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合集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作者:徐其岭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

方法本次共选择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微创组)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微创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均少于开颅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近年来,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比率显著升高,高血压脑出血属其中常见的一种类型,病情危急,及时有效的救治是降低致残和致死率的关键[1]。

随着微创医学的进步,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渐在本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除可快速止血外,对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本次选取相关病例,就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次共选择研究对象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龄57~68岁,平均(62.9±3.1)岁,术前GCS评分(7±1)分。

颅内出血均经CT检查证实,血肿量应用多田公式估算平均(52±9)ml。

小脑出血6例,基底节区脑出血53例,额顶叶脑出血10例,额叶脑出血11例。

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验实验知情同意收书,并排除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按微创组和开颅组各40例划分,组间一般情况具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方法开颅组:本组选取病例气管插管麻醉下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订,手术切入口于血肿量最大处选择,颅骨钻口,骨窗约3 cm,用脑穿针在切开硬脑膜后行血肿穿刺,用细吸引器头在显微镜放大下吸除血肿,反复冲洗至彻底清除,术后注意观察颅内压。

微创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微创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1 资 料与方 法
决定 拔针 , 一般术后 3 4d — 拔针 , 多 6d 最 内要拔针 。
1 一般资料 . 1
选择 2 0 年 1 04 月至 20 年 1 08 月
1 . 开颅 组 .2 2
全 麻 , 据血 肿 的部位 和 范围在 根
于我 院外科 诊 治 的 8 例高 血 压性 基底 节 区脑 出血 患 额颞顶部做相应马蹄形切 口或耳前弧形切 口, 4 常规骨
钻孔引流组4 例 , 2 每一组又各 自以术前血肿量小于 I 统 计 学方 法 实 验 数据 用 S S 30 . 3 P S1.软件 6 和 术 前 血 肿 量 大 于 6 两 方 面 进 行 比较 观 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用)检验 , 0ml 0ml C 2 以P<0 5 . 为差异 0 察 。所 选 病 例 无 构 成 手 术 禁 忌 证 的 严 重 全 身 疾 病 具 有统 计学 意义 。 ( : 脑 干出血 或未 累及脑 干 ; 如 非 除外颅 内动脉 瘤 或血 2 结 果
3—o 1 7 06 的3例病人中, m 开颅手术组和微创钻孔引流手术组在手术疗效、 预后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 尸>
05 . O 。而血肿量大于6 l 7 0 的4 例病人中 , m 开颅手术组在手术疗效 、 预后等方面优于微创钻孔 引流手术组 , 其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r P<O 5。结论 .) 0 对于病情相对较轻者 ( 基底节 出血量为 3 — 0m1, 0 6 )开颅手术 和微创 钻孔 引流术 疗效差别不大 , 但对于病 情相对较重 者( 基底节 出血量大于 6 )开颅手术优于微创钻孔引流术。 Om1, 【 关键词 】 高血压脑 出血 ; 开颅 手术 ; 微创钻孔引流手术
2 0 年 1 我 院 收治 的符 合 手术 指 征 高血 压 性 基底 用 C 08 月 T复 查有无 再 出血 及尿 激酶 的溶 栓情 况 , 根据 C T 以 节脑出血病例 8 例 ( 4 分出血量为 3一 0 l O 6 组和出血 也可 以决定 尿激 酶应 用 的次数 。手术 应在 发病 2h m 量 大于 6 组) 0 ml 进行 研究 , 结开颅 手 术和微 创 钻孔 后进行 。术后 抽 吸 、 总 冲洗 、 化每 日12 , 液 - 次 尔后 酌情 每天或 隔一 天复查头颅 C 了解血肿残 留量 与针位 以 T, 引流手术的疗效情况。

微创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分析

微创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9 年第 6 卷第 8 期2019 Vol.6 No.870微创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分析霍志强,高雷*(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人民医院,陕西西安 710400)【摘要】目的 在脑出血治疗中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的安全性对比。

方法 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共有95例患者参与此次研究。

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在脑出血治疗中采用微创手术的方式,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安全性;开颅手术【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08.70.01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类常见的并发症,此类并发症具有突发性,发展非常急促,会导致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所以,在临床上要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提升治疗安全性。

本文分析微创手术和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安全性,为今后脑出血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9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55例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

对照组有40例患者,采用开颅手术治疗。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接受全面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患者在手术前接受全麻,选择合适的体位,在确保麻醉效果合格后,接受CT检查,确定血肿的位置,并且设计切口,将切口的位置沿着头皮开一个弧形的切口,切口的长度为305厘米,采用头皮夹进行止血操作。

手术完成后,采用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直到液体变得清澈。

在患者没有出血症状后关闭患者的切口,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引流灌注。

传统开颅术、小骨窗微创开颅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对比

传统开颅术、小骨窗微创开颅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对比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71期 195·临床研究·传统开颅术、小骨窗微创开颅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对比周敏锐1,刘学斌2,刘仁松3(1.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江苏 扬州;2武警天津总队机动支队,天津;3武警内蒙古总队呼和浩特支队,内蒙古 呼和浩特)摘要:目的分析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采用传统开颅术或小骨窗微创开颅术的治疗价值。

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骨窗微创开颅术予以治疗。

结果两组术后6h的颅内压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2h、24h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脑功能恢复良好率为83.33%,对照组为53.33%(P<0.05)。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采取小骨窗微创开颅术的治疗价值高于传统开颅术。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传统开颅术;微创开颅术;小骨窗中图分类号:R722.15+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71.101本文引用格式:周敏锐,刘学斌,刘仁松. 传统开颅术、小骨窗微创开颅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1):195.0 引言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的严重性并发症,容易造成患者残疾及死亡,此类患者多采取手术方案治疗,以往治疗中多采取传统开颅手术,然而该术式中耗时较长,且对脑组织损伤相对较高,容易诱发术后并发症。

随着近年来微创手术的应用和推广,通过采取小骨窗开颅术可实现创伤小、血肿清除彻底和切口愈合良好等优势[1]。

本文旨在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传统开颅术或小骨窗微创开颅术的治疗价值。

1 资料及方法1.1 常规资料抽取院内自2017年3月起,到2019年3月拟行手术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组。

观察组:30例,男女性别比为17/13,年龄区间处于56~75岁,均值(62.4±1.3)岁,高血压病程3~16年,病程均值(7.2±0.4)年。

高血压病脑出血微创清除术与开颅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高血压病脑出血微创清除术与开颅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管浆 膜层及 系膜 ,缝合 完毕检查有 无活动性 出血 , 自 麻 醉导管 内注人
入院 时间 顺序 分微 创 血肿 清 除术 组及 常规 开 颅手 术 组各 7 0 例 分别 实施 常规 开颅 手术 及微 创血 肿 清除 术 。结果 微 创 血肿 清 除术 组手 术 时间
平均为 ( 5 0 . 3 4 ±1 1 _ 3 5 ) mi n 、 术 中 出血 平均 ( 1 6 . 1 2 ±4 . 0 4 ) mL 、 术后 并 发症 发生率 4 . 2 9 % 低 于 常规 开颅 手术 组 的 ( 7 6 . 5 1 ±1 8 . 8 9 )mi n 、 ( 9 7 . 4 5 ±1 5 . 7 0 )mL 、1 8 . 5 7 % ;微 创血 肿 清除 术 组 总有 效 9 2 . 8 6 % 与 常规开 颅 手 术组 的 9 4 - 2 9 % 比较 无统 计 学意 义上 的差 异 创术 治疗 高血 压脑 出血 对 脑 组织损 伤 小 ,效 果可 靠 ,对 全身影 响较 少 ,操作 简单 ,适应 证广 ,值 得 临床应 用。 【 关键 词 】 高血压 病 ;脑 出血 ;微 创 清除 术 ;开颅 手 术 ;比较 <0 . O 5 ) 。结 论 微
①对 端端 吻合 输卵管 断面时 ,对位 要准确 ,黏 膜层不要 外翻 。② 缝针进入 肌层不宜过 深 ,防止组 织挤压使管腔 缩小 。③不宜缝合黏 膜
层和剪 除黏膜 ,防止 出血和管腔相 互粘连 ,导 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腔缩小 。④如果 管
输 卵管断 端3 、9 、1 2 点处 间断缝 合肌层 3 针 ,然后 间断加 固缝合输 卵
创血 肿清 除术有其 独特 的优 势Ⅲ。近 年来我 院应用 微创清 除术治疗 高
血压脑 出血 ,取得较好效 果 ,现报道如 下。

开颅与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分析

开颅与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分析

【 k e y w o r d s】 m i n i m a l l y i n v a s i v e t r e a t m e n t ; c r a n i o t o m y ; h pe y r t e n s i v e i n t r a c e r e b r l a h e m o r r h a g e ; c o m p a r a t i v e e f  ̄ f c a c y 【 中圈分类号】 R 7 2 2 . 1 2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 1 0 0 4 — 4 9 4 9 ( 2 0 1 4 ) 0 3 — 0 高 血 压脑 出血 临床 对 比分 析
钟 挥
( 四川省德 昌县 中医院脑外科 四川 德 昌 6 1 5 5 0 0 )
【 摘 要】 目的: 探讨分析微创与开颅 手术治疗 高血压脑 出血 的临川疗效 , 并 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 。方 法: 对我 院近期收治 的 1 2 0例 高血压脑 出血
r e b r l a h e mo rh a g e d u e t o s u r g i c l a t r a u ma ,s i mp l e o p e r a t i o n,h i g h e ic f i e n c y t r e a t me n t ,wo th r y o f p r o mo t i o n .
o f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w i t h s i ni g i f c a n t s t a t i s t i c l a s i ni g i f c a n c e( P< 0 . 0 5 ) .C o n c l u s i o n :Mi n i m ll a y i n v a s i v e S U c l a t r e a t m e n t o f h y p e r t e n s i v e i n t r a c e -

微创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附85例报告)

微创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附85例报告)

微创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附85例报告)甘健康;于秀;周鸿昌
【期刊名称】《西南军医》
【年(卷),期】2005(7)6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微创组32例,术前定位根据头颅CT显示的血肿中心为靶点,应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微创粉碎针(北京产)行脑内血肿穿刺抽吸,清洗,减压后接引流管持续引流治疗.开颅组30例常规开颅手术.结果微创组治愈好转25例(78.1%)死亡7例,开颅组治愈好转21例(70%)死亡11例,两组比较微创组疗效显著(P<0.05).结论应用微创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微创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其效果明显优于惯用的开颅手术,且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尤适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甘健康;于秀;周鸿昌
【作者单位】遂宁市中医院外科,四川,遂宁,629000;遂宁市中医院外科,四川,遂宁,629000;遂宁市中医院外科,四川,遂宁,629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4
【相关文献】
1.微创置管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J], 翟景光;王卫亚;肖尚领
2.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比较研究[J], 朱宝成;万鹏
3.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J], 苑来生
4.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比较 [J], 韦英光
5.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J], 温兴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置管与开颅手术的疗效比较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置管与开颅手术的疗效比较
1 . 3疗 效 判 断 标 准
血 患者 的格 拉斯哥 昏迷指数 ( G C S ) 评 分 ≤ 9分 , 并且在 患者或
治疗 1 个月 后 , 根据将 G O S评分量 表 ( 格 拉斯 哥预后 评分
家属知情并 且同意的情况下 以随机 的方式将 患者分为开颅手术 量表 ) 进行近期疗效评 定:V恢 复 良好 , 患者 能够重新进入正 常 组 和微创置 管引流组 。 的社交 生活, 并能恢复工作 , 但可遗 留有各种轻 的神经学和病理 以微 创 置 管 手 术 进 行 治 疗 的患 者 为 4 6例 , 其 中男 3 3 例, 女 学缺 陷 ; 1 V中度残疾 , 能够对 自身 的生活进 行 自理 , 但 是有 中度 1 3例; 年 龄为 3 1~ 8 2岁 , 平均 5 6 . 7岁 ; 出血部 位 : 壳核 3 l 例, 病残 ; Ⅲ重度病残 , 患者无法对生活进行 自理 , 但有意识 ; Ⅱ植物 出血量 2 5~ 1 0 0m L : 丘脑 7例, 出血量 2 5~ 7 0m L : 脑叶 2 例, 生存 , 无意识但可存活 ;I 死亡 。优 良为 V恢 复良好 和Ⅳ中度残
1 3例 , 严重 型 ( 3~ 4分) 3例 。
( B a r t h e l 评 分表 ) 进行 判 断 , A D L 1 : 1 0 0分 , 患 者 日常生 活功 能
采 取开 颅去 骨瓣 手术进 行治 疗 的患者为 5 0例 , 其 中男 3 0 良好 , 不 需要他人 帮助 , 能控制大 小便 , 能 自己进食 、 穿衣 、 床椅
【 摘要 】 目的 比较 应用微创置管引流与开颅手术救治高血 压脑 出血的疗效 。方法 选取 9 6 例高血压脑 出血病例 , 随机分成微 创置 管引流组 ( 微 创组 ) 与开颅手术组 ( 开颅组 ) , 微创组 4 6 例采用定 向置管引流方法 , 开颅组 5 O 例采用去 骨瓣减 压法。 比较两种方法 1 个月和 6 个月的疗效 。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别接受微创手术治疗与开颅手术治疗的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与参考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预后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比开颅手术治疗,微创手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对患者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标签:微创手术;开颅手术;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是导致脑出血的重要原因,临床调查显示,在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高血压脑出血占80%以上[1]。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致残率与死亡率极高,因此临床多早期给予患者外科手术以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解除受损神经元的压迫,预防、减轻出血后的系列病理变化[2]。

近年来,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重大疾病。

开颅手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规手段,然而这一手术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大,因此探讨更为安全、疗效更好的手术方式有着显著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旨在比较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微创手术)与参考组(开颅手术),观察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38~80岁,平均(51.23±2.01)岁,出血量31~75 ml,平均(45.66±2.55)ml,出血部位:脑疝6例,小脑1例,脑叶10例,基底节区8例,入院时患者意识状态:嗜睡1例,浅昏迷9例,中昏迷11例,深昏迷4例;參考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39~79岁,平均(50.78±1.99)岁,出血量30~79 ml,平均(44.98±2.38)ml,出血部位:脑疝5例,小脑1例,脑叶11例,基底节区8例,入院时患者意识状态:嗜睡2例,浅昏迷8例,中昏迷12例,深昏迷3例。

两组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手术,患者平躺,局部麻醉,根据CT对出血部位明确,选择北京万福特公司生产的长度适合的YL-1型血肿粉碎穿刺针,对于血肿破入脑室或血肿较大者可使用双针或者三针。

将液态血肿抽出,之后将尿激
酶2万单位分次注入,闭管1~4 h后开放冲洗引流,闭管期间动态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达到满意度后拔针。

参考组:患者行开颅手术,患者全麻,观察头颅内血肿位置做大骨瓣,术中入口选在距离皮层最前区域。

手术在显微镜下操作,采用较低输出功率电凝与较小负压吸力,手术操作尽量控制在血肿腔,并尽可能的避免对血肿周围结构的电凝操作,部分小血块在较深位置或者与重要的功能区粘连较为紧密,无需强行清除,从而避免反复电凝操作与再出血。

术后常规将骨瓣去除,以充分减压。

对于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同时给予脑室置管外引流术。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

追踪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判定预后:1级,患者日常生活恢复正常;2级,功能部分恢复,可独立生活;3级,需要他人帮助行走;4级,无法下床,需卧床,意识清晰;5级,植物生存状态或死亡。

其中预后良好为1、2级总和,致残为3、4级,不良为5级[3]。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所有数据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水电解质平衡紊乱、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8%,参考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颅内再出血、2例水电解质平衡紊乱、2例营养不良、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4%,患者经积极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均消失,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ADL预后比较
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患者明显多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疾病患者明显增多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高血压病可诱导脑底小动脉病理性变化,并可以引发小动脉瘤的发生,诱导基底节部位出血,出现脑损伤。

现代研究显示,针对性给予患者手术治疗能够尽早清除血肿,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显著降低残疾率与死亡率[4]。

传统开颅手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大,患者术后机体恢复较差,极易出现并发症,影响预后。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现代微创手术技术日趋完善。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首要考虑挽救患者生命与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选择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是关系到术后患者康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5]。

由于受到患者术前意识、出血部位、血肿大小、病程进展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关于脑出血患者手术方式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传统开颅手术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全麻,同时手术操作时间较长,容易导致感染等并发症,手术风险相对较大;在清除颅内血肿时,会对大脑功能造成极大损伤,患者术后治愈率较低,预后较差[6]。

同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年龄多比较大,伴随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及心血管等基础疾病等,尤其是术后患者自主呼吸能力较差,拔管难度大而需长时间机械通气或气管切开等,无法避免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预后产生严重不良影响[7]。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已经日趋完善,手术方法较多,如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开颅时无需翻瓣,能够快速准确地直达血肿腔,配合显微镜对血肿冲洗、引流与置换处理,可尽早对血肿对脑组织造成的压迫解除,快速降低颅内压,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

在显微镜下操作,血肿清除率能够显著提高,同时避免了开颅造成的继发性感染,改善预后。

然而在操作时,医护人员必须严格监控患者情况,一旦出血量较大,则必须立即转开颅手术,并配合骨瓣减压治疗,避免出现不良后果[8]。

本次研究中则采用穿刺粉碎技术,抽取颅内血肿,并粉碎剩余部分,采用电钻与YL-1型号的一次性穿刺针,配合血肿粉碎药品与粉碎器,将颅内血肿排出。

穿刺针能够自动固定,同时能够人工控制,将颅内血肿的血液抽取,液化颅内血肿,并冲洗处理。

穿刺针在术中可才采用靶点固定,因此不会出现渗液现象,术后患者出现感染的概率显著降低。

然而在某些方面微创手术也有不足,手术者必须充分了解:首先是置管位置与穿刺点必须准确选择,避开重要血管;其次是在术中,对引流管角度进行调整时难度较大,这就需要医生在术前仔细反复阅片并对血肿大小等认真测量,避免重复插管,达到最佳效果;再次微创手术后患者若出现再出血,则止血难度大,若给予患者血管收缩剂+冰盐水+局部止血剂冲洗引流后,止血效果不佳,则需立即开颅止血。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3个月随访中,能够发现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优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见,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手术中,微创治疗对患者创伤更小,术后患者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显著降低。

参考文献
[1]陈利涛,张丽兴,蔡少松,等.软通道微创术与开颅术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2014,14(11):49-51.
[2]李振华,王石磊,吴鹤飞.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4,13(5):453-454.
[3]王晓东,张恒柱,董伦,等.超早期气管切开术对大量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14(1):68-71.
[4]杨文明,丛明,张振兴.微创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4,13(4):360-361.
[5]郭孝龙,程小兵.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4):884-886.
[6]周国林.超早期手术与早期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9):57-58.
[7]林顺江,尹善浪,邵俊卿,等.微创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1):1477-1478.
[8]肖鹏,朱宝成,万鹏.定向软通道微创术与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照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12):1817-18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