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3.doc

合集下载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复习笔记第三章(3)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复习笔记第三章(3)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复习笔记第三章(3)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复习笔记(第三章)练习题X型题从中药里提取原生苷可采用的方法有( )A.水浸泡法B.沸水煮沸法C.乙醇提取法D.乙醚提取法E.酸水提取法[答疑编号111030301]『正确答案』BCA型题要从含苷类中药中得到较多的有生物活性的游离的苷原,最好的方法是( )A.用乙醇提取,回收乙醇,加酸水解以后用乙醚来萃取B.用乙醚直接来萃取C.用水提取,提取液加酸水解以后萃取D.用水提取,提取液直接用乙醚来萃取E.用乙醇提取,回收乙醇以后,用乙醚来萃取[答疑编号111030302]『正确答案』A第五节结构测定苷是由糖和苷元两部分组成的。

苷的分解,首先了解基本的分子量的大小,就把苷通过水解的办法变成两部分,变成苷元部分、糖部分,然后分别对苷元部分、糖部分分别来进行结构研究,最后将两部分结构,拼揍在一起,还原成一个苷的完整的结构。

一、糖的鉴定(一)纸色谱展开剂以正丁醇-乙醇-水和水饱和的苯酚两种系统应用最为普遍。

正丁醇醋酸水简称BAW系统,B代表正丁醇,A代表醋酸,W代表水。

比例为4:1:5的上层溶液。

糖类的纸色谱常用显色剂有:硝酸银试剂;三苯四氮唑盐试剂;苯胺-邻苯二甲酸盐试剂;3,5-二羟基甲苯-盐酸试剂;过碘酸加联苯胺试剂等。

在用纸层吸来进行分离,最常见的糖是葡萄糖和鼠李糖,这两个糖Rf值的大小一般的规律是,鼠李糖因为极性,小于葡萄糖,在用纸色谱检识时,鼠李糖的Rf值一般大于葡萄糖。

不同的糖Rf值的大小都会有比较大的差别。

常用显色剂有:硝酸银试剂,使还原糖显棕黑色;三苯四氮唑盐试剂,使单糖和还原性低聚糖呈红色;苯胺-邻苯二甲酸盐试剂,使单糖中的五碳糖和六碳糖所呈颜色略有区别;3,5-二羟基甲苯-盐酸试剂,使酮糖和含酮糖的低聚糖呈红色;过碘酸加联苯胺,使糖、苷和多元醇中有邻羟基结构者呈蓝底白边。

(二)薄层色谱糖的极性大,在硅胶薄层上进行层析时,点样量不宜过多。

中药化学的实验报告结论

中药化学的实验报告结论

一、实验背景中药化学是研究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性质、提取、分离和鉴定的一门学科。

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中药化学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分离和鉴定中药有效成分,深入了解中药化学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目的1. 学习中药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2. 提取和分离中药有效成分;3. 鉴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以中药黄连为原料,采用溶剂萃取、柱层析、薄层色谱等实验方法,提取和分离黄连中的有效成分——黄连素。

四、实验步骤1. 黄连素提取:将黄连粉末用乙醇提取,得到黄连素粗品;2. 黄连素分离:将黄连素粗品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黄连素纯品;3. 黄连素鉴定:利用薄层色谱法鉴定黄连素纯品的化学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黄连素提取:实验中采用乙醇作为溶剂,黄连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因此通过乙醇提取可以较好地提取黄连素。

实验结果显示,黄连素粗品得率为2.5%。

2. 黄连素分离:柱层析分离是中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本实验中,采用硅胶为固定相,正己烷-乙酸乙酯为流动相,对黄连素粗品进行柱层析分离。

实验结果显示,黄连素纯品得率为0.6%。

3. 黄连素鉴定: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化学鉴定方法。

本实验中,以硅胶G为固定相,正己烷-乙酸乙酯为流动相,对黄连素纯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定。

实验结果显示,黄连素纯品在薄层色谱板上呈现出清晰的蓝紫色斑点,与标准品斑点一致,证明所分离得到的物质为黄连素。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提取、分离和鉴定了中药黄连中的有效成分——黄连素;2. 实验过程中,采用乙醇提取、柱层析和薄层色谱等实验方法,为中药化学实验提供了有效的操作技术;3. 黄连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等药理作用,本实验为黄连素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七、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黄连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过程中,实验条件的选择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药化学3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药化学3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药化学3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药化学3课程是一门深入探讨中药化学原理和应用的重要课程。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药理学和化学成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从中药化学的重要性、中药化学原理和应用以及远程教育中药化学3课程的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中药化学在中医药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药化学是研究中药药理学和化学成分的学科,对于深入理解中药的药效和药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中药化学的研究,可以揭示中药的药理机制,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中药化学也是中药质量控制和研发新药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中药的化学成分,可以评价其质量,并为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其次,中药化学的原理主要包括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中药的化学成分是中药的物质基础,是中药药理作用的直接来源。

中药化学通过分离、鉴定和分析中药的化学成分,揭示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

中药化学的原理还包括中药的提取和分离技术,通过不同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可以获得中药的有效成分,并为中药的制剂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药化学3课程是一门系统介绍中药化学原理和应用的课程。

该课程通过讲解中药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中药化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该课程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药研究和开发中。

另外,该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和论文写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

在远程教育中药化学3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学习。

该平台提供课程教材、学习资料和在线讨论等功能,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同时,该课程还提供在线辅导和答疑服务,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问题和解决困惑。

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手段,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
菲醌
天然的菲醌衍生物包括邻菲醌及对菲醌两种。如中药丹参中所含有的丹参醌类成分,具有增加冠脉流量的作 用。
单蒽核类 1.蒽醌及其苷类 2.氧化蒽酚衍生物 3.蒽酚或蒽酮衍生物 4.C-糖基蒽衍生物 双蒽核类 1.二蒽酮类 2.二蒽醌类 3.去氢二蒽酮类 4.日照蒽酮类 5.中位萘骈二蒽酮类
蒽醌衍生物的结构测定,一般是在进行Bornträger反应、乙酸镁反应初步确定为蒽醌化合物之后,再 进行必要的化学试验,常用的化学试验方法有:
游离香豆素多具有亲脂性,而香豆素苷类因极性增大而具亲水性,由此可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提取。常用的 提取分离方法有:
系统溶剂法 香豆素类成分的极性不同,各种溶剂都有提出该成分的可能,当利用极性由小到大的溶剂顺次萃取时,各萃 取液浓缩后都有可能获得结晶,再结合其他分离方法进行分离。[未知结构的香豆素类化合物提取流程] 碱溶酸沉法 香豆素类多呈中性或弱酸性,在提取时常有杂质伴随,分离这些杂质可以利用香豆素内酯的性质,即香豆素 可被热的稀碱液所皂化溶解,加酸酸化后可降低在水中的溶解度,可析出沉淀或被乙醚溶解而与杂质分离。 [流程] 利用此法时要注意某些对酸碱敏感以及在碱液中分解、在酸液中难于环合的香豆素类成分均不可用本法。 水蒸汽蒸馏法 小分子的香豆素因具有挥发性,可用水蒸汽蒸馏法进行提取,提取液经适当浓缩后可析出香豆素结晶。
核磁共振谱
1.氢谱(1H-NMR)
香豆素的环上质子由于受内酯环中羰基的吸电子共轭效应影响,可使H3、H6、H8的信号出现在较高磁场,而 H4、H5、H7等质子信号出现在较低磁场。C3、C4未取代的香豆素,其H3和H4信号分别以双重峰出现在δ6.1~ 6.3ppm和δ7.6~8.1ppm处(J=7~9Hz)。
苯醌
苯醌主要包括对苯醌和邻苯醌两类。其中邻苯醌不稳定,故存在于中药中的苯醌多数为对苯醌的衍生物,天 然存在的对苯醌的生物多为黄色结晶,如黄精中的黄精醌。[黄精醌结构]。

[课件]中药化学 第三单元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PPT

[课件]中药化学 第三单元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PPT

1.1.5按照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


2.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是研究中药化学 成分的基础。提取分离方法应根据被提取成 分的主要理化性质和考虑各种提取分离技术 的原理和特点进行选择,使所需要的成分能 充分地得到提取和分离。







有效成分: 即具有生物活性,发挥主要药效的化合 物(单体化学成分),如生物碱、苷类、挥发 油等。 有效部位: 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 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位称为有效 部位,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 叶总黄酮等。


1.1.2按照化学成分分子量的大小 ①生物大分子化合物: 分子量一般为1500-2000以上,如: 多糖、多肽、蛋白质、酶等 ②小分子化合物: 分子量一般为1500以下,如:生物碱、 苷类、挥发油等

(4)压榨法 压榨提取是用机械加压方法使含液固体 组织发生体积变化和组织碎裂,从而使所含 液体和固体组织分离的方法,也称为榨取法。 有些中药材的特殊性状,使其不适于浸 取处理而更适于榨取处理。用压榨法提取水 溶性物可得到较高的收率,如果用热浸加浓 缩方法,则其提取物的药效会有明显下降; 常见的药用蓖麻油、亚麻仁油、巴豆油等是 以压榨法制取的,中药材中以水溶性酶、蛋 白、氨基酸等为主要有效成分的药物都可以 用这种方法制取。


(3)升华法 固体物质受热直接气化,遇冷后又凝固为固体 化合物,称为升华。 中草药中有一些成分具有升华的性质,故可利用 升华法直接自中草药中提取出来。例如樟木中升华的 樟脑(camphor),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详细的记 载,为世界上最早应用升华法制取药材有效成分的记 述。茶叶中的咖啡碱在178℃以上就能升华而不被分 解。游离羟基蒽醌类成分,一些香豆素类,有机酸类 成分,有些也具有升华的性质。例如七叶内酯及苯甲 酸等。 升华法虽然简单易行,但中草药炭化后,往往产 生挥发性的焦油状物,粘附在升华物上,不易精制除 去,其次,升华不完全,产率低,有时还伴随有分解 现象。

中药化学测试3

中药化学测试3

中药化学测试3姓名:学号:班级:1.下列化合物中β位有-COOH取代的是() [单选题] *A 大黄素B 大黄酸(正确答案)C 大黄素甲醚D 芦荟大黄素2.具有酚羟基或羧基的游离蒽醌类成分有一定酸性,可用的提取方法是() [单选题] *A 酸溶碱沉法B 碱溶酸沉法(正确答案)C 水提醇沉法D 醇提水沉法3.药材虎杖中的醌结构类型为() [单选题] *A 苯醌类B 萘醌类C 蒽醌类(正确答案)D 菲醌类4.中药丹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属于() [单选题] *A 苯醌类B 萘醌类C 蒽醌类D 菲醌类(正确答案)5.中药紫草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属于() [单选题] *A 苯醌类B 萘醌类(正确答案)C 蒽醌类D 菲醌类6.下列含有蒽醌类成分的中药是() *A 丹参B 决明子(正确答案)C 芦荟(正确答案)D 紫草E 何首乌(正确答案)7.下列不含蒽醌类成分的中药是() *A 丹参(正确答案)B 决明子C 芦荟D 紫草(正确答案)E 何首乌8.生物碱沉淀反应的条件是() [单选题] *A 酸性水溶液(正确答案)B 碱性水溶液C 中性水溶液D 盐水溶液9.生物碱碱性的表示方法常用() [单选题] *A pKBB KBC pH(正确答案)D pKA10.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 [单选题] *A 吗啡碱B 麻黄碱(正确答案)C 苦参碱D 小檗碱11.具有升华性的生物碱是() [单选题] *A 烟碱B 咖啡因(正确答案)C 槟榔碱D 苦参碱12. 生物碱结构最显著的特征是() [单选题] *A 含有N原子(正确答案)B 含有C原子C 含有S原子D 含有苯环E 含有共轭体系13.生物碱的味多为() [单选题] *A 咸B 辣C 苦(正确答案)D 甜E 酸14.生物碱总碱的三氯甲烷溶液,用酸性不同的PH(由高到低)缓冲溶液萃取,最先萃取的生物碱是() [单选题] *A 碱性弱的B 中等碱性C 吡啶类D 碱性强的(正确答案)15.阿托品是莨菪碱的() [单选题] *A 左旋体B 右旋体C 同分异构体D 外消旋体(正确答案)16.临床上应用的黄连素主要含有() [单选题] *A 奎宁B 小檗碱(正确答案)C 粉防己碱D 苦参碱17.下列生物碱碱性最强的是() [单选题] *A PkA=1.22B PkA=10.5(正确答案)C PkA=6.13D PkA=9.5818.碱性最强的生物碱是() [单选题] *A 季铵碱类(正确答案)B 哌啶类C 吡啶类D 吡咯类19.游离生物碱和生物碱盐都易溶解的溶剂是() [单选题] *A 三氯甲烷B 正丁醇C 乙醇(正确答案)D 水20.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 [单选题] *A 苦参碱B 莨菪碱C 麻黄碱(正确答案)D 小檗碱21.多数生物碱一般具有的性质(多选)() *A 结晶或粉末状固体(正确答案)B 挥发性C 黄色D 有碱性(正确答案)E 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正确答案)22.下列生物碱属于异喹啉类的有(多选)() *A 麻黄碱B 小檗碱(正确答案)C 粉防己碱(正确答案)D 阿托品E 吗啡(正确答案)23.生物碱的沉淀试剂有(多选)() *A 碘化铋钾(正确答案)B 雷氏铵盐(正确答案)C 硅钨酸(正确答案)D 醋酸铅E 钼酸钠24.含有小檗碱的天然药物有(多选)() *A 黄连(正确答案)B 黄芩C 黄柏(正确答案)D 大黄E 三颗针(正确答案)25.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是(多选)() *A 去甲乌药碱(正确答案)B 小檗碱(正确答案)C 莨菪碱D 可待因(正确答案)E 士的宁26.属于有机胺类生物碱的是(多选)() *A 麻黄碱(正确答案)B 秋水仙碱(正确答案)C 益母草碱(正确答案)D 苦参碱E 小檗碱27.生物碱分子较小,结构简单,很多呈液态的生物碱是() [单选题] *A 吡啶类(正确答案)B 莨菪烷类C 异喹啉类D 吲哚类E 有机胺类28.阿托品的结构类型是() [单选题] *A 喹啉类B 异喹啉类C 莨菪烷类(正确答案)D 苄基异喹啉类29.能溶于水的生物碱是() [单选题] *A 莨菪碱B 小檗碱(正确答案)C 长春新碱D 长春碱30.苯丙素类的基本母核是具有一个或数个()单元的天然化合物() [单选题] *A C6-C3基团(正确答案)B C6-C6基团C C5-C3基团D C8-C8基团31.从香豆素类的结构看,香豆素是一种() [单选题] *A 内酯(正确答案)B 羧酸C 酰胺D 糖32.从香豆素类的结构与分类看,下列属于简单香豆素类的是() [单选题] *B 七叶内酯(正确答案)C 薄荷醇D 西瑞香素33.木脂素是苯丙素衍生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多为() [单选题] *A 二聚体(正确答案)B 三聚体C 四聚体D 五聚体34.不属于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的是() [单选题] *A 一般没有挥发性B 有光学活性C 易溶于有机溶剂D 有色晶体(正确答案)35.下面化合物能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的是() [单选题] *A 花椒内酯(正确答案)B 柠檬烯C 色原酮D 天精36.具有光化学毒性的中药化学成分类型是() [单选题] *A 多糖C 鞣质D 呋喃香豆素(正确答案)37.南五味子具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单选题] *A 色原酮B 胆汁酸C 多糖D 木脂素(正确答案)38.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紫红色的是() [单选题] *A 羟基蒽醌类B 查耳酮类C 香豆素类(正确答案)D 二氢黄酮类39.组成木脂素的单体基本结构是() [单选题] *A C5-C3B C5-C2C C6-C3(正确答案)D C6-C440.香豆素母核为() [单选题] *A 苯骈-A-吡喃酮(正确答案)B 对羟基桂皮酸C 反式邻羟基桂皮酸D 顺式邻羟基桂皮酸41.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强烈天蓝色荧光的是() [单选题] *A 七叶内脂(正确答案)B 大黄素C 麻黄碱D 大豆皂苷42.异羟肟酸铁反应的现象是() [单选题] *A 蓝色B 绿色C 灰色D 红色(正确答案)E 羟甲基43.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 [单选题] *A 酮基B 亚甲二氧基C 内酯环(正确答案)D 酚羟基对44.下列化合物可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是() [单选题] *A 七叶内酯(正确答案)C 厚朴酚D 五味子素45.木脂素母核结构中的C6-C3单体数目为() [单选题] *A 1个B 2个(正确答案)C 3个D 4个46. 游离木脂素易溶于下列溶剂,除了() [单选题] *A 乙醇B 氯仿C 乙醚D 水(正确答案)47.牛蒡子属于() [单选题] *A 香豆素类B 木脂内酯(正确答案)C 苯丙酸类D48.牛蒡子属于() [单选题] *A 香豆素类B 木脂内酯(正确答案)D 黄酮类49.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 [单选题] *A 异戊烯基B 酮基C 内酯环(正确答案)D 酚羟基对位活泼氢50.由两个C6-C3单体聚合而成的化合物称() [单选题] *A 木质素B 香豆素(正确答案)C 黄酮D 木脂素51.使游离香豆素呈现红色的是() [单选题] *A 异羟肟酸铁反应(正确答案)B A -萘酚-浓硫酸反应C 浓硫酸-没食子酸D 浓硫酸-变色酸52.香豆素衍生物最常见的羟基取代位置是() [单选题] *A C7位(正确答案)B C5位C C3位D C6位53.香豆素与浓度高的碱长时间加热生成的产物是() [单选题] *A 脱水化合物B 顺式邻羟基桂皮酸(正确答案)C 反式邻羟基桂皮酸D 醌式结构54.凡具有()的木脂素,与三氯化铁反应,呈阳性() [单选题] *A 酚羟基(正确答案)B 羧酸C 醇羟基D 氨基55.下列关于香豆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游离香豆素多具有芳香气味B 分子量小的香豆素有挥发性和升华性C 香豆素苷多无香味D 香豆素苷多无挥发性,但有升华性(正确答案)56.南五味子保肝的主要效药效成分是() [单选题] *A 蒽醌B 香豆素C 黄酮D 木脂素(正确答案)57.处方中厚朴主要化学成分厚朴酚,其结构类型是() [单选题] *A 黄酮B 香豆素C 木脂素(正确答案)D 三萜皂苷58.香豆素及其苷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的条件为() [单选题] *A 在酸性条件下B 在碱性条件下C 先碱后酸(正确答案)D 在中性条件下59.没有挥发性也不能升华的是() [单选题] *A 香豆素苷类(正确答案)B 游离蒽醌类C 樟脑D 游离香豆素豆素类60.厚朴酚的结构类型为() [单选题] *A 简单木脂素B 单环氧木脂素C 木脂内酯D 新木脂素(正确答案)61.美花椒内酯属于() [单选题] *A 呋喃香豆素B 吡喃香豆素(正确答案)C 环木脂素D 环木脂内酯62.七叶内酯的结构类型为() [单选题] *A 简单香豆素(正确答案)B 简单木脂素C 呋喃香豆素D 异香豆素63.中药补骨脂中的补骨脂内脂具有() [单选题] *A 抗菌作用B 光敏作用(正确答案)C 解痉利胆作用D 抗维生素样作用64.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是() [单选题] *A 醋酸-丙二酸途径B 丙二酸途径C 莽草酸途径(正确答案)D 氨基酸途径65.中药厚朴中含有的厚朴酚是() [单选题] *A 双环氧木脂素类B 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类C 环木脂内酯木脂素类D 新木脂素类(正确答案)66.具有挥发性的香豆素成分是() [单选题] *A 游离小分子简单香豆素(正确答案)B 香豆素苷C 呋喃香豆素D 双香豆素67.关于肿节风,说法正确的有(多选)() *A 别名:接骨金粟兰、九节茶等(正确答案)B 功能主治抗菌消炎凉血清热解毒(正确答案)C 肿节风为白色针晶(正确答案)D 不易溶于甲醇,乙醇E 与三氯化铁反应不显色68.关于前胡,说法正确的有(多选)() *A 是伞形科前胡属植物(正确答案)B 药理药效作用主要有祛痰、镇咳、平喘、抗炎、解痉、镇静等(正确答案)C 可与皂荚、藜芦等药物一起放在药中煎煮D 不溶乙醚等有机溶剂E 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淡天蓝色荧光(正确答案)69.下列含香豆素类成分的中药是(多选)() *A 秦皮(正确答案)B 甘草C 补骨脂(正确答案)D 五味子E 白芷70.关于厚朴,说法正确的有(多选)() *A 为木兰科植物(正确答案)B 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正确答案)C 主要化学成分为木脂素类化合物,包括厚朴酚以及和厚朴酚等(正确答案)D 《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两者总含量不得少于1.0%E 不易溶于乙醇、三氯甲烷、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71.含木脂素类成分的中药有(多选)() *A 五味子(正确答案)B 牛蒡子C 连翘(正确答案)D 厚朴(正确答案)E 补骨脂72.花椒内酯属于() [单选题] *A 简单香豆素B 呋喃香豆素C 吡喃香豆素(正确答案)D 异香豆素E 其它香豆素73.粮食发霉后产生黄曲霉素可() [单选题] *A 损害肝而致癌变(正确答案)B 解痉利胆作用C 光敏作用D 抗维生素K作用E 抗菌作用74.双香豆素具有() [单选题] *A 损害肝而致癌变B 解痉利胆作用C 光敏作用D 抗维生素K作用(正确答案)E 抗菌作用75.茵陈蒿中的滨蒿素具有() [单选题] *A 损害肝而致癌变B 解痉利胆作用(正确答案)C 光敏作用D 抗维生素K作用E 抗菌作用76.秦皮中七叶内酯具有() [单选题] *A 损害肝而致癌变B 解痉利胆作用C 光敏作用D 抗维生素K作用E 抗菌作用(正确答案)77.倍半萜和二萜在化学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 [单选题] *A 氮原子数不同B 碳原子数不同(正确答案)C 碳环数不同D 硫原子数不同78.单萜和倍半萜在化学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 [单选题] *A 氮原子数不同B 碳原子数不同(正确答案)C 碳环数不同D 硫原子数不同79.萜类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 [单选题] *A 氮原子数不同B 碳原子数不同(正确答案)C 碳环数不同D 硫原子数不同80. 挥发油常见属于哪类萜类化学物() [单选题] *A 半萜与单萜B 单贴与倍半萜(正确答案)C 倍半萜与二萜D 二萜与三萜81.二萜的异戊二烯单位有() [单选题] *A 5个B 6个C 3个(正确答案)D 4个82.属于倍半萜的化合物是() [单选题] *A 龙脑B 莪术醇C 薄荷醇D 青蒿素(正确答案)83.属于二萜的化合物是() [单选题] *A 龙脑B 月桂烯C 薄荷醇D 穿心莲内酯(正确答案)84.区别挥发油与油脂常用的方法是() [单选题] *A 相对密度B 溶解性C 油迹试验(正确答案)D 沸点85.很少含有挥发油的植物科为() [单选题] *A 菊科B 唇形科C 茜草科(正确答案)D 姜科86.挥发油的溶解性难溶于() [单选题] *A 水(正确答案)B 乙醇C 石油醚D 乙醚87.挥发油可析出结晶的温度是() [单选题] *A 0~-20℃(正确答案)B 0~10℃C 0~20℃D 0~15℃88.属于挥发油特殊提取方法的是() [单选题] *A 酸提碱沉B 水蒸气蒸馏(正确答案)C 煎煮法D 浸渍法89.分馏法分离挥发油的主要依据是() [单选题] *A 密度的差异B 沸点的差异(正确答案)C 溶解性的差异D 旋光性的差异90.具有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作用的是() [单选题] *A 穿心莲内酯B 青蒿素C 莪术醇D 桂皮醛(正确答案)91.临床用于上呼吸道抗菌消炎的是() [单选题] *A 穿心莲内酯(正确答案)B 青蒿素C 莪术醇D 薄荷脑92.青蒿素的结构中含有(多选)() *A 羧基B 羟基C 过氧基团(正确答案)D 内酯(正确答案)E 羟甲基93.属于检识挥发油的方法是(多选)() *A 挥发性检识(正确答案)B 物理常数检识(正确答案)C 化学常数检识(正确答案)D 功能基测定(正确答案)E 沉淀反应94.属于挥发油的物理常数的是(多选)() *A 碱值B 皂化值C 折光率(正确答案)D 相对密度(正确答案)E 熔点95.属于挥发油的化学常数的是(多选)() *A 酯值(正确答案)B 皂化值(正确答案)C 酸值(正确答案)D 相对密度E 沸点96.皂苷具溶血作用的原因为() [单选题] *A 具表面活性B 与细胞壁上胆甾醇生成沉淀(正确答案)C 具甾体母核D 多为寡糖苷,亲水性强E 有酸性基团存在97.不符合皂苷通性的是() [单选题] *A 分子较大,多为无定形粉末B 有显著而强烈的甜味(正确答案)C 对黏膜有刺激D 振摇后能产生泡沫E 大多数有溶血作用98.下列皂苷中具有甜味的是() [单选题] *A 人参皂苷B 甘草皂苷(正确答案)C 薯蓣皂苷D 柴胡皂苷E 远志皂苷99.羟基蒽醌类化合物中,大黄素型和茜草素型主要区别于() [单选题] *A 羟基位置B 羟基数目C 羟基在不同苯环上的分布(正确答案)D羟基数目100.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 [单选题] *A 一个苯环的β位B 苯环的β位C 在两个苯环的α或β位(正确答案)D 一个苯环的α或β位101.下列成分的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并不因加热而消失的是()[单选题] *A 蛋白质B 黄酮苷C 皂苷(正确答案)D 生物碱E 蒽醌苷102.属于齐墩果烷衍生物的是() [单选题] *A 人参二醇B 薯蓣皂苷元C 甘草次酸(正确答案)D 雪胆甲素E 熊果酸103.可以作为皂苷纸色谱显色剂的是() [单选题] *A 醋酐-浓硫酸试剂B 香草醛-浓硫酸试剂C 三氯化铁-冰醋酸试剂D 三氯醋酸试剂(正确答案)E α-萘酚-浓硫酸试剂104.区别三萜皂苷与甾体皂苷的反应是() [单选题] *A 3,5-二硝基苯甲酸B 三氯化铁-冰醋酸C α-萘酚-浓硫酸反应D 20%三氯醋酸反应(正确答案)E 盐酸-镁粉反应105.制剂时皂苷不适宜的剂型是() [单选题] *A 片剂B 注射剂(正确答案)C 冲剂D 糖浆剂E 合剂106.有关甘草皂苷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 又称甘草酸(正确答案)B 酸性皂苷(正确答案)C 又称甘草次酸D 苷元属于五环三萜的结构(正确答案)E 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正确答案) 107.提取皂苷类常用的方法是(多选)() *A 稀醇提取-正丁醇萃取法(正确答案)B 碱提取-酸沉淀法C 铅盐沉淀法D 酸提取-碱沉淀法E 稀醇提取-大孔吸附树脂法(正确答案)108.皂苷的性质有(多选)() *A 脂溶性B 水溶性(正确答案)C 发泡性(正确答案)D 溶血性(正确答案)E 与甾醇生成分子复合物(正确答案)109.属于五环三萜结构的(多选)() *A 齐墩果烷型(正确答案)B 达玛烷型C 螺甾烷醇型D 乌苏烷型(正确答案)E 羽扇豆烷型(正确答案)110.皂苷的通性有(多选)() *A 表面活性(正确答案)B 酸性C 较强亲水性(正确答案)D 对黏膜刺激性(正确答案)E 大多具溶血性(正确答案)111.可用于皂苷显色的试剂有(多选)() *A 氯仿-浓硫酸(正确答案)B 三氯醋酸(正确答案)C 五氯化锑(正确答案)D 醋酐-浓硫酸(正确答案)E 三氯化铁-冰醋酸112.甘草酸的性质不包括(多选)() *A 能被中性醋酸铅沉淀B 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大(正确答案)C 易溶于热冰醋酸中(正确答案)D 易溶于氨水E 易被酸水解(正确答案)113.甲型和乙型强心苷结构的主要区别点是() [单选题] *A A/B环稠和方式不同B C/D环稠和方式不同C 糖链连接位置不同D 内酯环连接位置不同E C17不饱和内酯环不同(正确答案)114.从种子药材中提取强心苷时,为除去油脂,可先采用() [单选题] *A 乙醇回流法B 酸提取碱沉淀法C 大孔吸附树脂法D 石油醚连续提取法(正确答案)E 水蒸气蒸馏法115.用于区别甲型和乙型强心苷的反应是() [单选题] *A 醋酐-浓硫酸反应B 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正确答案)C 香草醛-浓硫酸反应D 三氯醋酸反应E 三氯化铁-冰醋酸反应116.从植物的叶子中提取强心苷时,为除去叶绿素,不选用的方法是() [单选题] *A 乙醇提取液经活性炭吸附法B 乙醇提取液经氧化铝吸附法(正确答案)C 植物叶子经石油醚连续回流提取法D 稀碱液皂化法E 乙醇提取液浓缩后静置析胶法117.鉴别甲、乙型强心苷方法有(多选)() *A 碱性苦味酸(正确答案)B 3,5-二硝基苯甲酸(正确答案)C α-萘酚一浓硫酸反应D 亚硝酰铁氰化钾(正确答案)E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118.强心苷的性状为(多选)() *A 结晶或无定性粉末(正确答案)B 有旋光性(正确答案)C 无色(正确答案)D 无味E 对粘膜有刺激(正确答案)119.具有肾毒性和致癌性的物质是() [单选题] *A 乌头碱B 酒石酸D 马兜铃酸(正确答案)120.巴豆的致泻成分是() [单选题] *A 丁二酸B 巴豆油酸(正确答案)C 绿原酸D 抗内毒素121.组成缩合鞣质的基本单元是() [单选题] *A 黄烷-3-醇(正确答案)B 酚羟基C 环戊烷D 哌啶环122.与明胶反应生成沉淀的成分是() [单选题] *A 强心苷B 皂苷C 有机酸D 鞣质(正确答案)123.下列哪个中药中含有机酸() [单选题] *A 金银花(正确答案)B 大黄C 黄芩124.水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单选题] *A 有机酸B 蛋白质(正确答案)C 多糖D 生物碱125.鞣质的性质主要有(多选)() *A 与三氯化铁作用成蓝黑色或绿黑色(正确答案)B 可溶于水(正确答案)C 可与生物碱生成沉淀(正确答案)D 可与蛋白质生成不溶性复合物(正确答案)126.金银花的药理作用有(多选)() *A 抗菌(正确答案)B 抗病毒(正确答案)C 解热(正确答案)D 抗内毒素(正确答案)127.丹参的药理作用有(多选)() *A 调节血脂(正确答案)B 扩张冠脉(正确答案)C 抗心律失常(正确答案)D 促进肝细胞再生(正确答案)128.以上药物含有蛋白质成分的中药() [单选题] *A 水蛭(正确答案)B 五倍子C 金银花D 大黄E 麝香129.以上药物含有有机酸成分的中药() [单选题] *A 水蛭B 五倍子C 金银花(正确答案)D 大黄E 麝香130.生物碱碱性最强的是() [单选题] *A 伯胺生物碱B 叔胺生物碱C 仲胺生物碱D 季铵生物碱(正确答案)131.处方中南五味子含五味子醇甲,其结构类型是() [单选题] *A 木脂素(正确答案)B 黄酮C 香豆素D 萜类1 32.溶解游离亲脂性生物碱的最好溶剂为() [单选题] *A 水B 甲醇C 正丁醇D 三氯甲烷(正确答案)。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是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测定及生物合成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应用科学,从微观上逐渐挖掘中药的化学成分与中药基本特性之间的相关性。

单体:即化合物,指具有一定分子量、分子式、理化常数和确定的化学结构式的化学物质。

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且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苷类: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物质(苷元或配基)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鞣质:又称单宁或鞣酸,为一类分子较大、结构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的总称。

溶剂提取法:原理:溶剂透过药材粉末的细胞膜,溶解溶质,形成细胞内外溶质浓度差,将溶质渗出细胞膜,达到提取目的。

溶剂提取法:1、溶剂提取法2、水蒸气蒸馏法3、升华法良好溶剂的选择应遵循“相似相溶”的经验规律。

1、溶剂的选择(按极性递增的顺序排列)(1)溶剂的分类亲脂性溶剂:环己烷,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亲水性溶剂: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乙腈、乙酸水:糖类、蛋白质、氨基酸、鞣质、有机酸盐、生物碱盐、大多数苷类、无机盐等按极性大小的顺序排列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苯>四氯化碳>石油醚影响化合物极性的因素:(1) 母核大小(碳数多少):分子大、碳数多,极性小;分子小、碳数少,极性大。

(2) 取代基极性大小:在化合物母核相同或相近情况下,化合物极性大小主要取决于取代基极性大小。

基团极性;酸>酚>醇>胺>醛>酮>酯>醚>烯>烷提取溶剂的选择原则:(1)要对所提取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

(2)要与所提取成分不起意外的化学变化。

(3)要廉价、易得、安全。

溶剂提取方法:1、冷提法: 浸渍法:含淀粉,树胶多渗漉法2、热提法: 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影响溶剂提取因素:1、药材粉碎度2、提取时间3、提取温度4、药材成分5、浓度梯度6、溶剂pH水蒸气蒸馏:适用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化合物,且不溶于水。

中药化学(三)含答案

中药化学(三)含答案

中药化学(三)A1型题1.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主要提取出的中药化学成分类型为A.蜡B.挥发油C.苷类D.氨基酸E.生物碱盐答案:B2. 龙胆苦苷的母核属于环烯醚萜类中的A.环烯醚萜型B.4-无取代基环烯醚萜型C.7~8裂环烯醚萜型D.5~6裂环烯醚萜型E.7~8双键环戊烯型答案:C3. 提取大黄中总的醌类化合物常用的溶剂为A.水B.乙醇C.乙醚D.石油醚E.乙酸乙酯答案:B4. 下列泻下作用最强的化合物为A.芦荟大黄素B.大黄酸葡萄糖苷C.番泻苷AD.大黄素龙胆双糖苷E.大黄素葡萄糖苷答案:C5. 用于鉴别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反应为A.无色亚甲蓝反应B.Borntrager反应C.Molish反应D.Kesting-Craven反应E.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答案:B6. 石菖蒲挥发油中α-细辛醚、β-细辛醚、欧细辛醚三者的分离最好采用A.纸层析B.H3BO3-硅胶层析C.硅胶层析D.聚酰胺层析E.AgNO3硅胶层析答案:E7. 某物质呈较强碱性,但Dragen(10r£f试剂反应为阴性,而与CS2-CuSO4-NaOH试剂反应生成黄色沉淀,该物质可能为A.麻黄碱B.氨基酸C.小檗碱D.氨基糖E.蛋白质答案:A8. 分离碱性不同的混合生物碱可用的方法为A.酸提取碱沉淀法B.简单萃取法C.pH梯度萃取法D.有机溶剂回流法E.分馏法答案:C9. 色谱法分离萜类化合物最常用的吸附剂是A.硅胶B.酸性氧化铝C.葡聚糖凝胶D.碱性氧化铝E.聚酰胺答案:A10. 分离碱性不同的混合生物碱可用的方法为A.简单萃取法B.有机溶剂回流法C.pH梯度萃取法D.酸提碱沉法E.分馏法答案:C11. 下列最难被酸水解的物质是A.橙皮苷B.葛根素C.花色苷D.大豆苷E.黄芩苷答案:B12. 茯苓酸在结构上属于四环三萜类化合物中的A.乌苏烷型B.羊毛脂甾烷型C.葫芦素烷型D.达玛烷型E.齐墩果烷型答案:B13. 颜色随pH不同而改变的化合物是A.异黄酮B.查耳酮C.二氢黄酮醇E.花青素答案:E14. 与查耳酮互为异构体的是A.黄酮B.异黄酮C.二氢黄酮D.黄酮醇E.橙酮答案:C15. 芥子苷属于A.氰苷B.酚苷C.氧苷D.硫苷E.醇苷答案:D16. 生物碱沉淀反应的条件为A.酸性水溶液B.中性水溶液C.盐水溶液D.碱性水溶液E.醇溶液17. 下列水解后主要产生没食子酸和葡萄糖(或多元醇)的鞣质是A.没食子鞣质B.逆没食子鞣质C.缩合鞣质D.咖啡鞣质E.含有没食子酰基的缩合鞣质答案:A18. 下列有关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麻黄碱水溶性大于伪麻黄碱B.麻黄碱碱性小于伪麻黄碱C.盐酸麻黄碱水溶性大于盐酸伪麻黄碱D.草酸麻黄碱水溶性大于草酸伪麻黄碱E.草酸麻黄碱水溶性小于草酸伪麻黄碱答案:D19. 水溶性最大的黄酮类化合物为A.黄酮B.花色素C.查耳酮D.二氢黄酮E.异黄酮答案:B20. 番泻苷属A.单蒽核类B.双蒽核类C.茜草素型D.大黄素型E.氧化型答案:B21. 下列对亚硝基一二甲苯胺反应为阳性的是A.苯醌B.蒽醌C.萘醌D.蒽酸E.蒽酮答案:E22. 下列多数具有香味的物质为A.游离黄酮类B.香豆素苷C.游离香豆素D.蒽醌类E.三萜类和甾体类答案:C23. 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小檗碱盐为A.硫酸盐B.磷酸盐C.酸性硫酸盐D.盐酸盐E.枸橼酸盐答案:D24. 下列在可见光下能显示荧光的化合物为A.7-OH香豆素类B.7,8-二OH香豆素类C.7,8-呋喃香豆素类D.6,7-呋喃香豆素类E.6,7-二OCH3香豆素答案:A25. 大黄素型和茜草素型的主要区别是A.羟基位置B.羟基数目C.羟基在苯环上的位置D.β-H数目E.α-OH数目答案:C26. 属于四环三萜皂苷元类型的为A.α-香树脂烷型B.β-香树脂烷型C.达玛烷型D.齐墩果烷型E.羽扇豆烷型答案:C27. MS谱为M+In/z162(80)及134(100)峰的化合物为A.香豆素母核B.7-0H香豆素C.6,7-OCH3香豆素D.7-OCH3香豆素E.蛇床子素答案:B28. 根据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生源关系,它们的前体化合物为A.对羟基桂皮酸B.亮氨酸C.邻羟基桂皮酸D.谷氨酸E.酪氨酸答案:E29. 用于三萜皂苷结构研究的方法中,由于皂苷的难挥发性而受到限制的为A.FT-MSB.FD-MSC.ESI-MSD.FAB-MSE.LD-MS答案:A30. 番泻苷A中2个蒽酮母核的连接位置为A.C4-C4'B.C1-C4'C.C6-C6'D.C7-c7'E.C10-C10'答案:E31. 进行生物碱沉淀反应的介质为A.酸水B.碱水C.乙醇D.氯仿E.水答案:A32. 为保护黄酮母核中的邻二酚羟基,在提取时可加入的化合物为A.AlCl3B.Ca(OH),C.H3BO3D.NH3H2OE.NaBH4答案:C33. 水解Ⅰ型强心苷多采用的方法为A.解盐酸丙酮法B.缓和酸水解C.酶水解D.强烈酸水E.碱水解答案:B34. 还原糖和苷的鉴别反应为A.Molish反应B.菲林试剂反应C.双缩脲反应D.碘化铋钾试剂反应E.DDL反应答案:B35. 将总黄酮溶于乙醚,用5%NaHCO3萃取可得到的物质为A.5,7-二羟基黄酮B.3',4'-二羟基黄酮C.5-羟基黄酮D.5,8-二羟基黄酮E.7,4'-二羟基黄酮答案:E36. 可以研究母离子和子离子的关系,获得裂解过程的信息,用以确定前体离子和产物离子结构的质谱技术为A.电子轰击质谱B.快原子轰击质谱C.场解吸质谱D.串联质谱E.电喷雾电离质谱答案:D37.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中的碱溶酸沉法,适用于提取的化合物为A.具酚羟基的黄酮苷类B.具酚羟基的游离黄酮C.具酚羟基的游离黄酮和水溶性的酸性黄酮苷类D.具酚羟基的游离黄酮和水溶性小的酸性黄酮苷类E.甲醇化的游离黄酮和黄酮苷类答案:C38. 下列由莽草酸途径生成的化合物为A.醌类B.萜类C.叶绿素D.香豆素类E.糖类答案:D39. 用硅胶作吸附剂进行薄层层析分离生物碱,为了克服Rf值极小和拖尾现象,通常使用A.极性大的展开剂B.酸性展开剂C.极性小的展开剂D.碱性展开剂E.水作展开剂答案:D40. 苷类化合物进行下列反应,结果正确的为A.Fehling反应阳性B.Molish反应阳性,酸水解前Fehling反应阴性,水解后则为阳性C.Fehling反应阳性,Molish反应阴性D.Molish反应和Fehling反应均为阳性E.Smith降解前后Molish反应均为阳性答案:B41. 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分离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互不相溶的溶剂中A.结构类型的差异B.分配系数的差异C.酸碱性的差异D.化学性质的差异E.存在状态的差异答案:B42. 下列与生物碱沉淀试剂不发生沉淀反应的是A.小檗碱B.麻黄碱D.苦参碱E.氧化苦参碱答案:B43. 从植物药材中提取鞣质类成分最常用的溶剂为A.丙酮B.乙醚C.含水丙酮D.水E.甲醇答案:C44. 下列与2'-羟基查耳酮互为异构体的物质为A.二氢黄酮B.花色素C.异黄酮D.黄酮E.黄酮醇答案:A45. TLC色谱,展开剂:氯仿-醋酸-水(4:1:1),下列化合物Rf值最大的是A.七叶苷B.白瑞香素C.七叶内脂D.8-甲氧基香豆素答案:D46. 黄酮类化合物色谱检识常用的显色剂为A.FeCl3试剂B.盐酸一镁粉试剂C.Gibb’s试剂D.2%NaBH4甲醇溶液E.1%AlCl3甲醇溶液答案:E47. Vitali反应阳性,氯化汞试剂白色沉淀的生物碱为A.莨菪碱B.山莨菪碱C.去甲莨菪碱D.东莨菪碱E.樟柳碱答案:D48. 游离蒽醌衍生物酸性最弱的为A.含-COOH者B.含2个以上α-OH者C.含2个以上β-OH者D.含1个β-OH者E.含1个α-OH者答案:E49. 在某种化合物的乙醇溶液中,加入0.5%醋酸镁乙醇溶液,不呈阳性反应,这种化合物是A.紫草素B.茜草素C.麻黄素D.大黄素E.亮黄素答案:C50. 下列在异羟肟酸铁反应中产生异羟肟酸的试剂为A.三氯化铁B.三氯醋酸C.盐酸羟胺D.氢氧化钠E.对甲基苯胺答案:C51. 属于线型香豆素类化合物为A.伞形花内酯B.茵陈素C.白蜡素D.七叶内酯E.紫花前胡素答案:E52. 穿心莲中主要抗菌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属于A.萜类内酯B.三萜内酯C.倍半萜内酯D.二萜内酯E.单萜内酯答案:D53. 经甲戊二羟酸途径衍生而来的化合物为A.香豆素B.黄酮C.木脂素D.萜E.生物碱答案: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生物碱第一节基本内容一、生物碱的定义生物碱是指一类来源于生物界(以植物为主)的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多数生物碱分子具有较复杂的环状结构,且氮原子在环状结构内,大多呈碱性。

一般具有生物活性。

二、生物碱在动、植物界的分布和存在情况生物碱主要分布在植物界,其分布的一般规律是①绝大多数生物碱分布在高等植物中,如毛莨科、罂粟科、防已科、茄科、夹竹桃科、芸香科、豆科、小檗科等。

②极少数生物碱分布在低等植物中,如烟碱存在于蕨类植物。

③科属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常含有相同结构类型的生物碱。

④生物碱在植物体内多数集中分布在某一部分或某些器官。

三、生物碱的分类及结构特征生物碱的分类方法主要有3种,按植物来源、生源途径和基本母核的结构类型分类。

(一)吡啶类生物碱此类生物碱结构简单,很多呈液态。

代表物有:槟榔碱、槟榔次碱,烟碱等。

(二)莨菪烷类生物碱代表物有:苦参碱等。

(三)异喹啉类生物碱1.简单异喹啉类2.苄基喹啉类(1)1-苄基异喹啉类:代表物有罂粟碱、厚朴碱等。

(2)双苄基异喹啉类:代表物有汉防已碱等。

(3)原小檗碱类:代表物有小檗碱、延胡索乙素等。

(4)吗啡烷类:代表物有吗啡、可待因等。

(四)吲哚类生物碱代表物有吴茱萸碱、马钱子碱、士的宁、长春碱、长春新碱、利血平等。

(五)有机胺类生物碱代表物有麻黄碱、秋水仙碱、益母草碱等。

第二节理化性质一、性状形态多数生物碱呈结晶形固体,有些为晶形粉末状;少数生物碱为液体状态,这类生物碱分子中多无氧原子,或氧原子结合为酯键,如烟碱、槟榔碱等;个别具有挥发性(麻黄碱)、具有升华性(咖啡因、川芎嗪)。

味道大多数生物碱具苦味,少数生物碱具有其他味道,如甜菜碱具有甜味。

颜色绝大多数生物碱无色或白色,仅少数具有较长共轭体系结构的生物碱呈不同颜色。

如小檗碱为黄色,药根碱为红色。

二、旋光性生物碱的旋光性受溶剂、pH等因素的影响。

生物碱的生理活性与其旋光性有关。

三、溶解性(一)游离生物碱1.亲脂性生物碱绝大多数叔胺碱和仲胺碱属于亲脂性生物碱。

2.亲水性生物碱(1)季铵型生物碱(2)小分子生物碱(3)生物碱N-氧化物(4)酰胺类生物碱3.具有特殊官能团生物碱(1)具酚羟基或羧基的生物碱这类生物碱称为两性生物碱,可溶于酸水和碱水。

如吗啡、青藤碱等。

具酚羟基者可溶于氢氧化钠等强碱性溶液,如吗啡;具羧基者可溶于碳酸氢钠溶液,如槟榔次碱。

(2)具内酯或内酰胺结构的生物碱这类生物碱在正常情况下,其溶解性类似一般叔胺碱,但在强碱溶液中加热,可开环形成盐而溶于水。

如喜树碱、苦参碱等。

(二)生物碱盐一般易溶于水,可溶于醇类,难溶或不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

生物碱盐溶解性因成盐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个别生物碱盐的溶解性不符合一般规律。

四、碱性生物碱分子中都含有氮原子,通常显碱性,能与酸结合成盐。

碱性是生物碱的重要性质。

1.生物碱碱性强弱的表示方法生物碱的碱性用其共轭酸的酸式解离指数pKa值表示。

pKa值大,碱性强;pKa值小,碱性弱。

一般认为,生物碱pKa<2为极弱碱性,pKa2~7为弱碱性,pKa7~11为中强碱性,pKa>11为强碱性。

2.生物碱碱性强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l)氮原子的杂化方式氮原了的杂化方式与碱性强弱的关系表现为SP3氮>SP2氮>SP氮(2)电效应增大氮原子未共用电子云密度,则碱性增强,反之则碱性减弱。

诱导效应:能使氮原子电子云密度增强,则碱性增强。

常见的供电子基团为烷基。

如果生物碱分子结构中氮原子附近存在吸电子基团或原子,其吸电子诱导效应使生物碱的碱性减弱。

苯胺型:碱性降低,如毒扁豆碱。

烯胺型:可使碱性减弱或增强,如蛇根碱,小檗碱具有强碱性。

酰胺型:碱性极弱,如胡椒碱、秋水仙碱、咖啡碱等。

(3)空间效应若生物碱的空间环境不利于氮原子接受质子,其碱性减弱。

如甲基麻黄碱碱性弱于麻黄碱,东莨菪碱碱性弱于莨菪碱。

(4)氢键效应当生物碱分子结构中氮原子附近存在羟基、羰基等取代基团,并且处在有利于同生物碱共轭酸分子形成分子内氢键的位置,此时,该生物碱的共轭酸较稳定,碱性增强。

如伪麻黄碱的碱性强于麻黄碱。

A型题:1.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杂化方式与与其碱性强弱的关系是A.SP>SP2>SP3B.SP>SP3>SP2C.SP3>SP2>SPD.SP3>SP>SP2E.SP2>SP3>SP答案:C2.东莨菪碱的碱性较莨菪碱弱的主要原因是A.p-π共轭B.π-π共轭D.氢原子的杂化程度E.分子内氢键答案:C3.下组生物碱中碱性最弱者是A.苦参碱(叔胺碱)B.麻黄碱(仲胺碱)C.伪麻黄碱(仲胺碱)D.莨菪碱(叔胺碱)E.东莨菪碱(有立体障碍的叔胺碱)答案:E4.下列生物碱中碱性最强者是A.氯化黄连碱B.小檗碱C.苦参碱D.氧化苦参碱E.麻黄碱答案:B5.下列生物碱中碱性最强者是A.小檗碱B.麻黄碱C.番木鳖碱D.新番木碱E.秋水仙碱答案:AX型题:1.使生物碱碱性减小的及电子基团是A.烷基B.羰基C.醚基D.酯基E.苯基答案:BCDE五、沉淀反应大多数生物碱在酸水或稀醇中能与某些试剂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复盐或分子络合物,这些试剂称为生物碱沉淀试剂。

1.生物碱沉淀反应的条件生物碱沉淀的反应一般在稀酸水溶液中进行。

例题:1.不能进行生物碱沉淀反应的条件是A.稀碱水溶液B.稀酸水溶液C.稀酸丙酮溶液D.醋酸水溶液E.稀酸乙醇溶液答案:AC2.生物碱沉淀反应的条件是A.浓强酸水溶液B.碱性有机溶剂C.稀酸水溶液D.酸性稀醇溶液E.强碱性水溶液答案:CD2.常用的生物碱沉淀试剂碘化物复盐、重金属盐、大分子酸类等。

常见的生物碱沉淀试剂有碘-碘化钾试剂、碘化铋钾试剂、碘化汞钾试剂等。

3.生物碱沉淀反应阳性结果的判断(1)假阴性:少数生物碱不能与一般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沉淀反应。

如麻黄碱、咖啡碱与多数生物碱沉淀试剂不能发生沉淀反应。

香豆素(2)假阳性:中药中有些非生物碱类物质也能与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沉淀反应,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鞣质等。

4.生物碱沉淀反应的应用六、显色反应某些生物碱能与一些特定试剂反应生成不同颜色的产物,称为生物碱的显色反应,所用试剂称为生物碱显色试剂。

第三节提取与分离一、总生物碱的提取(一)脂溶性生物碱的提取1.水或酸水提取法常用0.5%—1%的盐酸或硫酸,采用浸渍法或渗漉法提取。

①阳离子树脂交换法②萃取法2.醇类溶剂提取法提取方法可采用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

3.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法用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之前,必须将中药用碱水(石灰乳、碳酸钠溶液或稀氨水)湿润,使生物碱游离,再用亲脂性有机溶剂萃取。

提取方法多采用浸渍法、回流提取法或连续回流提取法。

二、生物碱的分离(一)初步分离将总生物碱按碱性强弱、酚性有无及是否水溶性,初步分离为5个部分。

例题:含下列生物碱的中药酸水提取液,用氯仿萃取,可萃取出的生物碱是A.苦参碱B.氧化苦参碱C.秋水仙碱D.麻黄碱E.山莨菪碱答案:C(二)生物碱单体的分离1.利用生物碱碱性的差异进行分离采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

一种方法是将总碱溶于稀酸水中,逐步加碱液调节pH,使pH由低到高,每调节一次pH,用氯仿萃取数次,从而将碱性由弱到强的生物碱依次转溶于氯仿而得以分离。

另一种方法是将总生物碱溶于氯仿中,用pH由高到低的酸性缓冲液依次萃取,使生物碱按碱性由强至弱的顺序自总碱中逐一转溶至酸性缓冲液中;然后分别将各部分酸性缓冲液碱化,用氯仿萃取得到不同碱性的生物碱。

2.利用生物碱及其盐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①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苦参碱的极性小于氧化苦参碱,前后能溶于乙醚,而后者难溶于乙醚②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两者的基本结构相似,仅一个取代基团的差异,后者为酚羟基,前者为甲氧基,故后者的极性大于前者。

汉防己乙素难溶于苯,而汉防己甲素可溶于冷苯。

③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两者为一对光学异构体,前者的草酸盐较后者的草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将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溶于适量水中,加入一定量草酸,麻黄碱生成草酸盐即先从水溶液中析出。

A.麻黄碱B.番木鳖碱C.奎宁(士的宁,马钱子)?D.奎尼丁E.金鸡尼丁1.可利用其硫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进行分离 C2.可利用其盐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进行分离 B3.可利用其酒石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进行分离 E4.可利用其氢碘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进行分离 D5.可利用其草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进行分离3.利用生物碱特殊官能团进行分离常见的有酚羟基、羧基、内酯或内酰胺结构等官能团。

可利用这些官能团进行分离。

4.利用色谱法进行分离(1)吸附柱色谱:常用氧化铝和硅胶作吸附剂,以亲脂性有机溶剂为洗脱剂。

(2)分配柱色谱:以硅胶为支持剂,酸性缓冲液为固定相。

三、生物碱的色谱鉴别(一)薄层色谱1.吸附薄层色谱法(1)吸附剂硅胶、氧化铝。

(2)展开剂(3)显色观察多数生物碱的薄层色谱需用改良碘化铋钾试剂喷洒,显示桔红色斑点。

(4)应用范围硅胶和氧化铝薄层色谱适用于分离和检识脂性生物碱。

2.分配薄层色谱法(1)支持剂硅胶、纤维素。

(2)固定相对于脂溶生物碱的分离,多以甲酰胺为固定相;水溶性生物碱或生物碱盐则以水作固定相。

(3)展开剂分离脂溶性生物碱,应以亲脂性有机溶剂作展开剂。

分离水溶性生物碱,则应以亲水性的溶剂作展开剂,如BAW系统[正丁醇-乙酸-水(4:1:5),上层]。

(4)应用范围以甲酰胺为固定相的薄层色谱,适于分离弱极性或中等极性的生物碱,以水为固定相的薄层色谱,适于分离水溶性的生物碱。

(二)纸色谱1.固定相:①水;②甲酰胺;③酸性缓冲液。

2.展开剂:以水作固定相的纸色谱,宜用亲水性溶剂系统作展开剂,如BAW[正丁醇-乙酸-水(4:1:5),上层];以甲酰胺和酸性缓冲液作固定相的纸色谱,多以亲脂性有机溶剂系统作展开剂。

3.显色剂4.应用范围:纸色谱法多用于水溶性生物碱、生物碱盐和弱亲脂性生物碱的分离检识。

(三)高效液相色谱(四)气相色谱气相色谱主要适用于挥发性化合物的分析,如麻黄生物碱、烟碱等。

第四节含生物碱的中药实例一、苦参(一)化学结构苦参所含生物碱主要是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属于喹喏里西啶类衍生物。

分子中均有2个氮原子,一个是叔胺氮,一个是酰胺氮。

(二)理化性质1.碱性苦参碱中所含生物均有两个氮原子。

叔胺氮(N-1),呈碱性;酰胺氮(N-16),几乎不显碱性,只相当于一元碱。

2.溶解性苦参碱的溶解性能比较特殊,不同于一般的叔胺碱,它既可溶于水,又能溶于氯仿、乙醚、苯、二硫化碳亲脂性溶剂。

氧化苦参是苦参碱的氮-氧化物,具半极性配位键,其亲水性比苦参碱更强,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醚。

(三)生物活性消肿利尿、抗肿瘤、抗病原体、抗心律失常、正性肌力、抗缺氧、扩张血管、降血脂、抗柯萨奇病毒、调节免疫等作用。

二、麻黄(一)麻黄生物碱及其化学结构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和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