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测定的两种方法
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测定的两种方法

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测定的两种方法非侵入式测定方法是通过测量叶片的光学特性来间接推断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方法,常用的有光合荧光和光学显微镜观察。
首先是光合荧光法,它是基于光合作用中叶绿体的荧光现象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测定方法。
通过测量叶片的荧光强度,可以间接推断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小,并且可以实时监测光合作用的强度变化,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中。
另一种方法是光学显微镜观察,它是利用显微镜观察叶片中叶绿体的形态、数量、大小等特征来推断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对植物进行野外观测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获得较准确的结果。
侵入式测定方法是通过直接测量叶片产生的氧气量或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来确定光合作用强度的方法。
其中,测定氧气释放是较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将叶片放入密闭的体系中,测量体系中氧气的浓度变化,从而计算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
虽然这种方法操作较为复杂,但结果准确可靠。
此外,侵入式测定方法中还包括利用伽玛辐射计测定叶片的光合速率变化、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叶片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等方法。
这些方法需要较为复杂的设备和实验操作,适用于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研究。
总结起来,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方法有非侵入式测定方法和侵入式测定方法。
非侵入式测定方法包括光合荧光法和光学显微镜观察,通过测量叶片的光学特性来间接推断光合作用强度。
侵入式测定方法则是直接测量叶片产生的氧气量或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来确定光合作用强度。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光合速率测定的几种方法

光合速率测定的几种方法光合速率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二氧化碳量,它可以用于评估植物对光的利用效率以及其生物质生产的能力。
测定光合速率是研究植物生理生态学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光合速率测定方法。
一、传统气体混合法传统气体混合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光合速率测定方法。
通过测定固定在葉片表面的气体浓度变化来推算光合速率的。
测定的原理是将一定浓度的CO2与空气以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将混合气在特定压力下冲入封闭的光合室内,再通过一定时间的光合作用后,取样测定光合室内的气体组成,计算出被吸收的CO2量,进而计算出光合速率。
二、氧电极法氧电极法是一种常用的间接测定光合速率的方法。
氧电极法是利用氧电极测定叶绿素蒸腾产生的氧气来推算光合速率的。
测定的原理是将叶片置于氧电极下,测定放氧荧光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
光合速率可以通过氧电极的输出信号来推算。
三、原位测定法原位测定法是一种利用挂在植物叶片上的CO2和H2O气体测定光合速率的方法。
此方法通过将CO2和H2O气体源直接与光合叶盘表面相接触,测得的CO2和H2O浓度变化来推算光合速率。
在该方法中,CO2和H2O的浓度是测定光合速率的关键,因此需要精准的测量设备。
四、地上蒸散法地上蒸散法是一种通过测定叶片或整个植物的蒸散量来间接推算光合速率的方法。
测定的原理是根据光合产生的O2和CO2的摩尔比例,将蒸散量转化为光合速率。
这种方法测定简便,但需要注意与植物蒸腾速率的关系以及测量误差的产生。
五、传导法传导法是一种通过测量阳光照射下植物干重的增加来间接推算光合速率的方法。
测定的原理是劈片的叶片从植物中剪下,然后用适当的方法阻止其呼吸和光合作用,使叶片处于可见光的照射下,一定时间后,再测定其干重的增加。
通过干重的增加来推算光合速率。
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限制。
因此,在选择使用哪种方法时,需要考虑到具体的实验条件和研究目的,并进行合理的评估。
光合强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光合强度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测定植物光合强度,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实验器材与试剂:1. 辐射计:用于测定光照强度。
2. 荧光分析仪:用于测定植物叶片的荧光发射。
3. 植物样品:选取叶绿素丰富的植物品种,如菠菜、马铃薯、豌豆等。
实验原理: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过程之一,它需要光能量、水和二氧化碳来完成。
在光的刺激下,叶绿体内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并传递给反应中心的光合色素a,使其激发到激发态,进而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电子传递作用,最终将光的能量转化为ATP和NADPH,为生命体提供化学能。
在光合作用中,叶绿素的荧光是一个重要的供应能量的漏斗,也是测定光合强度的一种方法。
实验步骤:1. 采取标准叶片:选取健康的植物标准叶片,切成方便放置的小片,尽量避免机械损伤,放在阴凉处至少30分钟以达到光适应状态。
2. 测定荧光信号:将叶片放入荧光分析仪中,测定其荧光发射强度(Fv/Fm),用于评价叶片光系统II的效率。
3. 测定辐射信号:通过辐射计测定光照强度,参数包括光照时长、波长、照射面积等。
4. 计算光合强度:根据荧光分析仪与辐射计的结果,计算出光合强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设计,我们测定了三种不同的植物标准叶片的光合强度,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植物光照时长(min) 光照强度(μmol/m^2·s) 荧光发射率(Fv/Fm) 光合强度(μmolCO2/m^2·s)菠菜 60 500 0.81 15.3马铃薯 90 700 0.75 18.9豌豆 120 800 0.68 21.6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光合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菠菜的光合强度最低,而豌豆的光合强度最高。
这是由于植物的生理构造和光合色素的含量不同所导致的。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测定了不同植物的光合强度,并发现菠菜的光合强度最低,而豌豆的光合强度最高。
这说明了植物的生理构造和光合色素的含量对光合强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叶片光合作用测定方法

叶片光合作用测定方法叶片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生化过程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叶片光合速率来评估植物的健康状况和生长能力。
在过去几十年中,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方法来测量叶片的光合速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叶片光合作用测定方法。
1.传统的气体交换测量方法:该方法通常使用光合速率仪来测量叶片的CO2吸收速率和O2释放速率。
叶片被放置在光合速率仪的量温室中,同时通过量温室中的小孔进行气体的进出。
测量中应控制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参数,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量到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并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来研究光合速率的调节机制。
2.光合速率测定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测量光合速率的方法也逐渐更新。
其中一个方法是使用叶片薄片测光法。
这种方法将叶片放置在光强和温度控制良好的测光仪中,通过测量叶片薄片上的光强度变化来计算光合速率。
另一个方法是使用叶绿素荧光测量仪。
这种方法通过测量叶片薄片上的叶绿素荧光强度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来估算光合速率。
3.激光扫描法:激光扫描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测量方法,通过使用激光扫描仪来测量叶片表面的光反射率来评估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
这种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测量大面积的叶片,并可以用来研究叶片光合速率在空间上的变化。
4.叶盘法:叶盘法是一种常用的实地测量方法,通过将叶片放置在含水的叶盘上,然后测量叶片蒸腾速率和CO2启示速率来评估叶片的光合速率。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叶片在自然条件下的光合作用,但需要注意控制叶盘上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总之,针对叶片光合作用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适用范围。
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需要考虑实验室条件、测量目的和研究对象等因素。
光合作用的测定方法

光合作用的测定方法光合作用是指植物中的叶绿体在光照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产生氧气的过程。
测定光合作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生理活动和生长状况,以及了解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目前,有多种方法用于测定光合作用,包括测定氧气的释放、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光合产物的累积等方法。
首先,测定光合作用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是测定氧气的释放。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光合作用速率仪(Photosynthesis rate meter)或氧电极(Oxygen electrode)来测量氧气的产生速率。
在实验中,我们将一片叶片置于测量器具中,同时提供适当的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并测定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
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氧气释放速率,可以推断出光合作用的强弱和影响因素。
其次,测定二氧化碳的吸收也是研究光合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通常使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或二氧化碳监测仪来测量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
实验中,我们将叶片置于一个封闭的装置中,同时提供光照和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利用仪器测量在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二氧化碳消耗的速率,可以了解光合作用的强弱和对环境条件的响应。
另外,测定光合产物的累积也可以用于评估光合作用的程度。
光合产物主要包括葡萄糖、淀粉、脂肪等有机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会逐渐积累。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来测定叶片中光合产物的含量,进而推断出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强度。
常用的方法包括碘淀法(Iodine test)、苗条法(Anthrone method)和色谱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光合产物与特定试剂反应产生显色或色谱峰,通过比色法或色谱仪测定颜色的强度或色谱峰的面积,进而计算得出光合产物的含量。
除了上述直接测定方法,还有一些间接测定光合作用的方法,例如测定叶绿素含量和测定光电子传递速率。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可以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的吸光度,进而推算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作用的程度。
光合测定仪方法测定叶片光合参数

光合测定仪方法测定叶片光合参数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之一,也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
测定植物叶片的光合参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光合效率、光合速率等重要指标,对于研究植物生长、环境适应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光合测定仪是进行叶片光合参数测定的重要设备,本文将介绍利用光合测定仪方法测定叶片光合参数的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光合测定仪的原理光合测定仪是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测定植物叶片的光合参数的仪器。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光照条件、测定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释放量或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来计算叶片的光合速率、光合效率等光合参数。
光合测定仪一般包括光源、叶片固定装置、气体收集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等部分,通过精密的控制和测量,可以获取叶片光合参数的精确数据。
二、测定叶片光合参数的步骤1. 实验前准备:选择健康的叶片作为实验材料,并在实验前将叶片放置于光照充足的环境中,使其适应光照条件。
对光合测定仪进行相关的校准和检查工作,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2. 叶片准备:将挑选好的叶片置于光合测定仪的叶片固定装置上,并调整好叶片的位置,使其能够充分接受光照,确保光合作用能够正常进行。
3. 光照条件设置:根据实验设计要求,设置合适的光照条件,包括光照强度、光照周期等参数。
通常情况下,实验开始前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暗适应,以消除叶片的暗呼吸作用影响。
4. 数据采集:启动光合测定仪的数据采集系统,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测定。
根据实验设计,通常会记录一定时间内的氧气释放量或二氧化碳吸收量等相关数据,以便后续计算光合速率等光合参数。
5. 数据处理: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和计算,得出叶片的光合速率、光合效率等光合参数。
还可以进一步分析不同条件下叶片光合参数的变化趋势。
6.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光合参数的分析和比较,探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以及叶片的光合能力和适应性等相关问题。
三、注意事项1. 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要合理,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浅谈测定光合速率的常用方法

浅谈测定光合速率的常用方法
测定光合速率是研究光合作用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对光合效率的影响以及调控机制。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光合速率的方法。
一、氧气电极法
氧气电极法是测定光合速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测量在光照条件下,光合产氧过程中所释放的氧气来得出光合速率。
实验步骤如下:首先将一个含有光合作用物质(如菠菜叶片)的盛有一定体积的溶液放置在氧气电极下,然后在光照条件下记录一定时间内溶液中氧气浓度的变化,通过计算得到单位时间内溶液所释放的氧气量,从而得到光合速率。
二、溴酸法
溴酸法是另一种测定光合速率的常用方法。
它是通过观察溴水的颜色变化来反映光合速率的大小。
实验步骤如下:首先将一片植物叶片放置在盛有溴水的容器中,然后将容器置于光照条件下。
溴水中的溴酸逐渐被光合作用所消耗,当溴水颜色由橙黄色转变为无色时,可以得出光合速率的大小。
三、CO2吸收法
CO2吸收法是利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对CO2吸收的特性来测定光合速率的一种方法。
实验步骤如下: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置一片叶片,然后将该容器连接到一个CO2含量确定的溶液上。
在光照条件下,叶片会光合作用吸收CO2,导致溶液中CO2浓度下降。
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CO2浓度下降的大小,来得到光合速率。
四、光合色素吸收法
实验步骤如下:将一片植物叶片置于一个溶液中。
然后,使用特定波长的光源照射叶片,测量透过叶片的光强度。
根据光的强度减弱程度,可以得出光合速率的大小。
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方法

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方法一、“半叶法”-测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生产量。
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干物质的量【例1】某研究小组用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采用“半叶法”对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进行测定。
其原理是: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见图1),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可先在叶柄基部用热水或热石蜡液烫伤,或用呼吸抑制剂处理)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
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h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
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 A—M B,获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其单位是mg (dm2·h)。
问题:若M=M B—M A,则M表示____ 。
【解析】如图l所示,A部分遮光,这半片叶片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仍可照常进行呼吸作用。
另一半B部分叶片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设初始质量为a,呼吸作用消耗质量为b,净光合质量为b,则:M A=a—b,M B=a+c,所以:M=M B -M A=c+b,即M表示总光合作用质量。
这样,真正光合速率(单位:mg/dm2.h)就是M值除以时间再除以叶面积。
【答案]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h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二、气体体积变化法—一测光合作用O2产生(或CO2消耗)的体积【例2】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光合速率的测试实验(忽略温度对气体膨胀的影响)。
(1)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在该装置的小烧杯中放入适宜浓度的NaOH溶液适量;将玻璃钟罩遮光处理,放在适宜温度的环境中;th后记录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得X值。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在该装置的小烧杯中放入NaHCO3缓冲溶液适量;将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1h后记录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得Y值。
请你预测在植物生长期红墨水滴最可能移动的方向并分析原因,并将结果填入表中:项目红墨水滴移动原因分析测定植物呼吸作用 a. C.测定植物净光合作 b. d.【解析】(1)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时,将玻璃钟罩遮光处理,绿色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测定的两种方法
一、沉叶浮起法
为了验证叶片光合作用受到光质的影响,可用所给出的特殊光质,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设计,并对实验预期进行分析。
例:用沉叶浮起法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强度。
1.实验材料与用具:小烧杯3只(对照实验用)、三棱镜(产生不同的单色光:如红光、黄光、绿光)、打孔器(选取同样大小的圆形叶片)、注射器(制备无空气的植物叶片)、40W灯泡(提供照明)、烧杯(提供模拟环境)、富含CO2的NaHCO3稀溶液(提供CO2)、新鲜菠菜叶片。
实验过程中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可忽略不计。
2.实验步骤
(1)取生长旺盛的菠菜叶,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片30片(打孔时要避开叶脉较大的部位)
(2)将圆形叶片置于注射器内,并让注射器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后,用手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缓拉动活塞,使小圆片内的气体逸出。
这一步骤可重复N次。
(3)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浇杯中待用(这样的叶片因为细胞间隙充满清水,所以全部沉水底)。
(4)分组对照实验
①分为三个组:取三只小落杯编号为甲、乙、丙。
各倒入20mL的富含CO2的NaHCO3的稀溶液,并分别向3只小烧杯中各随机放入10片菠菜叶圆片。
②用40W的灯泡照射三棱镜,三棱镜将光散射成红光、黄光、绿光分别作用用于3只小烧杯甲、乙。
丙
③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片浮起的数量(叶片完全浮起的观察时间相同,浮起的状态相同)
3.预测结果
单位时间内红光作用的小烧杯内的小圆片浮起的数量最多,绿光作用下的小圆片浮起的数量最少。
4.结果分析
因为绿叶中的色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能力最强,吸收绿光的能力最弱。
因此在红光照射时产生的O2增加最快,叶片上浮的速度也就最快,相反绿光照射的烧杯中和叶片上浮最慢。
5.单色光强度对结果的影响
增强单色光强度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二、半叶干重法
测定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方法——半叶干重法,实验过程如下:
(注:1.总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2.光合速率可用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的量或合成有机物的量来表示)
1.选择同一植株上生长状态良好、发育程度相似的叶片若干,叶片主脉两侧对称。
2.在叶柄处经过特殊处理使筛管的运输能力受阻、导管功能正常(即让叶柄可运输水分、无机盐而不能运输有机物。
讨论最终结果),保证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能正常进行。
3.剪取叶片下半部叶片,立即保存于暗处(此叶片简称为暗片),另一半叶片同主脉保留在枝条上给予正常光照(此叶片简称光片)。
控制光叶和暗叶的温度、湿度一致,开始记录时间。
4.数小时后剪下光叶。
从光叶和暗叶上各切取相同大小的叶块,立即烘干至恒重,分别用分析天平称重,将结果记录在数据表中。
通过相关计算和数据处理,可以测定光合作用的速率大小。
(1)将生长状态良好和发育程度相近的叶片作为实验材料的理由:叶片的发育状况不同,它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会不同。
将会影响测定的准确度。
(2)阻止筛管运输功能的目的是防止叶片合成的有机物向外运输(从而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如果处理不当使叶脉中的导管也受到损伤,叶片将会出现萎蔫现象。
(3)光叶与暗叶的呼吸作用速度从实验操作来看应该是基本相同或没有明显差异的。
(5)光合作用速度计算
光合作用速度(X)=叶块干重差(光叶干重-暗叶干重(mg)/(叶块面积(cm2)×光照时间(h))。
①叶块干重差的含义是: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
②在计算叶片光合作用中固定的CO2量时,还要利用光合作用反应式得到一个系数,计算方法是:6CO2+12H2O→C6H12O6+6O2+6H2O,得到其系数为1.467(264/180)。
之后用系数1.467乘以光合作用速度X即可得出固定的CO2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