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周邦彦

合集下载

《苏幕遮》(周邦彦)全面版

《苏幕遮》(周邦彦)全面版

故乡遥,何日去。家 沉香 鸟雀 荷叶 初阳 宿雨 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
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 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 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 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 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作者描写这些景物用了哪些手法?
面上无数的碧荷在微风中摇曳,最后远望
整个池塘,仿佛摄影一般。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 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 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 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 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作者寥寥数语,就把荷花写的出 神入化,这不得不令我们惊叹,特 别是一个“举”字,立刻让读者联 想到荷茎在用力托着一个亭亭玉立 的少女一样,使荷叶有了生机,有 了神韵。难怪王国维称之说“真能 得荷之神理者”。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 花姿态,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 故乡。
全诗明白如话,不加雕饰,然意 境深远。
从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中,对 小楫轻舟泛游芙蓉浦的自在生活的深 情向往中,也能依稀地感到作者对官 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的宁静生 活的向往。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 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 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 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 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 中滚动着,闪烁着。
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细节描写:阳光照耀下,水珠越来越小,
故乡遥,何日去。家 越来越少,这是绘画难以描画的水珠蒸发
住吴门,久作长安旅。的过程,但周邦彦却把这一过程写的如此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 传神。

《苏幕遮》(周邦彦)

《苏幕遮》(周邦彦)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知人论世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北宋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羁旅愁思 是他词作的重要题材,咏物也是周词的主 要题材,周邦彦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 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周词语言富丽精工, 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 杜”,“词家之冠”。技法上成为婉约词 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 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 自然。
整反 体复 感诵 知读
梦忆 安 家 故 入否 旅 住 乡 芙, 。 吴 遥 蓉小 五 门 , 浦楫 月 , 何 。轻 渔 久 日 舟郎作去 ,相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宿 檐 鸟 燎 一雨 语 雀 沉 风, 。 呼 香 荷水 叶 晴 , 举面 上 , 消 。清 初 侵 溽 圆阳晓暑 ,干窥。
问题一:请尝试找出本词的韵脚。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 入芙蓉浦。”
如果说前面的都是写实景,那么最 后一句就转入了虚构的梦境描写。思乡 情切,以致梦中飞渡,恍若回到故乡, 与友人一起小楫轻舟畅游芙蓉浦了,全 词以如梦如幻的乡愁乡梦结束。
“五月渔郎相忆否?”
对写法
杜甫在《月夜》中表达思念妻子之情,是 这样表达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 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明代王嗣奭在《杜臆》中说:“公本思家, 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念及儿女不能思, 又进一层。”周邦彦此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思念家乡之人,又不直说,而说渔郎 是否记起自己,不仅把自己对家乡对朋友的思 念之情表达的更加细腻真切,而且使得不落俗 套的意境又进一层。王国维赞之曰:“词中老 杜,非先生不可”。

古诗鉴赏:周邦彦《苏幕遮·燎沈香》

古诗鉴赏:周邦彦《苏幕遮·燎沈香》

古诗鉴赏:周邦彦《苏幕遮·燎沈香》古诗鉴赏:周邦彦《苏幕遮·燎沈香》苏幕遮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作者简介周邦彦(1057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词人。

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

宋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为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

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今江苏省)县令等。

宋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年)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

宋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

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

后死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

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

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题解《苏幕遮·燎沉香》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小令词,主要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

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梦回故乡。

全词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思乡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词句注释燎(lio):细焚。

沈香:沈,现写作沉。

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溽(r)暑: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周邦彦《苏幕遮》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周邦彦《苏幕遮》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周邦彦《苏幕遮》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苏幕遮宋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30] 。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 [31] ,久作长安旅 [32] 。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33] 。

注释:[30]燎沉香,消溽暑:炉焚沉水香,以去暑湿。

[31]吴门:苏州的旧称,此借指钱塘故乡。

钱塘,古属吴国。

[32]长安:指首都汴京。

[33]芙蓉浦:荷花荡。

译文: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评析:久困汴京,为感慨的由头。

周邦彦元丰三年入都,六年为太学正,五岁不迁,颇伤沦落。

睹池中绿荷,遂念及故乡的荷塘、渔伴,乡愁一缕,虚际盘旋。

骚雅清虚,确为本色佳制。

王国维以为“‘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可见其意境之高卓了。

作者简介: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杭州人。

少疏隽有才,元丰二年(1079),入都为太学生。

六年,献《汴都赋》歌颂汴京形胜与朝廷新法,一命而为太学正。

及司马光等旧党执政,邦彦亦遭废黜,转徙庐州、荆州教授、溧水知县等职。

哲宗亲政,复行新法,召为国子主簿。

徽宗朝,累官至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出知顺昌府,徙处州。

卒于南京(今河南商丘)。

有《片玉词》传世。

周邦彦是继柳永、苏轼之后崛起词坛的巨匠,作品清蔚圆融、浑厚和雅,善于融化诗句。

尤精通音律,主持大晟府工作,对于保存古曲、增演新调,贡献巨大。

周邦彦苏幕遮

周邦彦苏幕遮

“诗中老杜,非先生不可。”
——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
月 夜
fū 今夜鄜州月, 遥怜小儿女, 香雾云鬟湿, 何时倚虚幌,
杜甫
闺中只独看。 未解忆长安。 清辉玉臂寒。 双照泪痕干?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把妻儿家室安置 在鄜州,八月太子在灵武即位,消息传来, 杜甫一人从鄜州奔向灵武,希望投奔新帝有 所作为,半途中却被安史叛军俘虏,押解到 长安。诗人身居已经沦陷的长安,心中牵挂 鄜州的妻子。在一个秋天的月夜里,杜甫写 下了这首真挚感人的思亲之作。
苏幕遮 周邦彦
liǎo qīn kuī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 举。


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 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

入芙蓉浦。
苏幕遮 周邦彦
快天亮的时 候。 侵,渐近。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
昨夜下的雨。 清润圆正。
月 夜
fū 今夜鄜州月, 遥怜小儿女, 香雾云鬟湿, 何时倚虚幌,
杜甫
闺中只独看。 未解忆长安。 对写法 清辉玉臂寒。 双照泪痕干?
——此诗的突出特点在于诗人本意是 要表达自己对妻子深切的思念,但却用对写法从妻 子对自己的思念来写,让思念从彼岸飞来,愈见得 杜甫的思念之深切。
shì
——明代王嗣奭在《杜臆》中说:“公 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念 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
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在词人眼里, 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她们也会“呼”也爱 “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爱。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王国维曾称道:‚美成《 苏幕遮 》词,‘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试分析“荷 之神理”体现在哪里。 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 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 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似得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髓。 “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

苏幕遮 周邦彦

苏幕遮 周邦彦

下片: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记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思考: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故乡遥,何日去?
作者上片写荷花,下片直接写思乡,你觉得突兀吗? 结合课后习题第二题,想想联系上下两片感情纽带 的是哪个意象? 答、荷花。从“溽暑”我们知道此时的南方应该正 处在五月份左右的梅雨季节,荷花花期当在六月, 杨万里有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么五月份 的钱塘应该是满眼都是“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荷花勾起了作者无限的思乡之情,这样前后就连接 起来了。
爱。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这首词虽写久居汴京与消夏思归的 情思,但却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而著称于 世。 “一一”: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 疏密相间,高低起伏,颇具层次感。 “举”:一个动词写出了荷叶雨后 挺立水面的勃勃生机的美,使上片有了 风骨,而又不失风韵。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 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 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 忘,似得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 髓。 ——简约的构图美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先一个雨珠,后扩大 到荷叶,再降低到水 面,最后远望整个池 塘,仿佛摄影。从不 同的角度,不同的侧 面,用不同的镜头摄 下了荷花丰富多彩, 栩栩如生的形象。
上片: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 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 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时间: 溽暑 侵晓(五月份左 右, 雨后的 早晨) 景物:鸟雀 荷叶 初阳 宿雨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呼:更显人性化------拟人 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窥:把鸟儿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的活灵活现,更写 出了鸟雀的多情,窥檐以告诉人们新晴之欢,显得 有韵味。此时作者的心情也由沉郁转为欢快。在词 人眼里,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它们也 会“呼”也爱“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

《苏幕遮》(周邦彦)

《苏幕遮》(周邦彦)
• •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一生在仕途上不得意,几度奔波于 地方州县,深切感受到漂泊的滋味, 于是羁旅愁思成为他词作的重要题材 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新月、荷 花、梅花、梨花、杨柳等都是他吟咏 的对象。 • 周邦彦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 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周词语言富丽精 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 “词中老杜”,技法上成为婉约词的 集大成者。
燎香图
鸟雀呼晴图

拟人的手法
把鸟儿们东 张西望的神 态表现得活 灵活现。
呼:更显人性化,表 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 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
鸟雀呼晴图
• 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
晴。在词人眼里,鸟雀仿佛有着人一
样的喜怒哀乐,她们也会“呼”也爱
“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
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
样红。”于是词人喃喃自语:故乡 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回去呢?
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
“久”字体现了作者对飘泊生活
尤其是仕途生活的厌倦,在其它 作品中词人一再以“京华倦客”
自称,可见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 系故乡。早年进京时的豪情壮志如今已消磨殆尽。
“五月渔郎相忆否?”
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全诗明白如话,不加雕饰,然意境深远。
从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中,对小楫轻舟
泛游芙蓉浦的自在生活的深情向往中,也能依
稀地感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乡之情外,还有寄托了其 他什么情感?
情景关系结构图 燎香消暑---沉闷
情 因 景 异 , 富 于 变 化 。
上 片 写 景 ,
鸟雀呼晴---欢快 风荷摇曳---欣喜
风荷
伤愁---羁旅他乡 怅然---梦回荷塘

周邦彦《苏幕遮》高考诗歌鉴赏

周邦彦《苏幕遮》高考诗歌鉴赏

周邦彦《苏幕遮》鉴赏阅读天地0531 0750周邦彦《苏幕遮》鉴赏原文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赏析一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

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

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意思比较单纯。

上阕先写室内燎香消暑,继写屋檐鸟雀呼晴,再写室外风荷摇摆,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

词中对荷花的传神描写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

下阕再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圆,风荷凌举的景象联想到相似的故乡吴门的五月的风物,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相思之情淋漓尽致。

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段落极为分明。

一起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两句写境静心也静。

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

“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叶上”句,清新而又美丽。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则动态可掬。

这三句,实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极为巧妙,而又音响动人。

大意是: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

这像是电影的镜头一样,有时间性的景致。

词句炼一“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如生。

这样,再看“燎沉香,消溽暑”的时间,则该是一天的事,而从“鸟雀呼晴”起,则是晨光初兴的景物,然后再从屋边推到室外,荷塘一片新晴景色。

再看首二句,时间该是拖长了,夏日如年,以香消之,寂静可知,意义丰富而含蓄,为下阕久客思乡伏了一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中老杜,非先生不可。‛
——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
月夜
今夜鄜州月, 遥怜小儿女, 香雾云鬟湿, 何时倚虚幌,
杜甫
闺中只独看。 未解忆长安。 清辉玉臂寒。 双照泪痕干?
——“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 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
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思乡之切以至梦中飞度,恍若已回故乡,与友
爱。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这首词虽写久居汴京与消夏思归的情思,但
却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而著称于世。
王国维曾评:‚美成《青玉案》词,‘叶上
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
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一一‛:荷叶在水面上
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
人小楫轻舟畅游于芙蓉浦。
词最后的‚芙蓉浦‛,与上片的‚荷‛遥相呼
应,是对荷的描写的延伸,使全词结构更为完整、
紧密。
每一句都带有动作性或视觉性,几乎 句句都可构成一个或几个画面,构成角度
不同的镜头……
这首词写游子的思乡情结,写景写人写情写
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
思乡之苦隐藏在清圆的荷叶下,遗忘在五月
苏 幕 遮
周 邦 彦
漳州一中 黄安娜
周邦彥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一生在仕途上不得意,几度奔波于地方州
县,深切感受到漂泊的滋味,于是羁旅愁思成
为他词作的重要题材。
精通音律,能自度曲,曾替朝廷管理音乐。
著有《片玉集》,也称《清真集》。
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 律,被称为‚词中老杜‛,技法上成为婉约 词的集大成者。
的江南,渔郎的轻舟上……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
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全诗明白如话,不加雕饰,然意境深远。
从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中,对小楫轻舟
泛游芙蓉浦的自在生活的深情向往中,也能依
稀地感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
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周词以雕刻取胜,但这首
《苏幕遮》,却是‚清水出芙
蓉,天然去雕饰‛,在周词中
可算是少数的例外。
燎沉香,消溽暑
时间:梅雨季节的清晨 室内环境:雨后的房间里面又潮又湿 心情:如房间的环境一样,闷闷的 室内活动:燎沉香——消溽暑 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呼:更显人性化 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窥: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在词 人眼里,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她们也 会‚呼‛也爱‚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
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
‚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 《八声甘州》
长期客居、仕途殊不称意,早年进京时的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情壮志如今已消磨殆尽。
世事的无常、仕途的阻滞、官场的黑暗,使
他不由地想起故乡的往事。
五月渔郎相忆否
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用设问反写不知
旧友是否忆我,不仅把自己对故乡、对朋友的思
念之情表达得更细腻真切,而且不落俗套。
低起伏,颇具层次感。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风‛造成左右摇摆的力 ‚举‛代表向上的力 荷茎修长挺拔、英姿 飒爽,在风中‚举‛,具 有动感,尤见精神。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
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
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
忘,似得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
髓。
——简约的构图美
故乡遥,何日去?
荷花点燃了词人的思乡情,他的家乡在 钱塘,那里有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 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于是词人喃喃自 语:故乡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回去呢?
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
‚久‛字体现了作者对飘泊生活尤其是仕途 生活的厌倦,在其它作品中词人一再以‚京华倦 客‛自称,可见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系故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