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合集下载

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感恩之心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他人,增强他们的同理心,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让他们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学会感恩和回报。

一、教育孩子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家长们应该教育孩子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让他们明白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

家长们可以通过讲述一些关于家人、朋友和社会的感人故事,让孩子了解他们的幸福生活是由许多人的付出和努力所创造的。

同时,家长们也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让他们学会尊重和感激身边的人。

二、让孩子学会感恩和回报家长们应该鼓励孩子学会感恩和回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可以对别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家长们可以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物,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尝试向他们学习。

同时,家长们也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此外,家长们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到一些公益活动中去,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可以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培养感恩之心。

家长们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同时,家长们也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人。

四、树立榜样家长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家长们应该树立感恩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对家人、朋友和社会和他人的感激之情。

例如,家长们可以在节日或者特殊的日子里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爱和关心。

此外,家长们也应该鼓励孩子尊重他人,懂得关心他人的感受,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学会感恩和回报。

总之,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至关重要。

如何在孩子身上培养感恩之心

如何在孩子身上培养感恩之心

如何在孩子身上培养感恩之心在当今社会,感恩教育成为了孩子成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培养孩子感恩之心,不仅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更能够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那么,如何在孩子身上培养感恩之心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以供家长们参考。

1. 榜样示范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成为孩子学习感恩的榜样。

孩子天生具有模仿的本能,他们会从我们的言行举止中学习到很多东西。

所以,我们要时刻表现出对他人的感激之情,尤其是对他们的时候。

无论是帮助他们的老师、朋友,还是提供他们生活的物质条件,我们都要以身作则,让他们从小就学会感恩。

2. 讲述感恩的故事通过讲述感恩的故事,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并接受感恩的概念。

可以选择一些寓意深刻的故事,向孩子们讲述其中的道理,并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例如,可以讲述一个帮助他人的故事,告诉他们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回报,通过帮助他人可以获得快乐和成长。

3. 多角度思考感恩不仅仅是对别人的感激之情,还包括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恩。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点滴,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可以经常带孩子们去大自然中散步,观察美丽的自然景色,感受大自然的恩赐。

也可以带他们参观一些社区公益机构,让他们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4. 鼓励孩子自己行动培养孩子感恩之心,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将感恩转化为行动。

我们可以给孩子们一些机会,让他们扮演主动帮助别人的角色。

比如,让他们主动帮助周围的同学或者老人,让他们做一些家务劳动来减轻父母的负担。

通过实践,他们会意识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培养起感恩之心。

5. 不强求感恩虽然感恩教育很重要,但我们也要注意在培养孩子感恩的过程中不要强求。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特点,有些孩子接受感恩的速度可能比较慢。

我们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过多强调感恩,以免适得其反。

总之,在孩子身上培养感恩之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的悉心呵护和引导。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感恩是一种美德,是对他人的关心、帮助和付出表示感激的态度。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不仅可以让他们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更能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为了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父母应该时刻保持感恩的心态,对家庭中的任何一点一滴都表示感激。

在孩子面前,要常常对家人的付出表示感谢,并且主动带领孩子参与感恩活动,如为家人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主动帮助家人做家务等。

通过亲身的行动,父母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

其次,家长要时常与孩子沟通,教育他们懂得感恩。

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的例子来教育孩子:当孩子得到他人的帮助时,要及时表达感谢之情;当孩子受到委屈时,父母应该教育他们以宽容和感恩的心态面对。

此外,孩子在生活中做出的善举也需要得到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善行对他人的帮助和意义。

最后,父母还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志愿活动,让他们亲眼目睹社会不同层面的人们,了解到一些不幸的人的生活状况。

通过这样的参与,孩子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社会的多元和困境,从而培养起感恩之心。

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重要阵地。

首先,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如感恩日、感恩周等。

这些活动可以通过班级会议、主题演讲、感恩故事分享等形式进行,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了解他人的付出,将感恩之情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其次,学校可以在课堂教育中融入感恩教育的元素。

无论是语文课、数学课还是艺术课,教师都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表达感恩之情。

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选择一些感恩的诗歌或者文章进行诵读和分析;在数学课上,可以通过讲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向学生们展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的启发和帮助。

教案分享:培养孩子做人感恩之心

教案分享:培养孩子做人感恩之心

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价值观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培养孩子做人感恩之心。

感恩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和人文素质,孩子从小就应该学会感恩,懂得感恩。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心怀感恩,走出发愁、发火、发脾气的困境,才能心态平和,愉快生活。

如何培养孩子做人感恩之心呢?这里分享几点教案:一、身教为先,做出榜样孩子天性喜欢模仿,家长的行为举止往往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家长要身体力行,做出一个榜样,多从自己身上下手,首先要从自己身上寻找感恩的源头,让孩子看到、模仿感恩的行为。

比如,感谢孩子为自己做的小事,感谢他们的存在与陪伴。

二、多与孩子沟通,让感恩成为习惯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更需要家长与孩子多沟通。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氛围和家长引导意义重大。

家长应该与孩子共同讨论,感谢和受感谢的事情,让孩子在生活中更加体会感恩,形成习惯。

三、引导孩子善待他人,更加理解和关爱别人一个人的眼光越宽、越远,心境就越开阔、越平和。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我们还需不断推动他们向德善、向光明发展,做一个懂得感恩、善待周围人、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四、多引导孩子体会家庭的生活和亲情家是孩子成长的根基,亲情是孩子感受到的最温暖的力量。

通过引导孩子感受家庭生活的细节和温馨,让孩子在亲情渗透的生活中,更加懂得感恩,更加懂得珍惜。

五、用心观察孩子的反应,及时引导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时刻用心观察孩子的反应。

如果孩子在认错或做错事情后,展现出真正的悔过和改正,家长就要及时引导,让孩子更加珍视自己的行为及家人的关爱,懂得感恩。

六、积极促进孩子与社会的交流和互动体验除了家庭,孩子还需要通过交流和互动,从而体会更多的生活,懂得更多的感恩。

因此,家长既要引导孩子社交,也要让孩子接触更多的社会实践体验,从而更贴近、更理解社会,更懂得感恩。

培养孩子做人感恩之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家长们要从自己身上下手,做好引导孩子感恩的工作,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懂得感恩,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并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如何培养孩子感恩之心

如何培养孩子感恩之心

如何培养孩子感恩之心(1)、引导孩子形成感恩意识。

感恩与回报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道德准则,是做人的最基本修养。

但感恩如同其它道德品质一样,都是需要学习才能最终形成,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首先就应该让孩子形成感恩意识,只有有了感恩意识,孩子才能在生活中有感恩的行为。

感恩意识的形成,关键在于让孩子知恩,让孩子明白爱的真正含义。

只有当孩子明白爱是双向的时候,他才能真正领会知恩,才能形成感恩意识。

当然,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给他们讲大道理很难让他们理解,但是可以利用他们喜欢听故事这一心理,给他们讲一些感恩的故事,让他们在心中慢慢的产生感恩意识。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让孩子学会感恩,应该注重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感恩之情,可以从最简单的“谢谢”开始。

告诉孩子当别人帮助了你的时候,要记得向他人真诚的说声“谢谢”,即便是对自己的父母,也应该说声“谢谢”,而当孩子给予父母帮助时,父母也应该真诚地说声“谢谢”。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懂得感谢他人为自己的付出,那么他自然的就能够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在我们家,“谢谢”是用得非常多的词语,不管是豆豆为我们做了什么,还是我们帮助了豆豆,我们都会说声“谢谢”。

正是因为这一句简单的“谢谢”,让豆豆懂得尊敬父母,同时也让她在生活中学会主动地去帮助他人,当班上的同学伤心难过时,她会去安慰他们,当班上的同学在学习上有困难时,她会去帮助他们。

(3)、强化孩子的感恩行为。

当孩子有了感恩行为时,要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强化孩子的感恩行为。

不管是对父母,还是老师、同学,以及其他的人,只要孩子有了感恩行为,都要及时地给予赞扬,帮助孩子强化这种行为,让孩子感受感恩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满足。

每次当豆豆为我捶背做按摩时,我都会真诚地说声“谢谢”,并夸奖她越来越懂事,懂得关心和爱别人了。

(4)、父母要做好表率作用。

孩子的成长是个模仿的过程,对于道德品质的形成,同样如此,父母对长辈的孝心与尊重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2024年浅谈如何实施感恩教育

2024年浅谈如何实施感恩教育

2024年浅谈如何实施感恩教育一、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念感恩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而感恩意识的建立首先需要正确的感恩观念。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如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向学生传递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言行示范感恩,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感恩的力量。

二、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付出和支持。

同时,家长也应该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让孩子学会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人和事物。

三、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社会力量是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支持。

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弘扬感恩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同时,学校也应该积极与社会合作,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感恩的力量。

四、注重实践体验实践体验是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该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体验感恩的过程。

通过实践体验,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感恩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念。

五、结合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是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的内容,通过讲解感恩的故事、分析感恩的案例等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感恩的力量。

六、培养感恩习惯感恩习惯是实施感恩教育的最终目标。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习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感恩的好习惯。

例如,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每天写下自己感激的事情,或者在特殊的日子里(如感恩节)组织学生进行感恩分享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逐渐将感恩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

总之,实施感恩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共同努力。

通过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念、加强家庭教育、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注重实践体验、结合课程教学和培养感恩习惯等途径,我们能够有效地实施感恩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感恩之心的人才。

怎么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怎么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怎么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1、让孩子从感谢父母开始。

要让孩子知道,即使是来自父母那最简单的衣食,最质朴的关怀,也无不倾注了父母对他们的辛劳和热爱。

这种爱是独一无二的。

这样孩子才能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理解并爱父母。

2、从感恩身边的人做起。

引导孩子:在家里懂得父母的辛苦;在学校里,明白老师、食堂员工、生活老师的不易;在社会上,能想起他人的难处和别人对自己的好处。

渐渐地孩子会知道父母、他人对自己的付出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从而能产生感恩的情愫。

3、让孩子体验辛苦。

针对年龄特征,选择性地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了解家庭建设中的大事、难事,让其适当吃些苦,多一些亲身体验。

如果体验不到关怀和爱等情感,光知道父母给我吃,给我用,对自己拥有和享受的一切容易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认为就是父母的义务,难以产生感激、感恩的心。

4、要学会让孩子说一声“谢谢”。

说声谢谢,是怀有感恩之心的一种表现,不要让孩子吝啬说。

比如,亲朋好友给您的孩子买了一个玩具,要让孩子说一声谢谢;在餐桌上面,同事给您的孩子夹了一些您孩子喜欢的食物,也要让孩子说一声谢谢。

诸如这类的事情还有很多,从小事开始,都得让你的孩子学会说谢谢。

5、教育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父母可以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孩子关心集体,培养孩子对集体、家庭的责任,进而在孩子心目中才有对社会、国家的责任。

总之,让孩子懂得奉献,懂得关心别人,他才能学会感恩。

6、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好榜样。

父母应该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吧,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当孩子小的时候,他会模仿父母的言行,大一点的时候,父母的思想也会影响孩子,所以要做好榜样。

7、家庭要有感恩的氛围。

我们在对待身边很熟悉的人时往往就会忽略,但是家庭感恩氛围真的很重要。

比如说晚餐时,食物很丰盛,这时候父母要对孩子说:准备这些晚餐的时候,肯定很辛苦吧。

像这种情况,不光要说谢谢了,还得说明一下情况,让他知道要心怀感恩。

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好处:1、提高孩子的生活幸福感和自信心。

感恩教育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感恩教育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感恩教育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在当下的社会中,许多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变得自私、孤僻,缺乏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然而,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明白,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一、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忽视他人的付出和帮助。

而感恩教育则通过教育孩子关注他人的付出,让他们懂得感激并回报别人。

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道德品质:感恩之心是道德品质的核心之一。

当孩子明白并感激他人的善良和帮助时,他们会更有责任感、友善和慷慨。

这将有助于他们成为更加优秀的社会成员。

2. 增进人际关系:感恩的态度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孩子懂得感谢他人时,他们会获得他人的喜爱和尊重,进而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

3. 增强幸福感:感恩的人往往更加快乐满足。

通过感恩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自己的幸运之处,从而增强他们的幸福感。

二、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的方法为了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以身作则: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以身作则。

孩子会模仿并学习我们的行为。

所以,我们需要主动向孩子展示我们对他人的感激之情,通过行动来告诉他们感恩的重要性。

2. 给予回报的机会:培养感恩的最好方法之一是让孩子主动回报别人的一片好心。

可以是一份感谢信、一次帮助他人或者是一个赞美的话语。

这样的行为能够让孩子体验到回报他人的喜悦和满足感。

3. 培养关注他人的习惯:鼓励孩子注意周围人的付出和帮助,感激并表达对他们的感谢。

可以通过适当的鼓励和正面的引导,让孩子学会关注他人,从而培养感恩之心。

4. 赋予责任感:给予孩子适当的责任和任务。

当他们能够承担起一定的责任时,会更加理解他人的付出和辛勤工作。

同时,我们也要给予他们适当的赞美和鼓励,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付出也是受到认可和感谢的。

结语: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无可否认,通过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我们能够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花朵绽放绚丽,回报阳光的普照;草木舒展青春,回报雨露的滋润;桃李满园芬芳,回报园丁的培养;儿女寸草之心,回报父母的恩泽。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地球,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将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没有老师,我们将多么
愚昧和无知······
1.成人注重言传身教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

”因此,做父母的,平时无论工作多忙多累,都别忘了在假期带上
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过年过节、老人生日时,和孩子一起为老人选购礼物;朋友送来的
稀有食物先给老人留出一份;农忙之时带着孩子帮农村老人干活等等。

用自己对长辈的关爱
言行来影响、感染孩子。

同时,亲人之间、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和相互体贴。

2.充分利用各种节日
春节时,教孩子热情接受长辈及亲属送给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值如何,都要求孩子妥
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
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或做一件事情。

带上孩子祭拜祖先、
清明扫墓,既是对祖先的怀念,也是培育孩子感恩之心的好机会。

3.创造孩子感恩的机会
家长要多给孩子机会,让孩子为父母做些事情。

比如,下班回家累了,让孩子帮忙拿一下拖鞋;有时不舒服,请孩子倒一杯开水。

让孩子学会给予,懂得父母和别人的给予与帮助是一
种“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或者欠他的。

4.教育孩子及时感恩
我看过毕淑敏的一篇文章——《孝心无价》: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

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

求学的路很漫长,一
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
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

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
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
的期翼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城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
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
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
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我们深深的挂念。

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

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

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世上有些东
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
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也许是一
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本上的一个红五分。

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个野果一
朵小花。

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

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
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世界上有两件事情不能等,一是孝敬父母,二是积德行善。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

感恩
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一种态度。

它体现在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之中。

有时候,感恩就是一句真诚的问候;有时候,感恩就是一杯普通的热茶。

给予曾经关爱过我们的人,
无论是一件礼物、一句感谢、一次帮助还是一份尊重,这都是感恩。

5.引导孩子感恩社会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除了父母和老师外,我们还得到过太多人的帮助和关爱。

他们中,有
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亲朋好友,还有那些知道和不知道名字的好心人。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许多唐山地震的幸存者,迅速赶到汶川伸出了援助之手;玉树地震
发生后,汶川灾区的不少人们,更是及时地投入了救援行动之中;日本地震发生后,中国政
府和人民,不计前嫌,打破狭隘的“爱国主义”,曾经伤害过我们中华民族情感的日本灾民送
去了物资和关怀,更是具有宽广胸怀的国际主义的人间大爱。

这种因为曾经受过别人的关爱,从而更多地关爱别人、关爱社会行为,更是感恩,而且是对社会的“大感恩”。

感激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因为是他帮你磨炼了心态;感激曾经欺骗过你的人,因为是他帮你
增进了智慧;感激曾经蔑视过你的人,因为是他帮你唤醒了自尊;感激曾经遗弃过你的人,
因为是他让你学会了独立。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是可怜的,因为他失去了提升自己灵魂质量的宝贵资源;一个不懂得感
恩的人是可叹的,因为他在这个世界上拆除了通向更高顶点的阶梯;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是
孤独的,因为他割断了给生命以温情与友爱的纽带;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无知的,因为他
关闭了生活给我们输送幸福的管道。

因为感恩,所以幸福。

正如鲁迅所言:感谢命运,感谢
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

我们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感谢朋友的真诚关怀,感谢同事的支持
协作,感谢每一缕阳光,感谢每一阵清风,感谢每一朵白云,感谢每一叶小草······是它们带
给我们美好的心情,让我们体会到自然与生命的美妙。

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能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
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
运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