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科5种植物导管分子的观察研究
中医药大学作业答案《药用植物学》辅导

《药用植物学》辅导资料一、选择题:(桑科)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特征是ABDEA黄酮类 B强心苷 C皂苷D生物碱类 E酚类2.马兜铃花的特征是ABCDEA花被管基部球形 B花被管顶端向一侧扩大 C花被管顶端3裂D雄蕊12 E雄蕊63.具有单性花的科是DEA马兜铃科 B蓼科 C小檗科 D葫芦科 E天南星科4.具有托叶的科是ABEA豆科 B木兰科 C桑科 D罂粟科 E 蓼科5.蓼科植物的特征是BDEA木本植物 B草本植物 C花两侧对称D花辐射对称 E托叶形成鞘状6.何首乌花的特征是ABEA花被外侧3片背部有翅 B花被5裂 C花被6裂D花被外侧3片背部无翅 E花白色7.百合科植物的果实是BDA瘦果 B蒴果 C胞果 D浆果 E核果8.商陆科植物的特征是:ABCEA单叶互生 B全缘 C单被花 D重被花 E子房上位的特征是:ABDA草本 B单叶 C复叶 D特立中央胎座 E中轴胎座10.为Campanulaceae(桔梗)的植物是 BCA太子参 B党参 C沙参 D华山参 E人参11.具有两侧对称花的科是 ACEA毛茛科 B百合科 C豆科 D天南星科 E唇形科12.属于Ranunculaceae(毛茛科)的属是BCA天南星属 B乌头属 C铁线莲属 D百合属 E黄精属3.花两侧对称的科或属是ABEA乌头属 B唇形科 C百合科 D木兰属 E忍冬科14.沙参属的特征是ABEA有白色乳汁 B花钟形 C具心皮柄 D聚合果 E蒴果(芍药科)的特征是ABCDEA草本 B灌木 C雄蕊离心式发育 D具有花盘 E聚合果16.小檗科的特征是ABDA草本 B灌木 C聚合果 D单雌蕊 E单性花主要特征是AEA含有皂苷类化合物 B常为木质藤本 C花单性D雄花的雄蕊通常6 E伞形花序属的特征是ACEA藤本 B乔木 C单性花 D辐射对称花 E浆果19.具油细胞的科是 BDEA罂粟科 B木兰科 C石竹科 D芸香科 E姜科的特征是ABCDEA有乳汁 B无乳汁 C两侧对称花D辐射对称花 E二体雄蕊属的特征是BCEA花萼上唇2齿,下唇3齿 B花萼上唇3齿,下唇2齿C花冠上唇全缘,下唇3裂 D花冠上唇3裂,下唇全缘E雄蕊2强的主要特征是ABDEA浆果 B蒴果 C侧膜胎座 D中轴胎座 E花萼宿存的特征是ACEA具托叶 B无托叶 C叶对生 D叶互生 E子房下位24.具有子房下位的科是ACDA菊科 B木兰科 C忍冬科 D葫芦科 E百合科25.败酱科的特征是ACDEA全株具有强烈的臭气和香气 B叶互生 C雄蕊3枚D雄蕊5枚 E子房下位的主要特征是BCA草质藤本,卷须与叶对生 B草质藤本,卷须生于叶腋 C单叶掌状分裂D单叶,掌状复叶 E中轴胎座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BCDEA倍半萜内酯 B黄酮类 C生物碱类 D聚炔类 E香豆素类28.植物体有白色乳汁的科是CDEA马兜铃科 B防己科 C桔梗科 D夹竹桃科 E罂粟科的主要特征是ACEA单叶互生,排成2列 B单叶对生,排成2列 C叶鞘一侧开裂D叶鞘闭合 E颖果主要特征是CDEA常为木本 B花两侧对称 C花3基数 D雄蕊6枚 E浆果31.具有叶鞘的科是ABEA姜科 B天南星科 C百合科 D薯蓣科 E禾本科32.桔梗科植物的特征是 ACEA草本植物 B木本植物 C有白色乳汁 D花3基数 E蒴果33.鸢尾科植物的主要特征是ADEA蒴果 B浆果 C花被4 D雄蕊3 E子房下位34.属于Araliaceae的药用植物是ABDA西洋参 B党参 C手参 D人参 E太子参35、膜荚黄芪主要特征是ACEA小叶6-13对 B小叶12-18对 C小叶两面有白色长柔毛D小叶下面密生短柔毛 E荚果被黑色短柔毛36、豆科云实亚科的主要特征是 BDEA雄蕊10枚,9枚联合 B雄蕊10枚,分离 C蝶形花冠D假蝶形花冠 E荚果37、Papaveraceae的特征是AEA草本植物 B均有白色乳汁 C花均为辐射对称D雄蕊10枚以上 E雄蕊6枚38、Ranunculaceae的主要特征是DEA均为单被花 B均为重被花 C均为辐射对称花D聚合果 E雄蕊多数39、大黄属的特征是ABDA瘦果 B雄蕊常为9枚 C雄蕊常为6枚D具托叶鞘 E翅果40、属于裸子植物的科是CDA败酱科 B姜科 C松科 D麻黄科 E芸香科41、Panax属的特征是 BDA 木本B 草本C 复伞形花序D 伞形花序E 双悬果42、当归的主要特征是ABCEA 二回三出式羽状全裂叶B 花白色C 每棱槽中有1油管D 每棱槽中有2油管E 合生面有2油管43、Caryophyllaceae的主要特征是BCEA 雄蕊与花瓣同数B 雄蕊是花瓣数目的2倍C 特立中央胎座D 中轴胎座E 蒴果44、Oleaceae的主要特征是ABDA花两性 B雄蕊2枚 C雄蕊4枚 D花冠4裂 E 草本植物45、龙胆科主要特征是:ACEA单叶对生全缘 B单叶互生全缘 C子房上位 D中轴胎座 E 蒴果46、夹竹桃科的主要化学成分为:BDA 黄酮类B 生物碱类C 酚类D 强心苷E 蒽醌类47、Liliaceae的主要特征是:BCDEA 多为高大乔木B 多为两性花C 蒴果D 浆果E 花3基数48、Labiatae主要特征是 BCEA 叶互生B 叶对生C 草本D 蒴果E 坚果49、Solanaceae的主要特征是ACDA 辐射对称花B 两侧对称花C 蒴果D 花冠5裂E 花冠6裂50、Scrophulariaceae的主要特征是BDA 木本 B草本 C叶对生D 雄蕊4枚E 雄蕊6枚51、Rubiaceae的主要特征是BCDEA均为木本 B木本或草本 C花辐射对称D浆果 E蒴果52、Cucurbitaceae的主要特征是ABCDA 单叶掌状分裂B 鸟趾状复叶C 单性花D 侧膜胎座E 中轴胎座53、Iridaceae科的主要特征是ABCA 草本B 叶基有套折叶鞘C 子房下位D 离生心皮雌蕊E 浆果54、败酱科的主要特征是ABEA 有强烈的臭气或香气B 叶对生或基生C 叶互生D 子房上位E 瘦果55、Lilium的主要特征是AEA 无被鳞茎B 有被鳞茎C 羽状复叶D 单身复叶E 蒴果56、具有白色乳汁的科是DEA 马兜铃科B 毛茛科C 兰科D 夹竹桃科E 萝藦科57、具有单性花的科是ADA 天南星科B 姜科C 兰科D 薯蓣科E 禾本科58、靠孢子繁殖的是 CDEA 被子植物门B 裸子植物门C 蕨类植物门D 苔藓植物门E 地衣植物门59、麻黄科的主要特征是ABEA 输水组织为导管B 花具有假花被C 浆果D 两性花E 单性花60、Moraceae的主要特征是BDEA 重被花B 具有白色乳汁C 两性花D 具有隐头花序E 单被花61、景天科的特征是ABCEA均为草本植物 B雄蕊与花瓣同数 C雄蕊为花瓣的2倍D复雌蕊 E心皮基部有一鳞片状腺体62、Rosaceae中梅亚科的主要特征是ACEA周位花 B下位花 C子房上位 D子房下位 E单果63、Leguminosae的主要特征是ABEA蝶形花冠 B假蝶形花冠 C雄蕊9枚 D角果 E荚果65、Rutaceae的主要特征是AEDA含挥发油 B通常为单叶 C通常为复叶D具有上位花盘 E具有下位花盘66、花两侧对称的科是ABCA毛茛科 B罂粟科 C马兜铃科 D木兰科 E百合科67、具有单性花的科是ABCA大戟科 B桑科 C天南星科 D百合科 E鸢尾科68、Araliaceae的特征是ADEA木本植物,茎常有刺 B草本植物,茎常有刺 C子房上位D子房下位 E具上位花盘69、西洋参的主要特征是ACEA总花柄与叶柄近等长或稍长 B总花柄比叶柄明显长C小叶片上面脉上疏生刚毛 D小叶片上面脉上几无刚毛E 小叶片叶缘锯齿不规则且较粗大70、Angelica属的主要特征是ACEA叶片三出式羽状裂或羽状分裂或羽状复叶 B全部为羽状复叶C果实背腹压扁 D果实两侧压扁E侧棱有阔翅71、Bupleurum属的特征是ACEA单叶全缘 B羽状复叶,小叶全缘 C具平行脉D具羽状网脉 E具有叶鞘73柴胡属的药用植物有ABCDEA柴胡 B狭叶柴胡 C竹叶柴胡 D大叶柴胡 E银州柴胡73、龙胆科的主要特征是ACEA草本,单叶对生 B草本,单叶互生 C雄蕊5枚D雄蕊10枚 E子房上位74、茄科主要特征是ADEA雄蕊与花冠裂片数同数 B花两侧对称 C特立中央胎座D中轴胎座 E蒴果75、Rubiaceae的主要特征是 ACEA叶对生 B叶轮生 C雌蕊3心皮 D雌蕊4心皮 E核果76、某一药用植物花为子房下位,具有上位花盘(花柱基),其可能属于CD A唇形科 B芸香科 C五加科 D伞形科 E木兰科77、具有2枚雄蕊的科是ACDA姜科 B木兰科 C唇形科 D木犀科 E毛茛科78、具有下位子房的的科是 ADEA忍冬科 B唇形科 C木犀科 D 茜草科 E 伞形科79雄蕊多数的科是BCDA禾本科 B毛茛科 C豆科 D木兰科 E兰科80、Campanulaceae的特征是ABCDEA花两侧对称 B花辐射对称 C心皮3枚 D心皮5枚 E 花两性二、判断正误:1.DNA是遗传物质,决定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某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植物生物学》考试试卷(23)

某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植物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35分,每题5分)1. 真菌既不含叶绿素,也无质体,是典型的异养生物。
()答案:正确解析: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不含有叶绿素和质体,无法通过光合作用提供自身体所需量身定制的能量。
2.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都是维管植物。
()[四川大学2006研]答案:错误解析:维管植物是具有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包括极少数的砂藓、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从蕨类植物开始,植物界出现了维管民间组织。
维管组织不但提高了物质运输的效率,同时也增强了支持作用,对于改变适应陆生环境具有独创性。
3. 双子叶植物根的内皮层的径向壁、横向壁和内切向壁发生木质化和栓质化的增厚,具有通道细胞。
()答案:错误解析:单子叶植物根的胶体的径向壁、横向壁和内切向壁发生木质化和栓质化的增厚,具有通道细胞。
4. 裸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只有一个精子,不能进行双受精。
()答案:错误解析:裸子植物的雄配子体中有2个精子,但由于颈卵器中只有1个卵细胞,所以,裸子植物不能进行双受精作用。
5. 单歧聚伞花序属于有限花序类型。
()答案:正确解析:6. 叶片不是感受光周期刺激的器官。
()答案:错误解析:叶片是感受光周期刺激的器官,植物商业化叶片中具有能够接受并识别光信号的光受体。
7. 担子果的菌丝体为次生菌丝体。
()答案:错误解析:担子果的菌丝体为三生菌丝体。
2、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1. 同配生殖[厦门大学2009研]答案:同配生殖是指相整合的2个配子形态、大小相同,在外观上根本无法区别的有性生殖方式。
同配生殖是最原始的有性生殖类型,见于低等动植物,特别是藻类和真菌。
同配生殖又有同宗、异宗之分:由同一母体产生的配子进行交配称为同宗,由不同母体产生的配子交配称为异宗。
植物根际微生物研究及其在桑树上的利用

植物根际微生物研究及其在桑树上的利用于翠;胡兴明;邓文;叶楚华【摘要】植物根际微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某些有益微生物具有改善根际微生态环境、促进植物生长、抑制或减轻植物病害、减少化肥和农药投入、减轻环境污染等作用.桑树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长期定居同一地点,根际特征更为复杂,其根际微生物的研究对桑树生长发育、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新肥新药的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期刊名称】《蚕桑通报》【年(卷),期】2010(041)002【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桑树;根际微生物;根际促生细菌;利用【作者】于翠;胡兴明;邓文;叶楚华【作者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2根际(rhizosphere)是受植物活根影响的土壤微区,是土壤微生物活性特别旺盛的区域。
桑树为多年生叶用植物,由于每年剪伐和一年多次采叶养蚕,需要从土壤中摄取大量营养元素,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根系和根际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对土壤性状、植物养分吸收和植物生长发育都具有明显的影响,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根系-土壤-微生物间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能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反之土壤微生物旺盛的活动加速了土壤养分的活化,通过改善根系周围土壤环境等方式影响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间接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植物的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抗逆性与根际微生物关系密切[1~3]。
1 植物根际微生物研究现状早在19世纪中期,由于细菌学的诞生,导致了植物病理学和土壤微生物学等新学科的创立。
迄今,根际微生物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我国起步较晚。
近年来,诸多研究者对不同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种群动态、活性、生理特点和营养要求等进行了研究[1~6]。
海南不同桑树品种桑枝营养成分分析

202317海南不同桑树品种桑枝营养成分分析吕德任1,2王景飞1,2张永豪1,2孙秀秀1,2翁春雨1,2陈宣1,2*(1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研究所,海南海口571100;2国家作物种质资源澄迈观测实验站,海南海口571100)摘要为了挖掘海南桑枝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利用价值,本文对海南地区栽培的5个桑树品种(桂桑优62号、HNHK01、大十、抗青10号、桑特优2号)的12个营养成分指标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桑树品种之间桑枝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9个指标的平均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而总碳、木质素、镁3个指标的平均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桂桑优62号的氨基态氮、粗灰分、可溶性总糖、钙、全磷5个指标含量均最高,表现优异。
嫩枝的总氮、氨基态氮、半纤维素、粗灰分、可溶性总糖、镁、全钾、全磷的含量均高于老枝,其中镁、全钾的含量差异显著,而其他成分指标差异不显著;总碳、纤维素、木质素、钙的含量低于老枝,但差异不显著。
海南地区桑树嫩枝的开发价值更高,桂桑优62号桑枝价值较高,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桑树;品种;桑枝;营养成分;海南省中图分类号S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17-0049-06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17.01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Nutrient Components of Mulberry Branches of Different Mulberry Varieties in Hainan LYU Deren1,2WANG Jingfei1,2ZHANG Yonghao1,2SUN Xiuxiu1,2WENG Chunyu1,2CHEN Xuan1,2* (1Institute of Tropical Horticulture,Hai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ikou Hainan571100;2Chengmai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 Station of National Germplasm Resources,Haikou Hainan571100)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value of mulberry branch resources in Hainan,12nutrient indexes of5mulberry varieties(Guisangyou62,HNHK01,Dashi,Kangqing10,Santeyou2) cultivated in Hainan were detect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nutrient content of mulberry branches among different mulberry varieties,the average contents of9indexe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while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total carbon,lignin and magnesium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The 5indexes contents of amino nitrogen,crude ash,total soluble sugar,calcium and total phosphorus in Guisangyou62 were the highest,showing excellent performance.The contents of total nitrogen,amino nitrogen,hemicellulose,crude ash,total soluble sugar,magnesium,total potassium and total phosphorus in twig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old branches,and the contents of magnesium and total potassium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while the other components were not.The contents of total carbon,cellulose,lignin and calcium in twig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old branches,but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The development value of mulberry twigs is higher in Hainan area,and the value of Guisangyou62mulberry twigs is higher,which has a goo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rospect.Keywords mulberry;variety;mulberry branch;nutrient composition;Hainan基金项目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专项“技术创新科研”(jscx202011);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观测监测专项(NAES078GR09);海南省农业科学院院本级科研项目(HAAS2022PT0206)。
中医药大学作业答案-《药用植物学》辅导资料

《药用植物学》辅导资料一、选择题:1.Moraceae(桑科)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特征是ABDEA黄酮类 B强心苷 C皂苷D生物碱类 E酚类2.马兜铃花的特征是ABCDEA花被管基部球形 B花被管顶端向一侧扩大 C花被管顶端3裂D雄蕊12 E雄蕊63.具有单性花的科是DEA马兜铃科 B蓼科 C小檗科 D葫芦科 E天南星科4.具有托叶的科是ABEA豆科 B木兰科 C桑科 D罂粟科 E 蓼科5.蓼科植物的特征是BDEA木本植物 B草本植物 C花两侧对称D花辐射对称 E托叶形成鞘状6.何首乌花的特征是ABEA花被外侧3片背部有翅 B花被5裂 C花被6裂D花被外侧3片背部无翅 E花白色7.百合科植物的果实是BDA瘦果 B蒴果 C胞果 D浆果 E核果8.商陆科植物的特征是:ABCEA单叶互生 B全缘 C单被花 D重被花 E子房上位9.Caryophyllaceae的特征是:ABDA草本 B单叶 C复叶 D特立中央胎座 E中轴胎座10.为Campanulaceae(桔梗)的植物是 BCA太子参 B党参 C沙参 D华山参 E人参11.具有两侧对称花的科是 ACEA毛茛科 B百合科 C豆科 D天南星科 E唇形科12.属于Ranunculaceae(毛茛科)的属是BCA天南星属 B乌头属 C铁线莲属 D百合属 E黄精属3.花两侧对称的科或属是ABEA乌头属 B唇形科 C百合科 D木兰属 E忍冬科14.沙参属的特征是ABEA有白色乳汁 B花钟形 C具心皮柄 D聚合果 E蒴果15.Paeoniaceae(芍药科)的特征是ABCDEA草本 B灌木 C雄蕊离心式发育 D具有花盘 E聚合果16.小檗科的特征是ABDA草本 B灌木 C聚合果 D单雌蕊 E单性花17.Araliaceae主要特征是AEA含有皂苷类化合物 B常为木质藤本 C花单性D雄花的雄蕊通常6 E伞形花序18.Schisandra属的特征是ACEA藤本 B乔木 C单性花 D辐射对称花 E浆果19.具油细胞的科是 BDEA罂粟科 B木兰科 C石竹科 D芸香科 E姜科20.papaveraceae的特征是ABCDEA有乳汁 B无乳汁 C两侧对称花D辐射对称花 E二体雄蕊21.Leonurus属的特征是BCEA花萼上唇2齿,下唇3齿 B花萼上唇3齿,下唇2齿C花冠上唇全缘,下唇3裂 D花冠上唇3裂,下唇全缘E雄蕊2强22.Solanaceae的主要特征是ABDEA浆果 B蒴果 C侧膜胎座 D中轴胎座 E花萼宿存23.Rubiaceae的特征是ACEA具托叶 B无托叶 C叶对生 D叶互生 E子房下位24.具有子房下位的科是ACDA菊科 B木兰科 C忍冬科 D葫芦科 E百合科25.败酱科的特征是ACDEA全株具有强烈的臭气和香气 B叶互生 C雄蕊3枚D雄蕊5枚 E子房下位26.Cucurbitaceae的主要特征是BCA草质藤本,卷须与叶对生 B草质藤本,卷须生于叶腋 C单叶掌状分裂D单叶,掌状复叶 E中轴胎座positae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BCDEA倍半萜内酯 B黄酮类 C生物碱类 D聚炔类 E香豆素类28.植物体有白色乳汁的科是CDEA马兜铃科 B防己科 C桔梗科 D夹竹桃科 E罂粟科29.Gramineae的主要特征是ACEA单叶互生,排成2列 B单叶对生,排成2列 C叶鞘一侧开裂D叶鞘闭合 E颖果30.Liliaceae主要特征是CDEA常为木本 B花两侧对称 C花3基数 D雄蕊6枚 E浆果31.具有叶鞘的科是ABEA姜科 B天南星科 C百合科 D薯蓣科 E禾本科32.桔梗科植物的特征是 ACEA草本植物 B木本植物 C有白色乳汁 D花3基数 E蒴果33.鸢尾科植物的主要特征是ADEA蒴果 B浆果 C花被4 D雄蕊3 E子房下位34.属于Araliaceae的药用植物是ABDA西洋参 B党参 C手参 D人参 E太子参35、膜荚黄芪主要特征是ACEA小叶6-13对 B小叶12-18对 C小叶两面有白色长柔毛D小叶下面密生短柔毛 E荚果被黑色短柔毛36、豆科云实亚科的主要特征是 BDEA雄蕊10枚,9枚联合 B雄蕊10枚,分离 C蝶形花冠D假蝶形花冠 E荚果37、Papaveraceae的特征是AEA草本植物 B均有白色乳汁 C花均为辐射对称D雄蕊10枚以上 E雄蕊6枚38、Ranunculaceae的主要特征是DEA均为单被花 B均为重被花 C均为辐射对称花D聚合果 E雄蕊多数39、大黄属的特征是ABDA瘦果 B雄蕊常为9枚 C雄蕊常为6枚D具托叶鞘 E翅果40、属于裸子植物的科是CDA败酱科 B姜科 C松科 D麻黄科 E芸香科41、Panax属的特征是 BDA 木本B 草本C 复伞形花序D 伞形花序E 双悬果42、当归的主要特征是ABCEA 二回三出式羽状全裂叶B 花白色C 每棱槽中有1油管D 每棱槽中有2油管E 合生面有2油管43、Caryophyllaceae的主要特征是BCEA 雄蕊与花瓣同数B 雄蕊是花瓣数目的2倍C 特立中央胎座D 中轴胎座E 蒴果44、Oleaceae的主要特征是ABDA花两性 B雄蕊2枚 C雄蕊4枚 D花冠4裂 E 草本植物45、龙胆科主要特征是:ACEA单叶对生全缘 B单叶互生全缘 C子房上位 D中轴胎座 E蒴果46、夹竹桃科的主要化学成分为:BDA 黄酮类B 生物碱类C 酚类D 强心苷E 蒽醌类47、Liliaceae的主要特征是:BCDEA 多为高大乔木B 多为两性花C 蒴果D 浆果E 花3基数48、Labiatae主要特征是 BCEA 叶互生B 叶对生C 草本D 蒴果E 坚果49、Solanaceae的主要特征是ACDA 辐射对称花B 两侧对称花C 蒴果D 花冠5裂E 花冠6裂50、Scrophulariaceae的主要特征是BDA 木本 B草本 C叶对生D 雄蕊4枚E 雄蕊6枚51、Rubiaceae的主要特征是BCDEA均为木本 B木本或草本 C花辐射对称D浆果 E蒴果52、Cucurbitaceae的主要特征是ABCDA 单叶掌状分裂B 鸟趾状复叶C 单性花D 侧膜胎座E 中轴胎座53、Iridaceae科的主要特征是ABCA 草本B 叶基有套折叶鞘C 子房下位D 离生心皮雌蕊E 浆果54、败酱科的主要特征是ABEA 有强烈的臭气或香气B 叶对生或基生C 叶互生D 子房上位E 瘦果55、Lilium的主要特征是AEA 无被鳞茎B 有被鳞茎C 羽状复叶D 单身复叶E 蒴果56、具有白色乳汁的科是DEA 马兜铃科B 毛茛科C 兰科D 夹竹桃科E 萝藦科57、具有单性花的科是ADA 天南星科B 姜科C 兰科D 薯蓣科E 禾本科58、靠孢子繁殖的是 CDEA 被子植物门B 裸子植物门C 蕨类植物门D 苔藓植物门E 地衣植物门59、麻黄科的主要特征是ABEA 输水组织为导管B 花具有假花被C 浆果D 两性花E 单性花60、Moraceae的主要特征是BDEA 重被花B 具有白色乳汁C 两性花D 具有隐头花序E 单被花61、景天科的特征是ABCEA均为草本植物 B雄蕊与花瓣同数 C雄蕊为花瓣的2倍D复雌蕊 E心皮基部有一鳞片状腺体62、Rosaceae中梅亚科的主要特征是ACEA周位花 B下位花 C子房上位 D子房下位 E单果63、Leguminosae的主要特征是ABEA蝶形花冠 B假蝶形花冠 C雄蕊9枚 D角果 E荚果65、Rutaceae的主要特征是AEDA含挥发油 B通常为单叶 C通常为复叶D具有上位花盘 E具有下位花盘66、花两侧对称的科是ABCA毛茛科 B罂粟科 C马兜铃科 D木兰科 E百合科67、具有单性花的科是ABCA大戟科 B桑科 C天南星科 D百合科 E鸢尾科68、Araliaceae的特征是ADEA木本植物,茎常有刺 B草本植物,茎常有刺 C子房上位D子房下位 E具上位花盘69、西洋参的主要特征是ACEA总花柄与叶柄近等长或稍长 B总花柄比叶柄明显长C小叶片上面脉上疏生刚毛 D小叶片上面脉上几无刚毛E 小叶片叶缘锯齿不规则且较粗大70、Angelica属的主要特征是ACEA叶片三出式羽状裂或羽状分裂或羽状复叶 B全部为羽状复叶C果实背腹压扁 D果实两侧压扁E侧棱有阔翅71、Bupleurum属的特征是ACEA单叶全缘 B羽状复叶,小叶全缘 C具平行脉D具羽状网脉 E具有叶鞘73柴胡属的药用植物有ABCDEA柴胡 B狭叶柴胡 C竹叶柴胡 D大叶柴胡 E银州柴胡73、龙胆科的主要特征是ACEA草本,单叶对生 B草本,单叶互生 C雄蕊5枚D雄蕊10枚 E子房上位74、茄科主要特征是ADEA雄蕊与花冠裂片数同数 B花两侧对称 C特立中央胎座D中轴胎座 E蒴果75、Rubiaceae的主要特征是 ACEA叶对生 B叶轮生 C雌蕊3心皮 D雌蕊4心皮 E核果76、某一药用植物花为子房下位,具有上位花盘(花柱基),其可能属于CDA唇形科 B芸香科 C五加科 D伞形科 E木兰科77、具有2枚雄蕊的科是ACDA姜科 B木兰科 C唇形科 D木犀科 E毛茛科78、具有下位子房的的科是 ADEA忍冬科 B唇形科 C木犀科 D 茜草科 E 伞形科79雄蕊多数的科是BCDA禾本科 B毛茛科 C豆科 D木兰科 E兰科80、Campanulaceae的特征是ABCDEA花两侧对称 B花辐射对称 C心皮3枚 D心皮5枚 E 花两性二、判断正误:1.DNA是遗传物质,决定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药用植物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2_2023_背题版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共包括1套试卷每题均显示答案和解析药用植物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2(500题)***************************************************************************************药用植物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21.[单选题]一朵桃花有( )雄蕊。
A)4枚B)6枚C)10枚D)多枚答案:D解析:2.[单选题]以根皮入药的应为A)厚朴B)肉桂C)五加D)紫荆答案:C解析:3.[单选题]下列对组织表述正确的是 ( )。
A)周皮属于复合组织B)同一类组织一定分布在植物体的同一部位C)导管属于分化程度较低的一类组织,可以脱分化形成新的分生组织D)导管和管胞都是生活的细胞答案:A解析:4.[单选题]植物器官通常由什么组成()A)4 个部分B)6 个部分C)7 个部分D)5 个部分答案:B解析:A)靠近珠孔,细胞核大,可发育成胚囊母细胞B)靠近珠孔,细胞核小,可发育成花粉母细胞C)在花药内,经减数分裂产生花粉母细胞D)在花药内,经有丝分裂产生花粉母细胞答案:A解析:6.[单选题]玉米叶干旱时卷曲是由于其上表皮具有( )。
A)泡状细胞B)通道细胞C)传递细胞D)表皮细胞答案:A解析:7.[单选题]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中,维管束类型为( )A)无限外韧型B)有限外韧型C)双韧型D)周木型答案:A解析:8.[单选题]显微镜下观察棉花老根横切,不具有( )。
A)周皮B)次生韧皮部C)次生木质部D)髓答案:D解析:9.[单选题]对细胞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的是( )。
A)细胞核B)叶绿体C)线粒体D)内质网答案:A解析:10.[单选题]不属于按茎的生长习性分类的是( )D)草质茎答案:D解析:11.[单选题]隐头花序是()的特征之一。
大学药用植物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451

大学药用植物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41.[单选题]花无被的科是()A)桑科B)蓼科C)木兰科D)杜仲科答案:D解析:2.[单选题]棕榈叶的脉序为( )A)射出平行脉B)弧形脉序C)网状脉序D)直出平行脉答案:A解析:3.[单选题]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与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最主要的区别 ( )。
A)皮层不发达B)为多原型根C)不进行次生生长,不产生次生结构D)中央具有髓答案:C解析:4.[单选题]被子植物花中,( )是产生花粉粒的重要结构。
A)花丝B)花药C)花柱D)子房答案:B解析:5.[单选题]莲的根状茎称莲藕,莲的( )称莲蓬。
A)花托B)花被C)子房D)花序轴6.[单选题]以下不是果实划分的依据的为 ( )A)大小B)源C)结构D)皮性质答案:A解析:7.[单选题]图中植物的变态根属于哪类:A)肉质直根B)块根C)气生根D)主根答案:B解析:8.[单选题]水稻谷粒去壳后的糙米为( )。
A)种子B)果实C)胚D)胚乳答案:B解析:9.[单选题]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是A)细胞壁B)质体C)细胞核D)淀粉粒答案:B解析:10.[单选题]百合的花药着生方式为( )。
A)基着药B)贴着药C)背着药D)丁字形着药答案:D解析:A)孢子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答案:D解析:12.[单选题]下列哪种结构不着生在茎的节上?A)侧芽B)单叶C)复叶上的小叶D)花答案:C解析:13.[单选题]根据木质部与韧皮部的位置和排列情况,维管束有多种类型。
毛茛根的维管束类型属于( )。
A)外韧维管束B)双韧维管束C)周韧维管束D)辐射维管束答案:D解析:14.[单选题]观察三年生椴树茎横切面,其木质部中具有功能的死细胞是( )。
A)导管和筛管B)筛管和纤维C)导管、管胞和纤维D)纤维和伴胞答案:C解析:15.[单选题]淀粉粒开始形成的地方称为A)脐点B)起点C)中心点D)凯氏点答案:A解析:答案:C解析:17.[单选题]人们食用的萝卜是变态的肉质直根,主要由( )发育而成。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导管的输导作用(片段) 杨志安 盐城市泽夫中学

生物实验教学课设计方案盐都区泽夫初级中学杨志安【课题】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导管的输导作用(片段)【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说出木本植物茎各部分的功能,难点是区分导管和筛管的各自功能。
【实验活动的设计说明】1、实验设计思路: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知道了在植物茎中分布着许许多多的导管和筛管,连接着根、叶、花等器官。
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知道,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的导管,还是由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上运输到叶的呢?该内容并非很难,但专业性强,结构微观(如导管),学生对此普遍缺乏感性认识,为了让学生对这些陌生而枯燥的知识产生兴趣,知识的呈现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的设计出发点是:(1)尽量为学生提供认知资源,寻找他们熟悉的实物标本供他们研究观察,以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和深刻印象;(2)尽量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调动手、脑、眼、口等多种感官,通过亲身经历实验过程,亲自去感受事物的变化(茎变红),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体验,调动积极性,加深印象,使知识的呈现更加鲜活、自然、生动,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新课标关注学生感受和发展的理念。
茎的输导功能的实验(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9页)是利用红墨水流经过木本植物的茎后,在茎中的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红墨水)的通道中留下红色的痕迹,通过观察红色痕迹的位置,来确定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是筛管还是导管。
在实验中,我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改进,即在盛有被稀释了的红墨水的锥形瓶中,同时插入两根木本植物的枝条,其中一根枝条带有几片叶,另一根不带叶,在不影响原来的实验效果的情况下,,使学生在探究导管的输导作用的同时,又能获得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之所以能通过茎向上运输到叶等器官,其动力主要是叶片的蒸腾作用,扩大了这一实验装置的作用,使知识得到提升。
2、实验目的:通过操作实验,认识植物茎的输导功能、3、实验步骤:A、在盛有被稀释了的红墨水的锥形瓶中,同时插入两根木本植物的枝条(校园有冬季不落叶的法国冬青,可取得较多的带叶的枝条,供学生分组实验之用),其中一根枝条带有几片叶(带8-10片叶),另一根不带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科5种植物导管分子的观察研究摘要:运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及显微照相的方法,观察桑树、印度桂木、尖不拉、见血封喉和垂叶榕茎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
结果表明,桑树、印度桂木的导管分子均由两端具尾、一端具尾和两端无尾三种类型组成,其中两端无尾类型占大多数,尖不拉、见血封喉和垂叶榕的导管分子均由一端具尾和两端无尾两种类型组成,两端无尾类型占大多数;5种植物导管分子都是单穿孔板类型;侧壁纹孔式以互列纹孔式为主。
根据观察结果,推测出各植物之间的差异性及之间的亲缘远近关系。
关键词:桑科;桑树;印度桂木;尖不拉;见血封喉;垂叶熔;导管分子;显微结构Observation on the vessel elements of 5 plants of MoraceaeAbstract: The vessel elements of secondary xylem in Morus alba、Artocarpus hypargyreus、A.champeden Spreng、Antiaris toxicaria and Ficus benjamina . The sesults showed that Morus alba、Artocarpus hypargyreus vessel elements are composited of three types : both ends with tails , one end with a tail and no end with a tail . At both ends of no end with a tail majority . A.champeden Spreng、Antiaris toxicaria and Ficus benjaminafeede vessel elements are composited of two types : one end with a tail and no end with a tail . At both ends of no end with a tail majority . Five kinds of plant molecular end wall are catheter simple perforation plates ; while the pits-each column was the major forms of pitting .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 , the diversity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 the plants were infeied .Key words: Moracea ; Vessel elements ; Micro-structure导管位于维管植物的木质部中,与管胞合称为管状分子。
导管的细胞侧壁次生加厚,端壁形成穿孔板,主要起输导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并兼有一定的支持功能。
导管的形态及其穿孔板的类型与植物的进化是相联系的,它是显示一个类群系统演化地位的重要解剖学指标之一[1],其结构在分类学和系统发育研究中极其重要[2]。
桑科(Moraceae)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少数分布在温带地区。
约53属约1400种[3]。
本科植物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
有不少学者在桑科的食用,药用、工业原料及观赏树种的方面研究较多,如多种桑(Morus ssp)的桑葚是著名水果,印度榕(Ficus clastica),米扬噎(Streblus tonkinensis)可产橡胶,桑属(Morus ssp)及构属(Broussonetia ssp)的树皮可以造纸[3]等。
但国内外有关其解剖学资料较少[4],本文主要从解剖学角度对其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观察,以期为桑科的理论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
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材料为桑科的桑(Morus alba)、印度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尖不拉(Artocarpus champeden)、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和垂叶榕(Ficus benjamina),桑树采自于湛江师范学院,印度桂木、尖不拉、见血封喉和垂叶熔采自湛江市南亚植物研究所。
分别剪取各树种3-4年生枝条。
1.2主要仪器与试剂主要仪器:PYX-DHS-40X50-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电子调温电炉,NikongYs100显微镜,YM310数字摄像机。
主要试剂:10%硝酸、10%鉻酸、30%酒精、50%酒精、70%酒精、1%番红。
1.3处理方法导管的解离:采用杰弗赖(Jeffrey)离析法[5],将5种植物的枝条去除韧皮部和周皮,用利刀纵削成长约1cm火柴棍粗细的小条,分别置于相应烧杯中,在常温下煮沸4小时使之软化;软化后的材料投入离析液(10%硝酸:10%鉻酸=1:1)中离析,置60℃培养箱中解离约8小时(按照植物树枝老嫩而定)。
解离完用蒸馏水反复洗涤6、7次(蒸馏水不再带有解离液颜色为止),最后移至离心管中,用70%酒精保存备用。
导管的观察:取已离析材料依次用50%、30%的酒精洗涤一次,然后用蒸馏水洗涤3-4次,再用1%番红水溶液染色20min,制成临时装片,在带有YM310数字摄像机的NikongYs100显微镜观察导管分子类型、纹孔式、端部穿孔版的形状,并随机测量100个导管分子的长度、宽度、端部倾斜度,求平均值。
对导管的描述依据Tippo所用的特征术语[6]。
2结果与分析2.1导管分子类型桑、印度桂木、尖不拉、见血封喉和垂叶榕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类型见图版1~5,各树种导管分子类型统计见表1。
5种植物的导管分子均由两端具尾、一端具尾和两端无尾3种类型组成,其中两端无尾类型占大多数,比例为53%~81%,垂叶熔两端无尾的导管分子类型所占比例最大,为81%;桑树、印度桂木中存在两端具尾的导管分子,比例依次是79%、78%。
表1 导管分子具尾情况Table 1 Tail of the vessel elements (%)植物类型Plant type 两端具尾的导管Vessels with tailsin two ends一端具尾的导管Vessels with tailin one end无尾的导管Vessels without tail桑树Morus alba 3 18 79印度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 4 18 78尖不拉Artocarpus champeden0 39 61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0 42 53垂叶榕Ficus benjamina0 19 812.2导管分子次生壁加厚类型及纹孔式导管分子侧壁的花纹是由于次生壁加厚形成的,次生壁加厚有5种经典类型: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
通过观察,5种植物次生壁加厚类型主要以较进化的孔纹(图版1:4、7、10、11、15、17;图版2:1;图版2:11、12)、网纹(图版1:3、13、16、20、21;图版2:6、10、11、13)为主,少数为梯纹导管(图版1:12)梯纹网纹混合导管(图版1:1)、梯纹孔纹混合导管(图版1:7)另外,还在桑树中发现较原始的螺纹导管(图版1:6),占1%。
孔纹导管分子侧壁的纹孔排列分为3种典型的类型,包括梯形纹孔、互列纹孔、对列纹孔。
5种植物导管分子的纹孔式大多数都为互列纹孔式(图版1:1、2、9、10、14、19;图版2:3;图版2:10)、梯形互列混合纹孔式(图版1:17、19;图版2:1、12),少数为互列对列混合纹孔式(图版1:11)、梯形纹孔式(图版1:5、8、18;图版2:7)。
2.3导管分子长度桑树、印度桂木、见血封喉、尖不拉和垂叶榕5种植物的各类型导管分子的平均长度和总平均长度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各类型导管分子中,尖不拉两端无尾的导管分子长度都比一端具尾的导管分子长,并且各类型导管分子在5种植物中均属于最长,平均长度为421.67µm ,而见血封喉次之,其平均长度为400.03µm ;印度桂木导管分子长度由高至低依次为:一端具尾>两端无尾>两端具尾,桑树导管分子长度由高至低依次为:两端具尾>一端具尾>两端无尾。
具体导管分子总平均长度见表2。
表2 5种植物的导管分子长度Table 2 5 species of vessel element length (µm )植物类型 Plant type 两端具尾 Tail in either of top wall一端具尾 Only one tail in Vessel lement两端无尾 No tail 总平均长度 The otal averagelength桑树Morus alba 312.12 306.96 279.39 299.49 印度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332.13 399.29 389.93 373.78. 尖不拉Artocarpus champeden\ 433.90 409.43 421.67 见血封喉 Antiaris toxicaria \ 397.57 402.49 400.03 各种植物导管分子的长度分布见图1。
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材料导管分子长度范围主要分布于100—500µm ,其中桑树的导管分子长度在200-300µm 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印度桂木的导管分子长度在400-500µm 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尖不拉的导管分子长度在400-500µm 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见血封喉、垂叶榕的导管分子长度主要分布在300-400µm 的范围内。
2.4导管分子宽度桑树、印度桂木、尖不拉、见血封喉、垂叶榕5种植物的各类型导管分子的平均宽度和总平均宽度见表4。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各类型导管分子中,垂叶榕的导管分子宽度最大,桑树、见血封喉的各类型导管分子宽度较为相近。
5种植物的导管分子总平均宽度分别为76.57µm、104.20µm、37.28µm、70.63µm和111.67µm,可见尖不拉导管分子平均宽度最小,即垂叶榕>印度桂木>桑树>见血封喉>尖不拉。
表3 5种植物的导管分子宽度Table 3 5 species of vessel element width(µm)植物类型Plant type两端具尾Tail in eitherof top wall一端具尾Only one tail inVessel lement两端无尾No tail总平均宽度Average width桑树Morus alba69.33 87.27 73.12 76.57印度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92.71 108.33 111.57 104.20尖不拉Artocarpus champeden\ 36.45 39.13 37.82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 68.13 73.12 70.63垂叶榕Ficus benjamina\ 107.49 115.86 111.67 各种材料导管分子的宽度分布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