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夏传子家天下教案
《夏传子》家天下教案:探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卓越代表人物

《夏传子》家天下教案:探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卓越代表人物。
一、夏传子的生平夏传子是商朝的一个贵族,她的父亲是夏国君,也就是商朝政治中心的领袖之一。
从小,夏传子就被父母寄予厚望,接受了严格的家教和文化教育,并在军事领域也得到了充分的培训。
她对于自己的命运是非常有自信的,她经常会引用《易经》中的经文,来预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夏传子十分聪明,能文能武,加上她的敏锐直觉和果断决策力,很快就在商朝政治中崭露头角。
她曾经领导商军进攻夏国的敌人,打败了敌方的领袖,牺牲的军队足足有两万余人。
这场战斗使商军重建了军威,夏传子也开始为人所熟知。
夏传子并不甘心只做一名普通的贵族,她想要改变商朝的政治现状,实现民主政治的理想。
但面对朝堂上的保守派和她所处的女性弱势地位,她的努力一度受到挫折。
但是,夏传子坚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不断地争取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最终,在商鞅的引荐下,她成为了秦国的重臣之一,参与制定商鞅变法的重要政策,对于中国古代政治进步大有助益。
二、夏传子的成就夏传子作为一位女性政治家和军事家,为中国古代女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她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块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被誉为“探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卓越代表人物”。
在她的时间里,女性在政治和社会方面仍然处于弱势地位。
夏传子在长期的斗争和努力之后,最终获得了政治的权力,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女性政治家。
她也成为了古代女性解放运动的重要代表。
而夏传子在军事上的成就也举足轻重,她攻下了许多敌人的城池,为商朝的军事扩张起到了重要作用。
她是中国古代女性中军事才华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
三、夏传子与古代文化的相关性夏传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也参与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和传承。
她的故事以及她所代表的意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联系。
夏传子的故事折射了古代文化中的性别观念和女性地位问题。
古代社会中,男人往往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力和地位,而女性则只能在家庭中充当“妻婢”。
而夏传子所代表的女性形象则颠覆了这种观念,她主动争取政治权力和地位,并且在军事领域中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
湖南省茶陵县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夏传子,家天下》名师教案

3、通过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
三、自学自测
1.(《优化设计》基础与积累 部分)
2.默记自测题
四、互动交流
1、大禹治水为什么能够成功?
A用疏导的办法将河水引入大海
B三过家门而不入,持之以恒。
2、为什么说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发展史中 的一个转折点?
课题
主备人
备课时间
第1课时
备课组长签名
教研组长签名
教学内容
夏传子,家天下
个性化备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通过对夏朝建立的了解,引导学生对国家产生初步的认识。
过程与
方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讲述传说,阅读课文,设问思考,展开想像,对本课 的历史现 象进行归纳,概括和比较,使学生正确认 识历史。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因为盘庚迁殷加强了商朝的统治,使商朝由动荡走向稳定,也 是商朝政治、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五、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是讲了夏朝的建立以及盘庚迁殷和王位世袭制
六、当堂达标
1.下列内容中,标志着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B.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C.舜传位给禹D.启打败有扈氏
2、“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 都。”这是著名史学家郭沫若浏览安阳附近时候的赞叹。你可知道,是谁将商朝的都城迁到了安阳附近()
通过对夏朝,商朝经济生活的了解,培养学生适应生存环境,创造物质文明的理念。
教学重点
1、夏朝的建立和盘庚迁殷
教学难点
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什么是国家吗第4课夏传子家天下
岳麓初中历史七上《第4课 夏传子 家天下》word教案 (4)

第4课夏传子,家天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禹建立夏朝王位世袭制夏朝的国家机构和统治商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残酷的奴隶制度商朝经济的发展商朝的统治区域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对国家产生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①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历史现象进行归纳,概括,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
②采取课堂讨论,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对夏朝、商朝经济生活的了解,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创造物质文明的理念。
重点难点:1、重点:夏朝的建立盘庚迁殷2、难点:王位世袭制教具准备:图片教学环节:【激情导入】【自主学习】(课前发放学案,要求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完成1、2、3、4、5、6题并加以识记,然后思考7、8题,为课堂合作交流做准备。
1、“三过家门而不入”,用疏导的办法把水引入大海的古代治水英雄是禹2、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都城在阳城。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3、王位世袭制是从禹传子,家天下而开始的。
4、夏朝最后的一个国王是桀,他是有名的暴君。
5、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了建立商朝,定都于亳。
6、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商朝又称殷朝。
学习小结:(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有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合作探究】(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讨论7题,对不懂之处互相帮助,对新发现的疑问进行探究,并做好分工,准备展示。
)7、大禹治水的传说体现了我国远古民众的什么精神?提示:顽强地与大自然抗争的大无畏精神;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改堵为疏,学会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聪明才智;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精神。
【展示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其他各组认真听取,可以质疑,也可进行补充。
)教师对各组回答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分析。
第4课夏传子 家天下

《夏传子,家天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基础知识:夏、商建立的三个要素王位世袭制夏朝统治的区域国家机构盘庚迁殷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及奴隶制度的残酷。
(2)通过对夏朝建立的了解,引导学生对国家产生初步的认识。
(3)通过对王位世袭制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讲述传说、阅读课文、设问思考、展开想象,观看音像资料等方式,对本课的历史现象进行归纳、概括和比较,使学生正确认识夏朝、商朝的历史状况及对我国历史产生的影响,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夏朝的建立的学习,了解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并初步认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现象,从而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适应生存环境、创造物质文明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夏朝的建立和盘庚迁殷。
难点:王位世袭制。
三、教学方法1、在本课教学中,主要通过让学生阅读文字、观看图片、分析材料、讨论问题、交流问题等方式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2、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地再现给学生,加深学生的对事物理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3、夏朝的历史年代较为遥远,大多数是考古发现得出的结论,可通过学生课外阅读收集资料,动手动脑,积累知识,获取信息,进而养成良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导入)大家知道再过几天什么节日到了?(…)对,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就要到来了,那么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就是课件2 嫦娥奔月的故事那你知道嫦娥生活在哪个朝代吗?老师,夏朝写一个夏字,然后补充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夏传子家天下》)板书★讲授新课教师:这节课我们从这三个方面来学习课件展示:3 一、禹建立夏朝二、王位世袭制三、商汤灭夏一、禹建立夏朝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个问题--禹建立夏朝。
(课件显示:4 一、禹建立夏朝)超链接教师:谈到了禹,自然想到了大禹治水,那么带着这样的两个问题阅读16页:课件展示:4 (一)禹是怎样治水的?其结果如何?学生:阅读课文相关的内容16,((二)大禹在治水过程中表现出的哪些值的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第4课夏传子家天下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4课
教学目标:
夏传子,家天下
通过对夏朝建立的了解,引导学生 对国家产生初步的认识。
重点:夏朝的建立和盘庚迁殷 难点: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一.禹建立夏朝 1、大禹治水
治哪里的水?怎么治?结果怎么样? 了解成语“一言九鼎”的由来 2、禹建立夏朝 时间: ; 王朝名称: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都城: ; 意义:标志着 。我国进入奴隶社会。
问题:什么是王位世袭制?它取代了原始时代的什么
制度?从禅让制演变到王位世袭制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子承父位、弟承兄位,这种制度叫王位世袭制。它取代 了原始时代的禅让制。从禅让制演变到王位世袭制的原 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项内容属于王位世袭( ) A.尧传位于舜 B.舜传位于禹 C.禹传位给伯益 D.夏(禹)传子 家天下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者是( A.禹 B.启 C.桀 D.汤 )
大禹治水图
课文导读案
二、王位世袭制 禹死后,禹的儿子 继承父位,从此 了 ,“公天下”变为“ 起一整套国家机构。 三、商汤灭夏
1、夏桀的暴政(哪些暴政?) 2、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时间: ; 都城: ; 盘庚迁殷:后代又把商朝称为
取代 ”。并建立
、殷商。
商朝的统治区域:
通过阅读课文,围绕“我知道 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积 极主动、大胆讲述出来。
3.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下列哪一历史人物 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 A.黄帝 B.禹 C.汤 D.桀 4. 大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公元前2070年是公元前哪个世纪 的哪个年代 ( ) A.20世纪70年代 B.21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19世纪70年代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第4课 《夏传子 家天下》

课时教案课题:第4课夏传子家天下第课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课程目标: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知识与能力:批注: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封建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了解夏、商二朝的更替。
通过对夏朝建立的了解,引导学生对国家产生初步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讲述传说,阅读课文,设问思考,展开想像,对本课的历史现象进行归纳,概括和比较,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夏朝,商朝经济生活的了解,培养学生适应生存环境,创造物质文明的理念.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和盘庚迁殷。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王位世袭制(为什么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教学用具:PPT教学方法:讲述法、故事法、比较法、讨论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夏朝,标志着国家的产生,也标志我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那么,同学们想知道禹是怎样建立夏朝的吗?“夏传子家天下”又是怎么回事?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学习第4课《夏传子家天下》讲授新课教师: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4课全文,找出本课的三个问题,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一、禹建立夏朝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个大问题--禹建立夏朝。
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16页,标出禹建立夏朝的时间和都城,使学生明确一个政权建立的三个要素。
教师:谈到夏朝的建立,我们自然会想起禹这位敢为人先的杰出人物。
请同学们说说,你自己所了解的大禹治水的故事。
学生:阅读课文相关的内容,了解传说,思考两个问题:课件展示:(一)禹是怎样治水的?其结果如何?(二)大禹在治水过程中表现出的哪些值的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课件展示:影片《大禹治水》)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过渡:禹作了夏王以后,他的王位是怎样传递的呢?这种王位的传递方法是什么制度?夏朝建立了怎样的国家机构?它统治的范围有多大?接下来我位学习第二个问题王位世袭制。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夏传子,家天下教案 岳麓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传子,家天下教案岳麓版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夏朝建立的了解,引导学生对国家产生初步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讲述传说,阅读课文,设问思考,展开想像,对本课的历史现象进行归纳,概括和比较,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夏朝,商朝经济生活的了解,培养学生适应生存环境,创造物质文明的理念。
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和盘庚迁殷教学难点: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你知道什么是国家吗?它是怎样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国家是谁建立的?二、禹建立夏朝1、大禹治水课件出示《大禹治水》图提问:大家听说过大禹治水的传说吗?大禹治水的结果怎么样?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
2、禹建立夏朝(标志着国家的产生)夏朝的建立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夏朝的建立,说明我国原始时代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夏朝的建立,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
三、王位世袭制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提问:大禹死后,王位由谁继承?什么是王位世袭制?它取代了原始时代的什么制度?从禅让制演变到王位世袭制的原因是什么?2、夏朝的统治(1)阶级关系提问:夏朝由谁统治?统治者阶层还有什么人?他们属于什么阶级?被统治者是什么?(2)国家机构请学生阅读课文并介绍:夏朝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国家机构有哪些?学生讨论后归纳。
四、商汤灭夏1、夏桀的暴政引导学生观看课文插图《桀骑人石砖画》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夏桀。
2、商汤灭夏,建立商朝(1)商汤灭夏提问:商汤是如何灭掉夏朝的呢?学生讨论后归纳(2)商朝的建立看书自己归纳(3)盘康迁殷提问:盘庚库什么要迁都到殷?(4)残酷的奴隶制度(5)商朝经济的发展教师指出: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其经济有了很大进步。
(6)商朝的统治区域打出幻灯《夏统治区域图》、《商统治区域图》、《中华人民共同国版图》,将三图相比较。
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 第4课 夏传子 家天下

初一历史(第4课夏传子家天下1课时)教学目标1.禹建立夏朝王位世袭制商汤灭夏商的建立盘庚迁殷残酷奴隶制商经济发展。
2.引导学生对国家产生初步认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激发爱国情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适应生存环境、创造物质文明理念。
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和盘庚迁殷。
教学难点王位世袭制。
教学过程关键点拨一、复习导入1、早在4000多年前,黄河中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他们分别是、、。
2、华夏族的祖先是和。
3、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4、历史上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称为。
二、自主合作与探究(一)自主探究学生根据以下探究的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并在课本上圈划相关重要内容。
1、大禹是采用什么办法来治水的?2、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是谁?3、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是什么制度的建立?4、商汤是如何灭夏的?5、盘庚迁殷有什么作用?(二)合作探究结合课文思考并讨论:1、夏朝的建立有哪些标志意义?2、禅让制演变到世袭制的原因是什么?3、桀悔恨自己没有杀了汤,以致落得个天下不保的下场,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自主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探究的成果,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点评、纠正、强调、补充。
师生互动,学生订正错误内容,完成“自主探究”部分的内容。
2.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梳理教材内容,做到“三讲”“三不讲”,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⑴帮助学生分析:夏朝的建立,标志国家的诞生,是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标志原始社会结束,人类从野蛮进入文明时代。
⑵结合课文例题,指导学生联系现实说明“堵”与“疏”的不同功能,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⑶禅让制演变为世袭制的原因是私有制的出现,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到阶级社会,保护私有制度、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的产生。
四、自主拓展与运用1、为什么从“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2、从商朝墓葬看奴隶制的残酷性。
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1、禹建立夏朝夏传子家天下2、王位世袭制3、商汤灭夏教后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夏传子家天下
授课老师:柳州市融水县民族中学梁燕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禹建立夏朝;王位世袭制;夏朝的国家机构与统治;商汤灭夏;商朝的建立;盘庚迁殷;残酷的奴隶制度;商朝经济的发展;商朝的统治区域能力:①通过对夏朝建立的了解,引导学生对国家产生初步认识。
②通过对王位世袭制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夏朝的建立的学习,了解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从悠久的历史中,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②通过对夏朝、商朝经济生活的了解,感受人类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的能力和才智,培养学生适应生存环境、创造物质文明的理念。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和盘庚迁殷
教学难点:王位世袭制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法学法:问题讨论法、讲授法、比较法
四、教具: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多媒体展示)
1、早在4000多年前,黄河中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他们分别
(二)新授
通过禅让制内容复习,我们知道了舜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禅让给了禹,但有谁知道禹凭什么能力得到大家的认可的?后来又如何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现在就让我们先来听听大禹治水的故事。
1、禹建立夏朝
课件出示《大禹治水》相关图片,播放背景音乐《雨巷》,老师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把大禹治水的故事娓娓地讲述给学生。
故事附在教案后面。
师提问:大禹为什么要去治水/大禹用什么方法来治水患?结果如何?通过刚才的故事,同学们知道大禹为什么受到大家的拥戴了吗?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让学生展开自主讨论,加深对大禹的正面认识,通过画面情境感受大禹治水精神,如:勤劳、勇敢、智慧、奉献、坚持不懈、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等民族精神。
)
师:正因为大禹治水有功,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他召见各部落首领,接受他们的朝贡。
那时候,私有制已经产生,私有财产的不断增长必然会出现贫富差距,相传禹的家族非常富有,禹的父亲筑土城保护自己的财产。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同,生产资料越来越多的集中到少数人手里,逐渐形成了富人集团——奴隶主阶级,富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现有地位和不断的增加私有财产,要不断的剥削穷人,穷人也必然要反抗,那么阶级就应运而生。
不同阶级的冲突不断升级,这个时候需要一个强制的机关来管理控制,国家就由此诞生,(国家机构,一般包括官吏、军队、法庭、监狱等。
这些机构都是维护统治者的统治的)。
那么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由谁在哪一年建立的?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私有制产生与阶级、国家的关系)
生回答后师板书:前2070年,禹建立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都城在阳城。
(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2、王位世袭制
师提问:大禹死后,王位由谁继承?什么是王位世袭制?它取代了原始时代的什么制度?从禅让制演变到王位世袭制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老师归纳。
(要让学生明白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公有制向私有制的过渡,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3、商汤灭夏
提问:夏桀是个什么样的国王?他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商汤什么时候灭了夏?夏桀下场是不是当初没有杀汤的结果?哪位同学可以来说说夏桀的故事?
学生讲述书本上P18页的故事
(设计这一环节是要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故事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夏桀的下场是因为他的暴政和荒淫奢靡生活导致的。
让学生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王朝兴衰与统治者的统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这一道理)
4、盘庚迁殷
师:盘庚为什么要迁都到殷?
(一是为了躲避水患;二是为了打击贵族势力、稳定政局。
)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夏和商王朝的历史,了解了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而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也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作业】
P20.
大禹治水的传说体现了我国远古民众的什么精神?
【板书设计】
第4课夏传子,家天下
一、禹建立夏朝
1、大禹治水
2、禹建立夏朝(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前2070年(奴隶社会开始)
二、王位世袭制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夏朝的统治
三、商汤灭夏
1、夏桀的暴政
2、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3、盘庚迁殷
《大禹治水故事》
传说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灾,洪水所到之处,大地一片汪洋,庄稼淹没了,房屋冲塌了,成群的牛羊也被洪水给卷走了,人们只好扶老携幼,逃到山上、大树上。
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尧其他首领商议后决定派鲧(音gǔn)去治水。
鲧采用筑堤的方式来治理水患,共花了九年时间,也没有把洪水制服。
让老百姓深受其害。
尧年老的时候后舜接替尧当了部落联盟首领,他决定把鲧处死以谢天下。
那以后由谁来接替鲧去继续治水呢,经过大家讨论后,决定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没有推辞,毅然担当起了这项重任。
在他出发时,舜为他送行,说:“禹,我处死了你的父亲,你不但不恨我,还为部落着想,以大局为重,你是好样的,我很敬重你,这杯酒我敬你,祝你出师顺利”。
带着舜的重托,禹踏上了漫漫的治水征程,他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通河道的方法来治水,把洪水引入到大海中去。
禹不辞辛劳,身体力行,和老百姓们一起劳动,亲自下地挖土、挑泥。
冬天冒着寒风,夏天顶着烈日,没日没夜在工地上劳作,双脚磨起了一个个血泡,腿上的汗毛也在劳动中被磨光
了,双手起了一层又一层老茧,还累得多次病倒,也没有停歇。
更感人的是,在治水13年中他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有一次当他路过自己家附近的时候,听见了婴儿的啼哭声,他心里一阵狂喜,心想“我有儿子了”。
马上健步如飞向家奔去,接着又听见了母亲埋怨的说道“禹这孩子也是的,去了那么久了,连儿子出生了都不回来看看”。
一阵愧疚涌上他的心头。
他妻子又说:“妈,你就别唠叨了,他这不也是为咱们和全部落的人着想吗?”他迈向家门的双腿骤然停住了,抬头看着倾盆而下的大雨,想到了正在遭受洪水围困的人们,他咬咬牙毅然转身向工地走去。
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了大海里,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了。
因为禹治水有功,被人们称为“神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