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集』中药方--好发于夏季的头痛病

合集下载

中药方剂通治一切头痛!!!

中药方剂通治一切头痛!!!

中药方剂通治一切头痛处方:当归12克,川芎20克,白芷10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杭菊花10克,蔓荆子10克,麦冬10克,独活10克,黄芩5克,细辛5克,甘草6克。

加减法:左边痛,加:红花10克,柴胡15克,龙胆草6克,生地15克,右边痛,加:黄芪10克,葛根15克,正额上眉棱骨痛甚者,加:天麻15克,半夏10克,山楂12克,枳实12克,头顶痛者,加:蒿苯10克,酒大黄5克,脑髓痛者,加:苍耳子10克,木瓜10克,荆芥10克,气血两虚,常有自汗者,加:黄芪30克,高丽参10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生姜为引,水煎服。

头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每个成年人都可能或轻或重地体验过头痛的滋味。

有人统计,因头痛去神经科门诊就诊者,高达就诊人数的30%~40%,更占神经衰弱患者的50%。

造成头痛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头部以外,许多全身性疾病也可出现头痛,所以“头痛医头”是不全面的。

心理因素如心情抑郁、焦虑、恼怒等,也会引起头痛,而且常常是头痛的主要原因。

由头部局部病变引起的头痛,其疼痛程度与病灶大小、部位都有密切关系,比如鼻窦炎患者炎症加重时,就会表现出头痛程度增加。

什么情况下应及时就医?有些头痛是能够自愈的,而有些头痛则不能麻痹大意,应该及时看医生。

在没有弄清楚引起头痛的原因之前,切忌盲目服用止痛药。

下述情况提示病情是严重的,应该即时到医院就诊。

·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头痛伴有发热;·头痛伴有精神错乱或神志不清;·头颅外伤后头痛;·眼、耳、鼻、喉局部疼痛合并头痛;·60岁以上的人突然出现头痛;·头痛影响日常生活;·久患头痛,最近头痛的性质或形式突然改变;·在咳嗽、解大便或弯腰后头痛明显加重,或与身体位置变化有关;·儿童反复出现头痛;·头痛伴有视物双影;·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及视力下降;·头痛使人从睡眠中痛醒;·头痛伴有肢体抽搐;·头痛伴有血压明显升高;·头痛伴有手脚活动不灵活或感觉麻木。

中医赵强治疗各种头疼的验方

中医赵强治疗各种头疼的验方

中医赵强治疗各种头疼的验方头疼(1)细辛3克、元胡10克、牛蒡子10克、半夏10克、川芎15克、白芷15克,煎服,一天一副。

头蒙:佩兰、菖蒲、白芷各10克。

痰湿头疼:生山楂10克、茺蔚子6克、红花5克、决明子10克,煎服。

(2)疼痛统一方:细辛3克、元胡10克、牛蒡子10克、半夏10克、川芎15克、白芷15克,煎服。

(3治疗各种疼痛的药方:党参9克、吴茱萸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切碎,煎服。

(4)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疼、偏头痛。

四物汤加减,当归、生地、白芍、川芎、元胡、牛膝各10克、前额和眉棱骨疼加白芷10克、蔓荆子10克,后脑连颈疼加羌活10克、葛根10克,太阳穴疼加柴胡10克、黄芩10克、头顶疼加吴茱萸5克、藁本10克,说不清什么地方疼就全部加上。

煎服。

(5)各种头疼的表现:(一)风湿头疼头疼如裹而重(二)肝阳上亢头疼(实证)用天麻钩藤饮(三)痰浊头疼是头疼昏重(四)血瘀头疼,头疼加针刺,固定不移(五)气虚头疼,头疼绵绵上午重,遇劳加重(六)血虚头疼,头疼如细筋牵引头部刺痛。

(6)治疗头疼的中成药:芬必得、安乃近、元胡止痛片、头痛宁胶囊加盐酸洛美利嗪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加尼莫地平片、紧张性头痛吃黛力新、养血清脑胶囊、补中益气丸、防风通圣丸、大黄苏打平、谷维素、镇脑宁胶囊、天智颗粒、正天丸、天麻钩藤胶囊、头顶蒙疼用蒙药顺气安神丸黄连上清丸、穿心莲片、龙胆泻肝丸、脑灵素、百服宁、血府逐瘀丸、太极通天口服液、愈风宁心片、镇痛宁颗粒、通窍灵胶囊、辛香止痛吸入剂、速效救心丸、天麻素注射液、银杏叶片。

前额疼吃附子理中丸。

西药治疗头疼、偏头痛:尼莫地平片加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7)偏头痛:(一)前额疼(胃经不通)白芷、木香、枳实各10克,三煮二。

(二)头两侧疼(胆经不通)脾气不好、性格内向、口干口苦,川芎、白芍、当归各10克,三煮二(三)头顶疼、头胀(肝经不通)葛根、羌活、独活各10克,三煮二(四)后脑勺疼(膀胱经不通,和肾有关系)葛根、桂枝、白芍各10克,三煮二。

头晕头痛古方选

头晕头痛古方选

头晕头痛古方选
头痛可由风、热、湿、痰引起,皆由内发,归根结底,还是与气血有关。

可能会有多种因素一起引发,故无论怎么治,都必须调养气血。

1.雷头风痛
头面起疙瘩,头晕目眩,耳中雷鸣。

初病者,宜清震汤。

日久不愈者宜芎芷石膏汤。

清震汤方
升麻苍术荷叶
芎芷石膏汤方
川芎白芷石膏菊花羌活藁本
苦痛者加细辛
风盛目昏者加防风
热盛者加栀子、连翘黄芩薄荷甘草
大便秘小便赤者加芒硝、大黄
2.风热头痛
茶调散方
川芎甘草香白芷香附子防风细辛砂仁薄荷叶
3.虚寒头痛
人参芎附汤
人参川芎附子
4.血虚头痛
四物羌天汤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羌活天麻
5.气虚头痛
补中芎细汤
黄芪人参甘草当归身橘皮升麻柴胡白术川芎细辛
6.风痰兼气虚头晕欲吐
半夏白术天麻汤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黄芪干姜黄柏天麻神曲麦糵泽泻苍术
7.气血两虚头晕头痛
十全大补汤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黄芪肉桂。

『头痛集』治疗头痛的中药偏方羌活胜湿汤中药方剂

『头痛集』治疗头痛的中药偏方羌活胜湿汤中药方剂

『头痛集』治疗头痛的中药偏方羌活胜湿汤中药方剂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是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

那么,头痛怎么治疗?接下来中华秘方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治疗头痛的中药偏方羌活胜湿汤中药方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治疗头痛的中药偏方羌活胜湿汤中药方剂方剂名羌活胜湿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羌活独活各一钱(各6g) 藁本防风甘草炙川芎各五分(各3g) 蔓荆子三分(2g)。

用法上畋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大温服,空心食前。

现代用法:水煎,食前温服。

功效发汗祛风,除湿止痛。

主治身重,肩背疼痛不可回顾,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

方解本方证多由汗出当风,或久居湿地,风湿相搏,郁于肌表所致。

风湿之邪客于肌表,经脉不畅,故头痛身重,或肩背疼痛不可回顾,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为风湿在表之征。

治以祛风胜湿。

方中羌活、独活辛温发散,祛风胜湿。

其中羌活善祛上半身风湿,独活善祛下半身风湿,二药合用,能散周身风湿,舒利关节而通痹止痛,共为君药。

防风祛风除湿以解表;藁本辛散温通,能散风寒湿邪止头痛,共为臣药。

川芎活血祛风止痛;蔓荆子辛散祛风止头痛,共为佐药。

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服后若微发其汗,效果更佳,能使风湿尽去,诸痛则止。

临床运用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风湿在表的常用方,以头痛身重,腰脊疼痛,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感冒、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肌炎、神经性头痛等属风湿在表者。

方歌羌活胜湿羌独芎,蔓甘藁本与防风,风湿在表头身痛,祛风除湿有奇劝。

以上就是“治疗头痛的中药偏方羌活胜湿汤中药方剂”的介绍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头痛的偏方请继续关注中华秘方网。

中医治疗头痛的中药方集

中医治疗头痛的中药方集

中医治疗头痛的中药方集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

头痛的病因较多,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其病机多因风寒湿热等邪外侵,风阻火毒上扰,痰浊瘀血阻滞,致经气不利,气血逆乱;或因气血营精亏虚,清阳不升,脑神失养等所致。

1.疏风活血汤治慢性头痛[配方]川芎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熟地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独活1O克,白芷10克,鸡血藤2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活血,疏风,上痛。

用治各种慢性头痛。

2.芎芷二陈汤治头痛[配方]川芎9克,白芷9克,升麻9克,麻黄9克,姜半夏10克,天麻10克,荆芥穗10克,陈皮12克,茯苓12克,生甘草6克,蜈蚣2条。

[制用法]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小儿量酌减。

[功效]祛风解表,除湿化痰,疏通经络。

用治外感所致痰湿内停、寒邪凝滞、气郁血瘀所引起的头痛。

3.大黄苏打片治疗血管性头痛[配方]大黄苏打片。

[制用法]大黄苏打片7—10片,空腹服,每日2—3次,以出现轻度腹泻为度。

[功效]大黄苏打片含有大黄粉、碳酸氢钠、薄荷油等,主要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消化不良、便秘等。

大黄苏打片具有扩张血管、改变血液PH、减少血黏度,从而对血管性头痛起到治疗作用。

可使头痛在1小时内减轻,1—8小时内消失。

4.白果治疗头痛[配方]带壳生白果20克。

[制用法1将生白果捣裂,去膜及胚芽,人砂锅,加人水500毫升,水煎,1天分2次服完。

[功效]补肾益肺,扩张脑血管。

治疗脑血管硬化性头痛、头晕。

5.大黄细辛塞鼻孔治疗头痛[配方]大黄、细辛各6克。

[制用法]以上研细奉,左侧头痛塞左鼻,右疼塞右鼻。

[功效]散寒化痰,通窍止痛。

治疗鼻炎、鼻窦炎引起的头痛、鼻塞。

6.草决明治疗头痛[配方]草决明60克(炒)。

[制用法]研为末,用茶调敷两太阳穴,干则换。

[功效]清热明目。

治疗肝火上炎、风热外袭所至头痛、眩晕、目赤。

7.川芎茶叶治疗头痛[配方]川芎9克,茶叶6克。

20种治疗头痛的中药和偏方

20种治疗头痛的中药和偏方

20种治疗头痛的中药和偏方中药是治疗头痛的一种有效方法,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治疗头痛的中药:1. 川贝母:有清热止咳、润肺止逆之功,适用于风寒头痛、喉痹、哮喘等症状。

2. 丹参:有活血化瘀、缓解头痛、头晕的功效。

3. 当归:有养血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血气不足引起的头痛。

4. 神曲:能够调节身体机能、增强抵抗力,适用于由风热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5. 白芍:有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内外伤、痛经引起的头痛。

6. 独活寄生:有祛风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头痛、脑缺血、风湿病等症状。

7. 五倍子:有收敛止泻、止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头痛、脑膜炎、骨折等症状。

8. 红花:有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头痛、瘀血肿痛等症状。

9. 川芎: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头痛、神经性头痛等症状。

10. 防风:有祛风止痛、散寒解表、发汗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头痛、感冒、风寒等症状。

11. 薄荷:能够疏散风热、清凉解毒、解表散热,适用于头痛、头晕、风热感冒等症状。

12. 甘草:有调和各种药物、缓解副作用的功效,适用于头痛、心悸、胸痹等症状。

13. 忘药:有开窍明目、清凉神志、解毒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头痛、昏迷、中风等症状。

14. 地黄:有滋阴补血、安神定志的功效,适用于头痛、头昏、失眠等症状。

15. 斑蝥:有镇痛、止血、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头痛、眼痛等症状。

16. 龙胆草: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清目明便的功效,适用于头痛、口舌生疮等症状。

17. 桑叶:有清热润喉、解毒轻身、降血压的功效,适用于头痛、口渴、高血压等症状。

18. 熟地黄:有补肾益气、滋阴补血、健脑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

19. 葛根: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痛、润肺开音的功效,适用于头痛、口渴、胸痹等症状。

20. 白术:有健脾益胃、祛湿化痰、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头痛、肠胃不适等症状。

中药治疗头痛主要有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偏方:1. 巴戟天安神饮将巴戟天、枸杞子、茯苓、白术、甘草、白芍、赤芍、木通、菊花等中药材煎成浓汁,加入枸杞、菊花、甘草等,定时饮用能减轻头痛症状,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草药偏方治百病-内科部分-头痛

草药偏方治百病-内科部分-头痛

草药偏方治百病-内科部分-头痛方 1〔组成〕鲜杨桃根 50~100g,豆腐 200g。

〔用法〕炖服、每日 1 次。

〔附注〕此方用于慢性头痛。

方 2〔组成〕鲜六棱菊根 60g。

〔用法〕水煎服。

或与羊脑 1 个合炖,加酒少许服。

〔附注〕此方用于久年头痛,也可用于产后关节痛。

方 3〔组成〕石仙桃 30g,灰藜 15g,鸡蛋 1 个。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头晕痛,亦可用于脑震荡后遗症。

方 4〔组成〕仙人掌适量。

〔用法〕仙人掌去刺,剖成 2 片、剖面澈食盐少许,合拢,湿纸包裹,用细铁线捆扎,放入火内煨至八成熟,将剖面贴额颞部,胶布固定,每次约4 小时,可连续使用。

方 5〔组成〕羊乳(草药)45g,猪瘦肉适量。

〔用法〕水煮服。

〔附注〕此方用于阴虚头痛,亦可用于白带。

方 6〔组成〕野艾 15g,鸡蛋 1 个。

〔用法〕水煎服。

方 7〔组成〕野枇把根茎 30g,野鸦椿果 1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风湿头痛。

方 8〔组成〕野菊花 180~210g,野养麦 60~120g。

〔用法〕水煎,冲酒服。

〔附注〕此方用于头风。

方 9〔组成〕向日葵花托 30g,野鸦椿果 15g,鸡蛋 1 个。

〔用法〕水煎服。

方 10〔组成〕麦斛 30g,藁本 6g,向日葵 10g,丹参 9g。

〔用法〕水煎服。

方 11〔组成〕鲜鹿蕾 21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习惯性头痛。

方 12〔组成〕鲜梧桐叶 7 片,星宿菜根 60g。

青壳鸭蛋 1 个。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头风痛。

方 13〔组成〕大青根 30g,臭牡丹根 30g,鸡蛋 2 个。

〔用法〕水煎,吃蛋和汤。

〔附注〕此方用于高血压头痛。

方 14〔组成〕桃金娘鲜叶茎 30g。

〔用法〕酌加水煎成半碗,连服 2~3 天。

方 15〔组成〕桃金娘干根 6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虚寒哮喘。

方 16〔组成〕山梅花根皮、白糖各适量。

〔用法〕共捣烂,敷贴患处。

中医头痛传世秘方

中医头痛传世秘方

中医头痛传世秘方1.风寒头痛【症状】头痛时作,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常喜裹头,口不渴,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

【方药】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川芎12g,荆芥12g,白芷6g,羌活6g,防风6g,薄荷24g,细辛3g,葛根10g,甘草6g,清茶调下。

若恶风明显者加麻黄、桂枝以宣散风寒。

若头痛较剧者可加蜈蚣、全虫通络止痛。

2.风热头痛【症状】头胀痛,甚则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大便不畅或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

【方药】芎芷石膏汤(《医宗金鉴》)加减。

川芎10g,白芷10g,石膏20g,菊花12g,藁本6g,羌活6g,黄芩10g,栀子10g,生甘草6g。

若热甚伤津,症见舌红少津,可加石斛、知母、天花粉等生津止渴。

若大便秘结,口鼻生疮,腑气不通者,可合用黄连上清丸以通腑泻热。

3.风湿头痛【症状】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濡。

【治法】祛风除湿。

【方药】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羌活10g,独活10g,川芎12g,蔓荆子10g,防风10g,藁本6g,茯苓12g,薏苡仁15g,炙甘草6g。

若湿浊中阻,症见胸闷纳呆,脘痞便溏,可加苍术、厚朴、枳壳、陈皮等以燥湿和中。

若兼恶心呕吐者,可加姜半夏、生姜降逆止呕。

4.暑湿头痛【症状】夏季发病,头痛且胀,身热少汗,或身热微恶风而汗出不畅,心烦胸闷,干呕不食,口渴,舌红苔黄略腻,脉浮数。

【治法】清暑化湿。

【方药】黄连香薷饮(《类证活人书》)加减。

黄连9g,香薷9g,厚朴6g,生石膏15g,藿香12g,佩兰9g,竹茹9g,知母9g,白茅根15g,鲜荷叶15g。

若小便短兼纳少者加薏苡仁、淡竹叶淡渗利湿。

5.湿热头痛【症状】头痛重着,身重困倦,目赤口苦,午后烦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药】东垣清空膏(《脾胃论》)加减。

川芎,柴胡,羌活g,防风g,黄芩g,黄连5g,甘草3g,茶叶少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痛集』中药方--好发于夏季的头痛病
头痛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部分与天气条件有一定的关系。

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夏季的高温、闷湿、雷雨、大风、天气骤变常常会诱发或加重头痛。

根据气候对头痛的具体影响,夏季常见的头痛可分为三个类型:
1.疰夏性头痛。

这是一种典型的季节性头痛,一到夏天就发作,人秋之后,不治即愈。

夏季气候炎热,尤其是气温突升的初夏和气温超过37℃的酷暑时段,有疰夏史的人一般很难适应,于是植物神经功能开始紊乱,食欲减退,睡眠不足,周身乏力,头痛时常伴有低热。

疰夏性头痛的主要原因是病人身体虚弱、气血不足,应按疰夏治疗。

夏日里要改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同时注意降温,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

2.冷饮性头痛。

夏日天气热如蒸笼,冰西瓜、冰啤酒、雪糕等冷饮食品自然成了人们的“宠物”。

但冷饮进口时,会给口腔黏膜带来很强的刺激,这就可能使得腭部皮肤的神经产生放射性的疼痛。

这种疼痛对有些人并不明显,但却可能导致某些有头痛史(例如偏头痛)的患者急性发作。

这些患者进食冷饮后,常常会双目紧闭,头痛难忍,甚至会出现耳鸣目眩或轻度的恶心。

所以,有头痛史的人必须少吃或不吃冷饮,头痛发作时,倘不很严重,可用手反复进行局部按摩,以减轻疼痛,如果头痛得特别厉害,应及时就医。

3.脱水性头痛。

夏季气温常常高于人体体温,因而汗液蒸发是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当汗液蒸发过多时人体就容易脱水;另外,因为气候的原因,夏季食品容易变质,人吃了变质的食品,容易患急性胃肠炎或细菌性痢疾,从而上吐下泻,造成脱水。

人体脱水后,当体位变化,尤其是站立时,会出现头痛症状。

发生此类头痛时应卧床休息,但不要用枕头,以保持头的低位。

为了消除和减轻脱水,可输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