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现率 什么是贴现值

合集下载

贴现金额计算公式

贴现金额计算公式

贴现金额计算公式
贴现金额指的是把现金以较少的数额折算成现金的金额,目的是贴现价格卖出纸质货币或者债权,使之等价于使用货币购买有益物。

贴现有助于维护金融体系的货币市场秩序,促进金融资金的流动,控制恒定的通货膨胀率和满足财政支出和金融秩序的改革要求。

贴现金额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当前金额P+一定利率r
=贴现金额D。

其中,P为未来金额,r为贴现率,D表示贴现金额。

例如,未来一年后有一笔本金1000元,此时以10%贴
现率计算,那么即可计算出现在贴现金额为900元。

实际上,贴现金额的计算公式还包括第二种情况,即D =P÷1+r 。

其中,P表示现值,r表示贴现率,D表
示贴现金额。

例如,未来一年后发生的本金1000元,现在以10%的贴现率计算,贴现金额为:900÷1+0.1
=999元。

无论是计算贴现金额的第一种公式还是第二种公式,贴
现金额都减少了与发生在未来的金额相比。

这是因为以贴现率计算未来金额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金额的现金价值就会因时间价值的流失而减少。

计算贴现金额的公式不仅被金融机构使用,而且也被财务管理人员广泛使用。

其原因是,贴现金额的计算是财务决策过程中经常用到的计算方法,它可以帮助决策者预估未来金额的现金流量。

注意,较高的贴现率意味着当前金额具有更大的现值,反之亦然。

贴现金额是当前金额通过贴现率计算出来的一种金额,运用贴现金额计算公式可以让企业和个人实现更有效的金融计划,妥善有效的运用此公式能有效的节约成本,提升金融水平。

年贴现率计算公式

年贴现率计算公式

掌握年贴现率计算公式,轻松应对财务管理挑战年贴现率是财务管理中必须掌握的重要概念。

它用于计算投资项目的贴现值和净现值,在项目决策process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了解年贴现率的计算公式不仅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财务管理的本质,还可以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职场竞争力。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年贴现率的定义:年贴现率即为在规定的年限内,将未来的现金流量转换成当前的现值所采用的贴现率。

在贴现计算中,按照特定的贴现率,将投资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折算成当前的现值,从而确定一个投资项目的价值。

年贴现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年贴现率 = (1 + 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的年限次方 - 1这个公式看起来很麻烦,但实际上只需将其中的参数数值代入计算即可。

其中,预期收益率可以从市场上找到相应的数据,而年限次方则取决于投资决策中的时间长度。

接下来,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年贴现率的计算方法。

假设某公司正在考虑投资一个项目,在三年内将产生以下的现金流量:第一年的现金流量为10000元,第二年为15000元,第三年为20000元。

而市场上预期的收益率为10%。

则按照年贴现率的公式,可以得到该投资项目的年贴现率为0.3275。

通过计算投资项目每年的贴现值和净现值,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评估该项目的价值。

综上所述,掌握年贴现率的计算公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财务管理的本质,还可以在项目决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提升自己在职场的竞争力,我们不妨在工作中将这一公式多加运用,做到心中有数,更多地为公司和自己创造价值。

1 现值与价值评估(一)

1 现值与价值评估(一)
利息=本金×时期×利率 即:I= PV0×n×r 其中:V0 :现值(本金);r:利率; I.利息
n.时间或计算期,常以年表示; 例1:某企业有一张带息期票,面额为12,000元,票
面利率4%,出票日期6月15日,8月14日到期,则 到期时利息为: I=12000×4%÷360×60=80元
8
2.单利终值(用 FVn表示)
用复利现值计算为: PV0=Ct / (1+r)t =3000 / (1+8%)5 = 3000× 0.681=2042(元)
15
3.一系列现金流量的终值与现值
即多笔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 (1)终值 将未来一系列现金流量的终值分别计算,再计
算每单笔现金流量的终值之和。 (2)现值 将未来一系列现金流量分别计算每笔现在的价
A 25000 4347.30 5.7507
PV 250
1、先付年金
(1)先付年金终值(用FVn表示),又称即付年金 计算公式有两种方法: 其一:先付年金由于支付发生在期初,因而与普通年
金终值相比,应比普通年金多计算一期利息,可在 普通年金终值的基础上乘以(1+i)求得。 即:FVn=C × (FVIFAi,n)× (1+i) 例:若C=2000,i=8%,n=8,求先付年金终值? 解:FVn= 2000×(FVIFA8%,8)×(1+8%)
式中:(1+r)t 是终值因子。也称为1元复利终 值或复利终值系数,可通过查“复利终值系
数表” 得到。简略表示为:FVIFr,t
需要说明的是: “复利终值系数表”的作用不仅在于已知r和t 时查找1元的复利终值,而且可以在已知1元 复利终值和t时查找r,或在已知1元复利终值 和r时查找t。

贴现费用计算公式

贴现费用计算公式

贴现费用计算公式
1. 贴现的概念。

- 贴现是指远期汇票经承兑后,汇票持有人在汇票尚未到期前在贴现市场上转让,受让人扣除贴现息后将票款付给出让人的行为。

简单来说,就是持票人提前将未到期的票据变现的一种方式。

2. 贴现费用(贴现息)的计算公式。

- 贴现息 = 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 其中:
- 票据到期值:
- 对于不带息票据,到期值就是票面金额。

例如,一张票面金额为10000元的不带息商业汇票,其到期值就是10000元。

- 对于带息票据,到期值 = 票面金额+票面金额×票面利率×票据期限。

例如,一张票面金额为5000元,票面利率为5%,期限为6个月的带息商业汇票。

先将期限换算成年,6个月 = 0.5年,那么到期值 = 5000+5000×5%×0.5 = 5000 + 125 = 5125元。

- 贴现率:
- 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时,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利息,这种利率即为贴现率。

它通常由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货币政策等因素确定。

- 贴现期:
- 贴现期是指从贴现日到票据到期日之间的天数(或月数、年数,根据具体计算要求换算)。

计算时,一般采用“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的方法。

例如,一张3月1日签发、6月1日到期的票据,3月1日贴现,贴现期为3个月(按整月计算
的情况);如果精确到日,假设3月1日贴现,3月有31天,4月有30天,5月有31天,6月1日到期不算,那么贴现期 = 31 + 30+31 = 92天。

会计经验:贴现率和再贴现率的区别联系

会计经验:贴现率和再贴现率的区别联系

贴现率和再贴现率的区别联系
贴现率又称折现率。

指今后收到或支付的款项折算为现值的利率。

常用于票据贴现。

企业所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需要资金周转时,可用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或借款。

银行同意时,按一定的利率从票据面值中扣除贴现或借款日到票据到期日止的利息,而付给余额。

贴现率的高低,主要根据金融市场利率来决定。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

再贴现意味着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

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

这是因为,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的再贴现成本,再贴现率提高,再贴现成本增加,自然影响再贴现需求,反之亦然;另一方面,再贴现率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因而具有一种告示作用:提高再贴现率,呈现紧缩意向,反之,呈现扩张意向,这特别对短期市场利率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再贴现率具有调节灵活的优点,但也不宜于频繁变动,否则给人以政策意向不明确印象,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此外,再贴现率的调节空间有限,且贴现行为的主动权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如果商业银行出于其他原因对再贴现率缺乏敏感性,则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将大打折扣,甚至失效。

承兑贴现计算公式

承兑贴现计算公式

承兑贴现计算公式
承兑汇票贴现的计算公式如下:
1. 承兑汇票贴现金额 = 承兑汇票面额× 贴现率× 贴现天数/贴现利率的基数。

其中,贴现率代表贴现折扣率,贴现天数即贴现期,贴现利率的基数一般是360天或者365天。

2. 贴现利息=票面金额换算成的日利率贴现日至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日的天数。

因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标准的不同,可能会以月、年为标准。

如果按照月利率计算,则贴现计算公式为:汇票面值× 月贴现率y% × 贴现日至汇票到期
日的月数。

部分银行是按照天数来计算的,贴现计算公式为:汇票面值×
年贴现率x% × (贴现日-承兑汇票到期日)的天数 / 360。

请注意,在实际贴现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是否是外地汇票、实际银行托收时间等在计算中加、减天数。

最新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率还要咨询当地银行,利率是随时都在变动的。

贴现率的通俗理解

贴现率的通俗理解

贴现率的通俗理解什么是贴现率在理解贴现率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贴现、现值以及利率的概念。

贴现是指将未来的现金流量调整为现在的价值,这种调整的过程就是贴现。

而现值是指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按照一定的利率进行贴现后得到的值。

而贴现率,则是衡量进行贴现的利率。

贴现率是衡量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该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指标。

它是在特定的市场和金融环境下,根据市场利率、风险、机会成本等因素确定的一个参考利率。

贴现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贴现现金流量的值,贴现率越高,贴现现金流量的现值越低;贴现率越低,贴现现金流量的现值越高。

贴现率的作用贴现率在金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主要用于计算现值、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以及进行风险评估等方面。

1. 计算现值贴现率可以用于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当我们知道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现金流量以及贴现率时,可以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按照贴现率进行贴现,从而得到现值。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未来现金流量的价值,并进行合理的决策。

2. 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贴现率也是评估投资项目可行性的重要指标。

通常情况下,一个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会有不同的时间段和金额,通过将这些现金流量按照贴现率进行贴现,可以得到投资项目的净现值。

净现值为正值的项目可以认为是可行的,而净现值为负值的项目则可能不可行。

3. 进行风险评估贴现率还可以用于进行风险评估。

在评估风险时,我们可以将不同风险项目的现金流量按照不同的贴现率进行贴现,从而观察不同贴现率下现金流量的变化。

通过比较不同贴现率下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对风险进行定量的评估。

影响贴现率的因素贴现率的确定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市场利率、风险和机会成本等。

1. 市场利率市场利率是贴现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场利率是指市场上资金的成本,通常由央行决定或在市场上由供需关系决定。

市场利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贴现率的高低,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贴现率也会相应上升。

2. 风险风险是另一个影响贴现率的因素。

贴现率计算方法

贴现率计算方法

贴现率计算方法摘要:一、贴现率的概念与作用二、贴现率的计算方法1.基本贴现公式2.实际利率与贴现率的关系3.贴现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三、贴现率的应用1.金融市场中的贴现率2.企业融资中的贴现率3.个人理财中的贴现率四、影响贴现率的因素1.市场利率2.经济周期3.政策调控五、如何合理运用贴现率1.投资者视角2.企业经营者视角3.个人理财者视角正文:一、贴现率的概念与作用贴现率,又称Discount Rate,是指将未来现金流折算成现在价值的利率。

在金融市场中,贴现率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它反映了市场对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评价。

贴现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投资者评估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贴现率越高,投资项目的现值越低,盈利能力越弱。

2.指导企业融资决策:企业可以通过比较市场贴现率和内部收益率,决定是否进行投资项目。

3.个人理财规划:贴现率可以帮助个人投资者评估各种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

二、贴现率的计算方法1.基本贴现公式贴现率可以通过以下基本公式计算:贴现率= (未来现金流/ 现值)^(1 / (1 + 利率)^期数)其中,未来现金流是投资项目预期的现金收入,现值是投资本金,利率是贴现率,期数是投资期限。

2.实际利率与贴现率的关系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后的利率。

贴现率通常高于实际利率,因为它反映了市场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

3.贴现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贴现率与通货膨胀率呈正相关关系。

通货膨胀率越高,市场对未来货币贬值的预期越强烈,贴现率也就越高。

三、贴现率的应用1.金融市场中的贴现率在金融市场上,贴现率是银行间市场短期利率的重要参考指标。

银行根据贴现率调整贷款和存款利率,进而影响市场资金价格。

2.企业融资中的贴现率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可以利用贴现率评估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

通过比较内部收益率和市场贴现率,企业可以决定是否进行投资。

3.个人理财中的贴现率个人投资者可以利用贴现率评估各种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贴现率什么是贴现值
来源:承兑汇票 /
由于资金具有时间价值,他当然要为提前的消费付出代价,这种付费就是贷款利息。

南京的青年男女在受了周瑜的广告宣传影响之后,纷纷到银行贷款买房。

他们愿意为追求现在的幸福而付费,不愿意辛苦积攒30年再住新房。

这本身是理性的消费选择。

如果从资金的时间价值上来计算,他们付出一定的贷款利息其实并不吃亏。

经济学家经常使用贴现值来计算和表示将来的1块钱和现在的1块钱之间的差异。

用于计算贴现值的是近似于银行利率的贴现率。

如果贴现率是5%,那么就意味着1年以后的105元相当于现在的100元,或者说,1年以后的100元只相当于现在的95.24元。

所以,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现在贷款买房,以后逐年还本付息,比起自己全部出资买房来,虽然有资金总额的差异,但是实际上相差没有多少,因为你把未来的钱提前花掉,等于提前享受了,使自己的欲望得到了更大满足。

相关名词解释
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在商业汇票上签章承诺付款的远期汇票,是由银行承担付款责任的短期债务凭证。

银行承兑的作用在于为汇票成为流通性票据提供信用保证。

承兑银行成为主债务人,而付款人则成为第二债务人。

即银行承兑汇票对持票人来说是零风险的,除非承兑银行破产。

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持票人可以在汇票到期时提示付款,也可以在未到期时向银行尤其是承兑银行要求贴现取得现款。

银行贴现票据后,可以申请中央银行再贴现,或向其它银行转贴现。

我国的银行承兑汇票一般是无息票据,贴现是根据面值计算。

贴现率:又称“折现率”,指今后收到或支付的款项折算为现值的利率。

现在各家银行没有明确的对外报价,确定最终的贴现率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票面金额、贴现天数,承兑银行、客户情况、银行资金充裕情况等,一般票面金额越大、贴现天数越多、承兑银行越有实力、客户与银行的关系越紧密,银行资金越充裕贴现率越低,反之贴现率就高。

各商业银行对贴现率没有统一标准,但最低贴现率一般不低于人民银行规定的再贴现利率即3.24%,因为低于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就没有利润。

但一般也不会高于同期贷款利率,因为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是零风险,而向企业贷款是有风险的。

其套算公式为:贴现率=一般贷款利率/(1+贴现期)×一般贷款利率
银行承兑汇票的期限:《支付结算办法》第八十七条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即贴现的最长期限为6个月,由于承兑汇票会在市场的背书转让,所以贴现期一般会低于6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