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2020

合集下载

《抗肿瘤生物类似药治疗药物监测药学专家共识(2020版)》解读

《抗肿瘤生物类似药治疗药物监测药学专家共识(2020版)》解读

!热点关注!!抗肿瘤生物类似药治疗药物监测药学专家共识""#"#版#$解读中国药理学会!中日友好医院中图分类号!>?@?A<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C@"D"<"E""#"###$D#$<=D#CF G H!<#A<E##?I J:+00-:<C@"4"<"EA"#"#A#$A##<摘!要!针对抗肿瘤生物类似药!’-*+*)K,2L+,0+K+(’20"B*M0#的临床使用问题"利用治疗药物监测!*652’75)*+N.2)3K,-+*,2+-3" O F P#技术有助于指导和规范合理用药"中国药理学会和中日友好医院共同发起并制定了$抗肿瘤生物类似药治疗药物监测药学专家共识!"#"#版#%&该共识共计Q个临床问题<@条推荐意见"阐明了临床治疗中对B*M0进行O F P的必要性’个体化监测方案要点’技术方法和临床药师参与环节等"指导药师发挥主动性"利用O F P向医师提供切实的药学技术支撑"保证患者最大程度的获益&关键词!抗肿瘤生物类似药(治疗药物监测(药学专家共识!"#$%&%$#’#()")*"+,’%-’./01&$%#2)"3$"343)"#,$5,$%’&$4#(.6%478)"(#)%("7)* 9"#(#4-)%:()3(-(;’%3#<=<=0>(#()"$%86+-505R6’2K’N,(,3+N’(S,N+5*/&86+-’4T’7’-U2+5-.06+7V,07+*’(9:?5@925!H-2507,-05*,*6572,L(5K05W+0*+-3+-*65N(+-+N’()05,1’-*+*)K,2L+,0+K+(’20#B*M0$&*65)05,1 *652’75)*+N.2)3K,-+*,2+-3#O F P$*5N6-,(,3/N’-65(7*,3)+.5’-.0*’-.’2.+X5*652’*+,-’()05,1B*M0&*6586+-505 R6’2K’N,(,3+N’(S,N+5*/’-.86+-’4T’7’-U2+5-.06+7V,07+*’(J,+-*(/+-+*+’*5.’-.1,2K5."R6’2K’N/%W752*8,-05-0)0 ,-*65O652’75)*+N F2)3P,-+*,2+-3,1B-*+*)K,2M+,0+K+(’20#"#"#%.+*+,-$%:O65N,-05-0)01,N)050,-Q N(+-+N’( 72,L(5K0’-.K’Y50<@25N,K K5-.’*+,-0&Z6+N6N(’2+1+50*65-5N500+*/,1O F P1,2B*M0+-N(+-+N’(*25’*K5-*&Y5/7,+-*0 ,1+-.+&+.)’(+X5.K,-+*,2+-372,32’K&*5N6-+N’(K5*6,.0’-.7’2*+N+7’*+,-,1N(+-+N’(76’2K’N+0*0&’-.3)+.50 76’2K’N+0*0*,72,&+.572’N*+N’(76’2K’N5)*+N’(*5N6-+N’(0)77,2**,N(+-+N+’-0L/O F P&0,’0*,5-0)25*65K’W+K)K L5-51+*01,27’*+5-*0:A0B CD@6?!B-*+*)K,2L+,0+K+(’20’O652’75)*+N.2)3K,-+*,2+-3’R6’2K’N/5W752*N,-05-0)0!!生物类似药是指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已获准注册的参照药具有相似性的治疗用生物制品&针对其注册临床试验的监管评估要点主要包括免疫原性(药物代谢动力学#76’2K’N,Y+-5*+N0&R[$I药物效应动力学#76’2K’N,./-’K+N0& R F$以及临床疗效比较研究)<4E*+"##E年&欧洲药品管理局#%)2,75’-K5.+N+-50’35-N/&%P B$发布了,生物类似药指南#草案$-+截至"#<?年?月&欧盟已审批通过C"个生物类似药+"#<#年=月&美国颁布了,生物制品价格竞争与创新法案#"##?年$-&制定了有关生物类似药审批的内容&目前美国已审批通过"E个生物类似药+"##?年&日本发布生物类似药研发注册(审评审批等指导文件&框架基本参照欧盟的生物类似药监管体系+截至"#<?年C月&日本共批准了<Q个生物类似药产品上市+目前&我国已有E个生物类似药品获批&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数量差距)$4C*+其中&已在我国获批上市的抗肿瘤生物类似药#’-*+*)K,2L+,0+K+(’20&B*M0$为利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获得了其参照药的大部分适应证+靶向抗肿瘤药治疗大大延长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改善了生活质量+B*M0属于靶向抗肿瘤药中最重要的单克隆抗体#K,-,N(,-’(’-*+L,.+50&K B L0$制剂&目前有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和曲妥珠单抗=种注射制剂+随着西妥昔单抗(帕妥珠单抗和地诺单抗等K B L0的专利保护到期&将有越来越多的B*M0上市&临床合理用药会面临更多极具挑战的现实问题+多数注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与参照药相比&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和曲妥珠单抗的生物类似物具有相似的疗效(安全性及免疫原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单克隆抗体具有R[I R F复杂性(非线性动力学(暴露差异大(非特异性途径消除(特异性靶标介导以及药物处置个体差异大等特征)Q*+许多研究都倾向于推荐对B*M0开展治疗药物监测#*652’75)*+N .2)3K,-+*,2+-3&O F P$&实施个体化治疗策略)?4<#*+O F P是一门研究个体化药物治疗机制(技术(方法和临床标准&并将研究结果转化应用于临床治疗以达到最大化合理用药的药学临床学科+通过测定患者体内的药物暴露(药理标志物或药效指标&利用定量药理模型&以药物治疗窗为基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第"#卷第$期!%&’()’*+,-’-.’-’(/0+0,1.2)34)05+-6,07+*’(0,186+-’"#"#9,(:"#;,:$!$<=!!准&制订适合患者的个体化给药方案&核心是个体化药物治疗)<<*+鉴于B*M0药理的复杂性(B*M0真实世界证据的局限性&仅根据相关药品说明书和指南的规定方案使用B*M0&可能难以保障药物的有效和安全使用+有必要对B*M0进行基于个体化治疗策略的O F P&发挥药师在临床用药中的药学技术支撑作用&以保证患者最大程度获益+,抗肿瘤生物类似药治疗药物监测药学专家共识#"#"#版$-聚焦B*M0的O F P&旨在解决现有证据支持基础上面临的临床治疗问题&建议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师和药师参考+EF共识制定方法基于临床反映出的问题&本共识由中国药理学会(中日友好医院共同发起&经中国药理学会批准&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质量规范专项工作组和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立项&由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起草并具体实施+采用名义群体法&由临床专家和药学专家组成指导专家组&共同讨论确定共识涉及的相关专业问题+共识起草小组专家针对涉及问题进行系统检索与分析&整理研究证据&并根据我国现状(临床需求和研究证据做出相关推荐意见+选择具有O F P经历和背景的专家群体作为外审专家&采用德尔菲法问卷方式&开放收集以O F P组织为主的药学专家的外审意见&意见推荐程度分为"强%"中%"弱%"否%四级&外审专家就每条推荐意见自主选择分级&以选项专家人数的百分比#\$显示推荐结果+指导专家组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审核外审结果(修订推荐意见&最后形成共识+<F临床问题及相关推荐意见<G EF临床问题$9#:3实施568是否必要推荐意见<.B*M0是单克隆抗体类药物&与参照药一样具有生物制剂特有的复杂性&具有以药物暴露为特征的较大R[个体差异&同时R F受多重因素影响&推荐对接受该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实施O F P#外审表决."强%占@=A"E\&"中%占""A$E\&"弱%占EA""\&"否%占#$+推荐意见".实施B*M0的O F P时&推荐专科药师参与全程治疗#外审表决."强%占Q@A="\&"中%占<<A"@\&"弱%占<A E<\&"否%占#$+推荐意见=.对目标患者要进行药物重整#外审表决. "强%占Q<A C?\&"中%占<$A E?\&"弱%占"A Q"\&"否%占#$&以协助主治医师实施个体化治疗+证据解读.B*M0的R[个体间差异非常大+数据表明&曲妥珠单抗体内药时曲线下面积#!"#$的个体间差异达<#\]=$\&谷浓度的个体间差异高达<#倍’利妥昔单抗体内!"#的个体间差异达CA"倍&谷浓度的个体间差异高达"=倍’贝伐珠单抗体内!"#的个体间差异达"A E倍)<#*+因此&有必要通过监测药物暴露进行个体化调整生物类似药的剂量+B*M0呈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有效浓度范围尚不明确+一项多中心!期临床试验中&<CC例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了E次利妥昔单抗输注治疗&血清平均抗体浓度与肿瘤体积的测量值(基线时循环M细胞数量成反比’血清利妥昔单抗的半衰期#$<I"$(峰浓度##K’W$和清除率#8^$随着输注给药的次数增加均发生了很大变化)<"*+现有R[I R F研究中&多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群体R[模型&如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_O P Q=的中央隔室表观分布容积#%<$和8^分别估算为=A<?^和<"A$K(I6&体表面积可引起%<的个体差异’贝伐珠单抗的%<和8^分别估算为"A??^和#A#<<=^I6&8^和%<随体重增加而增加)<=4<E*+<G<F临床问题$如何个体化制定9#:3监测方案推荐意见E.推荐临床药师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用药评估&患者用药应符合药品说明书#外审表决."强%占C?A#<\& "中%占=#A??\&"弱%占#&"否%占#$+推荐意见$.针对情况复杂的患者&还应该充分参考参照药的药品说明书#外审表决."强%占CCA"\&"中%占"QA<@\& "弱%占EA""\&"否%占<A E<\$+推荐意见C.初始使用B*M0(进行B*M0替代转换以及B*M0替代参照药进行转换使用时&推荐专科药师制定风险管控计划&以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获益#外审表决."强%占@@A EC\&"中%占""A$E\&"弱%占#&"否%占#$+推荐意见@.推荐在制定初始治疗方案时&检测药物相关基因及基因多态性#外审表决."强%占@@A EC\&"中%占<?A@"\&"弱%占"A Q"\&"否%占#$+推荐意见Q.设定药物剂量应考虑患者体重指数#M P H$ #外审表决."强%占$EA?=\&"中%占=CA C"\&"弱%占@A#E\& "否%占<A E<\$+证据解读.曲妥珠单抗及其生物类似药的作用靶点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6)K’-57+.52K’(32,Z*61’N*,225N57*,2"&V%>"$基因调控的细胞表面R<Q$糖蛋白)<$*+V%>"是乳腺癌患者重要的预后指标&也是抗V%>"药物治疗的主要预测指标)<C*+ V%>"阳性胃癌是一类独特的疾病亚型&V%>"阳性晚期胃癌患者可从曲妥珠单抗治疗中获益&V%>"基因扩增水平的高低可用来预测晚期胃癌患者对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敏感性和总生存获益)<@*+胃癌患者中&V%>"基因与第<@号染色体#8%R<@$的比值‘EA@]$&有助于预测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敏感性)<Q*+利妥昔单抗可明显提高弥漫性大M细胞淋巴瘤的疗效&若M N(4C阴性表达&8F EE&C和S*’*4=阳性表达&积极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具有重要意义)<?4"#*+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和M N(4"表达阴性等是治疗效果的不利因素)"<*+<G HF临床问题$如何在治疗过程中调整9#:3方案推荐意见?.B*M0的治疗方案调整应根据患者的R[I R F 特征进行&推荐综合考虑药品及患者的参数如$<I"(!"#(8^(稳态浓度#800$和表观分布容积#%$#外审表决."强%占@@A EC\&"中%占<QA=<\&"弱%占EA"=\&"否%占#$+推荐意见<#.药物血清浓度是反映患者R[的标志指标&推荐进行常规监测#外审表决."强%占C@A C<\&"中%占=#A?Q\&"弱%占<A E<\&"否%占#$+推荐意见<<.药物抗药抗体#’-*+4.2)3’-*+L,./&B F B$血清浓度是药物疗效和风险控制的参考指标&推荐进行常规监!$<E!!%&’()’*+,-’-.’-’(/0+0,1.2)34)05+-6,07+*’(0,186+-’"#"#9,(:"#;,:$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第"#卷第$期测#外审表决."强%占CEA@?\&"中%占"QA<@\&"弱%占@A#E\&"否%占#$+证据解读.建议根据血药浓度将B*M0调整至最佳剂量&以获得最大临床受益+结直肠癌患者的贝伐珠单抗血药谷浓度应‘<$A$K3I^+对于M细胞淋巴瘤患者&提高利妥昔血药浓度有助于增强疗效&减少免疫原性反应+曲妥珠单抗的谷血药浓度应‘"#K3I^+研究结果表明&贝伐珠单抗的单次剂量在#A<]<#K3I Y3范围内&可以获得的血药浓度范围为"A Q]"QE K3I^&药物剂量与血药浓度存在相关性)""*+一项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开展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结果发现&低贝伐珠单抗浓度与高肿瘤负荷有关&谷浓度‘<$A$K3I^可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一项在日本开展的多中心临床"期研究结果显示&复发性或难治性进展期M细胞淋巴瘤患者经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缓解组患者的谷浓度为#$?A@a<<A E$#3I K(&显著高于非缓解组患者的#E=A#a CA E$#3I K()"E*+低利妥昔单抗浓度引起疗效降低的原因&可能与产生B F B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药物暴露量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存在相关性)"C4"Q*’较低的血药浓度与胃食管癌的疾病进展有关)"?4=<*+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曲妥珠单抗的血药谷浓度‘"#K3I^可获得对肿瘤细胞最大的抑制效果&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生物学标志物检测方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0N)(’2 5-.,*65(+’(32,Z*61’N*,2&9%b U$I9%b U受体通路相关因子#9%b U4B(9%b U48和9%b U4F等$(血管病理生理相关因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4<(%4选择素和血管生成素"等$和缺氧相关因子#缺氧诱导因子"$(碳酸酐酶?等$与贝伐珠单抗等之间的关联在多项临床研究中的结果不一致&均未获得确切的结论&暂不做推荐)==4=C*+<G IF临床问题$9#:3血药浓度的检测方法推荐意见<".推荐建立液相色谱4质谱分析方法#(+c)+. N62,K’*,32’76/4K’00075N*2,K5*2/&^84P S$测定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和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的血药浓度&进一步评价血清(血浆与全血样本的测定差异性#外审表决."强%占@EA C$\&"中%占"<A<=\&"弱%占EA""\&"否%占#$+推荐意见<=.推荐采用免疫测定方法检测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和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的血清药物浓度&要充分认识免疫测定方法与^84P S方法的差异性#外审表决."强%占$CA=E\&"中%占E#A QE\&"弱%占"A Q"\&"否%占#$+证据解读.酶联免疫分析法是测定B*M0血药浓度最为常用的方法)"?&="&=@*&其他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84P S和基于流式荧光技术的方法等+其中已建立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种K B L0制剂血药浓度的方法&适合O F P开展)=Q4E#*+ <G JF临床问题$是否需要在使用9#:3时检测相关基因推荐意见<E.推荐开展B*M0敏感性(不良反应(R[I R F以及B F B相关基因及其多态性检测&以强化该类药物个体化治疗的信息相关性#外审表决."强%占C@A C\&"中%占"QA<@\& "弱%占EA"=\&"否%占#$+证据解读.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和曲妥珠单抗的疗效&毒(副作用和耐药机制都与多种基因有关+9%b U4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基因多态性有可能作为贝伐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结果的预测指标)E<*+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贝伐珠单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相关不良事件有关)E"*+趋化因子8_8^<"及其受体8_8>E基因多态性与采用贝伐珠单抗一线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之间具有关联性&内皮素4<基因多态性可作为贝伐珠单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生物标志物)E=*+编码U N%受体!’#U8b>=B$基因多态性可以预测利妥昔单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淋巴瘤的治疗反应&携带9等位基因的患者可能与更好的治疗反应相关)EE*+M细胞分化抗原#8F"#$20"#@#@@#88和人类""号染色体的>B8"20<=#$Q==Q B O基因型是利妥昔单抗诱导毒性的独立预测因子&B O R结合盒转运蛋白b亚家族成员"20""=<<=@和重组人中性粒细胞胞浆因子E20<QQ=<<"的b b基因型是利妥昔单抗治疗弥漫大M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危险因素)E$*+V%>"阳性提示曲妥珠单抗对乳腺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多药耐药基因<8=E=$O多态性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也具有重要意义)EC*+锚蛋白重复序列EE基因沉默与V%>"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曲妥珠单抗耐药性有关&U N%受体多态性与V%>"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和曲妥珠单抗的临床效果相关)E@4EQ*+曲妥珠单抗引起的心脏毒性风险与V%>"基因C$$位突变导致缬氨酸替代异亮氨酸显著相关&该位点H(5I9’(杂合型患者发生心脏毒性的风险显著高于纯合型患者)E?*+<G KF临床问题$9#:3相关基因的检测方法推荐意见<$.推荐使用F;B测序(免疫组织化学#+K K)-,6+0*,N65K+0*2/&H V8$(荧光原位杂交#1(),250N5-N5+-0+*)6/L2+.+X’*+,-&U H SV$(双色银染原位杂交和循环肿瘤N*F;B 等方法检测生物类似药相关基因#外审表决."强%占C?A#<\& "中%占=#A??\&"弱%占#&"否%占#$+证据解读.F;B测序是基因突变检测的"金标准%&临床对基因的常用检测方法U H SV测定法及H V8测定法+近年来&液体活检技术开始应用于肺癌基因检测&如循环肿瘤N*F;B等方法)$#*+以V%>"为例&阳性判断标准包括H V8#d d d$或H SV阳性’H V8 #d d$&应进一步通过U H SV检测最终确定’H V8#d$或H V8#4$&则可以判断为V%>"阴性’V%>"阳性的判断也可以通过U H SV 检测确定)$<*+<G LF临床问题$药师在9#:3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推荐意见<C.针对患者使用B*M0&推荐专科药师制定药品不良反应与毒(副作用监测比对记录&分别和生物制剂参照药(治疗方案中的联合用药制定出比对表&实施目标监测#外审表决."强%占QQA@=\&"中%占<<A"@\&"弱%占#&"否%占#$+证据解读.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和曲妥珠单抗的药品说明书显示&=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广泛(复杂&量效关系机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第"#卷第$期!%&’()’*+,-’-.’-’(/0+0,1.2)34)05+-6,07+*’(0,186+-’"#"#9,(:"#;,:$!$<$!!制复杂(影响因素多&需有专科药师加以有效监护)$*+<G MF临床问题$药师在9#:3临床评价中的作用推荐意见<@.针对患者治疗时不具有O F P实验室技术支持条件的医疗机构&推荐由专科药师有条件地开展药品有效性(经济性快速评估&建立快速评估评价指标&及时获得效果结局判断&以保障患者获益#外审表决."强%占Q=A<\&"中%占<$A E?\&"弱%占#&"否%占<A E<\$+证据解读.常用的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有效或无效(存活或死亡(生存期长短(某种症状或体征的出现或消失(并发症的发生与否以及与病情有关的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等)$"*+以肿瘤反应为主要研究终点的肿瘤疗效评价标准中&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以及疾病进展等&有效率e完全缓解率d部分缓解率)$=*+恶性肿瘤治疗患者的经济负担较重&治疗时对其进行合理的药物经济学评估可以为医师(患者和医疗服务付费方在优选治疗方案方面提供可靠依据+药物经济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有成本4效果分析(成本4效用分析和成本4效益分析等)$E4$$*+具体研究方法可从医疗服务付费方的角度评价B*M0对肿瘤治疗预算的影响&或直接比较B*M0与参照药的治疗成本)$C4$@*+HF附则HG EF共识制定利益声明共识专家和共识起草成员均要求填写利益声明表&并对存在利益冲突的成员进行管理+本共识得到了中国药理学会立项批准并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同时&按照学会相关规定合法接受不限于一家企业的资助&以承担课题组成员参与本共识制定的费用&但资助企业不参与共识证据综合(评价和推荐意见制定的过程+HG<F共识文件更新周期本共识全文预计将于"#"#年$月发布&共识及共识解读将在相关领域的期刊上发表+本共识计划在"年间更新版本+主要起草人$张相林#主任药师&中日友好医院$覃旺军#副主任药师&博士&中日友好医院$陈文倩#主管药师&博士&中日友好医院$指导专家$杜冠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药理学会$缪丽燕#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志刚#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伶俐#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李国辉#主任药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赵荣生#主任药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瑞臣#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焕德#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武新安#教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顾景凯#教授&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卓#主任药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上海长海医院$邱!峰#主任药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峻#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弋#主任药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董!梅#主任药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晓宇#主任药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贺鹏程#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范!磊#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张翼鷟#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申淼#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外审专家$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及以上职务专家&中国药师协会治疗药物监测药师分会委员&各省市治疗药物监测学术组织主任委员&北京药师协会治疗药物监测药师分会委员&北京药学会治疗药物监测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药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治疗药物监测质控组专家&参与专家共计@"人+参考文献)<*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发布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T*:中国医药生物技术&"#<$&<##"$.<$C:)"*B0N65-L25--52F S:U F BG11520%.)N’*+,-’(>50,)2N50,-M+,0+K+(’2’-.H-*52N6’-35’L(5R2,.)N*0)T*:B KT;)20&"#<Q&<<Q#"$.EC: )=*S6’2K’B&[6’-*5S&P’6’.+Y[>&5*’(:>53)(’*,2/R52075N*+&5,1 H-*52-’*+,-’(B35-N+501,2F5&5(,7K5-*,1M+,0+K+(’2R2,.)N*0#P,-,N(,-’(B-*+L,.+50$.B-G&52&+5Z)T*:O652H--,&>53)(SN+&"#"#:.,+.<#A<##@I0E=EE<4#"#4##<<"4Q:)E*B2’*,O&f’K’3)N6+O:%W752+5-N5,125&+5Z+-3*651,((,Z4,-L+,4 (,3+N0+-N().+-3S,K’*2,7+-’-.52/*62,7,+5*+-+-T’7’-)T*:M+,(,3+N’(0&"#<<&=?#$$."Q?4"?":)$*覃旺军&李沭&王玮&等:抗肿瘤生物类似药的临床研究与应用)T*: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Q<4<"Q$:)C*覃旺军&韩俊萍&李沭&等:抗肿瘤生物类似药治疗药物监测指南制定计划书思考)T*: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E#?4<E<":)@*S6’2K’-T R&^+L52’*+B P&H06+X’Z’[&5*’(:B>’-.,K+X5.&F,)L(54 M(+-.&%11+N’N/’-.S’15*/S*)./,1R U4#$"Q#$QC#’>+*)W+K’LM+,0+K+(’2$8,K7’25.Z+*6>+*)W+K’L>51525-N5R2,.)N*#P’L4O652’&$+-S)LJ5N*0Z+*6R25&+,)0(/g-*25’*5.8F"#4R,0+*+&5&^,Z4O)K,24M)2.5-U,((+N)(’2^/K76,K’#^O M4U^$)T*:M+,F2)30&"#"#&=E#"$.<@<4<Q<:)Q*h+.K52;&M’2.+-8&86’*5()*%&5*’(:>5&+5Z,1*652’75)*+N.2)3 K,-+*,2+-3,1’-*+N’-N52.2)307’2**Z,/*’235*5.*652’7+50)T*:%)2T8’-N52&"#<E&$##<"$."#"#4"#=C:)?*M’2.+-8&95’(b&R’N+B&5*’(:O652’75)*+N.2)3K,-+*,2+-3+-N’-N52/’25Z5K+00+-3’*2+N Y0)T*:%)2T8’-N52&"#<E&$##<"$."##$4"##?:)<#*!b’,M&f5’7S&8(5K5-*0B&5*’(:%&+.5-N51,2*652’75)*+N.2)3 K,-+*,2+-3,1*’235*5.’-*+N’-N52*652’7+50)T*:T8(+-G-N,(&"#<"&=##="$.E#<@4E#"$:)<<*!张相林&缪丽燕&陈文倩:治疗药物监测工作规范专家共识#"#<?版$)T*: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Q$.Q?@4!$<C!!%&’()’*+,-’-.’-’(/0+0,1.2)34)05+-6,07+*’(0,186+-’"#"#9,(:"#;,:$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第"#卷第$期Q?Q&?#":)<"*!M52+-0*5+-;^&b2+((,4^i75XB T&h6+*58B&5*’(:B00,N+’*+,-,1 052)K>+*)W+K’L#H F%848"M Q$N,-N5-*2’*+,-’-.’-*+4*)K,225074,-05+-*65*25’*K5-*,125N)225-*(,Z432’.5,21,((+N)(’2-,-4V,.3Y+-j0(/K76,K’)T*:B--G-N,(&<??Q&?#?$.??$4<##<:)<=*!V’-509&86,Z9&R’-k&5*’(:B2’-.,K+X5.&0+-3(54L(+-.&0+-3(54 .,050*)./*,’00500*6576’2K’N,Y+-5*+N5c)+&’(5-N5,1*65L+,0+K+(’2B M R"<$’-.L5&’N+X)K’L+-65’(*6/T’7’-505K’(50)LJ5N*0)T*:8’-N52865K,*652R6’2K’N,(&"#<Q&Q"#$$.Q??4?#$: )<E*!^+8Sh&SZ55-5/[&82,-5-L523528:R,7)(’*+,-76’2K’N,Y+-5*+N K,.5(+-3,1R U4#CE=?$=$#’L5&’N+X)K’L L+,0+K+(’2$’-.251525-N5L5&’N+X)K’L#B&’0*+-&$+-7’*+5-*0Z+*6’.&’-N5.-,-40c)’K,)0-,-40K’((N5((()-3N’-N52)T*:8’-N52865K,*652R6’2K’N,(&"#"#&Q$#=$.EQ@4E??:)<$*!石远凯&孙燕:临床肿瘤内科手册)P*:C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C*!b65-+;&h50*5-L523F:l)’-*+*’*+&525’(4*+K5R8>’00’/Z+*6 +K K)-,6+0*,N65K+N’(5&’()’*+,-,1V%>"I-5),-N,35-5+-L25’0*N’-N527’*+5-*0’-.+*0N,225(’*+,-Z+*6N(+-+N,7’*6,(,3+N’(1+-.+-30)T*:H-.+’-T R’*6,(P+N2,L+,(&"#"#&C=#S)77(5K5-*$.S<"=4S<"Q: )<@*!胃癌诊疗规范#"#<Q年版$)T*: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4Q":)<Q*!,胃癌V%>"检测指南#"#<C版$-专家组:胃癌V%>"检测指南#"#<C版$)T*:中华病理学杂志&"#<C&E$#Q$.$"Q4$=":)<?*!徐萌:弥漫性大M细胞性淋巴瘤预后相关因素的初步探讨)F*: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张红雨&陈红涛&彭培健:弥漫大M细胞淋巴瘤患者M N(4"(7$=和8F$$表达与利妥昔单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T*: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E#<"$."=?C4"=??:)"<*!张红雨&管忠震&汪波&等:弥漫大M细胞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与利妥昔单抗疗效的关系)T*:中华肿瘤杂志&"##Q&=##$$.=Q<4=QE:)""*!P,*(S:M5&’N+X)K’L+-N,K L+-’*+,-N65K,*652’7/1,2N,(,25N*’(’-.,*652N’-N520)T*:B K T V5’(*6S/0*R6’2K&"##$&C"#<#$.<#"<4<#=":)"=*!8’)(5*P&^5N,K*5O&M,)N6mG&5*’(:M5&’N+X)K’L R6’2K’N,Y4 +-5*+N0H-1()5-N5G&52’((’-.R2,32500+,-4U255S)2&+&’(+-P5*’0*’*+N8,(,25N*’(8’-N52R’*+5-*0)T*:8(+-R6’2K’N,Y+-5*&"#<C&$$#<<$.<=Q<4<=?E:)"E*!O,L+-’+[&H3’2’06+O&H*,6[&5*’(:T’7’-505K)(*+N5-*5276’05"’-.76’2K’N,Y+-5*+N0*)./,12+*)W+K’L+-25(’705.,22512’N*,2/7’*+5-*0Z+*6’332500+&5M4N5(((/K76,K’)T*:B--G-N,(&"##E&<$#$$.Q"<4Q=#:)"$*!P5.+-’U&R(’05-N+’8&b,)7+((5R&5*’(:8)225-*R2’N*+N51,2 O652’75)*+N F2)3P,-+*,2+-3,1M+,76’2K’N5)*+N’(0+->65)K’*,+.B2*62+*+0)T*:O652F2)3P,-+*&"#<@&=?#E$.=CE4=C?:)"C*!^+8&h’-3M&865-S8&5*’(:%W7,0)2542507,-05’-’(/050,1 *2’0*)X)K’L5K*’-0+-5+-7’*+5-*0Z+*6V%>"47,0+*+&5’.&’-N5.L25’0*N’-N52725&+,)0(/*25’*5.Z+*6*2’0*)X)K’L’-.’*’W’-5)T*:8’-N52865K,*652R6’2K’N,(&"#<@&Q##C$.<#@?4<#?#:)"@*!865-S8&l)’2*+-,B&R,(6’K)0F&5*’(:R,7)(’*+,-76’2K’4 N,Y+-5*+N0’-.5W7,0)2542507,-05,1*2’0*)X)K’L5K*’-0+-5+-’.&4’-N5.L25’0*N’-N52725&+,)0(/*25’*5.Z+*6!"V%>"4*’235*5.253+K5-0)T*:M2T8(+-R6’2K’N,(&"#<@&Q=#<"$."@C@4"@@@: )"Q*!h’-3T&S,-3R&SN62+5L52S&5*’(:%W7,0)2542507,-0525(’*+,-06+7,1O4F P<.+-0+36*+-*,.,05,7*+K+X’*+,-1,27’*+5-*0Z+*6V%>"47,0+*+&5K5*’0*’*+N L25’0*N’-N52)T*:8(+-R6’2K’N,(O652&"#<E&?$#$$.$$Q4$CE:)"?*!b,-X n(5X4b’2N o’T&B(,-0,4B(&’25XM&;’X N,48’0’2+53,b T&5*’(: R(’0K’(5&5(0,1*2’0*)X)K’L+-3’0*2+NN’-N52.8’05257,2*)T*:TG-N,(R6’2KR2’N*&"#<@&"=#Q$.C=$4C=@:)=#*!O’-+3’Z’2’f:R6’2K’N,Y+-5*+N+00)50,-N’-N5276’2K’N,*652’7/ )T*:;+6,->+-06,&"#<$&@=#Q$.<=$@4<=C=:)=<*!8,00,-9U&;39h&^56(5P&5*’(:R,7)(’*+,-76’2K’N,Y+-5*+N0’-.5W7,0)2542507,-05’-’(/050,1*2’0*)X)K’L+-7’*+5-*0Z+*6’.&’-N5.3’0*2+N,23’0*2,50,76’35’(J)-N*+,-N’-N52)T*:8’-N52865K,*652R6’2K’N,(&"#<E&@=#E$.@=@4@E@:)="*!^’K K520R%&F’-Y P&P’05**+>&5*’(:;5,’.J)&’-*R U4#$"Q##<E #’7,*5-*+’(*2’0*)X)K’L L+,0+K+(’2$&520)0*2’0*)X)K’L1,2,752’L(5V%>"d L25’0*N’-N52)T*:M2T8’-N52&"#<Q&<<?#=$."CC4"@=:)==*!潘青青&王孟昭:预测贝伐珠单抗抗肿瘤治疗效果的生物学标记物)T*:中国肺癌杂志&"#<<&<E#@$.C#C4C<":)=E*!吴志勇&吴倩&孙德聪&等:贝伐珠单抗的疗效预测研究现状)T*:现代生物医学进展&"#<E&<E#"=$.E$@#4E$@=&E$E#:)=$*!F5(K’2R&H2(8&O+’-^:H--,&’*+&5K5*6,.01,2*65+.5-*+1+N’*+,-,1 725.+N*+&5L+,K’2Y520+3-’*)250+-,-N,(,3/.B77(+N’*+,-*,L5&’N+X)K’L)T*:8,-*5K78(+-O2+’(08,K K)-&"#<@&$.<#@4<<$: )=C*!SN6Z’5.52(mP&^’X’29&9’(+.+25R&5*’(:9%b U4B%W72500+,-8,225(’*50Z+*6O R$=P)*’*+,-0+-;,-4SK’((85((^)-38’-N52.H K7(+N’*+,-01,2B-*+’-3+,35-50+0O652’7/)T*:8’-N52>50&"#<$&@$#@$.<<Q@4<<?#:)=@*!O52-’-*F&8m X m;&^5N,K*5O&5*’(:B-5-X/K54(+-Y5.+K K)-,0,2L5-*’00’/*,0*)./L5&’N+X)K’L76’2K’N,Y+-5*+N0)T*:O652F2)3P,-+*&"#<#&="#$$.CE@4C$":)=Q*!M5)KR9&[5--5./B F&O’/(,2>R:O6255-5Z’00’/01,22+*)W+K’L L’05.,-+*0+K K)-,(,3+N’(’N*+&+*/,2’-*+35-+N72,752*+50.’-’(/050,1052’’-.7(’0K’0,1>O_4*25’*5.7’*+5-*0Z+*6N62,-+N(/K764,N/*+N(5)Y5K+’’-.,*652M N5(((/K76,K’0)T*:TH K K)-,(P5*6,.0&"##E&"Q?#<4"$.?@4<#?:)=?*!邹有土&郑和东&阮卡&等:贝伐珠单克隆抗体的V R^8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T*:药物分析杂志&"#<$&=$#C$.<#"@4<#=<:)E#*!h+((5K’-O&T,)2.+(T U&b’)*+52495/25*%&5*’(:BK)(*+7(5W(+c)+.N62,K’*,32’76/*’-.5K K’00075N*2,K5*2/K5*6,.1,2*65c)’-*+41+N’*+,-,105&5-*652’75)*+N K,-,N(,-’(’-*+L,.+50.B77(+N’*+,-1,2’.’(+K)K’L*652’75)*+N.2)3K,-+*,2+-3+-7’*+5-*0Z+*682,6-j0.+05’05)T*:B-’(86+KB N*’&"#<?&<#C@.C=4@#:)E<*!R’7’N62+0*,0B&[5K,0R&[’*0+(’O&5*’(:%&’()!’-.*#!+)< b5-5R,(/K,276+0K0’0R25.+N*,20,18(+-+N’(G)*N,K5*,U+20*4^+-5M5&’N+X)K’L4M’05.O25’*K5-*+-P5*’0*’*+N8,(,25N*’(8’-N52)T*:H-*T P,(SN+&"#<?&"##""$:7++.%$@?<:.,+.<#A==?#I+J K0"#""$@?<:)E"*!82)N+**’S&>50*’-*5b&F5(>5P&5*’(:%-.,*65(+’(-+*2+N,W+.5 0/-*6’05N:4Q<=8‘O725.+N*01,272,*5+-)2+’+-K5*’0*’*+NL25’0*N’-N527’*+5-*0*25’*5.Z+*6L5&’N+X)K’L4L’05.N65K,*652’7/)T*:8’-N52865K,*652R6’2K’N,(&"#<?&QE#C$.<"<?4<""@:)E=*!b’K75-2+5.52SR&V)1-’3(8&M25N65(K’N652S&5*’(:%-.,*65(+-4< 35-5*+N7,(/K,276+0K’0725.+N*+&5K’2Y521,2L5&’N+X)K’L+-K5*’0*’*+N L25’0*N’-N52)T*:R6’2K’N,35-,K+N0T&"#<@&<@#E$.=EE4=$#:#下转第$"#页$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第"#卷第$期!%&’()’*+,-’-.’-’(/0+0,1.2)34)05+-6,07+*’(0,186+-’"#"#9,(:"#;,:$!$<@!!。

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和原研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Meta分析

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和原研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Meta分析

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和原研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Meta分析陈海韬;杨森森;邓为上;杨昌缘;陈吉生【期刊名称】《中国药房》【年(卷),期】2022(33)8【摘要】目的比较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与贝伐珠单抗原研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和中国临床试验中心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1年9月25日。

收集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试验组)对比贝伐珠单抗原研药(对照组)用于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RCT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

结果共纳入11项RCT,合计6 596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RR=0.97,95%CI(0.92,1.02),P=0.22]、总不良反应发生率[RR=1.00,95%CI(0.99,1.01),P=0.79]、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RR=1.04,95%CI(0.96,1.13),P=0.38]、抗药抗体阳性率[RR=1.10,95%CI(0.88,1.36),P=0.41]及常见不良反应(除呕吐外)发生率(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所得结果稳健。

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

结论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治疗NSCLC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均与贝伐珠单抗原研药相当。

【总页数】6页(P1003-1008)【作者】陈海韬;杨森森;邓为上;杨昌缘;陈吉生【作者单位】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学重点专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相关文献】1.贝伐珠单抗联合卡铂与贝伐珠单抗单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2.培美曲塞+奈达铂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后行培美曲塞联合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在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3.EGFR-TKIs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4.从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IBI305的Ⅲ期临床研究结论看其临床优势5.国内首个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类似药临床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生物类似药临床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生物类似药临床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本指导原则旨在为生物类似药的临床药理学研究提供技术指导,包括研究方案设计、试验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药效学研究、安全性评价、免疫原性评估、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相互作用评估、特殊人群用药考虑和参照药品的选择等方面。

本指导原则旨在确保生物类似药的临床研究质量和安全性,为药品监管机构和研发机构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案设计1.研究目的:明确临床药理学研究的目的,包括研究药物的生物类似性、药效学、安全性、免疫原性、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

2.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包括健康志愿者、患者和特殊人群等。

3.研究设计:采用适当的临床研究设计,如随机、对照、平行组等,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4.剂量选择: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剂量,并进行合理的剂量设置。

5.研究周期: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确定合适的研究周期,以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充分性。

6.样本量: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确定合适的样本量,以确保研究的统计学可信度。

三、试验实施1.试验操作规范:遵循统一的试验操作规范,包括试验前的准备、试验过程中的监测和记录、试验后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2.试验场所:选择合适的试验场所,包括医院、临床试验机构等,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

3.受试者保护:采取必要的受试者保护措施,如知情同意、隐私保护、安全保障等。

4.伦理审查:进行临床试验前需通过伦理审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1.数据处理:对试验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包括数据收集、整理、核对等方面。

2.数据分析: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评估药物的药效学、安全性、免疫原性、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

3.数据报告:按照规范的数据报告要求撰写临床药理学研究报告,包括研究结果及其解释、结论和建议等。

五、药效学研究1.有效性评估:通过药效学指标的观察和测量,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汉贝泰(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说明书

汉贝泰(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说明书

核准日期:2021年11月30日修改日期:2022年07月18日2022年09月16日2022年10月14日汉贝泰®(贝伐珠单抗)是安维汀®(贝伐珠单抗)的生物类似药1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汉贝泰®英文名:Bevacizumab Injection汉语拼音:Beifazhu Dankang Zhusheye【成份】活性成份:贝伐珠单抗(人源化抗-VEGF单克隆抗体)100 mg(4 ml)/瓶,每瓶含贝伐珠单抗100mg,不含防腐剂,以一次性小瓶包装。

本品中辅料的组成如下:α,α-海藻糖二水合物,磷酸二氢钠一水合物,无水磷酸氢二钠,聚山梨酯20和无菌注射用水。

【性状】本品为静脉注射用无菌溶液,pH 5.9~6.3,澄清至微带乳光、无色至棕黄色液体。

【适应症】转移性结直肠癌1生物类似药是指支持此生物制品获得上市批准的数据已证明该生物制品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参照药高度相似,并且没有临床意义上的差异。

本品说明书与原研产品说明书保持一致。

贝伐珠单抗联合以氟嘧啶为基础的化疗适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

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贝伐珠单抗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用于不可切除的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鳞状细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贝伐珠单抗用于成人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

肝细胞癌本品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既往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

【规格】100 mg(4 ml)/瓶,每瓶含贝伐珠单抗100mg,浓度为25mg/ml,装量为4ml。

【用法用量】贝伐珠单抗应该由专业卫生人员采用无菌技术稀释后才可输注。

贝伐珠单抗采用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首次静脉输注时间需持续90分钟。

如果第一次输注耐受性良好,则第二次输注的时间可以缩短到60分钟。

如果患者对60分钟的输注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那么随后进行的所有输注都可以用30分钟的时间完成。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2020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2020

目录一、概述 (1)二、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路径 (2)三、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设计要点 (4)(一)健康受试者药代动力学比对研究 (4)(二)临床有效性比对研究 (6)(三)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9)四、小结 (10)五、参考文献... . (11)一、概述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是由Roche Pharma (Schweiz) Ltd.研发、由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表达的特异性靶向游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重组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游离VEGF与其受体(Flt-1和KDR)结合,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

贝伐珠单抗最早于2004年2月获得美国FDA批准,联合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用于初治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CRC)的治疗,商品名为A V ASTIN TM[1]。

截至目前,A V ASTIN已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mCRC、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转移性肾癌、宫颈癌和卵巢癌等肿瘤适应症[2]。

A V ASTIN(中国商品名为安维汀)于2010年2月获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口注册,适应症为mCRC,后增加非鳞NSCLC适应症。

截至目前,A V ASTIN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区域获批了七个肿瘤适应症,是目前抗肿瘤生物类似药的研发热点。

A V ASTIN肿瘤适应症广泛、且专利已陆续过期(欧洲专利2019年,美国专利2017年)[3],目前国内外多个医药企业正在研发其生物类似药,并已有生物类似药获得批准[4-5]。

为更好推动生物类似药的开发,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发布的《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6]基础上,结合安维汀特点,撰写了本技术指导原则,将以审评视角,讨论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及审评考虑,以期规范和促进我国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研发。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的通告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的通告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的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0.07.20
•【文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2020年第15号
•【施行日期】2020.07.2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药政管理
正文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
2020年第15号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
关于发布《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指导
原则》的通告
为指导我国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临床研发,提供可参考的技术标准,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见附件)。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药品技术指导原则发布程序的通知》(药监综药管〔2020〕9号)要求,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特此通告。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2020年7月20日附件: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抗血管生成抑制剂:贝伐珠单抗临床数据及不良反应(结直肠癌)

抗血管生成抑制剂:贝伐珠单抗临床数据及不良反应(结直肠癌)
商品名:Avastin(安维汀) 通用名:Bevacizumab(贝伐珠单抗) 靶点:VEGF 厂家:罗氏 规格:100mg/4mL 或400mg/16mL 美国获批:2004年 中国获批:2010年 获批适应症:转移性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成人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转移性肾 细胞癌、宫颈癌、卵巢上皮性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 结直肠癌推荐剂量: 每2周静脉注射一次,每次5 mg/kg,联合IFL方案。 每2周静脉注射一次,每次10mg /kg,联合FOLFOX4方案; 每2周静脉注射一次,每次5 mg/kg或每3周静脉注射一次,每次7.5 mg/kg,并联合 氟嘧啶+伊立替康或氟嘧啶+奥沙利铂化疗。 价格:100mg/4ml,约1935元。
伐珠单抗(每次5mg/kg,每2周一次)+IFL方案治疗。
本次试验主要观察指标为总生存期(OS)。
入组患者的人群特征为:中位年龄60岁,60%的患者为男性,79%的患者为白 人。57%的患者ECOG评分为0。21%的患者原发部位为直肠,28%的患者曾接 受过辅助化疗。56%的患者以腹外脏器病变为主,38%的患者以肝脏病变为主。
Study AVF2107g
临床数据 贝伐珠单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一个双盲、对照研究AVF2107g (NCT00109070)中进行了评估。923例以前未经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安慰剂+IFL方案(伊立替康125 mg / m2+氟 尿嘧啶500 mg / m2+亚叶酸20 mg / m2,每6周的前4周每周一次)治疗;或贝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贝伐珠单抗+FOLFOX4组 VS FOLFOX4单用组)的不良反应有:疲 劳(19% VS 13%)、腹泻(18% VS 13%)、感觉神经病变(17% VS 9%)、恶心 (12% VS 5%)、呕吐(11% VS 4%)、脱水(10% VS 5%)、高血压(9% VS 2%)、腹痛(8% VS 5%)、出血(5% VS 1%)、其他神经病变(5% VS 3%)、肠梗 阻(4% VS 1%)、头痛(3% VS 0%)。

2024年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是一种根据贝伐珠单抗药物开发的注射液。

贝伐珠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通过针对特定癌细胞(比如乳腺癌、胃癌等)表面的HER2受体,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是贝伐珠单抗的一种剂型,常用于癌症治疗。

2. 方法本报告采用市场调研的方法,对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市场进行分析。

主要收集了该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数据、销售渠道、竞争对手情况以及客户需求等相关信息,然后进行统计和分析。

3.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在过去几年逐渐受到市场的认可和接受。

该产品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4. 市场趋势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在癌症治疗领域具有较高的疗效,且副作用较小,因此备受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关注。

该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较少,并且存在一定的市场垄断现象。

5. 销售渠道分析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主要通过医疗机构进行销售,比如医院、诊所等。

销售渠道广泛,覆盖了大部分医疗机构,且与相关配套设备和服务相结合,满足医疗需求。

6. 竞争对手分析目前市场上,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的竞争对手较少。

然而,随着市场发展,可能会出现新的竞争对手进入市场,增加市场竞争压力。

因此,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生产商需要保持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势,以维持市场份额。

7. 客户需求分析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的主要客户为癌症患者及其家属。

客户需求包括疾病治疗效果、价格合理性、药物副作用等方面。

生产商需要根据客户需求不断改进产品质量、降低价格、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8. 市场前景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作为癌症治疗的重要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癌症发病率的增加,对该产品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的疗效和副作用的控制将会进一步提高,也将促进市场的发展。

9. 结论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然而,生产商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和产品优势,以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并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概述 (1)二、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路径 (2)三、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设计要点 (4)(一)健康受试者药代动力学比对研究 (4)(二)临床有效性比对研究 (6)(三)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9)四、小结 (10)五、参考文献... . (11)一、概述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是由Roche Pharma (Schweiz) Ltd.研发、由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表达的特异性靶向游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重组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游离VEGF与其受体(Flt-1和KDR)结合,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

贝伐珠单抗最早于2004年2月获得美国FDA批准,联合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用于初治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CRC)的治疗,商品名为A V ASTIN TM[1]。

截至目前,A V ASTIN已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mCRC、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转移性肾癌、宫颈癌和卵巢癌等肿瘤适应症[2]。

A V ASTIN(中国商品名为安维汀)于2010年2月获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口注册,适应症为mCRC,后增加非鳞NSCLC适应症。

截至目前,A V ASTIN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区域获批了七个肿瘤适应症,是目前抗肿瘤生物类似药的研发热点。

A V ASTIN肿瘤适应症广泛、且专利已陆续过期(欧洲专利2019年,美国专利2017年)[3],目前国内外多个医药企业正在研发其生物类似药,并已有生物类似药获得批准[4-5]。

为更好推动生物类似药的开发,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发布的《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6]基础上,结合安维汀特点,撰写了本技术指导原则,将以审评视角,讨论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及审评考虑,以期规范和促进我国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研发。

本指导原则仅代表药品监管部门当前的观点和认知。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本指导原则中的相关内容将不断完善与更新。

应用本指导原则时,请同时参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和其他国内外已发布的相关指导原则。

二、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路径生物类似药研发总体思路是以比对试验为基础,证明其与安维汀的相似性。

采用逐步递进的策略,分阶段开展药学、药理毒理和临床比对试验。

根据前期比对试验研究结果设计后续研究。

根据前期药学和药理毒理比对试验结果,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临床研发,药学和药理毒理试验证明试验药与安维汀相似,按照生物类似药的路径开展药代动力学比对试验和临床安全有效性比对试验。

鉴于安维汀国内外批准的适应症存在差异,临床安全有效性比对试验可能会出现以下四种选择:1.选择国内批准适应症,开展与安维汀“头对头”比较的等效性研究,当前大多选择初治的转移性非鳞NSCLC,主要研究终点为相对敏感的指标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

2.选择国内批准适应症,但不与安维汀“头对头”比较,而与安维汀外的其他可选标准治比较,以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或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等常见临床终点为主要终点。

3.选择国外批准但国内尚未批准的适应症开展临床试验,如肾癌、卵巢癌等,与目标适应症当前可选标准治疗比较,以PFS或OS等常见临床终点为主要终点。

4.选择国内外均未批准的适应症开展临床试验,如视网膜黄斑变性。

针对上述情形,第1种方式是当前研发企业最常选择的路径,是推荐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临床研发策略,按此路径完成单个适应症的研究,技术审评通过即可获得国内安维汀已获批的其他适应症外推(具体方案设计要点详见后述)。

按照第2、3、4路径的研发策略,由于未与安维汀“头对头”比较,无法证明相似性,不能支持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临床评价。

对于国外已上市的安维汀生物类似药如申请在国内上市可进行桥接性研究,通常为临床有效性比对的桥接研究。

三、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设计要点生物类似药的临床比对研究通常从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PK)和/或药效学比对试验研究开始,根据其相似性评价结果再考虑后续开展临床有效性比对试验。

应以证明试验药与原研药的相似性为目的,进行研究设计,并在保障科学可评估的前提下简化研究。

因安维汀缺乏合适的药效学终点,因此,当前国内外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临床试验多采用一项药代动力学比对研究和一项临床安全有效性比对研究。

临床试验用参照药品应符合《关于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用原研参照药进口有关事宜的公告》(2019年第44号)[7]。

(一)健康受试者药代动力学比对研究试验设计:贝伐珠单抗半衰期较长,具有免疫原性,建议采用单次给药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评价贝伐珠单抗的PK相似性。

建议在完成单次给药PK比对研究判定相似后,在开展临床有效性比对研究期间,考察两制剂多次给药的PK特征。

研究人群:健康受试者是评价候选药与参照药药代动力学差异的敏感人群。

可选择男性健康受试者。

肿瘤患者由于自身基础疾病的影响,不利于候选药与参照药PK差异的比对评价,故不推荐选择肿瘤患者进行PK比对研究。

剂量及给药途径:在1mg·kg-1-10mg·kg-1的剂量范围内,安维汀的药代动力学呈线性特征[2],可在此范围内选择给药剂量。

如选择健康受试者,从保护受试者的角度,应在检测方法允许的最低定量下限内,尽可能选择较低的给药剂量。

同时较低的给药剂量可更敏感比对出候选药与参照药的差异。

单次给药PK比对研究推荐的给药剂量为1mg·kg-1。

因方法学的因素,选择线性范围内的其他剂量(如:3mg·kg-1等)也可接受。

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与安维汀一致。

保持尽可能一致的输注速度或输注时间,将有利于敏感评价候选药和参照药的PK差异。

采样点设计:PK采样点设计以能够准确反映候选药和参照药整体PK特征为原则。

建议采集到给药后足够长时间的样品,应包括末端消除相。

通常AUC0-t/AUC0-∞比值≥80%是可以接受的,如果AUC0-t/AUC0-∞比值≤80%的受试者比例>20%,则需充分评估试验结论的可靠性。

终点指标与界值:建议提供全面的PK参数,包括但不限于AUC0-t、AUC0-∞、AUC0-t/AUC0-∞比值、C max、t max、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和消除半衰期等。

PK比对研究主要终点指标的选择是PK相似性评价的关键要素。

建议AUC0-∞作为主要终点指标,等效性界值预设为80%-125%。

C max、t max、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和消除半衰期作为次要终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如以率比及置信区间或假设检验结果的方式描述比较结果。

样本量:样本量根据设定的等效性界值(80%-125%)、置信区间(90%)、把握度(通常80%以上)等参数计算,同时应考虑安维汀的PK变异,建议研发者根据自身产品情况和研发目标适当扩大样本量以防后续分析不足。

(二)临床有效性比对研究试验设计:临床有效性比对试验研究应遵循以安维汀为对照,进行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等效性设计。

研究人群:应基于安维汀已获得临床试验数据和获批适应症选择最能反映临床疗效的人群,贝伐珠单抗目前在国内批准的适应症为“联合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用于不可切除的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鳞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2]。

贝伐珠单抗在NSCLC开展了多项大型的与含铂化疗联合的随机对照研究,可获得参考的疗效数据相对较多,包括国内开展的联合卡铂与紫杉醇的注册临床试验YO25404[8]。

因此,推荐选择转移性或复发性非鳞NSCLC患者作为研究人群,这也是目前国内外在研产品均采用的研究人群。

在我国初治的非鳞NSCLC人群中EGFR等驱动基因突变频率高于高加索人[9],具有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应先接受相应靶向药物治疗[10],且A V ASTIN全球研究人群多为非亚裔,驱动基因突变率低。

未来在中国开展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有效性比对研究须符合肺癌的临床诊疗实践排除驱动基因突变患者。

结直肠癌适应症也在中国获得了批准,但支持在中国注册的临床试验采用的是贝伐珠单抗联合改良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的化疗方案,而当前转移性结直肠的推荐治疗方案已经发生改变,为FOLFOX/ FOLFIRI联合西妥昔单抗(推荐用于Ras 基因野生型病人)或FOLFOX / FOLFIRI / CapeOx联合贝伐珠单抗。

不同联合方案中贝伐珠单抗给药剂量也不同,在新方案下可参考的中国人群疗效数据有限,对采用mCRC人群设计并实施疗效比对试验带来了挑战。

给药方案/剂量:剂量选择可在参照药给药剂量范围内选择一个剂量进行。

原研产品在不同适应症不同的联合方案中推荐剂量不同。

国内批准的给药剂量在mCRC适应症为5 mg·kg-1,每2周一次,在NSCLC适应症为15 mg·kg-1,每3周一次。

如选择NSCLC为研究人群,须选择15 mg·kg-1,每3周一次,与安维汀国内获批的剂量一致。

研究终点:当前普遍接受以ORR为主要终点,国内外在研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在晚期NSCLC进行Ⅲ期比对的临床试验均采用ORR为主要研究终点。

研究文献显示,当单独给予含铂化疗时,接受4个周期的化疗和持续化疗直至进展相比ORR相似,更多周期的含铂化疗不能提高ORR[11-12]。

在一项日本开展的化疗与贝伐珠单抗联合给药的临床试验中,出现缓解的中位时间为6周。

国内晚期NSCLC专家共识提出,一线化疗建议在4个周期后未出现缓解且仍处于稳定的患者换药治疗。

因此,有申请人提出使用第12周确认的ORR作为主要疗效终点。

考虑部分受试者第12周疗效数据的成熟度可能不足,且与第12周ORR比较,第18周ORR不会潜在地降低,并可能提高ORR 比对的敏感性,因此建议采用第18周作为ORR的主要分析时间点,并收集第12周、第24周或更长的ORR,以进行更多比对,支持等效性。

建议同时收集缓解持续时间(duration of response, DOR)和PFS等次要终点指标作为支持。

界值选择与样本量计算:目前国际上学术界计算设定界值时对使用候选药组与参照药组研究终点的差值(Risk Difference, RD)或者比值(Risk Ratio, RR)仍存在争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