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西山综合整治规划、晋阳新区概念规划
浅析太原市快速路系统构建与布局

3 道 路 网规划 思路
就城市而言 。 土地利用开发效益 出发 , 从 期望 土地 利用的效 率越高越好 , 在一定的城市路 网交通 容量条件下 , 但 不合理的土
地 利 用 形 态 , 高 的 土 地 开 发 强 度 , 然 导 致 交 通 容 量 不 能 满 足 过 必
() 5结构欠缺、 功能紊乱 。快速路未按规划形成 , 主次干道功 能穿插 , 造成交通流难 以组织 , 无法发挥整体效益 。
构建太原都市 圈。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 把太原市 由单核 心城市结 构转变为多极城市结构 , 中心城市的传统产业“ 使 有机疏散” 以这 。 个区域作为空 间平台向外延伸城市功能 ,并 与区域范围内的空间 资源和产 业布局 “ 重新组合 ”在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 中实现 , 空间资源 与城市功能的整合 , 扩大城市容量 , 增加经济总量, 而 从 增强省城 中心城市的资源凝聚力和辐射力 , 最终实现区域共赢。 通过研 究城市空 间结构演变 的一般规 律 , 从经济 、 会 、 社 政 治、 交通 、 文化 以及 自然与生 态等多方面对太原市空 间结构 进行 分析 , 认为规划期内太原城市空 间结构将 出现 以下演变趋势 : 产业 空间将在市域乃至整个都市区范围内重新配置 ; 区层 市 次将 会出现结构 向开放式的多 中心结 构转化 ; 中心城将承担 区域 性政治 、 经济 、 文化 中心 的职 能 , 的功 能要 素将会较快增长 , 新 空 间结构将整合优化 ; 新城作为 主城 区的发展 重点 , 得到合 理发 将 展。 承担起疏散 中心城产业及人 口的职能 , 成为集聚新型产业、 具 有一定规模、 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的重要节点 。
整体 路网呈棋盘式 布局 ;中心区 以内主干道 已形成刚性骨 架, 外围区规划主干道则滞留于公路标准 ; 主干道网格单元表现为 南北狭长 的几何形态 , 东西 向跨 河桥梁间距约 1 m~2 m; .k 5 .k 干 0 道 网接近主多次少的非均衡 分布 , 支路 主要集 中分布在 旧城区 ; 中腹汾河 、 河西东晋铁路支线 、 河东石太铁 路对道路网纵 向切割 形成三大 “ 瓶颈 ” 地带 ; 部太 钢 、 西重机等 大型企业 , 北 河 龙潭公 园、 迎泽湖等水域 范围内道路网空白。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实施计划的通知-并政发〔2015〕8号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实施计划的通知正文:----------------------------------------------------------------------------------------------------------------------------------------------------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实施计划的通知并政发〔2015〕8号城六区人民政府,经济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单位: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实施计划》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太原市人民政府2015年2月28日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实施计划根据省关于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指示精神,制定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实施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公开公正、分类指导原则,采用政府主导、规划引领、整村拆除、安置优先方法,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真抓实干,形成合力,重点突破,打好城中村改造工作攻坚战。
加快城中村与城市融合发展,彻底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增强城市功能,拉动经济发展,塑造太原新形象,发挥省会城市表率作用。
二、基本情况我市现有城中村170个,人口总计11万户、46万人,另有外来常住人口49万人;城中村常住人口总计95万人。
土地总面积191平方公里,其中旧村宅基地占用面积46.95平方公里。
旧村宅基地及公共建筑面积4163.1万平米,其中宅基地建筑面积3513.2万平米。
三、实施计划(一)总体目标力争用五年时间,在2020年左右,全部完成170个城中村改造任务。
(二)具体安排1.2015年实施54个村整村拆除和同步建设工作。
其中:小店区8个、迎泽区4个、杏花岭区8个、尖草坪区5个、万柏林区17个、晋源区9个、经济区3个。
共涉及人口3.6846万户、15万人;土地总面积39.5平方公里,旧村总建筑面积1629.4万平米。
太原市西山综合整治规划、晋阳新区概念规划

太原市西山综合整治规划、晋阳新区概念规划西山综合整治规划
规划范围:北起崛围山、南至晋祠、东起滨河西路、西至西环调整和西山~约24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范围背起排洪渠、南至现环城高速、东起和平路、西至西环高速和西山~约73平方公里。
发展目标:绿色西山、活力西山、和谐西山、人文西山。
发展定位:
三大中心:国家煤炭——能源科技创新与生产服务中心、山西省的文化中心之一、太原的行政与文化中心,
四大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西山旅游休闲基地、都市型农业基地、商贸物流基地,
双区:生态涵养区、宜居城区。
功能结构规划图
用地规划图
晋阳新区概念规划
规划范围:
太原市晋阳新区位于太原市区西南侧~用地分属于两个行政区万柏林、晋源区~总规划用地13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容量为60万。
功能定位:
山西省及华北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中心~以行政办公、生活居住、休闲度假为主要职能的综合性城市生态新区。
发展思路:
依据功能定位和开发方式将规划区划分为三个区域:晋阳湖核心区、文化旅游产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从而形成晋阳湖商业休闲区、长风文化商务区、晋阳湖创意产业园、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晋阳古城遗址公园、晋源新城开发区、晋祠旅游产业区、南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功能结构规划图
道路系统规划图
城市旅游景点及线路规划图
自然人文旅游景点及线路规划图
用地规划图
太原市中心城区工业园区。
《太原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规定》

《太原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规定》《太原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规定》己经太原市人民政府于202X年22月26日以并政发【202x】54号文件批准,全文内容如下: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规划管理工作,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建设市场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木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木规定适用于太原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依据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用地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
第三条木规定所称规划用地性质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l37-90)进行分类。
容积率是指在一定建设用地范围内,地而以上建筑物建筑而积总和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
第四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工作。
市监察部门负责对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履行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规划条件是政府出让土地的约定条件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指标是规划条件中的核心内容。
任何单位或个人应当严格按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准的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等规划指标进行开发建设。
第六条因建设条件变化,确需调整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指标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因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发生变更,地块开发条件发生变化的;(二)因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或重大项目建设需要,地块建设条件发生变化的;(三)因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发生变化的;(四)经评估确需修改规划的;(五)按城乡规划有关规定应当修改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建设单位或个人中请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指标调整,按下列程序办理:(一)建设单位或个人向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书而申请报告和可行性研究调整方案;(二)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调整的必要性和调整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初审;(三)经初审同意调整的,由申请人委托具有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编制正式方案,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四)经专家论证同意的方案,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通过政府网、规划网、规划展示大厅、建设项目现场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法律法规规定需要保密的除外),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必要时组织听证;(五)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公众和利害关系人意见进行梳理,有听证要求的,在方案公示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按听证程序组织听证;(六)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将调整报告、调整方案、专家论证意见、公示及听证情况上报市政府审定;(七)市政府批准后,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市政府批准意见,5个工作日内为申请人核发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指标《规划条件变更通知书》,同时将依法变更后的《规划条件变更通知书》抄告市国土部门备案;(八)建设单位或个人持《规划条件变更通知书》到市国土部门办理土地使用相关手续,同时按规定缴纳土地出让收入补缴等手续;(九)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建设单位或个人与市国土部门签订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或重新签订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为建设单位或个人办理后续规划相关手续;(十)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城建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将涉及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的相关批准文件、调整理由、调整依据、规划方案及专家论证意见,公示(听证)等材料及时归档。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面改善省城环境质量实施方案的通知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面改善省城环境质量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03•【字号】并政发[2012]18号•【施行日期】2012.05.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面改善省城环境质量实施方案的通知(并政发〔2012〕1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现将《太原市全面改善省城环境质量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二○一二年五月三日全面改善省城环境质量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改善省城环境质量,全面推进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先导,以转型跨越发展为契机,全面实施五大工程(集中供热全覆盖工程、气化太原工程、城中村整村拆迁改造工程、污染企业搬迁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狠抓五项整治(工业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扬尘污染控制、商品交易市场和饮食服务行业环境整治、垃圾和秸秆焚烧污染控制),全力治理历史形成的各类污染顽疾,实现省城环境质量“一年初见成效、两年明显改善、三年大见成效、四年目标实现”,为打造蓝天白云之城、青山绿水之城,建设一流现代生态宜居城市奠定坚实环境基础。
二、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市区大气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级以上优良天气达到330天以上,主城区彻底解决城中村燃煤采暖污染问题。
地表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主城区汾河及其边山支流河段消除淌黑水、散恶臭现象。
(二)2012年目标市区良好天气率达到82.19%以上,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汾河出境断面水质实现持续好转,市区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60%以上。
太原市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功能地域

城市地理学课时作业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城市规划专业2011级一、太原市的行政地域:解放后太原的行政区划范围经过两次调整,直到1997年5月8日形成了今天6区3县1市,2个国家级开发区(太原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太原民营经济园区、太原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区)的格局。
截至2009年,太原共有50个街道办事处、61个建制镇、22个建制乡、570个社区居委会和934个村民委员会。
其中地处建设路以东、北大街以南、南内环街以北的杏花岭区、迎泽区两个区是传统上的内城区,而随着城市的扩张,小店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和晋源区也被认为是城内地区,形成了“城六区”的概念。
规划中太原市城区的范围是太原二环高速路以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合并晋中市榆次区的趋势。
由于太原市政治、文化中心的定位,工业重心正在逐渐外移。
太原市行政地域划分表:二、太原市的实体地域:城市建成区:中国的城市并不是地理学上的城市化区域,而是一个行政区划单位,管辖以一个集中连片或者若干个分散的城市化区域为中心,大量非城市化区域围绕的大区域。
所以市的面积并不能反映城市化的区域即地理学意义上城市的面积。
中国统计部门用建成区来反映一个市的城市化区域的大小。
具体指一个市政区范围内经过征用的土地和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的地段,包括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在近郊区域城市有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建设用地(如机场、污水处理厂、通讯电台)。
从广义上讲,建成区是指城市行政范围内,实际建成或正在建成的、相对集中分布的地区。
是城市建设发展在地域分布上的客观反映。
包括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到近郊区内、但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的其他城市建设用地。
建成区标志着城市不同发展时期建设用地状况的规模和大小。
中国的城市建成区一般不包括市区内面积较大的农田和不适宜建设的地段。
太原市城市建成区规划控制范围:太原市中心城区的规划控制范围涉及尖草坪区、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晋源区的主城发展区,北至柏板乡界--西墕乡界--杨兴河,东至太原东环铁路--太原与晋中市界,南至清徐县界--太长高速--太原西南环线铁路--太原与晋中市界,西至汾河--西北环高速公路--铁路--大运高速公路--西山山脚,总面积613.53平方公里。
太原市西山地区生态建设发展规划研究

・
1 8・
2 0 l 4年 3月
S HAN XI AR CHI T E C r UR . 40 No. 7 Ma r . 2 01 4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4 ) 0 7 — 0 0 1 8 — 0 2
等 。西 山地 区的山体破 坏面 基本 分布 于东部 靠近 城市 的浅 山地 带, 且面积逐年快速增长 。以立 面破 坏为主 , 景观 质量 差。
2 ) 人文 条 件 分 析。太 原 西 山是 太 原 2 0万 年 人 类 活 动 史 、
4 总体 规划
1 ) 整体发展策 略。西山地区是太原 市生态保 护的重要 地 区,
组团的布局将建设进行 分散 式集 中布局 。 2 ) 用地布局思路 。山前 区 : 总体贯 彻 “ 保 护为 主 、 关 闭企 业 、
5 0 0 0年文 明史 和 2 5 0 0多年建 城史 的见证 。从史籍 上 看 , 太原 西 是 山 区居 民生 产生 活 的主要 聚集 区, 是 城市 居 民的休 闲游憩 场
也是城 乡生态友好 型产业的发展 区。规划提 出“ 深 山保护 、 浅 山, 最早似 见 载于 《 北 史 ・幼 主恒 纪》 。《 纪》 载: “ 恒父、 后 主 高 所 , 纬, 凿晋 阳西 山为大佛像 、 一夜燃 油万 盆 , 光照宫 内。 ” 太原 市区 内 山优化 、 区域联动 ” 的协调发 展 策略 。规 划提 出西 山地 区的 总体
的主要传统文化 遗存仍 集 中在太 原西 山一 线 。西 山上人 文古 迹 布局结构形态 , 为“ 一带 , 三区, 多组 团” 的空 间布局 方式 , 对 用地
众多, 山水景 色宜人 , 物产 丰 富 , 历 史价 值丰 厚。古晋 阳八 景 ( 汾 布局 、 交通环境 、 功能组织进行总体安排 。“ 一带 ” : 以西环 高速及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城中村改造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单位:现就我市城中村改造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首批进行改造的城中村经市政府研究决定,首批改造的城中村共21个,分别为:万柏林区神堂沟、移村、闫家沟、前北屯、后北屯、南寒村;小店区亲贤、杨家堡村;杏花岭区中涧河、道场沟、享堂村;尖草坪区新城、赵道峪、东张村;晋源区晋祠、金胜村;迎泽区郝庄村;高新区殷家堡、小马村;经济区南黑窑、南畔村。
二、城中村改造的相关政策(一)城中村改造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乡统筹、一村一策”的原则进行。
(二)城中村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在有剩余土地的前提下,按每133 平方米控制,包括居住、公共设施、预留生产发展用地、道路交通、绿化等用地。
(三)城中村改照造易地置换的,应整村迁移。
由城中村所在区政府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负责选址,报市政府审定。
城中村易地改造需占用农用地的,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需占用其他村集体土地的,依法办理征用土地审批手续。
以上报市政府批准后,市国土部门以划拨或出让方式供地(包括居住用地、生产用地及经济发展用地)。
易地置换腾出的集体土地,依法转为国有土地进行储备。
城中村就地改造的,集体土地经批准依法转为国有土地;除村民住宅用地外,其余土地可以进行招商引资、有偿开发。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所获土地收益,主要用于城中村改造和缴纳有关社保费用。
(四)属于安置村民的新建住宅,所有规划费一律免收。
发展经济的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半征收;除劳保统筹费外,其他规划费一律免收。
(五)、城中村改造资金由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改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自筹、原村民共同集资、筹措银行贷款和引进投资等多种渠道筹集。
区政府财政拿出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城中村改造。
对城中村改造所涉及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建设资金,建成后纳入城市管理;对城中村改造规划、建设好、进展快的,要进行奖励。
城中村,即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山综合整治规划
规划范围:北起崛围山、南至晋祠、东起滨河西路、西至西环调整和西山,约24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范围背起排洪渠、南至现环城高速、东起和平路、西至西环高速和西山,约73平方公里。
发展目标:绿色西山、活力西山、和谐西山、人文西山。
发展定位:
三大中心:国家煤炭——能源科技创新与生产服务中心、山西省的文化中心之一、太原的行政与文化中心;
四大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西山旅游休闲基地、都市型农业基地、商贸物流基地;
双区:生态涵养区、宜居城区。
功能结构规划图
用地规划图
晋阳新区概念规划
规划范围:
太原市晋阳新区位于太原市区西南侧,用地分属于两个行政区万柏林、晋源区,总规划用地13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容量为60万。
功能定位:
山西省及华北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中心,以行政办公、生活居住、休闲度假为主要职能的综合性城市生态新区。
发展思路:
依据功能定位和开发方式将规划区划分为三个区域:晋阳湖核心区、文化旅游产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从而形成晋阳湖商业休闲区、长风文化商务区、晋阳湖创意产业园、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晋阳古城遗址公园、晋源新城开发区、晋祠旅游产业区、南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功能结构规划图
道路系统规划图
城市旅游景点及线路规划图
自然人文旅游景点及线路规划图
用地规划图
太原市中心城区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