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英语翻译增词与减词
英语翻译增词与减词

减词法是指原文中某些词在译文中不译出 来。减词不能减意,其目的是为了更忠实 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词量的增减必须 防止任意发挥,添油加醋,或避难就易, 随意删减。
词量增减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为使语义明确而增减词语。
(1)增词: I saw the dull, drilled, docile, brutish masses of the Hun
当我清醒过来时,发觉自己在水里,虽然 浸得半死,却本能地浮着。(吴玉音译)
译文增加了动词“发觉”原文虽无与之相 应的动词,但其含义却可以从上下文得到。
I judge I would saw out and leave that night if pap got drunk enough, and I reckoned he would. (Mark Twain)
A square has four equal sides. 正方形四边相等。 (英语谓语必须用动词,汉语除了动词,还可以直接用名词、形容词、
数词、偏正词组、主谓词组等作谓语。英译汉时可以省略原文的谓语 动词,以求译文简洁流畅。)
There is no cloud in the sky. 晴空万里无云。 (介词在英文里使用率很高,汉语则不然,主要通过语序和逻辑关系
shoulders. 根据英语习惯,增加形容词性物主代词his。 3.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Try again and you will succeed. 增加连词and。(王馥芳 见《中国翻译词典》)
英译汉常用技巧之增词和减词

1. 6增加表达复数的词
• a. 增加重叠词表示复数 • 1)Flowers bloom all over the yard. • 朵朵鲜花开满了庭院。
• 2)There were rows of houses which he had never seen before. • 一排排的房子,都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
2.4 增补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
•
• • •
①The strongest man cannot alter the law of nature. 即使是最强有力的人也不能改变自然法则
②I am in charge of the depot, only I. People will hold me responsible but not you. 只有我一个人负责管理这个仓库,出了事 情别人找我,找不到你。
1. 4 增加副词
• 有些动词根据原文的上下文可以增加适当 的副词,以确切表示原意。 • 1)As he sat down and began talking, words poured out. • 他一坐下来就讲开了,滔滔不绝地讲个没 完。
• 2)The crowds melted away. • 人群渐渐地散开了。
2)Better be wise by the defeat of others than by your own.
•
从别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比从自己的失败中 汲取教训更好。
• 3)The footman were as ready to serve her as they were their own mistress. • 仆人们愿意服侍她,就像他们愿意服侍他们的 女主人一样。
1. Lexical Amplification
英文翻译技巧之增词法与减词法

英文翻译技巧之增词法与减词法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翻译时既可能要将词类加以转换,又可能要在词量上加以增减。
增词法与减词法在英汉互译中运用相当广泛,但无论增词还是减词,增减的是词,不是意。
一、增词法所谓增词法,就是在翻译时,为了使译文合乎汉语的习惯和表达规律,为了使意思更加明确,从意义、修辞和句法上需要在译文中适当增添一些虽无其词而有其意的词。
增词译法不是凭空想象,必须增之有道,补之有理。
必要的增词对一个句子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准确、通顺和完整地表达原文的内容,避免语义模糊。
例1:Packing together with packaging is designed not only as a form of protection but also a form to facilitate handling, storage, to prevent pilferage and what's more to help promote the sales.译文:包装和包装方法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商品,也是为了便利搬运和库存、防止盗窃,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促销。
解析:“protection”此处译作“保护商品”,加了“商品”两字,显然比译作“保护”更好。
1.增加原文中省略的部分英语中有省略现象,译为汉语时往往要根据句法需要补出英文中省略的成分,主要包括回答中的省略、动词的省略及比较句中的省略等;另外,为表示态度、逻辑关系等,也需要加词。
(1)增补回答句中省略的词语1例2:—He doesn’t know, does he?—Yes, he does.译文:——他不知道吧?——不,他知道。
例3:—Did you enjoy your time in Beijing?—Yes, I did.译文:——你在北京过得愉快吗?——是的,我过得很愉快。
(2)增补并列结构中省略的词语例4:On average, the economy performs less well in a president's second term than in his first.That pattern probably does not apply to Mr Obama. Since his first term was so difficult, the next, by rights, ought to be better.译文:一般来说,美国总统第二个任期内的经济不如第一任期。
英汉翻译中的增词法与减词法PPT课件

5
62019/10/20为了语法上的需要而增词(2)
7
5.Any leak, even at this late date, could have tremendous international repercussions.
8
II. For the sake of cultural background
1.The blond boy quickly crossed himself. 译文:那个金发小男孩立刻在胸前划十字,祈
2
Addition_ why
to conform to the grammar in Chinese to reproduce clearly and naturally to deepe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3
Section Five—Addition: I.For the sake of grammar
In English, ellipsis sentence is often used. Therefore, when this kind of sentence is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add what has been omitted.
Addition in E-C Translation
Lecturer: Hao Guangli
笔译技巧3 英汉互译中的增词法和减词法

英汉互译中的增词法和减词法(一)语法增减词A.英汉在语法上存在某些明显的差异;B.英语有冠词,汉语没有;C.英语多用代词,相较汉语;D.英语介词丰富,汉语介词很少;E.英语多用关联词语,汉语主要靠逻辑关系来铺排句子,强调意念的连贯性;F.汉语多用助词表示各种语气。
例如:a.I’ve been rich and I’ve been poor —and I tell you , rich is better.富裕也罢,贫穷也罢,我都经历过。
说实话,富裕当然胜过贫穷。
(省略关联词和已出现过的作主语的人称代词)b.活到老,学到老。
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增加人称代词)c.该地区已没什么城乡差别。
There i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own and country in this region .(增加介词)d.Is more growth really better ?经济发展得越快越好吗?(增加语气词)(二)词义增减词A.很多情况下,英汉词汇的语义范围往往有宽窄之分,并非一一对应;B.如果英语词汇的语义范围比汉语宽,英译汉时要采取增词法,使原文隐含的意思得以充分表达;C.如果英语词汇的语义范围比汉语窄,英译汉时要则要采用减词法。
例如:a.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heer(纯粹的,一味地)increase in quantity of products has imposed an enormous cost on societyin the form(方式,形式)of pollution ,crowding , proliferation(激增)of wastes that need disposal ,and debilitating(使虚弱,使衰弱)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effects.一味地追求产品数量的增长已经让社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增词法和减词法 translation

Amplification & Omission增词法和减词法翻译的标准首先是忠实于原文。
那么,忠实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增加词也不能减少词呢?实际上并非如此。
美国著名翻译学家奈达曾经说过“Translation is translating meaning”,在翻译过程中主要是准确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而不必拘泥于原文用词的形式。
英汉两种语言不论在词汇上还是在句法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一味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有时会令人费解、语句罗嗦或偏离原文的意思。
适当地增加一些词或者省略一些词,恰恰是为了达到忠实于原文或者通顺流畅表达的目的。
下面分别举例介绍一下英汉翻译过程中常见的增词和减词的用法。
1.增词法增词法并不是说译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增加任何词。
一般说来,增加的词尽管没有出现在原文字面上,但实际上其意思都隐含在原文中。
经常使用的增词法有以下几种情况:(1)增加表示时态和复数的词英语具有某些综合形语言的特征,可以通过名词、动词的词形变化来表现时态和复数。
而汉语则是典型的分析形语言,词形本身没有变化,要表示时态和复数需要通过增加相应的时间副词或表示复数的词。
所以一定要注意在汉语译文中添加这些词,如:例1:His father was a fisherman. He was as poor as we are.译文:他父亲过去是个渔夫。
那时候他和我们现在一样穷。
例2:The agreement will come into force next spring. 译文:协议将于明年生效。
例3:Lion is the king of animals.译文:狮子是百兽之王。
例4:As is known to all, air is a mixture of gases. 译文:众所周知,空气是许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2)增加语义表达中需要的词增加语义表达中需要的词,是指为了使译文表达通顺流畅而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增加的一些词。
翻译技巧--增词与减词

翻译技巧--增词与减词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翻译时常常有必要在译文的词量上作适当的增加,使译文既能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又能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但是增词必须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非增加不可的词语。
增词一般用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为了语法上的需要;二是为了意义上的需要;三是为了修辞上的需要。
一、为了语法上的需要英语中没有量词,汉译时就得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增加合适的量词。
例如:(1) To the east and the south a faint pink is spreading.东南方呈现一抹浅红,正在向远处扩展。
(2) The sun rose thinly from the sea.一轮红日从海边淡淡升起。
(3) A stream was winding its ways through the valley into the river.一弯溪水蜿蜒流过山谷,汇到江里去了。
(4) I was extremely worried about her, but this was neither the place nor the time for a lecture or an argument.我真替他万分担忧,但此时此地既不宜教训她一番,也不宜与她争论一通。
(5) It was a nova!这是一颗新星!英语动词有时、体的变化、有语气,而汉语动词却没有对等的表现形式,翻译时常常须增加一些表示时体和语气的词才行。
例如:(1) I had imagined it to be merely a gesture of affection, but it seems it is to smell the lamb and make sure that it is her own. 原来我以为这不过是一种亲热的表示,但是现在看来,这是为了闻一闻羊羔的味道,来断定是不是自己生的。
(2) I was, and remain, grateful for the part he played in my release. 我的获释是他成全的,对此我过去很感激,现在仍然很感激。
翻译技巧之增词减词

翻译技巧之增词减词(amplification & omission)
中文是意合语言;英文是形合语言。
翻译过程中,语言间的差异必定会出现“词不尽意”或者“重复赘余”的情况。
其中,把不清楚的部分讲清楚就需要增词,把繁冗多余的部分省略掉就需要减词。
总的来说,中译英减词居多,英译中增词居多。
以下分为:中译英的增减词& 英译中的增减词。
一、中译英增词
1. 增加主语
汉语,特别是在政府公文中,存在许多“无主句”——缺主语的句子。
而英语是典型的主谓结构,为了保证语法结构更加完整,句中必须有主语这个述说主体,所以在中译英过程中常添加主语。
2. 增加背景信息
在外宣工作中,为了达到对外传播的目的,译者通常需要添加相关信息,如:先秦时代——Over 2000 years ago,Pre-Qin days。
译者需明确告知有关背景知识,使得彼此的沟通更加有效、顺利。
二、中译英减词
1. 重复
2. 成语
中文成语常被处理为单个偏正短语,如:称心如意、珠光宝气等,其中,称心=如意,珠光=宝气。
三、英译中增词
1. 增加范畴词
为了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我们通常界定某些动词后名词的范畴,如:情节+发展、调查+范围、科教+事业。
2. 语义增词&强调增词
其中,第2例是语义性增词,“曾”表现了英语原文中“was” 的时态含义;第1例及第3例则是为了使得译文更加通顺地道,或是表强调对比。
四、英译中减词
1. 减去功能性虚词
英语中有许多起语法功能的虚词:冠词、代词、介词,它们通常融合在了其他词语之中,所以在英译汉过程中为了行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en I arrived I found her sitting on the stoep. She looked lonely and pathetic. 我一到那里,就看到她坐在屋前的门廊上,显出一副抑郁 而孤寂的神情。 (为了使表达的意思完整,加上“神情”。) Air pressure decreases with altitude. 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按原文的逻辑关系,顺理成章,使译文明确通顺。) The frequency, wave length, and speed of sound are closely related. 频率、波长和声速三方面是密切相关的。 (有时为了使译文通顺,需要加上概括性的词语。)
减词法是指原文中某些词在译文中不译出 来。减词不能减意,其目的是为了更忠实 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词量的增减必须 防止任意发挥,添油加醋,或避难就易, 随意删减。 词量增减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为使语义明确而增减词语。
(1)增词: I saw the dull, drilled, docile, brutish masses of the Hun soldiers(德国士兵)plodding on like a swarm of crawling locusts… 我曾看到大批头脑愚蠢,训练有素,唯命是从而又凶暴残 忍的德国士兵,像一群蝗虫在蠕行。 Both brothers are not here. 兄弟俩人,一个在这里,另一个不在这里。 (原文both…not是部分否定,不是全部否定。意思是: 两个中,一个是,另一个不是。因此,翻译时要增词,而 不能简单地译为:两个兄弟都不在这里。要是两个都不在, 英文应该是:Neither of the brothers is here.)
(2)减词: The numbers of known hydrocarbons(碳氢化合物)run into tens of thousands. 已知的碳氢化合物有几万种。 (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 the number of 可以省去 不译,意思照样十分清楚。) 男女老少咸宜。 Suitable for men, women and children. (“男女老少”是汉语的习惯表达,英语没有对应 的表达,man,women已经包含了老年人,可以省 略。)
汉译英时也时常增朴一些词,以符合英语习惯。例如: 1.在这样的问题上,越谨慎越好。 One can't be too careful in matters like this. 英译时,增补主语one。 2.他把双手放进口袋里,然后耸了耸肩膀。 He put his hands into his pockets and then shrugged his shoulders. 根据英语习惯,增加形容词性物主代词his。 3.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Try again and you will succeed. 增加连词and。(王馥芳 见《中国翻译词典》)
I judge I would saw out and leave that night if pap got drunk enough, and I reckoned he would. (Mark Twain) 我猜那天晚上爸要是醉得够厉害的,我就 可以锯完那个洞钻出去,我算计着他是会 醉得够呛。(张友松等泽) 原文 would后面的动词 drunk根据英语修辞 要求省略了,而汉语则重新补出。
The plan is considered practical. 大家认为这一计划切实可行。 (英文原文是被动句,汉语习惯用主动句, 常常在翻译时加上“大家”、“人们”、 “有人”等词语。) Since air has weight, it exerts force on any object immersed in it.
结婚大办酒席,实在可以免去了。 The practice of giving lavish feasts at weddings can well be dispensed with. (汉语里有时不用标明事物范畴的概括性词语,译成英语 时却往往需要增补进去。这里补了practice,使意思更明 确。)
Different metals differ in their conductivity. 不同的金属具有不同的导电性。 (英文中作定语的物主代词,根据汉语表达习惯,也可以省略。) A square has four equal sides. 正方形四边相等。 (英语谓语必须用动词,汉语除了动词,还可以直接用名词、形容词、 数词、偏正词组、主谓词组等作谓语。英译汉时可以省略原文的谓语 动词,以求译文简洁流畅。) There is no cloud in the sky. 晴空万里无云。 (介词在英文里使用率很高,汉语则不然,主要通过语序和逻辑关系 来表示,英译汉时常可以省略不译。另外,像 there 这样的引导词, 也可省略不译。)
在汉译英时,也要将原文暗含而无需明言的词语,在译文 中增补适当的词以使意思明确。如: 要顾全大局。 We should advocate the spirit of taking the whole situ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汉语中“顾全大局”是一种精神,要提倡这种精神,在 译成英语时,这种暗含的意思要译出来,否则英语读者就 理解不清了。)
Air is a mixture of gases . 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英文原文gases是复数,汉语名词没有相应的 词形变化,翻译时为了明确原文的含义,要增词 把意思表达出来。)
I am and will always be your friend. 我现在是而且将来永远是你的朋友。 (英语通过词形变化和加助动词表示动词的时态, 汉语的动词没有表示时态的词形变化和相应的助 动词, 翻译时需要增词,表示不同的时态。)
五、增词与减词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同,翻译 时要在词量上进行增减。所谓增词,就是 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逻辑关系以及目的 语的表达习惯,增加词量,以表达原文字 面没有出现但实际已经包含的意思。
严复在汉译的《(〈 天演论 〉译例言)中说: “至原文词埋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 以显其意。”意思是有些原文含义艰深,难以理 解,便要在这些句子的前后,酌加“引衬”,以 便使原文的意思明显。他不说“解释”或“说 明”,而说“引衬助的意思,所 以“引衬”是说多加几个字进去,以助了解。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已经完成了解放 事业 。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succeeded in their liberation . (英文liberation已经包含了“事业”的范畴意义,因 此汉语表示范畴的词“事业”就不用译出。The cause of liberation使人觉得是中式英语。)
因为空气有重量,所以处在空气中的任一物体 都会受到空气的作用力。 (根据汉语结构,加“所以”表达才通顺。)
(2)减词: 生也好,死也好,我们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 Live or die, we should be loyal to our Party, to our people and to our motherland. (原文重复使用“忠于”,是为了加强语气和平衡句子,译成英语就不 必重复。) He„s a sick man and he can‟t come for his dough(钱). 他有病在身,不能来取钱。 (译文中省去了连接词and和代词he。) The earth moves round the sun. 地球环绕太阳旋转。 (一般情况下,英文里的定冠词或不定冠词,译成汉语时应该省略。) You buy stamps at a post office. 邮票在邮局买。 (英文里泛指的人称代词,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可以省略。)
2.出于结构的需要而增减词语。
(1)增词: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为了使汉语译文结构平衡,增加了三个“足以”。) Heated, water will change to vapor. 如水受热,就会汽化。 (由于汉语表达习惯需要加关联词:如┅┅就┅┅)
3.从行文的角度考虑而增减词(即 修辞性增减词)
英汉互译时,需要增词或减词的情况很多, 译者必须根据目的语表达习惯和方式,考 虑增加或减少词量,以使译文的表达更通 顺流畅,言简意赅。 1.为了使行文更明确 2.为了语气强调 3.为了表达生动
(1)增词: We think we have freed our slaves, but we have not. We just call them a different name. 我们自以为奴隶已经解放了,实际上并没有。我们只不过 用一种不同的名字来称呼他们罢了。 (为了使译文语气连贯,前后呼应而加上“实际上”。) Heat from the sun stirs up the atmosphere, generating winds. 太阳发出的热量搅动大气,于是产生了风。 (译文加上“于是 ” 也是为了使前后语气连贯。)
花园里面是人间的乐园。有的是吃不了的大米白 面,穿不完的绫罗绸缎,花不完的金银财宝。 The garden was a paradise on earth, with more food and clothes than could be consumed and more money than could be spent. (原文中的“大米白面”、“绫罗绸缎”、“金 银财宝”等四字词组分别指“吃的”、“穿的”、 “花的”,可直截了当译成 food, clothes, money 。若直译反而啰嗦,而且不符合英语表达 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