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行区安全防护措施
轨行区作业施工安全措施实用版

YF-ED-J9731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轨行区作业施工安全措施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轨行区作业施工安全措施实用版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本工程为苏州地铁1运输号线弱电系统的一部分,涉及轨行区或临近轨行施工作业和设备安装,而轨行区的作业施工安全又是地铁施工中的重中之重,为此,为了确保工程顺利展开,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和设备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施工措施:1、轨行区的范围为站台的下面全部行车线路区域,包括区间内的隧道区域。
2、进入轨行作业之前,必须安轨行作业规范要求请点,批准后按给点的时间段,批准的作业区范围内进行施工作业和设备的安装。
未经批准,任何人严禁进入轨行区,更不用说作业施工、设备安装。
3、经批准进入轨行区施工作业,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在作业区的两头必须设立红色灯光警示标志,配置足够的照明灯具和通讯联络工具。
4、在轨行作业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有反光标志安全防护背心或马夹,必要时应身挂流动的红色小警示灯具。
5、施工作业、设备安装,严禁将设备器材和工具放置在轨道中心,不允许施工作业人员在区间轨道上长时间停留休息。
6、进入轨行区作业前,施工负责应明确讲清楚,区间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自身安全防护避难措施。
7、轨行区作业,特别是深入到区间隧道远区,原则上不允许单人独自行动。
轨行区作业安全防护方案

轨行区作业安全防护方案
一、作业范围及内容
本标段作业范围包括xx区间左右线、xx区间左右线堵漏。
二、作业程序
首先要提交轨行区作业计划申请,待xxx调度室审批后进行工作: 须带器具:照明头灯、伸缩梯子、防水堵漏胶.
三、作业计划的编制依据
按“三定”方法,即规定时间、规定力法、规定作业区进行编排计划和施工.
四、轨行区施工安全防护
严格按照《轨行区施工管理办法》进行施工,为认真执行地铁x 号线《轨行区安全管理办法》中的各项管理规定,杜绝无施工计划、无轨行区作业调度命令、无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无现场防护进入轨行区违规冒险作业,强化轨行区施工人员管理,确保施工行车安全、设备安全和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我郑重向轨行区安全管理小组承诺如下: 本单位施工人员做到:
1、上岗前经过轨行区作业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上岗.
2、进入工地,戴安全帽,穿防护服。
3、不坐卧钢轨休息,来车时及时避让列车,上下班不在铁路上行走,施工工料具不放在侵限位置(距钢轨中心2米内),不爬车、不钻车。
4、在施工前,提前一周递交下周施工计划,在计划未经批准、未下达轨行区施工调度命令前,不擅自进入轨行区进行施工。
5、在进入轨行区施工前,没有安排好现场防护或防护员没有到位时不进入现场进行作业。
6、做好文明施工,做到施工现场工完、料净、场地清。
本单位在轨行区进行作业如违背上述承诺,造成业主、监理单位下发施工安全、质量问题整改通知书或不良行为记录通知书及发生安全事故,自愿接受业主处罚。
五、单位负责人及电话
日常工作照片
日常工作照片。
轨行区安全防护措施

深圳市深装总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轨行区安全防护措施编制:审核:审批:青岛市红岛-胶南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公共区域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一标段日期:2017年10月08日0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牌 (1)第二章编制依据、原则、目的 (2)一、编辑依据 (2)二、编制原则 (2)1、安全第一的原则 (2)2、合理布局的原则 (2)三、编辑目的 (3)四、适用范围 (3)第三章建立计划调度室 (3)第四章轨行区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5)一、安全教育及交底 (5)二、落实轨行区安全生产责任制 (5)1、项目经理 (5)2、项目技术负责人 (6)3、安全主管 (7)4、施工负责人 (7)5、防护员 (8)第五章轨行区安全防护措施 (9)一、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9)二、施工用电安全防护措施 (9)1、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9)2、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10)3、电气防火措施 (10)4、使用与维护 (11)三、现场消防安全措施 (11)四、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12)五、“三宝”及临边的投入 (12)六、操作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13)七、特种作业人员安全保证措施 (13)八、轨行区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14)九、轨行区施工安全防护规定 (15)十、施工队的防护设备 (16)十一、紧急情况处置 (17)第六章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7)第七章轨行区安全薄弱环节的措施 (18)一、作业人员存在的安全隐患 (19)二、交叉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0)三、动火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 (20)四、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20)五、施工用电存在的安全隐患 (21)第一章工程概况牌第二章编制依据、原则、目的一、编辑依据为编制安全防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考虑与“三宝”“临边”防护有关的规范、标准。
如: 《安全帽》GB2811-2007、《安全带》GB6095-2009、《安全网》GB5725-200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高处作业分级》GB3608-2008、《密目式安全网》GB5725-200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本工程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轨行区管理办法》等。
轨行区管理办法

轨行区管理办法轨行区是指铁路、地铁、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系统中,供列车或车辆行驶的线路范围。
为了确保轨行区的安全和运营效率,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轨行区管理办法。
本文将围绕轨行区的管理要求、安全措施和管理流程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轨行区管理要求1. 安全第一:轨行区是轨道交通的关键部分,管理者必须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确保行车过程中不发生事故。
2. 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要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确保轨行区的正常运行。
3. 环境整洁:轨行区需要保持整洁干净,避免杂物杂草的堆积,以确保列车或车辆行驶的安全和顺利。
4. 定期维护检查:对轨行区进行定期的维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轨行区的正常运行。
二、轨行区安全措施1. 设立标志标线:轨行区内应设置清晰明确的标志标线,指示车辆行驶的方向和限制区域,避免误操作。
2. 安装信号设备:在轨行区的出入口处,应安装信号设备,确保车辆进出轨行区时的安全。
3. 防护设施建设:根据轨行区的特点和需要,设置合适的防护设施,如围栏、护栏等,以确保轨行区的安全。
4. 制定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对轨行区的日常运营、安全检查等进行规范,以确保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符合标准。
三、轨行区管理流程1. 风险评估:在轨行区投入运营之前,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 制定管理计划: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轨行区的管理计划,明确责任人和任务分工,确保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 定期巡检:安排专人对轨行区进行定期巡检,查看设备是否完好,清理杂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应急处理:在轨行区发生紧急情况时,要能够迅速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列车或车辆的安全。
5. 完善培训教育:对轨行区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四、轨行区管理的挑战与应对1. 人员素质:轨行区管理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保证轨行区的安全运行。
轨行区作业安全专项方案

轨行区作业安全专项方案作为轨行区作业安全专项方案,其目的是确保在轨行区进行工作的人员的安全,并避免因工作不当导致的事故发生。
以下是一份轨行区作业安全专项方案的示例,包括任务分工、安全措施和紧急情况处理等内容。
一、任务分工1.轨道维修人员:负责轨道的维修和修复工作,包括替换损坏的轨道和固定螺栓等。
2.信号人员:负责维护和修理信号系统,确保列车能够正常运行。
3.电气人员:负责维护和修理电气系统,确保列车供电正常。
4.检查人员:负责定期巡视轨行区,检查有无损坏或其他安全隐患。
二、安全措施1.准入资格: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关资质证书的人员,才能进入轨行区工作。
2.严格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工作前的准备、安全防护措施、工作过程的操作等。
确保每个工作人员在轨行区中都能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
3.安全装备:为每个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安全眼镜等。
4.职责分工: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避免互相干扰和冲突。
5.交通管制:在轨行区工作期间,应设置临时交通管制措施,如封闭轨道或设置临时安全警示标志,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三、紧急情况处理1.紧急情况预案:制定详细的紧急情况处理预案,包括火灾、意外伤害、列车失控等。
2.事故报告:一旦发生事故,工作人员应立即报告,同时启动紧急预案,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3.紧急救援:安排专业救援人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救援。
同时,配备急救设备,为受伤人员提供紧急救援措施。
四、定期检查和培训1.定期检查:定期对轨行区作业进行检查,包括工作人员的操作规程是否符合要求,安全装备是否齐全等。
2.培训计划:制定定期的培训计划,包括轨道维修技术、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工作人员始终具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总之,轨行区作业安全专项方案应该是全面而细致的,包括任务分工、安全措施和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的设计。
只有通过科学的安全方案,才能保障工作人员在轨行区的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轨行区作业施工安全措施

轨行区作业施工安全措施在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或运营中,轨行区作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出行安全,因此轨行区作业的安全也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施工前的准备、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范和施工结束后的清理等方面,介绍轨行区作业施工安全措施。
施工前的准备制定作业计划轨行区作业属于高危作业,作业前需要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
作业计划要考虑人员、设备的安排,衔接工序和不时之需的预案。
还应该明确每个施工节点的安全防范措施与负责人,并应与轨道运营公司进行沟通和协调。
安全培训和考核在施工之前,需要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
培训内容应包括作业流程、安全防范措施、现场应急处置等内容。
同时,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和安全评估,确保所有施工人员都满足作业条件,不会存在安全隐患。
采取防护措施轨行区施工需要采取多种防护措施,确保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
防护措施包括:安装临时道岔、设置巡视员、设立警示标志和用具、铺设绝缘垫或绝缘器材等。
施工中的安全防范严格管制人员进出人员进出是整个作业中最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环节。
在轨行区操作过程中,应使用严格的进出制度和检查程序,确保所有进出人员都是合法的,同时注意加强人员防护和安全监管,避免发生损伤或意外伤害事故。
防止歧路冒网在进行作业时,需要加强对轨行区的监管和严格控制施工车辆。
如果施工车辆发生失控或翻车等意外事件,易引起歧路冒网的情况。
因此,施工时应严格控制车速,保证车辆稳定性,并在岔口等重点部位设置专人进行引导和控制。
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工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比如对于焊工、工程机械操作人员,应统一着装,戴好安全防护设备,减少因施工不慎或操作不当造成的安全隐患。
施工人员还需使用施工道具,防止铁路道上因工具掉落而引发的事故。
施工后的清理清理施工场地施工结束后,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和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
尤其是轨行区内的清理工作要非常扎实。
轨道交通工程线及轨行区安全管理(事故案例分析)

三、施工运输安全管理
使用单位应在使用前一日向调度室汇报次日使用计 划(使用地段、设备编号、计划使用时间、现场负 责人和防护员姓名)。当日使用小平车时,施工单 位必须派联络员在调度室(车站)进行登记。
轻型车辆在使用时应遵守《轻型车辆使用承认书》 中规定的运行区间里程范围和作业时间,严禁超范 围、超时使用,并指派专人负责跟随车辆进行防护 及防溜措施的实施与盯控。
对于不需进行线路封锁的施工,当本线或邻线 列车接近时,防护员必须及时发布下道避车命 令。并保障工机具、材料在限界以外。
25
三、施工运输安全管理
防护员的站立位置应视线良好,能充分观察到 来车情况;并加强与驻站联络员联控。
防护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脱岗,不得随 意移动防护信号。
当列车接近时,防护员不得随意在线路上走动, 应站在列车前进方向左侧(面对来车方向右侧) 正确显示防护信号。
4
一、安全守则
严禁作业人员在车下、道心、钢轨站立坐卧;横越 线路时,应“一站、二看、三通过”;严禁钻车或 从车钩处通过;横越停留的机车、车辆,应在距其 端部5m 以上距离处通过。
严禁施工人员扒乘机车车辆,因工作需要上车时, 必须经机组负责人同意。运载人员车辆应有相应安 全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不得损坏线路上的任何设备设施。
28
三、施工运输安全管理
区间线路上进行影响行车的施工时: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地段的两端800m处设置防护 员显示停车手信号,距离施工地点20m设置移动 停车信号牌。(单线、双线的设置如下)
29
三、施工运输安全管理
区间线路上进行不影响行车的作业时: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地段的两端500-1000m处设置作业 地点标及防护员,施工地点应设置现场防护员,并在 铁路限界外侧设置防护带,避免作业人员、工具、材 料侵入限界。
6、轨行区安全防护措施

封面作者:Pan Hongliang仅供个人学习深圳市深装总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轨行区安全防护措施编制:审核:审批:青岛市红岛-胶南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公共区域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一标段日期:2017年10月08日0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牌 (5)第二章编制依据、原则、目的 (6)一、编辑依据 (6)二、编制原则 (6)1、安全第一的原则 (6)2、合理布局的原则 (6)三、编辑目的 (6)四、适用范围 (7)第三章建立计划调度室 (7)第四章轨行区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9)一、安全教育及交底 (9)二、落实轨行区安全生产责任制 (9)1、项目经理 (9)2、项目技术负责人 (10)3、安全主管 (11)4、施工负责人 (11)5、防护员 (12)第五章轨行区安全防护措施 (13)一、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13)二、施工用电安全防护措施 (13)1、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3)2、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14)3、电气防火措施 (14)4、使用与维护 (15)三、现场消防安全措施 (15)四、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16)五、“三宝”及临边的投入 (16)六、操作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17)七、特种作业人员安全保证措施 (17)八、轨行区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18)九、轨行区施工安全防护规定 (18)十、施工队的防护设备 (20)十一、紧急情况处置 (21)第六章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21)第七章轨行区安全薄弱环节的措施 (22)一、作业人员存在的安全隐患 (23)二、交叉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4)三、动火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 (24)四、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24)五、施工用电存在的安全隐患 (25)第一章工程概况牌第二章编制依据、原则、目的一、编辑依据为编制安全防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考虑与“三宝”“临边”防护有关的规范、标准。
如: 《安全帽》GB2811-2007、《安全带》GB6095-2009、《安全网》GB5725-200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高处作业分级》GB3608-2008、《密目式安全网》GB5725-200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本工程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轨行区管理办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轨行区安全防护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铁路轨行区已成为城市中少数无法避免的高风险区域之一。
轨行区上行驶的高速列车和电车以及维修及检修人员的作业都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以保障行车和人员安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轨行区所采取的一些关键措施以确保行车和人员安全。
轨行区的安全防护措施
1.绝缘鞋垫和安全带:轨行区内的高电压要求作业人员必须
穿戴绝缘鞋垫和安全带,以避免意外接触电源。
使用绝缘鞋垫可以将工作人员与地形隔离,即使有电流从地面流过也不会对工作人员产生影响。
此外,工作人员还应穿戴安全带以确保在工作位置上安全固定。
2.安全警告标志牌:在轨行区域内,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
例如电气危险、高压危险和机械危险等。
在区域内显著位置处设置标志牌和警告牌可以提醒行人和车辆警惕,并对危险区域实施管制。
标志牌和警告牌应该清晰易懂,不能有模糊或误导性的信息,应该保证任何人都能够理解并且绕过这些区域。
3.轨道隔离设施:在轨行区域内的轨道两侧都设置了隔离设
施来保护工作人员和行人。
这些隔离设施通常由一些红色或黄色的警示带或栏杆构成,以防止人们误入轨道区域。
4.安全监控设备:在轨行区域内安装了安全监控设备,包括
摄像头和其他监控设备,以电子方式监视轨行区域内的情况。
这
些设备可以协助相关人员实施追踪工作,并在出现危险时及时触
发报警系统。
此外,安全监控设备也可用于监视和优化轨行区管
理的同时,确保其畅通无阻。
5.培训和教育:通过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员工的
职业操作技能和知识水平,以提高其对轨行区域安全的意识和认
知。
这包括教育员工有关人身安全、人身防护和紧急情况下的急
救等课程。
此外,一些培训计划还需要参加者必须通过测试证明
自己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以确保他们可以恰当地处理紧急情况。
结论
在轨行区域内进行工作和运行是极其危险的,必须严格遵循操作标
准和安全规定,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人身和行车安全。
这
篇文章所列举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不是所有的,但它们是确保轨行区域
安全最重要的部分。
在培训工作人员的同时,加强管理和监督等方面
的建设也是很必要的。
我们相信只要认真采取一系列措施,可以提高
轨行区域的安全等级,减少危险,为城市的交通运输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