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内容故事化
论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论文]
![论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04bce6bddccda38376baf71.png)
论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初中学生尚处在智力发展阶段,有较强的可塑性,由于传统历史教学较为枯燥,导致很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故事作为还原历史真相的手段之一,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故事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阐述了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初中历史日常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新思路。
关键词:故事化教学初中历史教学教学应用古人云:“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历史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宝贵财富,初中历史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言传身教,紧抓历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立国,历史教育发展迅速,但目前由于客观原因导致我国各地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应试教育,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兼顾应试成绩,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一大难题。
本文浅析了故事化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对故事化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加以探究,旨在为初中历史日常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新思路。
一、故事化教学概述1.故事化教学的概念故事化教学并非单纯的以讲故事代替课堂教学,而是把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与借鉴意义的历史故事作为历史教学的一部分,从侧面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学习及思考。
故事化教学是以课本知识为线索,将一个个故事从头至尾串联,以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历史故事和历史课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因为故事是课本知识的探索与延伸,课本知识是故事的结论与概述。
2.故事化教学的特点与原则真实性,选取故事时应保证其史学性,保证故事的来源是真正的历史而非乡村野史。
在挑选历史故事的时候,首先要以历史物证为首选,例如: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统一中国等故事;其次要选择有权威史书记载的,如《史记》中记载的事件等。
而一些乡村野史、民间传说只能作为课间的调剂品与学生一起分享,但不能让学生作为正史记忆。
趣味性,故事也有趣味与乏味之分,初中时男生大多对军事类历史感兴趣,如楚汉之争、战国逐鹿中原等,女生大多对情感类历史感兴趣,如霸王别姬、昭君出塞等。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故事脱口秀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脱口秀主持人,欢迎来到我们的历史故事时间!今天,我要带大家走进一段充满智慧和趣味的初中历史教学之旅。
在这里,我们将一起穿越时空,探索那些令人着迷的历史故事。
那么,让我们开始吧!(第一段)首先,让我们回到那个充满智慧的春秋战国时期。
那时候,孔子可是个备受尊敬的老师。
有一天,他的学生们向他请教:“老师,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历史呢?”孔子微笑着回答:“学史如面,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见我们的过去,预见我们的未来。
”这句话至今仍被历史老师们奉为经典。
再让我们回到唐朝,那时候的李白可是个历史小达人。
他曾写过一首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秦始皇的伟大,也展示了李白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这告诉我们,学习历史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第二段)接下来,让我们回到二战时期的欧洲战场。
那时候,盟军士兵们经常在战壕里围坐一圈,讲述各自的历史故事。
其中一位士兵说:“历史就像一壶美酒,越品越有味。
”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战友们,使他们更加热爱历史。
(串场)在此期间,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不少初中生对历史学习感到头疼,觉得历史枯燥乏味。
但其实,历史并非如此。
当我们以故事的形式去讲述历史,你会发现历史其实充满了趣味和智慧。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如何让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段)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
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故事,而这些故事恰恰是吸引学生的关键。
例如,讲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时,可以讲讲他的生活轶事、思想传承等,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鲜活性。
其次,可以利用历史事件的有趣背景进行讲述。
比如讲解法国大革命时,可以讲述一些当时的趣闻轶事、政治斗争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场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然,游戏化学习也是让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的好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游戏来模拟历史场景,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历史的趣味性和鲜活性。
初中历史教学有效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有效策略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策略在当前教育环境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需要探讨并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本文将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一些实用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故事化教学:历史故事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运用历史故事,将抽象的历史事件具体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
2.创设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历史图像和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史实的基础教育1.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历史知识。
3.注重史实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1.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开展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分析、归纳、总结,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布置开放性作业:设置一些开放性题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1.注重历史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能从历史角度进行思考。
3.拓展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历史书籍、参观历史博物馆等,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有效策略的探讨与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初中历史教学故事

初中历史教学故事篇一:初中历史教学故事初中历史教学故事在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大背景下,中学历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不受重视,只有在高中文理分班之后甚至直到高三才能唤起学生的重视,而相对于数学、英语等大学科仍处于弱势地位。
一面要成绩,一面又不受重视,中学历史教学步履维艰。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教师个人魅力,上好课吸引学生则至关重要。
一、上好起始课,诱发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历史是副科”,不少学生尚未学习就有此认识,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怎么能有起色呢?所以必须上好起始课,纠正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提高历史学科地位。
所以,我每次接高一新生都精心准备,在课堂上深入地讨论和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
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能把起始课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横生,融智怡情,赏心悦目,那将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拴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并且能够引导一些优秀同学和文理不确定的同学在分班时选择文科,为文科班争取好生源。
二、质疑设问,引发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
因此,我在日常教学中绝不固守教材,而是大胆整合教材,明确课堂主题,线索清晰,采用问题教学法,设计问题串,将课本主要内容分解,环环相扣,使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合作探究,高效率的学习。
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问题时,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巧妙地质疑设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
因此,设计问题很关键,要吃透课标、教材,要有一定的史学理论基础。
三、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兴趣有人所历史就是“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学科,其实不然。
历史是一门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同时趣味性又很强的学科,关键看老师如何把握。
小学历史教学中的名人事迹讲解方法

小学历史教学中的名人事迹讲解方法引言: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是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历史教学中,名人事迹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故事。
本文将探讨小学历史教学中的名人事迹讲解方法,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讲解名人事迹时,教师应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式”教学。
教师不再是信息的单一来源,而是起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发现的作用。
通过提问、讨论,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故事化讲解名人事迹可以被视为一个故事,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来引入学生。
故事具有情节、人物和冲突,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教师可以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三、情感引导名人事迹往往与一些感人的情感故事相伴。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名人的奋斗历程、困难和挫折,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讲述雷锋同学的事迹时,教师可以强调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
通过情感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名人事迹的价值和意义。
四、多媒体辅助在讲解名人事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
例如,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音频和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名人的事迹。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动白板等工具,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增加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五、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有趣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人事迹。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名人角色,通过模拟名人的经历和行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名人的思想、品质和贡献。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
六、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一种让学生亲身体验名人事迹的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名人故居、纪念馆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眼目睹名人的生活环境和工作场所。
五种方法激发孩子对历史的兴趣

五种方法激发孩子对历史的兴趣历史是一门重要而有趣的学科,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过去,还能引导我们思考和理解当下。
然而,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历史学习可能显得乏味和无聊。
为了激发孩子对历史的兴趣,教育者和家长们需要采取一些创新和积极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五种方法,帮助孩子们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故事化教学将历史教学与故事讲述相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孩子们通常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充满兴趣。
通过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创建成故事的形式,可以生动地展示给孩子们。
例如,通过讲述一个英勇善良的历史人物的故事,激发孩子们对历史的好奇心。
二、参观历史遗迹带孩子们去参观历史遗迹和博物馆是一种亲身体验历史的方式。
当孩子们亲眼看到历史的真实场景和实物时,他们会更容易产生共鸣并深入了解历史事件。
可以组织学校或家庭活动,安排参观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三、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有趣而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孩子们可以选择一个历史人物或角色,通过扮演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历史事件。
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可以使孩子更好地理解历史,并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扮演角色,他们可以体验历史人物的思维和情感,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四、多媒体资源利用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利用多媒体资源来激发孩子们对历史的兴趣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通过观看有趣的历史纪录片、动画和互动游戏,可以使孩子们以一种有趣和互动的方式了解历史知识。
此外,通过互联网搜索有关历史事件的图片和视频,也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加生动地理解历史。
五、相关主题活动将历史内容与孩子们感兴趣的其他主题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以历史为背景,组织一些与艺术、音乐、科学或体育等其他领域相关的活动,将历史变得更加有趣和多样化。
例如,通过艺术创作展示历史场景,通过音乐演奏历史时期的歌曲,通过体育比赛体验历史时期的竞技活动等等。
总之,激发孩子对历史的兴趣是一项令人挑战但又非常重要的任务。
让历史故事贯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让历史故事贯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历史故事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生动性,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可以贯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历史故事。
故事一:大禹治水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伟大领袖,他在洪水肆虐的时期率领人民进行了艰苦的治水工程,终于成功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水患问题,被尊称为中国的第一位水利英雄。
大禹治水的故事可以用来讲述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治水史,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灾害治理和社会发展。
故事二:孔子拜师求学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求学的过程中遭遇了种种困难,但最终通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断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求学的故事可以用来阐述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史和思想传统。
故事四:李白醉酒作诗李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他以豪放不羁的个性和优美的诗歌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李白醉酒作诗的故事可以用来讲述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和文化传统,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史和文化传承。
故事五:张衡发明浑天仪张衡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在古代发明了浑天仪,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天文仪器,对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研究和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张衡发明浑天仪的故事可以用来讲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发展和科学传统。
通过讲述这些历史故事,可以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通过这些历史故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生动性,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中学历史的故事化教学策略

文章标题:中学历史的故事化教学策略一、引言历史,作为记录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学科,其教学一直是个复杂而关键的任务。
如何让历史不再只是单调的日期、事件和数据,而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们愿意主动学习,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故事化教学策略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它通过生动的故事,将历史事件、人物和观点融入其中,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二、故事化教学策略的实施1.精选故事素材:故事的选择应基于历史教材,同时要有趣、有深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故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但必须与历史事件有某种程度的联系。
2.组织故事内容:在讲述一个历史事件时,应将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以故事的形式呈现。
同时,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应该反映出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3.角色扮演:鼓励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通过他们的视角和行动来理解和感受历史。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讨论与反思:故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看法和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反思故事中的道德、社会和政治问题,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三、故事化教学策略的优势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故事化教学,历史变得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愿意主动学习历史。
2.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故事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讨论和反思故事中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四、案例分析以"二战"为例,我们可以采用故事化教学策略进行讲解。
首先,讲述二战的背景和起因,用一个小故事引入主题;然后,介绍二战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们扮演一些关键人物,如斯大林、丘吉尔或罗斯福等;最后,组织学生讨论二战的影响和意义,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看待这场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学内容故事化
2012/06/09
一来到这个学校,第一堂课,我就告诉他们,学习历史有两大基本方法,一个是要问为什么。
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要在1914年爆发,为什么鸦片战争会在1840年爆发,我认为几乎任何事件都是原因的。
第二个就是练习法。
讲中国的一个事件,可以联系到外国的另一个事件,讲到中国近现代的事件,可以联系到中国古代的事件。
历史教学中“为什么”和联系法无处不在。
怎么把这两种方法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呢?当我看到“史上最牛历史老师”的视频中,我找到了答案。
可以让历史教学故事化来贯穿这两个环节。
什么是历史教学内容故事化?首先得看历史的定义,历史简单来说,就是过去发生的事件。
作为历史本身来说,事件本身是具体的,微观的。
而教科书的历史知识,是宏观的,概括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把教科书里的历史事件还原,就要把这些宏观的,概括地东西,延伸成为具体的,微观的。
将教科书里的历史还原成真实的历史。
所以,这就需要历史教学内容故事化,更准确的说是历史教学事件化。
为什么要搞这个历史教学内容故事化?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把课本里枯燥的知识点,扩充为具体的历史事件。
我发现学生愿意听,能够听得进去。
能够让学生听懂历史。
我把一些抽象的东西,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或故事来讲述,学生不至于出现理解问题。
只有理解了历史,才能够掌握历史,掌握历史知识。
能够帮助学生做题。
比如有一次我讲美国内战的时候,提到了林肯,简述了林肯的生平,而且讲述了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讲,摄影师要给他拍照,结果架子支好,摄像头摆好,林肯的演讲结束了,所以很遗憾,没留下照片。
但是留下了100
字的演讲稿。
其中有一句:for the people,bye the people and off the people 。
汉语翻译民享民有民治。
结果这一个故事曾经出了两道高考题。
一个是考了美国内战的葛底斯堡战役,另一个考了民享民有民治。
再有一个生动的例子,在讲宋朝商品经济的时候,我讲了武大郎卖炊饼。
商品经济,就是一种买卖行为,武大郎卖炊饼,就是一种买卖行为。
武大郎走街串巷,说明了宋朝出现了早期的市镇。
所以宋朝的特点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这是一个教学重点。
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借鉴了别人的成果。
他曾谦虚的说过自己的教学成绩不错;很多学生慕名来报他的课,后来他生病了,换了别的老师,学生就不干了。
这说明学生喜欢这个老师,喜欢这种教学模式。
而我所面临的困难很多,还处于摸索时期,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但是,我相信这种教学模式是好的,值得去实践的,我也相信,能够帮助学生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