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42高速江苏段(沪蓉高速江苏段)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G长深高速江苏段出入口服务区里程数及风景区

G长深高速江苏段出入口服务区里程数及风景区

精心整理长春—深圳高速公路,简称长深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25,途经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10省市,全长3658.244公里。

江苏段途径的地(市县)有:无锡(宜兴市)→常州(溧阳市)→南京(溧水区)→镇江(句容市)→南京(江宁区,栖霞区,六合区)→安徽滁州(天长市)→淮安(盱眙县,洪泽县、清浦区,淮阴区,涟水县)→连云港(灌南县,灌云县,连云区,赣榆区)。

由杭宁高速,南京绕城高速和宁连(南京—连云港)高速组成。

※风景点对应的出口为从温州出发最近或最佳出口,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高速公路里程数的标注规则为:如里程数为四位,则取后三位。

本文内标注的里程数为高速指示牌标注数字,杭宁高速和南京绕城高速路段的实际里程数应为2000+里程数,如新昌枢纽(124)的实际里程数为2000+124=2124公里,即长深高速2124K。

其余路段实际里程数应为1000+里程数,如马坝南枢纽(908)的实际里程数为1000+908=1908公里,即长深高速1908K。

※★★出行宝鉴大宝奉献★★名称指示牌(里程数)着名风景点·连接高公路★★杭宁高速(杭州—南京)路段★★收费站父子岭(浙苏省界)(190)宜兴太湖服务丁山互通·丁山·新庄(180)宜兴互通·宜兴(170)龙青山·陶圣境·宜兴海鲸塘互通徐舍·官林·张渚(152)善卷洞·大寺服务区溧阳天目湖服务区(141)溧阳西互通·溧阳(西)·新昌(130)天目湖铭温泉度假新昌枢纽新昌枢纽(124)G401扬溧高速→扬州瘦湖,镇江三白马互通白马·袁巷(100)周园服务区溧水东庐山服务区(96)桂庄枢纽桂庄枢纽(81)S38合高速(沿江高速溧水北互通溧水(北)(78)湖熟互通·湖熟·禄口(63)服务区江宁服务区(55) S87南京支线路段东山枢纽东山枢纽(50)G25南京绕城速南京三桥京四桥收费站南京收费站G2501南京绕城高速共用路段起始东山枢纽东山枢纽(50A)G25南京绕城速·南京四桥开城路互通开城路·麒麟·马群·汤山(58)麒麟枢纽栖霞互通栖霞·大学城·新庄·镇江·宁镇公路(47)收费站南京四桥主线收费站(38)服务区四桥服务区(37)龙袍互通龙袍·东沟·江北沿江路(35)新篁南枢纽新篁南枢纽(23)G40陕高速(宁扬) 新篁互通新篁(18)金牛湖北互通·金牛湖·六合北(14)停车区金牛湖停车区(12)程桥枢纽程桥枢纽(1)G25南京绕城速(宁连G2501南京绕城高速共用路段结束服务区六合服务区竹镇互通竹镇·马集(957) 服务区釜山服务区(946)马坝南枢纽马坝南枢纽(908)S92金湖线马坝西互通·马坝·金湖(905)服务区洪泽服务区(869)洪泽互通·洪泽·朱坝(866)G2513淮徐高速共用段起始淮安南枢纽淮安南枢纽(839)G25淮徐高速→周恩来居淮安南互通淮安·武墩(839)*G2513*吴承恩故居,韩侯里G2513淮徐高速共用段结束丁集互通·淮安(北)·丁集(816)王兴枢纽王兴枢纽(803)涟水互通·涟水·麻垛(789)高沟互通·高沟·义兴(766)灌南互通·灌南·响水(755)二郎神文遗迹公园灌云南互通·灌云·沐阳(735)(单向)灌云北枢纽灌云北枢纽(717)G15海高速宁海枢纽宁海枢纽(705)宁海互通苍梧互通(单向)花果山·苍梧路·花果山大道(697)宋跳互通·连云港市区·港口(694) 大浦互通大浦·临港产业区(688)赣榆南互通·赣榆(南)·墩尚(674)城南枢纽城南枢纽(672B)G15海高速(青岛方向城南枢纽(672A)。

江苏省收费公路货车收费标准信息公开表

江苏省收费公路货车收费标准信息公开表

高速公路
经营
S49
39
盐靖高速盐城北段
高速公路
经营
S29
40
沪苏浙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
经营
G50
41
常熟至昆山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
经营
G1521
42
苏州绕城至无锡环太湖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
经营
S83
43
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
高速公路
经营
G2503
44
济徐高速
高速公路
经营
S69
45
长深高速公路临连段
高速公路
经营
G25
46
启扬高速公路江海段
高速公路
经营
S28
47
锡通高速公路锡张段
高速公路
经营
S19
48
江都至宜兴高速公路常州西绕城段
高速公路
经营
S39
49
宿新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
经营
S49
50
江六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
经营
G40
51
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北段
高速公路
还贷
G2503
52
太仓港疏港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
经营
S80
53
金湖至马坝高速公路
50.937
江苏赣榆县班庄镇 连云港新浦区宋跳
100.075
海安县雪岸枢纽
江都市丁伙枢纽
50.565 27.205 66.710 76.114 26.584
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镇 江苏省无锡市硕放镇
常州市新北区罗溪枢纽
常州市武进区武进高 新区枢纽
段宅枢纽
宿迁枢纽

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_百度百科

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_百度百科

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百科名片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布局方案,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线和18条东西横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总规模约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它路线约1.7万公里。

目录命名编号出口编号线路10年集中建设期专项核查评估编辑本段命名 1.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的命名应遵循公路命名的一般规则。

2.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名称按照路线起、讫点的顺序,在起讫点地名中间加连接符“-”组成,全称为“××-××高速公路”。

路线简称采用起讫点地名的首位汉字表示,也可以采用起讫点所在省(市)的简称表示,格式为“××高速”。

3.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名称及简称不可重复。

如出现重复时,采用以行政区划名称的第二或第三位汉字替换等方式加以区别。

4.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地区环线名称,全称为“××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简称为“××环线高速”。

如“杭州湾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简称为“杭州湾环线高速”。

5.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城市绕城环线名称以城市名称命名,全称为“××市绕城高速公路”,简称为“××绕城高速”。

如“杭州市绕城高速公路”,简称“杭州绕城高速”。

6.当两条以上路段起讫点相同时,则按照由东向西或由北向南的顺序,依次命名为“××-××高速公路东(中、西)线”或“××-××高速公路北(中、南)线”。

简称为“××高速东(中、西)线”或“××高速北(中、南)线”。

7.路线地名应采用规定的汉字或罗马字母拼写表示。

路线起讫点地名的表示,应取其所在地的主要行政区划的单一名称,一般为县级(含)以上行政区划名称。

8.北南纵向路线以路线北端为起点,以路线南端为终点;东西横向路线以路线东端为起点,以路线西端为终点。

G长深高速江苏段出入口服务区、里程数及风景区

G长深高速江苏段出入口服务区、里程数及风景区

长春—深圳高速公路,简称长深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25,途经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10省市,全长公里。

江苏段途径的地(市县)有:无锡(宜兴市)→常州(溧阳市)→南京(溧水区)→镇江(句容市)→南京(江宁区,栖霞区,六合区)→安徽滁州(天长市)→淮安(盱眙县,洪泽县、清浦区,淮阴区,涟水县)→连云港(灌南县,灌云县,连云区,赣榆区)。

由杭宁高速,南京绕城高速和宁连(南京—连云港)高速组成。

※风景点对应的出口为从温州出发最近或最佳出口,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高速公路里程数的标注规则为:如里程数为四位,则取后三位。

本文内标注的里程数为高速指示牌标注数字,杭宁高速和南京绕城高速路段的实际里程数应为2000+里程数,如新昌枢纽(124)的实际里程数为2000+124=2124公里,即长深高速2124K。

其余路段实际里程数应为1000+里程数,如马坝南枢纽(908)的实际里程数为1000+908=1908公里,即长深高速1908K。

※★★出行宝鉴大宝奉献★★名称指示牌(里程数)着名风景点·连接高速公路★★杭宁高速(杭州—南京)路段★★收费站父子岭(浙苏省界)(190)服务区宜兴太湖服务区(188)丁山互通·丁山·新庄(180)宜兴互通·宜兴(170)龙青山·陶祖圣境·宜兴竹海西坞枢纽西坞枢纽(164)G42沪蓉高速(沪宁)S48沪宜高速→常州恐龙园鲸塘互通徐舍·官林·张渚(152)善卷洞·大觉寺服务区溧阳天目湖服务区(141)溧阳南互通·溧阳(南)·天目湖(135)溧阳天目湖,涵田半山温泉溧阳西互通·溧阳(西)·新昌(130)天目湖铭汤温泉度假村新昌枢纽新昌枢纽(124)G4011扬溧高速→扬州瘦西湖,镇江三山上兴互通·上兴·天王(109)白马互通白马·袁巷(100)周园溧水东庐山服务区(96)服务区溧水东互通·溧水(东)·东屏(86)大金山风景区桂庄枢纽桂庄枢纽(81)S38常合高速(沿江高速)溧水北互通溧水(北)(78)句容西互通·句容(西)·郭庄·机场(68)湖熟互通·湖熟·禄口(63)服务区江宁服务区(55)S87南京支线路段东山枢纽东山枢纽(50)G250南京绕城高速南京三桥·南京四桥收费站南京收费站高桥门枢纽高桥门枢纽G42沪蓉高速(沪宁)南京二桥G2501南京绕城高速共用路段起始东山枢纽东山枢纽(50A)G250南京绕城高速·南京四桥开城路互通开城路·麒麟·马群·汤山(58)麒麟枢纽麒麟枢纽(55A)G42沪蓉(沪宁)高速(上海·镇江方向)→汤山温泉麒麟枢纽G42沪蓉(55B)(沪宁)高速(南京城区方向)栖霞互通栖霞·大学城·新庄·镇江·宁镇公路(47)栖霞山风景区收费站南京四桥主线收费站(38)服务区四桥服务区(37)龙袍互通龙袍·东沟·江北沿江路(35)横梁互通·横梁·六合·扬州(27)→G40沪陕高速(宁通)新篁南枢纽新篁南枢纽(23)G40沪陕高速(宁扬)新篁互通新篁(18)金牛湖南互通·金牛湖·六合北(14)金牛湖北互通·金牛湖·六合北(14)停车区金牛湖停车区(12)马鞍互通六合·马鞍(6)程桥枢纽程桥枢纽(1)G250南京绕城高速(宁连)G2501南京绕城高速共用路段结束服务区六合服务区竹镇互通竹镇·马集(957)釜山服务区(946)服务区天长互通·天长·滁州(943)服务区盱眙服务区(926)铁山寺互通铁山寺·旧铺(923)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黄花塘枢纽黄花塘枢纽(917)S49新扬高速→老子山温泉马坝南枢纽马坝南枢纽(908)S92金湖支线马坝西互通·马坝·金湖(905)五里牌互通蒋坝·三河(887)洪泽服务区(869)服务区洪泽互通·洪泽·朱坝(866)G2513淮徐高速共用段起始淮安南枢纽淮安南枢纽(839)G251淮徐高速→周恩来故居淮安南互通淮安·武墩(839)*G2513*吴承恩故居,韩侯故里淮安西枢纽淮安西枢纽(826)G251淮徐高速G2513淮徐高速共用段结束丁集互通·淮安(北)·丁集(816)王兴枢纽王兴枢纽(803)G2京沪高速淮阴互通淮安·王兴(803)服务区王兴服务区(800)机场互通淮安机场(795)涟水互通·涟水·麻垛(789)高沟互通·高沟·义兴(766)六塘服务区(756)服务区灌南互通·灌南·响水(755)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灌云南互通·灌云·沐阳(735)大伊山灌云西互通(单向)伊山·陡沟(733)连云港往淮安方向出,淮安往连云港方向入灌云北枢纽灌云北枢纽(717)G15沈海高速宁海枢纽宁海枢纽(705)G30连霍高速宁海互通·连云港市区(705)花果山风景区,孔望山风景区苍梧互通花果山·苍梧路·花果山大道(697)淮安往连云港方向单向出入口花果山风景区,孔望山风景(单向)区宋跳互通·连云港市区·港口(694)大浦互通大浦·临港产业区(688)宋庄互通·宋庄·连云港区(679)赣榆南互通·赣榆(南)·墩尚(674)城南枢纽城南枢纽(672B)G15沈海高速(青岛方向)城南枢纽(672A)G15沈海高速(盐城方向)服务区沙河服务区(666)班庄互通班庄·黑林(649)苏鲁界收费站(644)收费站。

浅述江苏省高速公路桥梁设计

浅述江苏省高速公路桥梁设计

浅述江苏省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在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中,桥梁长度约占路线总长度的10~20%,投资额约占总投资的15%~35%,桥梁工程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合理控制桥梁规模,优化桥梁设计方案,对降低工程造价,提高高速公路使用功能非常重要。

现根据笔者多年从事高速公路桥梁设计的经验教训,谈一点体会。

一、桥位选择江苏省的地形、地貌除少数地区为低山丘陵外,基本以平原微丘为主,水网密布,排灌沟渠纵横交错,农田水利事业十分发达.江苏省高速公路桥梁桥位选择一般都服从于路线要求。

除单孔跨径属大桥、特大桥外,其余均属中、小桥梁或中、小跨径桥梁组成的长桥、特长桥。

因此桥位选择必须要同路线设计者共同研究,既满足路线要求又符合桥位选址原则:1.跨越通航河流及流量较大的排灌河流时,应选择在河床稳定、航道顺直、水流条件良好的平顺河段。

2.桥址应离开航道弯道、汇流口或港区以及其他跨河建筑物适当距离,并尽量减少新建桥梁对原有河道通航、排灌以及原有构造物功能的影响。

3.桥墩应尽可能与水流方向或被交叉道路方向一致,条件不允许时,尽量减小两方向的交角。

4.桥址宜选择在被交叉道路填土高度较低处(或挖方路段),以缩短桥梁长度、方便桥孔布置。

5.桥址宜尽量避开有卡斯特地质条件(岩溶)的地层.二、总体设计1.主线桥宜按分为上、下行两座桥,桥梁应与路基同宽。

2.被交叉道路、航道的等级需经相关部门书面认可;灌溉、排涝河道应尽量减少水中结构,以免阻水、影响水流.跨河、跨路或跨越其它重要构造物的桥梁桥型方案需报水利、交通或其他相关主管部门书面认可,并以此作为设计的依据.3.上跨高等级公路、航道或交通量较大的现有公路时,桥型结构和施工方案对被交叉公路、航道的影响应尽量降低。

4.城市附近桥梁、立交桥尤其是上跨主线及高等级公路的桥梁应充分注重桥型美观要求。

5.与被交叉道路、河流交角较大的桥梁、上下行两幅宜错开反对称布孔,以利减小主孔跨径,降低梁高,缩短桥梁总长.6.桥上纵坡一般应服从路线要求,但桥上一般情况下不设凹形竖曲线.当桥梁位于平曲线上时,可按弯桥设计,条件许可时亦可按直线或折线布设,而把护栏按曲线布设.7.上跨主线的支线公路桥,其车道宽度和荷载标准,应根据其支线等级,执行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有关规定,位于城镇附近,宜按《城市设计规范》执行。

江苏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扩建项目环评报告

江苏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扩建项目环评报告

G40 沪陕高速公路张店枢纽至苏皖省界段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前言1 项目背景及特点沪陕高速张店枢纽至苏皖省界段,长约17 公里,原为G312 的组成部分,始建于1989 年11 月,1992 年7 月建成通车,当时为一级汽车专用公路。

1999 年,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按设计车速100 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的标准完成了高速化改造,改造后除路基宽度(23 米)外,其余主要指标基本达到了高速公路标准。

改造后,项目路又名宁合(南京-合肥)高速,成为了“沪陕(G40)”和“沪蓉(G42)”两条国家高速公路及G312普通国道的共用路段。

项目路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地辐射的沿长江重要公路通道,不仅是沪蓉、沪陕国道主干线的组成部分,而且是苏皖间最重要的省际公路通道。

项目路所承担的路网功能决定了其在策应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服务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承载江苏与周边省(市)经济文化往来交流、扩展和巩固江苏经济腹地等方面都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3 年,项目路日均交通量已达38118pcu/d,而“十一”黄金周期间最高流量更是高达87038 辆/日(折合104446pcu/d),服务水平较低,节假日堵车严重;根据交通需求预测,2025年项目路日平均交通量接近 6 万pcu/d,2035 年接近8 万pcu/d,将远远超过目前四车道高速公路的容量上限。

为缓解日益增大的交通压力,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决定建设G40 沪陕高速公路张店枢纽至苏皖省界段扩建工程。

2 评价过程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受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委托,我院负责开展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院在充分研究工程设计,进行现场踏勘和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的环保措施及其可行性,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在此基础上预测对区域环境及其敏感点的影响,编制完成了《G40 沪陕高速公路张店枢纽至苏皖省界段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高速驿站,斯为最美!——阳澄湖服务区被授予“最美园林文化服务区”称号

高速驿站,斯为最美!——阳澄湖服务区被授予“最美园林文化服务区”称号

/Feature Report速递42高速驿站,斯为最美!文 本刊记者 冯涛 屠骏 李娅洁11月7日,G42沪蓉高速江苏段阳澄湖服务区“最美园林文化服务区”命名和揭牌仪式在江苏苏州举行,中国公路学会授予G42沪蓉高速江苏段阳澄湖服务区“最美园林文化服务区”称号。

重装正式开业以来不到半年时间,阳澄湖服务区已经获得“2019全国高速公路旅游主题服务区”“最美园林文化服务区”两项荣誉称号。

行业认定成样板命名和揭牌仪式上,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交控”)党委书记、董事长蔡任杰致辞,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发表讲话并为宁沪高速阳澄湖服务区颁发“最美园林文化服务区”奖牌。

随后,翁孟勇和蔡任杰在阳澄湖服务区综合楼入口处为“最美园林文化服务区”纪念石揭幕。

命名和揭幕仪式由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服务区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巨荣云主持,来自江苏交通控股系统和全国10多个省份交通行业专家和代表,以及阳澄湖服务区改造项目建设单位等近百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要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要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自驾车房车营地发展,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基础设施旅游功能,为服务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翁孟勇认为,高速公路服务区再也不是传统认知中仅仅为过往车辆提供简单、必须服务交旅融合怎么融?刚刚被授予“最美园林文化服务区”称号的阳澄湖服务区或许为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的场所,而是已经成为了交通走廊带上的亮丽名片和重要枢纽,很多地方的服务区跟国家倡导的特色小镇几乎没有差别。

“祝贺江苏交通人在服务区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取得的成绩,希望他们创造的经验和模式能够为大家带来新的理念和更好的借鉴,在中华大地上‘结出’更多类似阳澄湖这样具有特色的服务区转型升级样板,为交通强新驿赋己亥仲夏,澄湖南隅,高速新驿,落地成诗。

撷江南园林之灵秀,蕴姑苏风物之清雅,引无数达者游目感怀。

江苏高速线路布局方案表

江苏高速线路布局方案表
3.形成新的过江通道,缓解长江过江压力
4.联系南通洋口港,促进港口发展
支线
L4-1
无锡至苏州连接线
10
无锡
苏州
无锡、苏州
联五
L5
南京至高淳高速公路
90
南京
苏皖界
(高淳)
南京、溧水、高淳
1.增加南京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度,带动溧水和高淳的发展
2.与安徽路网衔接,形成至黄山地区的旅游线路
过江通道
1
南京长江
3
南京长江
公路四桥
规划
南京
南京
1.国家高速公路网“长春—深圳”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2.南京二环高速的重要组成
3.沪宁、宁杭高速与江北公路网连接的重要路段
4.南京江南城区与江北地区的有效沟通
4
润扬长江
公路大桥
已建
扬州
镇江
1.国家高速公路网“上海—西安”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2.沟通扬州与镇江,便捷扬州地区与上海、苏锡常地区的联系
3.沿沪宁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支撑,同时带动了苏南五市的产业发展,兼具城际交通的功能
横六
H66
沪宁南部
通道
310
苏皖界
(马鞍山)
苏沪界(青浦)
江宁、溧水、金坛、常州、无锡、苏州、上海
1.缓解沪宁高速的压力,共同构筑沪宁通道
2.功能定位为城际通道,同时也具东西过境通道的功能
3.苏锡常都市圈南部通道
横七
公路三桥
已建
南京
南京
1.国家高速公路网“上海—成都”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2.南京、苏南联系安徽省及以西地区的重要通道
3.南京高速二环的重要组成
4.南京长江南北区域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42高速江苏段(沪蓉高速江苏段)设计说明一、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本次设计的路段是G42高速江苏段(沪蓉高速江苏段),G42是中国沪蓉高速公路的编号。

沪蓉高速公路东起上海,西达成都。

自东向西途经上海、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6省20市。

横贯中国东西,全长1966公里。

沪蓉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路段包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路段。

本设计主要以南京路段为例。

设计内容包括:道路的平、纵、横断面设计;道路的路基设计。

1.2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10、《公路自然区划标准》(CTJ 003-86)1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12、《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13、《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G E50-2006)14、《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 019-98)15、《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格栅》(GBT17689-2008)1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17、《混凝土路缘石》(JC899-2002)1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1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0、《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21、“江苏省城市建设指南与范例”(城市道路篇)1.3设计标准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2、设计速度:120Km/h3、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20年4、荷载标准:路面结构计算荷载BZZ-100型标准轴载5、交通等级:轻交通6、高程及坐标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1954年北京坐标系7、地震基本烈度:抗震设防烈度为VII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8、水泥混凝土面层构造深度(mm):0.50≤TD≤0.90二、道路设计2.1设计原则1、与区域规划相协调,与沿线用地规划相协调2、道路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合理协调,路面结构合理3、在满足技术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减少填方工程量,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为前提,考虑其综合性、经济性、时间性等要素,使设计切实可行4、道路与周边的景观环境相协调,做到功能性与景观性的统一2.2采用标准根据规划,本次设计道路为高速公路,推荐设计速度120Km/h。

表1 道路主要技术标准表三、道路平面设计3.1 选线(1)综合考虑江苏经济发展情况与远景规划。

合理选定路线方案,在保证行车安全、迅速前提下,力争路线短捷。

(2)认真领会计划任务书的精神,深入调查当地地形、气候、土质、水文等自然情况,提出有比较价值的方案。

(3)选线过程中认真贯彻工程经济与运营经济结合的原则。

尽量提高高技术和降低工程造价。

(4)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地势,尽量回避不利地带,正确运用技术标准。

力求平面短捷舒顺,纵面平缓均匀,横面稳定经济。

(5)路线选择地质稳定、地形条件较好的地区通过,尽量避免穿过不良地段;当必须穿过时,选择了合理的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用必要的工程措施。

(6)选线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做到绿色施工。

(7)名胜古迹地区的公路,做好了保护历史文物遗址的专项方案,线形与构造物应与周围景观、环境相协调。

(8)认真考虑了江苏地区的施工条件和施工工艺是否与地形条件相适合。

3.2 技术指标查相关资料确定主要技术标准(1)公路用地新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不小于1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在有条件的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3m,二级公路不小于2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高真挖深路段,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用地范围。

公路用地还包括立体交叉、服务设施安全设施、安全设施、交通管理设施、停车设施、公路养护管理及绿化和苗圃等工程的用地范围。

(2)路线①车道宽度设计车速为120Km/h,车道宽度为3.75m。

②高速公路整体式断面必须设置中间带,中间带由两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其各部分宽度应符合表3.1的规定③路肩宽度:④路基宽度路基宽度(m):一般值:28 最小值:26(四车道)(a):各级公路路基宽度为车道宽度与路肩宽度之和,当设有中间带、加(减)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错车道等时,应计入这些部分的宽度。

(b):确定路基宽度时,中央分隔带宽度、左侧路缘带宽度、右侧硬路肩宽度、土路肩宽度等的“一般值”和“最小值”应同项相加。

⑤停车视距:210m⑥最小纵坡:3%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可增加1%。

在海拔2000m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区的四级公路,最大纵坡不大于8%。

各级公路的长路堑路段,均采用不小于0.3%纵坡。

⑦最小坡长:300m3.3道路纵断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主要是解决公路线形在纵断面上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一般路段纵断面设计时,主要根据现状地形地势,结合区域总体规划,同时考虑周边地块的开发利用,以及业主关于道路标高控制的相关要求,控制道路设计标高,并满足排水要求。

在这条高速线形设计中,充分考虑公路应该具备的功能、作用,还有其影响因素包括公路线形、构造物、路线交叉、沿线设施及景观等。

公路设计应根据地貌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设计时要考虑平面和纵面线形,综合进行评定其优劣,认真设计好每一个局部路段。

1.对平面线形的要求平面线形设计,要求满足技术标准,并符合公路的实际地形。

进行平面线形设计时,应灵活变换曲线,使平面线形适应实际的地形、地物及地貌条件,并与周边的景观相协调,达到舒适理想的视觉效果。

平面线形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在长直线的终点位置,禁止与小半径曲线相连接,并注意避免任何连续急弯的线形。

反向曲线或同向曲线之间,应该插入足够长的直线。

由于小偏角曲线容易使司机形成错误视觉,把曲率看得比实际要大,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因此,设计时应避免出现小偏角曲线,如果小半径曲线不可避免,则应设置足够长度的的曲线,同时注意与纵断面线形的配合。

2. 对纵断面线形的要求纵断面线形设计时,需根据技术标准的要求,并考虑沿线景观等综合因素。

纵断面线形设计尽量结合地形起伏情况,这样能使其与周边的自然景观协调一致,还能降低投入成本。

行车时从安全、行车的舒适程度和良好视觉的考虑来看,纵断面线形设计应符合下列几方面要求:①在短距离路段禁止出现连续的凹凸反复情况,避免造成波浪式的视觉;②避免出现只能看到较近和较远处线形,而看不到中间凹下部分的线形,没法给司机行驶时安全感;③在两同向竖曲线之间禁止设置断直线坡度段。

在同向凹曲线之间应将两曲线合并,并用同一大曲线代替,还要注意与平面线形相结合,达到完美的整体效果。

3 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的要求(1)公路设计时根据汽车行驶力学和路面排水的要求设计适当的合成纵坡。

在山岭重丘区,一般纵坡较大,如果再设置小半径平曲线,会使合成纵坡增大,阻碍车辆安全和顺畅行驶;而在平原微丘区,则纵坡较小,靠近平曲线起点附近的合成纵坡较小,容易造成排水不良。

所以,在平、纵线形组合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合理的合成纵坡。

(2)要求满足司乘人员的视觉和心理要求。

在空间线形在视觉上,能对司机产生自然诱导,使司机能及时掌握路线变化情况,避免产生错觉和误会,使人产生连续、顺畅、美观且不单调的感觉。

线形组合具有使线形指标均衡合理、组合协调的特点,不会使驾驶者产生线形中断、扭曲等不良视觉现象。

4.纵坡设计(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①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有关规定,一般不轻易使用极限值②纵坡应力求平缓,避免连续陡坡,过长陡坡和反坡。

③纵坡设计时,应对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妥善处理,以保证公路的畅通和稳定。

④地下水位较高的平原微丘区和潮湿地带的路段,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的要求,以保证路基稳定。

⑤平原微丘区地下水埋深较浅,或池塘、湖泊分布较广,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外,还应满足最小填上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

⑥对连接段纵坡,如大、中桥引道及隧道两端接线等,纵坡应和缓、避免产生突变。

交叉处前后的纵坡应平缓一些。

⑦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3.4平纵组合设计1.组合原则(1).应能在视觉上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2).平面与纵断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应大小均衡,不要悬殊太大,使线形在视觉上和心理上保持协调;(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安全行车;(4).应注意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配合与协调根据平面、纵断面线型设计情况,本项目平面、纵断面线型组合良好。

2.组合方式(1).平曲线与竖曲线组合a平曲线和竖曲线两者在一般情况下应相互重合,如图所示,宜将竖曲线的起、终点,放在平曲线的缓和段内;这种立体线形不仅能起到诱导视线的作用,而且可取得平顺和流畅的效果。

b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平、竖曲线几何要素要大体平衡、匀称、协调,不要把过缓与过急、过长与过短的平曲线和竖曲线组合在一起。

c当平曲线半径和竖曲线半径都很小时,平曲线和竖曲线两者不宜重叠,或必须增大平、竖曲线半径。

d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也不得与反向平曲线拐点相重合,以免失去引导驾驶员视线的作用,使驾驶员操作失误,引起交通事故。

(2).平面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a平面的长直线与纵面直坡段相配合,对双车道公路能提供超车方便,在平坦地区易于地形相适应,行车单调,驾驶员易疲劳。

b从美学的观点上,平面的直线与一个大半径的凸形竖曲线配合为好,与一个凹形竖曲线相配和次之; c 在直线中较短距离内两次以上的变坡会形成反复凹凸的“驼峰”和“凹陷”,使线形视觉效果既不美观也不连续。

d使用时应避免:①平面长直线配纵面长坡;②平面直线上短距离内纵面多次变坡;③在平面直线段内不能插入短的竖曲线;④在平面长直线上设置陡坡及竖曲线长度短、半径小的凹形竖曲线;⑤在平面直线上的纵断面线形出现驼峰、凹暗、跳跃等使驾驶员视觉中断的线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