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庄子“天人合一”自由思想的现代意义

合集下载

浅析庄子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析庄子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析庄子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与儒家积极入世、努力尽自己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不同,庄子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脱解放,他否定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包括儒家仁义的束缚,以化解人生之忧。

2)“无以人灭天”“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庄子认为,自然本身便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需经过人化的过程。

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统一的。

但是,由于人类社会建立了种种制度、规范,破坏了自然本性,造成了天与人的对立。

从当世的角度看:庄子这种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思想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我们为了谋求经济的发展,不惜以牺牲自然为代价,最终导致不断地受到自然的惩罚,如今才意识到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殊不知早在几千年前智慧的前人就已经向我们提出了警告。

然而,在庄子的这一思想中,要恢复人性之自然,就必须破除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却是偏激的,不科学的。

他认为原始社会是最接近自然的,也就是最高的社会境界,这其实是将自然状态理想化了,是违背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不能因为强调文明进步的负面意义就否定人类的文明,我们思考的应该是怎样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来发展人类文明。

从个人角度看:唯我独尊,主张宽容,承认自己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必须以承认别人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为先导。

这些观念不正是我们如今讲求人文关怀、建立和平世界庄子的自由精神和超脱思想在社会利益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是调节人们压抑心理的一个绝好药方。

它为生活在这个在市场经济催生下物欲横流的现实中的人们在社会之外找到了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建造了一个心情的绿色花园,使人们能有一块自由精神的乐土。

这种精神的自由超脱也给人提供了一条消解生活压力苦闷,在逆境中保持平衡心理,获得平和心态的很好途径,让人们获得心灵的淡泊与宁静,增强了人们生活的信念和勇气,以完成对自我的超越。

庄子对现代人的启示

庄子对现代人的启示

庄子对现代人的启示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思想对现代人有着深远的启示。

他的思想强调自然、自由和无为而治,对于现代人的生活和思考方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庄子的思想提醒现代人要关注自然。

现代社会发展迅猛,科技进步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让人们与自然疏远。

庄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自然是最高的存在,人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现代人应该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

庄子的思想提醒现代人要追求内心的自由。

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压力和束缚,人们往往被物质欲望和社会期待所困扰,失去了内心的自由。

庄子主张追求内心的自由,超脱物质欲望的束缚,让心灵得到解放。

现代人应该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摆脱对外界评判的依赖,追求真正的自我。

庄子的思想提醒现代人要以无为而治。

现代社会注重效率和结果,人们追求成功和成就,忙于追逐物质和权力的表象。

庄子认为,过度的努力和追求会带来压力和焦虑,人们应该学会放下执着,顺其自然。

现代人应该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放慢脚步,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不要被功利主义所迷惑。

庄子的思想对于现代人的生活和思考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现代人应该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追求内心的自由,摆脱物质的束缚;以无为而治,放下执着,顺其自然。

庄子的思想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平衡和和谐的重要指南,我们应该从他的思想中汲取智慧,指导我们的生活。

试论天人合一思想的现实意义

试论天人合一思想的现实意义

试论天人合一思想的现实意义试述天人合一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的观念出现的甚早。

《易经》中的一段话,即:“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是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表述。

《庄子?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这里,世界的真相就是一个不为人意私智封限的意义世界本身,本就是一个自适逍遥的造化本体,造化本体优游自适,天地万物自然齐一。

这里的“天人合一”具有道家无道德意义得“道“与人合而为一的含义。

在中国儒释道三家文化碰撞融合的过程中都能看到它的踪迹。

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天人合一”的含义,就不得不从天的含义说起。

古往今来,”天“的含义屡经变迁,但是概括起来不过就以下五种:第一,是指命运之天;第二,是指自然之天;第三,是指道德义理之天;第四,是指是指自然之天与道德义理之天的交叉整合,不是纯自然的也不是纯道德的天;第五,是指保留有宗教神性与主宰意义的天。

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强调的是天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自然和谐关系,倡导把人看做宇宙自然的一部分,在实践中达到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性、权利与义务、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仍是我们今天可以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个人修养境界、传承中华文明精髓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

本文拟就天人合一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祖国医学的弘扬、提高人生境界、顺天应人的管理模式之间的关系方面加以浅析,来说明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一、天人合一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就是强调人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同步,人类应该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

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反对片面的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

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人类才能享受大自然的丰厚赐予,否则就会遭到“自然之罚”。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庄子的自由观与现代社会的个体解放

庄子的自由观与现代社会的个体解放

庄子的自由观与现代社会的个体解放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对于自由的理解与现代社会的个体解放有着深刻的联系。

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中,自由是一种超越物质和社会束缚的境界,是人类内在的本性和精神状态。

本文将从庄子的自由观和现代社会的个体解放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庄子的自由观庄子的自由观主要体现在他的自由心态和自由境界上。

首先,庄子强调了个体的自由心态。

他认为,个体应该超越物质欲望和社会压力,追求内心的自由。

他以“无为而无不为”来形容自由的境界,即在不为外在事物所拘束的同时,内心却能自由地追求真理和自我实现。

这种自由心态不仅体现了个体对于外在物质的超越,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个体对于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其次,庄子的自由观还体现在他对于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批判上。

他认为,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往往限制了个体的自由发展,使人们陷入一种被动和束缚的状态。

他以“大知闲闲,小知间间”来形容这种情况,即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使人们沉浸于琐碎的事务中,无法真正追求自己的内心需求和精神追求。

因此,庄子主张个体应该超越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束缚,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

二、现代社会的个体解放现代社会的个体解放是指个体在社会中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在现代社会,个体解放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首先,在政治方面,个体解放是指个体在政治权利和参与中获得平等的地位。

现代社会普遍推崇民主制度,强调个体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个体可以通过选举、言论自由等方式参与政治决策,实现自身权益的保护和追求。

其次,在经济方面,个体解放是指个体在经济活动中获得平等的机会和权益。

现代社会倡导市场经济,注重个体的经济自由和平等。

个体可以通过努力工作和创业等方式实现经济独立和自主。

最后,在文化方面,个体解放是指个体在文化领域中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和自由的创作空间。

现代社会倡导多元文化,鼓励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创新。

个体可以通过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和价值。

浅谈庄子“天人合一”自由思想的现代意义

浅谈庄子“天人合一”自由思想的现代意义

浅谈庄子“天人合一”自由思想的现代意义浅谈庄子“天人合一”自由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摘要】庄子的《逍遥游》提出了道家的“三无”境界,“无己、无功、无名”所达到的自由展开了一条走向自我的、超然的、明达的生命路径。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人执着于名利,给心灵带来了种种巨大的压力,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

庄子的自由思想追求精神的解放,在今天仍带给我们一些启迪。

【关键词】天人合一;自由;现代意义道家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

自然是自在而已然的存在。

“道”是含括万物的整体,亦即无所不在,是天地万物之根源,亦是天地万物之归宿。

庄子曰:“人与天,一也。

”即人与天是合一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

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的《逍遥游》提出了道家的“三无”境界,“无己、无功、无名”所达到的自由展开了一条走向自我的、超然的、明达的生命路径。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人执着于名利,给心灵带来了种种巨大的压力,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

庄子的自由思想追求精神的解放,在今天仍带给我们一些启迪。

自由——“相忘于江湖”张世英这样描述:“婴儿在其天人合一境界中尚无主客之分,根本没有自我意识,这种原始的‘天人合一’,我把它叫作‘无我之境’;有了主客之分,从而也有了自我意识之后,这种状态,我称之为‘有我之境’;超越了主客之分所达到的更高一级的‘天人合一’,应该说是一种‘忘我之境’。

”因此,“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最高层次的精神自由,展示的是最初的本真自我。

《庄子·大宗师》说:“泉涸,鱼相与处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涸”是一种隐喻,它表征自然状态的破坏,鱼生活在水中,正如虎豹生活在丛林中,万物各得其所,这便是“自然”。

而“自然”与“人为”对立。

浅议“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存在价值

浅议“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存在价值

浅议“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存在价值[摘要]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中国人的一种基本世界观,它倡导的是“天”与人的和谐统一,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着非同寻常的价值。

本文拟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重新的审视和认识,以此来考量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 天人合一环境道德真我“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中国的先秦时代,它在今天仍然具有一种不可忽视和摒弃的价值,为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指导。

我们首先来看看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容若想明确“天人合一”的含义,先要弄清楚“天”的概念。

一般认为,古代的“天”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无意志的天,泛指自然的规律和自然的境界;还有一种是有意志的天,即“天命”、“天道”,是一种超越于人类之上的最高精神的存在。

《尚书•舜典》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在这里,神和天是一个意思,表示的就是“天神”、“天命”。

但是笔者认为,“天”还有第三层意思,就是人心中的真我。

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第二十五》)从这句话中我们首先能看出这里包含着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

人不仅要法天地,也要法道和自然,这就强调人要遵从自然的法则,顺应自然,与自然合同一道,只要做到了这点,也就做到了“天人合一”,因为“天”也是要“法自然”的。

其次在老子的思想中,道的观念处于核心地位,是高于“天”的绝对存在。

但是即使是道也要遵从自然的法则,要返璞归真,这样看来,老子想强调的是一个“真”字,既是自然之真,也是人性之真,亦即真我。

通过上述三种层面的“天”,我们看出“天人合一”归根到底是一种和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真我的和谐。

从这三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出“天人合一”在现代社会的存在价值。

庄子人生哲学的现代意味

庄子人生哲学的现代意味

庄子人生哲学的现代意味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人生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虽然他的思想产生于2000多年前,但其中的一些观点仍然具有现代意义。

本文将探讨庄子人生哲学的现代意味。

首先,庄子重视自由与个性的发展。

他认为人应该摆脱社会的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期待所困扰,为了应付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人们往往迷失了自我。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保持真实的自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其次,庄子主张顺应自然。

他认为人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的规律生活。

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意义。

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反思我们对自然的态度,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并且保障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

第三,庄子注重内心的平静与有度。

他强调心境的修养,认为人应当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心境的平和。

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如工作压力、家庭矛盾、人际关系等都会造成人们的心理负担。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放下烦恼,保持内心的平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困难和压力,并且获得心灵的宁静。

第四,庄子注重生命的意义和目标。

他认为人生无需追求权势和财富,而是应该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为了追逐物质的满足而疯狂追求,却忽略了内心的需求和生活的真谛。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反思我们对生活的态度,追求真实的内心体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拥有真正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最后,庄子的人生哲学还强调智慧与理性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应当通过自身的智慧和理性来认识世界和生活。

在现代社会中,智慧和理性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

智慧和理性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判断和决策,避免错误和困惑。

庄子的自由观念与现代社会的思考

庄子的自由观念与现代社会的思考

庄子的自由观念与现代社会的思考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哲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他对自由的观念尤为重要。

在庄子看来,自由是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庄子的自由观念与现代社会的思考有着一定的联系,本文将从庄子的自由观念入手,探讨其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庄子的自由观念源于他对人性的理解。

庄子认为,人性本善,与自然和谐共存。

他主张人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不受外界的束缚。

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大块噫吁嚱,我无所谓也。

”他认为,人们应该像大自然一样自由自在,不受任何限制。

他以自然界的万物为榜样,主张人们应该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自由。

庄子的自由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尤其是信息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束缚。

庄子的自由观念提醒我们,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自由,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所左右。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忽视了内心的自由。

庄子的自由观念提醒我们,真正的自由是来自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庄子的自由观念还对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

现代社会,人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也越来越多。

庄子的自由观念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不受利益关系的束缚。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他认为,人们应该超越利益的界限,看待世界和他人。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为了利益而忽视了彼此的尊重和理解。

庄子的自由观念提醒我们,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彼此的理解和尊重之上的。

庄子的自由观念还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束缚。

庄子的自由观念告诉我们,科技的发展应该为人们的自由服务,而不是成为人们的枷锁。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陷入科技的泥沼,追求虚拟的自由,而忽视了真正的自由。

庄子的自由观念提醒我们,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内心的满足和平静之上的。

综上所述,庄子的自由观念与现代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庄子“天人合一”自由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庄子的《逍遥游》提出了道家的“三无”境界,“无己、无功、无名”所达到的自由展开了一条走向自我的、超然的、明达的生命路径。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人执着于名利,给心灵带来了种种巨大的压力,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

庄子的自由思想追求精神的解放,在今天仍带给我们一些启迪。

【关键词】天人合一;自由;现代意义
道家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

自然是自在而已然的存在。

“道”是含括万物的整体,亦即无所不在,是天地万物之根源,亦是天地万物之归宿。

庄子曰:“人与天,一也。

”即人与天是合一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

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的《逍遥游》提出了道家的“三无”境界,“无己、无功、无名”所达到的自由展开了一条走向自我的、超然的、明达的生命路径。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人执着于名利,给心灵带来了种种巨大的压力,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

庄子的自由思想追求精神的解放,在今天仍带给我们一些启迪。

自由——“相忘于江湖”
张世英这样描述:“婴儿在其天人合一境界中尚无主客之分,根本没有自我意识,这种原始的‘天人合一’,我把它叫作‘无我之境’;有了主客之分,从而也有了自我意识之后,这种状态,我称之为‘有我之境’;超越了主客之分所达到的更高一级的‘天人合一’,应该说是一种‘忘我之境’。

”因此,“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最高层次的精神自由,展示的是最初的本真自我。

《庄子·大宗师》说:“泉涸,鱼相与处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涸”是一种隐喻,它表征自然状态的破坏,鱼生活在水中,正如虎豹生活在丛林中,万物各得其所,这便是“自然”。

而“自然”与“人为”对立。

既然鱼生活在水中是“自然”的,那么,自然状态的破坏只能是“人为”的。

“泉涸使鱼的生存失去自然根据,“相濡以沫”之所以无济于事,因为它是外在的。

只有“江湖”,才是鱼的归宿。

鱼有自己的天地,人有自己的世界。

在这一意义上,庄子通过“泉涸”这一隐喻,要求人们摆脱一切异化状态,回到自己的最原始的生活世界里去。

自由体现为超越。

所谓“忘”,就是摈弃,忘却,它指向一种精神境界,代表对文明社会种种贵贱、贫富、利害、是非观念的超越。

庄子说:“鱼相忘乎于江湖,人相忘乎于通术。

”无论是“鱼相忘乎于江湖”,还是“人相忘乎于通术”,实质都一样,都代表自由于天地间的真正忘我境界。

这种境界,与一切“人为”无涉。

一切“人为”都表现为限制,都摆脱不了限制,是非、得失、荣辱、利害等等无一例外。

“人为”的观念和行为构成“自我”,因此,应该摒弃“自我”,恢复本真,摆脱限制,达到自由。

“相忘于江湖”,源于庄子“自然”即形上思考的自由。

庄子超越道德功利的精神境界就是自由,超越就是“相忘于江湖”。

求自由——“无为、无待”
庄子天人合一的主要方法是“心斋”和“坐忘”。

由于人类在对外物的追求过程中迷失了本性,破坏了天人浑然一体的和谐状态,要回归回真,顺应自然,必须要用“心斋”、“坐忘”的方法直觉体道。

“心斋”就是“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人间世》)“忘”是庄子认为体悟天道,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重要方法。

庄子主张“忘”的过程就是“外”的过程,就是与道合一,与自然浑然一体,不为物累,不为生死所累,最终实现“无为无待”的逍遥游。

周益锋认为,庄子的“逍遥”是指超越形体、超越现实世界的精神、心灵上的自由。

只有这种精神上的彻底自由,才是无对待的,这是庄子最高的心灵境界。

大鹏展翅九万里,列子御风而行,这些都是“有待”的(即要依据于一定条件,如风),都不是“逍遥”。

真正的逍遥是无待的(不依据任何条件)
老子的“自然无为”表现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其精神实质就是“无为”,即要顺任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强调的是一种客观性,而庄子则把这种客观性内化为一种心灵的境界,把自然上升为自由,把客观上升为主观。

庄子的“无
为”旨在克服各种“异化”,摆脱各种“限制”,并以其“游”和“逍遥”为中心,创造了一个“精神天堂”或“精神乐园”。

从而获得超越、永恒和宁静。

就是让自我真正回到精神家园,使自我诗意地、自由地存在。

庄子“无待”哲学体现的是渴望摆脱各种诱惑和束缚,齐万物、齐生死,告别丑恶与暴虐,真正实现身体和心灵以及人格的独立和自主。

从心所欲是自然,“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始终者为友”,“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这是庄子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自由思想的现代意义
“夫弓驽,毕戈,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网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络、置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

”(《肱箧》)庄子认为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工具的改良,不仅使自然之物的本性得到破坏,也使人为物所役,被物化、异化了,迷失了自我。

人们在当今物的世界中为物为金钱所奴役,迷失本性。

一方面,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另一方面,人的精神世界却如同荒漠。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一些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一连串的负面效应——环境污染、人性扭曲、道德沦丧等,使人的心灵备受摧残。

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把人类引向天堂,也可能把人类导向地狱。

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并不能告诉我们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人们不断追求物质的满足有何终极意义?人的本质难道就是不断生产,不断消费吗?现代社会中,在市场经济规则的极大冲击下,物质利益最大化成了个体追求的主旋律,它诱发拜金主义、价值错位、物欲横流等不正常现象大量出现。

使得个体追求利益时忘却了人之为人的根本,泯灭了自我对形而上学之终极目标的趋向。

人显然还有高于物质满足的东西,那就是,人的自由、独立与尊严。

吉献忠认为,个体自我生命本是完整的,其完整性存在于生命之内之外两者之间的平衡,而在现代社会中,过度追求生命之外的东西,破坏了二者的平衡。

庄子拒斥名利,执着“守朴”、“全真”,为我们提供了修补现代社会中外在与个体内在自我生命的极度张裂的极好解决方式。

在庄子看来,实现人的自由,不仅要摆脱因为追逐金钱与地位而导致的人身和利益的依附关系,还要把握事物的规律、挣脱非自然的情感上和心理上的束缚。

心理上的障碍和顾虑,也还是证明心里有“鬼”,仍然属于“有所待”,不能达到自由。

简言之,挣脱非自然的思想情感和心理上的束缚,实际上就是实现心理和人格上的独立和自主,意味着无论他人、社会善待你与否,肯定、褒奖你与否,都能宠辱不惊,始终保持一颗平静、安宁、自信、执着的心,如此,你便可能获得内心的安定,继而才可能有行动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

庄子的自由思想启迪我们,人要从肉与灵的无穷无尽的欲望煎熬中挣脱出来,从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社会人际关系里超升出来,从患得患失的内心痛苦中摆脱出来——“吾丧我”。

人生命的内在意义和价值的开掘只能在心灵、精神的世界中展开和实现,最为根本的是必须守护人之为人的本真,“复归于婴儿”,保守一颗赤子般的纯洁、超拔的心灵。

现今社会有些人为了获得所期望的名和利,相互角逐、争夺可谓不择手段,甚至无所不用其极。

而且,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欲壑难填。

因为为名利所累、束缚,其实是得不偿失、因小失大。

所以,为了消弥为追逐功名利禄、满足个人无穷的欲望和虚荣心而引起的人际关系的冲突、人心的焦虑,人们应该尽量远离名利场,清心寡欲,“无欲则刚”,至少不要刻意去追逐、争夺。

这样由此所必然会带来的人际间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相互冲突自然就会渐渐消失,人心的焦虑必然会得以舒缓。

庄子的思想之所以有魅力,在于他提出的“自然”与“自由”的理念有永恒的意义,代表人类本质意义上的终极关怀。

在现今人类的历史命运和困境中,我们可以体悟到庄子思想的不朽生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