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工会-预防腐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会-预防腐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调研文章—预防腐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古今中外都存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历史阶段,腐败现象的性质、成因特点有所不同。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相对比较复杂。

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角度看,腐败现象的形成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转型时期社会制度不完善,体制不健全,从而导致腐败现象多发,只有通过加强教育提高干部素质,健全制度,加强监督和法律惩处的力度才能有效预防和效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一、当前预防腐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教育的力度不够。

当前有一部分干部认为构建惩防体系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甚至认为与己无关;个别部门和单位的领导认为构建惩防体系只要抓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就可以了,不需要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要参与,主动参与意识差;一些少数领导干部也认为搞惩防体系,无非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宣传宣传再宣传,能够应付检查就行了,存在应付的思想。

2、制度落实力度不够。

一些党员干部犯错误,除了主观上的因素外,制度不落实是个重要因素。

目前,大部分腐败源头都有相关的制度进行治理,有些不止一个制度,但缺少与之配套的制度落实,即没有执行制度和惩戒制度。

由于没有相应的配套制度,配套制度不够细,制度本身对领导干部没有较强的约束力。

3、权力监督难以到位。

现行的权力机构经过多方面的改革,已有一定的改善。

但权力过于集中和忽视权力监督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体制转换,市场配置的力度还弱于行政指令的力度,权力监督还弱于权力的滥用。

尤其是对主要领导干部缺少监督和制约,常常造成“一把手”独掌天下,一言堂、家长制和盲目决策,形成了“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的局面。

权力过分集中,缺乏民主又缺乏制约,忽视权力监督,发展下去,必将造成权力监督的“虚化”,导致权力的绝对化和权力失控,最终走向腐败。

4、监督机制不完善。

党内监督必须有一套完整、规范的法规体系。

否则,容易使党内监督带有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

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理企业内部的贪腐问题

 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理企业内部的贪腐问题

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理企业内部的贪腐问题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理企业内部的贪腐问题贪腐问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它不仅损害了企业形象,破坏了企业文化,还严重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预防和治理企业内部的贪腐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建立健全的制度与机制、加强教育与培训、加强监督与问责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理企业内部的贪腐问题。

一、建立健全的制度与机制首先,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审计制度、采购管理等方面。

这些制度可以规范企业内部流程,减少内部操作和管理中的漏洞,防止贪腐问题的发生。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权力和资源的管理,建立招聘、晋升和奖惩机制,确保公平公正。

此外,企业还应制定反贪腐的举报制度,鼓励员工主动向企业反映问题,并采取保护措施,确保举报者的安全。

其次,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独立的监察机构来加强内部治理。

该机构可以负责监督和审查企业内部的各项行为,及时发现和处理贪腐问题。

同时,监察机构可以与企业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和协作,加强内部合作,形成合力,共同预防和治理贪腐问题。

二、加强教育与培训有效预防和治理企业内部的贪腐问题,还需要加强教育与培训工作。

首先,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职业操守。

道德教育应始终贯穿于企业的各个环节和岗位,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培养。

通过组织相关培训和讲座,提高员工对贪腐问题的认识和预警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预防和识别潜在的贪腐行为。

三、加强监督与问责有效预防和治理企业内部的贪腐问题,离不开监督与问责机制的建立和加强。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使各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内控机制。

同时,还应加强对关键岗位和高风险部门的监督,对其行为和决策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纠正和处理问题。

对于发现的贪腐问题,企业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采取严肃的处罚措施。

抵制腐败现象的几点对策

抵制腐败现象的几点对策

抵制腐败现象的几点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社会中的腐败现象越来越关注,因为腐败是妨碍社会进步的主要问题之一。

今天,我将提出几个抵制腐败的有效对策。

1.加强教育教育是一个人从小学到大的过程,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养成过程,也是一个人与社会接触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加强道德教育,强调诚实守信,厉行节约,反对腐败,养成平等、公正和法制的观念,这可以培养一个有高度道德观念的人。

学校可以通过德育课、校规校纪、校内监督等方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坚定的道德观念。

2.强化法制建设法制建设是禁止和惩治腐败的基础,国家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腐败的法制建设,制定出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各类情况下的行为,同时也要确保司法公正,减少无罪的冤假错案发生。

3.打造廉洁文化氛围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廉洁文化氛围,可以培养人们的正确价值观,同时也可以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积极宣传道德模范和反腐英雄,给予他们社会光荣,让大众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时代楷模和好榜样。

同时,加强媒体宣传,监督权力运行,提高公众的反腐意识。

4.建立透明的策略制度透明的策略制度可以摆脱以往的腐败现象。

为政府工作人员颁发职业道德准则,以规范他们工作中的行为,同时规范权力运行的程序,建立透明度高、监督人员多、权力分散的学术架构,这可以让人员对权力分散不伦不类,从而使施权者更加注重用权利服务公众。

5.建立反腐惩罚机制针对腐败行为大力惩戒,建立严格的法规制度与反腐程序,从严处置腐败行为,对于违法人会受到法律的追究,不管是社会中高层人员还是职场普通工作者。

必须保证,对每个涉嫌腐败的人都能行使法律制裁,不分贵贱。

同时,对于举报者,社会也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保护,以鼓励更多的人投身于反腐败行为。

如此而来,我信心相信如果我们以上几种方式都能得到有力的执行,必然会对抵制腐败现象起到更好的作用,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清新的社会氛围,与恶行腐败抗衡。

反腐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反腐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反腐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反腐问题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复杂问题。

在近年来,各国纷纷加强反腐败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首先,反腐工作应该侧重于制度建设。

反腐败不仅仅是打击腐败分子,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健全的制度体系,加强权力监督和公众参与。

政府应该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公务人员的行为,提高透明度和责任制度。

此外,也应该鼓励社会组织和媒体参与反腐工作,发挥监督的作用。

其次,要加强培训和教育。

腐败问题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道德观念的缺失和对法律法规的不尊重。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制素养。

同时,也要加强公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从政人员的廉洁意识和廉洁自律能力。

只有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才能形成反腐败的强大合力。

第三,要倡导廉洁文化。

廉洁文化是反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鼓励公众主动参与反腐工作,倡导诚信、廉洁、公正的社会风气。

政府要以身作则,通过廉政文化建设来塑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此外,媒体也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传播正能量,引导社会价值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四,要加强国际合作。

腐败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存在,是一个普遍性的挑战。

各国应该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跨国腐败行为。

国际组织和国家之间可以分享反腐败的经验和信息,共同制定反腐败的标准和机制。

只有形成全球合力,才能更好地解决腐败问题。

总之,反腐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分子;公众应该提高法律意识,积极参与反腐工作;媒体应该发挥监督作用,推动社会进步;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跨国腐败。

只有各方合力,才能够建设一个更加廉洁、公正的社会。

腐败风险防控

腐败风险防控

腐败风险防控近年来,腐败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腐败不仅损害了经济发展,还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

因此,腐败风险的防控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非常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腐败风险的防控策略及其应对措施。

一、了解腐败风险的成因在制定腐败风险防控策略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腐败风险产生的原因。

首先,腐败问题与国家的制度和法律有关。

法律的不完善和执法的不力都给腐败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其次,腐败还与道德观念的淡薄有关。

缺乏道德约束意识的人更容易陷入腐败的泥潭。

最后,腐败问题还与资源分配不公平有关。

当资源不公平分配时,腐败现象就会迅速蔓延开来。

二、建立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为了防控腐败风险,一个国家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法律和制度体系。

重大腐败案件的发生往往与制度的漏洞有关。

要加强刑法的制定和执行,对腐败分子进行重刑惩罚。

同时,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监督公职人员的行为,确保其权力不被滥用。

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打击腐败。

三、加强教育和培训除了建立良好的法律和制度,还需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公民的反腐败意识和道德素质。

教育应从小学开始,通过教育课程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廉洁意识和责任感。

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公职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应接受正规的反腐败培训,了解腐败案例和风险,提高辨识腐败行为的能力。

四、加强国际合作腐败问题是全球性的,因此,国际合作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各国应加强情报交流,分享腐败信息,共同打击腐败的跨国行为。

此外,还可以对贪污的资金进行追查和冻结,遏制腐败分子的资本流动。

五、加强监督和审查腐败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监督和审查体系的脆弱。

因此,建立强大的监督机构和审查制度是防控腐败风险的关键。

监督机构应具备独立性,可以对公职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并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审查制度应注重预防和整改,发现腐败问题及时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

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了防控腐败风险,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公职人员和企业管理者的廉洁意识。

预防腐败问题 对策建议

预防腐败问题 对策建议

预防腐败问题的对策建议一、加强法律制度建设1. 建立健全反腐败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反腐败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腐败行为的法律责任和惩罚措施,为打击腐败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

2. 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谈话提醒等制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 推进司法公正。

加强司法独立性,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让腐败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二、强化教育培训1. 加强廉政教育。

开展廉政教育和道德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和廉洁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2.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反腐败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反腐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3. 加强干部轮训。

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反腐败轮训,提高领导干部对反腐败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三、推进信息公开1. 推进政务公开。

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开政府决策、财政预算、公共资源分配等信息,增加政府透明度。

2. 加强舆论监督。

鼓励媒体和公众对腐败问题进行监督和曝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反腐败氛围。

3.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反腐败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提高反腐败工作效率。

四、严格惩处违纪违法行为1. 零容忍腐败行为。

对任何形式的腐败行为都要严肃查处,不姑息迁就任何腐败分子。

2. 强化案件查办。

建立健全反腐败案件查办机制,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案件查办力度,坚决惩治腐败分子。

3. 加强追逃追赃工作。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追逃追赃力度,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

五、建立诚信体系1. 建立诚信档案。

为领导干部建立诚信档案,记录其任职期间的廉政表现和诚信行为,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2. 推行诚信承诺制度。

要求领导干部在任职时签署诚信承诺书,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履行职责、接受监督等事项。

3. 营造诚信文化氛围。

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方式,营造崇尚诚信的文化氛围,使诚信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行为准则。

对新中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新中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几点思考
的官 员 , 穿 他 们 的 虚 伪 面 目 , 正 把 上来 说 , 制 的手 段 只是 治 标 不 治 本 的 揭 真 强 摘 要 : 败 是 社 会 生 活 中一 颗 永 反 腐倡 廉 落 到实 处 。 有执 行 力 的制 度 行 为, 腐 没 法律 的严苛并不足 以给某些胆大 恒 的毒 瘤 , 国 自建 国 以来 就 推 行 了持 相 当 于 一纸 空 文 , 以必 须 要 增 强 反 腐 妄 为 的官 员 造 成 威慑 。所 以归 根 结 底 , 我 所 久 而深 入 的反 腐 战 略 , 而 腐 败 问题 并 制 度 的执 行 力 。确 保 制 度 的质 量 是 基 反 腐 倡 廉 教 育 才 是 彻 底 根 除 腐 败 的 基 然 未 随之 在 人 们 的视 野 中消 失 , 反 它顽 础 , 何 僵 化 的 、 化 的 制 度 都 是 不 可 础 。 相 任 泛
学 术 纵 横
fzA -UsU0G EG A .HNxEH ZNHN
执 政 能力 建 设 , 是在 向腐 败 行 径 的宣 督饥 制 中最 广 泛 的一 方 面 , 是 社 会 监 都 就
战。 只是 , 为什么反腐倡廉工作年年抓 , 督 需要发挥它最 直接 的作用 。鼓励公 “ 红头文件” 年年发 , 官员腐败行为却屡 民 、 社会团体及新 闻媒体的积极性是一
固地潜伏于每一个社会 细胞之 中。 本文 行 的 , 制 定 出 更 为 具 体 的 、 性 化 的 要 弹
具体而言 , 反腐倡廉教育不应该是
深入探讨 了新 中国反腐倡 廉工作 中的 制 度 , 能 确 保 制 度 的约 束 力 。 同时 在 零 碎 的说 教 , 须 形 成 一 个 具 体 而 完 整 才 必
一 政 民 主 党 派 也 应 发 挥 自 己应 有 的 监 督 反 反 腐 倡 廉 建 设 : 个 简要 的 述 评 . 治

关于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几点思考

关于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几点思考

关于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几点思考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帮助到您!反腐败的问题历来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在这几年的民意调查中,反腐败都列在前三位,其中1999年名列第一,说明群众对腐败的问题深恶痛绝。

党中央对反腐败工作也非常重视,在历次的重大会议和重要报告中都会提到反腐败的问题。

近几年对大批高级干部的查处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之大。

但是我们仍然无法回避一个事实,现在的腐败问题依然很严重,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一是检察机关查处的贪污贿赂类案件还在继续上升,从每年的中纪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报告中可以看出这一点;二是国际上有一个“透明国际”组织,每年都对各国“廉政情况进行评估,一般只评估70多个国家,1999年我国被排在第50多位;《检察日报》在报道这一消息时说:比以前的排名有上升。

三是人民群众根据自己的感觉而得出的认识上,认为腐败问题普遍存在,办事的时候必须托人、送礼,否则办不成事或不顺利。

以上几点说明反腐败斗争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远未达到根治腐败的目的,反腐败依然任重而道远。

如果不下的大决心、花大力气治理腐败,势必会亡党亡国,在这一点历史上和国外共产党给我们的教训不胜枚举。

笔者长期在检察机关工作,直接从事反贪污贿赂工作也有10多年的时间。

在查处这些案件时心情也很复杂,一方面觉得将这些贪官查处并惩罚是反腐败的成果,因此感到很快慰,但另一方面也很为他们可惜,他们之中有些人以前也为党兢兢业业地工作过,作出过很大的贡献,有些人很有才华,党和国家为培养他们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有些人有幸福的家庭,因为犯罪给亲属和子女造成了心灵上极大的伤害。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产生。

这不但对国家、对人民群众有好处,也可以挽救本可以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的干部。

在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的问题上我们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认为只要用重刑来处理那些贪官即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如何预防和减少腐败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一、多角度深入研究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二、对已暴露的犯罪及时进行研究,尽快找出漏洞,亡羊补牢。

………………………………………………………………三、严格执行现行的廉政制度,使有犯罪意图者没有机会犯罪。

……四、使廉洁的官员获得人们的尊敬,激发官员的荣誉感。

…………五、明确各级干部待遇,增加正当收入,杜绝灰色收入,减少干部腐败。

……………………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从机制上预防职务犯罪。

………………七、打击是对职务犯罪的最好预防,对职务犯罪的查处是对那些有犯罪意图的人的最大震慑。

…………………………………………八、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摘要:我对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八点建议:多角度深入研究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对已暴露的犯罪及时进行研究,尽快找出漏洞,亡羊补牢。

严格执行现行的廉政制度,使有犯罪意图者没有机会犯罪。

使廉洁的官员获得人们的尊敬,激发官员的荣誉感。

明确各级干部待遇,增加正当收入,杜绝灰色收入,减少干部腐败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从机制上预防职务犯罪。

打击是对职务犯罪的最好预防,对职务犯罪的查处是对那些有犯罪意图的人的最大震慑。

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推动力。

I have to prevent and reduce corruption in the eight-point proposal: Multi-angle-depth study of the causes of job-related crimes in order to prescribe the right medicine. Crimes that have been exposed in time to study as soon as possible to find loopholes, and to remedy the situation. Strict enforcement of existing clean system so that there is no criminal intent crime opportunities. Officials to make a clean people's respect and inspire the sense of honor officials. Cadres at all levels, the treatment of clear,legitimate income to increase to eliminate the gray income, to reduce the corruption of cadres to study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from the mechanism to prevent job-related crimes. Combat is the best job-related crimes to prevent, investigate and deal with crime on the job for those people with criminal intent of the biggest deterrent. Legal supervision and supervision by combining the depth of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 anti-corruption struggle.关键词:预防减少腐败建议反腐败的问题历来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在这几年的民意调查中,反腐败都列在前三位,其中1999年名列第一,说明群众对腐败的问题深恶痛绝。

党中央对反腐败工作也非常重视,在历次的重大会议和重要报告中都会提到反腐败的问题。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如何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她保持自身廉洁、反对腐败的必然性。

我们党80年的历史,是前赴后继的奋斗史,也是反腐倡廉的斗争史。

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不断加大反腐败工作的力度,惩办了胡长清、成克杰等一批贪官污吏。

这一方面是反腐倡廉取得的重大成果,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反腐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近几年对大批高级干部的查处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之大。

在充分肯定反腐败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有些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有些领域中的腐败问题还相当严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是违纪违法案件的数量仍呈上升趋势,涉案金额越来越大。

二是腐败向团伙型方向发展,涉案人员多,有的达数百人,并以团体组织的形式出现,有的向半隐蔽、半公开方向发展。

三是干部人事上的腐败案件增加,从跑官要官发展到买官卖官,甚至出现骗官杀官的个案。

四是“灰色收入”问题在一些地区和单位比较突出,有的是借婚丧嫁娶之机收受的礼金礼品,有的反映为所谓“奖金”、“润笔费”等等。

群众说干部腐败,很多指的就是这种行为。

五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还未得到根治,如农民负担、企业负担、中小学乱收费等等。

实事求是看现状,既要看到成绩和主流,又不可掩饰问题的严重性。

我们党向来是光明磊落的。

现状是客观的,问题究竟怎么看?我认为正确看形势首先要解决一个理论问题,即弄清现阶段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

反腐败依然任重而道远。

如果不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治理腐败,势必会亡党亡国,在这一点历史上和国外共产党给我们的教训不胜枚举。

笔者长期在驾校工作,驾校每年考试中所见所闻让我有不尽的感慨,代表执法机构的驾考大队好些成员利用职务收取大笔贿赂,驾校学员没有红包技术再好过不了关,于是形成了“驾校学员花钱过关,支队职员花钱当考官”的怪圈。

考试风气败得不可收拾。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产生。

这不但对国家、对人民群众有好处,也可以挽救本可以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的干部。

在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的问题上我们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认为只要用重刑来处理那些贪官即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不否定重刑主义对贪官的震慑作用,但仅靠重刑主义是不够的。

明朝的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所使用的刑罚到了让人毛骨悚然的地步,不但杀之而且剥皮实草,动用东厂、西厂、锦衣卫等特务机关进行侦查和审判,刑讯逼供、恢复肉刑、无所不用其极。

但明朝还是出了大贪官刘谨和严嵩。

但是用这些手段来治理贪官对国家的法制的破坏是很严重的,明朝在中国法制史上就是一个倒退的年代。

二是认为只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官员的法制意识和道德素养,就能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

宣传教育是预防和减少腐败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仅依靠宣传教育是达不到目标的,所以我们不应该一提到预防职务犯罪就把它与宣传教育划等号。

很多官员不是因为不懂法才犯罪的,他知道贪污受贿的结果,但人的贪婪和侥幸心理往往会使人明知故犯,有些从事政法工作的干部走上犯罪的道路就是说明。

实际上预防和减少腐败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其中一项工作做得不好,都势必影响预防和减少腐败斗争的全局。

在研究这一问题前,我们必须研究人为什么会贪污受贿,找出疾病的发病机理,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出预防犯罪的对策。

我认为要真正预防和减少腐败,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多角度深入研究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以前我们对这一类犯罪的原因分析得比较简单。

一般归结于受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影响,追求享乐,缺乏共产主义信念所致。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简单,每个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都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的是为了享乐;有的是贪色;有的是为亲属子女;有的是为朋友义气;有的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的是心态不平衡;有的是政治上失意后在经济上弥补损失;有的是对金钱有疯狂的爱好,他们贪到钱后一般不用,存进银行后心里就舒坦,至爱亲朋给的钱也贪;有的为了追求安全感,认为手里要有一大笔钱才能防止各种意外;有的为追求作案时的快感,甚至现在有的学者认为存在犯罪基因,各种原因无法一一列举。

我们必须对这些原因深入进行研究,找出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我想这是预防职务犯罪的最基础的工作。

思想道德滑坡,理想信念淡漠,政治信仰动摇,价值观念扭曲,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对已暴露的犯罪及时进行研究,尽快找出漏洞,亡羊补牢。

执法人员在办理完一个职务犯罪案件以后,一般都急于去办理下一个线索,对这一案件中反映出的问题分析的很少,即使有也往往肤浅。

如果要搞好预防工作,就必须从每个案件中都分析我们在制度上、管理上、方法上、手段上有无疏漏的地方,从同类的多个案件中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加以总结,再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然后在整个这个行业中加以整改。

比如金融系统中大案窝案频发,仅榆林市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达几十亿元,这里面实际上就存在这一问题。

设想如果发生了几起这类案件后我们认真查找原因,然后在整个金融系统中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措施,可能以后类似的发案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这样的反馈机制,而且这个反馈的过程越短越好。

三、严格执行现行的廉政制度,使有犯罪意图者没有机会犯罪。

现在已出台很多的廉政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落实到位,起到应有的作用。

如收入登记制度,许多官员只登记工资和奖金,如果这样的话完全没有意义。

这项制度应规定如果某项收入未登记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泰国总理因为漏报一项收入险被法院认定有罪,不规定这一条收入登记制度显然作用不大。

再例如贪污受贿必然帐上要做假,特别是行贿款因为没有凭证必须借助于会计做假帐,而我们对做假帐的会计很少处理,认为他们也是生活所迫,如果我们真正按照会计法吊销他们的会计证的话,我想做假帐的会越来越少,行受贿的难度会加大。

再比如收支两条线的管理,现在很多地方表面上收支两条线,实际上还是谁收谁支,由财政返还。

这就造成很多执法机关人员为利益驱动而违法犯罪,同时这些执法机关会增加大量的预算外收入,这些脱离财政控制的收入有时也会成为经济违法犯罪的土壤。

所以各地都应严格依照党中央关于军队和政法机关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罚款、诉讼费及有关收费一律上交,而这些部门的支出由财政统一预算,并实行财政统一结算,各部门不单设帐户,实行报帐制,这样做必然大量减少职务违法犯罪,使有犯罪意图的人没有机会犯罪。

存款实名制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使得有大量不正当收入的人保管赃款有很大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