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3.1太平天国运动习题人民版必修1
历史必修1(人民版)练习:专题31太平天国运动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1.“……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
”(杨秀清等《奉天讨胡檄》)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阶级矛盾激化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C.自然灾害频繁D.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解析:B选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可以排除,C、D只是对材料反映的一部分问题的提炼,正是由于清政府的统治腐败,社会贫富悬殊,百姓流离失所,才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起起义的爆发,故答案为A。
答案:A2.《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并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的原则,甚至连鸡犬等禽畜也不例外。
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私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D.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解析:通过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土地平均分配、剩余产品上交国库统一支配,而且包括鸡犬等禽畜,实质是一种绝对的平均主义。
答案:B3.下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
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A.鸦片战争B.天国兴衰C.洪秀全D.《天朝田亩制度》解析:这是一个关于太平天国的网页,鸦片战争是历史背景,洪秀全是历史人物,《天朝田亩制度》是历史文献,再添加的应该是太平天国的发展过程。
答案:B4.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历史倾向。
但从内容上看,两者也存在共同的局限性,其表现有()①不能对当时社会矛盾做出正确认识②具有强烈的小农意识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解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没有认识到中华民族与列强的矛盾,①符合题意。
新人民版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课课练(含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一、基础训练1.从兴起的原因看,太平天国运动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C.农民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D.近代中国社会内部各阶级的矛盾2.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C.不能充分依靠群众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3.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的标志是()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攻克武汉三镇D.定都南京4.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是:()A.湘军的进攻 B.天京的内乱C.北伐的失利 D.外国的助剿5.天京事变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B.洪秀全本人的腐朽变质C.统治阶级的内讧不可避免D.太平天国隐伏着失败的危机6.《天朝田亩制度》中有关“分田”的各种表述,其实质是()A.实施男女平等的方案B.按照平均主义原则分配C.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7.《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是因为它规定()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B.通过国库分配所有产品C.天下田天下人同耕D.人人平等8.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中国人是()A.洪秀全 B.洪仁玕 C.孙中山 D.蒋介石9.《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的根本原因是()A.农民阶级政权局限性B.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C.处于战争环境D.中外反动势力太强大10.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战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这就是()A.清军同地主武装联合进攻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C.敌人长期围困封锁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二、能力提升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二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宜令(各地)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照旧交粮纳税。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试题3.1太平天国运动

一、单选题1.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
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
这一观点旨在强调( )A.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空想性B.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C.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革命失败2.《资政新篇》:“火船、火车、电火表、寒暑表、风雨表、日晷表、千里镜、量天尺、连环枪、天球、地球等物,皆有探造化之巧,足以广闻见之精,此正正堂堂之技,非妇儿掩饰(饰)之文,永古可行者也”这段材料表明( )A.太平天国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B.认为自然是不可战胜的C.认为中国科技优于外国科技D.不主张学习科学技术3.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宣扬人人平等思想B.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C.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D.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4.学者张鸣认为: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
他这样说的理由是( )A.太平天国政府执行对外开放政策B.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催生了洋务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迫使清政府对外开放D.太平天国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5.“《资政新篇》的提出给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一块新界碑,这就是它已经明显地展示出这场战争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
这是指《资政新篇》( ) A.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B.体现出近代化的时代特征C.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新生机D.开启了太平天国的新使命6.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是( ) A.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B.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C.凡有仿造外国火车、轮船、器皿者,给予专利鼓励D.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7.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 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作出正确认识②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8.有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解除了种种传统束缚(如废除封建性的把持垄断.采取简明的低税制等)后,城乡资本主义因素曾经十分活跃,贸易繁荣,商业兴盛。
高中历史3.1太平天国运动习题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3.1太平天国运动习题人民版必修1【师说】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3.1太平天国运动习题人民版必修1一、选择题1.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四个链接。
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C.曾国藩 D.《天朝田亩制度》【解析】了解历史事件不仅要关注历史背景,还要了解其过程和结果。
所以,应添加“天国兴衰”。
【答案】 B2.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这说明( )A.太平天国运动反对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的妥协行为B.英国的侵略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西方列强的侵略D.英国的侵略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解析】马克思认识到了外国的侵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刺激作用,联系史实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是阶级矛盾,民族危机的加深只是起了一个加速或者是推动的作用。
故选B 项。
【答案】 B3.洪秀全将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其目的在于( )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人间天国B.打击西方列强,进行反帝斗争C.进行改朝换代,完成民主革命D.传播西方宗教,取代儒家学说【解析】太平天国没有直接打击西方列强,故B项错;拜上帝会仍具有浓厚的专制思想,故C项错;洪秀全传教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方式,故D项错;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天国”才是最终目的。
故选A项。
【答案】 A4.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在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时说:“太平天国运动达到了自己的顶峰时,内部早已种下了失败的种子,注定又是一次没有前途的战争。
”造成太平天国纲领既具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领袖的主观愿望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析】农民阶级由于身受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必然具有反抗压迫、追求平等自由的革命性。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一节太平天国运动同步练习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一节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1.(2017·徐州高一检测)下图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些信息。
据此推断该事件是()●工业文明外力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的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鸦片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解析】选A。
根据材料“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基性。
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以反清革命作A.为斗争目的”与太平天国运动由农民阶级借助基督教发B 起,以反对清王朝统治为目标相一致,故A正确。
2.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京即今天的()A西安B.天津C.北京D.南京y【解析】选D。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京即今天的南京,选项D符合题意。
3.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
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解析】选C。
4.(2016·新疆学业水平测试)《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它既有进步性和革命性,又有落后性和空想性。
其空想性体现在()A.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B.公众选举官吏C.禁止妇女缠足D.洪秀全分封诸王解析】选A。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违背了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本性,无法实施,是一种空想,故A正确。
5.(2016·山东学业水平测试)近代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新学伪经考》【解析】选B。
结合所学知识,《资政新篇》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B正确。
6.《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社会经济上的主张()A.互相矛盾B.大同小异C.完全一致D.互为补充【解析】选A。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 专题3第1课 太平天国运动 练习 精品

3.1 太平天国运动(练习)一、选择题1.“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
”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A. 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B. 不能承担民主革命重任C. 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D. 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2.“中国传统……依礼制惟天子得祭天地,臣民皆不得预。
太平军虽不废君臣之等级,然既明白承认一切人类皆为上帝之子女,在宗教生活中根本平等,则事奉天主乃君臣共有之权利。
”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A.仍未摆脱封建君臣等级观念B.是杂糅中西观念的反清运动C.承认君民在信仰上是平等的D.利于打击西方殖民侵略活动3.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把西方国家的使节称为“洋兄弟”,允许西方人在控制区域内自由通行和经商,但同时又把他们视为“天下万国真主”洪秀全的臣民。
这反映太平天国( ) A.迫切希望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 B.外交政策深受宗教信仰的主导C.仍未摆脱“华夷之辨”的观念 D.认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4.《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赵烈文如此评价主要是因为《资政新篇》A.有利于实现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B.体现了与洋务派一致的改革追求C.学习西方的精神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 D.可作清政府全面改革内政的借鉴5.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例作用。
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
这里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A.打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B.代表农民运动的最高峰C.导致中国被卷入世界大战D.导致了第二次鸦片战争6.“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
”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金田起义B.天京事变C.北伐失败D.天京陷落7.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A.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B.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C.触及了封建土地私有制D.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8.《原道救世歌》中有“天父上帝人人共,何得君王私自专,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语句,其根本目的是()A.唤起宗教信仰热情 B.传播基督教精神 C.否定儒家伦理道德 D.激发反封建情绪9与洪秀全齐名的太平天国首领杨秀清,出身广西,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练习题卷:3.1 太平天国运动

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1.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B.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答案 B2.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准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
这一观点提出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A.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时期B.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C.客观上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D.最早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答案 C3.(2019·宁德质检)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把西方国家的使节称为“洋兄弟”,允许西方人在控制区域内自由通行和经商,但同时又把他们视为“天下万国真主”洪秀全的臣民。
这反映太平天国( )A.迫切希望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B.外交政策深受宗教信仰的主导C.仍未摆脱“华夷之辨”的观念D.认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答案 C4.(2019·寿光一中检测)有学者评价中国近代某一事件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这一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答案 A5.(2018·山师大附中阶段检测)“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
”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A.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B.承担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C.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D.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答案 C6.(2018·汕头一中高一期中)太平天国时期的民谣唱道:“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兄弟姊妹都来到,降妖除魔声震天。
”这说明( )A.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B.太平天国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C.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D.降妖除魔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答案 C7.太平天国一开始就把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其决定因素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B.上帝的指示C.自然灾害严重D.民主共和思想的推动答案 A8.太平天国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廷对峙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B.组织太平军北伐C.定都天京D.摧毁江北大营答案 C9.“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练习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
本卷共12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1845年至1850年发生的反清起义次数示意图,这张图片反映的核心问题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B.全国范围内的自然灾害使得民不聊生C.鸦片战争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D.第二次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基本矛盾2.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
广州与周边地区的衰落,引发了失业问题。
失业问题又直接引发了A.太平天国运动B.民族工业兴起C.新思想的萌发D.维新变法运动3.在永安整顿建制时,洪秀全规定:“凡一切杀妖取城,所得金宝绸帛宝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逆者议罪。
”这一规定在当时A.激发了太平军作战积极性B.激化了太平天国内部的矛盾C.使太平军具有严明的纪律D.为太平天国的失败埋下祸根4.1853年6月,太平军由天京溯江而上,意欲夺取皖赣,进图湘鄂,控制安庆、九江、武汉等军事要地,以屏蔽天京。
这一历史事件是A.定都天京B.天京变乱C.北伐D.西征5.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田亩制度并未见诸事实……最大的原因,是阻力太大,农民并不欢迎此一改革”。
“农民并不欢迎此一改革”是因为《天朝田亩制度》A.要建立圣库制度B.提出“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思想C.不代表农民阶级利益D.不主张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6.“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方案出自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7.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
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A.平均分配土地B.产品上交国库C.建立民主政治D.兴办学校教育8.定都天京后,洪秀全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说明洪秀全A.背叛了农民革命事业B.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C.害怕得不到尊重D.为了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9.太平军士兵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说】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3.1太平天国运动习题人民版必修1一、选择题1.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四个链接。
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C.曾国藩 D.《天朝田亩制度》【解析】了解历史事件不仅要关注历史背景,还要了解其过程和结果。
所以,应添加“天国兴衰”。
【答案】 B2.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这说明( )A.太平天国运动反对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的妥协行为B.英国的侵略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西方列强的侵略D.英国的侵略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解析】马克思认识到了外国的侵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刺激作用,联系史实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是阶级矛盾,民族危机的加深只是起了一个加速或者是推动的作用。
故选B 项。
【答案】 B3.洪秀全将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其目的在于( )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人间天国B.打击西方列强,进行反帝斗争C.进行改朝换代,完成民主革命D.传播西方宗教,取代儒家学说【解析】太平天国没有直接打击西方列强,故B项错;拜上帝会仍具有浓厚的专制思想,故C项错;洪秀全传教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方式,故D项错;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天国”才是最终目的。
故选A项。
【答案】 A4.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在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时说:“太平天国运动达到了自己的顶峰时,内部早已种下了失败的种子,注定又是一次没有前途的战争。
”造成太平天国纲领既具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领袖的主观愿望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析】农民阶级由于身受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必然具有反抗压迫、追求平等自由的革命性。
此外,作为小生产者,他们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狭隘、保守、自私、散漫等自身无法克服的封建落后性。
这一切,反映到其革命纲领中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革命性和落后性兼有的双重性。
【答案】 B5.太平天国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B.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C.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解析】评价一个历史事件的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要看其在哪一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四个选项中,B、D两项是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场农民运动所达到的新水平,对历史发展影响不大。
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以推翻清王朝统治为主要目的,由此可得出答案。
【答案】 A6.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C.缺乏科学的理论武器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解析】解题关键是理解把握题干材料。
李大钊的主要意思是说,太平天国是利用宗教组织发动的,没有提出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没有实行宗教改革不符合材料意思;不依靠人民群众不符合史实;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也不是材料意思。
【答案】 C7.下列太平天国的诸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颁布《资政新篇》C.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D.沉重打击清朝腐朽统治【解析】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潮流是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B8.《天朝田亩制度》具有平均主义性质,主要因为它规定( )A.小生产基础上的人人平等B.通过国库制度平均分配农副产品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家所养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解析】平均主义集中体现在分配的平均上,它是通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用后的平均,是平分土地后的再次平均,更好地体现了平均主义的思想。
【答案】 B9.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在反封建斗争方面最为突出的是( )A.建立了与封建王朝对峙的政权B.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C.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实属空前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
太平天国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第一次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代表了农民反封建战争的最高峰,是最突出的特点。
【答案】 D10.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
“内乱毁梦”是因为( )A.永安建制分封诸王B.曾国藩率军镇压C.发生了天京变乱D.清政府“借师助剿”【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中问的是“内乱毁梦”。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运动元气大伤,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最终造成了运动的失败。
故选C项。
【答案】 C11.下列对《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点的正确表述是( )A.都具有资本主义色彩B.都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C.都是无法实现的空想D.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解析】《天朝田亩制度》不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排除A。
《资政新篇》并未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并非无法实现的空想,排除B、C。
D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 D12.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 A.是旧式的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解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本质特点是反封建反侵略。
太平天国运动历史性地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但是因为领导阶级并没有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只能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答案】 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资政新篇》中指出:“兴车马之利,以利轻捷为妙。
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器皿技艺。
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兴银行……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兴市镇公司,立官严正,以司工商水陆关税”。
材料三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
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资政新篇》(1)材料一中《天朝田亩制度》封面上的“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新镌(镌,雕刻。
这里指出版)”中的“癸好三年”是指哪一年?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请你为这些历史学家寻找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提出了哪些重要主张。
这些主张的目的何在?(3)材料三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资政新篇》无法实施的主要原因。
(5)根据材料一、二、三,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所有制主张上的不同之处。
【答案】(1)1853年。
理由:这种制度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超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规律,是一种空想,无法实现。
(2)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近代交通业;发展近代工业;允许私人建立银行,发展近代金融业;建立管理工商业的机构,征收关税。
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3)主张与外国自由通商,平等往来,但不允许外国干涉中国的内政。
(4)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利益,得不到农民阶级的支持;缺乏实施的社会基础和条件;严峻的战争形势也使它无法实施。
(5)《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建立起“国库”的公有制;而《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第十六章材料二“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材料三“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
“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自己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与停滞对立”。
——马克思《中国纪事》(1862年)材料四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1)材料一中所说的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是指什么?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怎样的斗争?(2)材料二、三体现了马克思对该农民运动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为马克思的评价提供历史依据。
(3)指出材料四反映的农民运动的进步性。
这两次农民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解析】本题以农民运动为考查点,考查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问注意分析材料;第(3)问认识农民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可从阶级本身的局限和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分析。
【答案】(1)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
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2)变化:从赞扬到否定。
赞扬依据:扫荡了王朝统治秩序,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否定依据:利用宗教发动起义,没有先进的理论做指导;定都天京后,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农民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只是改朝换代的工具。
(3)进步性:反对帝国主义,具有朴素的爱国思想。
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