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35)》成果

合集下载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2012-2018)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2012-2018)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网络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3210号二○一一年五月成都1 总论1.1 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规划名称:《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6)》东莞市于2004年编制完成了《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08编制完成了《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于2009年7月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

为结合珠三角城际轨道线网及各镇区发展需要,对原有的2号线虎门至长安段、3号线常平以东段等线路进行了局部调整,远期规划形成4条市域骨干线路,总长219.2km,共设置车站总76座,其中城市轨道间换乘枢纽车站4座,途经22个镇区。

图1-1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图1.2 规划范围与年限规划范围即东莞市域范围,包括32个镇街,面积为2465平方公里。

近期建设规划拟定年限为2020年。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时序方案线路起终点站长度(km)开工年完工年累计通车里程(km)1.3规划主要内容(1)1号线(一期)工程1号线工程起点望洪站位于洪梅镇、望牛墩镇交界处西部干道与望洪路路口北侧,本站与穗莞深城际线及佛莞惠城际线形成综合换乘枢纽。

出望洪站后,线路往东高架跨过赤滘口河沿西部干道进入道滘镇,后跨过广深高速后沿万江路进入万江街道,在新人民医院站前线路由高架转入地下。

出汽车总站后,线路拐向东南下穿东江,沿鸿福西路进入南城街道,在鸿福路站与2线换乘。

而后线路沿鸿福东路进入东城街道,过新源路站后线路向南拐入莞长路(107国道),在东城南站与莞惠城际线换乘。

过水濂山路站后进入大岭山镇,经建设路进入松山湖片区,并在此设松山湖站与R3线换乘,线路下穿莞深高速后,沿松佛路进入大朗镇,在湿地公园站后线路经富民中路拐入黄江镇,在莞深高速公路黄江收费站南侧设黄江中心站,也是本次设计的终点站,本站与R4线换乘。

1号线(一期)全长58.285公里,共设21座车站,其中地下站12座,高架及地面站9座,5个为换乘站。

东莞地铁3号线设计单位中标

东莞地铁3号线设计单位中标

东莞地铁3号线设计单位中标
摘要:
1.东莞地铁3 号线设计单位中标背景
2.中标单位的相关信息
3.东莞地铁3 号线的规划及意义
4.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和交通的影响
正文:
近日,东莞地铁3 号线设计单位成功中标,标志着该线路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作为连接东莞市各大区域的重要交通线路,3 号线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东莞市的轨道交通网络,提升市民出行便利度。

中标的设计单位是我国知名的地铁设计公司,具有丰富的地铁设计经验。

他们在地铁建设领域的专业技术和优秀业绩,将为东莞地铁3 号线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东莞地铁3 号线规划起点位于东莞市虎门镇,终点位于东莞市寮步镇,线路全长约70 公里,沿途设站25 座。

3 号线将与其他地铁线路形成换乘,构建起东莞市的轨道交通网络,方便市民快速出行。

东莞地铁3 号线的建设对于提升东莞市城市品质、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线路将极大地缓解东莞市内的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其次,3 号线将串联起东莞市各大商业区、居住区和工业区,为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总的来说,东莞地铁3 号线设计单位的中标,标志着该线路建设进入实质
性阶段。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将带动轨道交通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将带动轨道交通建设

RAIL TRANSIT 城轨交通52世界轨道交通2019.04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将带动轨道交通建设◎ 本刊记者 曹卓娜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这份纲领性文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划。

其中,轨道交通行业被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纲要》强调: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

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

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完善大湾区铁路骨干网络,加快城际铁路建设,有序规划珠三角主要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加强港澳与内地的交通联系,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等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对接,构建安全便捷换乘换装体系,提升粤港澳口岸通关能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人员、物资高效便捷流动。

轨道建设已“先行”《纲要》的出台无疑会进一步推动粤港澳的轨道交通建设。

事实上,在此之前,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就已经是区域城市的重要议程,并且出台了多项建设规划。

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在高速铁路方面,提出重点推进深圳至茂名铁路、梅州至潮汕铁路、合浦至湛江铁路、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广州至汕尾客运专线、汕尾至汕头铁路(兼顾城际)、龙川至龙岩客运专线、湛江至海口铁路扩能工程、张家界经湛江至海口旅游高铁等项目建设,研究规划广州至河源客运专线、广州至湛江客运专线等,完善经粤东西北至周边省(区)高速铁路通道建设,形成东联海峡西岸、沟通长三角,西通桂黔、辐射大西南,北达湘赣、连接中原地区的“五纵二横”1高速铁路骨干网络,实现市市通高速铁路。

规划还提出完善区域城际交通网,重点推进“环+放射线”的珠三角城 际铁路网建设,基本形成以广州为核心,纵贯南北、沟通东西两岸的城际铁路主骨架网络;适时启动珠三角城际铁路网规划修编。

继续加密高速公路网,加快深中通道、虎门二桥等珠江口东西两岸跨江通道建设。

东莞 地铁轻轨路线图 详细培训讲学

东莞 地铁轻轨路线图 详细培训讲学

东莞地铁轻轨路线图详细1 总论1.1 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规划名称:《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6)》东莞市于2004年编制完成了《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08编制完成了《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于2009年7月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

为结合珠三角城际轨道线网及各镇区发展需要,对原有的2号线虎门至长安段、3号线常平以东段等线路进行了局部调整,远期规划形成4条市域骨干线路,总长219.2km,共设置车站总76座,其中城市轨道间换乘枢纽车站4座,途经22个镇区。

图1-1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图1.2 规划范围与年限规划范围即东莞市域范围,包括32个镇街,面积为2465平方公里。

近期建设规划拟定年限为2020年。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时序方案线路起终点站长度(km)开工年完工年累计通车里程(km)1号线一期望洪城际站-黄江中心站58.32012201695.53号线一期东莞东站-长安新区南站51.820142018146.82号线三期虎门火车站-长安新区站16 2015 2019 162.83号线二期东莞东站-企石博厦站14.4 2016 2020 177.64号线黄江中心站-清溪汽车站27.7 2016 2020 205.3 合计168.21.3规划主要内容(1)1号线(一期)工程1号线工程起点望洪站位于洪梅镇、望牛墩镇交界处西部干道与望洪路路口北侧,本站与穗莞深城际线及佛莞惠城际线形成综合换乘枢纽。

出望洪站后,线路往东高架跨过赤滘口河沿西部干道进入道滘镇,后跨过广深高速后沿万江路进入万江街道,在新人民医院站前线路由高架转入地下。

出汽车总站后,线路拐向东南下穿东江,沿鸿福西路进入南城街道,在鸿福路站与2线换乘。

而后线路沿鸿福东路进入东城街道,过新源路站后线路向南拐入莞长路(107国道),在东城南站与莞惠城际线换乘。

过水濂山路站后进入大岭山镇,经建设路进入松山湖片区,并在此设松山湖站与R3线换乘,线路下穿莞深高速后,沿松佛路进入大朗镇,在湿地公园站后线路经富民中路拐入黄江镇,在莞深高速公路黄江收费站南侧设黄江中心站,也是本次设计的终点站,本站与R4线换乘。

东莞地铁路线图

东莞地铁路线图

东莞地铁
根据《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东莞轨道交通远期由4条线路构成,全长194.3 7公里,通过镇区21个,设立车站55座。

《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显示,东莞轨道交通运行系统可选择普通轮轨系统、直线电机系统和低速磁悬浮系统,规划暂按采用普通轮轨系统、B型车考虑,初步选用最高时速为120公里的车辆。

背景资料
根据《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东莞轨道交通远期由4条线路构成,全长194.3 7公里,通过镇区21个,设立车站55座。

《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显示,东莞轨道交通运行系统可选择普通轮轨系统、直线电机系统和低速磁悬浮系统,规划暂按采用普通轮轨系统、B型车考虑,初步选用最高时速为120公里的车辆。

东莞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将分近期和远期两阶段付诸实施。

近期估算静态总投资为273.3亿元,动态总投资为295.4亿元。

线路。

(完整版)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草案建议书

(完整版)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草案建议书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草案建议书》标题打通深圳市光明新区光侨路、S358交界处与潮莞高速、莞深高速松山湖收费站之间的道路,路段全长只需10公里。

建议内容1、物流运输意义非凡近日,一则消息吸引了深圳、中山市民的广泛关注,中国采招网发出了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项目工程招标讯息。

这预示着论证讨论了10多年的深中通道工程今年就要上马。

有人据此分析,随着深中通道若干年后建成通车,深圳中山将开启“同城化”时代。

年初,中山市委全体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也支出在交通设施建设上,重中之重是要推进深中通道项目建设,在通过国家发改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的基础上,按照A 3方案年内动工建设,并加快做好配套路网对接工程。

今年准备在全市打通1320条村路。

另一方面通过招标公告显示,拟建的深中通道工程项目位于珠江下游核心区域,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8公里,直接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深圳和中山两市。

项目跨越珠江口内伶仃洋海域,全长约24公里,其中海中段长度约22.4公里,深中通道建成后,中山与深圳之间只需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深中通道A3方案规划图据了解,深中通道在建成后将实施免费通行,东莞西部城镇经广深高速直达深中通道而连中山、茂名、珠海等市和前海自贸区、西部空港区。

而东莞的松山湖景生态园、大朗、黄江、塘厦等东南部城镇以及惠州的惠阳、大亚湾片区距离深圳CBD的距离在60公里以上,与深圳前海自贸区、深圳大空港区的对接将会越来越边缘化,这对莞城的发展极为不利,与“一带一路”、“同城化、一体化”的建设战略显然偏线。

若打通与深圳主干道-光侨路(双向10车道)之间的断头路连接至G94莞深高速与S20潮莞高速交界处的屏山出入口-屏安路,松山湖景生态园、大朗、黄江、塘厦等东南部城镇经光侨大道至深圳前海自贸区、西部空港区只需50-60分钟,而距离中山则只需一个半小时,西南至阳江、茂名则更大大缩短之间的距离。

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仪式

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仪式

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仪式一、引言东莞市作为中国珠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规模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东莞市决定建设轨道交通2号线。

本文将详细介绍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的开通仪式。

二、背景介绍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是东莞市规划中的一条重要轨道交通线路。

该线路全长约50公里,共设站25座,连接了东莞市南北两个重要的发展区域。

2号线的建设旨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居民出行便利性,促进经济发展。

三、仪式准备1. 线路建设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的建设历时多年,涉及到土地征收、工程施工等多个环节。

各相关部门紧密合作,确保了线路的顺利建设。

同时,为了保证线路的安全可靠,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了施工和验收工作。

2. 车辆配备2号线的车辆采用了最先进的地铁列车技术,具备高速、低噪音、低能耗的特点。

车辆内部设计舒适,座椅宽敞,配备了空调系统和先进的乘客信息显示设备,提供了良好的乘坐体验。

3. 站点装饰为了使乘客在车站中感受到良好的环境和服务,东莞市对2号线的各个站点进行了精心的装饰。

站点内部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风格,墙面装饰以东莞市的特色元素为主题,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

4. 安全保障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东莞市在2号线的各个站点和列车上都配备了先进的安全监控设备。

同时,为了应对突发事件,相关部门还组织了紧急演练,提高了应急处理能力。

四、仪式流程1. 开幕式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的开通仪式在市政府举行。

市长致辞,宣布2号线正式开通,并对参与建设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

2. 剪彩仪式开幕式后,市领导和相关嘉宾共同进行剪彩仪式。

剪彩仪式象征着2号线的正式开通,标志着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 乘车体验开幕式结束后,市民和嘉宾可以免费乘坐2号线进行体验。

为了保证乘车秩序,东莞市组织了志愿者,向乘客提供帮助和指导。

4. 线路介绍会为了让市民更加了解2号线,东莞市还组织了线路介绍会。

东莞地铁三号线的消息来了!全长70km,一期设站25座长安南站

东莞地铁三号线的消息来了!全长70km,一期设站25座长安南站

东莞地铁三号线的消息来了!全长70km,⼀期设站25座长安南站⽂/蜡烛露娜(欢迎个⼈转载与分享)⼈⽣就像⼀场旅⾏,要么有"风" ,要么有"景",在⾃⼰的旅途中不断修炼,终会让风停⽌,让景留存。

东莞现在只有⼀条已经运⾏的地铁线路,虽然还有⼏条正在修建的地铁线路,但是消息渺茫,很多居民都不知道⼯程的进度,盼望着,盼望着⼯程却迟迟没有消息。

⼩编近期终于找到了关于东莞地铁三号线的⼀点消息,现在就来给⼤家分享⼀下。

这条线路是服务于东莞市的⼀条轨道交通线路,原先的规划中总共分为三段建设,第⼀段是从松⼭湖站到东莞东站,这段线路在2019年~2024年间建设。

第⼆段是从长安汽车站到松⼭湖站,⼩编得到的消息这段线路将在2021年~2025年间建设。

第三段是从东莞东站到谢岗南站,这段线路的建设时间是从2025年~2030年。

现在最新的消息是三号线⼀期的线路起点为常平的东莞东站,终点是长安新区南站,线路的全长达到了70km,设置了25座车站,是不是与⼤家原来得到的消息很不⼀样。

这条线路是为了能够和深圳的11号线进⾏对接,增强东莞虎门和长安镇区与深圳⾹港的交通联系。

3号线⼀期⼯程设置了19个站点,这些站点分别是长安新区南站、长安新区站、长安新区北站、长安建安路站、长安⾦沙站、长安乌沙村站、长安步⾏街站、莲花⼴场站、长安汽车总站、松⼭湖企业总部站、松⼭湖⼤学城站、松⼭湖站、松⼭湖北站、中兴⼤道站、东坑南站、常平北环路站、常平北站、常平南站、东莞东站。

现在增加了六个站点,在松⼭湖企业总部站和松⼭湖⼤学城站之间增加了⾦多港站,其余五个则是按换乘站重复计算,也就是说实际上只新增了⼀座站点。

这条线路它可以连通交通枢纽常平⽕车站和东莞东站,可以使东莞整个城市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增加。

对内还连接了西南的组团东北的组团和中⼼组团之间的关系,使这些组团与中⼼城区松⼭湖和各镇区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增加了城市内流通⼏率,可以给东莞带来更好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公示
一、规划背景
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是法定性、纲领性文件,是对于轨道交通建设的预控性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开展建设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等环节的上层次规划依据。

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下,结合东莞市新时期产业升级、分区统筹、中心扩容等方面发展需求,遵循轨道引导城市发展的理念,开展东莞市新一轮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构建公共交通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优化出行结构,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标及策略
(一)规划目标
构建与粤港澳湾区发展战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趋势相适应,与东莞市新型城市空间结构相契合,支持城市经济、产业、民生、环境发展,实现区域地位提高、组团发展统筹、城市中心提质,促进并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一体化公共交通网络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可持续轨道交通网络。

(二)规划策略
总体规划策略:开放外联、统筹内聚、强心提质。

1、对外连通,提升地位:谋划高铁资源,提高与内地、湾区城市连通便捷性,扩大经济腹地;完善城际铁路,连通湾区核心、机场及高铁枢纽,提升区域地位。

2、加强统筹,内部聚合:站在市域视角,优化轨道快线,快速连通城市中心及组团中心,强化一心两核的引领作用,促进统筹内聚,空间格局形成。

3、强化中心,提升品质:站在中心区、镇街中心发展视角,规划通勤轨道,积极提升出行品质,构建满足通勤需求的高品质新公交系统。

三、网络规划方案
全市轨道交通网络由市域快线和轨道普线两个层次构成,共规划线路17条。

到远期2035年,规划形成4条城市轨道快线(224公里),8条城市轨道通勤普线(242公里),深圳延伸线路在东莞境内线路1段(7公里),规划总里程
图1 远期2035年轨道网络方案图
表1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一览表(2035年)
线路起点终点长度
1号线麻涌塘厦93
2号线东莞站滨海湾新区56
3号线东莞东站滨海湾新区54
4号线常平黄江21
小计224 5号线石排松山湖38
6号线高埗水濂山25
7号线南城松山湖31
7号线支线万江莞城8
8号线万江寮步27
9号线厚街寮厦滨海湾新区38
10号线虎门长安23
12号线南城石碣22
16号线塘厦凤岗30
小计242 深圳10号线——7
合计473 到远景2050年,规划形成4条城市轨道快线(263公里),13条城市轨道通勤普线(386公里),深圳延伸线路在东莞境内线路2段(19公里),规划总里程
图2 远景2050年轨道网络方案图
表2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一览表(2050)
线路起点终点长度1号线麻涌塘厦93 2号线东莞站滨海湾新区56 3号线企石滨海湾新区71 4号线石龙黄江43
小计263 5号线石排松山湖38 6号线高埗水濂山25 7号线南城松山湖31 8号线万江横沥39 9号线厚街寮厦长安新区38 10号线虎门长安23 11号线莞城水濂山20 12号线道滘石龙37 13号线水濂山东莞港18 14号线虎门长安新区20 15号线黄江清溪29 16号线塘厦凤岗30 17号线东莞站谢岗38
小计378
深圳10号线——7 深圳4号线和31号线连接线——12
合计668
四、与上一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对比
上一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共4条市域快线(1号线至4号线),总长约218km。

本次规划在上一版规划的基础上调整如下:
保留线路:1号、2号线、3号线(滨海湾-东莞东);
调整线路:原4号线(快线调为普线)、原3号线(东莞东站以北段线位局部调整,并调整为远景年线路);
新增轨道快线:1号线(黄江-塘厦段)、4号线(石龙-黄江段);
新增轨道普线:5、6、7、7支、8、9、10、12、16号线;
图3 与上一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对比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