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电话号码一览表

上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上外英语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一、我的基本情况 我现在在上外英语系读研究生一年级,当初考研考了两次,第一年是由于对题目理解不深,考试指导方向不明,导致基础英语考了90多分,便未能进入复试。有了第一次的惨痛教训,我调整了复习方向,更换了一大批书目,第二年终于取得了成功,总分402,专业课也比第一年有了数十分的提高。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针对上外学术型英语专业考研的备考经验(以专业课基础英语和英汉互译为例),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关于专业课复习 网上有很多人说上外的题目很难,确实如此,上外英专的题目几乎没有哪一道题是简单的,但这并不代表就无处下手,只要认真分析真题,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还是能够取得成功的。 1、基础英语:其分为三大部分:英语基础知识运用、阅读理解、作文。其中后两项占比重最高,作文有大小两篇总共65分,阅读理解40道题40分(年份不同分值会稍有变化),这就告诉我们要在这两项上下大工夫。 英语基础知识运用首先是词汇题,考察考生的词汇量与理解程度,这不单单要求你认识这个单词还要求对这个单词有较深的理解。接着是改错题,这一道题像普通英语考试的改错题一样,难度不大,考察的都是最基础的知识。最后一小部分是完形填空,一篇不长的文章挖去30个空,给出一个包含30个单词的框,要你选择合适单词的

合适形式来填空。鉴于这道题的难度一直比较大,我们在平常积累搭配、词汇对付这道题的同时要注意对试卷整体的把握,毕竟只占15分(2013年与2014年),我们遇见不会的题目时要果断处置。整个的考试时间对上外的题量与难度来说几乎是捉襟见肘的,所以考试时通读文章之后要对难度与时间有一个基本的把握与衡量。 阅读理解,上外在2013年之前采用的是GRE的题目,从2013年开始沿用英语专业八级考试阅读部分的体型,2013年当年更是直接用了以往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部分真题,所以衡量自己的阅读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套专八真题,测试一下正确率。对于阅读来说,词汇是基础,没有过硬的词汇量读文章会比较费力,再者就是阅读速度,8篇文章(有长有短)40道题,时间大概不能超过一个小时,以40-50分钟为好,否则下面写作文的时间便少了很多。所以这道题目测试的就是应试者的理解力与阅读速度。又快又好是这部分试题的要求。作文是一篇小作文(要求为记叙文),250字左右,25分;一篇大作文(要求为议论文),记得是要求400字左右,40分。所出的题目都是比较富有哲理的,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写作的难度,比如2014年的议论文要求考生论述WISDOM和KNOWLEDGE 的关系,就很具有思辨性。作文的提高不是一日而就的,要求我们平时要多阅读,多练笔,积累优美词句,养成爱思考的习惯,这样才能在考场上遇变不惊。 2、英汉互译:说起翻译似乎没有一个标准,一篇文章会有多个不同的翻译版本,但细细研读这些文章之后,我们便会发现其中的细

2016年上海外国语大学250英语二外(自命题)考研真题试题试卷

目录 2016年上海外国语大学250英语二外(自命题)考研真题试题试卷 (2)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英语二外(自命题)试题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00分,共 11页) I. Grammar and Vocabulary (30%) Directions: From the four choices given, choose ONE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 Section A: Grammar (15%, @1%) 1. In an hour, we can travel to places __________ would have taken our ancestors days to reach. A. where B. when C. which D. what 2. ________ men have learned much from the behavior of animals is barely new. A That B. Those C. What D. Whether 3. It is reported that a series of meetings _____ held about the best way to market the new product. A. was B. were C. has D. have 4. The mad man was put in the soft-padded cell lest he himself. A. injured B. had injured C. would injure D. injure 5. ________ for your laziness, you could have finished the assignment by now. A. Had it not been B. It were not C. Weren’t it D. Had not it been 6. Anyone, once ____ positive for H7N9 flu virus, will receive free medical treatment from our government. A. to be tested B. being tested C. tested D. to test 7. Hearing his words, I coul dn’t decide _________ or remain. A. whether to go abroad B. if I go abroad C. if to go abroad D. to go abroad 8. ----To build a factory is beneficial to the locals, but on the other hand, it will be not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 That’s_____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disagree. A. what B. where C. how D. which 第1页共11页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二外法语考研经验分享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二外法语经验分享一、个人情况介绍 我是往届生,考上外复习了三个月左右,初试成绩单政治72 法语74 基础英语114翻译134,技术分 287.5 。 我的基本情况:英语专业毕业。大学六级600+,专四86,专八76。参加过全国口译大赛获华南赛区二等奖,也当过口译,目前当老师。选择上外的原因是因为前同事是上外IC毕业的,她说上外很不错。 二、初试经验: 1、政治: 我从十月份开始看很厚的政治归纳的那种书,边做配套练习,每天都会花到[url=x-apple-data-detectors://0]2小时[/url]去看。可是后面我觉得这样根本没有用,分析一下考题会发现,其实现在的考研政治不流行考死记硬背的理论条条框框的东西了,考的更多是实际应用,比如说对某某问题的看法这类题目,因此,要是你时间真的很紧,想把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门,你大可以将精力放在"最后四套题",每年12月份都会出版,里面的东西背得滚瓜烂熟,考试时候灵活变一下,即使考的题目不完全一样,也不会不及格的!其实我在十月份花了大精力去看的政治,其实后面发现一点都没有用。 2、法语: 我法语基础还不错的,平常有上周末法语口语班。所以没有很大问题。不过当时以为法语跟往年一样会很简单,但是这次的翻译题

我觉得还是挺难的。不过,法语及格就好,因为我们算的是技术分呀!我用来复习的是简明法语,考试的时候,法语时态有考到虚拟式。大家注意复习。 3、基英: 我主要是各个击破。 ①、单词每天定时定量背GRE单词,我没买书,用的是手机软件"百词斩",这个软件会记忆你觉得背诵困难的单词,根据记忆曲线重复出现,反正就是超级好用,五颗星啊!我哥考博士我也推荐他用这个。当然,我边背也会做些笔记在本子上的。从十月份开始背gre一直坚持到考研结束。学到的单词很有用,我在翻译,写作上都有运用到。 ②、阅读:我在当当买了一本英专考研的阅读题目,也没有看到所谓跟卷子上一样的题目,大家可以参考别的书籍咯。我做阅读只是为了找出适合自己做阅读题目的技巧方法。 ③、完形填空:因为我以为这个分数占很大比例的,所以下了大功夫。做这个体的方法就是先把单词分类,分成动词,名次,形容词,副词,连词。我分析了几套题,发现一般只有动词需要变化形式,其他的一般很少变。这个规律让我再做完形填空时效率很高,正确率也很高。 ④、作文:我的弱项。我特地把我大学的六七本"综合英语"所有的课文过了一遍,平常也去英语网站阅读美文借鉴。今年小作文要求写记叙文我还是写成了偏议论文,而大作文一般是议论文,很好写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国际贸易考研心得分享

上海外国语大学 考研国际贸易学考研经验分享 一、我要考研的心路历程 其实最开始要考研是父母的意愿,高考的时候没发挥好,上了个二本学校,然后大学还没开学父母就希望我考研,我也就一直带着这个潜意识上的大学,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的,当时班上好多同学考研,我宿舍就有五个。我也就顺应大流开始复习,说真的,当时对考研真的没什么激情,脑中也没多大的概念,这也注定我的第一次失败吧。第一年很懒,真的很懒,感觉没多大动力。每天跟室友懒散的去上自习,早上都是起很晚的,这时我要提醒一下大家,好的学伴真的很重要!我总结了下第一年的失败教训,一是没怎么努力,这也是主要原因,虽然在考场感觉发挥的很好,可是肚子里没有实货,发挥再好也没用。二是学校选的不好,当时我太自负了,以为考研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选了央财,都没怎么考虑,结果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错误的。央财的专业课里有政经,需要大量的背诵,背诵是我的弱项,我总是后面背前面忘,很打击人。结果专业课都没及格。所以选学校很重要,要结合你的兴趣,学校的前景,还有你的实力,三样缺一不可,既不能太自负,也不能太没信心,我个人认为考一般的学校不如不考。 接下来是第二年了,第二年的心境明显不同于第一年,有了压力了,因为知道自己不可能再考第三年,这是唯一的机会。而且,

当时好多同学都在四处找工作,说实话找的工作很一般,反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那一年我想了很多,想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自己究竟想过怎样的一种生活,人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非常重要,然后不计代价的去得到你想要的生活,也许到最后你发现你想要的是错误的,但毕竟你努力过,不去试怎么知道是错误的呢,我至少不会到以后自己落魄的时候会后悔,当时如果考上了会怎样怎样。反正我当时就是特别想考研,我不想过那种每月一两千块工资,过日子要精精计较,自己想买的衣服鞋子都不能买,也没有钱拿出来孝敬父母,我不想过这种拮据的日子。也许我以后会嫁个有钱的男人,但我不想依靠男人,我想靠自己。而考研就是提高自己起点的最好方式,以我在大学学的东西还远远不能使我过上想过的生活。就是抱着想改变自己生活的想法吧,我就是特想考研。我知道我写到这里会有很多人讲:研究生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当然这件事不是绝对的,我分析了自己的条件,觉得如果我想过我想要的生活,我是一定要考研的。 有了这个想法,我考研就有动力了,比第一年勤奋多了,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压力,是的,压力很重,有时晚上都都会不着觉。在考研中,压力很重要,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懂得调节自己! 所以我最想跟你们说的,坚持!非常重要,你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你就要坚持下去,一定要。我第二年因为压力蛮大,所以到后期真的有时候坚持不下去,不想考了。记得有一次傍晚,我从书堆里抬起头,望到窗外天空的尽头有一道很美的轮廓,当时我想那道光

上外考研二外法语真题回忆版2017年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二外法语真题回忆版分享2017年 【第一部分】 PARTIE 1 词汇与语法部分(45分) 第一题,la proposition,介词填空(10分),10个空,各种介词都有,方位介词、时间介词、所属关系介词都包括了。 第二题,le pronom realtif,关系代词填空(10分),10个空,主要是qui/que/ou/dont这几个。 第三题,时态与配合考察(10分),10个空,动词的时态以及在与名词配合作形容词用法的时候与名词的性数配合问题。 第四题,单项选择(15分),15道题,考查语法、词汇,例如是Les tiens还是les tiennes,或者“问路”的说法是demander什么,chamin还是route还是boulevard等等诸如此类的,比较基础,不是很难。 【第二部分】 PARTIE 2 阅读(20分) 两篇阅读共20分,每篇阅读5道选择题,每题2分。 第一篇阅读讲的是大学生李明的一日三餐,他怎么吃的,他吃的什么,他喜欢吃哪些食物。题目同样很基础,细心一点不会失分。 第二篇阅读是有关法国人薪水制度的文章,难度比第一篇大,但是做题的话文章里基本都能找到原句,或者是相同意思的话,但总体难度还是比第一篇要大一些。 【第三部分】 PARTIE 3 翻译 第一篇法译汉,15分,篇章 内容是关于法国人度假习惯的,法国人有多爱度假,一般喜欢去哪里,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词汇比较基础。 第二篇汉译法,20分,对话 内容回忆版: 马丁先生是一位高中校长。一天,他接到一通电话。 ——喂,您好!我是路易·马丁。 ——您好!您的学生尼古拉生病了,所以今天不能来上学了。 ——好的,我知道了。请问您是哪位? ——我是他爸爸,先生。 1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复试的一些常见误区

上外考研复试的一些常见误区 上外的考研成绩当中复试占46%,对于考研的成败非常关键,竞争也是很激烈的,毕竟能进入复试的同学都是非常优秀的。在复试的准备中,有一些误区是同学们容易踏入的,对应试状态造成困扰。在复试备考中要避免踏入,使应试更加从容,考试表现更好。今天再为大家整理几个上外考研复试易踏入的误区以及避免走入误区的方法。 备考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我初试成绩刚过线,考上几率肯定渺茫了。”“我初试成绩比较好,复试一定不会被淘汰。”上外各专业除工商管理(MBA)外,复试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46%,所 以初试成绩只能决定你是否进入复试名单。而只要复试考得好,哪怕初试专业课是最后一名,复试“逆袭”也非常正常。如果复试成绩差,就算初试专业课有优势可能也无法改变被淘汰的命运!所以,无论初试成绩如何,都不能放松复试的准备! 误区二:“我是从一个比较差的院校/跨专业考上外的,导师会歧视我。” 这是考上外的同学们一个经常有的心理,因为本科院校比较一般而对上外望而生畏,甚 至有很多人从开始准备时就因为本科学校的原因而放弃上外,这是何等得可惜! 高译教育在这里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上外对来自非211、985本科学校的学生是没有 歧视的。每年都有二本三本的和跨专业的学生考上上外研究生。多少过来人的经验都告 诉了我们一个真理: 英雄不问出处,实力才是硬道理。 误区三:“上外复试没提前联系导师,复试估计没有优势。”

在上外复试的准备过程中,是不必提前找导师的。上外考研复试面试考官是3-6个导师,并不是某一个导师可以决定成绩的。面试题目是现场抽取的,存在随机性,上外复试很公平。 硕士研究生考研考试本身跟高考的性质是类似的,能否考上跟将来要上的大学里面的老师没有什么关系。所谓的“导师”是考进这所大学开学后院里会让每个学生在众多的老师(老师们的学术研究方向一般不同)之中选择一位作为他的导师,负责研究生学习期间的毕业论文写作、平时的课题研究、学术科研方面的指导,每位导师带两三个学生。 误区四:“我对导师问的问题理解得不太透彻,回答不全面,得分一定会很低。”实 际上,面试回答问题中,最重要的不是你的内容是否标准,而是思维的逻辑性和基本概念的准确性。一个专业的领域那么广,一个本科还没有毕业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局限于准备考研过程中的参考书目,不可能有太深的见解。而对一个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问题的理解,正是体现你专业功底和思维方式的最好的考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考生各方面能力的展现过程:首先考生对提出的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想当然地给出非此即彼的答案,要把你的思考过程、分析脉络表述出来,考官看重的不是你的答案,而是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其次,在口头表达上尽量简洁明了,要运用学科专业术语对问题进行专业解读,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切忌乱扯乱谈。 误区五:“我是通过调剂来参加复试的,老师会对我有意见。”调剂制度的意义就在于 合理安排生源,既是给没能考取自己第一志愿理想院校的同学一个机会,也是在给一些招生未能达到计划目标的学校或专业一个机会。既然学校提供给你复试机会,就代表他们愿意进一步了解你,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积极准备复试,把握住来之不易的机会。老师们喜欢有想法、有追求的学生,这和你是否经过调剂没有必然关系,积极地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在面试中展现出来。 现在应该着手准备什么 1.考硕士研究生不需要提前联系目标院校的老师,跟高考类似,跟未来院校里的老师没有任何关系,对考试本身没有一点帮助。 2.每个专业基本都指定了具体的复试参考书,提前准备好,抓紧时间看熟,课后练习也不要落下。 3.复试材料提前准备好。身份证原件、最高学历成绩单(盖章)、学生证原件(应届生)、最高学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往届生)《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原

2016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翻硕考研-近义词辨析

2016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翻硕考研-近义词辨析 词语辨析一: ascribe,attribute,contribute,owe"归因于..." ascribe和attribute差别不大,都可以解释为"(中性)把...归因于,(褒义)把...归功于,(贬义)把...归咎于",也可以解释为"把...归属于,认为...归属于...",基本可以互换 contribute(to)有助于,促成... owe(to)把...归功于(褒义) 1.Medical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widespread use of cigarettes____to the increase of cancers. A.ascribe B.attribute C.contribute D.owe 2.Professor Li____his success to his mother. A.owns B.ruins C.owes D.roars 3.We____Edison's success to his intelligence and hard work. A.subject B.attribute C.owing D.refer 4.The discover of America is usually____to Columbus. A.ascribed B.gave C.rewarded D.contributed 5.One should not____one's error to objective conditions. A.apply B.owe C.contribute D.ascribe 6.I___it to you that I finished my work in time. A.owe B.contribute C.award D.give 7.The exchange of goodwill missions greatly____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ascribe B.attribute C.contribute D.owe 8.This poem is____to Homer. A.owed B.ascribed C.contributed D. belong 1.Medical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widespread use of cigarettes__C__to the increase of cancers.医学研究表明人们普遍吸烟导致癌症患者人数增加. A.ascribe B.attribute C.contribute D.owe 2.Professor Li__C__his success to his mother.李教授把他的成功归功于他母亲. A.owns B.ruins(破坏) C.owes/ascribe/attribute D.roars(吼叫) 3.We__B__Edison's success to his intelligence and hard work.我们把爱迪生的成就归因于他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工作. A.subject to服从 B.attribute/ascribe C.owing to由于 D.refer to参阅,涉及 4.The discover of America is usually__A__to Columbus.美洲大陆的发现通常被归功于哥伦布. A.ascribed/attributed/owed B.gave C.rewarded D.contributed 5.One should not__D__one's error to objective conditions.一个人不应把自己的错误归咎于客观条件.

上外考研法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经验

上外考研法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经验 去上海参加复试的日子好像就那么浑浑噩噩地过去了没有什么太大的喜悦感因为觉得自己是背着很沉重的使命跑过去的,不过认识了同专业的一些很好的孩子们。因为自己之前考研走了很多弯路后来遇到一位人好的没话说的前辈给了我极大的鼓励自己才能一步步坚持到最后所以也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到学弟学们吼 2010考法语的童鞋们都很热情。所以关于复试什么的大家参考一下他们的帖子啦写得很详细而且很好的说。因为我复试口语的时候被打击到了(闹了一个很大的笑话,)所以就一笔带过哈。在这里主要是给大家说一下关于参考书的一点小意见。因为我本科的学校是第一年开法语各方面那是相当的,所以底子薄弱去复试也发现自己的学校好像米几个人听说过,所以想告诉觉得上外离自己很遥远的童鞋们一定要信心哦做好自己才是作重要的! 前面要说一下是否能够买到所有参考书的问题好像规定了13本左右我没有全部都找到心疼银子所以就买了几本的基本。不过后来发现自己“乱七八糟”的真的买了不少。 参考书目推荐 【法语课本】首先是《法语课本》关于这本书我考研的时候每天都花心思想找到它的答案,对于这本书到底应该不应该细看前辈们也是自己有自己的意见不过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本书的当时我们的课本是北外马晓宏版的后来的事实证明看这本书也是很重要的哦。回到正题我看法语课本的时候还做了笔记尤其

是课后的翻译(纯属个人喜好哈)不过考完研后被打扫卫生的大妈无情的扔了(我有两个星期都一直在哀悼我的笔记本,),话说回来个人觉得这本书的词汇很丰富比如今年的翻译试题中不少都是在这本书里学到的所以建议大家要仔细看课文和课后阅读。至于课后的那些关于语法的大可忽略过去积累词汇真的很重要就像以前的一个前辈说的那样自己词汇平时积累够了考什么都不可怕的哈!今年第一题考得是关于“nez"的比如问你鹰钩鼻啊流鼻涕擤鼻涕啊什么的怎么写我一看见就晕了最后估计蒙对那么几个,这个真的是要看你平时积累的啊。 如果大家稍微留意一下的话有几年的综合卷子的第一题就是选择适合词汇的题是和北外出的那本《法国语言与文化》的课后题某些是重复的因为那个是我们大三的课本所以顺带看了看建议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把这本书的课后题再看一遍还有就是马晓宏的34我后来没看过不过你真有精力的话,,看一看绝对无害 【法国文化】接下来想说的是关于法国文化的书在这里我要万分感谢Imane 同学在考前给我的建议和Natalie小孩刚刚友情提供的书目(因为我说会给她一个很大的名分。吼吼)上外规定的那本《法国概况》真的很老啊Imane推荐我看了《法国文化渐进》中级以及北大出版的一本叫《法国文化背景知识》(好像是这个名字来着)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下往年的真题基本上都可以在这些书里找到答案滴!不过话说回来这不是上外卷子的侧重点所以大家记记就好了。Natalie 说自己还看了一本关于法国文化的书(原谅我我突然给忘记名字了以后补上)大家看完这几本就没问题了不过法国概况那本书的句子什么的很值得推敲啊虽然我没推敲过,但是前辈说不错。 有几本参考书是不需要买的买了的话也不需要太看的比如《法语文体学教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复试常见问题总结

上外考研复试常见问题总结 上外的考研成绩当中复试占46%,对于考研的成败非常关键,竞争也是很 激烈的,毕竟能进入复试的同学都是非常优秀的。复试考试时间一般是3月底,要及早开始备考,时间充分一些备考上会更充分,后期心理压力也会更小更有 优势。 在复试的准备中,有一些误区是同学们容易踏入的,对应试状态上造成困扰。在复试备考中要避免踏入,使应试更加从容,考试表现更好。今天再为大 家整理几个上外考研复试易踏入的误区以及避免走入误区的方法。误区一 误区一 “我初试成绩刚过线,考上几率肯定渺茫了。” “我初试成绩比较好,复试一定不会被淘汰。” 上外各专业除工商管理(MBA)外,复试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46%,所以初 试成绩只能决定你是否进入复试名单。而只要复试考得好,哪怕初试专业课是 最后一名,复试“逆袭”也非常正常。如果复试成绩差,就算初试专业课有优 势可能也无法改变被淘汰的命运!所以,无论初试成绩如何,都不能放松复试 的准备! 误区二 “我是从一个比较差的院校/跨专业考上外的,导师会歧视我。” 这是考上外的同学们一个经常有的心理,因为本科院校比较一般而对上外 望而生畏,甚至有很多人从开始准备时就因为本科学校的原因而放弃上外,这 是何等得可惜! 高译教育在这里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上外对来自非211、985本科学校的学生是没有歧视的。每年都有二本三本的和跨专业的学生考上上外研究生。多 少过来人的经验都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 英雄不问出处,实力才是硬道理! 误区三 “上外复试没提前联系导师,复试估计没有优势。”

在上外复试的准备过程中,是不必提前找导师的。上外考研复试面试考官是3-6个导师,并不是某一个导师可以决定成绩的。面试题目是现场抽取的,存在随机性,上外复试很公平。 硕士研究生考研考试本身跟高考的性质是类似的,能否考上跟将来要上的大学里面的老师没有什么关系。所谓的“导师”是考进这所大学开学后院里会让每个学生在众多的老师(老师们的学术研究方向一般不同)之中选择一位作为他的导师,负责研究生学习期间的毕业论文写作、平时的课题研究、学术科研方面的指导,每位导师带两三个学生。 误区四 “我对导师问的问题理解得不太透彻,回答不全面,得分一定会很低。” 实际上,面试回答问题中,最重要的不是你的内容是否标准,而是思维的逻辑性和基本概念的准确性。一个专业的领域那么广,一个本科还没有毕业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局限于准备考研过程中的参考书目,不可能有太深的见解。而对一个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问题的理解,正是体现你专业功底和思维方式的最好的考察。 回答问题的过程是考生各方面能力的展现过程:首先考生对提出的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想当然地给出非此即彼的答案,要把你的思考过程、分析脉络表述出来,考官看重的不是你的答案,而是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其次,在口头表达上尽量简洁明了,要运用学科专业术语对问题进行专业解读,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切忌乱扯乱谈。 误区五 “我是通过调剂来参加复试的,老师会对我有意见。” 调剂制度的意义就在于合理安排生源,既是给没能考取自己第一志愿理想院校的同学一个机会,也是在给一些招生未能达到计划目标的学校或专业一个机会。 既然学校提供给你复试机会,就代表他们愿意进一步了解你,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积极准备复试,把握住来之不易的机会。 老师们喜欢有想法、有追求的学生,这和你是否经过调剂没有必然关系,积极地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在面试中展现出来。

调剂经验 从上外到天外法语语言文学考研调剂经验分享

调剂经验|从上外到天外法语语言文学 考研调剂经验分享 高译教育专注于上外各专业考研及上海其他院校外语专业考研辅导,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选择高译可以获得比别人更有优势的考研备考和更明确的复习方向。 今天再跟大家分享一篇20年法语语言文学考研从上外顺利调剂到天外的上岸的备考经验,相信对大家的初试备考会有一些帮助。 上外考研高译教育辅导课程详情 上外考研暑期集训班报名通知(网授) 正视上外考研,认识不敢考上外的五个误区 先介绍下本人情况,双非一本院校法语专业应届生,专四良好。我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萌生了考研的想法,最终在寒假期间确定考研院校——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上海外国语大学,进入复试,排名靠后,复试不幸落榜。 通过调剂,近期收到了天津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学的拟录取,长达一

年多的考研生涯也正式落下帷幕,期间有艰辛,有不甘,有幸运,然而不管怎么样我的努力总算是有了成果。 调剂成功 上外结果出来以后我很失落,本来都准备收拾心情去找工作了,结果我同学告诉我可以调剂。本来我完全没有想过还会有调剂这件事,所以也没太放在心上,就随便填了一个首师大和天外,法语调剂本来也不多。两天以后都没反应,我也就没再关注。 没想到五天以后,中午我正在吃饭,突然接到天外的电话,叫我去复试,并且是当天就复试。我赶快把资料打包发过去,下午两点抽签,我是最后一个。 六点开始复试,复试时间长达四十分钟,复试结束以后我感觉自己发挥的还不错,下楼准备去吃饭,走到小区门口接到电话说已经被录取。 心得:如果复试落榜,调剂也不失为一条很好的路,既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调剂上,也不要妄自菲薄觉得自己一定没有希望,因此我建议大家一定要积极地填报调剂志愿。 人生有很多条路,没有哪一条是你必须要走的,选择一条好好走下去,即使前路充满荆棘,走下去就一定会有路,祝愿大家都能有一个良好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翻硕考研难度及参考书一览

本文系统介绍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难度,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就业,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辅导,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地问题,凯程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地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机构! 一、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地人考上地多不多? 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地招生人数为人,招生人数较多,考研难度不大.即使像上海外国语大学这样地法学教育最高学府,每年仍有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地.根据凯程从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内部地统计数据得知,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地考生中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地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考研复试地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地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翻译硕士考试科目里,百科、翻译及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地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翻译地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地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地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地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地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就业怎么样? 上海外国语大学有着深厚地师教学资源,专业师资队伍雄厚,人脉资源广,校友众多.有设施完善地实习基地,因此,从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毕业地硕士生极大部分都是高端翻译人才,因此,就业肯定不是问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现在国内紧缺地专业翻译人才五大方向为会议口译(广泛应用于外交外事、会晤谈判、商务活动、新闻传媒、培训授课、电视广播、国际仲裁等领域),法庭口译(目前国内这一领域地高级口译人才几乎是空白),商务口译,联络陪同口译(企业、政府机构都有大量地外事接待事务,联络陪同口译地任务就是在接待、旅游等事务中担任口译工作),文书翻译(企业、出版社、翻译公司等机构都需要具备专业素养地文本翻译人才,这一领域地人才缺口更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由此来看,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就业前景非常不错,毕业生整体需求是相当旺盛地.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地含金量特别大,因此就业根本不是问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法律翻译专业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英语笔译学费总额为万元,其余专业为万,学制年. 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专业方向如下: 英语笔译,拟招人,培养方向如下: . 公共服务笔译 . 商务笔译 . 技术笔译 . 法律翻译 英语口译,拟招人,培养方向如下: . 会议口译 . 公商务口译 俄语口译(俄英汉),拟招人,培养方向如下: 俄英汉口译 法语口译,拟招人,培养方向如下: 法汉口译 阿拉伯语口译(阿英汉),拟招人,培养方向如下: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方向考研经验分享

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方向考研经验分享 写在前面: 上外是一个很公平的院校,不会问你的本科出身是哪里,不管你之前的学习成绩如何,只看你的专业水平,不过在这里告诉大家,上外的英语语言文学没那么容易考的,还是要好好准备,专四专八的水平是要达到的,才有希望备考该专业。不要相信有捷径,别人口中的捷径,也是人家付出了200%的努力换来的。越努力越幸运,没有错。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现在竞争太大,就是要逼自己一把。现在研究生那么多,竞争力还是你的那点专业知识。上外的毕业生,肯定会占据一定优势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研真题,上外是不公布的,所以大家的大部分信息量都是来自于考研论坛和网上的经验贴,不过还会有一些回忆版真题和模拟题,大家可以买来作参考,毕竟想考上外还是要找一些最接近上外出题难度和风格的资料来进行复习。另外大家要学会总结、整理属于自己的复习资料,记录下来自己每一轮复习中的问题、难点、方便制定符合自己的 考研政治: 政治的复习,不用重点,但是也不可忽略,过国家线即可,政治大家复习用的资料都是相同的,比如《红宝书》、《一千题》、《风中劲草》、《肖秀荣最后八套卷》+《最后四套卷》等,内容有的地方是想通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选择,虽然政治分数占比不大,不过还是建议大家暑假开始进行复习,毕竟很多知识点是要花时间背诵的,如果自己找不到复习重点,暑假报班是最合适的时间。 上外英语语言文学考研二外法语: 英语语言文学是要考二外的,如果之前没有学过第二外语的同学,建议选择法语,相对其他语种来说,单词语法什么的好理解,语法会稍微细致一点,法语试题会稍微简单,并且比较易学,部分同学参考的是《简明法语教程》、《考研必备》,只要掌握基础内容即可,不是很难,不过还是要认真对待,如果大家之前有学过其他外语,那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但是还是要参考历年的二外题型、难度来进行复习。 英语综合 专业课在技术分中占比比较大,并且综合在整个考试科目中,算是比较拉分的一科,很多同学都是这一科成绩拉低了技术分,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基础工作,确定考上外之后就立马考试准备,单词、语法啥的,每天进行背诵联系;不管是哪个学校,大家真正专业课只要是按照参考教材方向准备,都能考很高的分,上外

上海外国语大学620汉语综合2016考研试题真题

)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汉语言文字学 专业 汉语综合 试题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共7页) 现代汉语部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1.5分,共15分) 1. 音节 2. 音位变体 3. 笔画 4. 会意 5. 词缀 6. 义素 7. 句类 8. 亲属语言 9. 语言融合 10. 比拟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 )为标准音,以北方 话为基础方言,以( 2. 典型的吴方言以( )为代表。 3. ( )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它 是从( )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4. 辅音[f ]按发音部位分类,属于( ),按发音方法中 形成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分类,属于( )。 5. 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叫( )。 6. 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阴平、阳平、上声和 ( )。 7. ( )是指整句话的音高升降变化。它与声调都是音 高的变化形式,但声调只指一个音节的音高变化,所以又叫( )。 8. 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 四种类型,汉语是( )的一个代表。 9. 以语素的组合能力为标准,可以把语素分为两种:( ) 能够单独成词,也能够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不能单独成词,一般只能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10. 引申即派生意义产生的一般途径,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方式: “习”本来是“鸟反复地飞”的意思,从这个意义引申出“反复练习、复习、温习”等意义,这种引申方式称为()。 “兵”最初的意义是“兵器、武器”,后来引申出“拿兵器的人、战争、军事”等意义,这种引申方式称为()。 11. 现代汉语中“卡车”一词来源于英语“car”,“啤酒”一词来 源于英语“beer”,它们是通过()方式构成的外来词。 12. 按照语法性质进行分类,“大型轿车、彩色电视”中的“大型、 彩色”属于实词中的()。 13. 从意义类型看,“走漏了消息”一句中“消息”属于() 宾语。 14. 人们平常说的“官腔”、“干部腔”、“学生腔”等等的“腔”, 都是对某一言语社团在语言表达上的共同特点的概括,所谓“腔”就是一种()。 三、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 以下()不是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 A 没有复辅音 B 没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对立 C 元音占优势 D 有声调 2. 下列声母中,()和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 口呼四类韵母都可以拼合成音节。 A b、p、m B j、q、x C n、l D z、c、s 3. 在语流中,上声音节的字调值可能变为35或21,以下 ()中加点字的调值为21。 A 姐.姐 B 想.起 C 讲.讲 D 演.讲 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字体称为(), 它的字形更加匀称、整齐,笔画圆转、简化,基本废除了异体字。 A 大篆 B 小篆 C 隶书 D 楷书

200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综合及答案

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英语语言文学英语综合考研试题 英语综合改错 A fairly standard consensual definition is "a relatively permanent change in behavior (sic.; it's American of course) that results from practise." This is of course arguable, particularly the "practice" criterion. Others would accept changes in "capability" or even simple "knowledge" or "understanding", even if it is not manifest in behaviour. It is however an important criterion that "learned" behaviour is not pre-programmed or wholly instinctive (not a word used much nowadays), even if an instinctual drive underpins it. Behaviour can also change as a result of maturation-simple growing-up-without being totally learned. Think of the changing attitude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o opposite-sex peers. Whatever the case, there has to be interaction with the environment. Even if psychologists ever agree about what learning is, in practice educationalists won't, because education introduces prescriptive notions about specifying what ought to be learnt, and there is considerable dispute about whether this ought only to be what the teacher wants the learner to learn (implicit in behavioural models), or what the learner wants to learn (as in humanistic models). 2009英语语言文学完形填空全文 Obtaining Linguistic Data Many procedures are available for obtaining data about a language. They range from a carefully planned, intensive field investigation in a foreign country to a casual introspection about one's mother tongue carried out in an armchair at home. In all cases, someone has to act as a source of language data - an informant. Informants are(ideally) native speakers of a language, who provide utterances for analysis and other kinds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language(e.g. translations, comments about correctness, or judgements on usage). Often, when studying their mother tongue, linguists act as their own informants, judging the ambiguity, acceptability, or other properties of utterances against their own intuitions. The convenience of this approach makes it widely used, and it is considered the norm in the generative approach to linguistics. But a linguist's personal judgements are often uncertain, or disagree with the judgements of other linguists, at which point recourse is needed to more objective methods of enquiry, using non-linguists as informants. The latter procedure is unavoidable when working on foreign languages, or child speech. Many factors must be considered when selecting informants - whether one is working with single speakers(a common situation when languages have not been described before), two people interacting, small groups or large-scale samples. Age, sex, social background and other aspects of identity are important, as these factors are known to influence the kind of language used. The topic of convers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setting(e.g. the level of formality) are also highly relevant, as are the personal qualities of the informants(e.g. their fluency and consistency). For larger studies, scrupulous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sampling theory employed, and in all cases, decisions have to be made about the best investigative techniques to use. Today, researchers often tape-record informants. This enables the linguist's claims about the language to be checked, and provides a way of making those claims more accurate('difficult' pieces of speech can be listened to repeatedly). But obtaining naturalistic, good-quality data is never easy. People talk abnormally when they know they are being recorded, and sound quality can be poor. A variety of tape-recording procedures have thus been devised to minimise t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