 × 换风次数(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实际运用经验→百级消毒臭氧浓度:20PPM 万级:15PPM 十万级:12.5PPM 三十万级10PPM )V 3=39000(42000)立方米/小时×1.1%=429(462)m 3 =0.011V 3=风量 × 0.01所以,V= V1+V2+V3=2600(2800) +429(462) =3029(3062) m 3 2.6米高度需要臭氧产量:(3029 m 3×29.44 mg/m 3)÷(1-0.5792)=211914.83mg=212g0.4208≈0.4=25 →52=2.52.8米高度需要臭氧产量:(3062 m 3×29.44 mg/m 3)÷(1-0.5792)=214223.57mg=214g0.4208≈0.4=25 →52=2.5。
(完整word版)臭氧杀菌计算原理及公式

臭氧杀菌计算原理及公式根据卫生部的臭氧发生原理公式得出以下计算公式:W=CV(1-S)计算结果如下:W:需要选择机器的臭氧发生量g/h。
C:臭氧浓度10PPm,在工作状态下折算为19.63mg/m3。
V:灭菌空间总体积。
S:臭氧传递工作一个小时后臭氧自然衰退率为61%。
V=V1+V2+V3V1:洁净空间体积。
V2HV AC:系统空间体积,通常为V1*20%.V3:保持洁净区域正压补充的新风对臭氧造成的损失=HV AC系统循环总量*1-2%。
万级局部百级取2%,10万级取1.5%,30万级取1%。
注:根据以上计算公式:每克臭氧约可灭菌空间为20M3左右。
常用臭氧数据1.臭氧发生器的规格是按照臭氧产生的重量单位划分的。
臭氧产量的单位是mg/h或g/h(毫克/小时、克/小时),即臭氧发生器工作1小时能够产生多少重量单位的臭氧。
2.臭氧在空气中的浓度单位是ppm或mg/m?;臭氧在水中的浓度单位是ppm或mg/L。
换算方法:在空气中时1ppm=2 .144mg/m?;在水中时,1ppm=1mg/L3.臭氧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我国规定在居住环境,臭氧浓度超过0.16mg/m3时就构成空气污染;在作业场所,臭氧浓度超过0.2mg/m3时就构成污染。
4.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达到0.02ppm时,嗅觉灵敏的人便可察觉,称之为感觉临界值,浓度在0.15ppm时为嗅觉临界值,一般人即可嗅出,这也是卫生标准点。
研究表明,空气中臭氧浓度引起人员一定反应的浓度为0.5-1ppm,时间长了会感到口干等不适,浓度在1-4ppm会引起人员咳嗽。
原因就在于,作为强氧化剂,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
5.在对食品厂、药厂、化妆品厂的生产车间消毒时,在车间洁净度不超过30万级时,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达到10-20mg/m?即可,并且要密闭作用30分钟的时间;如果同时需要对车间内已有的设备和物品消毒,臭氧浓度需要达到20-30mg/m?;如果是对10万级、万级、局部百级洁净度的车间消毒时,臭氧浓度须达到30-100mg/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气体密度 1.52143g/L 混合气体体积 297.1m3/h 臭氧发生器选型
单台制造能力
4.8kgO3/h
所需台数
13台
配套空气过滤 13台 器 空气过滤器选型 阻力 50pa 冷却水系统选型
单台所需冷却 水量
10m3/h
单位臭氧所需 冷却水量
3m所需冷却 水量 所需降温 冷却水于机组 内压损
第二段混合气 24.026m3/h 体量
第三段混合气 16.017m3/h 体量 接触池总长度 29.5m
10m/s
37.643mm
总进气管
53.23458mm
臭氧制造车间(所有气体体积均为标态下)
臭氧总需要量 标准状态下氧 气密度 55.44kg/h 1.429g/L 安全系数 1.06 实际臭氧量所 58.766kg/h 需量 臭氧浓度/wt 13% 所需氧气量 452.05kg/h 标态下臭氧密 2.14g/L 度
设计水量
平均日(m3/d) 288000 日变化系数 1.1 最高日(m3/d) 316800 时变化系数 1.2 最高时(m3/h) 15840
预处理阶段
目的 组数 除嗅味、 2 单组设计流量 7920m3/h
单组设计参数如下(标准状体下): 投加浓度 接触池长 臭氧压力 投射器所需水 0.3MPa 压 1.5mg/l 12.22222m 0.2MPa 接触时间 臭氧投加量 5min 11.9kg/h 接触池水深 单廊道宽度 6m 1.5m 超高 廊道数 0.6m 6个 接触池宽 投加方式 9m 喷射器
452kg/h -70℃ 1.16g/L
储存日期
7d
液体氧密度 单台汽化量
1.141kg/L
氧气储罐体积 66.5594m3 5.00%
液氧纯度 所需氮气量
100.00% 23.792kg/h
汽化器台数 2 储存期内所需 3445.7m3 氮气体积 单台流量 149m3/h
226.02kg/h 所需氮气含量
臭氧+氧气密 臭氧投加体积 投射器所需水 1.522g/L 60.031m3/h 喷射器水气比 4 240.12m3/h 度 量 量 设计臭氧尾气 11.9kg/h 臭氧管道流速 10m/s 管道直径 46.0893mm 臭氧质量分数 13% 量
后臭氧处理阶段
目的: 组数 投加浓度 扩散布气区长 度 第一段接触室 长度 氧气密度 第一段所需曝 20.0216个 气头个数 第二段接触池 长度 第二段所需曝 气头个数 第三段接触池 长度 第三段所需曝 气头个数 管道风速 间 1.6m 12.013个 1.6m 8.00866个 深度/长度 第二段接触时 间 深度/长度 第三段接触时 间 第一阶段 5 5min 5 3min 杀菌、灭活病毒、去除COD 2 2mg/l 2m 2m 1.429g/L 单组设计流量 7920m3/h 接触时间 扩散布气区宽 度 深度/长度 臭氧密度 第一段接触时 2min 10min 8m 4 2.14g/L 接触池水深 堰前水深 第一段投加比 例 6m 0.3m 50% 超高 过水流量 0.6m 分段数 扩散布气区流 速 臭氧质量分数 单个曝气头能 力 3 0.1375m/S 13% 2m3/h*个
尾气破坏系统 台数 2
现场制氧设备
PSA法 标态下氧气密 度 实际所需标态 下空气体积 1.429g/L 则氧气需要量 316m3/h 1637m3/h 空气中氧气体 积比 0.21 所需标态下空 气体积 1506m3/h 安全系数 0.92
0.01μ m
组数 水的比热容 原水于机组内 压损
2
4kj/(kg·k)
65m3/h 5℃ 5m
目标温度 制冷量
10℃
臭氧发生器冷 却水进水水压
15m 0.82
臭氧发生器内 水头损失
15m
325000ka/h 能量转换系数
所需原水水量 79.268m3/h
5m
液体氧系统
所需氧气量 露点@1bar 标态氮气密度
单组设计参数如下(标准状态下):
第一段臭氧投 7.92kg/h 加量 第一段混合气 混合气体密度 1.52143g/L 40.04m3/h 体量 第一段反应池 第一段长度 5.5m 3.5m 长度 第二段投加比 第二段臭氧投 30% 4.752kg/h 例 加量 第二段反应池 第二段长度 13.75m 12.15m 长度 第三段投加比 第三段臭氧投 20% 3.168kg/h 例 加量 第三段反应池 第三段长度 8.25m 6.65m 长度 各阶段臭氧管道直径 第二阶段 29.15778mm 第三阶段 23.807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