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新教材练习题的特点及教学建议——以人教版《物理》必修一为例

高中物理新教材练习题的特点及教学建议——以人教版《物理》必修一为例

V〇1.50 N o.4A p r.2021七’此蜱教学参考课改在线高中物理新教材练习题的特点及教学建议—以人教版《物理》必修一为例陈华强(深圳外国语学校广东深圳518083)文章编号:l〇〇2-218X(2021 )04-0001-03_、问题的提出高中物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并不重视教科书上 的练习题,笔者调查发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① 练习题仅限于本节内容的简单理解和应用,达不到多 数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难度;②练习题基本是知识性 问题和程序性问题,缺少模型建构,多数教师认为这 样的练习题对知识的回顾和理解有一定帮助,但对解 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作用非常有限;③练习题比较陈旧,很多教辅资料都有类似的题目。

因此,教师往往 不选择教科书上的练习题。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年出版的高中《物理》教材的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教材上的练习题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

下面从新教 材[1]练习题的特点、编写理念、教学价值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

二、练习题的特点1. 栏目和数量有所增加旧版教材只在每一节内容后有练习题,新教材增 加了章末“复习与提高A B组题”栏目,每一节后的练 习题数量也有所增加。

以必修一为例,上一版教材练 习题总数为86题,平均每一章21. 5题,而新教材练 习题总数为134题,平均每一章33. 5题。

栏目和数 量的增加体现出编者对练习题教学功能的充分重视,并通过练习题传递出新教材编写设计的理念,探索更 多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路径。

2. 更加注重难度的层次性新教材把练习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节后 练习题,基本是学业水平2;第二层次是章后A组题,大部分题目是水平2,少数是水平3和水平4;第三层 次是章后B组题,供学有余力的学校使用,水平3、4 的题目占多数。

这样的安排能够让教师和学生明确本章内容不同层次的要求,同时形成难度梯级.增强教学过程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3. 富有时代气息的问题情境增多《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注重与生产生活、现代社会及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科学思想。

2019版普通高中物理(鲁科版)教材的编写理念与新变化

2019版普通高中物理(鲁科版)教材的编写理念与新变化

教材研究2019版普通高中物理(鲁科版)教材的编写理念与新变化1●廖伯琴*摘 要:2019版普通高中物理(鲁科版)教材是在原实验版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而成。

新教材具有立意高、寓意深、重实践、结构佳、重评价、重拓展、更精致等特点,更能体现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中物理 鲁科版教材 课程标准 新教材变化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的要求,教材编写组对基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实验版课标”)编写的普通高中物理教材(以下简称“实验版教材”)进行了修订。

根据2017年版课标修订的普通高中物理教材,无论在编写思想、编写原则、基本架构还是具体的内容编排、教材特色等方面皆有明显变化。

下面以修订后的2019版普通高中物理(鲁科版)教材(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亦称“司南版”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为例,通过案例展示新教材的主要变化。

一、立意更高,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2017年版课标中强调,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主要是培育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1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互联网+’的民族地区科学普及研究”(课题编号:16JJD880034)、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20年度培育基金团队项目(课题编号:JSJY2020001)的研究成果。

*廖伯琴,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

[1]新教材要凸显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首先应有更高的站位,应更加清晰地凸显物理学是什么,物理课程的功能是什么等。

下面结合新教材中的两个案例来说明。

高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

高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
黄恕伯
人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特点
●教材内容体现时代性 在正文、栏目、习题中都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
●重视科学探究活动 ●全面体现 STS 思想 ●呈现方式生动活泼
探究问题广泛、形式多样、探究精神贯穿全书
●注重科学精神的熏陶 以学史材料弘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正确对待高考目标
人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特点
●教材内容体现时代性 在正文、栏目、习题中都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
●重视科学探究活动 ●全面体现 STS 思想 ●呈现方式生动活泼
探究问题广泛、形式多样、探究精神贯穿全书
●注重科学精神的熏陶 以学史材料弘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在正文、栏目、习题中,全面体现 STS 思想 版式新颖、图片精美、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特点人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特点注重科学精神的熏陶注重科学精神的熏陶呈现方式生动活泼呈现方式生动活泼合理设置各种栏目合理设置各种栏目全面体现全面体现stssts思想思想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强化物理方法教学强化物理方法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专题研究实验习题专题研究实验习题正确对待高考目标正确对待高考目标教材内容体现时代性教材内容体现时代性在正文栏目习题中都能感受到重视科学探究活动重视科学探究活动探究问题广泛形式多样探究精人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特点人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特点注重科学精神的熏陶注重科学精神的熏陶呈现方式生动活泼呈现方式生动活泼合理设置各种栏目合理设置各种栏目全面体现全面体现stssts思想思想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强化物理方法教学强化物理方法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专题研究实验习题专题研究实验习题正确对待高考目标正确对待高考目标教材内容体现时代性教材内容体现时代性在正文栏目习题中都能感受到重视科学探究活动重视科学探究活动探究问题广泛形式多样探究精以上特点在以上特点在阅读教科书时能够阅读教科书时能够明显地感觉到明显地感觉到注重科学精神的熏陶注重科学精神的熏陶呈现方式生动活泼呈现方式生动活泼合理设置各种栏目合理设置各种栏目全面体现全面体现stssts思想思想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强化物理方法教学强化物理方法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专题研究实验习题专题研究实验习题正确对待高考目标正确对待高考目标教材内容体现时代性教材内容体现时代性在正文栏目习题中都能感受到重视科学探究活动重视科学探究活动探究问题广泛形式多样探究精以下特点则以下特点则可能要通过解读才可能要通过解读才能获得更深认识能获得更深认识人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特点人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特点1

高中物理新课改教材与旧教材的比较(精华版)

高中物理新课改教材与旧教材的比较(精华版)

高中物理新课改教材与旧教材的比较作者:王祝敖( 高中物理河北衡水物理一班)评论数/ 浏览数: 2 / 117 发表日期:2021-07-22 10:31:30从20XX年9 月河北省一般高中高一同学全面使用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作为老师最需要适应新课程,重新学习,懂得新课程的理念,教学方法,重新备课,制作课件;由于新课改要求一般高中的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实行学分制,并且国家训练部批准全国各地60 套普通高中试验教材编写立项,因此,这次课程改革与以往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为了能较好把握这次课改的理念,下面就经全国中学校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初审通过的即将投入使用的物理人教版新教材与之对应的20XX 年版的旧教材内容加以比较;1 教材学问结构编排的比较在学问结构编排上,与03 年版旧教材就存在较大差异:在详细的每节内容编排上,两本教材各具特点;表 1 列出两本教材在新教材必修 1 中的对应内容的详细编排说明;从表中的结构上看,旧教材先讲“力”,再讲“直线运动”,然后讲描述力与运动关系的“牛顿运动定律”,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是从“力”跳动到好像毫无关系的“直线运动”中去,这种割裂的排列次序忽略了同学的认知规律,不利于同学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而新教材就从与中学学问连接紧密的“运动”讲起,引入争论问题的科学方法,逐步过渡到难度稍大的“匀变速运动”,之后才讲解“力”,最终争论“运动和力的关系”,整体上有先分后总的感觉,结构比较科学,并且探究性强,突出了对同学争论问题的科学方法的培育;从新教材的详细学问结构编排看,人教版具有从一般到特别,从整体到局部的特点;比如: 先讲匀变速直线运动,后讲其中的自由落体运动,先讲基本作用力,后讲弹力,摩擦力等各种性质力,先依次讲解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后,再详细分析受力与运动情形的关系;这种编排有利于同学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特点,并在对详细问题的分析中加以应用;在力的部分,是由探究弹力,争论摩擦力等再过渡到争论各种受力的方法上,在牛顿运动定律的部分,是由伽利略的抱负试验动身,去寻求力和运动的关系,获得科学规律;这种支配就是从生活角度动身,从详细的形象思新教材03 年版旧教材章节章节力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重力时间和位移弹力运动的描述力速度摩擦力试验测速度力的合成加速度力的分解机械运动试验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位移和时间匀变速线运动能研究直线运动加速度速度与时间运动规律位移与时间规律的应用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争论牛顿第肯定律重力与基本相互作用运动状态转变弹力牛顿其次定律摩擦力牛顿第三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相互作用力的合成力学单位制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力的分解惯性系学问定律适用范畴牛顿第肯定律共点力的平稳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共点力的平稳条件应用牛顿其次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物体的平稳力学单位制有固定转轴的物体的平稳牛顿第三定律受力与运动情形关系分析力矩平稳条件的应用共点力的平稳条件,超重与失重维到抽象的特点概括和规律应用,从易到难,降低了以往的教学中一个规律的实例变成同学学习的难点的可能性,有利于同学调适认知;新教材在学问结构编排上都力求防止对学问连贯性的割裂,在次序上表达了不同的认知特点;2 教材出现形式的比较新教材不仅在学问结构编排上与旧教材有很大差异,而且在出现形式上也更新奇活泼,富有剧烈的吸引力;第一,在版式设计上,两本教材都留有批注空间,突出重点;所不同的是,人教版新教材的暖色调就给人比较亲切的感觉,各种淡彩的印刷,就给入耳目一新的清爽感,更显活泼;老师使用教材时,可以适当考虑颜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指导同学利用好教材;再者,在插图设计上,新旧教材也各不相同;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插图能突破时空的局限,把古今中外,宏观与微观,过去与现在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学问和科技成果生动形象地层现在同学面前;旧教材中照片较少,多是绘制插图,虽然可以把抽象内容直观化,但缺乏真实性,同学学习时简单产生纸上谈兵的感觉;而两本新教材的照片都比较多,有很强的真实感,特别对同学,更增加一份亲切的吸引力;而漫画的加入,就是人教版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好玩的漫画人物,场景和对话,能充分吸引同学的留意力,激发学习的爱好,增加奇怪心和动手实践的欲望;因此,在新教材的使用中,老师假如能结合所选用的新教材插图的不同特色,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物理现象,来激发同学学习的主动性,信任可以取得较好的成效;3 教材功能的比较随着训练理念的不断进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材也在不断的更新;教材的内容支配和出现形式的转变,都是为教材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服务的;现代物理教材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在传授物理学问,培育同学智能的同时,帮忙同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将同学培育成具有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对社会高度负责的高素养的人才;03 年版的旧教材已经开头融合STS 的内容,开头留意科技与社会的结合,新教材就更好地融合了相关内容;比如:人教版开设的“科学闲逛”栏目,就是结合教材学问点,来介绍最新的科技进展,仍有“桥梁的争论”课题的提出,让同学利用所学的力学学问对身边的各种桥梁进行分析和争论;开设“实践和拓展”栏目,让学生从课堂走入生产生活,去丰富和实践自己所学的学问;另外,仍在课后配套练习的编制上做了较大的改动,增加了大量实际问题,让同学去摸索和争论;并且,为了更好地培育符合现代社会进展需要的高素养的人才,新教材都增加学科专业英语的基础内容,对物理的专业术语都有英语对比便利老师实行双语教学;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学目的也由传统的“授之以鱼”而逐步转为授之以渔”,新教材在讲解学问点时都具备明显的探究性,都期望让同学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学问的学习,仍能从中锤炼自己的才能,形成现代人才应当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相比较而言,人教版新教材的说理性更强,各种争论和试验的仪器要求不高,利于普遍推广;新教材中学问点的学习多从观看摸索,试验探究开头,在争论沟通,实践拓展和网络资料查询指引中终止,结合较为先进的仪器和手段,进行各种现象及科学学问的争论,这种编排更有利于对同学争论问题的方法的培养;。

中学物理新课程教材特点

中学物理新课程教材特点

中学物理新课程教材特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展,同时也有利教师创造性的进行教学”。

新教材叙述简明、轻快,形式生动活泼,并以视觉形象及其冲击力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1、体现三维的课程培养目标《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总目标的前提下,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对于人才素质的培养,新教材正反映了这个“三维教学目标”。

高中物理课本里直接融入了科学探究。

在“实验与探究”栏目的学习中学生将认识到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实验一些基本技能,学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能独立完成一些物理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

在实验处理的过程中培养了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在“讨论与交流”栏目的学习中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培养了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在“资料活页”、“我们的网站”中学习到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知道一些与物理学相关的应用领域。

从中了解到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广东版”物理教科书导入部分人文主义和物理美学教育,导入部分图片文字不多,却极具感染力。

如运动的描述一章中通过对“急驰的流星划过夜空,展翅的雄鹰空中翱翔,矫健的鹿群林中奔跑……”描绘出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们有对自然探索的渴望。

而在“关于怎样学好物理”的学生和老师的对话中让学生感受物理严谨的逻辑、富有趣味性的探究活动。

我们欣喜地看到,“以学生为本”在物理的教学中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体现物理的人文价值,已经不是课程改革中空洞的理念,它甚至渗透到导入的文字这样的一些细节中。

新教材的特点

新教材的特点

一、教材特点分析新课程改革带来了许多新鲜气息,虽然说高中物理也就是几百年前的一些经典物理加上几点近代物理,但这些无所不在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当中。

新教材紧紧抓住这一特点,从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教材结构、教学评价等几方面都作出了调整。

1、教学理念:(1)新教材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2)新教材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

这些都可以从新教材十分重视科学探究来体现。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播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得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2、教材结构:(1)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教材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合理调整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更能体现知识接受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教学评价:新课程在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程评价体现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二、物理教学中怎样“重过程”如果用最简单的语句来陈述新课程中实施教学的思路,那就是:“重过程”,“重情感”,“重生活”。

“重过程”: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

“重情感”: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重生活”:重视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

1、什么是“重过程”?重视学生自主经历某种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例如观察、实验、解释、分析、概括、交流等)。

通过该活动,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体验,形成意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高中物理新教材特点分析

高中物理新教材特点分析

高中物理新教材特点分析【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也在随之不断的变革,高中物理新教材突出了更加人文化的一面。

本文就高中物理的新教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教材;特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关于物理的新课标已经颁布,要体现出一种“一纲多本”的主题。

那么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就应该了解高中物理新课程的相关性理念,了解课程目标,在一个更加高的层次上来了解高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

一、突出过程与方法相对比于传统的教材来说,新教材并不是简单的将知识的结果直接展现出来,新教材在对知识进行展现的过程中,注重过程与方法,即它会将知识是怎样具体得到的,他会将这个过程展现给学生,而得到知识的过程,一般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其思维过程,想象过程,以及其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过程。

第二,指的是在历史上,对于某一位科学家,在对某一规律予以认识时,其群体的活动过程以及其思维过程。

关于第一个方面,在前面已经有所说明。

关于第二个方面,在新教材中,比如说,在对于自由落体的运动、万有引力、天体的运动等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时,它主要是在科学足迹的栏目中予以介绍,在对这些历史材料进行呈现的时候,编者将其放在了社会的这个大背景下,进而从当时的经济、文化、社会中认识科学史中的一些事件。

二、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这是著名教育家孔子的名言,这就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只有对一件事情有兴趣,才有可能将其学好做好。

当然在对其产生兴趣的前提就是要对其能够懂得。

比如说科学。

要想使学生爱上科学,就应该先让学生懂得科学。

在新教材中,编者努力的将学生能够懂得科学作为一个努力的追求。

对于一些重点以及难点,新教材中就多给出了几个台阶,“没有登不上的山,只有走不了的台阶”比如说,在高中物理关于匀速的圆周运动中其加速度的方向的这一节,在教材中共设置了五步。

高中物理选修1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的区别

高中物理选修1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的区别

高中物理选修1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的区

首先,我们将比较高中物理选修1的新版教材和旧版教材之间的区别。

新版教材的出现通常是为了更材内容,与时俱进,并更好地满足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

以下是新版教材和旧版教材之间的主要区别:
1. 内容更新
新版教材通常会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更新。

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一些新的领域和理论可能会出现在新版教材中。

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准确、最新的物理知识。

2. 教学方法
新版教材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研究。

这可能包括更多的实验、案例研究和互动式研究活动,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

3. 教学资源
新版教材可能会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电子版教材、配套的教学视频、在线题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研究内容,提高研究效果。

4. 技术支持
新版教材可能还提供技术支持,例如在线研究平台、研究指导等。

这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技术工具进行研究,并获得更多的辅导和指导。

5. 教学目标
新版教材可能会有更新的教学目标。

这些目标可能更加贴合现代社会和职业需求,帮助学生培养更全面的物理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选修1的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新版教材通过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资源增加、技术支持提供以及教学目标更新等方面,力求使学生得到更好的物理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陈渊(巢湖学院06物理函授本科,安徽巢湖,238000)[摘要] 从结构、内容、理念等方面对高中物理新旧教材进行研究、比较后发现:新教材的形式新,增强了趣味性和灵活性;教材结构有较大改进,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新教材重视基础和思路,更注重“研究性学习”,力图将科学探究引入中学物理教学。

[关键词] 新教材教材结构教学内容科学探究A Comparison of Newand Old Course - books of Physicsin China’s Hi gh SchoolsChenYuan(Department of Physics,Chaohu college; Chaohu,Anhui; 238000) [Abstract] A comparative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between new - version and old - version course -books of Physics in high schools in terms of their structure,content and design notions. Findings show that teaching materials in the new version have been properly arranged to cater to students’in2terests and teaching flexibility,structure of new course - book components has been improved a lot and some amendments have been given to its content,and more importantly,the new version attaches much importance to shaping students a mind of“learning in research”.[Key Words]new - version course – book structure content scientific research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国家教育部颁布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拉开了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序幕。

新标准明确提出物理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在课程内容方面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设计了模块课程供学生选择。

这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然而,要真正深入教学改革,用好新教材,首先必须研究新教材在旧教材的基础上“新”在何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新教材。

1形式新,增强了趣味性和灵活性1.1形式变化大版式采用16 开本,并在每页的一侧留有一列空间放置插图,旁批留给学生利用。

这在视觉和心理上给出了较为宽阔的空间,很受师生欢迎。

为了突出重点,用不同的字体区分不同的内容:正文、选学部分、实验、例题和习题等,并在演示实验、重要的公式和定律下,铺设彩色衬底,力求形式活泼、醒目而又不“喧宾夺主”。

在每章前面,编者精心选择了一句科学家(或名人)名言,力求与内容有关,希望先哲们的深刻思想,能够对学生有所熏陶和启迪,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一种尝试。

1.2增强了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好奇心是产生兴趣的前提。

新教材把培养学生兴趣和保护好奇心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力求避免出现大多数学生随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增多,而好奇心反而被“扼杀”的反常现象。

例如,在“反冲运动、火箭”部分安排了“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内容供学生阅读,这在我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深受学生欢迎。

又如,在《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一章收集了阅读材料“纳米技术”。

在《电磁场和电磁波》一章增加了“移动电话”的阅读材料。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社会进入空前繁荣与发展的时期,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无一不与物理知识有关。

新教材将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视角去认识物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了解物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3富有灵活性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总体要求上:新教材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

这使教师能更好地根据具体教学实际进行因材施教。

在全体学生掌握必学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少数优秀学生学好选修内容。

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注意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灵活性还表现在教学方法的灵活上: 新教材积极倡导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强调用科学探究指导教学。

教师只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讨论”、“研究性学习”、动手“做一做”等教学过程有效地进行。

2教材结构有改进教材不是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它的结构不能等同于学科的知识结构,而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做到科学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完美统一。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未作大变动的前提下,依据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一般规律,对教材的编排顺序、结构安排做以下调整:2.1章节有变动较明显的是在“力”、“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之后新加了“物体的平衡”一章,介绍了各种平衡,这是前三章知识的深入,也是一个小结。

如在经典物理的重点“牛顿运动定律”一章中新增了“超重和失重”、“惯性系和非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扩展了知识面,贴近实际生活。

又如,机械波是高一学生学习的另一难点,主要是因为前面讲述的都是单个质点的运动,而波动要求学生理解并想像多个质点同时又不同步运动的情况,以及这种运动在空间的传播,这对高中一年级学生是有相当难度的。

新教材把机械波由第一册移到第二册,将波动形式集中讲解。

这样,既把在高中一年级学习时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移至学生能力有所提高的高中二年级,难度相对降低;又把几种形式相同而实质不同的波动———机械波包括声波、电磁波、光波放在一起讲,便于类比,有利于加深理解。

2.2减小章节,分散难点多年来,高中一年级的物理学部分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关。

虽然教学中教师想方设法化解难点,但初、高中的“台阶”仍是高一物理教学的问题之一。

力学的第一章,集中了力的概念、力的合成和分解、牛顿三定律、物体受力分析等较为抽象和需要综合运用知识的诸多内容。

加之,许多学校对高中教师采取“大循环”的教学安排,教师刚刚辅导完三年级的总复习,又接着教一年级,难免会忽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有意无意地对学生要求过高,这就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困难。

继而在牛顿定律的应用中又做了不少较难的题目,使学生一上高中就遇上“当头一棒”。

新教材中这个问题解决得较好。

部分采取了分散难点,减小台阶的做法,把章划小。

在力学的起始章“力”中不讲牛顿三定律和物体的受力分析,只讲力的概念、种类、合成分解,突出力的矢量性。

在运动学之后将牛顿三个定律在一章内讲述,使学生对它有个初步的、全面的认识,并只处理最基本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章中让学生在比较简单的情境中结合运动学知识运用牛顿三定律。

最后,在“超重和失重”一章中,要求受力分析,处理动力学中较综合的问题,分析较难的超重、失重和连接体问题。

与旧教材相比,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分散了难度。

如何调整教学结构和体系,这是需要深入探讨的一个大课题。

既要考虑学科体系,又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注意循序渐进、分散难点。

这两方面结合得好,可以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

3教学内容有调整教学内容受教学目标的指挥。

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新标准要求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高中物理教学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更新。

更新,必须处理好经典物理知识与近代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

高中物理课主要讲述经典物理知识。

经典物理反映了宏观、低速条件下的发展规律,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

但加强近代物理的内容,使学生了解近代物理,体现内容的时代性,已迫在眉睫。

大量增加近代物理的内容,这是新教材内容上的一“新”,具体表现在:3.1调整知识点我们知道,能量的观点、守恒定律、波的知识等在近代物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机械波”一章不仅讲述一维波,而且讲了二维波和三维波,增加了波的反射和折射、多普勒效应(选学)。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波这种运动形式的讲授。

3.2渗透观点即渗透一些近代物理中的观点。

例如,在讲解分子物理部分时,渗透统计的观点;讲解光的本性时,渗透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观点。

并在比较照片上的曝光时间长短不同时,说明光波强度与光子到达的概率关系等。

3.3寻求联系注意讲解或介绍能够把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联系起来的知识点,在介绍近代物理知识时注意到这种“接口”。

例如,在介绍狭义相对论时讲了利略相对性原理,说明相对任何惯性系力学规律都具有相同的形式,进而介绍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介绍量子力学初步概念时,介绍物质波,进而介绍概率密度的概念。

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知道一点近代物理常识,而且能粗略体会到近代物理是怎样从经典物理发展起来的,知道在看似平凡的问题中如何蕴含着新的、革命性的变革。

3.4介绍物理学的广泛应用物理知识有广泛的应用,新教材注意了与基础知识密切联系的实际知识。

高中物理既要讲述实际问题中的物理原理,介绍物理学的广泛应用,还要介绍与物理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现代科学技术,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这在新教材中有所反映,如约有20 多个阅读材料介绍了物理学的应用。

应用是学习、认识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联系实际应进一步深化,使它成为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

4重视基础,注重理解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必须理顺思路。

经验告诉我们,对同样的问题,教材或教学的思路顺畅、轻快,学习时感到轻松、容易,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提高能力,教学必事半功倍。

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重视基础,在思路顺畅上下工夫。

新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了这些问题:4.1抓住知识体系中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讲清楚基础知识讲清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除了我们一贯强调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之外,还有一些看似明白,而实际不清楚的“小”地方,这是学习过程中的“误区”。

例如,近几年高考中学生屡犯的错误———眼睛看物体,或透镜成实像虚像”的问题,关键是要真正理解“光线”这一个物理模型,以及明确认识到只有“光线”进入眼睛,才能看到发光物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