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安全检测标准
锂电池检测标准

锂电池检测标准锂电池检测标准锂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可充电电池之一,广泛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
为了确保锂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锂电池检测标准。
1. 外观检测首先,对锂电池的外观进行检测。
主要包括外壳的完整性、无明显变形或损伤、无渗漏等。
外壳的完整性是确保电池内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重要因素,任何外壳的损坏都可能导致电池内部发生短路或其他故障。
2. 容量检测锂电池的容量是指电池能够存储的电荷量,通常以毫安时(mAh)为单位。
容量检测是判断锂电池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充放电测试和恒流放电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得出锂电池的实际容量,并与标称容量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3. 内阻检测内阻是指电池内部对电流流动的阻力,也是判断锂电池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内阻检测可以通过交流阻抗法进行,通过测量锂电池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值,计算出其内阻大小。
内阻越小,说明锂电池的性能越好。
4. 充放电性能检测充放电性能是指锂电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充电速度、放电时间、循环寿命等。
充放电性能检测可以通过充放电测试仪进行,通过模拟实际使用场景对锂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评估其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5. 安全性能检测锂电池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热失控、短路、过充、过放等危险情况。
安全性能检测主要包括过充、过放、短路、温度升高等测试,以确保锂电池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6. 环境适应性检测锂电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可能会有所变化,因此需要进行环境适应性检测。
主要包括高温、低温、湿度等环境条件下对锂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评估其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以上就是锂电池检测的一些基本标准和方法。
通过对锂电池进行全面的检测,可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为相关行业提供可靠的动力源。
同时,锂电池检测也为生产厂家提供了一个评估产品质量和改进产品性能的重要手段。
锂电池测试标准

锂电池测试标准
锂电池是一种重要的电池类型,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
为了确保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测试标准。
本文将介绍锂电池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首先,锂电池的测试标准主要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和安全性能测试三个方面。
外观检查主要是检查锂电池的外观是否完整,有无变形、破损等情况。
性能测试包括循环寿命测试、充放电性能测试、温度特性测试等,用来评估锂电池的性能指标。
安全性能测试则是检测锂电池在过充、过放、短路等异常情况下的安全性能表现。
其次,锂电池测试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锂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在实际生
产中,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以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锂电池产品时,也可以参考相关的测试报告和认证信息,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
另外,锂电池测试标准的制定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
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测试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修订,以适应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应用的发展。
因此,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及时调整和完善测试标准,以确保锂电池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锂电池测试标准是保证锂电池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的重要手段,对
于企业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锂电池测试标准的学习和理解,促进相关标准的贯彻执行,共同维护锂电池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对锂电池测试标准有更深入的了解提供帮助。
锂电池检测报告锂电池检测标准

锂电池检测报告引言:锂电池是现代电子设备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电池类型,其高能量密度和轻便特性使其成为移动设备和电动车辆等领域的首选电源。
为了确保锂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标准制定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锂电池检测报告,详细介绍锂电池检测所需遵循的标准和相关内容。
概述:正文:1.锂电池外观检测标准:1.1外壳检测:检查锂电池外壳是否完整,有无变形或损坏。
1.2标志和标签检测:确认锂电池上的标志和标签是否清晰可见,符合规定要求。
1.3尺寸和重量检测:测量锂电池的尺寸和重量,确保符合规定的尺寸和重量范围。
1.4温度和湿度测试: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测试锂电池的性能是否稳定。
1.5防水性能检测:测试锂电池的防水性能,确保在潮湿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
2.锂电池电性能检测标准:2.1容量测试:使用标准测试方法测量锂电池的容量,确保符合规定的容量范围。
2.2内阻测量:测量锂电池的内阻,确保内部电阻不过大,影响电池性能。
2.3充放电性能测试:测试锂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确保在不同充放电条件下的表现。
2.4短路测试:测试锂电池在短路条件下的安全性和性能表现。
2.5循环寿命测试:通过反复充放电测试锂电池的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3.锂电池安全性检测标准:3.1过充安全性测试:测试锂电池在过充条件下的安全性表现。
3.2过放安全性测试:测试锂电池在过放条件下的安全性表现。
3.3温度安全性测试:测试锂电池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安全性表现。
3.4短路安全性测试:测试锂电池在短路条件下的安全性表现。
3.5振动和冲击测试:测试锂电池在振动和冲击条件下的安全性表现。
4.锂电池环境适应性检测标准:4.1温度适应性测试:测试锂电池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是否稳定。
4.2湿度适应性测试:测试锂电池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性能是否稳定。
4.3压力适应性测试:测试锂电池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性能是否稳定。
4.4海拔适应性测试:测试锂电池在不同海拔条件下的性能是否稳定。
锂电池检测标准

锂电池检测标准锂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池类型,广泛应用于移动电源、电动汽车、无人机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性质,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标准化管理。
本文将就锂电池检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锂电池的检测标准应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和安全性评估三个方面。
外观检查主要包括外壳、端子、标识等部分的检查,以确保电池外观完好无损,无渗漏、变形等情况。
性能测试则包括容量测试、循环寿命测试、高温、低温性能测试等,以验证电池的实际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安全性评估则主要包括短路、过充、过放等安全性能测试,以确保电池在各种极端条件下都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其次,锂电池检测标准应参照国际标准进行制定,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了一系列针对锂电池的检测标准,如IEC 62133、UN38.3等,这些标准包括了电池的外观、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测试方法和要求,可以作为我国锂电池检测标准的参考。
但是,由于我国的气候、用电环境等与国外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制定国内标准时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最后,锂电池检测标准的执行应当由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并建立相应的检测报告和档案。
在执行检测标准时,应选择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检测机构进行,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于通过检测的电池应建立相应的档案,包括检测报告、生产日期、批次号等信息,以便日后的追溯和管理。
综上所述,锂电池检测标准是保障锂电池安全和性能的重要手段,其制定和执行对于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重视锂电池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锂电池安全标准 IEC62133

IEC62133 ed.2目录绝缘和布线测试 (2)振动测试 (3)高温环境模型外壳压力测试 (4)温度循环测试 (5)外部短路测试: (20︒C ±5ºC) (6)外部短路测试: (55°C ± 5︒C) (7)自由跌落 (8)机械冲击(冲击危害) (9)热滥用测试 (10)电芯挤压测试 (11)低压测试: (12)强制放电测试: (13)恒压持续充电 (电芯) (14)外部短路 (电芯) (15)外部短路 (电池) (16)电池的过充测试 (17)电芯的强制内部短路测试 (18)绝缘和布线测试测试方法有金属裸露表面且金属面不带电的电池,在绝缘阻抗测试仪输出500Vdc电压情况下,测量电池金属表面与正极端子间的绝缘阻抗,测量需持续一定时间,绝缘电阻测试电压典型作用时间为60秒。
测试结果要求金属外壳电池和正极端子间绝缘电阻不大于等于5 M 。
振动测试测试方法样品做简单的谐振运动,振幅为0.76mm,最大位移1.52mm。
频率以1Hz/min的速度在10Hz和55Hz之间变化。
在每个震动方向上频率从10Hz到55Hz,然后从55Hz返回10Hz,往返时间在90 5分钟内。
测试完成1小时后检查电芯。
测试结果要求样品没有泄露、起火、爆炸的迹象。
高温环境模型外壳压力测试测试方法完全充满电电池放在空气对流的烤炉中,烤炉温度为70︒C ± 2︒C。
电池在烤炉中保持7小时,之后小心移出,恢复到室温(20︒C ± 5︒C)后检查。
测试结果要求样品外壳没有变形或使内部组件暴露的物理弯曲。
温度循环测试测试方法完全充电电芯/电池按照下面过程在强制通风间内进行温度循环测试:步骤1:将样品放在室温为75︒C ±2︒C的室内,保持4小时。
步骤2:在30分钟内将室温降低到20︒C ± 5︒C,保持2小时。
步骤3:30分钟内将室温降低到–20︒C ± 2︒C,保持4小时。
锂电池安全测试方法

锂电池安全测试方法
锂电池安全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
1. 温度测试:测试电池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的表现,以判断其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安全性能。
2. 过充测试:将电池充电至超过额定电压,观察其是否产生过热、冒烟或发生其他异常情况。
3. 过放测试:将电池放电至远低于额定电压,观察其是否产生过热、冒烟或发生其他异常情况。
4. 短路测试:在电池正负极之间连接导线,观察电池的短路情况下是否产生爆炸或火灾。
5. 碰撞测试:将电池从不同高度或不同角度进行碰撞测试,观察其是否产生破裂、火灾或其他异常情况。
6. 挤压测试:对电池进行挤压测试,观察其是否产生破裂、火灾或其他异常情况。
7. 热冲击测试:将电池置于高温环境中,突然转移到低温环境中,观察其是否产生爆炸、冒烟或其他异常情况。
8. 充放电循环测试:将电池进行多次的充放电循环,观察其是否能够保持正常的性能和安全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锂电池安全测试方法,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还会有其他特殊的测试方法。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测试的信凭度和可重复性。
fda 检测锂电池标准

fda 检测锂电池标准锂离电池安全测试标准是针对处于开发阶段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测试,确保其符合全球安全要求而制定的。
这些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由美国保险商实验室 (UL)、日本标准协会 (JSA) 等知名国际组织制定,因此得到全球认可。
对于锂电池的安全测试,我们最常用的有以下6个标准:1.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62133IEC 62133 是测试二次电池和含有碱性或非酸性电解质的电池组的安全要求。
用于便携式密封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测试。
IEC 62133 确保锂离子电池满足便携式电子产品和其他应用所需的安全要求。
有了这个标准,锂离子电池单元根据足够的功能进行区分。
引入IEC 62133 是为了维护和消除化学和电气危害,例如对消费者和环境构成威胁的振动和机械冲击。
2. 联合国运输测试 (UN/DOT) 38.3UN 38.3标准测试确保锂离子电池满足空运、海运、陆运等安全运输要求。
UN 38.3的要求适用于所有锂电池芯和电池。
联合国(UN)和美国交通部(DOT)都在确保锂电池的安全运输方面发挥着作用。
锂电池是相当危险的,在从一个地点运输到另一个地点之前,需要接受 UN 38.3 标准运输测试和其他规定。
任何锂电池都经过 UN38.3 测试,确保电池符合电池运输的国际规则和规定。
3. 联合国ECE法规R100ECE R100标准测试是针对电动汽车电池进行的,以确保足够的安全性。
ECE R100 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时提供安全保护。
为确保满足此规则,电动汽车在电池充电时不应移动或驾驶,并应避免直接接触。
ECE R100还确保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保持准确的位置而不会出现破绽。
ECE R100仅适用于最高时速为25km/hr的M+N电动车。
因此,本标准也适用于电动汽车的电压转换。
4.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2619国际电工委员会 62619 规定了二次锂电池和电池组安全应用所需的要求。
它确保所有锂电池都可以安全地用于电子产品和其他应用。
电动车锂电池检测标准

电动车锂电池检测标准
电动车锂电池检测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保证电动车的安全
性和正常运行。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电动车锂电池检测标准。
一、外观检测
首先进行外观检测,检查电动车锂电池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破损、气泡、变形等。
这些情况都会影响锂电池的性能,所以不能忽略外观检测。
二、电压检测
电压检测是电动车锂电池检测的重要环节。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先将
锂电池放置一段时间,让电压稳定下来,然后再进行测量。
电压检测
的范围为正常电压的上下限值,通常为3.6V至4.2V。
三、内阻检测
内阻检测是电动车锂电池检测的另外一个重要环节。
内阻是指当电流
通过锂电池时,锂电池内部存在的电阻。
内阻过大会导致电动车启动
缓慢,电池寿命短等问题。
一般内阻检测的范围为20mΩ至50mΩ之间。
四、漏电流检测
漏电流检测是电动车锂电池检测的另外一个关键环节。
在高温或长时
间放置后,锂电池内部可能会滋生出漏电流。
漏电流过大会导致电动
车电池寿命的缩短。
检测时应注意检测仪器的准确性和精度。
五、扩散性和定量检测
扩散性和定量检测是电动车锂电池检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检测中需
要使用特定的测试仪器进行检查。
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检测锂电池中
的化学物质扩散性和电荷迁移性。
通过以上几步的检测,可以对电动车锂电池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
这也为我们提高电动车的安全性和使用效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L1642安全标准(锂电池)前言本标准含有覆盖UL规定的大类的产品的基本要求。
这些要求基于合理的工程原理,研究和试验结论以及现场经验,并且参考了制造商、用户、检查机构和其它一些有专业经验的机构或人士的意见。
A.遵守本标准的要求是制造商在制造产品时应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
B.产品仅能书面满足本标准条文规定不足以断定满足本标准,比如:当检测和试验时,发现其它特征不满足本标准安全水平的要求。
C.产品采用的材料或结构与本标准技术要求不符的不能认为符合本标准。
如果该产品采用的材料或由采用不同于本标准所列的结构形成;但性能可以符合标准要求的,有可能断定符合本标准。
D.UL在执行客户的安全测试要求时,并不承诺为客户的产品负责,UL只是依据当前水平考虑到的一些实际安全限制及要求为产品提供一个专业的判断。
UL对产品造成的危害不承担义务。
E.许多本标准的测试由于其固有的危险性,必须有足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防护措施。
简介1. 领域1.1 这些要求包括一次(不可重复充电)和二次(可重复充电)锂电池。
这些电池包括金属Li或Li合金,或Li离子,以及单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芯串/并联结构的电池组。
1.2 这些要求包括技师可更换的和用户可更换的应用。
1.3 这些要求目的是降低锂电池在用于产品时着火或爆炸的危险。
这些电池能否接受并依赖于他们能否满足所应用的完整产品应符合的要求。
1.4 这些要求也倾向于降低用户更换的Li电池因着火或爆炸而对人身造成的危害。
1.5 这些要求覆盖含Li量≤5g的技师更换型锂电池,对于含Li大于5g的锂电池,即使能满足本规定,仍需进一步测试和检查以确定是否能够应用。
1.6 这些要求覆盖含金属锂≤4g而每个电芯含金属锂≤1g的用户更换型锂电池。
电池含金属锂量>4g或每个电芯金属锂量>1g需要求做进一步测试和验证以确定能否实际应用。
1.7 本要求不包括食入锂电池及其组成物造成的有毒危害,也不包括当电池被切开时对人造成的伤害情况。
1.8 产品的某些特征、特性或零部件、材料或整个系统与本标准要求的有所不同时,只要包含着火、电击、对人可能造成伤害的应采用适当的附加零部件和终端产品要求进行评估,以保证可接受的安全水平。
2. 概述2.1 测量总论2.1.1如果一个测量值后面括号里有另一个值时,第二个值可能仅是大概值,第一个值是要求的数值。
2.2 术语"Lithium battery(ies)"和"batter(ies)"均包含用户可更换的和技师可更换的锂电池。
3. 总论3.1 本标准对一些术语的定义3.2 Battery-(1)单芯或(2)一组电芯串/并联。
3.3 Battery,Primary-仅能放电一次而不能可重复充电的。
3.4 Battery,Secondary-能够放电和充电许多次的电池。
3.5 Battery,technician-replaceable-电池用到终端产品中,电池的服务和更换仅能由专业培训的技师来进行服务和维修的。
3.6 Battery,User-replaceable-电池所用到的产品中,用户可以自行更换的电池。
3.7 Cell-单个含有正、负极的电化学电芯。
3.8 Charged, fully-按制造商标称的电容量,电池已被完全充满储存于电池中。
3.9 Component, current-limity任何零件在不正常条件下所采用的限流措施,限制电流的零件包括电阻、保险丝或热切断部件。
3.10 Current, Abnormal charged对一次性电芯或电池按错误的条件充电。
3.11 Discharged, Forced将电池同外部电源串联强制性放电,目的使电池最终成反极性状态。
3.12 Discharged, Fully当连接一个100Ω电阻而且短路电流减小至小于1mA,电池闭环回路电压低于0.2V即认为电池完全放电。
3.13 Discharged, HALF-电池标放容量的一半已经从一个满电池中放出的情况。
3.14 Explosion-当电芯或电池零件被强制性打开并且电芯或电池壳体被撕开或劈成两半或更多片的情形。
3.15 Material, Toxic-在sax工业材料危险性能参考手册中标称的有毒工业产品。
3.16 Temperature-大约23℃(73°F)3.17 Venting-电池或电芯的电解液以液态、滴状或蒸汽从所设计的阀或密封机构中泄漏。
结构/组成4. 总论4.1 壳体锂电池壳体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足以抵抗所滥加的压力,而不致引起着火。
用户可替换的锂电池应有足够的强度而不致于伤到人。
4.2 电解质4.2.1用户可更换的电池不应含有压力蒸气或喷出伤害眼睛的有毒蒸气和液体,或电池壳体在正常实验室条件下23℃受冲击时漏出的有毒液体应小于5ml。
4.3 使用4.3.1锂电池应当在使用时采取措施避免不正常的充电电流,测试的电池有一个可接受的充电电流Ic(见18.1),在不正常条件下,应当在终端产品中采用保护措施:a.两个阻塞型零件,比如二极管b.一个阻塞型零件和一个限流型零件,比如电阻或保险丝,限流器件应当限制充电电流至1/3值(非正常充电测试值)。
例外1:终端产品应用时电池电路中不要求充电保护的,该种场合电池不会经受充电电流。
例外2:电池已测试不会产生爆炸危险。
例外3:可充电电池仅要求一个限流部件,而不是一个阻塞型部件。
性能5. 总论5.1 技师更换型电池5.1.1技师更换型锂电池应当按10-19节要求测试,其中11B节(强制放电试验)仅适用于电芯用于电池组的场合,对多电芯安装,见5.3.1,按10节短路试验要求,不应当发生起火或爆炸,以及14A节冲击试验,15节微振试验,18B节热循环试验或18C节高度摸拟试验不应当发生起火或爆炸。
另外在进行短路试验时,电芯或电池壳体温度不应超过150℃(302°F)。
在11A节不正常充电测试,12节压缩测试,13节冲击测试,或18A加热测试时会发生起火或爆炸的电芯或电池应当严格受限制而不能用于可能会引起火造成爆炸的环境。
电芯和电池经受14A的冲击试验,15节的振动试验,18B热循环试验以及18C的高度摸拟试验,对这些测试电池泄漏应符合表5.1损失标准:表5.1 漏液或泄漏质量损失标准电芯或电池的质量最大质量损失不超过1g 0.5%1~5g 0.2%>5g 0.1%5.2 用户更换的电池5.2.1 用户可更换的电池按10-19节测试。
11B强制放电试验仅适用于多电芯应用的场合。
除了应满足技师可更换的电芯或电池的要求外,消费者(用户)可更换的电芯或电池当遭遇12节挤压(压缩)测试,13节冲击测试时还不应当爆炸或起火。
5.2.2 在按19.2节燃烧测试,19.3节喷射测试,表6.2每组的5个试样仅有一个不符合要求时,另外一组5个试样都应当测试,第二组的这5个试样应当符合要求。
5.3 多电芯安装5.3.1 技师更换型或用户更换型电芯若用于多电芯安装场合或电池包的场合,还应当进行10.3节测试和11B测试,测试后不应当起火,不爆炸。
另外10.3节测试还要求电池满足5.1.1节、5.2.1节以及10节短路测试要求。
6. 样品6.1 一次电池(略)6.2 新的二次电芯或电池以及经过充放电循环的二次电芯或电池,按10-19节要求测试,测试样品数量见表6.2。
对用户可更换的二次电芯和电池测试用样品数量见表6.4。
当一组具有不同尺寸的电芯或电池,他们采用近似的电化学原理制造,可以选取一个代表尺寸进行测试。
表6.1 技师更换型一次电池测试用数量(略)表6.2 技师更换型二次电池测试用数量测试项目新的充/放电循环的电性能测试室温短路a,c 5 560℃(140°F)短路5 5非正常充电5 5放电b 5 5机械试验挤压c 5 5冲击5 5加速度5 5振动5 5环境试验加热5 5热循环5 5高空摸拟5 5a. 串/并联应用见10.3节b. 串联应用见11B.2节c. 测试样品处于充满电状态。
表6.3 用户可更换型一次电池测试用数量(略)表6.4 用户更换型二次锂电池测试用样品数量测试项目新的充/放电循环的燃烧试验5 5喷射试验5 5用户可更换型二次电池测试项目其余同表6.27. 样品条件7.1 热箱暴露本条在1999年6月24日已删除7.2 热循环试验本条在1999年6月24日后调整后见本标准18B7.3 放电(一次电池)(略)7.4 充放电循环7.4.1 二次电芯测试温度25℃,电芯按照制造商的要求连续循环,循环至容量为初始标称容量的25%时或连续循环90天终止,循环可单独做或整组做。
在按表6.2和表6.4所示测试前应重新充电。
8. 重要的试验注意事项8.1 某些锂电池在按10-19节测试时可能爆炸,个人须防护好以免飞出碎片、爆破力突然释放的热量以及爆炸噪音产生危害。
试验区域应通风良好。
8.2 在按10、13、17节部分测试时,电池壳体温度应当检测在电池外表面温度超过90℃时,所有参与测试人员均不能接触其外表面。
8.3 为安全起见,19.2节燃烧(烘烤)试验时,19.3节抛射试验应当在单独与观察者隔离的空间进行。
9. 温度测量9.1 热电偶丝面积≤0.21mm2,≥0.05mm2,并配合热电势测量设备9.2 测量时热电偶应紧贴电池壳体表面技师更换型和用户更换型电池测试电性能试验10. 短路试验10.1 每个测试电池样品正、负极采用阻值<0.1Ω的Cu线短接,电池放电直至起火或爆炸,或直至电池完全放电,壳体温度重新降至室温停止。
10.2 试验在室温和60±2℃进行,电池在室温或60±2℃达到与环境平衡稳定后再短接。
10.3 除非制造商指明是串联或并联,电池应单独测试。
对于串联或并联应用,另外五套电池需进行测试,采用电池的最大数目根据所用串/并联数目定。
10.4 当电池中有过流或热保护装置时且已经过UL认证的,需将电池在保护装置未打开的最大负载情况下测试,没有认证过的保护性装置则须将之短接。
10.5 样品应不起火、不爆炸,外壳或电池壳体温度不超过150℃。
11. 加热测试见18A11A 非正常充电测试11A.1 将电池按制造商提供的容量放掉后进行测试11A.2 每个电池样品遭受的充电电流为3倍的制造商普通指定的充电电流,将电池连接于一直流电源上。
特殊充电电流的获得是通过串联一特殊尺寸和规格的电阻后获得的。
试验时间通过下式计算:tc=2.5C/3Ictc—充电时间(h);C—容量(Ah);Ic—制造商一般指定的充电电流(A)最小测试时间应为48h,这并不要求初始充电电流维持48h。
11A.3 当电池经过认证的过流或热保护装置时,电池按最大负载而不引起保护装置起作用的条件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