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一中2011届高三数学冲刺高考最后一卷 理(扫描版)
2011年新课标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理科)

2011年新课标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理科)Part IV Translation & WritingTranslationA.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from Chinese intoEnglish.1) 约翰同时干许多事情。
我觉得他应当休息一下。
(work on, all at once, take a break)John works on many things all at once. I think he should takea break2) 杨教授说的话有着神奇的力量。
许多同学接受他的忠告,开始专注学业了。
(what, magical, advice, focus on)What Prof. Yang said has magical power. On his advice, many students began to focus on their schoolwork.3) 由于星期天晚上汤姆没有提示他将做何种选择,我无法弄清楚他会如何完成这项任务。
(clue, option, fgure out, accomplish) As Tom gave no clue Sunday night about which option he would choose, I can’t figure out how he will accomplish the task4) 我的父亲是极负责任的人。
虽然他总是很忙,但他设法每天都给家庭留出一些时间。
(responsibility, on the go, set aside) My father is a man of great responsibility. Though he is on the go all the time, he manages to set aside some time for the family every day.5) 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如何确定轻重缓急。
安徽省合肥一中2011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一卷 理综、语文、英语

安徽合肥一中2011年冲刺高考最后1卷英语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At a hotel.B.In a street.C.At home.2.What’s the man doing?A.Offering to give a hand.B.Asking for a suggestion.C.Providing a gift.3.When will the library be open at weekend?A.Only in the morning.B.All day long.C.The same as during the weekdays.4.What does the man mean?A.Emma isn’t ready to help others.B.They are not likely to get help from Emma.C.Emma is actually in need of help herself.5.How long does it take Mr.Woods to drive home during rush hours?A.About ten minutes.B.About twenty minutes.C.About thirty minutes.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后附答案解析)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A.B.C.﹣i D.i2.(5分)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y=2x3B.y=|x|+1C.y=﹣x2+4D.y=2﹣|x|3.(5分)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是6,那么输出的p是( )A.120B.720C.1440D.50404.(5分)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A.B.C.D.5.(5分)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x上,则cos2θ=( )A.﹣B.﹣C.D.6.(5分)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 )A.B.C.D.7.(5分)设直线l过双曲线C的一个焦点,且与C的一条对称轴垂直,l与C 交于A,B两点,|AB|为C的实轴长的2倍,则C的离心率为( )A.B.C.2D.38.(5分)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2,则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40B.﹣20C.20D.409.(5分)由曲线y=,直线y=x﹣2及y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A.B.4C.D.610.(5分)已知与均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θ,有下列四个命题P1:|+|>1⇔θ∈[0,);P2:|+|>1⇔θ∈(,π];P3:|﹣|>1⇔θ∈[0,);P4:|﹣|>1⇔θ∈(,π];其中的真命题是( )A.P1,P4B.P1,P3C.P2,P3D.P2,P4 11.(5分)设函数f(x)=sin(ωx+φ)+cos(ωx+φ)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f(﹣x)=f(x),则( )A.f(x)在单调递减B.f(x)在(,)单调递减C.f(x)在(0,)单调递增D.f(x)在(,)单调递增12.(5分)函数y=的图象与函数y=2sinπx,(﹣2≤x≤4)的图象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A.8B.6C.4D.2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5分)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2y的最小值为 .14.(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椭圆C的中心为原点,焦点F1F2在x轴上,离心率为.过F l的直线交于A,B两点,且△ABF2的周长为16,那么C的方程为 .15.(5分)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的球面上,且AB=6,BC=2,则棱锥O﹣ABCD的体积为 .16.(5分)在△ABC中,B=60°,AC=,则AB+2BC的最大值为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0分)17.(12分)等比数列{a n}的各项均为正数,且2a1+3a2=1,a32=9a2a6,(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Ⅱ)设b n=log3a1+log3a2+…+log3a n,求数列{}的前n项和.18.(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Ⅰ)证明:PA⊥BD;(Ⅱ)若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19.(12分)某种产品的质量以其质量指标值衡量,质量指标值越大表明质量越好,且质量指标值大于或等于102的产品为优质品,现用两种新配方(分别称为A配方和B配方)做试验,各生产了100件这种产品,并测量了每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得到下面试验结果:A配方的频数分布表指标值分组[90,94)[94,98)[98,102)[102,106)[106,110]频数82042228B配方的频数分布表指标值分组[90,94)[94,98)[98,102)[102,106)[106,110]频数412423210(Ⅰ)分别估计用A配方,B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Ⅱ)已知用B配方生成的一件产品的利润y(单位:元)与其质量指标值t的关系式为y=从用B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任取一件,其利润记为X(单位:元),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以试验结果中质量指标值落入各组的频率作为一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落入相应组的概率)20.(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0,﹣1),B点在直线y=﹣3上,M点满足∥,=•,M点的轨迹为曲线C.(Ⅰ)求C的方程;(Ⅱ)P为C上的动点,l为C在P点处的切线,求O点到l距离的最小值.21.(12分)已知函数f(x)=+,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x+2y﹣3=0.(Ⅰ)求a、b的值;(Ⅱ)如果当x>0,且x≠1时,f(x)>+,求k的取值范围.22.(10分)如图,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且不与△ABC的顶点重合.已知AE的长为m,AC的长为n,AD,AB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14x+mn=0的两个根.(Ⅰ)证明:C,B,D,E四点共圆;(Ⅱ)若∠A=90°,且m=4,n=6,求C,B,D,E所在圆的半径.23.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M 是C1上的动点,P点满足=2,P点的轨迹为曲线C2(Ⅰ)求C2的方程;(Ⅱ)在以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射线θ=与C1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A,与C2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B,求|AB|.24.设函数f(x)=|x﹣a|+3x,其中a>0.(Ⅰ)当a=1时,求不等式f(x)≥3x+2的解集(Ⅱ)若不等式f(x)≤0的解集为{x|x≤﹣1},求a的值.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A.B.C.﹣i D.i【考点】A5:复数的运算.【专题】11:计算题.【分析】复数的分子、分母同乘分母的共轭复数,复数化简为a+bi(a,b∈R)的形式,然后求出共轭复数,即可.【解答】解:复数===i,它的共轭复数为:﹣i.故选:C.【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共轭复数的概念,常考题型.2.(5分)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y=2x3B.y=|x|+1C.y=﹣x2+4D.y=2﹣|x|【考点】3K:函数奇偶性的性质与判断.【专题】11:计算题;51: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的定义和性质,对选项一一加以判断,即可得到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函数.【解答】解:对于A.y=2x3,由f(﹣x)=﹣2x3=﹣f(x),为奇函数,故排除A ;对于B.y=|x|+1,由f(﹣x)=|﹣x|+1=f(x),为偶函数,当x>0时,y=x+1,是增函数,故B正确;对于C.y=﹣x2+4,有f(﹣x)=f(x),是偶函数,但x>0时为减函数,故排除C;对于D.y=2﹣|x|,有f(﹣x)=f(x),是偶函数,当x>0时,y=2﹣x,为减函数,故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性质和运用,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及运用,注意定义的运用,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属于基础题和易错题.3.(5分)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是6,那么输出的p是( )A.120B.720C.1440D.5040【考点】EF:程序框图.【专题】5K:算法和程序框图.【分析】执行程序框图,写出每次循环p,k的值,当k<N不成立时输出p的值即可.【解答】解:执行程序框图,有N=6,k=1,p=1P=1,k<N成立,有k=2P=2,k<N成立,有k=3P=6,k<N成立,有k=4P=24,k<N成立,有k=5P=120,k<N成立,有k=6P=720,k<N不成立,输出p的值为720.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程序框图和算法,属于基础题.4.(5分)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A.B.C.D.【考点】CB: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专题】5I:概率与统计.【分析】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数是3×3种结果,满足条件的事件是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有3种结果,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得到结果.【解答】解: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数是3×3=9种结果,满足条件的事件是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由于共有三个小组,则有3种结果,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得到P=,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是一个基础题,题目使用列举法来得到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数和满足条件的事件数,出现这种问题一定是一个必得分题目.5.(5分)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x上,则cos2θ=( )A.﹣B.﹣C.D.【考点】GS:二倍角的三角函数;I5:直线的图象特征与倾斜角、斜率的关系.【专题】11:计算题.【分析】根据直线的斜率等于倾斜角的正切值,由已知直线的斜率得到tanθ的值,然后根据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求出cosθ的平方,然后根据二倍角的余弦函数公式把所求的式子化简后,把cosθ的平方代入即可求出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tanθ=2,所以cos2θ===,则cos2θ=2cos2θ﹣1=2×﹣1=﹣.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掌握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化简求值,是一道中档题.6.(5分)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 )A.B.C.D.【考点】L7: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专题】13:作图题.【分析】由俯视图和正视图可以得到几何体是一个简单的组合体,是由一个三棱锥和被轴截面截开的半个圆锥组成,根据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得到组合体的侧视图.【解答】解:由俯视图和正视图可以得到几何体是一个简单的组合体,是由一个三棱锥和被轴截面截开的半个圆锥组成,∴侧视图是一个中间有分界线的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考查由三视图看出原几何图形,再得到余下的三视图,本题是一个基础题.7.(5分)设直线l过双曲线C的一个焦点,且与C的一条对称轴垂直,l与C 交于A,B两点,|AB|为C的实轴长的2倍,则C的离心率为( )A.B.C.2D.3【考点】KC:双曲线的性质.【专题】11:计算题.【分析】不妨设双曲线C:,焦点F(﹣c,0),由题设知,,由此能够推导出C的离心率.【解答】解:不妨设双曲线C:,焦点F(﹣c,0),对称轴y=0,由题设知,,∴,b2=2a2,c2﹣a2=2a2,c2=3a2,∴e=.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性质和应用,解题时要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8.(5分)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2,则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40B.﹣20C.20D.40【考点】DA:二项式定理.【专题】11:计算题.【分析】给x赋值1求出各项系数和,列出方程求出a;将问题转化为二项式的系数和;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出通项,求出特定项的系数.【解答】解:令二项式中的x为1得到展开式的各项系数和为1+a∴1+a=2∴a=1∴==∴展开式中常数项为的的系数和∵展开式的通项为T r+1=(﹣1)r25﹣r C5r x5﹣2r令5﹣2r=1得r=2;令5﹣2r=﹣1得r=3展开式中常数项为8C52﹣4C53=4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求系数和问题常用赋值法、考查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解决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问题.9.(5分)由曲线y=,直线y=x﹣2及y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A.B.4C.D.6【考点】69:定积分的应用.【专题】11:计算题.【分析】利用定积分知识求解该区域面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要确定出曲线y=,直线y=x﹣2的交点,确定出积分区间和被积函数,利用导数和积分的关系完成本题的求解.【解答】解:联立方程得到两曲线的交点(4,2),因此曲线y=,直线y=x﹣2及y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S=.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曲边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考查学生的转化与化归能力和运算能力,考查学生对定积分与导数的联系的认识,求定积分关键要找准被积函数的原函数,属于定积分的简单应用问题.10.(5分)已知与均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θ,有下列四个命题P1:|+|>1⇔θ∈[0,);P2:|+|>1⇔θ∈(,π];P3:|﹣|>1⇔θ∈[0,);P4:|﹣|>1⇔θ∈(,π];其中的真命题是( )A.P1,P4B.P1,P3C.P2,P3D.P2,P4【考点】91:向量的概念与向量的模;9B:向量加减混合运算;9E:向量数乘和线性运算.【分析】利用向量长度与向量数量积之间的关系进行转化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要列出关于夹角的不等式,通过求解不等式得出向量夹角的范围.【解答】解:由,得出2﹣2cosθ>1,即cosθ<,又θ∈[0,π],故可以得出θ∈(,π],故P3错误,P4正确.由|+|>1,得出2+2cosθ>1,即cosθ>﹣,又θ∈[0,π],故可以得出θ∈[0,),故P2错误,P1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三角不等式的求解,考查向量长度不等式的等价转化,考查向量数量积与向量长度之间的联系问题,弄清向量夹角与向量数量积的依赖关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考查学生解题的转化与化归能力.11.(5分)设函数f(x)=sin(ωx+φ)+cos(ωx+φ)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f(﹣x)=f(x),则( )A.f(x)在单调递减B.f(x)在(,)单调递减C.f(x)在(0,)单调递增D.f(x)在(,)单调递增【考点】H5:正弦函数的单调性;HK: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专题】57: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利用辅助角公式将函数表达式进行化简,根据周期与ω的关系确定出ω的值,根据函数的偶函数性质确定出φ的值,再对各个选项进行考查筛选.【解答】解:由于f(x)=sin(ωx+ϕ)+cos(ωx+ϕ)=,由于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T=,得出ω=2,又根据f(﹣x)=f(x),得φ+=+kπ(k∈Z),以及|φ|<,得出φ=.因此,f(x)=cos2x,若x∈,则2x∈(0,π),从而f(x)在单调递减,若x∈(,),则2x∈(,),该区间不为余弦函数的单调区间,故B,C,D都错,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解析式的确定问题,考查辅助角公式的运用,考查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逆用等问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考查学生的整体思想和余弦曲线的认识和把握.属于三角中的基本题型.12.(5分)函数y=的图象与函数y=2sinπx,(﹣2≤x≤4)的图象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A.8B.6C.4D.2【考点】57:函数与方程的综合运用.【专题】51:函数的性质及应用;5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函数y1=与y2=2sinπx的图象有公共的对称中心(1,0),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能求出结果.【解答】解:函数y1=,y2=2sinπx的图象有公共的对称中心(1,0),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当1<x≤4时,y1<0而函数y2在(1,4)上出现1.5个周期的图象,在(1,)和(,)上是减函数;在(,)和(,4)上是增函数.∴函数y1在(1,4)上函数值为负数,且与y2的图象有四个交点E、F、G、H相应地,y1在(﹣2,1)上函数值为正数,且与y2的图象有四个交点A、B、C、D且:x A+x H=x B+x G=x C+x F=x D+x E=2,故所求的横坐标之和为8.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两个函数的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合理运用.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5分)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2y的最小值为 ﹣6 .【考点】7C:简单线性规划.【专题】11:计算题.【分析】在坐标系中画出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得到的图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把目标函数z=x+2y变化为y=﹣x+,当直线沿着y轴向上移动时,z的值随着增大,当直线过A点时,z取到最小值,求出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到最小值.【解答】解:在坐标系中画出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得到的图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目标函数z=x+2y,变化为y=﹣x+,当直线沿着y轴向上移动时,z的值随着增大,当直线过A点时,z取到最小值,由y=x﹣9与2x+y=3的交点得到A(4,﹣5)∴z=4+2(﹣5)=﹣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线性规划问题,考查根据不等式组画出可行域,在可行域中,找出满足条件的点,把点的坐标代入,求出最值.14.(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椭圆C的中心为原点,焦点F1F2在x轴上,离心率为.过F l的直线交于A,B两点,且△ABF2的周长为16,那么C的方程为 +=1 .【考点】K4:椭圆的性质.【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根据题意,△ABF2的周长为16,即BF2+AF2+BF1+AF1=16,结合椭圆的定义,有4a=16,即可得a的值;又由椭圆的离心率,可得c的值,进而可得b 的值;由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可得椭圆的方程.【解答】解:根据题意,△ABF2的周长为16,即BF2+AF2+BF1+AF1=16;根据椭圆的性质,有4a=16,即a=4;椭圆的离心率为,即=,则a=c,将a=c,代入可得,c=2,则b2=a2﹣c2=8;则椭圆的方程为+=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性质,此类题型一般与焦点三角形联系,难度一般不大;注意结合椭圆的基本几何性质解题即可.15.(5分)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的球面上,且AB=6,BC=2,则棱锥O﹣ABCD的体积为 8 .【考点】LF: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由题意求出矩形的对角线的长,结合球的半径,球心到矩形的距离,满足勾股定理,求出棱锥的高,即可求出棱锥的体积.【解答】解:矩形的对角线的长为:,所以球心到矩形的距离为:=2,所以棱锥O﹣ABCD的体积为:=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球内几何体的体积的计算,考查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常考题型.16.(5分)在△ABC中,B=60°,AC=,则AB+2BC的最大值为 2 .【考点】HR:余弦定理.【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设AB=c AC=b BC=a利用余弦定理和已知条件求得a和c的关系,设c+2a=m代入,利用判别大于等于0求得m的范围,则m的最大值可得.【解答】解:设AB=c AC=b BC=a由余弦定理cosB=所以a2+c2﹣ac=b2=3设c+2a=m代入上式得7a2﹣5am+m2﹣3=0△=84﹣3m2≥0 故m≤2当m=2时,此时a=,c=符合题意因此最大值为2另解:因为B=60°,A+B+C=180°,所以A+C=120°,由正弦定理,有====2,所以AB=2sinC,BC=2sinA.所以AB+2BC=2sinC+4sinA=2sin(120°﹣A)+4sinA=2(sin120°cosA﹣cos120°sinA)+4sinA=cosA+5sinA=2sin(A+φ),(其中sinφ=,cosφ=)所以AB+2BC的最大值为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的应用.涉及了解三角形和函数思想的运用.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0分)17.(12分)等比数列{a n}的各项均为正数,且2a1+3a2=1,a32=9a2a6,(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Ⅱ)设b n=log3a1+log3a2+…+log3a n,求数列{}的前n项和.【考点】88: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8E:数列的求和.【专题】5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Ⅰ)设出等比数列的公比q,由a32=9a2a6,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化简后得到关于q的方程,由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都为正数,得到满足题意q 的值,然后再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化简2a1+3a2=1,把求出的q的值代入即可求出等比数列的首项,根据首项和求出的公比q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Ⅱ)把(Ⅰ)求出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代入设bn=log3a1+log3a2+…+log3a n,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及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化简后,即可得到b n的通项公式,求出倒数即为的通项公式,然后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列举出数列的各项,抵消后即可得到数列{}的前n项和.【解答】解:(Ⅰ)设数列{a n}的公比为q,由a32=9a2a6得a32=9a42,所以q2=.由条件可知各项均为正数,故q=.由2a1+3a2=1得2a1+3a1q=1,所以a1=.故数列{a n}的通项式为a n=.(Ⅱ)b n=++…+=﹣(1+2+…+n)=﹣,故=﹣=﹣2(﹣)则++…+=﹣2[(1﹣)+(﹣)+…+(﹣)]=﹣,所以数列{}的前n项和为﹣.【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化简求值,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及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会进行数列的求和运算,是一道中档题. 18.(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Ⅰ)证明:PA⊥BD;(Ⅱ)若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考点】LW:直线与平面垂直;MJ: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专题】11:计算题;14:证明题;15:综合题;31:数形结合;35:转化思想.【分析】(Ⅰ)因为∠DAB=60°,AB=2AD,由余弦定理得BD=,利用勾股定理证明BD⊥AD,根据PD⊥底面ABCD,易证BD⊥PD,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可证PA⊥BD;(Ⅱ)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点A,B,C,P的坐标,求出向量,和平面PAB的法向量,平面PBC的法向量,求出这两个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值即可.【解答】(Ⅰ)证明:因为∠DAB=60°,AB=2AD,由余弦定理得BD=,从而BD2+AD2=AB2,故BD⊥AD又PD⊥底面ABCD,可得BD⊥PD所以BD⊥平面PAD.故PA⊥BD(Ⅱ)如图,以D为坐标原点,AD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则A(1,0,0),B(0,,0),C(﹣1,,0),P(0,0,1).=(﹣1,,0),=(0,,﹣1),=(﹣1,0,0),设平面PAB的法向量为=(x,y,z),则即,因此可取=(,1,)设平面PBC的法向量为=(x,y,z),则,即:可取=(0,1,),cos<>==故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为:.【点评】此题是个中档题.考查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以及应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问题,查了同学们观察、推理以及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19.(12分)某种产品的质量以其质量指标值衡量,质量指标值越大表明质量越好,且质量指标值大于或等于102的产品为优质品,现用两种新配方(分别称为A配方和B配方)做试验,各生产了100件这种产品,并测量了每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得到下面试验结果:A配方的频数分布表指标值分组[90,94)[94,98)[98,102)[102,106)[106,110]频数82042228B配方的频数分布表指标值分组[90,94)[94,98)[98,102)[102,106)[106,110]频数412423210(Ⅰ)分别估计用A配方,B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Ⅱ)已知用B配方生成的一件产品的利润y(单位:元)与其质量指标值t的关系式为y=从用B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任取一件,其利润记为X(单位:元),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以试验结果中质量指标值落入各组的频率作为一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落入相应组的概率)【考点】B2:简单随机抽样;BB:众数、中位数、平均数;CH: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专题】11:计算题;15:综合题.【分析】(I)根据所给的样本容量和两种配方的优质的频数,两个求比值,得到用两种配方的产品的优质品率的估计值.(II)根据题意得到变量对应的数字,结合变量对应的事件和第一问的结果写出变量对应的概率,写出分布列和这组数据的期望值.【解答】解:(Ⅰ)由试验结果知,用A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优质的频率为∴用A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的估计值为0.3.由试验结果知,用B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优质品的频率为∴用B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的估计值为0.42;(Ⅱ)用B配方生产的100件产品中,其质量指标值落入区间[90,94),[94,102),[102,110]的频率分别为0.04,0.54,0.42,∴P(X=﹣2)=0.04,P(X=2)=0.54,P(X=4)=0.42,即X的分布列为X﹣224P0.040.540.42∴X的数学期望值EX=﹣2×0.04+2×0.54+4×0.42=2.68【点评】本题考查随机抽样和样本估计总体的实际应用,考查频数,频率和样本容量之间的关系,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期望,本题是一个综合问题20.(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0,﹣1),B点在直线y=﹣3上,M点满足∥,=•,M点的轨迹为曲线C.(Ⅰ)求C的方程;(Ⅱ)P为C上的动点,l为C在P点处的切线,求O点到l距离的最小值.【考点】9S: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KH: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专题】11:计算题;15:综合题;33:函数思想;36:整体思想.【分析】(Ⅰ)设M(x,y),由已知得B(x,﹣3),A(0,﹣1)并代入∥,=•,即可求得M点的轨迹C的方程;(Ⅱ)设P(x0,y0)为C上的点,求导,写出C在P点处的切线方程,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得O点到l距离,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其最小值.【解答】解:(Ⅰ)设M(x,y),由已知得B(x,﹣3),A(0,﹣1).所=(﹣x,﹣1﹣y),=(0,﹣3﹣y),=(x,﹣2).再由题意可知()•=0,即(﹣x,﹣4﹣2y)•(x,﹣2)=0.所以曲线C的方程式为y=﹣2.(Ⅱ)设P(x0,y0)为曲线C:y=﹣2上一点,因为y′=x,所以l的斜率为x0,因此直线l的方程为y﹣y0=x0(x﹣x0),即x0x﹣2y+2y0﹣x02=0.则o点到l的距离d=.又y0=﹣2,所以d==≥2,所以x02=0时取等号,所以O点到l距离的最小值为2.【点评】此题是个中档题.考查向量与解析几何的交汇点命题及代入法求轨迹方程,以及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综合性强,考查了同学们观察、推理以及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1.(12分)已知函数f(x)=+,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x+2y﹣3=0.(Ⅰ)求a、b的值;(Ⅱ)如果当x>0,且x≠1时,f(x)>+,求k的取值范围.【考点】6E: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6H: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专题】15:综合题;16:压轴题;32:分类讨论;35:转化思想.【分析】(I)求出函数的导数;利用切线方程求出切线的斜率及切点;利用函数在切点处的导数值为曲线切线的斜率及切点也在曲线上,列出方程组,求出a,b值.(II)将不等式变形,构造新函数,求出新函数的导数,对参数k分类讨论,判断出导函数的符号,得到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函数的最值,求出参数k的范围.【解答】解:由题意f(1)=1,即切点坐标是(1,1)(Ⅰ)由于直线x+2y﹣3=0的斜率为,且过点(1,1),故即解得a=1,b=1.(Ⅱ)由(Ⅰ)知,所以).考虑函数(x>0),则.(i)设k≤0,由知,当x≠1时,h′(x)<0.而h(1)=0,故当x∈(0,1)时,h′(x)<0,可得;当x∈(1,+∞)时,h′(x)<0,可得h(x)>0从而当x>0,且x≠1时,f(x)﹣(+)>0,即f(x)>+.(ii)设0<k<1.由于当x∈(1,)时,(k﹣1)(x2+1)+2x>0,故h′(x )>0,而h(1)=0,故当x∈(1,)时,h(x)>0,可得h(x)<0,与题设矛盾.(iii)设k≥1.此时h′(x)>0,而h(1)=0,故当x∈(1,+∞)时,h(x)>0,可得h(x)<0,与题设矛盾.综合得,k的取值范围为(﹣∞,0].【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在切点处的导数值是切线的斜率、考查构造函数,通过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函数的最值、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22.(10分)如图,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且不与△ABC的顶点重合.已知AE的长为m,AC的长为n,AD,AB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14x+mn=0的两个根.(Ⅰ)证明:C,B,D,E四点共圆;(Ⅱ)若∠A=90°,且m=4,n=6,求C,B,D,E所在圆的半径.【考点】N7:圆周角定理;NC: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专题】11:计算题;14:证明题.【分析】(I)做出辅助线,根据所给的AE的长为m,AC的长为n,AD,AB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14x+mn=0的两个根,得到比例式,根据比例式得到三角形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结论.(II)根据所给的条件做出方程的两个根,即得到两条线段的长度,取CE的中点G,DB的中点F,分别过G,F作AC,AB的垂线,两垂线相交于H点,连接DH ,根据四点共圆得到半径的大小.【解答】解:(I)连接DE,根据题意在△ADE和△ACB中,AD×AB=mn=AE×AC,即又∠DAE=∠CAB,从而△ADE∽△ACB因此∠ADE=∠ACB∴C,B,D,E四点共圆.(Ⅱ)m=4,n=6时,方程x2﹣14x+mn=0的两根为x1=2,x2=12.故AD=2,AB=12.取CE的中点G,DB的中点F,分别过G,F作AC,AB的垂线,两垂线相交于H 点,连接DH.∵C,B,D,E四点共圆,∴C,B,D,E四点所在圆的圆心为H,半径为DH.由于∠A=90°,故GH∥AB,HF∥AC.HF=AG=5,DF=(12﹣2)=5.故C,B,D,E四点所在圆的半径为5【点评】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考查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考查四点共圆的判断和性质,本题是一个几何证明的综合题.23.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M 是C1上的动点,P点满足=2,P点的轨迹为曲线C2(Ⅰ)求C2的方程;(Ⅱ)在以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射线θ=与C1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A,与C2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B,求|AB|.【考点】J3:轨迹方程;Q4: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I)先设出点P的坐标,然后根据点P满足的条件代入曲线C1的方程即可求出曲线C2的方程;(II)根据(I)将求出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分别求出射线θ=与C1的交点A 的极径为ρ1,以及射线θ=与C2的交点B的极径为ρ2,最后根据|AB|=|ρ2﹣ρ1|求出所求.【解答】解:(I)设P(x,y),则由条件知M(,).由于M点在C1上,所以即从而C2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Ⅱ)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为ρ=4sinθ,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8sinθ.射线θ=与C1的交点A的极径为ρ1=4sin,射线θ=与C2的交点B的极径为ρ2=8sin.所以|AB|=|ρ2﹣ρ1|=.【点评】本题考查点的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以及轨迹方程的求解和线段的度量,属于中档题.24.设函数f(x)=|x﹣a|+3x,其中a>0.(Ⅰ)当a=1时,求不等式f(x)≥3x+2的解集(Ⅱ)若不等式f(x)≤0的解集为{x|x≤﹣1},求a的值.【考点】R5: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32:分类讨论.【分析】(Ⅰ)当a=1时,f(x)≥3x+2可化为|x﹣1|≥2.直接求出不等式f(x)≥3x+2的解集即可.。
2011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及解析

2011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1、(2011•安徽)设i是虚数单位,复数为纯虚数,则实数a为()A、2B、﹣2C、D、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复数的分子、分母同乘分母的共轭复数,化简后它的实部为0,可求实数a的值.解答:解:复数==,它是纯虚数,所以a=2,故选A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复数的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考查计算能力,常考题型.2、(2011•安徽)双曲线2x2﹣y2=8的实轴长是()A、2B、C、4D、考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专题:计算题。
分析:将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求出实轴长.解答:解:2x2﹣y2=8即为∴a2=4∴a=2故实轴长为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由方程求参数值.3、(2011•安徽)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2x2﹣x,则f(1)=()A、﹣3B、﹣1C、1D、3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要计算f(1)的值,根据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娄和,我们可以先计算f(﹣1)的值,再利用奇函数的性质进行求解,当x≤0时,f(x)=2x2﹣x,代入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当x≤0时,f(x)=2x2﹣x,∴f(﹣1)=2(﹣1)2﹣(﹣1)=3,又∵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1)=﹣f(﹣1)=﹣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奇偶性的性质,熟练掌握函数的奇偶性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2011•安徽)设变量x,y满足|x|+|y|≤1,则x+2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1,﹣1B、2,﹣2C、1,﹣2D、2,﹣1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零点分段法,我们易得满足|x|+|y|≤1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以(﹣1,0),(0,﹣1),(1,0),(0,1)为顶点的正方形,利用角点法,将各顶点的坐标代入x+2y然后进行比较,易求出其最值.解答:解:约束条件|x|+|y|≤1可化为:其表示的平面区域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x=0,y=1时x+2y取最大值2当x=0,y=﹣1时x+2y取最小值﹣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简单线性规划,画出满足条件的可行域及各角点的坐标是解答线性规划类小题的关键.5、(2011•安徽)在极坐标系中,点(2,)到圆ρ=2cosθ的圆心的距离为()A、2B、C、D、考点:圆的参数方程。
2011年高考安徽省数学试卷-理科(含详细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数学(理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Ⅱ卷第3页至第4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考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参考公式: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与B B 互斥,互斥,互斥, 椎体体积椎体体积13V Sh =,其中S 为椎体的底面积,为椎体的底面积, 那么()()()P A B P A P B +=+ h 为椎体的高为椎体的高. . 如果事件A 与B B 相互独立,那么相互独立,那么相互独立,那么()()()P AB P A P B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 设设 i 是虚数单位,复数aii1+2-为纯虚数,则实数a a 为为 ((A )2 (B) -2 (C) 1-2 (D) 12(1)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复数的基本运算,属简单题. 【解析】设()aibi b R i1+Î2-=,则1+(2)2ai bi i b bi =-=+,所以1,2b a ==.故选A. (2) 双曲线x y 222-=8的实轴长是的实轴长是(A )2 (B)22 (C) 4 (D) 42(2)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考查双曲线的性质.属容易题. 【解析】x y 222-=8可变形为22148x y -=,则24a =,2a =,24a =.故选C. (3) 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 x x x 2=2-,则()f 1= (A )-3 (B) -1 (C)1(C)1(C)1 (D)3(D)3 (3)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考查函数值的求法属容易题. 【解析】2(1)(1)[2(1)(1)]3f f =--=----=-.故选A. (4)设变量,x y 满足1,x y +£则2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1,-1(A)1,-1 (B)2,-2(B)2,-2 (C)1,-2(C)1,-2 (D)2,-1(D)2,-1(D)2,-1 (4)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线性规划问题【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线性规划问题..属容易题属容易题. . 【解析】不等式1x y +£对应的区域如图所示,对应的区域如图所示,当目标函数过点(0,-1),(0,1)时,分别取最小或最大值,所以2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2,-,-2.2.2.故选故选B.B. (5) (5) 在极坐标系中,点在极坐标系中,点在极坐标系中,点 (,)p23到圆2cos r q = 的圆心的距离为的圆心的距离为(A )2 (B) 249p +(C) 219p +((D) 3(5)D (5)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极坐标的知识及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相互转化,考查两点间距离【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极坐标的知识及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相互转化,考查两点间距离【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极坐标的知识及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相互转化,考查两点间距离. .【解析】极坐标(,)p 23化为直角坐标为(2cos ,2sin )33p p ,即(1,3).圆的极坐标方程2cos r q =可化为22cos r r q =,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222x y x +=,即22(1)1x y -+=,所以圆心坐标为(所以圆心坐标为(1,01,01,0)),则由两点间距离公式22(11)(30)3d =-+-=.故选D. (6)一个空间几何体得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一个空间几何体得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第(8)题图)题图(A ) 48 (B)32+817 (C) 48+817 (D) 80 (6)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三视图的识别以及空间多面体表面积的求法.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底面是等腰梯形的直棱柱.底面等腰梯形的上底为2,下底为4,高为4,两底面积和为()12244242´+´=,四个侧面的面积为()44221724817++=+,所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48817+.故选C.(7)(7)命题“所有能被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的否定..是 (A )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整除的数都是偶数 (B )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不是偶数整除的数都不是偶数 (C )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整除的数是偶数(D )存在一个能被2整除的数不是偶数整除的数不是偶数(7)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全称命题的否定【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全称命题的否定..属容易题属容易题. . 【解析】把全称量词改为存在量词,并把结果否定【解析】把全称量词改为存在量词,并把结果否定. .(8)设集合{}1,2,3,4,5,6,A ={}4,5,6,7,B =则满足S A Í且SB f ¹的集合S 的个数为(A )57 57 ((B )56 56 ((C )49 49 ((D )8(8)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考查子集问题,考查组合知识查组合知识..属中等难度题属中等难度题. .【解析】集合A 的所有子集共有6264=个,其中不含4,5,6,7的子集有328=个,所以集合S 共有56个.故选B.(9)已知函数()sin(2)f x x j =+,其中j 为实数,若()()6f x f p£对x R Î恒成立,且()()2f f p p >,则()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的单调递增区间是(A ),()36k k k Z p p p péù-+Îêúëû ((B ),()2k k k Z p p p éù+Îêúëû (C )2,()63k k k Z p p p p éù++Îêúëû ((D ),()2k k k Z p p p éù-Îêúëû (9)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弦函数的有界性,考查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弦函数的有界性,考查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属中等偏难题属中等偏难题. . 【解析】若()()6f x f p £对x R Î恒成立,则()sin()163f p pj =+=,所以,32k k Z ppj p +=+Î,,6k k Z pj p =+Î.由()()2f f pp >,(k Z Î),可知sin()sin(2)p j p j +>+,即s i n 0j<,所以(21),6k k Z p j p =++Î,代入()sin(2)f x x j =+,得()s i n (2)6f x x p =-+,由3222262k x k p ppp p +++剟,得263k x k p pp p ++剟,故选C.(10) 函数()()m n f x ax x =1-g 在区间〔0,1〕上的图像如图所示,则m ,n 的值可能是 (A )1,1m n == (B) 1,2m n == (C) 2,1m n == (D) 3,1m n ==(10)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导数在研究函数单调性中的应用,考查函数图像,考查思维的综合能力.难度大. 【解析】代入验证,当1,2m n ==,()()()f x ax x n x x x 232=1-=-2+g ,则()()f x a x x 2¢=3-4+1,由()()f x a x x 2¢=3-4+1=0可知,121,13x x ==,结合图像可知函数应在10,3æöç÷èø递增,在1,13æöç÷èø递减,即在13x =取得最大值,由()()f a 21111=´1-=3332g ,知a 存在.故选B. 第II 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分)考生注意事项:考生注意事项: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111))(1111)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 .(11)15【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算法框图的识别,考查等差数列前n 项和. 【解析】由算法框图可知(1)1232k k T k +=++++=,若T =105,则K =14,继续执行循环体,这时k =15,T >105,所以输出的k 值为15. (1212)设)设()xa a x a x a x 2122101221-1=+++L ,则,则 .. (12)012)0【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二项展开式【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二项展开式【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二项展开式..难度中等难度中等. . 【解析】101110102121(1)a C C =-=-,111011112121(1)a C C =-=,所以a a C C 111010112121+=-=0.(13)已知向量a ,b 满足(a +2b )·(a -b )=-6,且a =,2b =,则a 与b 的夹角为的夹角为 . (13)60°【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考查向量夹角的求法属中等难度的题. 【解析】()()26a b a b +×-=-,则2226a a b b +×-=-,即221226a b +×-´=-,1a b ×=,所以1cos ,2a b a b a b×áñ==×,所以,60a b áñ=. (14)已知ABC D 的一个内角为120o,并且三边长构成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则ABC D 的面积为积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14)153【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概念,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考查利用公式求三角形面积三角形面积. .【解析】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4a a a -+,最大角为q ,由余弦定理得222(4)(4)2(4)cos120a a a a a +=+---,则10a =,所以三边长为6,10,14.6,10,14.△△ABC 的面积为1610sin1201532S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x 与y 都是整数,就称点(,)x y 为整点,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 ①存在这样的直线,既不与坐标轴平行又不经过任何整点①存在这样的直线,既不与坐标轴平行又不经过任何整点 ②如果k 与b 都是无理数,则直线y kx b =+不经过任何整点不经过任何整点 ③直线l 经过无穷多个整点,当且仅当l 经过两个不同的整点经过两个不同的整点④直线y kx b =+经过无穷多个整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k 与b 都是有理数都是有理数 ⑤存在恰经过一个整点的直线⑤存在恰经过一个整点的直线(15)15)①③⑤【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直线方程,考查逻辑推理能力①③⑤【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直线方程,考查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难度较大. .【解析】令12y x =+满足①,故①正确;若2,2k b ==,22y x =+过整点(-(-1,01,01,0)),所以②错误;设y kx =是过原点的直线,若此直线过两个整点1122(,),(,)x y x y ,则有11y kx =,22y kx =,两式相减得1212()y y k x x -=-,则点1212(,)x x y y --也在直线y kx =上,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得到直线l 经过无穷多个整点,通过上下平移y kx =得对于y kx b =+也成立,所以③正确;k 与b 都是有理数都是有理数,,直线y kx b =+不一定经过整点,④错误;直线2y x =恰过一个整点,⑤正确过一个整点,⑤正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解答写在答题卡的制定区域内解答写在答题卡的制定区域内. . (1616))(本小题满分12分)设()1xe f x ax =+*,其中a 为正实数为正实数(Ⅰ)当a 43=时,求()f x 的极值点;的极值点; (Ⅱ)若()f x 为R 上的单调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
2011年安徽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带详解)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数学(理科)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i 是虚数单位,复数a 1+2-ii为纯虚数,则实数a 为 ( )A.2B.-2C.1-2D.12【测量目标】复数的基本概念及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考查方式】给出一个含未知数的复数,令其为纯虚数,运用公式求解.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 法一:()()()()()a a a a 1+2+1+2-+2+1==2-2-2+5i i i ii i i 为纯虚数,所以,a a 2-=0=2; 法二:设a b 1+=2-ii i得a b b 1+=+2i i ,所以,b a =1=2; 法三:()a a -1+=2-2-i i i i i为纯虚数,所以a =2; 2.双曲线x y 222-=8的实轴长是( )A.2B.C. 4 【测量目标】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考查方式】给出一个双曲线方程,求出实轴长.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双曲线方程可变为x y 22-=148,所以,a a 2=4=2,实轴长a 2=4. 3.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 x x x 2=2-,则()f 1=( )A.-3B.-1C.1D.3 【测量目标】函数的奇偶性的综合运用.【考查方式】给出在某一区间上一个函数方程,已知函数是奇函数,求解函数值.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法一:()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x 0…时, ()f x x x 2=2-()()()()2112113f f ∴=--=--+-=-,故选A.法二:设0x >,则0x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x 0…时,()f x x x 2=2-,()()()2222f x x x x x ∴-=---=+,(步骤1)又()()f x f x -=-,()22f x x x ∴=--,()212113f ∴=-⨯-=-,故选A. (步骤2) 4.设变量,x y 满足1,x y +…则2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1,-1 B.2,-2 C.1,-2 D.2,-1 【测量目标】二元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的最值.【考查方式】给出一个二元不等式,求目标函数的最值. 【难易程度】中等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 法一:特值验证:当0,1x y ==时,22x y +=,故排除A ,C ;当0,1x y ==-时,22x y +=-,故排除D ,答案为B.法二:画出不等式1,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平移目标函数线,易知当直线2x y u +=经过点B ,D 时分别对应u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所以max min 2,2u u ==-.第4题图法三:已知条件是含绝对值的不等式,所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一定互为相反数,易知0,1x y ==时,22x y +=,故选B法四:绝对值不等式表示的区域是以(0,1),(1,0),(0,1),(1,0)--为顶点的正方形,线性规划一定在顶点处取得最优解,带入目标函数计算可得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2,2-. 5.在极坐标系中,点(,)π23到圆2cos ρθ=的圆心的距离为( )A.2 【测量目标】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及点到圆心的距离.【考查方式】给出一个点坐标和参数方程,求出点到圆心之间的距离.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 极坐标(,)π23化为直角坐标:cos cos sin sin x y ρθρθπ⎧==2=1⎪⎪3⎨π⎪==2=⎪3⎩,即圆2cos ρθ=的方程为222x y x +=即22(1)0x y -+=,圆心到点(1故选D. 6.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 )第6题图A.48B.32+C.48+D.80 【测量目标】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考查方式】给出三视图及其各边边长,求出其表面积. 【难易程度】中等 【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几何体是以侧视图等腰梯形为底面的直四棱柱,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2(24)44421642S =⨯⨯+⨯+⨯+⨯+⨯487=+故选C. 7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的否定..是 ( )A.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B.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不是偶数C.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D.存在一个能被2整除的数不是偶数 【测量目标】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考查方式】给出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求出其特称命题.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所有”对于“存在一个”,同时否定结论,答案为D. 8.设集合{}1,2,3,4,5,6,A ={}4,5,6,7,8,B =则满足S A ⊆且S B ≠∅ 的集合S 的个数为( ) A.57 B.56 C.49 D.8 【测量目标】集合间的关系及基本运算.【考查方式】给出两个集合与他们之间的集合关系,求出其中一个集合的个数.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 法一:集合A 的子集有6264=个,满足S B =∅ 的子集就是集合{1,2,3}的所有子集,一共有328=个,所以集合S 的个数为632264856-=-=.法二:集合S 是集合A 的子集且至少含有集合{4,5,6}的一个元素,所以将S 看作集合{4,5,6}的非空子集与集合{1,2,3}的子集的并集,因此一共有33(21)256-⨯=个.9.已知函数()sin(2)f x x ϕ=+,其中ϕ为实数,若π()()6f x f …对x ∈R 恒成立,且π()(π)2f f >,则()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ππ[π,π]()36k k k -+∈Z B.π[π,π]()2k k k +∈Z C.π2π[π,π]()63k k k ++∈Z D.π[π,π]()2k k k -∈Z 【测量目标】三角函数的单调性、最值.【考查方式】给出一个三角函数及其最值,求出其单调递增区间. 【难易程度】较难 【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对x ∈R 时,π()()6f x f …恒成立,所以ππ()sin()163f ϕ=+=±, 可得π5π2π2π66k k ϕϕ=+=-或,(步骤1) 因为π()sin(π)sin (π)sin(2π)sin 2f f ϕϕϕϕ=+=->=+=,故sin 0ϕ<, 所以5π2π6k ϕ=-,所以5π()sin 26f x x ⎛⎫=- ⎪⎝⎭,(步骤2) 函数单调递增区间为π5ππ2π22π262k x k -+-+剟, 所以π2π[π,π]()63x k k k ∈++∈Z ,答案为C. (步骤3) 10.函数()(1)mnf x ax x =-在区间[0,1]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则,m n 的值可能是 ( ) A.1,1m n == B.1,2m n == C.2,1m n == D.3,1m n ==第10题图【测量目标】函数图象的应用.【考查方式】给出一个含未知量的复合函数在某一区间的图象,求出未知量. 【难易程度】较难【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由图得,原函数的极大值点小于0.5, 当1,1m n ==时,()21(1)(),24a f x ax x a x =-=--+在12x =处有最值,所以A 不可能;(步骤1) 当1,2m n ==时,232()(1)(2),f x ax x a x x x =-=-+()(31)(1)f x a x x '∴=--, 令()100,,3f x x x '=⇒==即函数在13x =处有最值所以B 可能;(步骤2) 当2,1m n ==时,223()(1)(),f x ax x a x x =-=-有2()(32)(23),f x a x x ax x '=-+=- 令()200,,3f x x x '=⇒==即函数在23x =处有最值,所以C 不可能;(步骤3) 当3,1m n ==时,343()(1)()f x ax x a x x =-=-+,有2()(43)f x ax x '=-+, 令()300,,4f x x x '=⇒==即函数在34x =处有最值,所以D 不可能. (步骤4) 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1.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第11题图【测量目标】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考查方式】给出程序框图,阅读并运行程序,得出结果. 【难易程度】中等 【参考答案】15【试题解析】 第1次进入循环体有:00T =+, 第2次有:01T =+,第3次有:012T =++,……第n 次有:012(1)T n =++++- ,(步骤1) 令(1)1052n n T -=>,解得15n >(负值舍去),(步骤2) 故16,n =此时输出15k =.(步骤3) 12.设()x a a x a x a x 2122101221-1=+++L ,则a a 1011+= .【测量目标】二项式定理.【考查方式】给出一个二项式,通过公式展开二项式,求出其中两项系数的和.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0【试题解析】,a a 1011分别是含x 10和x 11项的系数,所以C ,a 111021=-C a 101121=,所以a a 1011+=C C 10112121-=0.13.已知向量,a b 满足()()+2-=-6g a b a b ,且1=a ,2=b ,则a 与b 的夹角为 . 【测量目标】平面向量的夹角问题.【考查方式】给出两个向量之间的关系等式及各自的模长,求出它们之间的夹角. 【难易程度】中等 【参考答案】π3【试题解析】设a 与b 的夹角为θ,依题意有:22(2)()272cos 6θ+-=+-=-+=- a b a b a a b b ,(步骤1) 所以1cos =2θ,(步骤2)因为0πθ剟,故π=3θ.(步骤3) 14.已知ABC △的一个内角为120,并且三边长构成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则ABC △的面积为 .【测量目标】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考查方式】给出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及三边关系,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难易程度】中等【参考答案】【试题解析】不妨设角120,A c b =<,则4,4a b c b =+=-,于是222(4)(4)1cos1202(4)2b b b b b +--+==--,解得=10b ,所以1=sin1202S bc =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x 与y 都是整数,就称点(,)x y 为整点,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①存在这样的直线,既不与坐标轴平行又不经过任何整点②如果k 与b 都是无理数,则直线y kx b =+不经过任何整点 ③直线l 经过无穷多个整点,当且仅当l 经过两个不同的整点④直线y kx b =+经过无穷多个整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k 与b 都是有理数 ⑤存在恰经过一个整点的直线【测量目标】新定义,直线的性质,命题的判定.【考查方式】给出一个新定义,根据新定义判断给出五个命题的正确性. 【难易程度】较难 【参考答案】①③⑤【试题解析】①正确,如直线12y =+,不经过任何整点(10,2x y ==;0x ≠,y 是无理数)(步骤1)②错误,直线y =k 与b 都是无理数,但直线经过整点(1,0);(步骤2) ③正确,当直线经过两个整点时,它经过无数多个整点;(步骤3) ④错误,当10,2k b ==时,直线12y =不通过任何整点;(步骤4)⑤正确,比如直线y =只经过一个整点(0,0).(步骤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解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16.(本小题满分12分)设2e ()1xf x ax =+,其中a 为正实数.(Ⅰ)当34=a 时,求)(x f 的极值点; (Ⅱ)若)(x f 为R 上的单调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测量目标】导数的运算,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范围. 【考查方式】给出一个含参数函数,(Ⅰ)给出参数的值求极值点,(Ⅱ)给出其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难易程度】中等【试题解析】对)(x f 求导得22212()e (1)xax axf x ax +-'=+①(步骤1)(Ⅰ)当34=a 时,若0)(='x f ,则03842=+-x x ,解得21,2321==x x (步骤2) 结合①,可知所以,21=x 是极小值点,22=x 是极大值点. (步骤3) (Ⅱ)若)(x f 为R 上的单调函数,则)(x f '在R 上不变号,结合①与条件0a >,知2210ax ax -+…(步骤4)在R 上恒成立,因此2444(1)0a a a a ∆=-=-…,由此并结合0a >,知01a <….(步骤5) 17.(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ABEDFC 为多面体,平面ABED 与平面ACFD 垂直,点O 在线段AD 上,1,2OA OD ==,,,,OAB OAC ODE ODF △△△△都是正三角形.(Ⅰ)证明直线BC EF ; (Ⅱ)求棱锥F OBED -的体积.第17题图【测量目标】线线平行的判定,棱锥的体积,空间向量及其运算.【考查方式】给出一个多面体,其中两个面互相垂直,有4个正三角形,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和求解棱锥的体积.【难易程度】较难 【试题解析】(Ⅰ)(综合法)证明:设G 是线段DA 与线段EB 延长线的交点,由于OAB △与ODE△都是正三角形,所以1,2OB DE=2OG OD =,(步骤1) 同理,设G '是线段DA 与线段FC 延长线的交点,有2OG OD '==,又由于G 和G '都在线段DA 的延长线上,所以G 与G '重合. (步骤2)在GED △和GFD △中,由12OB DE 和12OC DF , 12OC DF =,12OB DE =可知,B C 分别是GE 和GF 的中点,所以BC 是GEF △的中位线,故BC EF .(步骤3)(向量法)过点F 作FQ AD ⊥,交AD 于点Q ,连QE ,由平面ABED ⊥平面ADFC ,知FQ ⊥平面ABED ,以Q 为坐标原点,QE 为x 轴正向,QD 为y 轴正向,QF 为z 轴正向,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由条件知E ),F (,B (3,022-),C (30,,22-). (步骤1) 则有)23,0,23(-=,)3,0,3(-=EF .(步骤2) 所以2=,即得BC EF .(步骤3)第17题(Ⅰ)图(Ⅱ)由1,2,60OB OE EOB ==∠= ,知EOB S =(步骤4)而ODE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故OED S =所以OBED EOB ODE S S S =+=233.(步骤5) 过点F 作FQ AD ⊥,交AD 于点Q ,由平面ABED ⊥平面ACFD 知,FQ 就是四棱锥F OBED -的高,且FQ =,所以13.32F OBED OBED V FQ S -== (步骤6) 18.(本小题满分13分)在数1和100之间插入n 个实数,使得这2n +个数构成递增的等比数列,将这2n +个数的乘积记作n T ,再令n n T a lg =,1n ….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设1tan tan n n n b a a +=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S .【测量目标】对数和指数的运算,两角差的正切公式,等比和等差数列及其前n 项和. 【考查方式】考查灵活运用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难易程度】较难【试题解析】(Ⅰ)设221,,,+n t t t 构成等比数列,其中100,121==+n t t ,则1212n n n T t t t t ++=①(步骤1)2121n n n T t t t t +⋅+= ②(步骤2)①×②并利用231210,(12)i n i n t t t t in +-+==+ 剟,得)2(2210+=n n T ,lg 2, 1.n n a T n n ∴==+…(步骤3) (Ⅱ)由题意和(Ⅰ)中计算结果,知tan(2)tan(3),1n b n n n =++ …(步骤4) 另一方面,利用tan(1)tan tan1tan((1))1tan(1)tan k kk k k k+-=+-=-+得tan(1)tan tan(1)tan 1tan1k kk k +-+=- (步骤5)所以22133tan(1)tan tan(3)tan 3tan(1)tan (1)tan1tan1nn n n i i i i k k n S b k k n ++===+-+-==+=-=-∑∑∑ (步骤6)19.(本小题满分12分) (Ⅰ)设1,1,x y厖证明111x y xy xy x y++++…; (Ⅱ)设1,a bc <剟证明log log log log log log a b c b c a b c a a b c ++++….【测量目标】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考查方式】考查对数函数的性质和对数换底公式, 不等式的性质等基本知识,考查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和推理论证能力. 【难易程度】中等【试题解析】证明:(Ⅰ)由于1,1,x y 厖所以111x y xy xy x y++++…(步骤1) 2()1()xy x y y x xy ⇔++++…(步骤2)将上式中的右式减左式,得22(())(()1)(()1)(()())y x xy xy x y xy xy x y x y ++-++=--+-+(1)(1)()(1)(1)(1)(1)(1)(1)xy xy x y xy xy xy x y xy x y =+--+-=---+=--- 既然1,1,x y 厖所以(1)(1)(1)0xy x y ---…,从而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 (步骤3)(Ⅱ)设y c x b b a ==log ,log ,由对数的换底公式得xy c yb x a xy a ac b c ====log ,1log ,1log ,1log (步骤4) 于是,所要证明的不等式即为111x y xy xy x y++++…(步骤5) 其中log 1,log 1a b x b y c==厖,故由(Ⅰ)立知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 (步骤6)20.(本小题满分13分)工作人员需进入核电站完成某项具有高辐射危险的任务,每次只派一个人进去,且每个人只派一次,工作时间不超过10分钟.如果前一个人10分钟内不能完成任务则撤出,再派下一个人,现在一共只有甲、乙、丙三个人可派,他们各自能完成任务的概率分别为123,,P P P ,假设123,,P P P 互不相等,且假定各人能否完成任务的事件相互独立.(Ⅰ)如果按甲最先、乙次之、丙最后的顺序派人,求任务能被完成的概率.若改变三个人被派出的先后顺序,任务能被完成的概率是否发生变化?(Ⅱ)若按某指定顺序派人,这三个人各自能完成任务的概率依次为321,,q q q ,其中321,,q q q 是123,,P P P 的一个排列,求所需派出人员数目X 的分布列和均值(数学期望)EX ;(Ⅲ)假定1231P P P >>>,试分析以怎样的先后顺序派出人员,可使所需派出的人员数目的均值(数学期望)达到最小.【测量目标】随机事件与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考查方式】考查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均值等基本知识,考查在复杂情境下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分类讨论思想,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难易程度】较难【试题解析】(Ⅰ)无论以怎样的顺序派出人员,任务不能被完成的概率都是123(1)(1)(1)P P P ---,(步骤1)所以任务能被完成的概率与三个人被派出的先后顺序无关,并等于1231231213231231(1)(1)(1)P P P P P P PP PP P P PP P ----=++---+(步骤2)(Ⅱ)当依次派出的三个人各自完成任务的概率分别为321,,q q q 时,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所需派出的人员数目的均值(数学期望)EX 是EX =1q +21)1(q q -+)1)(1(21q q --=212123q q q q +--(步骤3)(Ⅲ)(方法一)由(Ⅱ)的结论知,当甲最先、乙次之、丙最后的顺序派人时,EX =212123q q q q +--根据常理,优先派出完成任务概率大的人,可减少所需派出的人员数目的均值.下面证明:对于123,,P P P 的任意排列321,,q q q ,都有121212123232q q q q P P PP --+--+…(*)(步骤4)事实上, 12121212(32)(32)q q q q P P PP ∆=--+---+(步骤5)112212122()()P q P q PP q q =-+--+1122112122211122112122()()()()(2)()(1)()(1)[()()]0P q P q P q P q P q P P q q P q q P P q q =-+-----=--+---+-+……即(*)成立. (步骤6)(方法二)(ⅰ)可将(Ⅱ)中所求的EX 改写为12121)(3q q q q q -++-,若交换前两人的派出顺序,则变为22121)(3q q q q q -++-.由此可见,当12q q >时,交换前两人的派出顺序可减少均值. (步骤4)(ⅱ)也可将(Ⅱ)中所求的EX 改写为211)1(23q q q ---,若交换后两人的派出顺序,则变为111)1(23q q q ---.由此可见,若保持第一个派出的人选不变,当12q q <时,交换后两人的派出顺序也可减少均值. (步骤5)综合(ⅰ)(ⅱ)可知,当123(,,)P P P =),,(321q q q 时,EX 达到最小.即完成任务概率大的人优先派出,可减少所需派出人员数目的均值,这一结论是合乎常理的. (步骤6)21.(本小题满分13分)设0>λ,点A 的坐标为(1,1),点B 在抛物线2x y =上运动,点Q 满足λ=,经过点Q 与x 轴垂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M ,点P 满足λ=,求点P 的轨迹方程.第21题图【测量目标】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中的轨迹问题.【考查方式】考查直线和抛物线的方程,平面向量的概念,性质与运算,动点的轨迹方程等基本知识,考查灵活运用知识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易程度】较难【试题解析】由λ=知,,Q M P 三点在同一条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上,故可设(),,P x y ()0,,Q x y (步骤1)()2,,M x x 则)(202x y y x -=-λ,即y x y λλ-+=20)1( ①(步骤2)再设),(11y x B ,由QA BQ λ=,即)1,1(),(0101y x y y x x --=--λ,解得110(1),(1)x x y y λλλλ=+-⎧⎨=+-⎩ ②(步骤3)将①式代入②式,消去0y ,得1221(1),(1)(1)x x y x y λλλλλλ=+-⎧⎨=+-+-⎩ ③(步骤4) 又点B 在抛物线2x y =上,所以211x y =,再将③式代入211x y =,得,))1(()1()1(222λλλλλλ-+=-+-+x y x (步骤5) 整理得0)1()1()1(2=+-+-+λλλλλλy x 因0>λ,两边同除以)1(λλ+,得 012=--y x故所求点P 的轨迹方程为12-=x y .(步骤6)。
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1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理科

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1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数学(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号填写在第Ⅰ卷答题卡和第Ⅱ卷答题纸规定的位置.参考公式:样本数据的标准差其中为样本平均数 球的面积公式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2.第Ⅰ卷只有选择题一道大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数(是虚数单位)的虚部是A. B. C. D.2.已知是实数集,,则A. B. C. D..下表是某工厂1~4月份用电量(单位:万度)的一组数据:月份12344.5432.5用电量由散点图可知,用电量与月份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其线性回归直线方程是,则=A.10.5 B.5.25 C.5.2 D.5.154.已知函数,若存在,使得恒成立,则的值是A. B. C. D.5.已知、表示直线,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为(1)(2)(3)则∥(4)A.(1)、(2) B.(3)、(4)C.(2)、(3) D.(2)、(4)6. 已知平面上不共线的四点,若等于A. B. C. D.7.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成公差为的等差数列,且最大角的正弦值为,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 B. C. D.8.过直线上一点引圆的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A. B. C. D.9.如果,则的展开式中项的系数为A. B. C. D.10.已知双曲线上的一点到其左、右焦点的距离之差为4,若已知抛物线上的两点,关于直线对称,且,则的值为A. B. C. D.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注意事项:1. 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每题的答案填写在第Ⅱ卷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书写的答案如需改动,要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2. 不在指定答题位置答题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 第Ⅱ卷共包括填空题和解答题两道大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否开始输出结束是11.设为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则12.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 .13. 某所学校计划招聘男教师名,女教师名,和须满足约束条件则该校招聘的教师最多是 名14.若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主视图如下图所示,其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第14题图11115.给出下列命题:①已知都是正数,且,则;②当时,函数的图像都在直线的上方;;③命题“,使得”的否定是真命题;④“,且”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把你认为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上)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共线,且有函数.(Ⅰ)若,求的值;(Ⅱ)在中,角的对边分别是,且满足,求函数的取值范围.17.(本小题满分12分)口袋里装有大小相同的卡片八张,其中三张标有数字1,三张标有数学2,二张标有数字3,第一次从口袋里任里任意抽取一张,放回口袋里后第二次再任意抽取一张,记第一次与第二次取到卡片上数字这和为(Ⅰ)为何值时,其发生的概率最大?说明理由;(Ⅱ)求随机变量的期望ACBA11C11B11N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正三棱柱中,,是上的动点,且,是的中点.(Ⅰ)若,求证:;(Ⅱ)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为,试求的值.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公差成等比数列.(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设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求数列的前项和.20.(本小题满分13分)实轴长为的椭圆的中心在原点,其焦点在轴上.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轴,两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相交于点,且,△的面积为.BxAF1F2Co(Ⅰ)求椭圆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Ⅱ)过点作直线分别与抛物线和椭圆交于,若,求直线的斜率.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在点的切线方程为.(Ⅰ)求函数的解析式;(Ⅱ)设,求证:在上恒成立;(Ⅲ)已知,求证:.理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B D B D B B D CB B2、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 12. 13. 14. 15.①③④三、解答题16.(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与共线 ∴3分∴,即 4分6分(Ⅱ)已知由正弦定理得:∴, ∴在中 ∠ . 8分∵∠ ∴, 10分∴,∴函数的取值范围为 . 12分17.(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依题意,随机变量的取值是2,3,4,5,6.2分因为 ;;;7分所以,当时,其发生的概率最大8分(Ⅱ) 12分18.(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证明:取中点,连结,则有与平行且相等。
安徽省合肥一中2011届高三理综冲刺高考最后一卷(扫描版)新人教版

安徽合肥一中2011年冲刺高考最后1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一1 2 O一1 6 Na一2 3 Mg一24 Cl一3 5.5 Ag一108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入本卷后的答题卡中。
1.下列有关物质和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癌基因突变则能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则能抑制细胞癌变B.线粒体可独立完成有氧呼吸过程,叶绿体可独立完成光合作用过程C.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植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脂肪D.细胞膜上的载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基因工程中载体的本质是DNA2.以下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胃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时需要适宜的温度、pH和ATP供能B.在细胞质内合成的酶也可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C.利用过氧化氢酶能分解H2O2的原理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细胞内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3.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消耗ATPC.子链延伸时,氢键和磷酸二酯键的形成都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D.合成两条子链的方向是相反的4.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现选用果蝇的某些相对性状做杂交实验,以确定相关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若F1代无论雌雄都是红眼,说明相关基因在常染色体上B.灰身雌蝇和黑身雄蝇杂交,若F1代无论雌雄都是灰身,说明相关基因在X染色体上C.圆眼雌蝇与棒眼雄蝇杂交,若F1代无论雌雄都是圆眼,说明相关基因在X染色体上D.残翅雌蝇与长翅雄蝇杂交,若F1代无论雌雄都是长翅,说明相关基因在常染色体上5.氨基丁酸(GABA )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