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导论

合集下载

制药工程专业导论02.化学制药

制药工程专业导论02.化学制药

通过结构修饰,调整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等。

2、常见的化学结构修饰方法 药物的成盐修饰; 药物的成酯修饰; 药物的成酰胺修饰; 其他:成葡萄糖苷、醚化修饰、开环或 环化、氨甲化等。

3、先导化合物研究


随机筛选与意外发现获得先导化合物;
从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得到先导化合物;



化学制药的生产工艺路线:
化学原料→药物合成 ↓ 分离纯化 ↓ 精制结晶 ↓ 药物原料→加工制剂(片剂、注射剂等)Βιβλιοθήκη 三、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关系

药物化学从药物学中独立出来大约开始于19世 纪,当时主要是应用化学方法提取植物药中的 有效成分,例如,从阿片中提取吗啡 (Morphine),从颠茄中提取阿托品(Atropine), 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奎宁(Quinine),从古柯 叶中提取古柯碱,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Caffine)等。
制药工程专业导论
化学制药
一、药物化学的性质和任务

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 是发现和发明新药, 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构效关系、研究药物分子与 机体细胞和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综合 性学科。 药物化学这门学科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研究 领域,既要研究化学药物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又要了解用于人体后的生理、生化效应。 药物化学在创制新药中,首先提供后续学科研究的物 质基础,因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药学研究领域 中的带头学科。

由于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的进展, 逐渐了解到一些药物化学结构与活性的 关系,发现了某些类型药物呈现药效的 基本结构,提出了药效团 (Pharmacophore)的概念。

制药工程学科导论

制药工程学科导论

制药工程学科导论论文制药112班Part1|:对制药工程专业的认识通过一个学期对制药工程学科导论的学习,虽然说不上对制药工程了如指掌,但至少不会像上个学期一样迷茫。

至少对要学习的以及需要掌握的有一定了解,现在对本学期的学习做如下总结。

制药工程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放大和设计人才为目标。

这个名称正式出现在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目录是1998年。

尽管制药工程专业在名称上是新的,但是从学科沿革来看她的产生并不是全新的,是相近专业的延续,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

在正式出现制药工程专业这个名称以前,国内的高校依据自身的条件已经设置了与此相关的专业,譬如化学制药专业、中药学专业、抗菌素专业、精细化工专业、微生物制药专业等。

这些专业有的是设置在医药科大学,有些设置在综合性大学,更多的是设置在理工科大学内。

当然,由于主管院校性质的不同,这些专业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从专业面讲,新设的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它涉及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等领域。

在1998年以前,国内曾经出现过与制药工程专业类似的专业,譬如抗菌素专业、微生物制药专业等,这些应该都与制药工程专业的产生有很大的渊源,原本已有的化学制药专业当然毫无例外地转为制药工程专业。

一些医药类院校设置有微生物制药专业,从教育部的归类来看,该专业应该并入生物工程专业,事实上,一些院校还是选择了与此更相近的制药工程专业。

在1998年颁布本科新专业目录的时候,也就是在制药工程专业出现于本科专业目录的同时,在化工类专业中的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精细化工专业却从该目录中消失了。

据统计,那时全国至少有174所高校设有精细化工专业,其中有不少精细化工专业都把化学制药的合成制备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因此,尽管按照新的专业目录,精细化工专业应以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名义招生,但事实上还是有相当数量的精细化工专业看准了制药工程方向,改建成制药工程专业。

制药工程导论【优质】

制药工程导论【优质】

技术类
12
设计阶段
20世纪60年代~
旧的药物研发模式的困境(大部分疾病能够 得到缓解或治愈,疑难重症的药物治疗水平 较低。) “反应停” (Thalidomide) 事件的影响。
各种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人体认识的深入和药物 靶点结构的阐明,均要求科学地进行设计—合理药物设计
技术类
13
药物发展各阶段的关系
最大的区别:
投料量的大小和反应装置的不同。
技术类
21
投料量不同 反应装备和过程不同
技术类
22
布洛芬生产的内容及步骤
1. 确定布洛芬的合成的路线(包括选取起始的原 料和反应的条件)
2. 合成的工艺问题 (小试—中试—工业化研究) 如何获得布洛芬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
3. 设备及车间的问题 怎样实现布洛芬的生产?
技术类
19
商品名:芬必得
通用名:布洛芬(Ibuprofen) 化学名:异丁苯丙酸 辅料包括为:糖、淀粉、硬脂酸、聚乙烯吡咯烷酮。
HO O
Ibuprofen
技术类
20
具体的药物生产工艺研究过程
Phase 1
Phase 2
Phase 3
实验室工艺 研究
(小试)
中试放大 研究
(中试)
工业生产 工艺 研究
制药工程导论 Introduction to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技术类
1
第二讲 化学制药技术与工程
技术类
2
现代制药工业生产的基本构成
1 化学药物与化学制药技术概述 2 化学药物合成及工艺基本原理 3 药物的生产及工艺优化 4 化学制药设备及车间工艺设计 5 我国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6 本讲思考题

制药工程导论心得

制药工程导论心得

制药工程导论心得
制药工程导论是一门介绍制药工程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到制药工程是指将药物的研发、制造、包装和质量控制等过程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工程化方法。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制药工程导论使我对药物的研发流程有了全面的认识。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从药物研发的不同阶段、临床实验设计、药物临床试验的过程以及新药上市的监管等内容。

这些知识让我了解到了药物的研发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严格的实验验证和监管审批的。

其次,制药工程导论让我明白了药物制造的重要性。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药物的各种制造方法、工艺和设备。

通过了解到这些内容,我认识到了药物制造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错误都可能导致药物的质量问题。

因此,药物制造需要高度的仪器控制和规范操作,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制药工程导论还让我意识到了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药物质量控制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各种药物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认识到了药物质量控制是制药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严格控制药物的质量,才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制药工程导论让我对制药工程有了全面的认识,并深刻理解了药物制造的重要性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这门课程为我今后深
入学习制药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增加了我对制药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制药工程导论-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

制药工程导论-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

制药工程导论-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是制药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和开发各种药物的制剂,以便使药物能够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药物制剂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药物活性成分与辅料合理组合,形成适宜的剂型并具有一定特性的药物形态。

药物制剂技术则是指在制药工程中,针对药物制剂的研发、生产和控制的相关技术手段。

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工艺、设备和工程管理,实现药物的高效制备和优质产品的生产。

其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包括药物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工程学等。

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的制剂研发、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工程管理等方面。

药物的制剂研发是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常见的药物制剂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等。

制剂研发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合理的剂型设计和药物载体选择,使药物能够在体内发挥最佳的疗效。

同时,制剂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易用性也是制剂研发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药物制剂的研发过程中,工艺设计是一项关键的任务。

工艺设计包括制剂制备工艺的选择、工艺流程的设计以及相关工艺参数的确定等。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可以实现药物制剂的高效制备和质量控制。

同时,工艺的优化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能和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还涉及到设备选型和工程管理。

设备选型是指根据药物制剂的特性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设备来进行生产。

合理的设备选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生产风险。

而工程管理则是指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品的高质量。

总之,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是制药工程的重要分支,其目的是通过合理的工艺、设备和工程管理,实现药物的高效制备和优质产品的生产。

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的制剂研发、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工程管理等方面。

只有不断推动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的发展,才能满足人们对药物品质的要求,促进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制药工程专业导论

制药工程专业导论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本书真的太老了,不看也罢。
目录分析
1
制药工程专业 导论
2
内容提要
3
第一章绪论
4
第二章化学制 药
5
第三章中药制 药
1
第四章生物制 药
2
第五章药物制 剂
3
第六章制药工 程设计
4
第七章药品质 量
5
第八章药品生 产管理
附录2中华人民共 和国药品管理法实
施条例
附录1中华人民共 和国药品管理法
制药工程专业导论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工程
制药
生产
研究
范围
药品
化学
工程
专业
行业 研究
工程设计
导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工程
质量
课程体系
方向
生物制药
药物制剂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专业,本书 从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制药教育与制药行业的发展入手,介绍了如何学习好制药专业。介绍了 化学制药、中药制药、生物制药、药物制剂、制药工程设计、药品质量、药品生产管理等方面各自的基本概念、 基本知识点、未来的行业发展以及需要学习的主要课程,通过学习好相关的课程,才能成为在医药、农药、精细 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及其相关专业本、专科生的选用教材,也可作为制 药及相关行业从事科学研究、生产和教学的科研及教学人员的参考书籍。

制药工程导论课件

制药工程导论课件
路线---过程优化---工程化
药物生产工艺研究的过程
Phase 1
Phase 2
Phase 3
Phase 4
目标 物的 结构 剖析
目标 物的 合成 路线
合成路 线的工 业化生 产工艺
制药 的设 备及 车间
路线---过程优化---工程化
化学制药技术的研究过程与内容
布洛芬
系非甾体类抗炎药,有解 热 、镇痛及抗炎作用。 用于减轻和消除扭伤、劳损、 腰部疼痛、肩周炎、滑囊炎、 肌腱及腱鞘炎、痛经、牙痛和 术后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以及其它非类风湿性 关节疾病所致疼痛和炎症。
立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 过程一步一步地逆向推导进行追溯寻源的方法, 也称倒推法。
首先从药物合成的最后一个结合点考虑它的前体物质是什么, 用什么反应得到。如此继续追溯求源直到最后是可能的化工 原料、中间体和其它易得的天然化合物为止。
• Ibuprofen的合成——倒推法
Ibuprofen的倒推法合成路线
发展阶段 设计阶段
20世纪30~60年代
发展阶段
青霉素的临床取得成功,合成药物大量涌现。 Domagk 将百浪多息(Prontosil)用于治 疗细菌感染,开创了现代化学治疗的纪元。
合成了甾体药物、半合成抗生素、神经系统药 物、肿瘤治疗药物等
设计阶段
20世纪60年代~
旧的药物研发模式的困境(大部分疾病能够 得到缓解或治愈,疑难重症的药物治疗水平 较低。) “反应停” (Thalidomide) 事件的影响。
商品名:芬必得
通用名:布洛芬(Ibuprofen) 化学名:异丁苯丙酸 辅料包括为:糖、淀粉、硬脂酸、聚乙烯吡咯烷酮。
HO O

《制药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制药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制药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供制药工程专业使用)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制药工程技术概论导论》是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

制药工程专业是培养适应我国21 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备较扎实的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介绍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主干学科及课程、专业方向等;国内制药工程专业的基本情况以及药剂学研究、药物化学及天然药物化学研究、药物分析研究、中药现代化生产关键技术、新药研究等新进展。

了解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现状,树立正确地专业观念,对本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合成的基本原理、设计思路、天然药物制药工程的发展、药物制剂的现状及过程、药品的生产质量控制等内容;熟悉制药工程涉及的具体内容、工程设计、药品生产制药技术;了解我国新药申报的流程及新药类型的区分。

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是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制药工程导论》(宋航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4月)。

三、课程基本内容、学时分配药物化学教学总时数为32学时。

第一章药物与制药产业(2学时)本章课程为制药工程专业入门知识介绍课,重点介绍制药工业的发展和特点,国内外制药工程专业教育现状和发展前景,本专业的研究内容及进展、课程设置,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主干学科及课程、专业方向等,通过生动的实例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热情,使之了解我国制药工业和学科的发展现状,热爱相关专业并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对本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和天然药物:
板蓝根冲剂等中药汤剂
生物药物:
2013年5月1日,美国生物公司Greffex宣布,在全球首先成功 研发H7N9禽流感疫苗。第二天,美国另一家生物公司Protein Sciences也对外宣布了H7N9疫苗研发成功的消息。
化学合成药物:
一是罗氏公司的“达菲”(奥司他韦,Oseltamivir);
通常要得到1个合格的药物,需要从数万至数十万个先导化合物 ( lead compound )中完成海选,研究和相关试验耗费时间在10年 或更长,花费在10亿美元左右。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工艺技术路线的评价和选择
1、先进性原则 2、适应性原则 3、安全可靠性原则 4、法规适应性原则
化学制药分离工艺基本原理
路线---过程优化---工程化
药物生产工艺研究的过程
Phase 1 Phase 2 Phase 3 Phase 4
目标 物的
目标 物的
合成路 线的工 业化生 产工艺ຫໍສະໝຸດ 制药 的设备及 车间
结构
剖析
合成
路线
路线---过程优化---工程化
化学制药技术的研究过程与内容
布洛芬
系非甾体类抗炎药,有解 热 、镇痛及抗炎作用。 用于减轻和消除扭伤、劳损、 腰部疼痛、肩周炎、滑囊炎、 肌腱及腱鞘炎、痛经、牙痛和 术后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以及其它非类风湿性 关节疾病所致疼痛和炎症。
合成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1.对各类、各种基本有机反应的熟悉与掌握; 2.逻辑思维能力,对各步反应的选择和排列能 运用自如; 3.在前二者基础上,上升到“艺术”高度。
药物合成路线设计的基本方法
追溯求源法(retrosynthetic analysis, 逆 合成分析法)— E.J. Corey (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964年创
工业反应过程(宏观反应过程)——化学反应与物理 变化过程的综合,涉及流体动量传递、传热、传质
反应器的不同结构型式
(a)釜式反应器;
(c)板式塔;
(b)管式反应器;
(d)填料塔;
(e)鼓泡塔;
(g)固定床反应器;
(f)喷雾塔;
(h)流化床反应器;
实质是按传递过程的特征分类,相同结构反应 器内物料具有相同流动、混和、传质、传热等
制药工程导论
Introduction to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二讲 化学制药技术与工程
现代制药工业生产的基本构成
1 2 3 化学药物与化学制药技术概述 化学药物合成及工艺基本原理 药物的生产及工艺优化 化学制药设备及车间工艺设计
4
投料量不同 反应装备和过程不同
布洛芬生产的内容及步骤
1. 确定布洛芬的合成的路线(包括选取起始的原 料和反应的条件) 2. 合成的工艺问题 (小试—中试—工业化研究) 如何获得布洛芬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 3. 设备及车间的问题 怎样实现布洛芬的生产?
路线---过程优化---工程化
布洛芬的合成路线文献报道的有几大类27条 之多,参照理想路线标准逐一进行比较和评 价,实际有工业应用前景的仅剩有限的几条。
实际工业化生产的两条路线
原子利用率 40.1%
原子利用率
77.4%
“绿色合成”
2.2 化学药物合成及工艺基本原理
合成路线设计的重要性
著名有机合成家,1965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得者 R.B.woodward(1956)说: “有机合成工作中有兴奋,有冒险,也 有挑战,其中还可能有伟大的艺术”, 作为有机合成的“艺术性”,就在于装配 复杂分子的简练性、正确性和巧妙性。
• • • • 单因素平行试验优选法 多因素正交设计优选法 均匀设计优选法 单纯形优化法
2.3.2 制药工艺的小试研究内容
1.实验室研究阶段,尽快获得先导化合物 及其衍生物; 2.小量试制阶段
提出基本适合中试生产的合成路线 ①研究确定一条最佳合成工艺路线 ②用工业级原料代替化学试剂 ③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 ④安全生产和环境卫生
特征。
反应器的不同结构型式
1.分批(或称间歇)式操作
一次性加入反应物料,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 定的反应时间,达到所要求的转化率时,取出 全部物料的生产过程。 通常采用釜式反应器,且反应过程中既无物料 加入,又无物料输出,因此可视为恒容过程。 由于药品的生产规模一般较小,且品种多,生 产工艺复杂,而间歇反应器具有装置简单、操 作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因此在制药工业有 着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天然药物(植物药、抗生素、 生化药物)、合成药物和基因工程药 物,就其化学本质而言都是一些元素 组成的化学品。
药物的分类及比例 1. 中药和天然药物
中药材、中药饮品、中成药
2. 化学合成药物
65%以上
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
3. 生物制品
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
目前对H7N9禽流感可能有效的药物
机械分离—非均相体系 过滤、沉降
传质分离—均相体系—有质量传递, 分为 输送分离(速度分离) 超滤、反渗透、电泳等 扩散分离(平衡分离) 蒸馏、吸收、萃取、结晶、吸附、离子交换等。
2.3 药物的生产及工艺优化
2.3.1 概述 2.3.2 制药工艺的小试研究
2.3.3 制药工艺的中试研究
药物生产工艺研究的过程
药物合成
药物设计
发现阶段
发展阶段
设计阶段
现代化学制药的技术特征
工程学
药物化学
有机化学
化学制药
化工原理
化工过程与设备
其它 相关学科
化学制药技术的研究范围
研究、设计和选用最安全、最经济和最简捷的 化学合成药物工业生产途径的一门学科; 也是研究、选用适宜的中间体和确定优质、高 产的合成路线、工艺原理和工业生产过程,实 现制药生产过程最优化 化学制药工程师将化学制药技术研究的成果工 程化。
化学药物的起源、发展和内涵
起源晚于天然产物的应用
发现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局限于对已知物质的研究,发现可能的药用 价值。如从有机染料中发现磺胺类的抗菌药。
发展阶段 设计阶段
发展阶段
20世纪30~60年代
青霉素的临床取得成功,合成药物大量涌现。 Domagk 将百浪多息(Prontosil)用于治 疗细菌感染,开创了现代化学治疗的纪元。 合成了甾体药物、半合成抗生素、神经系统药 物、肿瘤治疗药物等
2.3.3制药工艺的中试研究
中试放大的作用 中试放大的研究内容 中试放大的方法 中试放大的要求
药物工艺路线须具有工业生产价值
中试放大
药物合成工艺 路线的确定 药物合成 工艺的研究

工业化 生产
能否进行? 还需哪些改进?
中试放大的研究内容
1.生产工艺路线的复审 2.设备材质与型式的选择
3.搅拌器形式与搅拌速度的考查
一般合成原料药的生产过程
原料
中心环节 对产品的收率和质量有决 定性的影响。
预处理
化学反应 产品分离及后处理
产品
化学制药工艺与 反应设备、车间工艺的关系
化学药品
合成工艺
反应设备
2.4.3制药反应设备
2.4.3.1 反应器基本理论 反应器的基本型式 搅拌器的基本理论、分类、各自的优缺点 2.4.3.2 间歇搅拌釜式反应器 制药工业中应用最多的反应器,其结构、 特点、应用及相关问题
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
特点: 反应物料连续加入、流 出; 反应物沿流动方向前进, τ是L 的函数 ; 物系参数(T C P)随空间 而变 稳态时,器内任一空 间处物系参数不随τ而变 优点:生产量大
2.连续式操作
向反应器中连续加入反应物料和取出产 物的生产过程。
属定态过程,反应器内参数不随时间而改变,
工艺参数在设备的任何一点不随时间而改变, 产品质量稳定,易于自动控制。 适于大规模生产。
实际反应器 与 理想反应器
平推流
逆向混合或返混程度为零
理想流动
反应器内 流体流动类型 非理想流动 全混流 返混程度最大
4.反应条件的进一步研究
5.工艺流程与操作方法的确定
6.原辅材料和中间体的质量控制
中试放大的方法:
经验放大法 凭借经验通过逐级放大来摸索反应器的特征。
相似放大法 依据相似特征数相等的原则,一般适用于物理过 程如搅拌及传热装置的放大
数学模拟放大法 建立数学模型,描述反应器的特征以放大。
中试放大的要求
• 分子对称法 具有分子对称性的化合物往往可通过两个相同 的分子经化学合成反应制得。
• 类型反应法 根据药物分子结构特点,选择典型有机反应, 进行合成。
药物合成路线的评价原则
①反应步骤尽可能少; ②每一步产率尽可能高; ③反应条件尽可能温和; ④中间及最终产物易分离纯化; ⑤起始原料尽可能价廉易得、反应时间短
设计阶段
20世纪60年代~
旧的药物研发模式的困境(大部分疾病能够 得到缓解或治愈,疑难重症的药物治疗水平 较低。) “反应停” (Thalidomide) 事件的影响。
各种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人体认识的深入和药物 靶点结构的阐明,均要求科学地进行设计—合理药物设计
药物发展各阶段的关系
药物发现
二是葛兰素史克公司的“乐感清” “依乐韦” 吸入粉雾剂(扎那米韦, ZANAMIVIR );三是美国BioCryst 制药公司的帕拉米韦(Paramivir)。
化学药物的定义及特点
化学药物:通过化学合成的手段来获得的 药物药效成分。
是人工合成得到的、自然界不存在的。
两组容易混淆的概念
化学药物≠西药 天然产物药物≠中药 前者是按生产制备技术来划分 后者是按各自的医药学理论来划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