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降水特性分析(逐月降雨量)
第三节 降水

缺点: 1)没有考虑地形影响,假定雨量呈线性变化; 2)权重系数是固定的,不能反映降雨空间分布复杂多变 的特点。
2.泰森多边形法
A2 A3
A1
A6
A5
A4
(1) 连三角形;(2) 作三角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 (3) 以交点连线及与流域边界相交的垂直平分线构成单元面积; (4) 量出各单元面积,总面积ΣA=(A1+A2+A3+A4+A5+A6) (5) 计算单元面积权重及流域平均雨量 各子块权重i =A i /ΣA P= Σ i P i
锋面雨的形成
气团——物理属性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空气团。
峰面——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之间狭窄而倾斜的过渡带。
峰在空间是倾斜的,且向冷空气一侧倾斜。 暖锋雨:冷暖气团相遇时,暖湿气团推动锋面向冷气团 一侧移动。峰后暖空气一方面向冷空气方向推进,同 时又沿锋面缓慢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冷却而产生降雨。 因暖锋坡度很小,一般为1:150,故暖锋雨降雨面积大、 雨强小、历时长。
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常用等降水量线 表现区域内降水的分布情况。 所谓等降水量线是区域内降水量相等地 各点连成的曲线,它反映区域内降水的 分布变化规律,在等降水量线图上可以 查出各地的降水量和降水面积,但无法 确定降水历时和降水强度。
• 等雨量线的做法类似于地形图等高线的做法。 • 等雨量所表示的降水分布与实际降水分布的符合程度取决于: (1) 雨量站位置(是否为雨情控制点); (2) 雨量站数目 某流域内有7个雨量站,根据各站6小时雨量资料绘出其等雨量线。
(二)降水累积曲线
以时间为横坐标,纵坐标表示自降水开始到各时 刻降水量的累积值,如图2-13所示。 自记雨量计记录纸上的曲线,即是降水量累积曲 线。 降水量累积曲线上每个时段的平均坡度是各时段 内的平均降水强度,即 i=ΔP/Δt (2-51) 如果所取时段很短,即Δt→0,则可得出瞬时雨强i, 即i=dP/dt。即累积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就是该时 刻的降水强度。 如果将相邻雨量站的同一次降水的累积曲线绘在 一起,可用来分析降水的空间分布与时程的变化 特征。
连州市近50年来降水特性分析

连州市近50年来降水特性分析何际斌【摘要】主要通过对连州市10个代表雨量站点近50 a来的降雨资料分析,发现连州地区的年降雨量年际变化大,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总体在逐渐增加,但是又变化不定.全年降雨呈现单峰型形状,降雨主要集中在4—6月.全年暴雨天数和暴雨强度在不断增加.分析所得结论对当地城镇乡村防洪抗旱、水资源规划管理、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农牧林业生产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期刊名称】《人民珠江》【年(卷),期】2017(038)005【总页数】5页(P27-31)【关键词】降水;特性;趋势;连州【作者】何际斌【作者单位】广东省水文局清远水文分局,广东清远5115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6.62连州市地处广东省西北部,属粤北山区地带,全市总面积2 663 km2,地形地貌以山岭、丘陵、小山岗、台地、平原等为主。
境内大小河流众多,河流落差大,主要河流有星子河、长合水、保安河、东陂河、车田水等[1](图1)。
截至2015年年末,该市常住人口38.11万,其中城镇17万人,乡村21.11万人,GDP总量127.09亿元[2]。
近50 a来,该地发生了多场洪水,比较大的有1973、1975、1994、1997、2002、2006、2008、2013、2015年等。
同时也有一些干旱年份,譬如1966、1983、1988、1991年等[3]。
洪水和干旱都对当地的人民生活、社会生产、经济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分析研究当地多年降雨情况,对当地城镇乡村防洪抗旱、水资源规划管理、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农牧林业生产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1 研究的资料本次研究选取了1966—2015年连州市近50 a来的10个代表雨量站点的降水资料。
选取的雨量站点分别为:潭岭、顺头岭、星子、朝天桥、田心、洛阳(连县)、云雾、蓝管、连县、九陂。
各雨量站点分布在全市各地区,附近都有代表的相关河流(图1),对研究全市整体降雨具有很好的代表性[4]。
福建省极端气候特征及其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分析

福建省极端气候特征及其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分析张艳艳1姚德全1洪兰秀2(1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福建福州3500032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12)摘要福建位于东南沿海,夏季高温、台风以及冬季局部低温等极端气候发生频繁,对全省的电力需求具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收集影响程度较强的多个极端气候特征,分析其对电力需求的影响,进而总结全年电力需求的预测修正模型,为电力生 产和调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极端气候电力需求中图分类号:TM 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院1672-9064(2017)05-022-03'nm 研究与探讨ISSN1672-9064CN35-1272/TK0引言气象的极端变化直接影响了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进而对电力需求和负荷特性产生了间接影响,对电力系统带来巨 大的运行风险和不良社会影响。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热 浪是发生在福建省夏季主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之一,破纪 录高温事件发生频次呈现不断增加的特点。
冬季福建省温度 降低而负荷、电量曲线仍然较高,除工业企业年底赶工等因 素外,采暖负荷的启动是主要的因素之一。
同时,福建省还是 台风的重灾区之一,灾害性台风平均每年造成福建省近25 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严重威胁 福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为有效应对极端气候变化对福建电网造成的影响,提高 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的精度,帮助在极端气候到来前提前做好 生产准备,已成为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本文在收 集福建省气候变化趋势的同时,重点研究各种极端气候对电 力需求和用电特性造成的影响,积累极端气候对电力市场的 量化的影响,对福建电网的抗灾预警、提高电力市场分析预 测精度等方面奠定工作基础。
1极端气候特征的影响分析福建地区多种极端气候具有其各自的特征,本节对各种 极端气候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不同气候对福建电网电 力需求、负荷特性的影响方式和影响因素,为数学模型的构 建提供依据。
永安市近50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永安市近50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作者:王丹平潘志玲罗苑苗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20年第03期摘要利用永安国家基准气候站1969—2018年降水资料,分析总结了近50年降水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永安市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7.6mm/10年,在1975年及2018年发生突变。
一年中降水集中在3—6月,5月为降水量峰值;降水时段集中在春季,春季降水占50%以上,呈显著下降趋势,是导致全年降水下降的直接原因。
1969—2018年有11年降水异常度较大,大部分年份发生较明显的ENSO事件,说明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伴有降水非正常年份。
关键词降水;变化特征;异常度;MK检验中图分类号:S1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3-091-02DOI:10.19383/ki.nyzhyj.2020.03.038近百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中国年平均地表温度升高幅度为0.5~0.8℃,略高于全球气温平均升高幅度。
气候变暖将会使全球大气环流发生改变,区域降水量也將随之发生变化。
中国气候变化研究是气候学界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降水作为关键要素更是受到高度重视[1-3]。
永安市地处福建省中部偏西,居于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自然环境良好,具有季风气候和山区气候特征。
由于地处山区,暴雨时常发生,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发生[4]。
因此分析永安市近50年降水变化特征,对农业生产和防汛抗旱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1资料与方法采用永安国家基准气候站1969—2018年逐月降水作为研究资料,四季按福建省季节划分标准,即3—6月为春季、7—9月为夏季、10—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
多年平均降水取1969—2018年降水平均值。
运用线性倾向分析、趋势分析、降水距平百分率及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降水变化基本特征。
2降水变化特征分析2.1年降水量变化特征近50年永安市降水量波动幅度较大,呈振荡变化趋势(图1)。
福建省2010年10月~12月气候概况及主要天气过程特点

1 月平 均 气 温 在 6 ℃ ( 宁) 56C( 2月 . 寿 7 1 . ̄ 东 山) 间 , 县 ( 月平 均 气温 正 常 , 内陆 大 部 之 各 市) 但
风 雨 影 响属 较 重 , 害 影 响全 省 中等 偏 轻 , 灾 中南
部 沿海 较 重 , 我省 造成 了一 定 的经 济 损 失 。本 给
主 要灾 害性 天气 为气象 干旱 。
1 2月的基 本 气候概 况 是 : 全省 气温 正 常 略偏
低, 降水量 较 常 年显 著偏 多 。本 月 的主 要气 象 灾 害 是寒 潮 及低 温 冻 害 ; 月上 旬 中后期 和 中旬 中期
先 后 出现 2场 寒 潮 过程 , 中旬 中期 的全 省性 寒 以 潮 过程 影响 最重 。
1 以上 , 门偏 多达 4倍 , 倍 厦 主要 是受 ‘ 鲇鱼 ” 台风
l 0月 全 省 各 地 平 均 气 温 在 1 .℃ ( 宁 ) 5 5 寿 ~ 2 . ( 州) 间 , 6个代 表 站有 3 37 漳 ℃ 之 3 2个站 偏 低 , 其 中 永 春 、 田 、 鼎 、 城 、 宁 5个 站 偏 低 莆 福 浦 寿 08C . ̄ 以上 , 长 汀 和 漳 州 偏 高 ; 仅 月极 端 最 低 气 温 33 ( 宁) 1.o 东 山 ) 间 , 部 出现 在 2 . 寿 ~ 51 C( 之 大 8 日~ 1日。全 省 月平均 气温 为 2 . , 低 0  ̄ , 3 08 偏 . C 4
摘 自福 建省气候 中心编写的“ 福建省气候影响评价”
第 1 期
黄 志刚等 : 建省 2 1 福 0 0年 1 0月~1 2月气候概 况及 主要天气过程特点
5 7
水量 显著 偏少 一 异常 偏少 。其 中连 城 、 漳平 、 汀 、 长
闽清天气

闽清天气闽清是福建省厦门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闽南地区,是厦门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清市地处东经118°25′,北纬26°11′,处于东经、北纬的交接点上,地理位置优越。
由于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闽清的天气特征受季风影响较大,整体温和湿润。
闽清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华南特色,四季分明,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
春季是闽清的旅游旺季,气温逐渐回升,万物复苏,大自然呈现出勃勃生机的景象。
春季气温多在15℃至25℃之间,气候宜人,适宜外出旅游和户外活动。
夏季是闽清的雨季,气温较高,多在25℃至35℃之间,炎热潮湿,降雨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大部分。
由于受到太平洋季风和南海季风的影响,闽清的降雨量较大,但雨量分布较均匀,没有特别明显的雨季或旱季。
夏季的闽清郁郁葱葱,植被繁茂,是观赏花草的好时节。
秋季是闽清的金秋时节,气温逐渐下降,天空湛蓝,阳光明媚。
秋高气爽的季节里,闽清的大自然变得格外美丽,树叶渐渐转为金黄色,构成了一幅幅如画的秋景。
秋季的闽清清爽宜人,适宜进行户外活动,也是摄影爱好者的最佳拍摄季节。
冬季是闽清的淡季,气温较低,但相对来说仍较温暖,多在10℃至15℃之间。
虽然冬季的闽清较为凉爽,但它的冬天却依然有别样的魅力。
梅花、樱花等花卉在冬季绽放,给人们带来一丝春天的气息。
冬天的闽清宜人宁静,是人们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总体来说,闽清的天气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是一个宜人的居住和旅游城市。
无论是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无论你喜欢明媚的阳光,还是清凉的微风,闽清都能满足你对天气的不同需求。
不论何时来到闽清,你都能享受到自然的馈赠和它带来的美好体验。
泉州气象分析

泉州气候分析摘要:降水和气温是影响区域自然及经济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利用泉州近年来的气温和降水量实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分析了泉州近年来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统计特征。
通过数据的比较,更好的掌握泉州本地气候的特点,更好为经济建设和人民服务。
关键词:泉州、气温、降水量,变化特征泉州市地处低纬度,东临台湾海峡,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正文一、泉州市气候基本特征:1、气温高、光热丰富。
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0-140千卡/平方厘米,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9.5-21.0℃(仅西北部的山区低于18℃),最热月平均气温达26-29℃,最冷月也有9-13℃。
全年无霜期长,沿海地区基本无霜。
≥10℃的有效积温为5610-7250℃。
年日照时数为1800-2200小时。
2、降水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匀。
全市年降水量为1000-1800毫米,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增。
干、湿季甚为分明:3-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为湿季;10-2月仅占全年的20%,为干季。
降水量年际间变化大,少雨年份降水量不及多雨年份的一半。
3、季风气候显著。
冬半年主要受蒙古冷高压楔控制,盛行偏北风,气温低,干燥少雨;夏半年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气温高,湿润多雨。
冬、夏半年的气候特征截然不同。
由于季风活动的不稳定性,造成各种气候要素年际间变化大,也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
二、四季的划分以大气环流的季节转换为依据,结合农事活动特点,用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相似性划分四季:3-6月为春季,7-9月为夏季,10-11月为秋季,12月-2月为冬季。
春季暖和湿润多雨,夏季炎热,多热带气旋(以下通称为台风)影响,秋冬季干旱少雨,沿海风大。
三、具体气候状况1、气温(1)平均气温时空分布泉州市年平均气温的高值区在安溪县东部、南安县西部的低丘陵地带。
由该区向东南部沿海缓降,与滨海地区相差约1℃;向西北部地区递降,幅度较大,与德化县城关相差约3℃。
降雨侵蚀力

内容框架
? 什么是降雨侵蚀力 ? 降雨侵蚀力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介绍用日雨量模型研究降雨侵蚀力
的简易算法 ? 体会感言 ? 参考文献
什么是降雨侵蚀力
? 降雨侵蚀力(Rainfall Erosivity)是由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 在能力,它是土壤流失方程USLE(RUSLE)中一个最基本 因子 。通常用R值表示。
相对误差系数 0.001 0.021 0.006 0.032 0.101 0.002 0.022 0.053 0.056 0.043 0.045 0.004 0.014 0.062 0.000 0.003 0.016 0.016
日雨量侵蚀力模型的非线性回归结果表(续表)
气象站 参数α 参数β 决定系数 相对误差系数 气象站 参数α 参数β 决定系数 相对误差系数
j表示日的序号
Mi'= ln M^ i
Pi
对α和β的求解
? 采用日降雨特征指标来估计 参数β和α
12mm 以上的日平均雨量与参数β的散点图
图中显示随着12mm以上的日平均雨量的增加,参数β 呈下降趋势。采用日降雨特征指标来估计 参数β,它们之 间的回归拟和方程为:
β =0.8363+18.177/P d12+24.455/P y12,r=0.666
重庆 武汉 宜昌 信阳 汉中 郑州 西安 天水 昆明 腾冲 西昌 成都 拉萨 潍坊 济南 大连 沧州
0.174 1.157 0.274 1.655 0.258 1.118 0.001 0.183 0.889 1.806 0.453 1.335 0.164 2.969 1.155 2.508 2.743
0.684 0.764 0.775 0.389 0.412 0.819 0.469 0.859 0.603 0.681 0.791 0.485 0.723 0.765 0.732 0.615 0.72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第2期黑 龙 江 水 专 学 报Vol 129,No.22002年6月Journal of Heilongjiang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llegeJun.,2002文章编号:1000-9833(2002)02-0024-03福建省降水特性分析余赛英(福建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福州 350001)摘 要:在统计分析了大量降水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揭示了福建省年降水量地理分布特征,降水量的年内月分配和年际变化特性。
关键词:降水;特性;福建中图分类号:P33311 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ujian ProvinceY U Sai_ying(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Investigati on Bureau of Fujian Prov.,Fuzhou 350001,China)Abstract:On stating and analyzing abundance of observed data of precipitation,the paper shows that the annual precipita -tio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the disciplinarian of annual distribution and multiyear variation of precipition in Fujian Province.Key words:precipitation;charac teristic;Fujian收稿日期:2002-04-05作者简介:余赛英(1968-),女,福建南平人,工程师。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介于N23b 33c ~N28b 19c ,E115b 50c ~E120b 43c ,总面积为123876k m 2。
倚山面海,境内群山耸立,低丘起伏,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降低。
福建省濒临海洋,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东南季风及夏秋台风是我省降水的水汽来源,降雨是我省水资源的根本来源,对于水资源数量和时空分布特征有决定性的影响。
1 资料情况采用44a(1956~1999年)完整连续的年降水观测记载的241站资料,以及降水资料系列有不同程度缺、漏,通过插补延长予以补齐的320站资料。
供年降水量分析用的总站数561站,其中闽江247站,闽南区193站,闽东区66站,闽西韩江水系54站,外省周边1个站,平均每站控制面积221km 2(表1)。
这是目前我省同步期最长且站数尽可能多的年降水量资料系列。
经过认真审查和合理性分析,改正其中的错误,作为分析评价我省降水资源的可靠依据。
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测站的年降水资料不同程度地缺失、中断等情况,分别视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给予插补或延长。
(1)对于个别日期或月份缺测的,一般用自然地理条件相近的邻近测站资料相关插补。
(2)对于个别年份缺测或中断停测的,一般采用年降水量相关法加以插补。
(3)对于近几年停测的雨量,用相应年份的年降水等值线图插补。
表1 选用雨量站密度表分区名称站 数流域面积/km2站网密度/km 2#(站)-1闽 江2475992224216闽东诸河661469722217闽南诸河1933582418516闽西韩江541226322711鄱阳湖、钱塘江11170全 省56112387622018注:各流域面积均为省内面积。
为保证相关插补有一定的物理成因基础和插补延长成果的质量,慎重选择相应的参证站。
主要考虑以下几种因素:(1)参证站与插补站在同一流域或相邻、距离较近,以使它们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
(2)参证站资料质量较好,系列完整且较长。
(3)相关程度较高,相关系数应在0180以上且可通过置信度的0105的t -检验。
(4)在有多个参证站可供选择时,优先选用同一流域或相关程度较高的测站。
2 年降水量参数统计分析对所选用的561站年降水量系列逐站进行频率统计分析,用P Ó型频率曲线适线法求得各站的年降水量统计参数[1]:多年平均值,变差系数C v 及偏态系数C s 。
目估适线时,当首尾点群难以兼顾时,多考虑频率在50%以右的点群,同时C s 值根据经验和分析,统一采用2C v 值。
将各站点年降水量统计参数的均值和变差系数C v ,分别绘制了/福建省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值等值线图0和/福建省年降水量变差系数等值线图0。
对统计参数进行合理性分析,参照以往的分析成果,表明本次年降水量统计分析的成果是合理可靠的。
3 年降水量地理分布特征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年降水量的地理分布与地形、地貌因素,如山脉及其走向、地形高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省地处东南沿海,多山地丘陵,其基本地形构造单元为两大山系,耸立于闽赣边界的武夷山脉和纵列于我省中部大部分地区的闽中山系。
两大山系的走向基本与海岸线平行,呈东北)西南向。
两大山系间及闽江河谷为河谷低地,滨海和河口地带的冲积平原面积较小,海拔高度较低。
据统计,海拔在250m 以下的低丘、平原仅占全省面积的25%左右。
年降水量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形、地貌特征有密切的关系,从福建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上看,呈现以下特征。
(1)年降水量等值线趋势与两个大山系分布一致,基本与海岸线平行呈东北)西南走向。
高值带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和闽中大山带。
(2)闽中山系覆盖了本省大部分面积,由于闽江、九龙江两条大河的切穿,被截为3段:北段的鹫峰山脉,中段的戴云山脉和南段的博平岭。
年降水量等值线相应地也可分为3个区域,在每个区域中,围绕着山脉的高峰,等值线呈现出一个个零星分布的高值闭合区(/湿岛0)。
但在闽江、九龙江中下游河谷,地形较为开阔平坦,降水相对较少,等值线改变了与山脉、海岸线平行的走向而向河谷上游有不同程度的伸入。
以1500mm 等值线为例,在闽江伸展到尤溪河口西洋站,在九龙江延伸到龙津溪河口,而在其他地区如交溪、木兰溪、晋江等因河流较小,河谷不宽阔,这种状况不很明显。
(3)沿海地带地势低平,年降水量较少,尤其是一些海岛是降水量的低值区。
随着向内陆深入,地势急剧升高,在闽中大山系东南的迎风坡降水量迅速递增,等值线密集,降水递增梯度较大。
而在内陆的武夷山与闽中大山系间的河谷地带,因处于闽中大山系的背风/雨影0地带,也是降水量的相对低值区,但降水量变化较小,等值线较为稀疏,降水变化梯度较小。
全省降水量/两高两低0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高度的关系可从年降水量地理剖面图(图1)中明显看出。
剖面是从莆田湄洲岛到武夷山的建宁客坊站一线作出,将沿线的雨量站高程和年降水量分别绘出,可见武夷山区和闽中戴云山为高值区,两山间河谷地带及沿海地带为低值区,且沿海地区向内陆降水递增较快。
图1 年降水量地理剖面图全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最大为建阳坳头站272418mm,最小为莆田湄洲岛94918mm 。
4 降水量年内分配与年际变化我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的年内分配特征与气候的季节变化特征密切相关。
入春后,冷空气强度减弱并北退,暖湿空气加强并北抬,造成闽西北春季连阴雨天气。
其特点是雨量充沛,降雨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并常有大雨或暴雨发生,形成闽江的梅雨期大洪水。
进入夏季,我省在西太平洋高压的控制下,形成于洋面上的热带气旋(或/台风0)常袭击我省,带来的降水,雨量大、强度高,但持续时间较短,成为我省闽东、闽南、沿海地带降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因而不同地区降水年内分配有不同的特征:在闽北山区和内陆,最大4个月降水量为3~6月;而在闽东、闽南及沿海地带则与热带气旋、台风活动有关,多发生在5~8月;最大4个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比例在50%~60%之间。
全省代表雨量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配情况详见表2。
表2 福建省代表雨量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配表/mm站名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雨量最大4个月雨量月份比例建宁75126.821511240.8306.7305.5125.6145.386.969.455.249.31801.71068.23~659.3麻沙71.3121.4202.2230.8294.2316.2122.4110.489.465.649.845.01718.81043.53~660.7洋口61.9111.0194.7200.8277.3273.3110.9116.694.764.043.843.81592.8946.13~660.0大田51.199.5166.2162.1254.8231.9128.9166.2129.559.138.239.11526.4814.93~653.4东桥50.888.9156.5175.3237.8243.6128.0157.4126.757.838.037.51498.3876.83~654.3竹岐50.383.9139.4147.1218.4225.8139.3176.9163.755.535.235.11470.6760.45~851.7上白石50.595.3142.1163.2247.9266.2168.9233.4197.761.143.135.61704.8916.45~853.5下浒46.282.8116.6127.1170.5191.882.4129.7141.640.335.231.01195.3574.45~848.1安溪43.682.3130.5131.0219.2266.4206.5247.2190.763.833.433.11650.7939.25~856.3永春41.580.2134.7146.4239.9275.3211.2257.8186.556.831.029.31690.4984.25~858.2石砻43.782.2122.8133.8186.8250.7158.6207.8146.545.126.428.31432.7803.95~856.2仙游40.983.8130.6136.3217.7242.6182.1217.3150.448.132.128.01509.8859.85~856.9濑溪40.878.7128.3124.3192.7235.4170.3218.8160.554.930.327.11462.1817.25~855.9浦南40.490.1121.2148.6222.7263.8174.4205.8155.751.129.726.81530.2866.75~856.6郑店41.486.5123.7149.8215.3278.9199.1235.3178.559.533.829.31631.1928.65~856.9汀溪水库38.181.6113.9142.7212.4299.2236.9258.8164.842.927.225.21643.61007.35~861.3杨家坊57.5110.0191.5194.7301.6276.0133.1188.1117.650.642.641.01704.3963.83~656.625第2期余赛英.福建省降水特性分析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从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 v等值线图可看出一般的统计特征:全省年降水量C v在0115~0.30之间,C v等值线走向和中心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不尽一致,受台风暴雨影响为主的东南沿海一带雨量站点的C v大于受锋面雨影响为主的闽西北、闽中雨量站点的C v,即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量年际变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