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常用计算公式完整版
尿素氮和肌酐的计算公式

尿素氮和肌酐的计算公式尿素氮和肌酐是两种常用的生化指标,用于评估肾脏功能和代谢状态。
尿素氮是血液中尿素的浓度,而肌酐是血液中肌酐的浓度。
通过测量血液中的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肾脏疾病、肌肉损伤和代谢紊乱等疾病。
尿素氮的计算公式为:尿素氮(BUN)= 尿素浓度(mg/dL)/ 2.14。
肌酐的计算公式为:肌酐(Cr)= 肌酐浓度(mg/dL)/ 88.4。
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可以通过血液和尿液样本来测量。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要求患者提供空腹血液样本,用于测量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医生也可能会要求患者提供24小时尿液样本,用于测量尿素氮和肌酐的排泄量。
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肾脏功能、饮食习惯、肌肉质量和代谢状态等。
因此,在解读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临床情况,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可以反映肾脏功能的健康状况。
正常情况下,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如果浓度超出正常范围,可能表明肾脏功能受损或代谢紊乱。
因此,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可以作为评估肾脏功能和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
除了测量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医生还可以通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来评估肾脏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是衡量肾脏滤清血液的能力,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肾脏功能的健康状况。
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的公式包括尿素氮、肌酐和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可以更全面地评估肾脏功能。
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还可以用于评估肌肉损伤和代谢紊乱。
在肌肉损伤或代谢紊乱的情况下,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可能会升高,反映出肌肉组织的损伤和代谢紊乱。
因此,测量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肌肉损伤和代谢紊乱,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尿素氮和肌酐是两种常用的生化指标,用于评估肾脏功能和代谢状态。
通过测量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肾脏疾病、肌肉损伤和代谢紊乱等疾病。
同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的公式还可以更全面地评估肾脏功能。
肾小球淲过率计算公式

肾小球淲过率计算公式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衡量肾脏功能的指标之一,用于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
常用的计算公式是基于肌酐清除率(CrCl)的估算公式,其中CrCl是一个近似于GFR的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
1. GFR = (140 -年龄) × 体重(kg)× k / 血清肌酐(μmol/L)。
其中,k 是性别系数,男性为1,女性为0.85。
此公式适用于18岁以上的成年人,体重单位为千克,血清肌酐单位为微摩尔/升(μmol/L)。
2. GFR = (140 -年龄) × 体重(kg)÷ 血肌酐(mg/L)。
此公式适用于18岁以上的成年人,体重单位为千克,血肌酐单位为毫克/升(mg/L)。
3. GFR = (140 -年龄) × 体重(kg)× 1.23(女性乘以1.03)÷ 血肌酐(mg/L)。
此公式适用于18岁以上的成年人,体重单位为千克,血肌酐单位为毫克/升(mg/L)。
请注意,这些公式只是一个估算值,并不能完全代表真实的肾小球滤过率。
因此,如果需要更准确地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建议到医院进行肾功能评估。
ckdepi 肌酐公式

CKD-EPI公式是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常用公式之一,其计算公式如下:肌酐结合体(男)= 141 ×min(Scr/κ, 1)α×max(Scr/κ, 1)-1.209 ×0.993年龄
肌酐结合体(女)= 肌酐结合体(男)×0.85
其中,Scr表示血清肌酐浓度;κ为0.7(男性)或0.9(女性);α为-0.329(男性)或-0.411(女性)。
通常使用CKD-EPI公式和MDRD公式进行计算,要求有年龄、性别以及肌酐值。
此外,在CKD病人进行内生肌肝清除率计算时,还可以使用原始的方法,如年龄、体重以及血肌酐水平综合去计算,为[(140-年龄)×体重]÷(0.818×血肌酐),正常情况下肌酐清除率为80-120mL/min。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有不同的血肌酐值,具体数值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CKD-EPI公式和其他相关内容,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专业书籍。
肾内科医学计算公式

尿素分布容积Vt=体重×58%
3.蛋白分解率(PCR)和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PCR)
PCR(g/d)=24h尿BuN总量(mmol/24h)×28×/1000++24h尿蛋白定量
NPCR(g/㎏·d)=PCR/实际体重或理算公式有:
1.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CCr(ml/min)=[尿Cr浓度÷血Cr浓度]×[尿量(ml)÷尿液收集时间(min)]
矫正清除率=Ccr×[标准体表面积(㎡)÷患者实际体表面积]
患者实际体表面积=×身高+×体重-
2.残肾的尿素清除率(Kru)
Kru(ml/min)=[尿BuN浓度÷血BuN浓度]×[尿量(ml)÷尿液收集时间(min)]
4.肾小球滤过率(GFR)
体重(kg)×(140—年龄)/72×血清肌酐值(mg/L)女性:上述数据结果×
以上公式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常用肾病公式

常用肾病公式
在评估肾功能方面,常用的肾病公式有以下几个:
1. CKD-EPI方程(慢性肾脏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组公式):适用于成年人,基于血清肌酐浓度、年龄、性别和种族。
2. MDRD方程(修正鲁德尔公式):适用于成年人,基于血清肌酐浓度、年龄、性别和种族。
3. CG方程(Cockcroft-Gault公式):适用于成年人,基于体重、性别和血清肌酐浓度。
这些公式都是用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即肾脏过滤血液中废物的能力。
它们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肾功能是否受损,并指导治疗决策。
请注意,这些公式只是对肾功能的估计,具体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由医生根据全面的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行判断。
肾内常用计算公式

肾内常用计算公式1.体重计算公式:体重是许多计算公式的基础,主要是常用于调整药物剂量和评估身体组成等。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 标准体重(男性)= 50 + 2.3 × (身高(cm)- 152.4)(用于无脂肪组织增加的肥胖患者)- 标准体重(女性)= 45.5 + 2.3 × (身高(cm)- 152.4)(用于无脂肪组织增加的肥胖患者)-实际体重(BMI≤25)=标准体重(男性)/0.9或标准体重(女性)/0.9-实际体重(BMI>25)=标准体重(男性)/0.9或标准体重(女性)/0.92.肾小球滤过率(GFR)计算公式: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一般使用血肌酐浓度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计算。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Cockcroft-Gault公式:CrCl(男)= [(140 - 年龄) × 体重(kg)] / (0.818 × 血肌酐浓度(umol/L))CrCl(女)= [(140 - 年龄) × 体重(kg)] / (0.818 × 血肌酐浓度(umol/L))× 0.85- MDRD计算公式(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GFR = 175 × (血肌酐浓度(umol/L) / 88.4) ^ (-1.154) × 年龄^ (-0.203) × 0.742(当性别为女性时)× 1.212(当种族为非黑种人时)- CKD-EPI计算公式(Chronic Kidney Disease Epidemiology Collaboration):GFR(ml/min/1.73m^2)= 141 × (血肌酐浓度(umol/L) / 88.4) ^ (-0.329) × (0.993)^ 年龄× (1.159)^ 是否女性× (1.209)^ 是否非黑种人3.血肌酐清除率(CrCl)计算公式:血肌酐清除率是评估肾小管对肌酐的排除能力,广泛用于肾功能评估和药物剂量调整。
肾小球计算公式范文

肾小球计算公式范文肾小球计算公式是肾脏病学中常用的计算公式之一,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估算值。
GFR是评估肾脏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肾小球滤过的血液量,也可以用来评价肾脏疾病的程度和进展。
以下是常用的肾小球计算公式及其原理介绍。
1. Cockcroft-Gault公式Cockcroft-Gault公式是由Cockcroft和Gault于1976年提出的一个常用的肾小球计算公式,用于估算成人的GFR。
公式如下:GFR(男)=(140-年龄)×体重(kg)÷血肌酐(umol/L)×1.23GFR(女)=(GFR(男))×0.85这个公式主要基于血肌酐水平和体重,适用于18岁以上的成年人。
需要注意的是,该公式对于老年人和肌肉量较低的人不太准确,因为它没有考虑到肌肉质量的差异。
2.MDRD公式MDRD公式是由Levey等于1999年提出的,用于估算成年人的GFR。
公式如下:MDRD GFR = 175 × [血肌酐(umol/L)^ -1.154] × [年龄(岁)^ -0.203] × [0.742(如果是女性)] × [1.212(如果是非非洲裔美国人)]这个公式主要基于血肌酐水平和年龄,适用于18岁以上的成年人。
相较于Cockcroft-Gault公式,MDRD公式考虑了性别和种族的影响。
但是MDRD公式也有一些局限性,例如它在GFR大于60 ml/min/1.73 m2时的准确性较差,并且可能不适用于一些特定人群,如儿童和肌肉量非常低的人。
3.CKD-EPI公式CKD-EPI公式是由Levey等于2023年提出的,用于估算成年人的GFR。
公式如下:CKD-EPI GFR = 141 × min(血肌酐(umol/L)/k其中k为0.7(如果血肌酐小于90 umol/L),k为0.9(如果血肌酐大于等于90 umol/L);α为-0.329(如果血肌酐小于90 umol/L),α为-1.209(如果血肌酐大于等于90 umol/L)。
肾内科计算公式

肾内科计算公式
肾内科中有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计算。
1.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单位时间内(通常为1min)两肾生成滤液的量,代表肾脏的排水、排毒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GFR=(140-年龄)×体重/肌酐
浓度(ml/dl)×72,女性在此基础上再乘以。
当GFR<60ml/min时,就认为已处于慢性肾脏病三期的状态。
2.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是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更为敏感的指标,其
计算公式为:Ccr=尿肌酐浓度×每分钟尿量/血肌酐浓度。
Ccr每分钟低于
80ml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降至每分钟50~31ml为中度损害;减至
每分钟20~10ml为早期肾功能不全,降至10~5ml/min为晚期肾功能不全;小于5ml/min则为终末期肾功能不全。
这些公式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肾脏状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内常用计算公式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一.未血透病人残肾功能及营养状况评估
(一)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1.Ccr(ml/min)=[尿Cr浓度÷血Cr浓度]×[尿量(ml)÷尿液收集时间(min)] 2.矫正清楚率=Ccr×[标准体表面积(㎡)÷患者实际体表面积]
3.患者实际体表面积=×身高+×体重-
(二)残肾的尿素清除率(Kru)
1.Kru(ml/min)=[尿BuN浓度÷血BuN浓度]×[尿量(ml)÷尿液收集时间
(min)]
2.残肾Kt/v=24h尿BuN总量(mmol)÷[血BuN浓度(mmol/L)×Vt(L)]
3.尿素分布容积Vt=体重×58%
(三)蛋白分解率(PCR)和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PCR)
1.PCR(g/d)=24h尿BuN总量(mmol/24h)×28×1000++24h尿蛋白定量
2.NPCR(g/㎏·d)=PCR/实际体重或理想体重
二.血透病人透析充分性及营养状况评估指标
(一)PCR和nPCR
1.PCR=+
2.NPCR=Vt+=PCR/体重(㎏)
3.尿素生成率G=[(C3-C2)·Vt+Vu·Cu]÷Ti
注:C2. C3分别为透析后,下次透析前BuN浓度(mg/dl);
Vu:透析间期总尿量(ml);Cu:透析间期全部尿中平均BuN浓度(mg/dl)
Ti:透析间隔时间(min)
或 PCR(g/d)= [ (C3V3-C2V2)+VuCu ] 2824 / (1000 Ti) +Vt
注:C2. C3分别为透析后,下次透析前BuN浓度(mmol/L);
V2. V3分别为透析后,下次透析前尿素分布容积(L,体重);
Vu:透析间期总尿量(L);Cu:透析间期全部尿中平均BuN浓度(mmol/L)
Ti:透析间隔时间(h)
nPCR(g/kgd)=PCR/理想体重
(二)尿素的时间平均浓度(TACurea)
TACurea(mg/dl)=[(C1+C2)·Td+(C2+C3)·Id]÷2(Td+Id)
注:C1. C2. C3 为透析前、透析后、下一次透析前 BuN浓度(mg/dl);
Td为透析时间(h);Id为血透间隔时间(h)
(三)尿素清除指数(Kt/V)
1.单次透析Kt/V计算
a.简化法:Kt/V=-×(R--uF/w)
b.经典法:Kt/V=-In(R-)+(4-)×uF/w
注:R=C2/C1;uF/w为透析超滤量与透析后体重之比(㎏)。
2.如有残肾功能(KRU>min),则使用以下公式计算Kt/V(Dt)
a.每周HD三次者:Dt= Kt/V+Vt
b.每周HD二次者:Dt= Kt/V+Vt
3.Kru(ml/min)=Vu·Cu÷[Ti×(C2+C3)/2]
三.腹透病人透析充分性及营养评估指标
(一)每周Kt/V=总尿素清除率/Vt
(二)总尿素清除率(L/W)=腹透液尿素清除率+残肾尿素清除率
a.腹透液尿素清除率=[腹透液尿素氮浓度÷血尿素氮浓度]×24h腹透液出量(L)×
7
b.残肾尿素清除率=(尿尿素氮浓度÷血尿素氮浓度)×24h尿量(L)×7
(三)每周 Ccr=(腹透液肌酐清除率+残肾肌酐清除率)×7
a.腹透液肌酐清除率=( 腹透液肌浓度÷血肌酐浓度)×24h腹透液出量(L)
b.残肾肌酐清除率=(尿肌酐浓度÷血肌酐浓度)×24h尿量(L)
(四)PCR=+
G=[尿尿素氮总量(mg)/标准收集时间(min)]+[腹透液尿素氮总量
(mg)/标准收集时间(min)
nPCR=PCR/实际体重或理想体重
或
PCR= [腹透液尿素氮浓度(mmol/L)×24h腹透液出量(L)+尿尿素氮浓度(mmol/L)]×24h尿量(L)] ×28× /1000 + ××体重
nPCR=PCR/实际体重或理想体重
四腹膜平衡功能测试步骤
(一)标准PET
1.准备一袋%,2升的腹透液加热至正常体温。
2.让病人取站姿,将整夜(8-12小时)留置于腹腔内之透析液用20分钟引流出来,记录引流量。
3.病人仰卧,灌入%,2升的腹透液。
每2分钟灌入400毫升,2000毫升完全灌入需要费时10分钟。
在灌入400、800、1200、1600和2000毫升时,嘱病人朝左右侧翻身,是透析液充分接触腹膜。
灌完第2000毫升时,即为零滞期。
4.分别于零滞期及透析液停留两小时,收集透析液标本。
(a)以优碘浸泡透析液袋注药口5分钟。
(b)引流出200毫升透析液,并将透析液袋摇动2-3次。
(c)以无菌注射器由注药口抽出10毫升透析液,将剩余的190毫升透析液灌回腹
腔内。
(d)将10毫升透析液注入试管内,并标明零滞期之标本为#1,两小时标本之为
#2,两标本均注明病人姓名、床号。
5.在留取2小时透析液标本的同时抽血测血糖及肌酐,注明资料亦如上。
6.留置4小时后,让病人取站姿将透析液引流出来(约20分钟)
7.左右摇动透析液袋2-3次,抽出10毫升标本注入试管内,并标以#3,注明资料如上。
8.测量并记录引流出之透析液量。
9.将3管透析液标本及1管血液标本送至检验科,测葡萄糖及肌酐,即完成腹膜平衡功能测试步骤。
注:标本处理
1.血液及透析液标本尽快送至检验科。
如果不能立即送检,可以将标本保存于4
摄氏度冰箱内1-3天。
也可以冷冻,但是冷冻后的标本需置于37摄氏度下2小时,使标本完全融化才可以用来检验。
2.由于葡萄糖会干扰肌酐值,所以由透析液标本取得之肌酐值,必须先予以矫
正。
ADP: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 全自动腹膜透析
NPD:nightly peritoneal dialysis 夜间腹膜透析
DAPD:daytime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日间腹膜透析
CCPD;continuous cycling peritoneal dialysis 连续循环性腹膜透析
(二)快速PET
快速PET是获得患者腹膜转运特性的一种方法。
此方法可减少标本检测数量,并能节省时间。
在基础腹膜转运特性确定后,如需再次测定,以明确有无改变是,可采用快速PET。
快速PET方法
1.前夜腹腔内存留透析液8-12小时。
2.病人取坐位,至少20分钟时间将腹腔内透析液排空。
3.10分钟内灌入2升%的透析液。
4.腹透液存留4小时。
5.病人取坐位,至少20分钟时间将腹腔内液体排入空透析液袋内。
6.测量排出液量。
7.取血查肌酐和葡萄糖含量。
8.取10毫升排出的透析液测量肌酐和葡萄糖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