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珠单抗之结直肠癌篇

合集下载

贝伐珠单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合理应用

贝伐珠单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合理应用
仅15%的患者 可以切除
手术切除
转化治疗
仍有55%~75%未达可切标准
E. Van Cutsem, et al. EJC. 2006; Nordlinger, et al. EJC. 2007
10-30% 转化为可切
CLM
转化治疗药物选择的整体治疗理念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需要具备整体治疗理念。 在制定治疗计划时应事先计划好在患者治疗后病情出现好转、稳定或进展情况下的更替治疗方案; 应制定好发生特定毒性反应时的调整治疗方案。 评价这些方案对个体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不仅仅必须考虑方案的组成,手术治愈的可能性,长期生存、还需包括剂量、给药计划和途径,以及患者的体力状况。
CAIRO-21
NO169662
First BEAT3
BRiTE4
用药方案
研究
贝伐珠单抗 +
FOLFOX /XELOX
XELOX
XELOX
XELOX

10个月
Tol, et al. NEJM 2009; 2. Saltz, et al. JCO 2008; 3. Van Cutsem, et al. Ann Oncol 2007; 4. Kozloff, et al. Oncologist 2009
大部分缓解 完全缓解
病理缓解率预测生存获益2
Bev转化疗效小结
提高有效率:70%-80% 提高R0切除率:20%-40% 提高病理缓解率:9%
转化治疗应首先考虑疗效 转化治疗应具备整体治疗的理念 转化治疗应考虑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
转化治疗未必都能达到可切标准
85%的患者 不可切除
TML研究显示: Bev联合与标准一线化疗方案 交叉的二线化疗方案显著延长PFS

贝伐珠单抗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及耐药机制

贝伐珠单抗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及耐药机制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ANDROLES OF BEVACIZUMAB INTREATMENT OF COLORECTALCANCERABSTRACTBackground: Bevacizumab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and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However, the resistance of colorectal cancer to Bevacizumab affects the long-term use of Bevacizumab. The recent research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Bevacizumab resistance may be related with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he activation of other angiogenesis pathway, immune suppression and so on. But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Bevacizumab resistance are still fully understood.Objective: In this study,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roles and mechanism of bevacizumab resistance.Methods: The colon cancer DLD-1 cells were injected s.c. into nude mice and generated a colon cancer xenograft model. When tumor size reached to 100 mm2, Bevacizumab was injected i.p. into nude mice twice each week. Tumor size was measured weekly.Four weeks after theinjection, the xenograft tumor tissues were harvested for isolation of tumor cells. The tumor cells isolated from tumor treated with Bevacizumab treatment were injected s.c. into nude mice to establish second xenograft model. Then Bevacizumab was injected i.p. into nude mice with second xenograft twice each week. Tumor size was measured weekly. Four week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xenograft tumor tissues were harvested for histological analysis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Results:Bevacizumab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colon cancer xenograft growth at first time treatment. For second generation of xenograft models using tumor cells isolated from Bevacizumab-treated tumor, Bevacizumab treatment still inhibited xenograft tumor growth.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Bevacizumab for colon cancer treatment is still effective. Bevacizumab one cycle treatment is not enough to induce the resistance of Bevacizumab. Immunohisto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Survivin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in the tumor tissues treated with bevacizumab from 3-week treatment to 9-week treatment. The number of CD31 positive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xenograft tumor tissues from bevacizumab-treated mice that those from control-treated mice.Conclusion: Bevacizumab treatment could inhibit xenograft tumor growth even in the tumors that have once treated with bevacizumab. Survivin may play a certain role in mediating the resistance ofbevacizumab. The exact role of Survivin in mediated the resistance of bevacizumab will be further studied.KEY WORDS:colorectal cancer,Bevacizumab,drug resistance,Survivin目录第一章研究背景 (1)第二章贝伐珠单抗动物耐药模型构建 (6)1.材料 (6)1.1 实验动物 (6)1.2 试剂 (6)1.3 实验器材 (6)2.方法 (7)2.1 裸鼠移植瘤模型构建 (7)2.2 观察指标 (7)2.3 移植瘤处理 (7)3.结果 (7)4.讨论 (8)本章小结 (10)第三章探寻预测耐药的生物标志物 (12)1.材料 (12)1.1 组织标本 (12)1.2 主要试剂 (13)1.3 器材及设备 (13)2.方法 (13)2.1 组织脱水及石蜡包埋 (13)2.2 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14)3.结果 (15)4.讨论 (19)本章小结 (20)第四章 Survivin稳定转染细胞株构建 (21)1.材料 (21)1.1 细胞株 (21)1.2 pcDNA3.1(+)-Survivin质粒及pcDNA3.1(+)质粒 (21)1.3 主要试剂 (21)1.4 实验器材 (22)2.实验方法 (22)2.1 细胞培养 (22)2.2 脂质体2000转染 (22)2.3 G418筛选克隆 (22)2.4 Western Blot实验验证稳转细胞株。

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是一种抗血管生成疗法药物,被用于治疗多种肿瘤,包括晚期结直肠癌。

随着临床标志物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贝伐珠单抗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中的疗效,以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本文将对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贝伐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能够靶向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和发育,减少肿瘤的供血,使肿瘤萎缩。

贝伐珠单抗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中,尤其是结直肠癌的治疗。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贝伐珠单抗在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并非所有的患者对贝伐珠单抗都能够获得同样的疗效,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寻找预测患者疗效和预后的标志物,以便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一些研究发现,血浆中的VEGF水平可以作为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研究表明,治疗前血浆中VEGF水平高的患者,其预后往往较差,对贝伐珠单抗的疗效也较差。

可以考虑通过检测血浆中的VEGF水平,来筛选患者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除了VEGF相关的标志物外,一些研究还发现,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壁点状缺陷(VPD)等血管生成相关的指标,也与患者的预后和对贝伐珠单抗的疗效相关。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影像学等技术来检测,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除了肿瘤生物学标志物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快速相关因子2α(HIF-2α)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也与贝伐珠单抗的疗效和预后相关。

HIF-2α是VEGF的上游调控因子,其高表达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耐药性相关。

检测HIF-2α的表达水平也有望成为预测患者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日益深入,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发现新的标志物,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来指导患者的治疗。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评估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评估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评估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是一种抗血管生成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来阻断肿瘤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FOLFIRI方案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包括5-氟尿嘧啶、亚铂类药物和伊立替康。

本文旨在评估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94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48例患者接受了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接受了FOLFIRI方案治疗(对照组)。

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6岁;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8岁。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6个疗程的治疗,并在第3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采用CT和MRI检查结合CEA水平来评价疗效,根据RECIST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估。

同时评估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和生存质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17%,其中完全缓解2例(4.17%),部分缓解34例(70.83%),疾病稳定8例(16.67%),疾病进展4例(8.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2%,其中完全缓解0例(0%),部分缓解30例(65.22%),疾病稳定10例(21.74%),疾病进展6例(13.04%)。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中有5例(10.42%)患者出现3级及以上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高血压、出血和蛋白尿等;对照组中有3例(6.52%)出现3级及以上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和肝毒性等。

两组患者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

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是一种抗血管生成疗法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包括晚期结直肠癌。

晚期结直肠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肿瘤,常常伴随着血管生成过程的异常活跃,导致肿瘤生长和转移。

贝伐珠单抗被用来阻断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在临床治疗中,贝伐珠单抗的疗效与患者体内的一些临床标志物密切相关,研究人员对这些标志物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监测治疗效果、预测患者的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

本文将对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标志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调控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也是贝伐珠单抗的作用靶点。

研究表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体内的VEGF水平与肿瘤的生长、扩散和预后密切相关。

在贝伐珠单抗治疗过程中,患者体内的VEGF水平通常会显著下降,这也被认为是贝伐珠单抗治疗有效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监测患者血清中的VEGF水平可以反映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VEGF还被认为是预测患者对贝伐珠单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高水平的VEGF常常与较差的治疗反应和预后相关。

对患者体内VEGF水平的监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2. 微血管密度(MVD)3. 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标志物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指导。

监测患者体内的VEGF、MVD、CEA等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评估治疗效果、预测患者的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

目前这些标志物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来验证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这些临床标志物将为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提供更精确、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评估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评估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评估一、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的治疗原理贝伐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靶向肿瘤细胞上过表达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来抑制肿瘤生长。

FOLFIRI方案是一种联合用药治疗方案,包括福马林(5-FU)、亚叶酸(LV)和伊立替康(Irinotecan)三种药物的组合。

福马林和伊立替康是细胞毒药物,具有抗肿瘤活性,而亚叶酸则能增强福马林的抗肿瘤活性。

贝伐珠单抗通过靶向肿瘤血管生成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而FOLFIRI方案则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其它细胞生物学活动来达到治疗效果。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的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双重靶向抗肿瘤机制来发挥治疗作用。

二、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1. 临床试验结果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前瞻性研究对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评估。

研究纳入了100名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其中采用了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结果显示,患者总体有效率为6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4.4个月。

临床试验还观察到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 方案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周围感觉神经病变、腹泻、恶心和呕吐等。

2. 局限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单中心、小样本临床试验,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支持。

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排除肿瘤治疗产生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的治疗费用相对较高,对患者的经济负担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贝伐珠单抗为晚期结直肠癌标准治疗药物

贝伐珠单抗为晚期结直肠癌标准治疗药物

贝伐珠单抗为晚期结直肠癌标准治疗药物2014年5月30日至6月3日,第50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芝加哥召开。

本次年会上公布的全新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有助于延长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生存期,其中位生存期接近30个月。

该数据也显示,在过去十年内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几乎延长了一倍。

这项突破对于这一常见癌症的患者而言意义非凡。

目前,结直肠癌是世界最大的癌症杀手之一,每年导致全球约700,000人死亡。

“安维汀是开展临床研究最多的抗癌药物之一,在过去10年内,它极大地提升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罗氏公司全球血液学/肿瘤学临床研发高级副总裁Dietmar Berger表示:“大多数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化疗联合安维汀作为一线治疗,而这些研究又进一步强化和证实了目前的治疗手段。

”独立的Ⅲ期CALGB 80405*研究(一项大型头对头研究,对比贝伐珠单抗(安维汀)和西妥昔单抗(爱必妥)联合化疗的效果)的结果证明,爱必妥在帮助KRAS野生型mCRC 患者延长生存期方面的效果并不优于安维汀。

该研究结果在大会中公布,并被选入“对癌症研究和治疗具有最高科学价值和最大影响”的文摘中。

结直肠癌40%-50%存在KRAS突变,KRAS突变状态可预测EGFR抑制剂的无疗效。

结直肠癌靶向新药RAS抑制剂Antroquinonol(安卓健)针对无药可医的KRAS突变表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及初步的有效性,目前正于FDA进行二期临床试验,预计2016年初发表结果。

Ⅲ期CAIRO3*和AIO KRK 0207*研究的结果显示,用以安维汀为基础的治疗方案进行维持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耐受性良好的治疗策略。

Ⅲ期TRIBE研究的分析强调了安维汀联合化疗的有效性不受扩展RAS基因突变状态影响。

通过与全球临床医生和研究小组的合作,罗氏公司致力于进一步推进对结直肠癌的认识和治疗,在未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发布时间:2021-01-08T11:07:07.38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5期作者:吕金英[导读] 通过对晚期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贝伐珠单抗进行应用,随后对效果进行分析。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药剂科吕金英 157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晚期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贝伐珠单抗进行应用,随后对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其中就诊时间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之间,男性患者人数为28例,与现患者人数为32例。

通过对患者进行化疗前行为状态评分在血常规以及CT检查的基础上,并在化疗后周期进行CT疗效评价,对于化疗药物剂量包括其中贝伐珠单抗500毫克/cm2,采用静脉滴注方式,一周进行三次治疗,并联合其他药物进行应用。

结果:通过对患者整体有效率进行临床比较,其中晚期结肠癌患者中完全缓解人数为3例,占据5.55%,部分缓解人数为27例,占据45%,稳定人数为18例,占据30%,进展人数为12例,占据20%。

总体有效率为50%。

通过进行患者整体有效率的比较,使用贝伐珠单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效果。

结论:通过进行患者整体有效率的比较,使用贝伐珠单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贝伐珠单抗晚期结肠癌临床效果在目前晚期结肠癌来说,主要治疗方式为全身药物治疗,化疗作为其中一种有效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进行靶向药物的应用,能够提高整体有效率和整体生存时间。

但靶向药物较为昂贵,对于其使用具有一定的限制[1]。

为进一步改善晚期结肠癌患者的预后,提升整体治疗效果,贝伐珠单抗作为一种新型抗代谢类药物经相关研究表明,贝伐珠单抗能够抑制胸苷酸合成酶的活性,通过多靶点进行关键酶活性的抑制,能够使肿瘤细胞增殖停留s期。

本文通过进行贝伐珠单抗的研究,对于其结肠癌患者的疗效进行临床探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其中就诊时间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之间,男性患者人数为28例,与现患者人数为32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FL方案(CPT-11 125mg/m2,四氢叶酸 20mg/m2静推,5-fu 500mg/m2)每周给药,给药4周,6周一周期;Bev 5mg/kg 两周给药一 次
2007年Ⅲ期E3200研究 Bev联合FOLFOX4用于既往治疗过的转移性结直肠癌 结果显示:联合组的中位生存期(OS)12.9个月对10.8个月 无进展生存期(PFS)7.3个月对4.7个月 客观缓解率(RR)分别为22.7%对8.6% E3200研究中贝伐珠单抗延长生存期仅为2.1个月,推测可能 与接受二线治疗的患者肿瘤负荷相对较大,分泌更多VEGF有 关
贝伐单抗 5 mg/kg 每2周1次
无进展生存期
Proportion progression-free
1.0
HR=0.54, P<0.00001
0.8
mPFS: 6.2 10.6 mo
0.6
0.4
Treatment Group
0.2 0 0
IFL + placebo IFL + bevacizumab
2004年,Ⅲ期AVF2107研究
推注IFL + 安慰剂 (n=412)
疾病进展后 PD
不接受贝伐单抗治疗
先前未曾治疗的 转移性 CRC
推注IFL + 贝伐单抗 (n=403)
PD
疾病进展后
可接受贝伐单抗治疗
IFL 推注 5-FU 500 mg/m2 亚叶酸钙 20 mg/m2 依立替康 125 mg/m2 用药 4/6 周
基于此项研究结果,2004年美国FDA批准贝伐珠 单抗联合IFL作为mCRC的一线化疗方案。
N016966 研究 探讨贝伐与奥沙利铂连用
入组病人
Feb 2004–Feb 2005
XELOX (n=317) XELOX + placebo (n=350) FOLFOX4 + placebo (n=351) XELOX + Avastin (n=350) FOLFOX4 + Avastin (n=349)
化疗联合安维汀 Anti-angiogenesis 安维汀 1+1>2 联合抗细胞增殖的策略 肿瘤治疗的新理念 (简称 A+策略)
抑制新生和再生 血管的生长 持续抑制残存和 新生肿瘤细胞 残存的肿瘤细胞 继续得到血供, 恢复生长
贝伐珠单抗(Bev)通过精确抑制 VEGF,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 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肾癌、恶性胶质 瘤、卵巢癌等多种实体肿瘤中获得了多项 成功的Ⅲ期确证性试验数据,从而成为了 首个被批准用于肿瘤治疗的抗VEGF药物和 目前获批治疗实体瘤适应症最多的抗VEGF. Cancer Res 1997;57:4593–9
安维汀:抑制VEGF产生的3个效应
安维汀作用于微环境
存活血管的正常化 血浆渗漏↓ 组织间压↓药物递送↑ 肿瘤血管异常,血浆渗漏 组织压↑,药物递送↓
抗增殖药物仅 作用于肿瘤细 胞,部分细胞 可产生耐药 肿瘤血管的退化 切断肿瘤细胞营养供 给
2007年随机多中心试验(ARTIST)旨在评价Bev联合 mIFL方案用于中国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及安 全性 结果显示:联合组的中位PFS(8.3个月对4.2个月),中 位OS(18.7个月对13.4个月),联合组显著改善了PFS、OS, 且可降低疾病进展风险56%,降低死亡风险38%。 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mIFL用于中国mCRC患者的一线 治疗安全、有效。
肿瘤微环境中的血管生成 是肿瘤生长转移中最基本的因素
微环境(血管生成)对肿瘤生长、转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肿瘤无血供,仅靠弥散 获取营养时,体积不超 过2mm3,处于静息期
肿瘤细胞分泌大量 VEGF,促使供应肿 瘤的血管生成
拥有血供的肿瘤迅速 生长并可发生侵袭、 转移
安维汀—首个抗血管生成药物
重组、人源化 单克隆抗VEGF抗体
剂 型: 注射液
有效期: 24个月(2~8℃冷藏)
Duration of survival (mo)
无论患者KRAS基因是否有突变,均可从中获益。 对于KRAS野生型,联合贝伐组可使中位PFS和总OS 期分别延长6.1个月(13.5对7.4)和10.1个月(27.7 对17.6),对于KRAS突变型,联合组仍能使中位 PFS和总OS期分别延长3.8个月(9.3对5.5)和6.3个 月(19.9对13.6)
10
20
30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mo)
总生存期
1.0
HR=0.66, P=0.00004
Proportion surviving
0.8 0.6 0.4
治疗组
中位生存: 15.6 vs 20.3 mo
0.2 0 0
IFL + 安慰剂 IFL + 贝伐
10
20
30
40
FOLFOX4 (n=317)
方案修正为 2x2 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 (n=1400)
贝伐珠单抗组的总体人群、持续治疗人群 的PFS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 (9.4个月对8.0个 月)
BEAT 试验在41个欧美国家开展,共入组1965例 晚期结直肠癌初治患者,接受任意一种贝伐珠单抗联 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包括贝伐+单药氟 尿嘧啶、贝伐+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或贝伐+氟尿嘧啶 +CPT-11)直至疾病进展。 结果发现总体TTP达到11.3个月,PFS10.8个月, OS为22.7个月,且各实验组没有显著差异,体现了 贝伐珠单抗的疗效不依赖于所联合的化疗方案。
鉴于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选择联合 贝伐珠单抗的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 策略是合理和正确的,多数专家认为患者 一线时应接受Bev治疗,而抗EGFR治疗 应被用于三线及以后的治疗或拯救治疗中。
安维汀基本信息
药品名: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 Bevacizumab Injection
商品名: 安维汀® Avastin® 规格&包装: 100mg(4ml)/瓶 1瓶 / 盒 用法&用量: 联合m-IFL化疗方案时,5mg/kg 体重,静脉输注,每两周给药一 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