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事件案例

近年来国内发生医院感染事件集录

近年来,国内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甚至使许多患者付出了生命代价,同时也给医院及其管理者个人都带来了巨大损失。为强化全院人员参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责任意识,扎实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我们收集整理了近年来有关医院感染重大事件的案例,以期从中汲取教训,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医院感染警钟长鸣。

医院感染既包括患者被感染,也包括医务人员被感染。本文主要围绕患者被感染方面,整理归纳里近20年来被公开报道的21起重大医院感染事件。

1、2009年10月9日至12月27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某卫生院的38名剖官产患者中,共有18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经调查,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的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支杆菌。调查发现,该院在院内感染防控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主要原因:该院手术器械等清洗不彻底,存有血迹。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针和换药用剪刀等用戊二醛浸泡,不能达到灭菌效果,对部分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灭菌效果未实施有效监测,手术用的外科手消毒剂不达标;忽视院内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医务人员院内感染防控意识淡薄,防控知识欠缺。

2、2009年11月16日,连云港市某医院发生5例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该院儿科病房5名新生儿自2009年11月14日中午起相继出现发热、血象高等临床症状。调查发现,该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全面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及监测制度;内、儿科病区没有分开设置,医务人员也未分科设置;手卫生设施不完善,肥皂潮湿;卫生洗手意识不强,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执行手卫生;消毒液配制浓度概念不清。没有做到一床一巾一消毒,清洁用具污迹斑斑;瓶撬、砂轮不清洁且未消毒。连云港市市卫生局认为这是一起严重的院内感染事件。

3、2009 年,共有70 名患者在霍山县某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其中,28 名患者诊断为丙肝感染者,其中9 名明确为入院透析前已感染丙肝,其余19 名确定为与血液透析有关的丙肝感染,是一起医院感染事件。调查发现,该医院血液透析室的管理不规范。该院血液透析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技术规程不完善,无血液透析操作流程,透析器复用登记不规范,特别是在透析机的消毒、丙肝阳性患者的隔离及透析器复用的管理方面无具体要求;消毒隔离措施不落实。无论是阴性患者还是阳性患者,未能做到对透析机的一用一消毒,甚至未能做到每天消毒;使用未经许可的消毒液;未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浓度监测,部分透析机使用的消毒液浓度仅为标准浓度的50% ;未对直接用于患者的动静脉内漏穿刺针进行灭菌,易导致交叉感染;血液透析室的布局不合理,医院感染监控不到位,医务人员防控医院感染的意识淡薄、知识欠缺。

4、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云南大理州卫生局接到大理州某医院报告,先后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检测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患者47例的报告。经省卫生厅专家组调查认定,这是一起与血液透析有关的医院感染事件,涉及丙肝感染者59人。主要原因是:该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缺陷。一是血液透析室管理不规范;二是存在操作不规范;三是不排除丙肝“窗口期”患者通过使用复用机处理成为传染源。

5、2009年3月,天津市蓟县某妇幼保健院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6例重症感染患儿中有5例患儿死亡。调查中发现问题包括:漠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要求,责任意识淡化,管理工作松懈,存在安全隐患;新生儿科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不符合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要求,基本设备、设施配备不全,新生儿科未设新生儿专用的洗澡和配奶区域,不能满足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缺乏医院感染事件报告意识,仅有1名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兼职负责医院感染工作,新生儿科在短时间内连续出现多起新生儿感染病例的聚集性发生,相关医务人

员反应迟钝;对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暖箱取样检测结果显示,暖箱污染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新生儿吸氧所用湿化瓶不更换。对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儿在入院诊断、抗菌药物使用、给氧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当,存在严重医疗缺陷。

6、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山西省太原某职工医院、山西煤炭某中心医院发生患者因血液透析感染丙肝的事件。47名血液透析患者有20名患者丙肝抗体阳性。调查发现,两所医院没有针对血液透析感染管理制定并落实相应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技术规程;均存在重复使用一次性血液透析器的问题,甚至重复使用一次性血液透析管路;对血液透析器的处理过程不规范,不进行测漏试验和质量监测,消毒方法不正确。

7、2008年9月3日起,西安某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九名新生儿相继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肝脾肿大等症状,其中8名新生儿于9月5日-15日间相继死亡,一名新生儿经医院治疗好转。卫生部专家调查组指出,该事件为医院感染所致,是一起严重医院感染事件。该院没有依法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不能及时发现感染暴发,无法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没有建立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调查发现,新生儿科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人流与物流相互交叉;对部分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器具采用了错误的消毒方法;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进行手卫生;用于新生儿的肝素封管液无使用时间标识等。据对部分医务人员的手、病房物体表面、新生儿使用的奶瓶和奶嘴、新生儿暖箱注水口等进行检测,发现细菌超标严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明显污染。

卫生部和省级专家组调查认为:该事件为医院感染所致,是一起严重医院感染事件。调查中发现该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医院管理工作松懈,医疗安全意识不强;二是忽视医院感染管理,未尽感染防控职责;三是缺失医院感染监测,瞒报医院感染事件,医院新生儿科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多起感染和死亡病例,医院未予报告,存在瞒报重大医院感染事件事实;四是感染防控工作薄弱,诸多环节存在隐患。

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和主管副院长的职务;免去医务部、护理部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务;免去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的职务;交大一附院补偿每位死亡患儿家属18万元,并退已经缴纳的医疗费用。

8、2005年12月11日,在安徽省宿州市某医院,上海舜扬春科技贸易有限公司安排上海市某人民医院医师徐某和不具备行医资格的眭某为10例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造成患者眼球医源性感染,其中9名患者单侧眼球被摘除。根据调查,从该院自制眼用平衡灌注液中检出绿脓杆菌,灌注瓶有气泡,消毒过期;医院手术室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本要求;手术器械未清洗干净,手术包灭菌时间、温度、压力不够,有湿包;人工晶体等耗材包装袋有破口而上台前未发现;术中微创手术器械不能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进口的人工晶体未经注册。

2005年12月11日10点左右,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眼科的医生和来自上海的眼科主任医师徐某以及上海舜春扬科技贸易有限公司的几个工作人员为10名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几名患者都觉得眼睛疼痛难忍,但是这并没有引起几位眼科医生的重视。直到第二天,当护士拆开纱布时,他们才惊讶地发现,10名患者的眼睛都又红又肿——感染了!12月12日下午,经过一番周折,这10名患者被紧急送往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该医院经过检查后认定,由于感染严重,其中9名患者应施行眼球摘除手术,另一名患者施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卫生部认为:这起恶性医疗损害事件是由于宿州市市立医院管理混乱,违法、违规与非医疗机构合作,严重违反诊疗技术规范;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本要求,造成手术患者的医源性感染所致。

撤消宿州市立医院二级甲等医院的称号;院长郝朝春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调离卫生

系统;分管副院长邵正明被处以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眼科有关责任人被处以警告、记过直至留党查看处分,并停止执业活动9个月至1年;、宿州市卫生局局长杨立瑾与副局长宋天祥行政记大过、行政记过处分;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张邦圣党内警告处分;上海市卫生局吊销主任医师徐某《医师执业证书》;舜春扬科技贸易公司眭氏兄弟和手术医生徐某3人因涉嫌非法行医案被立案侦查。

9、2005年9月,1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向德惠市某医院中心血库有偿供血15次,接受其血液的受血者共有25人,18人被确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两人死亡,16人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另外此供血者的两名性伴及其中1名性伴的丈夫也被确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造成这次传播的主要原因是:该医院中心血库在开展采供血工作期间,存在短间隔采血、漏检、未按试剂说明书要求检测、未进行室内质控、工作记录不规范等严重违反有关规定。

10、2004年黑龙江某职工医院非法采供血导致19名感染艾滋病;有的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传染给了配偶和孩子,19名不幸的感染者中,已有1人发病死亡。该院多年来一直进行着非法采供血活动,经常到医院卖血的3个“血鬼”中,竟有两人患有艾滋病!16人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向建设农场职工医院及北安建设农场追索总额高达3000多万元人民币的民事赔偿。

11、2003年,SARS首先在中国南方发生,首例病人发生在2002年11月底,有1名感染的医生,曾在香港SAR旅馆9楼住宿1晚。他至少传染了16名同一楼层的旅客和探访者以及其他人群。2003年3月12日WHO第一次发出SARS威胁全球警报,到6月19日刚好为100天,30个国家报告病例,到5月22日,SARS波及全世界31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SARS病人8422例,死亡916例。我国波及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发生SARS 病人5327例(其中广东1512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病死率6.55%。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亚洲时报2003年4月24日指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由於受SARS影響,需暫時關閉,2千多名醫護人員需在醫院接受觀察,所有病人被送往專門醫院。按卫生部正式公布医务人员SARS感染率18.38%,其中,天津39.38%,北京25.43%,山西17.64%。

12、2003年1月,我国某煤业医院呼吸科连续发生8例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年龄在65岁~75岁之间,均有持续吸氧和雾化吸入治疗史。调查发现,由于该院湿化瓶和雾化器数量少,常有多人合用与未消毒就用现象,而这些被细菌污染了的医疗用品很可能就是此次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

13、1999 年2月至8月,台湾某医院新生儿ICU同期出现9例粘质沙雷菌感染患儿,其中4例菌血症,3例肺炎,1例伤口感染,1例结膜炎。通过对9个病人的临床标本、3个洗手标本和10个环境采样标本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基因分析,9个病人分离菌的酶解图谱相同。调查认为通过手的污染造成的交叉感染仍是暴发发生的主要原因。严格的洗手,分组护理,隔离定植和感染病人,常规消毒温箱对于预防新生儿室的粘质沙雷菌感染非常重要。

14、1998年4月3日至5月27日,深圳市某妇儿医院,共计手术292例,至8月20日止,发生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为56.85%。调查发现,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戊二醛用于手术器械灭菌浓度应为2%,浸泡4小时,而该院制剂员将新购进未标明有效浓度的戊二醛(浓度为1%)当作20%的稀释200倍供有关科室使用,致使浸泡手术器械的戊二醛浓度仅为0.005%,且长达半年之久未能发现;部分医护人员违反消毒隔离技术的基本原则。6月份现场调查发现,手术室浸泡手术刀片、剪刀的消毒液近两周尚未更换,明显违背有关规定;深圳市某公司JL—强化戊二醛的使用说明书不标有效浓度、消毒与灭菌概念不清,导致深圳市妇儿医院制剂员错配消毒剂。

15、1998年11月,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某卫生院第二门诊部发生59例臀部注射部位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人,原因与注射器消毒灭菌不合格有关。

16、1998年,上海市某医院为某厂职工健康体检,之后1~2天约40位妇女出现外阴搔痒、白带增加,诊断为阴道念珠菌感染暴发。

17、1996年上半年,常德市一些基层卫生院和私人诊所由于使用了一批劣质一次性注射器,先后引起46名病人出现臀部注射部位感染症状。

18、1993年9月19日至10月18日期间,沈阳市某妇婴保健院共接生了244名婴儿,其中49名于生后3至18天先后出现发烧、拒乳、黄疸及心、肝、肾多脏器受损症状,并有15名重患儿死于DIC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此次感染的感染源系两名已携带柯萨奇B族病毒的产妇,其两名婴儿感染了柯萨奇B族病毒后,又在婴儿室内引起了交叉感染。从医院管理的角度来看,该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重视,没有专门负责医院感染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医护人员消毒知识贫乏,管理人员未进行专门训练;分娩室及婴儿室没有统一有效的消毒制度;缺乏一套完善的监测手段,不能进行消毒效果的正确判定以及隔离制度不严等,是导致此次新生儿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原因,上级主管部门没有按照卫生部文件和医院分级管理的要求,对其进行督促检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19、1993年3~4月安徽省黄山市某医院妇产科婴儿室发生新生儿柯萨奇病毒B3感染爆发。14例患儿发病,10例死亡,病死率71.4%。经调查是由一名感染柯萨奇B族病毒且已发病的产妇将病毒携带入院,感染其婴儿并染及同居一室的其他产妇和新生儿,造成暴发。传播途径以产后感染可能性最大,多发生在产后1周内发病,临床症状酷似败血症,病情变化快,进展迅猛,患儿同时或相继出现心、肝、肾多脏器受损,尸检3例,证实为主要脏器的急性弥散性非化脓性损害。部分病例进病毒血清学检测,确定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B3。据该院对自身管理问题的分析,医护人员无菌观念淡漠,消毒隔离不严,科室制度执行松懈(甚至有人上班时间织毛衣,多个婴儿共用同一奶瓶喂奶),以及探视制度不严等。

20、1992年9月,浙江某市医院发生志贺氏痢疾杆菌C群十三型的暴发流行,致使26名新生儿感染,10名新生儿死亡。经调查,感染源系一位志贺氏痢疾杆菌慢性携带者的产妇,通过接触将细菌传染给其婴儿。由于该院新生儿室无配奶间,配奶、换尿布、打包操作均在不足两平方米的操作台上进行,致使带菌的婴儿污染了操作台,进而又污染了牛奶,造成志贺氏痢疾杆菌在新生儿之间的传播。此外,经测定,医院新生儿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细菌学检测均超标。这些都暴露了医院在管理上、无菌操作、消毒隔离观念和技术上存在严重的问题。

21、1991年11月,某县医院发生新生儿鼠伤寒的暴发流行,55名婴儿发病,23名婴儿死亡。在对感染原因的调查中发现,该院卫生设施条件差,产科消毒、隔离制度不严,在对产房、婴儿室的56件物品进行细菌检测时,发现其中的26件物品,包括婴儿被褥、尿布、奶瓶等都培养有鼠伤寒沙门氏菌生长。

一、福建三明二院麻醉事件四名患者死亡

2008年9月3日至10月10日,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人民医院连续发生2名病人术中和2名病人术后意外死亡事件。四例手术,无论是急性阑尾炎、子宫肌瘤、腹股沟斜疝手术还是颅骨修补术,均为治愈难度不大的常见手术,但在短短30多天内,居然连续四次在麻醉之后把一个个本该幸免的患者推向了死亡之路。

卫生部和省级专家组初步调查分析认为,这4起事件与医院围手术期患者管理不当有关,主要问题:一是医院管理者及部分医务人员对医疗安全工作重视不够,麻醉科部分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医疗安全意识比较淡漠,医疗技术水平不高。二是规章制度不落实,没有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科室质量管理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三是对医疗技术准入把关不严,对开展难度较大的医疗技术,没有明确的人员资质要求和规定。四是没有很好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和追溯机制,对连续发生患者在围手术期死亡的重大问题重视不够,没有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干预。五是三明市卫生局作为上级主管部门没有很好履行行政监督管理职责,没有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处理结果:三明市第二医院院长、分管副院长、麻醉科主任被撤职;三明市卫生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和医政负责人受到行政处分;4名死者的家属分别获20万元至40万元的经济补偿。

二、西安交通大学一附属医院八例患儿死亡

2008年9月3日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9名新生儿相继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其中8名新生儿于9月5日至15日期间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相继死亡,1名新生儿经医院治疗好转。卫生部于9月23日接到该事件的举报信息,此后展开调查。

卫生部和省级专家组调查认为:该事件为医院感染所致,是一起严重医院感染事件。调查中发现该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医院管理工作松懈,医疗安全意识不强;二是忽视医院感染管理,未尽感染防控职责;三是缺失医院感染监测,瞒报医院感染事件,医院新生儿科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多起感染和死亡病例,医院未予报告,存在瞒报重大医院感染事件事实;四是感染防控工作薄弱,诸多环节存在隐患。

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和主管副院长的职务;免去医务部、护理部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务;免去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的职务;交大一附院补偿每位死亡患儿家属18万元,并退已经缴纳的医疗费用。

【新闻链接】据中新社2008年9月23日电:

土耳其西部城市伊兹密尔一间国营医院的新生婴儿部24小时内有13名新生婴儿死亡,当地检察官已展开调查,但传媒认为事件由院内感染引起。这是土耳其在3个月内第二宗新生婴儿在医院集体死亡事故。

2004年11月1日新闻晚报消息: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室的5名儿童今晨突然相继离奇死亡。市、区卫生局、医政处的有关人员已开始对此事件进行紧锣密鼓的调查,死亡原因怀疑与院内感染有关。

三、安徽宿州“眼球事件”医院感染管理之痛

2005年12月11日10点左右,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眼科的医生和来自上海的眼科主任医师徐某以及上海舜春扬科技贸易有限公司的几个工作人员为10名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几名患者都觉得眼睛疼痛难忍,但是这并没有引起几位眼科医生的重视。直到第二天,当护士拆开纱布时,他们才惊讶地发现,10名患者的眼睛都又红又肿——感染了!12月12日下午,经过一番周折,这10名患者被紧急送往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该医院经过检查后认定,由于感染严重,其中9名患者应施行眼球摘除手术,另一名患者施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卫生部认为:这起恶性医疗损害事件是由于宿州市市立医院管理混乱,违法、违规与非医疗机构合作,严重违反诊疗技术规范;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本要求,造成手术患者的医源性感染所致。

撤消宿州市立医院二级甲等医院的称号;院长郝朝春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调离卫生系统;分管副院长邵正明被处以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眼科有关责任人被处以警告、记过直至留党查看处分,并停止执业活动9个月至1年;、宿州市卫生局局长杨立瑾与副局长宋天祥行政记大过、行政记过处分;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张邦圣党内警告处分;上海市卫生局吊销主任医师徐某《医师执业证书》;舜春扬科技贸易公司眭氏兄弟和手术医生徐某3人因涉嫌非法行医案被立案侦查。

四、我国发生的非典型性肺炎(SRAS)

2003年2月首次发现于广东后波及香港以及越南的河内等地, 并迅速蔓延到世界27 个国家和地区。SARS是一种由变异的冠状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呼吸综合症, 大部分感染者表现出急性呼吸困难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和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截至2003年5月18日12时,全国内地共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病例4698例,其中医务人员917例,治愈出院1529例,死亡224例。在SARS防控中17名医务人员以身殉职,其中内地6人,香港6人,台湾地区5人。

SARS问题的本质是感染控制问题。起因是社区感染,但其疫情的发展、失控多数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SARS的最后控制也是得力于良好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按卫生部正式公布:医务人员感染率18.38%。

时任卫生部免职、北京市长免职,各地政府和医院相关责任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或处理。

五、深圳妇儿医院院内感染事件

1998年4月至5月,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了严重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该院1998年4月3日至5月27日,共计手术292例,至8月20日止,发生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为56.85%。事件发生后,深圳市妇儿医院未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在自行控制措施未果

、感染人数多达30余人的情况下,才于5月25日报告深圳市卫生局。深圳市卫生局指示停止手术,查找原因。经深圳市卫生局、广东省卫生厅组织国内外有关专家的积极治疗,目前大部分病人伤口闭合,对其余病人的治疗和对全部手术病人的追踪观察仍在继续进行中。

此次感染是以龟型分枝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感染原因是浸泡刀片和剪刀的戊二醛因配制错误,未达到灭菌效果。分析原因:有关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对病人负责的精神,戊二醛用于手术器械灭菌浓度应为2%,浸泡10小时,而该院制剂员将新购进未标明有效浓度的戊二醛(浓度为1%)当作20%的稀释200倍供有关科室使用,致使浸泡手术器械的戊二醛浓度仅为0.005%,且长达半年之久未能发现;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缺乏认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责任不落实,对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定执行不力;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对病人负责的精神;部分医护人员违反消毒隔离技术的基本原则;深圳市惠泽公司JL—强化戊二醛的使用说明书未标有效浓度、消毒与灭菌概念不清等问题,也是导致深圳市妇儿医院制剂员错配消毒剂引发严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重要因素。

深圳市卫生局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院长被免去院长职务,直接责任人主管药师何莹被开除公职,其他有关人员由医院进行处理。深圳妇儿医院感染事件开庭46人索赔2681万北京晨报广东2000年4月26日专讯:两年前在手术中感染非结核分支杆菌的李苗英状告市妇儿医院及深圳市惠泽医疗用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一案,昨天在深圳福田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由于原告李苗英已移居美国,无法到深圳参加庭审。截至目前,法院已受理了同类被感染者的46宗起诉,向妇儿医院和惠泽公司共计索赔2681.0975万元,而首宗开庭的李苗英案索赔金额达303万元。

六、有关医院感染事件的其他报道

1、1991年11月,某县医院发生新生儿鼠伤寒的暴发流行,55名婴儿发病,23名婴儿死亡。在对感染原因的调查中发现,该院卫生设施条件差,产科消毒、隔离制度不严,在对产房、婴儿室的56件物品进行细菌检测时,发现其中的26件物品,包括婴儿被褥、尿布、奶瓶等都培养有鼠伤寒沙门氏菌生长。

2、1992年9月,某市医院发生志贺氏痢疾杆菌C群十三型的暴发流行,致使26名新生儿感染,10名新生儿死亡。经调查,感染源系一位志贺氏痢疾杆菌慢性携带者的产妇,通过接触将细菌传染给其婴儿。由于该院新生儿室无配奶间,配奶、换尿布、打包操作均在不足两平方米的操作台上进行,致使带菌的婴儿污染了操作台,进而又污染了牛奶,造成志贺氏痢疾杆菌在新生儿之间的传播。此外,经测定,医院新生儿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细菌学检测均超标。这些都暴露了医院在管理上、无菌操作、消毒隔离观念和技术上存在严重的问题。

3、1992年10月北京某妇产医院发生一次新生儿柯萨奇病毒B3感染流行。全月发病35例,占同期新生儿的12.2%;10月中旬为流行高峰期,传播途径以产后感染的可能性大,临床表现一上呼吸道感染、心肌损害为主。死亡2例。尸检证实为急性弥散性非化脓性心肌炎。部分病例经病毒分离和聚合酶链反应试验确定为柯萨奇病毒B3。

4、1993年3~4月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婴儿室发生新生儿柯萨奇病毒B3感染爆发。14例患儿发病,10例死亡,病死率71.4%。经调查是由一名感染柯萨奇B族病毒且已发病的产妇将病毒携带入院,感染其婴儿并染及同居一室的其他产妇和新生儿,造成暴发。传播途径以产后感染可能性最大,多发生在产后1周内发病,临床症状酷似败血症,病情变化快,进展迅猛,患儿同时或相继出现心、肝、肾多脏器受损,尸检3例,证实为主要脏器的急性弥散性非化脓性损害。部分病例进病毒血清学检测,确定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B3。据该院对自身管理问题的分析,医护人员无菌观念淡漠,消毒隔离不严,科室制度执行松懈(甚至有人上班时间织毛衣,多个婴儿共用同一奶瓶喂奶),以及探视制度不严等。

5、1993年9月19日至10月18日期间,沈阳市某妇婴保健院共接生了244名婴儿,其中49名于生后3至18天先后出现发烧、拒乳、黄疸及心、肝、肾多脏器受损症状,并有15名重患儿死于DIC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此次感染的感染源系两名已携带柯萨奇B族病毒的产妇,其两名婴儿感染了柯萨奇B族病毒后,又在婴儿室内引起了交叉感染。从医院管理的角度来看,该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重视,没有专门负责医院感染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医护人员消毒知识贫乏,管理人员未进行专门训练;分娩室及婴儿室没有统一有效的消毒制度;缺乏一套完善的监测手段,不能进行消毒效果的正确判定以及隔离制度不严等,是导致此次新生儿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原因,上级主管部门没有按照卫生部文件和医院分级管理的要求,对其进行督促检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6、1999年,上海某医院多个病区约一周内先后有10名病人、护士和医生出现全身皮肤搔痒和皮损,诊断为疥疮。

7、2000年,上海市某医院为某厂职工健康体检,之后1~2天约40位妇女出现外阴搔痒、白带增加,诊断为阴道念珠菌感染暴发。

8、2001年,上海某医院儿科心脏术后发生18例肺炎克雷氏杆菌血液感染。

9、2004年,在某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由于新生儿共用粉扑导致的克雷伯氏菌感染。

10、2005年,某医院由于婴儿室洗手肥皂污染沙门氏菌而造成新生儿的院内感染。

11、2007年,某医院手术缝合线被污染,使用同种缝合线的21例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

院感案例

1、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发生一起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医院感染暴发 1989年IO月,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婴儿室发生一起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医院感染暴发,历时近两个月,58名婴儿22人发病,发病率38%。起因是一名产妇在入院前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带菌者,在分娩过程中通过产道将病原菌传染给新生儿,由于未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导致其他婴儿感染而暴发。 2、四川省某附属医院:婴儿室发生新生儿鼠伤寒医院感染暴发 1990年10月,四川省某附属医院婴儿室发生鼠伤寒沙门氏菌暴发,共发病7例,死亡2例。经调查在该院产科的见习医生为该菌传染源,发现擦油片(即一块用来给婴儿腹股沟肛门等处擦油的纱布片.多人共用)是此次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传播媒介。 3、山东省利津县医院:发生德尔卑沙门氏菌医院内婴幼儿腹泻暴发流行 1990年5月,山东省利津县医院儿科婴幼儿发生德尔卑沙门氏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68名婴幼儿发生腹泻(均检出德尔卑沙门氏菌),罹患率27.9%。 经调查从患儿的尿布及晾晒尿布的暖气片和铁丝上采集的标本均检出了德尔卑沙门氏菌,部分患儿的手及奶瓶上亦检出该菌。医护人员的手及医疗用品均未检出德尔卑沙门氏菌。流行原因可能是由于患儿在同一地方晾晒尿布引起的交叉感染及同室患儿之间的相互传播。 4、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产婴室葡萄球菌感染暴发流行 1990年12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产婴室发生葡萄球菌感染暴发流行。历时17天,共发病51例,罹患率29.1%。患儿以皮肤脓包疮为主要表现。出院后有2例发生并发症,1例为皮下坏疽,1例为败血症、肺炎气胸。脓包液培养示葡萄球菌。产婴室工作人员手有4例金葡菌阳性,床垫、布衣、冰箱面、电话机、沐浴架及沐浴室墙面等物体环境表面金葡菌培养亦显阳性,且有69.7%物体表面细菌数超标,产婴室工作人员的双手和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故考虑本次暴发流行的传播途径为手接触传播。葡萄球菌在产婴室导致感染不但发展迅猛,罹患率高,且迁延不愈,对该期新生儿进行家访,随访到138人,随访率78.9%,发现新病例22例,故本期暴发流行的实际罹患率高达41.7%。 5、福建省立医院:婴儿室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暴发流行 福建省立医院于1991年7月12-13日两天内婴儿室发生22例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暴发流行。22例新生儿除1例败血症外,21例为急性胃肠炎型。22例粪便分离培养,检出鼠伤寒沙门氏菌22株。在检查治疗婴儿的同时,对妇产科、婴儿室医务人员的手、粪便及婴儿室内环境、用具和产妇的粪便共采样83份,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分别在婴儿床、婴儿治疗操作台、倒奶的漏斗及7月11日住院剖腹产的一产妇粪便中分离出4株与上述病例情况相同的鼠伤寒沙门氏菌。造成本次医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的传染源是7月11日剖腹产的产妇。 6、浙江省嘉兴市妇女保健院:新生儿室发生柯萨奇B1病毒(CoxB1)流行 1992年7月,.浙江省嘉兴市妇女保健院新生儿室发生柯萨奇B1病毒(CoxB1)流行,17例患儿中死亡2例。早期发病的8例患儿转入上海市儿童医院并诊断为无菌性脑膜炎和肺炎,其中1例因并发心肌炎死于心力衰竭,另1例死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所致的大出血,余6 例患儿经病毒分离和中和抗体检测证实同为感染了柯萨奇B1病毒。 7、云南昆明市延安医院:发生新生儿志贺氏痢疾杆菌C群13型暴发流行 1992年9月昆明市延安医院妇产科产婴室发生新生儿志贺氏痢疾杆菌C群13型暴发感染。发病23例,感染率10.74%,死亡10例,死亡率43.47%。经大量的病原学检测分析,

近年来国内发生医院感染事件集录

近年来国内发生医院感染事件集录近年来~国内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甚至使许多患者付出了生命代价~同时也给医院及其管理者个人都带来了巨大损失。为强化全院人员参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责任意识~扎实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我们收集整理了近年来有关医院感染重大事件的案例~以期从中汲取教训~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医院感染警钟长鸣。 一、福建三明二院麻醉事件四名患者死亡 2008年9月3日至,0月10日~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人民医院连续发生2名病人术中和2名病人术后意外死亡事件。四例手术~无论是急性阑尾炎、子宫肌瘤、腹股沟斜疝手术还是颅骨修补术~均为治愈难度不大的常见手术~但在短短30多天内~居然连续四次在麻醉之后把一个个本该幸免的患者推向了死亡之路。 卫生部和省级专家组初步调查分析认为~这4起事件与医院围手术期患者管理不当有关~主要问题:一是医院管理者及部分医务人员对医疗安全工作重视不够~麻醉科部分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医疗安全意识比较淡漠~医疗技术水平不高。二是规章制度不落实~没有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科室质量管理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三是对医疗技术准入把关不严~对开展难度较大的医疗技术~没有明确的人员资质要求和规定。四是没有很好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和追溯机制~对连续发生患者在围手术期死亡的重大问题重视不够~没有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干预。五是三明市卫生局作为上级主管部门没有很好履行行政监督管理职责~没有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处理结果:三明市第二医院院长、分管副院长、麻醉科主任被撤职,三明市卫生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和医政负责人受到行政处分,4名死者的家属分别获20万元至40万元的经济补偿。

我国院感事件的汇总

我国院感事件的汇总 1. 事件背景 院感,即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由于医疗操作、医疗设备、环境等因素引起的感染。院感事件是指在我国医疗机构内发生的院感相关事件,包括感染爆发、感染控制措施不力、感染数据不准确等问题。 2. 事件概述 我国院感事件的汇总显示,在过去一年中,我国各地医疗机构发生了一系列院感事件。根据相关报道和数据统计,以下是一些典型的院感事件: 2.1 医疗机构感染爆发事件 某省某市一家大型综合医院发生了院感感染爆发事件,导致多名患者感染。经过调查发现,该医院在感染控制措施上存在缺陷,包括手卫生不规范、消毒设备不到位等问题。 2.2 感染控制措施不力事件 某县级医院在院感感染控制措施上存在明显不力的问题。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正确佩戴防护装备,消毒操作不规范,导致多名患者感染。 2.3 感染数据不准确事件 某市级医院在报告院感数据时存在数据不准确的问题。经过核实,该医院存在漏报、错报等情况,导致院感数据的真实情况无法准确反映。 3. 事件原因分析 院感事件的发生通常有多种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3.1 医疗机构管理不到位

一些医疗机构在院感管理上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包括感染控制措施不完善、人员培训不足、监督检查不到位等。 3.2 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 医护人员在医疗操作中没有正确佩戴防护装备、手卫生不规范、消毒操作不到 位等,导致院感感染的发生。 3.3 环境卫生问题 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院感的发生。一些医疗机构存在环境卫生 不达标、清洁消毒不彻底等问题,为院感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4. 应对措施 针对我国院感事件的汇总,采取以下措施是必要的: 4.1 加强感染控制培训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院感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其对感染控制措施的认 识和操作规范。 4.2 完善感染控制措施 医疗机构应完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规范手卫生操作、加强消毒设备的管理和 维护、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等。 4.3 强化监督检查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确保院感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及时 发现和处理院感事件。 5. 结论 我国院感事件的汇总显示,院感问题在我国医疗机构中仍然存在。为了保障患 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应共同努力,加强院感管理,提高感染

近年来重大医院感染事件

近年来重大医院感染事件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本文主要围绕患者被感染方面,整理归纳里近20年来被公开报道的多起重大医院感染事件。医院名称均做了适当处理。 1、2013年1月28日,接到群众举报,多名患者在东港市社保门诊部接受静脉曲张治疗后,疑似感染丙肝病毒。经调查,先后有120人在该门诊接受过治疗,这120人全部进行了血样样本检测,检出感染丙肝病毒99人,目前正在住院接受治疗。事件发生后,辽宁省卫生厅迅速派出医疗救治专家组,全力展开救治和事件调查、处理工作。东港卫生局调查发现,初步判断疑集体感染丙肝与门诊部的医疗行为有关。该门诊部一个针头多名患者使用,是导致集体感染的一个主要原因。事件暴露社保门诊部外包经营,管理混乱等问题。主治医生薛峰为社保门诊部外聘人员。他承包之后,违反“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的操作要求,用同一注射器给不同患者导致交叉传染。经调查认定,这次事件是由于非法承包科室、违法发布虚假医疗广告、违规治疗静脉曲张造成的聚集型、多源性、医源性丙肝肝炎病毒感染事件。根据事件调查结果,东港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撤销东港市社保门诊部主任张文杰职务;停止东港市卫生局主管副局长姚增玲、东港市社保局局长于修明、东港市有线电视台副台长张军职务,并对上述人员进一步进行调查处理。事故责任人、东港市社保门诊部外科医生薛峰涉嫌刑事犯罪,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2005年12月11日,在安徽省宿州市某医院,上海舜扬春科技贸易有 限公司安排上海市某人民医院医师徐某和不具备行医资格的眭某为 10例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造成患者眼球医源性感染,其中9名患者单侧眼球被摘除。根据调查,从该院自制眼用平衡灌注液中检出绿脓杆菌,灌注瓶有气泡,消毒过期;医院手术室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本要求;手术器械未清洗干净,手术包灭菌时间、温度、压力不够,有湿包;人工晶体等耗材包装袋有破口而上台前未发现;术中微创手术器械不能做到一人一用一灭 菌;进口的人工晶体未经注册。 2、2003年,SARS首先在中国南方发生,首例病人发生在2002年11月底,有1名感染的医生,曾在香港SAR旅馆9楼住宿1晚。他至少传染了16名同一楼层的旅客和探访者以及其他人群。2003年3月12日WHO第一次发出SARS威胁全球警报,到6月19日刚好为100天,30个国家报告病例,到5月22日,SARS波及全世界31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SARS病人8422例,死亡916例。我国波及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发生SARS病人5327例(其中广东1512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病死率6.55%。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亚洲时报2003年4月24日指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由於受SARS影響,需暫時關閉,2千多名醫護人員需在醫院接受觀察,所有病人被送往專門醫院。按卫生部正式公布医务人员SARS感染率18.38%,其中,天津39.38%,北京25.43%,山西17.64%。 3、1998年4月3日至5月27日,深圳市某妇儿医院,共计手术292例,至8月20日止,发生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为56.85%。调查发现,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戊二醛用于手术器械灭菌

医院感染事情案例解析

近年来国内发生医院感染事件集录 近年来,国内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甚至使许多患者付出了生命代价,同时也给医院及其管理者个人都带来了巨大损失。为强化全院人员参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责任意识,扎实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我们收集整理了近年来有关医院感染重大事件的案例,以期从中汲取教训,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医院感染警钟长鸣。 医院感染既包括患者被感染,也包括医务人员被感染。本文主要围绕患者被感染方面,整理归纳里近20年来被公开报道的21起重大医院感染事件。 1、2009年10月9日至12月27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某卫生院的38名剖官产患者中,共有18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经调查,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的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支杆菌。调查发现,该院在院内感染防控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主要原因:该院手术器械等清洗不彻底,存有血迹。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针和换药用剪刀等用戊二醛浸泡,不能达到灭菌效果,对部分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灭菌效果未实施有效监测,手术用的外科手消毒剂不达标;忽视院内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医务人员院内感染防控意识淡薄,防控知识欠缺。 2、2009年11月16日,连云港市某医院发生5例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该院儿科病房5名新生儿自2009年11月14日中午起相继出现发热、血象高等临床症状。调查发现,该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全面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及监测制度;内、儿科病区没有分开设置,医务人员也未分科设置;手卫生设施不完善,肥皂潮湿;卫生洗手意识不强,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执行手卫生;消毒液配制浓度概念不清。没有做到一床一巾一消毒,清洁用具污迹斑斑;瓶撬、砂轮不清洁且未消毒。连云港市市卫生局认为这是一起严重的院内感染事件。 3、2009 年,共有70 名患者在霍山县某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其中,28 名患者诊断为丙肝感染者,其中9 名明确为入院透析前已感染丙肝,其余19 名确定为与血液透析有关的丙肝感染,是一起医院感染事件。调查发现,该医院血液透析室的管理不规范。该院血液透析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技术规程不完善,无血液透析操作流程,透析器复用登记不规范,特别是在透析机的消毒、丙肝阳性患者的隔离及透析器复用的管理方面无具体要求;消毒隔离措施不落实。无论是阴性患者还是阳性患者,未能做到对透析机的一用一消毒,甚至未能做到每天消毒;使用未经许可的消毒液;未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浓度监测,部分透析机使用的消毒液浓度仅为标准浓度的50% ;未对直接用于患者的动静脉内漏穿刺针进行灭菌,易导致交叉感染;血液透析室的布局不合理,医院感染监控不到位,医务人员防控医院感染的意识淡薄、知识欠缺。 4、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云南大理州卫生局接到大理州某医院报告,先后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检测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患者47例的报告。经省卫生厅专家组调查认定,这是一起与血液透析有关的医院感染事件,涉及丙肝感染者59人。主要原因是:该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缺陷。一是血液透析室管理不规范;二是存在操作不规范;三是不排除丙肝“窗口期”患者通过使用复用机处理成为传染源。 5、2009年3月,天津市蓟县某妇幼保健院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6例重症感染患儿中有5例患儿死亡。调查中发现问题包括:漠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要求,责任意识淡化,管理工作松懈,存在安全隐患;新生儿科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不符合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要求,基本设备、设施配备不全,新生儿科未设新生儿专用的洗澡和配奶区域,不能满足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缺乏医院感染事件报告意识,仅有1名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兼职负责医院感染工作,新生儿科在短时间内连续出现多起新生儿感染病例的聚集性发生,相关医务人

医院感染事件案例

欢迎阅读 近年来国内发生医院感染事件集录 近年来,国内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甚至使许多患者付出了生命代价,同时也给医院及其管理者个人都带来了巨大损失。为强化全院人员参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责任意识,扎实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我们收集整理了近年来有关医院感染重大事件的 1、38名 2、该院儿科病房5名新生儿自2009年11月14日中午起相继出现发热、血象高等临床症状。调查发现,该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全面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及监测制度;内、儿科病区没有分开设置,医务人员也未分科设置;手卫生设施不完善,肥皂潮湿;卫生洗手意识不

强,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执行手卫生;消毒液配制浓度概念不清。没有做到一床一巾一消毒,清洁用具污迹斑斑;瓶撬、砂轮不清洁且未消毒。连云港市市卫生局认为这是一起严重的院内感染事件。 3、2009年,共有70名患者在霍山县某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其中,28名患者诊断为丙肝感染者,其中9名明确为入院透析前已感染丙肝,其余19名确定为 4、 感染者 管理不规范;二是存在操作不规范;三是不排除丙肝“窗口期”患者通过使用复用机处理成为传染源。 5、2009年3月,天津市蓟县某妇幼保健院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6例重症感染患儿中有5例患儿死亡。调查中发现问题包括:漠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要求,责任意识淡化,管理工作松懈,存在安全隐患;新生儿科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不符合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要求,基本设备、设施配备不全,新生儿科未设新生儿

专用的洗澡和配奶区域,不能满足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缺乏医院感染事件报告意识,仅有1名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兼职负责医院感染工作,新生儿科在短时间内连续出现多起新生儿感染病例的聚集性发生,相关医务人员反应迟钝;对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暖箱取样检测结果显示,暖箱污染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新生儿吸氧所用湿化瓶不更换。对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儿在入院诊断、抗菌药物使用、给 6、 7、 用的物品和器具采用了错误的消毒方法;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进行手卫生;用于新生儿的肝素封管液无使用时间标识等。据对部分医务人员的手、病房物体表面、新生儿使用的奶瓶和奶嘴、新生儿暖箱注水口等进行检测,发现细菌超标严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明显污染。 卫生部和省级专家组调查认为:该事件为医院感染所致,是一起严重医院感染事件。调查中发现该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医院管理工作松懈,医疗安全意识不强;

近年来国内发生医院感染事件集录

近年来国内发生医院感染事件集录近年来,国内医院感染事件频繁发生,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带 来了严重威胁。本文将对近几年国内发生的医院感染事件进行记录和 总结,以期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提出解决方案,以确保医院环境的安 全与卫生。 一、事件一:某医院手术室感染事件 某医院发生的手术室感染事件造成多名患者感染,其中一例最终导 致患者死亡。事件调查显示,医院存在手术室环境卫生不达标、手术 工具无法进行彻底消毒等问题,导致病原体滋生和传播。为了避免类 似事件再次发生,医院应加强手术室环境监测和卫生管理,确保手术 工具的完全消毒,以提高手术安全性。 二、事件二:某医院新生儿科感染事件 某医院新生儿科近期出现多起感染事件,多名新生儿受到感染,其 中一例患儿不幸离世。事件调查显示,医院新生儿科的护理及消毒操 作存在不规范现象,病原菌在护士手上传播,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为 了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医院应加强对新生儿科人员的培训,提高护士 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加强对新生儿床位及装备的消毒管理,保持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减少感染传播的机会。 三、事件三:某医院外科感染事件 某医院外科近期发生连续感染事件,多名患者受到感染,并出现严 重并发症。事件调查发现,该医院外科的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手术

室空气污染导致术后感染的高发。针对这一问题,医院应严格执行手 术器械消毒标准,确保风险最小化。同时,加强手术室通风换气,保 持空气清洁,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四、事件四:某医院病房感染事件 某医院病房连续发生严重感染事件,多位住院患者受到感染并出现 严重后果。事件调查发现,医院存在病房卫生管理不到位、频繁的人 员流动、患者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感染传播的风险增加。为了提 高病房的卫生管理水平,医院应加强病房环境的清洁和消毒,确保床位、床单、衣物的清洁程度。同时,医院应加强患者的管理,控制人 员流动,提高患者的个人卫生素养,以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 结论: 国内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医院应加强卫生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卫生 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制度,加强病房、手术室等关键区域的定期检查和清洁消毒工作。此外,加强患者的教 育培训,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 要环节。 通过以上对国内医院感染事件的记录和总结,我们希望能引起相关 部门和医院的重视,加强管理,确保医院环境的安全和卫生,为患者 提供更加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只有在卫生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患者才能真正信任医院,并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十例医疗事故典型案例文库

十例医疗事故典型案例文库 1.手术失误案例:2016年某医院甲状腺手术中,医生误将患者的左喉返神经割断,致使患者失声,后经再次手术修复,但仍有声音嘶哑的 后遗症。 2.输液错误案例:2017年某医院一名护士将氯化钾注入了一名患者的静脉,导致患者死亡,经调查发现是护士匆忙因看错标签误操作所致。 3.传染病漏诊案例:2018年某医院的一名医生漏诊了一位患者的流感病症,未及时进行隔离治疗致使该患者在病房传染了多名其他患者。 4.药品过敏反应案例:2019年某医院一名62岁的女性患者,在注射 静脉点滴药品后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最终导致心跳骤停。经调查发 现护士忽略了患者被诊断为药品过敏体质的事实。 5.拒绝急救案例:2016年某市区一家医院急诊室发生了一起拒绝急救的事件,一名30岁男性患者因突然心梗被送往该医院急救室,但值班医生却以需要办理出院手续为由,拒绝对该患者进行救治,最终导致 该患者死亡。 6.手术后感染案例:2017年某市区一家医院进行了一次述职会,其中

一名医生在述职时揭露了一名肝脏手术后感染败血症的患者,经查实是因手术室消毒不严格造成。 7.诊断错误案例:2018年某医院的一名医生误诊出一名患者患有食道癌,但后来经过核磁共振检查发现患者实际患有肺癌。由于误诊的时间,患者的情况已经恶化到无法进行有效治疗的地步。 8.护理不当案例:2019年某医院一名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了多处医院感染,通过调查,发现是护士没有按规定频率更换患者的导尿管所导致。 9.操作不当案例:2016年某医院一名医生为一位患者进行手术时,未经过充分准备和明确的方案,导致手术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出血问题,最终患者因失血过多死亡。 10.药品滥用案例:2017年某医院一名医生一时糊涂,将含有毒性成分的药品误开给了一名患者,导致该患者出现药品滥用的严重后果。该医生被医院停职处分,并面临着患者家属的赔偿诉讼。

医院感染假暴发

假暴发?抽丝剥茧求真相 编者按: 来自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宋晓岩教授的每一次精彩演讲总是给听众带来深刻的感悟和启发,这次她分享的《儿科病人中疾病暴发和控制的案例分析》同样如此。在分享的过程中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听者对暴发调查的规范化概念,还带出了一件新鲜事——假暴发。 宋晓岩教授此次介绍的是发生在德国一家医院疑似感染暴发的调查案例。这家德国医院床位1300张,有25个楼群。2012年4月份出现5例耐碳青酶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考虑可能存在暴发,医院随即展开调查。 重要的事——暴发调查十步骤 1.确定调查团队和资源 组建一个调查组,由感控科牵头,包括临床科主任、微生物室等人员参与。 2.建立暴发 考虑是否真暴发,建立暴发。 ※宋教授特别强调,一旦出现小暴发,医院千万别闷着,一定要让相关人员知道,并取得配合。 3.明确诊断 医院短时间内出现5例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可以确认暴发。 4.明确病例定义

本案例中将2012年2月到2012年6月入院1天以上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到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病例定义为暴发病例。 ※定义一定要准确的反映真实情况。病例定义要深思熟虑,定义范围广了,纳入的病例较多;相反,对于不敏感的病例则可能未捕捉到。 5.系统查找病例 根据定义把将病例清单拟列出来,做暴发图。 6.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制订假设 ※在4月份之前没有病例,从4月初开始1例,一直增加到5例,从无到有,检出病例显著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列出病例后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 ※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发现病人来于不同的城市,住医院不同的楼群楼层病房,以及年龄、就诊的原因等导致耐碳青酶烯鲍曼不动杆菌发病的危险因素各不一样。 ※但是这些病例只有一个共同点是所有采样标本都通过管道传输到 中心实验室(报阳处)。因此,小组提出假设,会不会管道系统被污染? 7.评估假设 为了证明假设,进行环境(标本传输系统)抽样采样调查。得到各种采样标本均有阳性反映,进一步研究发现连化验单都被污染,很支持假设。

探病带束花竟致院内感染?

探病带束花竟致院内感染? 预防院内感染,除了医院措施得力,患者本身也要提高警惕。 今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发生了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导致8名新生儿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相继死亡。近日,卫生部就这一事件的主要问题和处理结果进行了通报。卫生部专家组调查认为,这一事件为医院感染所致,是一起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 随着事件的曝光,“院内感染”这个似乎有点矛盾的词语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住院不就是为了治病吗,怎么反而会感染新的疾病?医院里不是什么东西都被消毒得干干净净的吗,怎么还会发生感染?一系列的疑问似乎在提醒人们:医院并不是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 事实上,院内感染一直是一个让世界各国卫生部门深感头痛的问题,因为院内感染不仅来自于医院的环境、设施,还可能来自于医护人员、探访者……“有时甚至是亲友探病时带的一束花也可能引发院内感染。”专家指出,根本无法完全杜绝,只能尽量避免。按照我国的标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大约为10%,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医院能降到7%左右,即使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仍然有5%,而且这些院内感染中不乏引起病人死亡的案例。 那么,到底什么是院内感染?它是怎么发生的?患者住院后该如何绕开那些院内感染的“雷区”……带着一系列读者们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医学指导/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叶晓光 新闻回放:8名新生儿离奇死亡 院内感染是真凶 今年8月,把刚出生的孩子送进西安交大附一院新生儿科的8位

家长也许怎么也没想到,这一送,竟然成了与孩子的永别。 根据媒体的报道,西安交大附一院新生儿科在今年8月28日至9月16日这段时间里共收治新生儿患者94名。9月5日至15日,先后有8名新生儿患者连续死亡。9月23日,卫生部和陕西省卫生厅在得知此事后立即成立联合专家组开展死亡原因调查。经调查,联合专家组一致认为,8名早产新生儿死亡系院内感染所致,这是一起严重的院内感染事故。 专家组在调查中发现,西安交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管理工作松懈,忽视医院感染管理,未尽感染防控职责。该院没有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感染防控工作薄弱,诸多环节存在隐患。 通报称,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的新生儿科在建筑布局、工作流程、消毒隔离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新生儿科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人流与物流相互交叉;对部分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器具采用了错误的消毒方法;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进行手卫生清洁;用于新生儿的肝素封管液无使用时间标识等。 院内感染几乎无法避免 西安交大附一院发生的院内感染事件让医院多年来辛苦建立的形象和口碑蒙上了一层阴影,同时也使很多关注这一事件的人们第一次对院内感染有了认识。 按理说,医院应该是一个有着严格消毒制度的地方,细菌在环环紧扣的消毒措施下应该无所遁形,怎么还会发生感染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的叶晓光主任长期从事有关院内感染防控的研究。他告诉记者,院内感染是指在病人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一切感染。院内感染90%是由细菌引起的。 他分析说,引起院内感染的源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环境或他人带来的外袭菌群引起的感染。例如在医院内的病人、带菌者、工作人员、探视者、陪护者。又或是由污染的环境(空气、水、医疗用具及其他物品)造成的感染。 另一种感染则是内源性的。叶晓光解释说,这是因为人体本身就

院感不良事件报告

院感不良事件报告 一、背景介绍 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感染的疾病。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与患者健康有关的不良结果。本报告旨在详细描述院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事件描述 在本次报告中,我们将描述一起院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下是详细的事件描述: 1. 事件时间:2021年5月1日至2021年5月15日 2. 事件地点:XX医院 3. 事件类型:手术室院感事件 4. 事件描述: a. 患者姓名:张某某,男,60岁 b. 手术类型:胆囊切除术 c. 术后感染:术后第3天,患者出现发热、腹痛、腹胀等症状 d. 检测结果:血液培养显示细菌感染 e. 治疗措施: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症状得到缓解 f. 后续情况: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出现其他院感不良事件 三、事件原因分析

为了准确分析该院感不良事件的原因,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下是我们的分析结果: 1. 感染源:手术室环境、医务人员、手术器械等可能是感染源 2. 感染途径:手术切口感染、血液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可能的感染途径 3. 感染原因: a. 手术室环境清洁度不够:手术室清洁不彻底,细菌滋生导致感染 b. 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c. 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手术器械消毒不完全,细菌残留导致感染 四、解决方案 为了防止类似的院感不良事件再次发生,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 提高手术室环境清洁度: a. 加强手术室清洁消毒工作,确保手术室环境洁净无菌 b. 定期对手术室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a. 对医务人员进行规范的无菌操作培训,提高操作规范性 b.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院感防控知识培训,提高院感防控意识 3. 加强手术器械消毒管理: a. 制定严格的手术器械消毒操作规程,确保消毒彻底 b. 定期对手术器械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器械无菌状态 4. 加强院感监测与报告:

医院感染案例

医院感染案例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由于医疗机构的各种原因导致的感染。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我国医院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的一大隐患。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手术创口感染、医疗器械感染、医务人员操作不当、环境卫生差等因素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医院感染的真实案例。 某医院一位患者因患有急性阑尾炎,进行了腹腔镜手术。手术后,患者术后恢 复情况良好,但在术后第七天出现了发热、腹痛等症状。经检查发现,患者的伤口处出现了感染。医院感染管理团队立即展开调查,最终发现了感染的原因。 首先,手术室环境卫生不佳是导致患者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手术室是医院感 染的高发区域,手术室环境的清洁与消毒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安全。而在这次手术中,手术室的清洁消毒工作并不到位,导致了术后感染的发生。 其次,医务人员操作不当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手术过程中, 医务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导致了手术器械的污染,从而引发了患者的感染。医务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卫生意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医务人员应当加强规范化操作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增强卫生意识,确保患者手术安全。 最后,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也是导致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在手术后的恢 复期间,免疫系统处于相对薄弱状态,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侵袭。因此,医院在术后对患者的护理和观察工作也至关重要,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感染症状,防止感染的扩散和恶化。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医院感染的危害和成因。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医疗机构需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规范手术室的清洁消毒工作;医务人员需要

医院感染事情案例解析

-! 最近几年来国内发生医院感染事件集录 最近几年来,国内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不单增添了患者的难过,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甚至使很多患者付出了生命代价,同时也给医院及其管理者个人都带来了巨大损失。 为加强全院人员参加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责随意识,扎实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传得病防治工 作,我们采集整理了最近几年来有关医院感染重要事件的事例,以期从中吸取教训,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医院感染警钟长鸣。 医院感染既包含患者被感染,也包含医务人员被感染。本文主要环绕患者被感染方面, 整理概括里近20 年来被公然报导的 21 起重要医院感染事件。 1、2009年 10 月 9 日至 12 月 27 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某卫生院的38 名剖官产患者中,共有 18名发新手术切口味染。经检查,该事件是因为手术器材灭菌不合格以致的手术 切口味染,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支杆菌。检查发现,该院在院内感染防控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主要原由:该院手术器材等冲洗不完全,存有血迹。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针和换药 用剪刀等用戊二醛浸泡,不可以达到灭菌成效,对部分手术器材及物件的灭菌成效未实行有效 监测,手术用的外科手消毒剂不达标;忽略院内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医务人 员院内感染防控意识淡漠,防控知识短缺。 2、2009 年 11 月 16 日,连云港市某医院发生 5 例重生儿医院感染事件。该院儿科病房 5 名重生儿自2009 年 11 月 14日正午起接踵出现发热、血象高等临床症状。检查发现,该 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全面落实消毒隔绝制度、监察检查制度及监测制度;内、儿科病区没有分开设置,医务人员也未分科设置;手 卫生设备不完美,肥皂湿润;卫生洗手意识不强,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执行手卫生;消毒液 配制浓度观点不清。没有做到一床一巾一消毒,洁净器具污迹斑斑;瓶撬、砂轮不洁净且未消毒。连云港市市卫生局以为这是一同严重的院内感染事件。 3、 2009年,共有70名患者在霍山县某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此中,28名患者诊断为丙肝感染者,此中9名明确为住院透析前已感染丙肝,其余19 名确立为与血液透析有关的丙肝感染,是一同医院感染事件。检查发现,该医院血液透析室的管理不规范。该院血液透析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技术规程不完美,无血液透析操作流程,透析器复用登记不规范,特别是在透析机的消毒、丙肝阳性患者的隔绝及透析器复用 的管理方面无详细要求;消毒隔绝举措不落实。不论是阴性患者还是阳性患者,未能做到对透析机的一用一消毒,甚至未能做到每日消毒;使用未经允许的消毒液;未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浓度监测,部分透析机使用的消毒液浓度仅为标准浓度的50% ;未对直接用于患者的动静脉内漏穿刺针进行灭菌,易以致交错感染;血液透析室的布局不合理,医院感染监控不到位,医务人员防控医院感染的意识淡漠、知识短缺。 4、 2009年 8 月至 2010 年 1 月,云南大理州卫生局接到大理州某医院报告,先后在血 液透析患者中检测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阳性患者47 例的报告。经省卫生厅专家组检查认定,这是一同与血液透析有关的医院感染事件,波及丙肝感染者59 人。主要原由是:该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缺点。一是血液透析室管理不规范;二是存在操作不规范;三是不清除丙肝“窗口期”患者经过使用复用机办理成为传染源。 5、 2009 年 3 月,天津市蓟县某妇幼保健院发生重生儿医院感染事件, 6 例重症感染患儿中有 5 例患儿死亡。检查中发现问题包含:冷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要求,责随意识淡化, 管理工作松弛,存在安全隐患;重生儿科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不切合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 的要求,基本设备、设备装备不全,重生儿科未设重生儿专用的沐浴和配奶地区,不可以知 足 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缺少医院感染事件报告意识,仅有 1 名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兼职负责医院感染工作,重生儿科在短时间内连续出现多起重生儿感得病例的齐集性发生,有关医务人

医院感染事件案例

近年来,国内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甚至使许多患者付出了生命代价,同时也给医院及其管理者个人都带来了巨大损失。为强化全院人员参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责任意识,扎实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我们采集整理了近年来有关医院感染重大事件的案例,以期从中吸收教训,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医院感染警钟长鸣。 1、2022 年10 月9 日至12 月27 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某卫生院的38 名剖官产患者中,共有18 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经调查,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的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支杆菌。调查发现,该院在院内感染防控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主要原因:该院手术器械等清洗不彻底,存有血迹。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针和换药用剪刀等用戊二醛浸泡,不能达到灭菌效果,对部份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灭菌效果未实施有效监测,手术用的外科手消毒剂不达标;忽视院内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医务人员院内感染防控意识淡薄,防控知识欠缺。 2 、2022 年11 月16 日,连云港市某医院发生5 例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该院儿科病房5 名新生儿自2022 年11 月14 日中午起相继浮现发热、血象高等临床症状。调查发现,该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全面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及监测制度;内、儿科病区没有分开设置,医务人员也未分科设置;手卫生设施不完善,肥皂潮湿;卫生洗手意识不强,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执行手卫生;消毒液配制浓度概念不清。没有做到一床一巾一消毒,清洁用具污迹斑斑;瓶撬、砂轮不清洁且未消毒。连云港市市卫生局认为这是一起严重的院内感染事件。 3 、2022 年,共有70 名患者在霍山县某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其中,28 名患者诊断为丙肝感染者,其中9 名明确为入院透析前已感染丙肝,其余19 名确定为与血液透析有关的丙肝感染,是一起医院感染事件。调查发现,该医院血液透析室的管理不规范。该院血液透析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技术规程不完善,无血液透析操作流程,透析器复用登记不规范,特殊是在透析机的消毒、丙肝阳性患者的隔离及透析器复用的管理方面无具体要求;消毒隔离措施不落实。无论是阴性患者还是阳性患者,未能做到对透析机的一用一消毒,甚至未能做到每天消毒;使用未经许可的消毒液;未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浓度监测,部份透析机使用的消毒液浓度仅为标准浓度的50% ;未对直接用于患者的动静脉内漏穿刺针进行灭菌,易导致交叉感染;血液透析室的布局不合理,医院感染监控不到位,医务人员防控医院感染的意识淡薄、知识欠缺。 4、2022 年8 月至2022 年1 月,云南大理州卫生局接到大理州某医院报告,先后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检测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患者47 例的报告。经省卫生厅专家组调查认定,这是一起与血液透析有关的医院感染事件,涉及丙肝感染者59 人。主要原因是:该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缺陷。一是血液透析室管理不规范;二是存在操作不规范;三是不排除丙肝“窗口期”患者通过使用复用机处理成为传染源。 5、2022 年3 月,天津市蓟县某妇幼保健院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6 例重症感染患儿中有 5 例患儿死亡。调查中发现问题包括:漠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要求,责任意识淡化,管理工作松懈,存在安全隐患;新生儿科建造布局及工作流程不符合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要求,基本设备、设施配备不全,新生儿科未设新生儿专用的洗澡和配奶区域,不能满足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缺乏医院感染事件报告意识,仅有1 名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兼职负责医院感染工作,新生儿科在短期内连续浮现多起新生儿感染病例的会萃性发生,相关医务人

医院感染事件警示录

国内重大医院感染事件警示录(一) 警惕!!! 医院感染事件猛于虎!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是医院医疗安全及医院生存发展的需要。纵然,医院感染不可能完全避免。但预防重大的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以下列举近20年来我们国内医院所发生的重大医院感染事件,目的在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更好的服务于患者,造福于人民。 医院感染事件,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甚至使许多患者付出了生命代价,同时也给医院及其管理者个人都带来了巨大损失。为强化全院人员参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责任意识,扎实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收集整理相关医院感染案例,以期从中汲取教训,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医院感染警钟长鸣。 一、福建三明二院麻醉事件四名患者死亡 2008年9月3日至10月10日,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人民医院连续发生2名病人术中和2 名病人术后意外死亡事件。四例手术,无论是急性阑尾炎、子宫肌瘤、腹股沟斜疝手术还是颅骨修补术,均为治愈难度不大的常见手术,但在短短30多天内,居然连续四次在麻醉之后把一个个本该幸免的患者推向了死亡之路。 卫生部和省级专家组初步调查分析认为,这4起事件与医院围手术期患者管理不当有关,主要问题:一是医院管理者及部分医务人员对医疗安全工作重视不够,麻醉科部分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医疗安全意识比较淡漠,医疗技术水平不高。二是规章制度不落实,没有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科室质量管理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三是对医疗技术准入把关不严,对开展难度较大的医疗技术,没有明确的人员资质要求和规定。四是没有很好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和追溯机制,对连续发生患者在围手术期死亡的重大问题重视不够,没有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干预。五是三明市卫生局作为上级主管部门没有很好履行行政监督管理职责,没有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处理结果:三明市第二医院院长、分管副院长、麻醉科主任被撤职;三明市卫生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和医政负责人受到行政处分;4名死者的家属分别获20万元至40万元的经济补偿。 二、西安交通大学一附属医院八例患儿死亡 2008年9月3日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9名新生儿相继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其中8名新生儿于9月5日至15日期间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