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女儿》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获奖教案:《海的女儿》

幼儿园大班获奖教案:《海的女儿》

幼儿园大班获奖教案《海的女儿》一、教学目标1. 了解《海的女儿》的故事情节,理解主人公小美人鱼的善良和勇敢。

2. 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4.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海的女儿》:学习小美人鱼的形象、故事情节以及主题。

2. 绘画活动:画出小美人鱼和海底世界。

3. 手工制作:制作小美人鱼和海洋生物的模型。

4. 环保教育:学习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理解主题。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方法,幼儿跟随操作。

3.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绘画和制作心得。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海底世界的氛围,增强幼儿的体验感。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海的女儿》PPT。

2. 绘画材料:画纸、彩笔、水粉等。

3. 手工制作材料:纸板、彩纸、胶水等。

4. 环保教育素材:海洋生物的图片和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海的女儿》主题曲,激发幼儿兴趣。

2. 讲故事:讲解小美人鱼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理解主题。

3. 绘画活动:教师示范画小美人鱼和海底世界,幼儿跟随操作。

4. 手工制作:教师示范制作小美人鱼和海洋生物的模型,幼儿跟随操作。

5. 环保教育:学习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观看海洋生物的图片和视频。

6. 作品展示:分组展示幼儿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分享制作心得。

7. 总结:回顾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保护海洋环境的意义。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结合幼儿在课堂上的讨论和分享,评价其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通过课后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海的女儿》故事和环保教育的传承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海底世界的角色扮演,让幼儿更深入地体验故事情节。

2. 邀请海洋生物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幼儿对海洋生物和环境保护的了解。

幼儿园大班《海的女儿》美术教案

幼儿园大班《海的女儿》美术教案

幼儿园大班《海的女儿》美术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海的女儿》的故事情节,知道海的女儿的生活环境以及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喜爱,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海的女儿》的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创新性地描绘海的女儿和海洋生物。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海的女儿故事图片、海洋生物图片、画纸、画笔、颜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绘画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讲述《海的女儿》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故事的背景和情节,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教师展示海的女儿和海洋生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特点和生活环境,进行讨论。

3. 创作指导:教师分发画纸和画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创新性地描绘海的女儿和海洋生物。

4. 创作过程: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 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评价,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关于《海的女儿》的绘画作品。

2.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参与程度以及合作意识。

2. 作品评价:以鼓励为主,关注幼儿在作品中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绘画技巧。

3. 幼儿自我评价: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海的女儿故事表演,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2. 开展海洋生物科普活动,让幼儿更加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特点和保护意义。

大班教案:《海的女儿》

大班教案:《海的女儿》

大班优秀教案:《海的女儿》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海的女儿的善良和勇敢。

2.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习海洋生物的特点,增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主题,学会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

2. 学会观察和描述海洋生物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表演故事角色。

2. 学会合作表演,发挥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海的女儿》2. 海洋生物图片资料3. 角色头饰4. 表演道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海的女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人公。

2. 讲述故事:1.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2. 学生边听故事边观察课件,感受故事的生动形象。

3. 讨论故事:1. 故事结束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主题。

4. 学习海洋生物:1. 教师展示海洋生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生物的了解。

5. 角色扮演: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选择角色进行表演。

2.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合作完成表演。

7. 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关于海洋生物的资料,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

六、教学延伸:1. 创意绘画: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绘制一幅海的女儿的画作,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

2. 手工制作: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故事中的海洋生物道具,增强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表现,评价其对故事的理解和参与度。

2. 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3. 收集学生的绘画和手工作品,评价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程度,了解其在课堂中的学习感受。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28《海的女儿》(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28《海的女儿》(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 针对重点1,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加强对生字词的记忆。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生字词的用法。
2. 针对重点2,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针对难点1,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相关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美人鱼为追求真爱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正义感。
- 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疑问或寻求指导,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解答。
- 学生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重新讲述《海的女儿》的故事,或创作一篇相关的小故事或诗歌。
- 学生可以思考《海的女儿》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如勇敢追求梦想、坚持自己的价值观等。
十.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教学《海的女儿》这一课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小美人鱼的情感变化,这种方法确实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节。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通过学习《海的女儿》这一故事,学生能够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同时,通过分析小美人鱼追求真爱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最后,通过理解小美人鱼为爱牺牲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小学教案设计《海的女儿》

小学教案设计《海的女儿》

小学教案设计《海的女儿》《海的女儿》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海的女儿》是安徒生童话中的经典之作。

这篇童话讲述了小人鱼为了追求爱情和不灭的灵魂,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乃至生命的感人故事。

教材中选用这篇童话,旨在通过生动的故事内容,让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引导学生对爱情、牺牲、梦想等主题进行初步的思考,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认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 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的关键情节。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 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和构建故事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小人鱼对爱情、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体会她的善良、勇敢和牺牲精神。

-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中的价值追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 理解小人鱼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小人鱼在故事中展现出了多种复杂的性格特征。

例如,她对王子的爱情充满了执着,这从她不顾海巫婆的警告,毅然用美妙的声音换取双腿就可以看出。

她在面对可能化为泡沫的命运时,依然坚定地守护着自己的爱情,这种执着是她性格的重要体现。

同时,她也非常善良,在海上救起王子时,她没有丝毫的犹豫。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这些情节,全面把握小人鱼的形象,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内涵。

- 把握故事的情节发展脉络。

故事从小人鱼在海底的生活开始,到她对人类世界的向往,再到她与王子的相遇、相爱,以及为了爱情所做出的一系列牺牲,最后到她面临化为泡沫的结局。

让学生梳理清楚这一情节发展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体会童话中蕴含的深刻思想。

如爱情、牺牲、梦想等主题在故事中相互交织。

小人鱼为了爱情牺牲了自己的声音、鱼尾,甚至生命,但她却始终没有后悔,这种牺牲背后所蕴含的对爱情的崇高追求是需要学生深入体会的。

海的女儿教案(15篇)

海的女儿教案(15篇)

海的女儿教案(15篇)海的女儿教案(15篇)海的女儿教案1 教学目的1.认识“港、宴”等13个生字。

2.用较快的速度朗读课文,把打动你的地方多读几遍,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3.理解课文内容,挖掘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的仁慈和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段,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出示动画片段)2.你知道这里的主人公叫什么吗?她是谁笔下塑造的人物?学生分享搜集到的有关安徒生的资料。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困,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一生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安徒生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他的很多童话作品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

代表作品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的作品《海的女儿》,看看作者是如何写出这样生动形象、美丽动人的故事的。

4.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提出读书要求: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查阅字典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晨曦”的意思。

“旗帜”中“帜”的读音。

“睫毛”中“睫”的写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展读写上的再强调。

老师出示生字、新词,全班齐读,读中稳固掌握。

港口皇家睫毛喜讯挽手神圣仪式旗帜垫子永久舵手晨曦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在相关的段落旁可以做适当的标注。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吗?注意把故事讲清楚、生动。

指导学生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概括文章大意。

小人鱼心爱的王子即将举行婚礼,但新娘却不是她。

小人鱼在王子举行婚礼后的第一个早晨,就会化为泡沫而死去。

此刻,人鱼姐姐们用她们美丽的长发换来女巫的剪刀并告诉小人鱼,只要用刀刺进王子的心脏,她就可以恢复人鱼原形,再活三百年。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海的女儿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海的女儿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海的女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海洋奇缘》,详细内容为“海的女儿”一节。

通过该故事,让幼儿了解海洋世界的美丽与神秘,感受海底公主的善良与勇敢。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教育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具备善良、勇敢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复杂情感,如海底公主对家人的思念、对陆地世界的向往等。

重点:掌握故事的关键词汇和句型,如“海底”、“公主”、“勇敢”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海底公主图片、词汇卡片、磁性黑板。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海底公主,讲述自己在海底的奇妙经历,引发幼儿对海洋世界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故事内容,讲解关键词汇和句型,引导幼儿跟读。

3. 随堂练习(15分钟)a.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巩固故事内容。

b. 分组讨论,每组用词汇卡片复述故事。

4. 小组活动(10分钟)a. 每组选择一位海底公主,用彩笔、画纸等学具为公主设计新形象。

b. 各组展示作品,全体幼儿投票选出最佳设计。

六、板书设计1. 海洋奇缘——海的女儿2. 关键词汇:海底、公主、勇敢、思念3. 句型:我想念我的家人,但我很勇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海底公主,并用一句话描述她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画的海底公主很勇敢,她不怕困难,总是微笑面对生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课后与家长分享所学故事,并尝试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家庭对话。

同时,开展以“关爱家人”为主题的亲子活动,培养幼儿的亲情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角色扮演3. 例题讲解的互动性和趣味性4. 小组活动的参与度和创造性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家庭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的掌握,以及海底公主情感的理解。

《海的女儿》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海的女儿》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海的女儿》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海的女儿》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教育他们勇敢、善良、乐于助人。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概述:《海的女儿》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海洋世界里的故事,小美人鱼为了追求真爱,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付出巨大的代价。

2. 故事角色:小美人鱼、王子、海巫、海底生物等。

3. 故事主题:勇敢、善良、真爱、牺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教育幼儿学会珍惜友谊、关爱他人。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动画等直观教具,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 情景教学法:设置情景,让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3. 讨论教学法:引导幼儿围绕故事主题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图片、动画、头饰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充满海洋氛围的装饰。

3. 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幼儿谈论他们对海洋的了解和印象,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讲述故事:运用课件、图片等直观教具,生动讲述《海的女儿》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参与故事表演,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4. 讨论与交流:引导幼儿围绕故事主题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幼儿学会珍惜友谊、关爱他人,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

七、教学评价1. 幼儿在故事讲述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2. 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力和合作精神。

3. 幼儿在讨论与交流中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的女儿》教案
《海的女儿》教案
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走进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增强学生朗读童话的爱好。

2.感悟安徒生及其作品中呈现的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

3.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谈话激趣,导进主题。

1.很兴奋我们又在一起读书了,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读书会让我们变得更美丽,更聪慧。

今天,让我们继续在
书的海洋里畅游,一起走进有趣的《安徒生童话》王国吧。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海的女儿》,听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生质疑。

海的女儿是谁?(想了解故事的主人公,她是一位怎样的人。

板:品评人物)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想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板:读懂内容)
师:学而不思则罔,老师补充一点,学了一篇故事,我们还要想一想,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学了什么道理,让我们在故事中变得更美好、更善良、更纯真。

(板:理解道理)
带着这些问题,大家先来一睹为快!播放视频。

(二)根据提示,自主阅读。

师: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大家拿起手中的阅读材料,尽情地朗读吧!
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段尾标注共几句话。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边读边思考
(1)这个故事主要讲()。

(2)我最喜欢这个故事中的(),由于();或我最讨厌这个故事中的(),由于()。

(3)我读了这个童话故事,知道了()。

(三)交流分享,深化感悟。

师:故事讲了什么?你能概括一下吗?
师:会不会有一些情节像经典镜头一样在脑中浮现?拿起材料,
大声把你喜欢的镜头讲一讲。

小组讨论
(1)如果你是小人鱼你会告诉王子是你救了他吗?
(2)小人鱼为什么最后没有听从姐姐们的话杀了王子?
(3)小美人鱼为了使心爱的王子能获得幸福,自己甘愿化为泡沫,你认为她这样做值得吗?
(4)你喜欢这个结局吗?小人鱼最后变成了泡沫……小人鱼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读了故事,你想对主人公说什么?
(四)走近童话,走近作者。

师:这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小人鱼为了别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

她美好的心灵打动着每一个读者。

你们知道创作出这样优美的童话的作者是谁吗?——安徒生
你了解安徒生吗?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他的灵魂翱翔了200多年,他的'文字温暖了数代人的心,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出示)
假如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假如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假如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假如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假如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考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假如有人55岁了,还没有温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安徒生童话》有很多种版本,有注音版、少年儿童版、完整版等。

大家可以先看注音版的,哪里有更多的故事等你读呢!《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拇指姑娘》《豌豆上的公主》……大家快去找来读吧!最好能边读边想,把故事记下来,咱们来一个讲故事比赛!(板:记忆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