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分析方法,它可以对药物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广泛应用于药物的制备、质检和药效研究等领域。

下面将从色谱法的分类、原理和应用三个方面介绍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一、色谱法的分类色谱法主要分为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法(LC)两种。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描绘气态样品中的化合物,主要对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分析。

液相色谱法通过将样品溶解在流动的溶剂中,喷涂到色谱柱中进行分离,适用于分析大多数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也可用于在无水环境中分析无水溶剂中的化合物。

色谱法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不同的介质中,利用小分子化合物在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条件下的差异,在色谱柱中分离物质,然后通过检测它们在某种检测器中的信号来定量分析组分。

色谱柱分为气相色谱柱和液相色谱柱。

气相色谱法是在惰性载气保护下,将待测样品与柱内充填固定相相互分离,根据各分子在固定相表面自由扩散程度的差异,进行分离与检测。

液相色谱法是将待测物样通过柱的液态移动相与柱内充填的固定相作用,进行分离与检测。

1.药物成分的分离和定量在药物分析中,常常需要对药物原料与药品成品中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和定量。

色谱法可以对药物中的各个成分进行分离,进而通过特定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如在药物质量控制中,又要求定量至微克甚至更低水平,此时液相色谱技术更为实用。

例如丸剂或片剂中常见的多种来源复合配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将各组分分离后定量分析。

药物有效成分的浓度对于药品的安全性和疗效具有重大的影响。

色谱法为药物有效成分的测定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例如针剂或口服液制备时,一旦加工出现偏差,就可能导致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此时可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快速测定。

3.药物中有毒成分的检测在药物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有毒物质的存在,如杂质、重金属和有害化合物等,这些物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色谱法可检测药物中的有毒成分,以保障人们的安全。

在药物检测中,利用气相色谱检测有机污染物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使用液相色谱检测水溶性杂质和有毒化合物。

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随着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物分析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色谱技术是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色谱技术通过利用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在固体、液体等介质中的差异,实现对药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文将围绕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一、药物分析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国内外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药研发数量不断增加。

而药物的合成、纯化、稳定性和生物效应等因素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为保障人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药物的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对药物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稳定性评估。

药物分析是药物质量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

药物分析可分为药物质量分析、药物稳定性分析、药物纯度分析、药物杂质分析等多个方面。

其中,药物质量分析是药品质量控制的基础,可为药物研发和制造提供可靠的质量指标和控制手段。

药物稳定性分析能够及时发现药物在储存和使用中的变化情况,为制定药物储存和使用标准提供基础数据。

药物纯度分析则能够快速判断药品的质量,确保药品符合质量标准。

二、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1. 气相色谱技术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化学物质固、液分离特性的分离技术。

气相色谱技术可用于药物杂质含量分析、药物定量分析等多个方面。

其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用于药物分子结构的确定。

2. 液相色谱技术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化学物质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特性进行分离的技术。

液相色谱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例如,药物含量分析、药物纯度分析、药物残留分析等方面。

此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还可用于药物的分子识别、化合物定性等方面。

3. 常见的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比较常见的色谱技术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离子色谱法(IC)、气相色谱法(GC)、毛细管色谱法(CE)等。

各类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有各自的特点,具体应用需根据药物的特性和待分析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选择。

三、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在药物分析中,色谱技术的应用常受到许多限制。

药物分析中气相色谱法的应用

药物分析中气相色谱法的应用

药物分析中气相色谱法的应用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简称GC)是一种分离和检测物质的重要技术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领域。

本文将介绍气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及其优点。

一、气相色谱法的原理与仪器气相色谱法是基于物质在稳定的无机固体载体上的协同分配和游离扩散分离的原理。

它通过样品的蒸发、气化和传质过程,使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与色谱柱相互作用并分离,最后通过检测器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法的仪器主要由色谱柱、进样器、载气系统和检测器等部分组成。

色谱柱是气相色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应根据样品特性和分析目的进行,常用的有毛细管柱和填充柱。

进样器用于装载样品,可选择液相自动进样器或气相进样器。

载气系统是将样品送入色谱柱的介质,主要有惰性气体如氮气、氦气等。

检测器用于检测分离后的物质,常用的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光电离检测器(PID)等。

二、气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1. 药物成分的分离与定性分析气相色谱法可以对药物中的各个成分进行分离并进行定性分析。

通过选择适当的色谱柱和检测器,可以对药物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酯类、酮类、醇类、酸类等进行分离,从而对药物的成分进行鉴定。

同时,气相色谱法还可用于检测药物中的杂质、残留溶剂等。

2. 药代动力学研究气相色谱法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对药物在体内及体外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药物代谢途径、消除速率、代谢产物的结构等信息。

此外,气相色谱法还可用于药物与蛋白质结合度、药物分布在不同组织中的测定等药代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3. 药物含量及纯度的定量分析气相色谱法也可用于药物含量及纯度的定量分析。

对于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的药品,通过气相色谱法可以对其含量进行精准测定。

此外,气相色谱法还可用于检测药物中杂质的含量及纯度的测定,为药物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

三、气相色谱法的优点1. 分离效果好:气相色谱法通过优化色谱柱和进样条件,可以实现对药物中各个成分的高效分离,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关于顶空气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顶空气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顶空气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将顶空相色谱法应用到药物分析中,能够提升药物分析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了顶空气相色谱法在中药芳香物质分析、药物溶剂残留分析、违禁药品检测分析、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天然药物质量鉴定分析这几项药物分析工作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助力药物分析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气相色谱;药物分析;芳香物质引言:顶空气相色谱法是指一种采用气体进样的分析方法,其无需有机溶剂提取,即可顺利完成物质分析,且速度快、污染少,符合绿色分析化学要求,因此,此分析手段被应用到食品安全、化工生产、药物分析等各个领域内,并在实际应用中呈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推动了各领域内物质分析工作水平的发展。

1在中药芳香物质分析中的应用由于此分析法的进样方法为气体进样,因此,运用此分析法可以直接检测样品所释放出气体的化学组成。

而中药药品的芳香物质作为一种功效性的物质,人们在进行药物分析鉴定时,需要通过分析药品中的芳香物组成,来判断药品的功效情况,所以,在药物分析中,顶空气相色谱法经常被用于中药的芳香物分析中,以实现芳香气体的直接进样,省略一些繁杂的预处理环节,避免预处理操作对芳香物样品产生影响,增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在顶空气相色谱法分析中,可以采用动态顶空分析技术,通过运用多孔高聚物,收集药品挥发出的芳香物质,再将芳香物质进行进样、检测操作,分析出芳香物质的组分,但这种分析操作通常适用于挥发性较高,或浓度较低的芳香物质分析,而且应当注意控制水的挥发量,以免水分堵塞多孔高聚物,影响芳香物质的收集。

此外,也可以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进行芳香物质分析,直接运用配套的装置,完成芳香物质的捕捉、分析,由此提高药物分析操作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的因素对分析结果造成的干扰,有助于芳香物质分析结果精度的改善。

2在药物溶剂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药物中的残留溶剂是指,药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最终没能被彻底去除的有机挥发性化合物,此类物质属于药品中的杂质,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致癌作用,这使得其在药品中的含量、组分,成为了评估药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

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摘要】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通过介绍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联用技术和毛细管电泳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展示了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本文探讨了色谱法在药物分析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为药物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色谱法、药物分析、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色谱法、发展趋势。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分析技术,其应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色谱法通过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分配和迁移规律,对药物进行分离和检测,具有高效、灵敏、准确的优点。

在药物研究和开发中,色谱法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成分的分析、质量控制、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方面。

1.2 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重要性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在复杂混合物样品的分析上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可以有效分离和测定不同化合物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则常用于对气体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分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色谱方法,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提高分析速度和灵敏度。

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对于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药物领域的地位将会进一步得到强化和拓展。

2. 正文2.1 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被广泛应用,其原理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实现分离。

通过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和固定相,可以对药物进行高效、快速、准确的分析。

液相色谱法可以用于药物的纯度检验。

通过检测样品中杂质的含量,可以确保药物的纯度符合标准要求,保证药物的质量。

液相色谱法还可以用于确定药物中的主要成分的含量,帮助调整生产工艺,提高药物的制备质量。

药物分析中的色谱技术测定药物纯度

药物分析中的色谱技术测定药物纯度

药物分析中的色谱技术测定药物纯度色谱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领域的有效方法。

通过分离、检测和定量药物活性成分、杂质和有关化合物,色谱技术能够准确测定药物的纯度。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并深入探讨色谱技术的原理及测定药物纯度的方法。

一、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1. 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是一种常用的色谱技术,其运用气体作为载气相,将待测物质分离。

在药物分析中,GC能够精确测定药物中的有机物质,如挥发性成分及有机溶剂残留。

该技术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且准确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2. 液相色谱(LC)液相色谱是一种基于样品溶解于流动相中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

在药物分析中,LC可用于分离复杂样品中的多个组分,并测定其中药物的纯度。

LC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包括药物成分分析、药物稳定性研究和药物相溶性研究等领域。

3. 薄层色谱(TLC)薄层色谱是一种常见的简单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将待测物质分离于涂层在均匀薄板上的固定相上。

在药物分析中,TLC常用于快速鉴别药物中特定成分的存在以及评估药物的纯度。

由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TLC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实验室。

二、色谱技术的原理色谱技术基于样品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

固定相可为固体或涂覆在固体支持物上的涂层,而流动相则可为气体或液体。

在色谱分离中,样品溶解于流动相中,然后通过固定相,其中成分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使其在固定相中有不同的迁移速度。

通过调节流动相组成和固定相性质,可以实现对药物中各个成分的分离和测定。

三、药物纯度的色谱测定方法1. 直接法直接法是一种常见的测定药物纯度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将待测药物样品直接注入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通过比较药物样品的峰面积或峰高度与标准品进行对比,可以确定药物的纯度。

2. 衍生化法衍生化法是一种将药物样品在色谱前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易于分离和检测的衍生体,从而提高色谱分离效果和药物纯度测定的准确性。

气相色谱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课件

气相色谱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课件
,确保目标成分充分提取。
净化步骤
去除干扰物质,提高检测准确性 和灵敏度,常用方法有柱层析、
固相萃取等。
浓缩与定容
采用合适的方法对提取液进行浓 缩和定容,便于后续进样分析。
色谱条件选择与优化
色谱柱选择
01
根据药物成分的性质和分离要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如C18柱、
C8柱等。
流动相组成及梯度洗脱程序
02
气相色谱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 用课件
• 气相色谱分析法概述 • 药物分析基础知识 • 气相色谱仪器与操作技巧 • 药物成分检测实例分析 • 数据处理与结果解读 • 方法验证与质量控制策略
01
气相色谱分析法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气相色谱分析法是一种以气体为流动相,通过色谱柱将各组分分离,然后进行 检测和测量的分析方法。
应用领域与优势
应用领域
气相色谱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石油化工、医药等领域。例如,在环境监测领域,可以用于 检测空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在食品安全领域,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在 医药领域,可以用于药物成分的分析和质量控制。
优势
气相色谱分析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同时,该方法还可以与其他技术联 用,如质谱技术、光谱技术等,以进一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强化人员培训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分析人员的专业 素质和操作技能,确保气相色谱分析 法的规范实施。
定期仪器维护
定期对气相色谱仪进行维护和校准, 确保仪器性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数据审核与异常处理
加强数据审核,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 和处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THANKS

色谱法分析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色谱法分析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色谱法分析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药品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

药物的研究和生产需要先进的分析技术来验证质量和安全性。

色谱法分析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灵敏的药物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中。

本文将介绍色谱法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常见类型以及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一、色谱法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色谱法是一种通过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使用稳定的相对运动,例如液相和固相、气相和液相、气相和固相等相对运动来达到部分或全部分离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色谱法的分离效果取决于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

色谱法分析技术适用于分析含量低、结构复杂的化合物,并且分手性化合物的分离也可以通过色谱法完成。

该分析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检测能力强等优点。

因此,它已成为药物研究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分析技术手段。

二、常见类型的色谱法1.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利用气相柱和薄膜固定相进行,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气体作为载流气体。

这种方法适用于描绘挥发性物质的分离和定量,如血浆中的药物。

2. 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将混合物溶解在能够分离成分的流动液体之中,并通过与固相进行交互,以使分子组分分离出来。

主要应用于药物精密分子筛和化学分析中,例如药物低浓度分析、毒性分析。

3. 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是以固定在固定相表面的离子作为有效分离相,来分离可离性阴离子或阳离子混合物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常用于药物中阴离子或阳离子离子的分离和检测,例如筛查药品中的杂质。

4. 碳氢化合物色谱法碳氢化合物色谱法是以气相柱中的填料作为分离对象,以干燥气体为载流气体,利用流速的快慢,将不同的化学组分分离,适用于分离挥发性物质和固定物质。

三、色谱法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色谱法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它通常用于药物分析、结构鉴定,以及反应动力学研究等方面。

1. 药物分析药物的分析是药物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5/27
第六章
一、中药材分析
气相色谱法在药 二、中成药和中药制品 物分析中的应用 的分析
第二节 气相色谱法在 中药分析中的
应用
三、中药中农药残留 的分中主要用于药材中挥发性油类有 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以及测定药材中农药的残 留量。
如:薄荷药材中薄荷醇和薄荷酮,丁香药材中丁香酚, 石菖蒲药材中的α-细辛醚和β -细辛醚挥发性成分等,以 及残留的有机氯、磷、拟除虫菊类农药。
2019/5/27
情况3:中药中农药残留检测要根据农药的种类、 实验室的条件、实验成本综合考虑作出选择。
GC-ECD:有机氯类农药 GC-NPD:有机磷类农药
高的专属性和灵敏度
GC-MS和HPLC-MS:测定农药残留有优势
情况4:体内药物分析方面,要根据方法的专属 性、灵敏度、方便程度三个方面来考虑。
2019/5/27
二、哪些化合物经过衍生化后可以进行GC分析 对于分子量小于500,但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
OH,-NH2,-NH-,-COOH,-SH, -CONH2, CONH-七钟活泼氢的极性官能团,且难以气化, 无法直接进行GC分析的化合物,一般需经过衍生 化后进行GC分析。
实际上药物中直接进行GC分析的不到15%,但经 过衍生化处理后70~80%的药物可进行GC分析。
样品中农药残留量很低,属痕量分析(fg/kg~mg/Kg);
常用的农药有数百种,各类农药性质差异大,分析方法 需根据各类农药的特点而定;
样品种类多,组成各异、各类样品的农药残留检测的钱 处理方法差异较大;
测定样品中农药残留量时,对方法的灵敏度要求高,而 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不高。
2019/5/27
农药残留分析主要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进行分 析,配以高灵敏度和专属性的检测优势。器在农药 残留分析中具有很大的
如:维生素E、维生素K1、四烯基萘醌、替补瑞 酮、丁咯地尔等。
2019/5/27
(二)经验二 对于分子量小于200的化合物,若分子结构中
含有-OH,-NH2,-NHR, -SH, -CONH2极性官能 团,但分子结构中的极性官能团总数不超过2个, 且对热稳定,则一般可采用GC法直接分析。 如:伪麻黄碱、苯丙醇胺、丁香酚、薄荷醇、 龙脑、异龙脑等。
和样本决定,遵循尽量完全提取出待测农药,且 共萃取物尽量少原则。 提取溶剂的选择原则:相似相溶原理
注意:所用溶剂对气相色谱检验应无干扰
2019/5/27
提取技术
2019/5/27
液液萃取 振荡萃取 索氏萃取 超声波萃取 微波萃取 加速溶剂提取 超临界流体提取 固相微萃取
2. 提取液的净化和浓缩 由于萃取 过程中不可避免将样品中的油脂、
2019/5/27
(二)气相色谱分离与分析 目前农药残留分析向着多类型、多残留检测方法 发展,同一方法中同时要求检查几种。几十种甚 至上百种农药的残留量。
——采用大口径毛细管柱、大体积进样技 术的气相色谱分析法。
2019/5/27
农药残留分析常用固定液: 非极性的HP-1,HP-5或同级品 中等极性的HP-1701,HP-50或同级品。
2019/5/27
(三)经验三 1. 糖类、氨基酸类、肽类、核酸类、蛋白质类 等强化极性化合物或者生物大分子肯定不能直接 进行GC分析。
2. 不符合经验一和二中很多分子量小于500的中 等极性化合物往往可以直接进行GC分析。
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尼群地平、尼索地平等地平 类降血药,地西泮、硝西泮等西泮类安眠药。
药材中不易气化的组分可以衍生后进行GC分析。
2019/5/27
二、中成药和中药制品的分析 GC在中成药和中药制品分析中主要用于药材中挥 发性油类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以及测定药材 中农药的残留量。还用于测定中成药和中药制品 中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2019/5/27
三、中药中农药残留的分析 农药残留分析特点:
蜡质、叶绿素及胺类、糖类、酚类等可溶于提取 溶剂的物质一起被萃取出来,严重影星残留量大 的分析。
净化——将被测农药与干扰物质的分离
2019/5/27
净化要求与方法:主要取决于农药和样本的性 质以及最终的检测方法,并保证具有一定的回 收率。 净化方法:液-液分配法、吸附柱色谱法、固相 萃取法、凝胶色谱法。
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OV-17,OV-1701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SE-54 有机磷农药:OV-101
2019/5/27
农药残留分析常用检测器:
ECD FPD NPD MSD
常用检测器 通用检测器
2019/5/27
(三)农药鉴定方法 单一以保留时间定性鉴定残留农药并不十分
可靠。往往在第一根色谱柱上所得的阳性鉴别结 果应在第二根色谱质作进一步确认或至少以另一 种其他方法技术作为支持。
一、如何判断待测物是否可以直接进行GC分析 GC法广泛应用于气体、挥发性物质、高温
下可气化的化合物,或经过化学衍生后可转化 为高温下可气化的衍生物的液体或固体样品的 定性和定量分析。
2019/5/27
(一)经验一 对于分子量小于500的化合物,若分子结构中
不含活泼氢的-OH,-NH2,-NH-,-COOH,SO3H, -SH, —CONH2, -CONH-, -SO2NH2, SO2NH-等极性官能团,且对热稳定,一般均可 采用GC法直接分析。
农药残留分析
前处理——对农药提取、并 对提取液净化、浓缩。
检测
2019/5/27
(一)样品的前处理技术 ——检测的关键环节
作用
萃取及浓缩被测痕量农药,提高方法灵 敏度
消除样品基质对测定的干扰,通过样品 提取液进行净化,除去提取时的共萃取 物。
2019/5/27
1. 提取 提取方法要根据待测农药的性质、检测方法
2019/5/27
三、当待测物用GC法和HPLC法均可分析时应如 何选择 情况1:常规药物制剂主成分分析时,一般选用进 样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的HPLC法进行分析。如测定 没有紫外吸收或紫外吸收很弱的挥发性油类成分 的主成分或辅料的药物制剂,则采用GC法进行分 析。
2019/5/27
情况2:化学药品、中成药、中药中间体和中药制 品中残留溶剂检测一般采用GC法。 原因:GC的FID和ECD检测残留溶剂的灵敏度高 于HPLC的检测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