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课堂常规如何建立

合集下载

一年级课堂常规

一年级课堂常规

一年级课堂常规对于刚刚踏入小学校门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营造有序的学习环境,更能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课前准备上课前,孩子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提前整理好书包,把第二天上课需要的课本、文具等整齐地放进书包。

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后,就让书包保持这样的状态,养成好习惯。

其次,要提前上好厕所、喝好水,这样在上课时就不会因为这些事情而分心。

然后,在上课铃响之前,孩子们要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把课本、文具摆放整齐,等待老师来上课。

二、坐姿和站姿在课堂上,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非常重要。

坐姿要端正,双脚平放在地上,背部挺直,双手放在课桌上。

这样不仅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还能让孩子们更加专注地听讲。

站姿也要规范,双脚并拢,抬头挺胸,双手自然下垂。

当回答问题或者上台展示时,要有自信的站姿,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倾听习惯学会倾听是学习的第一步。

在老师讲课或者同学发言时,孩子们要安静地倾听,不打断别人,眼睛看着说话的人,耳朵认真听,心里边思考。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训练孩子们的倾听能力,比如“我说你做”,老师说一些简单的指令,孩子们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四、发言习惯积极发言是课堂参与的重要表现。

当孩子们想要发言时,要先举手,得到老师的允许后再站起来说话。

发言时声音要响亮,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到,表达要清晰、有条理。

老师要鼓励孩子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回答错误也不要批评,而是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

五、读书和写字习惯读书时,要用手指着字,一个一个地读,眼睛跟着手指移动,这样可以提高阅读的准确性。

写字时,要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

握笔姿势要正确,大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中指托住笔杆,笔杆倾斜靠在虎口上。

写字要一笔一划,认真书写,保持页面整洁。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专门的读书和写字时间,及时纠正孩子们的不良习惯。

小学一年级课堂常规培养

小学一年级课堂常规培养

小学一年级课堂常规培养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还很单纯,容易分心,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做小动作,干扰其他同学。

因此,一年级的任课老师都非常重视课堂常规训练,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儿歌来规范课堂常规。

儿歌既好听又容易记忆,孩子们很喜欢。

在课前,老师可以让学生一起朗诵儿歌,比如“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

书本文具放桌角,身正肩平静坐好。

”这样可以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让他们进入研究状态。

在写字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背诵“大哥二哥对齐捏,三哥在下来托起。

四哥五哥往___,笔杆离开虎口处。

”并纠正他们的姿势,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惯。

如果学生抢答,老师可以利用儿歌提示学生“要发言,先举手”,这样学生就会安静地等待老师的点名。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来启迪课堂常规。

一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树立典型,例如“身边的榜样”“我要向他学”“这样做才对”等活动,以此来带动整体,促进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养成。

榜样可以选择班级中比较适合的同学,因为伙伴之间的榜样效应要比老师的说教更有效。

例如,班上的___同学写字很好,可以成为其他同学研究的榜样。

最后,教师要扎实训练,落实课堂常规。

学生良好的行为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养成。

老师要针对学生在课堂常规训练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

只有不断地训练和反复抓,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为了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惯,老师需要进行反复的训练。

首先,老师要教学生正确的阅读姿势,例如坐直、眼睛距离书本适当、不要低头等。

其次,老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注意发音、语调和停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同时,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4、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研究和行为规范非常重要。

老师需要在课堂上营造积极向上、互相尊重、团结合作的氛围。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鼓励学生互相帮助等方式,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

浅谈一年级学生良好课堂常规的培养

浅谈一年级学生良好课堂常规的培养

浅谈一年级学生良好课堂常规的培养摘要:小学一年级新生的课堂常规培养,是我们一线教师最棘手的问题,好的课堂常规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事半功倍。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抓课堂常规;二是榜样的力量;三是强化训练。

关键词:低年级;课堂常规;榜样;训练在小学一年级课堂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行为:课前准备不到位,不是忘记拿文具,就是忘记拿课本;预备铃响后,不能迅速安静下来,有同学在说话、打闹;没有良好的坐姿,站姿,有的同学爱趴着桌子,有的侧着身子,甚至有学生跪在凳子上或是蹲在凳子上听讲,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不停的扭身子;没有养成正确的听、说、读、写的姿势等,因为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他们有不同于其他年级阶段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刚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如果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对学生的身心及以后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可能是家庭问题行为或社会问题行为的延伸,也可能是受同伴团体的不良影响,也可能是不良的课堂教学环境或教师的教学失策导致的,总之,学生的问题行为是与其学习、生活环境、社会风气等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而不是由某种单一因素造成的。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意思就是说,在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会伴随孩子一生,影响孩子一生。

因此我们要在一年级的时候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

课堂常规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不可一蹴而就。

下面我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1.抓课堂常规㈠抓课前准备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习习惯的主战场,而保障顺利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首先要做好课前准备。

如果学生总在上课后才去找学具,翻书包,那么将极大的影响老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听课效果,所以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是课堂常规训练的基本内容。

课前准备包括文具盒、课本、及相关学具。

这看似简单的事情,要让孩子完成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年级课堂常规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课堂常规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课堂常规习惯的培养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例如,在讲解数学题目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从而更容易掌握知识点。

这样,学生就会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研究中来,从而保持良好的秩序。

2、多种方式交替使用,避免单调乏味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交替使用,避免单调乏味,让学生保持专注。

例如,可以在讲解完一道数学题目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进行游戏活动,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知识,提高课堂秩序。

三、及时表扬,激发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上,老师要及时表扬学生的优秀表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可以大声表扬,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受到了肯定,会更加认真听讲,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四、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养成良好惯在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惯。

例如,在上课前,可以让学生自己检查自己的课本、文具等是否齐全,从而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讲解课堂规则、榜样示范等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惯。

总之,要想在一年级课堂中培养良好的常规惯,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采用多种方式,及时表扬,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从而让学生养成受用一生的良好研究惯。

In order to cultivate good learning habits。

it is ___ based on the age and needs of first-grade students。

This includes both physical and verbal commands。

such as clapping to gain n。

tapping the chalkboard to indicate a need for quick n。

and using specific commands for sitting。

一年级语文教学常规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学常规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学常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拼音字母的读写,能够正确拼写汉字。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理解简单的课文内容。

3. 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能够正确书写汉字。

4.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教学内容1. 拼音字母的读写:包括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学习。

2. 汉字的书写:包括笔画、笔顺和汉字的正确书写。

3. 阅读理解:通过简单的课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听说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和理解能力。

3. 考试评价:通过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情况。

4. 家长评价:邀请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五、教学反思1. 对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反思: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水平,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反思: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3. 对教学评价和反馈的反思:是否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情况,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4. 对自身教学能力的反思:是否能够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工具,是否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如何抓好语文课堂常规

如何抓好语文课堂常规

如何抓好语文课堂常规陈丽丹9月16日教了一年级一段时间,我认识到了课堂常规管理的重要性。

因为学生的很多习惯都是在小学阶段形成的,尤其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课堂常规训练是入学教育的必修课程。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实在太多。

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遵守课堂常规,让我们的学生乐学、好学,成了我们老师的尤其是低段教师的心病。

今年,我接了一年级二班,带语文课,把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就作为一个工作重点来抓。

我主要抓住以下几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课前准备最重要。

上课之前,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当他们摆放好学习用品,安静的坐在教室里等待老师上课时,他们这节课一定能很好的掌握课堂上的知识。

因为,孩子要从课间的活动中静下来,安心的准备上课,才能保证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首先从他们的课前准备工作抓起,要求他们在上节课下课时,就要做好下节课的准忆字形。

如,学习“b、p、d、q、g”这些难记忆难区别的字母时,我利用了记形、记声,在理解的基础上,又用上平时他们熟悉的词语的方法。

例如:“b”的读音是广播的“播”,“p”是爬坡的“坡”。

从这个角度思考、讲解,学生基本能记住字母的读音。

2、自编顺口溜,帮助识字。

顺口溜琅琅上口,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识字记字的兴趣。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顺口溜,指导学生识字记字。

如教学“b”,编成“拉开天线听广播,bbb”;如教“m”,编成“一个门洞mmm”;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便很快记住了这个字。

3、“开火车”识拼音,调动了学生识拼音的兴趣,提高识拼音的效果。

在每次指导拼音过后,我会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识拼音情况。

师生一边拍手,一边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开始识拼音,既能激发学生的识音兴趣,又让学生感到亲切。

老师边拍手边说:“小火车开起来。

”学生拍手问:“小火车怎么开?”老师答:“横(或竖)着开!”学生问:“谁来开?”老师指着一名孩子说:“×××来开!”学生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一个个注意力高度集中,兴奋不已,识拼音效果怎么会不好呢!三、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做到“活”而不“乱”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抓好一年级的课堂常规

如何抓好一年级的课堂常规

如何抓好一年级的课堂常规一年级孩子懵懵懂懂,要他适应学校常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确实也是很费时费神的事情。

无疑,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琅琅上口的一些口令、顺口溜、儿歌,对于帮助其养成好习惯有着莫大的帮助。

所以,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经验:一、举手常规。

举哪只手,举多高,要有严格规定。

发言要举手,经老师同意后发言。

二、发言常规。

发言音量要适中,让全班每个人都听到。

不能随便插话。

三、使用文具常规。

文具盒打开动作要轻,不要发出声响,不能把文具当作玩具玩,不要把铅笔,橡皮含在嘴里。

不能用铅笔指着别人,不能用铅笔敲打伙伴,不能用铅笔在桌子上、墙壁上、地面上乱涂乱画,铅笔尽量在家中刨好再带来学校。

四、书本摆放常规。

书本要摆放在桌上的固定位置,使用时再打开。

下课了,要迅速把本节课的课本收起来,把下节课使用的课本摆放好。

五、书本使用常规。

使用书本轻拿轻放,翻书本尽量不发出声音,不要过于用力不然会把书本扯坏,不能把书本当玩具。

不在书本上乱涂画,保持书本整洁。

六、倾听常规。

上课认真听讲。

同学发言,注意倾听。

有不同意见,等别人说完再发表自己看法。

切忌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七、站立常规。

起来发言,头正,身正,脚放平,目视老师。

八、听讲(坐姿)常规,坐在座位上,头正,身正,脚放平。

一条腿不准坐在屁股底下,不准翘在前面同学凳子上。

九、书写常规。

坐姿:头正,身正,肩平,脚平,大腿小腿自然成90度角。

握笔,做到“三个一”,如端酒杯状。

学儿歌:我是小学生,上课小手放得好,小脚并并拢,身子坐得正。

小眼睛仔细看,小耳朵专心听,说话先举手,。

低年级常规管理措施

低年级常规管理措施

低年级常规管理措施
1. 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
- 制定简单明了的课堂规则,如:专心听讲、举手发言、保持安静等。

- 将规则张贴在显眼位置,时常提醒学生遵守。

- 对守规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建立良好的日常作息习惯
- 制定统一的上课、午餐、课间活动时间表。

- 培养学生按时到校、准时上课的习惯。

- 鼓励学生养成整洁有序的生活习惯。

3. 实施有效的行为管理策略
- 采用积极的方式引导学生行为,如赞美、奖励等。

- 对于不当行为,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如口头警告、暂时隔离等。

- 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共同管理学生行为。

4.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 教室布置整洁有序,张贴励志标语和学习资料。

- 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互相关爱。

- 注重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规则意识。

5. 加强师生关系
- 老师以亲和、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

- 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感受,给予关爱和支持。

- 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增强其自信心。

实施以上管理措施,有助于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也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语文课堂常规如何建立
一、课前
铃声响,进课堂,学习用品桌上放,小手平放身坐直,静等老师把课上。

二、课中
1.用于组织教学
(师)小小手——(生)放桌面;
(师)小耳朵——(生)仔细听;
(师)小眼睛——(生)看老师;
(师)小嘴巴——(生)请闭好;
(师)小腰板——(生)挺直了。

(师)小背坐直——(生)双脚并拢,头正肩平。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生)我就跟你这样做。

(体态语示范学生坐好)
(师)第一第一在哪里?(生)第一第一在这里!(用于引导学生尽快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师)小火车——(生)开起来——(师)火车开到第x组来。

(师)谁来修火车?(生)我来修火车!(开火车时学生卡壳)
(师)别人发言——(生)认真听,(师)这样才是——(生)好习惯。

(师)课堂发言先举手,(生)得到允许再开口。

(师)老师讲话不打岔,(生)这样才是乖娃娃。

(师)谁来帮帮他?(生)我来帮帮他!(用于学生回答问题需要帮助)
(师)拍拍手,(生)你真棒。

(师)xxx你真棒,(生)我们为你鼓鼓掌。

(师)谁的小手放得好?(生)我的小手放得好。

(师)谁的眼睛看老师?(生)我的眼睛看老师。

2.用于朗读课文
(师)左手压书,(生)右手指读。

(师)眼离桌面,(生)一尺远;(师)胸离桌面,(生)一拳头;(师)手离笔尖,(生)
(师)把书合拢,(生)放在左上。

3.用于提笔书写
(师)小朋友,写字啦!本子摆正,(生)左手压纸,右手拿笔。

(师)小小铅笔手中拿,(生)拇指食指捏住它,手离笔尖一寸长,笔杆靠在指骨上,(师)拳一尺记心上。

4.用于拼音教学
小ü弟弟,最懂道理,见到jqxy,就脱帽行礼。

两拼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三拼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续不中断。

拼音书写规则儿歌:拼音格,四条线,拼音字母住里边。

住上格的不顶线,住下格的不贴边,
标调儿歌:有a先找a,没a找o、e,i 上标调去掉点,i、u并列标在后。

a o e i u ü, 有 a 在,把帽戴, a 要不在顺次排,i u 并列在一起,谁在后面给谁戴。

拼音复习: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操。

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 b p mf .....来背韵母表a o e..... 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音节认读表zhi chi .... 专心听,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