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孔子学院带来的影响
孔子学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新的贡献

孔子学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新的贡献孔子学院——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自创办以来,孔子学院为数千万有学习汉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需求的海外人士提供了服务。
可以说,孔子学院在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
孔子学院是在借鉴其他国家海外办学机构经验的基础上,由中国国家汉办在世界各地开设的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的非营利性公益文化交流机构。
孔子学院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正规权威的汉语教学渠道,培训汉语教师、开展汉语教师资格认证、举办汉语考试、进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
孔子学院采用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由外方提出申请并提供教学场所,中国提供汉语教师和教材。
孔子学院为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现代汉语教材和汉语教学渠道,在将中华传统文化推向国际文化舞台中扮演重要角色,已经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化的国际品牌。
在国外设立专门的机构来推广本国语言文化,已经是国际上通行做法,如法国的语文学院、德国的歌德学院、英国的文化委员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
这些欧洲文化机构,以语言讲授为起点弘扬本国文化。
在孔子学院的推动下,汉语热席卷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逐年增加。
在亚洲国家,掌握汉语已经成为很多人推动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日本和韩国,汉语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二外语种,汉语也正逐渐成为东南亚国家的第一通用商用外语;在欧美国家,学汉语的人数也在以40%的增幅逐年增长,孔子学院成为汉语推广的文化品牌。
孔子学院通过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的传播,推动了全球汉语热的潮流,促进了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站在新时代深化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孔子学院不忘初心与使命,打造了一个以中文教育为核心、融合多领域服务功能的“一核多元型”综合交流平台,培养了多层次、复合型汉语人才,增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沟通与理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新的贡献。
从孔子学院看中国传统文化

从孔子学院看中国传统文化孔子学院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合作办学的机构,旨在推广中国语言、文化和教育。
通过孔子学院,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下面将从孔子学院的角度,详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首先,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
孔子学院在各个国家设立的分院提供汉语教学课程,教授汉语发音、语法和汉字。
同时,孔子学院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传统音乐、舞蹈、书法、绘画和中国武术等。
这些活动使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习汉语,还能体验中国古老的艺术和文化。
通过这些课程和活动,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其次,孔子学院在文化交流和人文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孔子学院与外国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例如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国际会议。
通过这些交流活动,中外学者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和合作,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此外,孔子学院还为中国学生提供赴海外学习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
这种文化交流和人文交流有利于加深不同国家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孔子学院还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举办讲座、展览和文化活动,孔子学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院还组织了一些传统文化项目,如汉服体验、茶道表演和中国美食展示等,使世界人民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另外,孔子学院还致力于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如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礼、智和信等。
这些价值观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传授这些价值观,孔子学院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品德修养,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最后,孔子学院通过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为世界提供了更多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机会。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学院通过向外国学生传授中国语言和文化,打破了语言和文化的壁垒,使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
孔子学院教育功能研究

孔子学院教育功能研究孔子学院是中国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而设立的机构,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中文教育、文化交流、汉语教师培养以及汉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孔子学院的教育功能展开研究,探讨其对中外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的积极影响。
一、拓宽中外文化交流渠道孔子学院作为一所专注于汉语教育和汉学研究的机构,为中外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在语言、文化、艺术、历史等方面搭建了桥梁。
通过孔子学院的中文教育,海外学生能够学习和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同时中国学生也有机会与海外学生交流,体验其他文化的魅力。
孔子学院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验,还增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尊重。
二、促进中外教育合作孔子学院积极推动中外教育合作,与国外高校建立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
通过孔子学院的帮助,外国学生能够接触到高质量的中国教材和中文教师,并有机会到中国进行学习交流。
同时,孔子学院也为中国学生提供了与外国学生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通过参与孔子学院的活动,中国学生可以结交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并扩展自己的国际视野。
三、培养优秀的汉语教师孔子学院致力于培养优秀的汉语教师,为海外汉语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培训项目,许多外国学生得以获得系统的汉语教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成为了优秀的汉语教师。
这样的培养没有仅仅提升了中文教育的质量,更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四、推动中外汉学研究孔子学院也是一座开展汉学研究的重要平台。
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出版研究成果等方式,孔子学院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
同时,孔子学院还向外国学者提供独特的研究资源,推动了中外之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通过这种方式,孔子学院促进了汉学研究的发展和中外学者的合作,并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孔子学院在中外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通过汉语教育、文化交流、汉语教师培养和汉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为世界各国的学生提供了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的机会,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尊重。
孔子学院申论作文

孔子学院申论作文近年来,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作为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孔子学院为人们提供了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
然而,在申论作文中,我们不妨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孔子学院的重要性和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首先,孔子学院作为一所推广汉语教学的机构,为外国学生提供了学习汉语的良好环境和资源。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对中文的学习产生了兴趣。
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政府设立的官方机构,为学生们提供了系统的中文课程和教材,使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汉语。
通过孔子学院的帮助,外国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汉语更好地了解中国,增进与中国人民的交流和友谊。
其次,孔子学院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融合。
在孔子学院举办的文化活动中,外国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中文,还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历史。
这些文化交流活动包括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艺术表演、文化讲座等,使外国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和感受到中国的独特魅力。
通过这些活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得到了促进,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于中国的了解和认同。
最后,孔子学院的发展也为中国的国际形象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政府设立的一项重要国际文化项目,不仅承担起了推广中文和中国文化的任务,也成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窗口。
通过孔子学院,中国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现代发展成就,提升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可和了解。
这无疑对于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交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孔子学院通过提供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的平台,为世界各国的人们带来了更多了解中国的机会。
无论是推广中文、促进文化交流还是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孔子学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孔子学院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我们相信它将在未来继续为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析“孔子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其对中国文化传播的意义

此的信任 ,降低成本 ,同时进一步扩大各国同中 国的交流与合
作。 汉语 国际推广将给中国带来难 以估量 的间接收益 , 为我 国经 济 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 加 快 中 围文 化 的 传 播 。孔 子 学 院 的建 立 为 中 国 文 化 在 世
导小组办公室在世 界各地设立 的推广汉语和传播 中国文化与 国
为 了推广汉语 , 弘扬 中华 文化 , 中国政府 于 1 9 8 7年 成立 了 “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 , 简称 “ 汉办” , 重点扩展“ 零距离 ” 海外办学 ,设立了面向一般海外大众教授基本汉语 的项 目——
开办“ 孔子学 院” 。
孔子学 院 ( C o n f u c i u s I n s t i t u t e ) 是 中国 国家对 外汉语 教学 领
二、 “ 孔子学院” 发 展 中面 临 的“ 挑战”
自首 家 孑 L 子学院于 2 0 0 4年 1 1 月2 1日在韩 国 首 尔 成 立 , 截
至2 0 1 4年 9月 , 中国国家汉办 已在 全球 1 2 2国合作开 办了 4 5 7 所孑 L 子学 院和 7 0 7个孔子课 堂。 可谓是相 当“ 火热 ” 。 但其 发展 背
的合理建构 , 积极整合中国对外汉语 的教学资源 。
三、 “ 孔子学 院” 对 中国文化传播 的意义
而今 , 世界各 国对汉语 与中华文化 的学 习热情空前高涨 , 逐
渐形成潮流。 他 们 对 中 国独 特 的 悠 久 的历 史 文 化 深 感 兴 趣 , 一 股 汉 语 热 扑 面 而来 ,中 国在 和平 发 展 的过 程 中也 急 需 推 广 中 国 的
中华文化的载体 。“ 孔子学院” 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 中华文化
浅议孔子学院带来的影响

浅议孔子学院带来的影响摘要:随着全球化带来的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同时世界各国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逐渐形成潮流。
中国文化备受人瞩目,一股股汉语热扑面而来,在于对中国独特的悠久的文化的浓厚兴趣。
中国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在和平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和平发展理念的推广,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则孔子学院孕育而生。
它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搭起了桥梁,肩负着汉语培训和文化交流的任务。
使中华文化近距离地走到了西方的眼前,零距离地接触让外国大众在自己的国度可以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同时中国热也伴随着文化的传人在西方持续升温。
从孔子学院繁荣发展的背后可以看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但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孔子学院文化软实力文化外交一、孔子学院诞生的背景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其学说在世界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人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首要记忆;对世界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标志符号。
孔子的“仁爱”思想,主张以爱人之心来协调和谐社会;有教无类,平民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等对现实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这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时代要求,是新世纪中国文化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
孔子学院的建立必然映射出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底蕴。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促进文化自身和世界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语言却扮演着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和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的纽带。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广泛和深入,汉语的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在提升,汉语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重视。
因而在短短几年间,孔子学院花开全球。
在世界五大洲78个国家,已经建立了249所孔子学院和56所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得益于世界迫切了解中国的需要。
“孔子学院”是世界各国学习汉语和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的园地,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
河南教育热点新闻:孔子学院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河南教育热点新闻:孔子学院给世界带来了什么?目前,全球已有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给世界带来什么当“孔子”和“学院”连在一起之后,这个世界注定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孔夫子绝不曾想过的文化景观。
12月7日至8日,第八届孔子学院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截至目前,全球五大洲已有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注册学员达85万人。
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当年,孔子失意之下周游列国。
今天,海外孔子学院纷纷建立,却是主动传播与建构,成为人类交流史上的一大壮举。
创造人与人、心与心交流新传奇在孔子学院不长的发展史上,铭刻了不少人与人、心与心交流的新传奇。
英国北爱尔兰省副省长乔纳森·贝尔,作为奥斯特大学孔子学院的理事长出席了本届孔子学院大会。
他夫人的祖上约夫·亨特曾于1869年春,到中国营口等地行医、办学,亨特夫人去世后葬在了中国。
他希望孔子学院能帮他找到亨特当年工作、生活的地方和当年的墓地。
沈阳师范大学和大连外国语学院派专人组队寻找,终于找到了亨特在营口工作过的地方,可惜亨特夫人的墓地尚未找到。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与瑞士巴塞尔大学组建孔子学院的过程中,也揭秘了一段尘封一个多世纪的往事。
巴塞尔大学孔子学院的教师们找到当地的克瑞耶家族,其祖先曾于1860年至1869年到上海经商,留下了几百张当年在上海、北京、江浙一带拍摄的黑白照片。
这个家族把照片版权赠给中方,希望能够出版,以促进两国文化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说,为了出版这部摄影集,他们曾去寻找照片上的地方,有些桥和塔还在。
孔子学院的建立,唤醒了一段段超越时空的友谊,展现出中华文化的魅力。
开罗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哈布女士很认真地说:“如果我们按照孔子的伦理来建构世“理解中国”项目,重点扶持研究型孔子学院;设立全球“孔子学院日”;鼓励社会组织和中资机构参与孔子学院建设等等。
孔子学院曾被称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好最妙的一个“出口产品”。
孔子学院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

孔子学院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作者:李霞来源:《神州》2011年第10期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
在此背景下,我国开始迅速转向立足于海外的汉语国际推广,在海外兴建孔子学院。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孔子学院已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主要平台,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从扩大汉语的传播范围、传播中国文化、扩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促进国家文化外交、推广中国国家形象、创新文化传播手段、传承中国文化等方面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冷静的思考。
孔子学院的兴起与现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其核心思想是“礼”与“仁”。
随着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世界各地掀起了“汉语热”。
为了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从2004年11月开始,我国在借鉴英国文化委员会、法国法语联盟、德国歌德学院以及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机构推广本国语言和文化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中外合作办学方式,在韩国首都首尔建立了第一所孔子学院。
几年来,孔子学院建设快速发展,截止到2010年10月,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它是以满足海外汉语学习者的需求、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由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负责,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国家项目。
目前,各地孔子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已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较大的影响力。
它已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架桥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成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形式,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孔子学院带来的影响
摘要:随着全球化带来的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同时世界各国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逐渐形成潮流。
中国文化备受人瞩目,一股股汉语热扑面而来,在于对中国独特的悠久的文化的浓厚兴趣。
中国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在和平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和平发展理念的推广,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则孔子学院孕育而生。
它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搭起了桥梁,肩负着汉语培训和文化交流的任务。
使中华文化近距离地走到了西方的眼前,零距离地接触让外国大众在自己的国度可以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同时中国热也伴随着文化的传人在西方持续升温。
从孔子学院繁荣发展的背后可以看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但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孔子学院文化软实力文化外交
一、孔子学院诞生的背景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其学说在世界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人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首要记忆;对世界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标志符号。
孔子的“仁爱”思想,主张以爱人之心来协调和谐社会;有教无类,平民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等对现实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这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时代要求,是新世纪中国文化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
孔子学院的建立必然映射出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底蕴。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促进文化自身和世界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语言却扮演着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和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的纽带。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广泛和深入,汉语的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在提升,汉语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重视。
因而在短短几年间,孔子学院花开全球。
在世界五大洲78个国家,已经建立了249所孔子学院和56所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得益于世界迫切了解中国的需要。
“孔子学院”是世界各国学习汉语和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的园地,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
总之,孔子学院的诞生、建设和发展势头对中国塑造和提高自己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国家形象和建构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文化外交的价值
文化外交是指主权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国家对外战略为目的,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包括文化手段在内一切和平手段所开展得外交活动。
其价值表现在:
(一)优化一国的国际形象
建构主义认为,通过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的对外放射,国家将产生文化影响力,从而建构其广泛受到国际认同的一国的国际形象。
对中国而言,建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是国家形象设计的战略目标。
这就要求中国以国家自身的和谐发展为基础,积极推动世界的和谐化进程,积极发挥文化外交在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中的作用,从而逐渐塑造起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二)铸就强势文化,提升一国的文化竞争力及综合国力
一国的文化交流状况与国家综合国力成正比,经济水平高、综合国力强的国家,文化外交的水平相对较高,也就容易成功实现对外战略目标。
正如汉斯`摩根素所言,“较之军事、经济等因素,文化如果运用得当,将能征服人们的头脑,产生持久、稳定的战略效果”。
在文化多样化发展的今天,能否占据文化主角地位,即是否具有强势文化,将对一国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从传播学的过程中,对强势文化的拥有者而言,在政治上、经济上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三、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
(一)扩大中国的影响
汉语是我国的官方语言,是中国向外界传递各类资讯的最主要的方式,扩大汉语的传播范围、更新汉语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提高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是中国走向强国的重要组成元素。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中发展定位有大国意识,在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并适时加快汉语国际的推广进程,增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认识与认同,以利于提高国际地位,扩大中国在国际的话语权。
(二)加快文化的传播,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汉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
汉语的形成和产生源远流长,是丰富的文化与历史内涵孕育而成的。
我国人民在继承和发展汉语的过程中,逐步营造了中国文化的氛围,这对于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凝聚力和民族精神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汉语是维系中华民族的共同感情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纽带。
在汉语的国际推广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加快京剧、影视剧、文学作品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满足国外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同时增强了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而正是如此,“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更直接地接触中华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华文化。
(三)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孔子学院”的引导下,汉语的推广直接和间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随着汉语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对汉语的需求越来越大,因而致使我国对外汉语教师供给、教材及其辅助教学用品等方面形成对外汉语教育产业。
这将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另一方面,随着汉语的国际推广,越来越多的国家学习和使用汉语,这将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在与中国进行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彼此信任,降低成本,同时进一步扩大各国同中国的交流与合作。
四、孔子学院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全球日益升温的“中国热”,代表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但中国政府的警惕“软实力威胁”成为“中国威胁”的新版本。
美国有学者提出,中国软实力的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希望美国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遏制中国软实力的发展。
如果无视中国软实力的发展,那将是“愚蠢”的行为。
因此,中国在进行文化外交的同时,要树立科学的文化外交观,适应国际社会“和谐世界”的发展要求。
(二)我国的文化产品稀缺,必须寻找更多的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
中国文化外交现在处于“入超”阶段,而面对外来文化产品的大举“进攻”。
我们没像美国大片、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的“必杀”产品,为了在文化大融合和文化角逐中不充当配角,中国必须寻找更多能代表自身的“文化符号”走向海外。
(三)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华文明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待大国崛起的形象问题。
所谓崛起,只是因为中国一度被压制下去,变得沉默了,现在又要恢复常态,力争上游。
我们要保证世界仪不受到威胁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崛起,不能有一丝的报
复心理和行为。
我们泱泱大国应“以德报怨”,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心悦诚服”。
总之,建立孔子学院不仅使得中国立即获得国际的声誉,还在其他国家的重要地区建立了交流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从长远来说,对于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影响是非常有益的。
孔子学院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是自身文化的一次发展成熟的过程,这种文化的自我成长是自身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碰撞。
参考文献:
[1]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彭新良.文化外交与中国软实力—一种全球化的视角[M].北京:外研社,2010.
[3]王宁宁.关于海外“孔子学院”的全面认识[J].科教文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