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结构原理分析解析
模具知识点总结大全

模具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模具概述1. 模具的定义:模具是用来制造各种工业产品的零件和部件的专用工具,它包括冲模、压模、注塑模、挤压模、泡沫模等各种类型。
2. 模具的分类:按照生产工艺的不同,模具可以分为冲压模具、塑料模具、压铸模具、橡胶模具等多种类型。
3. 模具的重要性:模具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成本和产能。
二、模具的结构与原理1. 模具的结构:模具通常由模具座、上模、下模、导柱、导套、顶杆、顶模、底模、顶针、顶杆、导套等部件组成。
2. 模具的工作原理:模具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上下模板的闭合和分离,实现对工件的成形、加工、修整等功能。
三、模具的制造技术1.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模具制造的关键环节,需要考虑到零件的尺寸、形状、壁厚、材料、生产工艺等多个方面因素。
2. 模具制造工艺:模具制造包括模具材料选择、模具结构设计、数控加工、热处理、装配调试等多个环节。
3. 模具加工设备:模具加工设备包括车床、铣床、电火花、磨床、铣镗床、线切割等多种设备。
四、模具的运用与维护1. 模具生产管理:模具生产管理包括模具投入使用、模具维护保养、模具修磨、模具更换、模具存储等多个方面。
2. 模具的维护保养:模具的维护保养包括模具润滑、模具清洁、模具修复、模具存放等环节。
3. 模具故障与排除: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需要及时排除,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五、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1. 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进步,模具加工技术不断提升,数控加工、快速制造等技术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2. 模具材料的发展:新型的合金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将逐渐应用到模具制造中,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制造精度。
3. 智能化制造趋势:智能制造技术将会在模具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检测等方面。
4. 环保可持续发展:环保材料、绿色制造、循环利用等理念将逐渐渗透到模具制造过程中,促进模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冲压模具是一种用于金属材料加工的工具,用于将金属板材或条形材料在变形压力下通过冲裁、弯曲、拉伸、压实等工艺加工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或工件。
冲压模具是冲压机的配套工具,可以分为冲裁模、成型模和冲压上下模。
冲裁模是冲压模具的主要结构,一般由上模座、上模、下模座、下模和导向装置组成。
上模座和下模座相对固定在冲压机上,而上模和下模则位于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可以进行移动。
导向装置用于保持上模和下模的相对位置,以确保模具的稳定工作。
冲裁模具通常用于将金属板材剪切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成型模是用于将金属材料进行弯曲、拉伸、压实等成型工艺的冲压模具,一般由上模座、上模、下模座、下模、弯管装置和导向装置等组成。
弯管装置用于将金属板材进行弯曲成型,导向装置用于保持上模和下模的相对位置。
冲压上下模是用于将金属材料通过冲压工艺加工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的冲压模具,一般由上模座、上模、下模座和下模组成。
冲压上下模通常用于将金属板材进行冲孔、拉伸等工艺,形成一些特定的凹形或凸形结构。
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冲击力将金属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的零件。
在进行冲裁操作时,冲压机将上模座和下模座夹紧住,上模和下模分别位于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方和下方。
冲压机的活塞以很高的速度向下移动,冲击上模,使上模和下模之间的金属板材被切割或冲裁成所需形状的零件。
通过适当的模具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冲压模具能够实现高速、高效、高精度的加工。
总之,冲压模具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具,其基本结构包括冲裁模、成型模和冲压上下模。
冲压模具通过冲击力将金属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的零件,具有高速、高效、高精度等优点。
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满足零件的加工要求。
注塑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注塑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注塑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注塑模具啊,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盒子!打个比方哈,你看电影里那些魔法师,他们有个魔法盒子,能变出各种各样神奇的东西。
注塑模具就有点像那个魔法盒子呢!
注塑模具一般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首先就是型腔,这就好比是一个小房子,塑料就是要住进去的“客人”。
还有浇注系统,这就像是给“客人”铺的路,让塑料能顺利进入那个“小房子”。
再说它的工作原理,哎呀,真的太有意思啦!就像你精心准备了一场派对,把所有东西都准备好,然后就等着客人们来尽情享受一样。
把塑料颗粒加热融化,就像是准备好的美食,然后通过浇注系统这个通道,把“美食”送进型腔这个“派对房间”里。
等冷却凝固了,哇塞,一个全新的塑料制品就出来啦,就像派对结束后留下的美好回忆!
你想想,要是没有注塑模具,我们生活中的好多东西不就没办法生产出来啦?比如咱平时用的小塑料杯子,那可都是注塑模具的功劳呢!
“哎呀,这注塑模具可真是太重要啦!”你肯定会这么感叹吧。
它就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在背后为我们制造出那么多好用的东西。
总之呢,注塑模具虽然我们平时不太能注意到它,但它真的是超级厉害的!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多便利和精彩呢!
以上就是我对注塑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啦,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冲裁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冲裁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 引言冲裁模具(也称为冲压模具)是一种用于金属材料冲剪加工的重要工具。
它由一组高硬度的模具部件组成,用于在压力下将金属材料切割、冲孔或折弯成所需形状。
冲裁模具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中,对产品的加工速度和精度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冲裁模具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冲裁模具的基本结构冲裁模具主要由上模、下模和导向机构组成。
其中上模和下模分别承担压力传递和材料加工的任务,导向机构则用于引导模具的移动和定位。
上模是冲裁模具中的重要部件,通常由压块、压板和模具座组成。
压块用于将压力从冲裁机传递到上模,压板则用于固定模具座和压块,以确保稳定的压力传递。
下模是冲裁模具中的另一个重要部件,它通常由底板、模具和切口组成。
底板用于承受压力,模具则用于切割和冲孔金属材料,切口则用于探测和定位工件。
导向机构用于引导和定位模具的移动。
它通常由导向柱和导向套组成。
导向柱固定在冲裁机上,导向套则固定在上模或下模中。
3. 冲裁模具的工作原理冲裁模具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备料操作员将待加工的金属材料放置在冲裁机的工作台上,并将其固定。
步骤2:模具定位操作员使用导向机构将上模和下模对准,并确保其准确的定位和稳定性。
步骤3:施加压力操作员启动冲裁机,将压力传递到上模。
上模通过压块将压力传递给下模,使下模切割或冲孔金属材料。
步骤4:材料加工下模的切口切割或冲孔金属材料,完成所需的加工过程。
步骤5:去料加工完成后,操作员将下模移开,将加工好的件取出。
4. 常见冲裁模具的应用冲裁模具的应用范围广泛,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冲裁模具及其应用:切割模具切割模具用于将金属材料切割成所需形状,常用于汽车制造业和家电制造业中的薄板件加工。
冲孔模具冲孔模具用于在金属材料上冲出孔洞,常用于电子产品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等领域。
弯曲模具弯曲模具用于将金属材料折弯成所需形状,常用于管道加工和钣金加工等领域。
转轴双色模具结构

转轴双色模具结构转轴双色模具是一种常用于注塑成型的模具,它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在一次注塑过程中制作出具有不同颜色或材料的产品。
本文将介绍转轴双色模具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一、转轴双色模具的结构转轴双色模具由上模、下模、转轴、注射系统、定位系统等部分组成。
其中,上模和下模分别用于容纳两种不同颜色或材料的熔融物质,转轴则用于实现模具的转动。
上模和下模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并能够自由旋转。
上模和下模的结构可以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设计,可以是圆形、方形、多边形等形状。
上模和下模的内部都有注射系统,用于将熔融物质注入模具中。
定位系统用于确保上模和下模的对位准确,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定位系统通常由定位销、定位孔等组成,能够准确地使上模和下模对位。
二、转轴双色模具的工作原理转轴双色模具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步骤:注射和转动。
将两种不同颜色或材料的熔融物质分别注入上模和下模中的注射系统。
然后,通过注射系统将熔融物质注入模具中,填充整个模腔。
接下来,转动转轴,使上模和下模分别旋转180度,这样上模和下模的位置就互换了。
然后再次注入熔融物质,填充剩余的模腔。
当熔融物质冷却固化后,上模和下模分别移开,就可以得到一件具有两种不同颜色或材料的成型产品。
三、转轴双色模具的应用转轴双色模具广泛应用于注塑成型行业,能够制作出具有多种颜色、多种材料的产品。
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电子产品外壳、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等。
该模具不仅可以制作出颜色丰富的产品,还可以将不同材料的特性相结合,提高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例如,可以将硬度较高的材料与耐磨性较好的材料结合,制作出具有更好耐用性的产品。
转轴双色模具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通过一次注塑过程就能制作出具有不同颜色或材料的产品,避免了多次注塑的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由于产品的颜色和材料可以在一次注塑过程中完成,节约了材料和能源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四、总结转轴双色模具是一种能够在一次注塑过程中制作出具有不同颜色或材料的产品的模具。
模具结构和基本原理简单介绍

Adobe Acrobat 7.0 Document
14
五 * 1,组立图 ,
• 决定模具大的结构包括水路的排放,滑 块的安排,分型面的决定
Adobe Acrobat 7.0 Document
Adobe Acrobat 7.0 Document
15
五 * 2 带滑块的组立图
Adobe Acrobat 7.0 Document
首页
模具结构和基本原理简单介绍
Date : 2007-01-05 Venue : BOD room - TPV Suzhou
Prepared by : Red Ma
1
一, 模具的基本结构
模架:注塑模具的骨架,由模班板、紧固件和导向零件组成。 模架 成型零件:直接与产品接触或部分接触并决定产品形状及尺寸的部分。 成型零件 就是我们常说的模仁部分。 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 是熔融塑料从注塑机喷嘴进入模具型腔所流经的通道。一 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几个部分组成。 脱模系统:主要作用是将冷却的产品从模具型腔中推出(包括顶针、 脱模系统 顶板、斜抽芯机构,复位机构等)。 导向系统:导向系统主要用于保证在注塑生产时,模具的动、定模开 导向系统 合时位置正确(有导柱和导套,零度束块)。 控温系统:包括水路、铍铜、热流道、模温加热系统等。 控温系统 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用于成型产品上与开模方向不同的结构(例如滑 侧向分型抽芯机构 块、斜销等)。 排气系统:当熔融的塑料以高压力,高速度冲入型腔时,如果型腔里 排气系统 的气体不能快速排出就会被包在塑料中造成气泡,或者是产生高温 将塑胶产品烧焦。一般模具都会有排气系统(排气槽,排气块和镶 针排气)。
Adobe Acrobat 7.0 Document
模具结构分析

注射模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一、典型模具结构二、注射模工作过程图解方法步骤双板模工作原理分析(1) 标示分模面位置 (2) 简述动、定模组成 动模组成:1~6,12,13 定模组成:7 ~11(3) 简述模具工作运动及制品脱卸过程合模成型:注射成型时,注射机合模系统带动动模前行,在导柱6的导向作用下与定模靠合并形成闭合模腔。
然后注射机通过喷嘴把塑料熔体注射进入模腔经保压补缩合冷却定形后固化为塑料制品,并收缩包覆在凸模上。
开模脱卸制品:熔体在模腔中固化为塑料制品后,注射机合模系统带动动模回程,模具从I -I 分模面开启,当动模回程运动一定距离后,注射机合模系统中的推顶装置与动模内顶杆底板3接触,即推顶装置约束模内顶杆停止运动,从而使顶杆12对制品产生顶出力,把制品从其收缩包覆的凸模上脱取下来,然后动模回复到初始位置,准备下一次注射动作。
——分析要点掌握——标识分型面位置;辨识动、定模的零件组成,即根据图示找出分属两者的零件序号和名称;分析成型时的合模过程,成型后的开模过程和制品的脱模过程。
三、分析示例单腔双板模工作原理分析动画1.1单腔点浇口三板式注射模结构及工作原理(川大教材图3-1-2 )定模:2—凹模 3—定位环 4、5—主流道衬套 6—定模底板 7—凹模垫板 8—定模导柱(限位拉杆) 9—导套 10—定模板(凹模固定板) 21—导套动模:1—凸模 11—动模板 12—复位杆 13—支承块 14—动模底板 15—支承销 16—顶杆固定板 17—顶杆底板 18、19—顶杆 20—导柱多腔三板模工作原理分析例1 单分模面侧抽芯注射模(双板模)(1)标识分型面位置分型面如图示I-I所示。
(2)简述动、定模的零件组成,即根据图示找出分属两者的零件序号和名称定模组成:斜导柱7 、压紧块8 、定位环9、定模座10 、主流道衬套11。
动模组成:动模座1 、支撑块2 、支撑板3、凸模固定板4 、凸模5 、侧向型芯滑块6、凹模型腔12 、导柱13、拉料杆14 、顶杆15 、顶杆固定板16、顶杆底板17。
塑料模具结构与原理

塑料模具结构与原理塑料在当今这个社会无处不见,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了不可缺少的角色。
当然塑料模具的市场和前景同样是无可限量的!下面是我从事塑料模具的工作经验之谈,希望你能领悟一二。
在下面的介绍中,我都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讲法来解释。
我们一起来了解塑料模具吧!模具结构---实例剖析----设计程序-----模架(塑料模具)这一部分我们主要讲解塑料模具的通用结构和模具的构成以及设计时的要点。
一模具结构上面是模具架的三视图和立体图.定模座板(面板):上夹板,面板等。
它的作用是将前模固定在上面。
流道板(水口板):刮板,水口板等。
它的作用就是在开模时把流道中的料去除。
定模固定板:A板等。
它的主要作用是和B板一起成型产品。
推板:脱料板等。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开模时将产品从模具中脱出。
动模固定板:B板等。
它的主要作用是和A板一起成型产品。
垫板:它的作用是加强A板的强度和固定A板上的一些零件。
垫块:模脚,方铁等。
它的作用是让顶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顶板:它的主要作用是固定顶针并在开模时通过注射机的顶杆推动顶针。
动模座板:下夹板,底板等。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后模固定在上面。
导柱和导套: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起导向作用,使前后模可以顺利完成所有的动作。
顶针: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开模时将产品从推出。
塑料模具到底是怎样工作的呢?我们先看下面的图片。
模具动作示意图注射机通过绿色部分(喷嘴)箭头1的方向向模具注射塑料。
于是红色部分就充满了塑料,也就是成了产品的样子。
(红色部分在注射机没有注射塑料之前是空的,也就是模具的型腔)。
图中红色部分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品。
当经过注射,加压,保压,冷却后,模具沿着箭头2和3分开,当分到一定距离时,蓝色部分(推杆)沿箭头4的方向,将塑料产品顶出模具型腔。
这就是塑料模具的基本工作原理。
用一句话讲就是将加热成流动的塑料注入我们做好的模具中,让塑料变成我们所要求的形状,并把它从模具中取出的过程。
注塑机进胶过程这是塑料模具的另一个分支,也是必须知道的.对设计模具特别是对模具的装夹工作很有好处.注塑机进胶过程如下图料从料斗中向注塑机内部流动,这些料在注塑前有的要烘,就是去水份;有的不用烘.流到注塑机内部后经过注塑机螺杆把料压向模具内部,同时料也被分段加热到流动状态.料进入模具后进行保压,冷却,顶出,完成整个动作过程.二.实例剖析模具常见结构形式此图是上下模仁合在一起的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結構原理
二﹑塑料模具基本构成﹕
塑料模具由七大系统构成﹕ 1、导向系统﹑ 2、支承系统﹑
利用弹簧螺钉定位, 弹簧强度为滑块重 量的1.5~2倍,常用 于向上和侧向抽芯。 利用弹簧螺钉和挡 板定位,弹簧强度 为滑块重量的 1.5~2倍,适用于向 上和侧向抽芯。
利用弹簧钢球定 位,一般滑块较小 的场合下,用于侧 向抽芯。
利用滑块定位夹定位﹐ 适用于滑块不太大之场 合。
模具結構原理
7﹑倾斜滑块
e.滑块行程计算
S=T+2~3mm(S为滑块需要水平运动距离; T为成品倒勾) S=L1*tgα-δ/cosα(δ为斜撑梢与滑块间的间隙, 一般为0.5MM;L1为斜撑梢在滑块内的垂直距离)
模具結構原理
3﹑拨块抽芯的滑块
拨块抽芯的滑块参数及设计要点: a.拨块拨动面与滑块斜孔要有0.5间隙的配合,以便开模顺畅。(δ拨块拨动面为与滑 块间的间隙,B为拨块拨动面) b.拨块角度α=β≦25°(α为拔块倾斜角度,β为拔块止动角度) c.拨块在模板配合长度H1≧1.5W (以保证 拨块强度) d.滑块的行程计算 S=T+2~3mm (S为滑块需要水平 运动距 离;T为成品倒勾)
B、斜梢与入子间不得逃间隙。
C、斜梢水平后退距离S1=S*TgA。(S﹕为上固定板 与母模板间开模距离﹔A﹕为斜梢垂直方向夹角) 动作原理﹕ 母模入子固定在上固定板上,开模时上固定板 与母模板先开,所以母模入子将先抽动, 从而通过 燕尾槽拖动斜梢后退;斜梢在固定于母模仁上的沟 槽中滑动﹐它只沿水平方向运动。
采用嵌入式锁紧 方式适用于较宽 的滑块.
滑块采用整体式锁紧 方式,结构刚性好但 加工困难脱模距小适 用于小型模具.
模具結構原理
6﹑滑块定位方式﹕
滑块在开模过程中要运动一定距离,因此,要使滑块能够安全回位,必须给 滑块安装定位装置,且定位装置必须灵活可靠,保证滑块在原位不动,但特殊情 况下﹐可不采用定位装置,如左右侧跑滑块,但为了安全起见,仍然要装定位装 置.常见的定位装置如下:
模具結構原理
10﹑脱螺纹机构
当成品有内螺纹需要成型时﹐就需要设计脱螺纹机构。 如下图﹐其运动顺序为﹕马达旋转通过键带动芯轴旋转﹐由于螺纹套内车有 螺纹(其螺纹的螺距与成品中螺纹的螺距相同)﹐就可使芯轴从成品中退出﹐ 達到脫螺紋的目地。
键
马达 马达座 芯 轴 軸 承 螺 纹 套
模具結構原理
11﹑滑块打顶针
塑模結構原理概論
李寶鑫
2003.09.17
WLBG塑模廠,MPE設計二課
模具結構原理
一﹑模具概况﹕
“模具是工业之母”这句话大家已经耳熟能详﹐模具的重要性 日益被人们所认识﹐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技朮取得了长足进步。
模具加工技朮的革新﹐各种模具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模具零部 件的标准化和专业化等﹐都迫使我们在设计上要更快﹐更准的适应模 具的发展。
b.使用场合不一样 斜撑销一般使用在滑块较大及行程较大的场合下. 拨块一般使用在滑块较小及行程不大的场合下.
模具結構原理
2.斜撑梢滑块
斜撑梢滑块的设计要点:
a.斜撑梢与滑块斜孔要有0.5间隙的配合,以便开模顺畅。(δ为斜撑梢与滑块间的间 隙)
b.斜撑梢角度α≦25°,防止弯矩过大变形。(α为斜撑销倾斜角度) c.斜撑梢角度要小于止动块角度2°~3°,以减小滑块与止动块间的磨擦,同时也有 利于合模。(即β=α+2°~3°) d.斜撑梢在模板配合长度L要大于或等于1.5 D 。 (D为斜撑梢直计径)
模具結構原理
上固定板 母模板
GP 定位塊 公模板
EGP
模腳
下固定板
SP
模具結構原理
五﹑成型零件系统﹕
成型零件系统主要是:
为了让成品能够顺利的射出成型﹐得到理想的产品而设计的。目前较 常见之情形大致有 为处理成品外部倒勾的机构(滑块机构) 为处理成品内部倒勾的机构(斜销机构)
模具結構原理
<一>﹑滑块﹕
一般对于成品璧厚薄而深,壁侧面抽芯孔位较多,抽芯力较大,在跑滑块 时,成品可能被滑块拉变形或拉伤。为防止成品被滑块拉变形或拉伤,需在滑 块内打顶针,以阻止成品被滑块拉变形或拉伤,形式如下图(合模时的情况)。
圖中: S=3~5MM; S1>S (以 利合模)
模具結構原理
11﹑滑块打顶针
开模中的情况
滑块顶针相对静止状态
模具結構原理
(GP)导柱
母模板
公模板
圖1
模具結構原理
(EGP)顶板导柱
圖2
模具結構原理
直角定位块 斜度定位塊
圖3
模具結構原理
模仁定位凸台
模仁定 位凸台
圖4
模具結構原理
四﹑支承系统﹕
塑料模具中的:1、公/母模板2、上/下固定板3、模脚4、支撑 柱(SP)5、停止销(STP)等零件均称为支承零部件。 支承零部件与合模导向机构组装﹐便构成注射模架。模架的作用 就是用来安装和固定注射模中的各种功能结构﹐因此设计注射模时﹐ 必须保证各种支承零部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模具結構原理
1﹑整体式
A﹑常规整体式斜销 整体式斜销与斜销座的联接型式有如下几 种﹕
“T”型槽
滚轮
斜销座
球头
销钉
模具結構原理
B﹑头部两段式斜梢 适用场合:斜梢后退脱模 时顶部有倒勾可采用 此形式 。 设计要点﹕ a.头部沿斜面下降高度应 足以让斜梢退位; b. 斜梢行程=S-Z; c.两段相连采用燕尾槽不 可有逃料; d.确保顶部一般在合模时 不撞至公模仁
3、成型零件系统﹑
4、浇注系统﹑ 5、冷却系统﹑
6、顶出系统﹑
7、排气系统。 由以上各系统组成之模具﹐塑料经浇注系统﹐通过浇口进入模 腔内部﹐填充保压之后由冷却系统冷却﹐成品冷凝固化后经成型零件 以及顶出系统顶出﹐完成一个成型周期。
模具結構原理
三﹑合模导向系统﹕
合模导向机构在塑模中﹐主要用来保证公模和母模两大部分或模内 其他零部件之间准确对合﹐以保证塑料制品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并避 免模内各种零部件发生碰撞和干涉。 设计合模导向机构的基本要求是:定位准确﹑导向精确﹐并具有足 够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 导向机构有导柱导向机构和锥面(直面)定位机构。 导柱导向机构我们常用的有GP(导柱)﹐EGP(顶板导柱)等。如图1﹐ 图2所示。 锥面定位机构我们常用的有直角定位块﹐斜度定位块﹐模仁定位凸 台等。如图3﹐图4所示。
模具結構原理
12﹑斜销式滑块
斜销式滑块运动简图 ﹕
合模状态
滑块入子B下降到极限位置
开模完毕状态
模具結構原理
13﹑滑块急回机构﹕
在某些模具中,由于成 品结构决定顶出装置在滑块 机构的底部,如不早回顶出 机构将导致无法顺利合模﹐ 滑块与顶出装置相撞。为改 善此种状况,必须安装急回 机构,使顶出杆在合模时先 回复原位。
由于滑块在成型机注射时产生很大的压力,为防止滑块与活动芯在受到压 力而位移,从而会影响成品的尺寸及外观(如跑毛边),因此滑块应采用锁紧定位, 通常称此机构为止动块或后跟块。(拨块式滑块一般不需加后跟块)
滑块采用镶拼式锁紧 方式,通常可用标准件. 可查标准零件表,结构 强度好.适用于锁紧力 较大的场合. 采用拔动兼止动 稳定性较差,一般 用在滑块空间较 小的情况下. 采用嵌入式锁 紧方式,适用于 较宽的滑块 采用镶式锁紧 方式,刚性较好 一般适用于空 间较大的场合.
滑块顶针回位状态
开模完毕状态
模具結構原理
12﹑斜销式滑块
一般用在成品有滑块机构,同时沿滑块运动方向成品也有倒勾, 这时可采用斜销式滑块。 如下图为斜销式滑块的典型实例:
模具結構原理
12﹑斜销式滑块
斜销式斜销计算公 式 ﹕ 图中﹕ S3>S (S为垂直倒勾距离) S3=L*tgα (S3为滑块入子B垂 直下降距离;α为”T”槽角度;L 为限位螺钉行程) S4>S1+S5 (S4为滑块座运动 行程;S1水平倒勾距离;S5为 滑块入子B距离水平运动距离) S4=(H*sinβ-δ)/cosβ (β为斜撑 销角度;δ位斜撑销与滑块座 间隙;H为斜撑销伸入滑块座垂 直
未装急回机构,导致滑块与套筒相撞
模具結構原理
<二>﹑斜销
斜销为成型倒钩的处理方式之一﹐其种类有﹕1.整体式﹐2.两段式﹐3.母 模斜销。 斜销设计时应考虑如下几点﹕ A.斜梢行程=倒勾距离+收缩量+安全值(1.5~3mm)。 B .斜梢度α tgα=
斜梢行程 頂出行程H
C.检查斜梢后退时是否有干涉。 D.斜銷頂部偷料0.05~0.1mm E.一般斜銷的角度不要大于15度。
公母模板在模具中起安装和固定成型零部件﹑合模导向机构以及 顶出脱模机构等各种功能机构的作用。
上下固定板起支承公母模板以及安装在公母模板上的各种零部 件﹐同时可以利用其将模具安装在成型机上。 模脚和支撑柱(SP)垫靠在公模板与下固定板之间﹐可以形成顶出 脱模机构的运动空间。 停止销(STP)则是调整顶出脱模机构的平整性。
S=H*tgα-δ/cosα
(H为拔块在滑块内的垂直距离)
模具結構原理
4﹑滑块的导滑:
滑块在导滑中,运动必须顺利、平稳,才能保证滑块在模具生产中不 发生卡滞或跳动现象,否则会影响成质量品,模具寿命等。常用的导滑形式如 下所示:
采用整体式加工 困难,一般用在模 具较小的场合。 采用压板,中央导 轨形式,一般用在 滑块较长和模温 较高的场合下。
模具結構原理
2﹑两段式
A﹑顶针式斜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