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良方〗中风后遗症4验方,不敢私藏
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病例

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病例
,66岁,2015年2月底中风,6年前曾中一次,左侧。
此次右侧,右上肢麻木但活动基本不受限,右下肢麻木、无力、足外扫,无法蹲、起,需人抱着蹲下,抱着起身,需用拐行走。
2016.12.16日来我店针灸治疗,
取穴:木火处寻乌筋放血,针灵大、足三重、下三皇,留针1小时,术后竟可无需拐缓慢行走。
病人非常高兴。
12.17二诊,取穴:健侧木火(留针10分钟,让其走动)下三皇、三重,患侧内通关、通山、通天。
之后:1,灵大、下三皇、足三重。
2,阴陵泉透阳陵泉、肾关、四肢、内三通。
两组交替针,10次后可完全不用拐,自行上下楼,坐公交,上厕所,洗澡,蹲起也不需要人抱,走路脚不外扫,病人极满意。
双下肢浮肿时好的坏,第二疗程,两组穴交替扎:一,灵大、水曲、肾关、中上九里。
二,水曲、太冲、四肢、肾关。
第二疗程针八次,患肢可抬起(但膝平不了大腿根)半年后随访,已无须拄拐,不需要人陪伴。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方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方作者:汤铁城来源:《老友》2021年第11期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均可导致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后遗症。
中医称之为“偏枯”,是“窍闭络阻”使人体气血精津升降出入障碍的恶果。
历代中医为此不懈寻求恢复生理功能和优化生命质量的康复手段,更强调早治不误。
本文列举数方,供患者参考。
中风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清、口角流涎、大便干结,或见遗尿与小便不禁,舌紫暗有瘀点、脉弦细涩等。
证属气血亏虚、瘀阻脑络。
宜益气活血、行瘀通络。
主以补阳还五汤(黄芪30~60克,赤芍、归尾、桃仁各9克,地龙、川芎各6克,红花5克),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过滤液,上、下午分服。
舌为心之苗窍,中风后舌强不语或语言不清、口眼歪斜、口流涎多,舌淡苔厚、脉多浮滑。
证属风痰壅盛、滞阻心窍。
宜祛风逐瘀、豁痰开窍。
主以神仙解语丹(制禹白附、石菖蒲、远志、天麻、羌活、胆星各30克,全蝎12克,木香15克,共研为末,做成蜜丸,每次服6克,每日2次,取薄荷10克、生姜2片煎汤送服)。
中风后半身不遂、肌肉酸痛、肩臂麻木,舌淡脉虚,以及其他体质虚弱的风湿痛患者。
证属血虚有寒、气虚络痹。
主以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15克,桂枝、白芍、生姜各9克,大枣5枚),每日1剂,用米酒酿与清水各半煎2次,合并过滤液,上、下午分服。
中风后经脉空虚,卫外不固,突发口眼歪斜、肌肤麻木、语言失利,舌淡脉虚。
证属卫弱气虚、风邪中络。
宜实卫调营、祛风通络。
主以大秦艽汤(秦艽15克,独活、白术、茯苓、生熟地各12克,羌活、防风、白芷、当归、黄芩各10克,石膏16克),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过滤液,上、下午分服。
中风后头晕目眩、耳鸣目糊、心烦口苦、血压增高、眼底动脉硬化、舌红脉弦。
证属肝阳上亢、化火动风。
宜育阴制阳、清热息风。
主以天麻钩藤饮(天麻9克,钩藤12克,生石决、夜交藤、益母草各15克,怀牛膝、黄芩、茯神各9克,栀子6克,杜仲、桑寄生各10克)。
如上法用水煎服。
名老中医治中风医案

名老中医治中风医案中风(stroke),是指因脑血管病变而引起的脑功能损害。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言语、运动、认知和感知障碍等各种症状。
中风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治疗,因此选择一位名老中医的治疗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一位名老中医治疗中风的医案。
病案:男,72岁,中风后左半身瘫痪,面部略微歪斜,言语不清,左手无力,左腿跛行,情绪不稳定,睡眠质量下降。
初诊时,老中医详细了解了患者的中风病史、既往病史和饮食习惯,进行了中医四诊,发现其脉浮紧,舌红苔黄。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老中医初步诊断为中风后证。
治疗:老中医设计了一套中药配方,并结合针灸和推拿疗法。
具体治疗方案如下:1. 中药治疗:老中医选用了脑健康汤的方剂,包括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淮山、川芎、当归等中草药,且每天按时给患者服用。
治疗过程中,老中医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中药的作用调整了剂量和配方。
2. 针灸疗法:老中医使用了绿色针灸(即无痛针灸)的方式,选取了手太阳膀胱经等穴位进行治疗,用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病情。
治疗过程中,老中医根据针灸效果和患者的反应修改了穴位和治疗时间。
3. 推拿疗法:老中医使用了手推功夫,以调整患者身体平衡、平缓肌肉萎缩、尽可能地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老中医在过程中反复对患者进行观察,根据患者的病情,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效果: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
面部和言语渐渐恢复正常,左手和左腿运动能力明显增强,走路也变得更加稳定。
患者情绪也变得更加稳定,睡眠质量也大大提高。
治疗后几个月,老中医继续按照上述的治疗方案进行,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和改善。
结论:中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正确认识和治疗非常重要。
经过老中医的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推拿疗法,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和改善,也说明了中药在治疗中风方面所具有的良好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配合现代医学,采用综合治疗,最终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民间老中医献出来的中风秘方仙方、脑血栓后遗症及半身不遂家传绝招

民间老中医献出来的中风秘方仙方、脑血栓后遗症及半身不遂家传绝招中风后遗症方药及用法:川牛膝12克,桂枝10克,赤芍12克,生黄芪30克,当归12克,全蝎5克,地鳖虫12克。
水煎分2次服。
主治:中风后遗症。
半身不遂方方药及用法:木防己6克,赤芍12克,黄芪15克,地鳖虫12克,丹参30克。
水煎分2次服。
主治:半身不遂。
来源:一位老中医的笔记中风仙方主治:中风后半身不遂,或手足废弛、肢体瘫痪,或患侧不仁,微带痉挛,以及伴随而来的口眼歪斜,语言障碍、大便不下、或步履蹒跚。
基本方:生黄芪二至四两、干木耳三钱、川续断五钱、全蝎三钱、地龙一钱半、川穹一钱半、云母石四钱、桃仁泥二钱加减:1、面赤亮,脉滑数,弦劲,血压高者,地龙加至三钱,云母石换为石决明六至八钱。
2、脉牢迟或微弱者,全蝎加至五钱,木耳加至五钱,甚者加升麻三钱、附子三钱。
3、偏于手臂者,加桂枝三钱、桑枝五钱至一两。
4、偏于腿足者,加木瓜三钱、川牛膝三钱、防己三钱。
5、患肢感觉痹痛者,加海桐皮三钱、防己三钱6、口角、颜面或手足颤动着,加钩藤勾三至五钱,痉挛着再加蜈蚣一至三条。
7、语言不清或失音者,加僵蚕一至三钱,土元一至三个,菖蒲三钱。
8、只口眼歪斜加升麻三钱、牛膝三钱、蝉蜕三钱。
9、大便不下者,加火麻仁三钱。
10、初起加灵仙五分至一钱、防己一钱、血竭花一钱'发热者加桑叶三至五钱。
11.失治日久患肢废弛者,全蝎加至五钱,加壁虎(焙黄)一至三只。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禁忌:忌食猪肉及辛辣刺激物,忌受潮湿风凉,禁忌恼怒动气。
治验:孙某,女,63岁,数年来,经常眼黑目眩,步履不整。
与家人吵架后,突然头痛,继而眩晕,口眼歪斜,口角流涎。
住院后,熏晕仍然发作,歪斜依旧。
用基本方加升麻三钱,全蝎用到五钱,石决明八钱,桃仁、地龙三钱,三剂后见效。
继续服用10剂后,口眼,眩晕均轻微。
大活络丸继服.验方治疗半身不遂生黄芪三两、全当归五钱、桃仁泥五钱、川红花三钱、地龙三钱、川杜仲五钱、小川芎二钱、地黄七钱、土鳖虫三钱、怀牛膝五钱、赤芍三钱、生甘草二钱、三七粉一钱半(分3次冲服)用法:每次加水适量煮取150ML加入三七粉五分,作一次服下,每日早午晚各煎服一次。
【偏方】张仲景治疗中风的秘传偏方

【偏⽅】张仲景治疗中风的秘传偏⽅学习学习岐黄名家岐黄名家偏⽅偏⽅秘⽅⼤全秘⽅⼤全中风⼜称为急性脑⾎管疾病,是⼀种⾮外伤性⽽⼜发病较急的脑局部⾎液供应障碍引起的神经性损害。
因其发病急骤,故也称为卒中或脑⾎管意外。
⼀般分为出⾎性和缺⾎性两类。
属脑出⾎、脑⾎栓形成、脑栓塞等范畴。
临床表现为突然昏厥,不省⼈事,并伴有⼝眼⼝喝斜、⾆强语謇、半⾝瘫痪、⽛关紧闭或⽬合⼝张、⼿撒肢冷、肢体软瘫等。
重者可突然摔倒、意识丧失、陷⼈昏迷、⼤⼩便失禁等。
中医学认为,脑溢⾎⼤体属于中脏中腑范畴,脑⾎栓、脑栓塞为中经、中络范畴。
乃因患者平素⽓虚⾎亏,⼼、肝、肾三脏阴阳失调,或招受外邪或内伤七情⽽致病。
三七粉治中风【⽅剂】三七粉5-10克。
【⽤法】上⽅为1次量,温开⽔冲服,不能⼝服者予以⿐饲。
【功效】⽌⾎活⾎,⾏瘀化瘀。
【主治】中风【验证】李某,男,60岁。
因头痛、呕吐(呕吐物为咖啡⾊)、左侧偏瘫3⼩时。
经头部CT 检查为右侧内囊区出⾎。
⼼电图提⽰:急性⼼肌缺⾎。
对病⼈予以常规抢救治疗,但病情改善不明显。
遂改投三七粉10克,置于冰镇⽔150毫升中予以⿐饲,2⼩时后再次使⽤。
此后,病情逐渐稳定。
次⽇意识渐清,排⿊⾊⼤便1次。
继给三七粉10克,2次⿐饲。
第三天,能吞咽饮⾷。
停⽌⿐饲,改⽤三七粉7.5克,每⽇2次冲服。
经2个⽉治疗,病愈出院。
⽔蛭娱蚣治中风【⽅剂】⽔蛭、⼭药各15克,蜈蚣3条,僵蚕12克,全蝎6克,丹参24克,川芎⽢草各10克。
【⽤法】每⽇1剂,⽔煎,分2次⼝服,10剂为1疗程。
【功效】活⾎化瘀,补益肝肾。
【主治】脑⾎栓形成。
【验证】⽤此⽅治疗惠者26例,平均治疗45天,痊愈16例,显效5例,进步4例,⽆效1例,总有效率为96.2%。
地龙蕊根治中风【⽅剂】地龙25~40克,葛根30~50克,红花(后⼊)15~20克。
【⽤法】每⽇1剂,⽔煎,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功效】祛风化痰,⾏瘀通络。
【主治】脑⾎栓形成。
【验证】⽤此⽅加减共治86例,治愈44例,占51.2%,显效30.2%,好转10例,占1.7%,⽆效6例,占6.9%,总有效率为93.1%。
孙思邈留下的治疗中风方子,可以了解一下

孙思邈留下的治疗中风方子,可以了解一下孙思邈留下的治疗中风方子,可以了解一下现在中风的患者是非常多,而且有这个年轻化的趋势。
这个中风一旦发作,是非常危险,即使后面抢救过来,也会出现这种瘫痪、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等一系列后遗症,给患者包括他的家庭带来非常大的负担,造成非常大的痛苦。
这个中风这个问题可以用中医来治。
这个治疗方法出自于这个唐代的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本人这个寿命非常长,最短的矮记载他活了一百零几岁,最长的记载他活了一百六十多岁。
据记载,他在一百多岁的时候还是年龄很大的时候,他自己中风了。
他就用续命煮散,康复了,然后他就记录了下来。
续命煮散处方:麻黄(9g)川芎(9g)独活(9g)防己(9g)甘草(9g)杏仁(9g)桂心(6g)附子(6g)茯苓(6g)升麻(6g)细辛(6g)人参(6g)防风(6g)石膏(15g)白术(12g)煎服法上十五味粗筛下,放入小绢袋子中,以水四升和生姜三两,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日不断,慎风冷,大良。
吾尝中风,言语蹇涩,四肢痑曳,处此方,日服四服,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
以上也可打成粉之后呢,每次服用基本上都是4克。
然后一天四次:白天三次,晚上一次。
如果症状重症还可以适当的加量。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子的组成:首先第一个叫麻黄,主要作用就是辛温解表,解表的力量非常非常强,也就是我们通俗的是发汗,发汗药里头排第一位。
然后川芎是来活血化瘀,但是他不像这种桃仁、红花行气活血,而川芎这个药性能一下子冲到头顶,主要是往上走的。
然后独活是一个祛风除湿的。
甘草调和药的,然后有补气的作用。
然后杏仁和麻黄,他俩是药对,因为用麻黄来解表发汗,发汗力量非常大,所以我杏仁配在一块儿,杏仁可以润肺,然后是来降气的。
这两个一个宣发,一个肃降。
所以麻黄和杏仁配在一块儿,一方面克制不至于让麻黄的发汗的力量过大造成的这个肺部太燥,这个杏仁很润,把肺子阴液给他补回去,同时杏仁是降气的往下走。
人参补命门之火。
治疗中风后遗症验方

治疗中风后遗症验⽅妙治⾯瘫治脑梗塞后遗症⽅⾯瘫也称⾯神经⿇痹,主要表现为⼀侧⾯部表情肌瘫痪,出现⼝眼歪斜,严重影响⾯容。
除了进⾏针灸和功能锻炼以外,也可选⽤⼀些具有疏风散邪、通经活络功效的中药外洗⽅进⾏治疗,往往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处⽅:羌活、荆芥、威灵仙各30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起放⼊药罐中,加适量的清⽔浸泡5~10分钟,再⽤⼩⽕煎煮15~20分钟,去渣取汁,将药汁倒⼈玻璃瓶中;⽤⽑⼱遮盖住头⾯部,将患侧头⾯部对准瓶⼝,⽤热⽓熏蒸20分钟左右;待药液稍凉后,可⽤⽑⼱蘸取药液擦洗患侧头⾯部5—10分钟。
建议在每晚睡前⽤药1次,连续⽤药7~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此⽅具有祛风除湿、通络⽌痛、豁痰开窍的功效,适⽤于⾯肌⿇⽊、额纹变浅或消失、泪液外流、头⾝冷痛、眩晕、头重如蒙、胸闷恶⼼、⾆苔⽩腻、脉滑等表现的患者使⽤。
以上⽅剂建议在医⽣的指导下进⾏⽤药,中医治疗,辩证施治很重要!治脑梗塞后遗症⽅处⽅:丹参15克,川芎、地龙各 10克,桃仁、红花、⾚芍各8克,⾹附6克,⼟鳖⾍5克,全蝎4克,⽔蛭 (研粉分冲)2克,蜈蚣1条。
⽤法:每⽇1剂,⽔煎分3次服。
功效:活⾎化瘀,祛瘀通络。
主治:脑梗塞后遗症,中医辨证为瘀⾎阻滞型,症见半⾝不遂,⼝眼歪斜,⾔语不利,⾯⾊黧⿊,⾆质紫暗,苔薄⽩,脉细涩。
患了⾯瘫,可以进⾏⾃我按摩治疗。
中医⾃我按摩治⾯瘫主要有以下⼏个步骤:1.双⼿拂⾯:四指并拢,两⼿掌⾃下颏沿⿐两侧向上推⾄额部,再从额分推⾄太阳⽳,沿⾯颊推⾄下颏。
⽤⼒要轻柔,共推8次。
2.捏患侧额部:⽤⼿的拇指、⾷指捏患侧的额部,从眉头⾄眉梢捏8次。
3.推擦太阳⽳:太阳⽳位于眉梢与外眼⾓联线中点向后⼀横指处。
⽤⼿掌的掌根,⾃患侧太阳⽳向⽿尖上⽅推擦,共推擦32次。
4.揉按四⽩⽳:位于瞳孔直下⼀横指半处。
⽤⾷指顺时针与逆时针揉按四⽩⽳,各揉按16次。
5.推擦地仓⽳:地仓⽳位于嘴⾓旁⼀横指处。
⽤⼿掌的掌根⾃患侧的地仓⽳,向⽿根部推擦32次。
中风病(中风后遗症)中医护理常规

中风病(中风后遗症)因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为主症.病位在脑,涉及肝肾。
临床表现中风后遗症属中医"偏瘫”、"偏枯"、"偏废”等病证范畴。
根据其临床表现常可分为气虚血瘀、肝肾亏虚、脾虚痰湿等证型。
(1)、心肾阳虚型表现为意识朦胧或痴呆,健忘,舌强语謇,肢体不遂,畏寒肢冷,心悸气短,眩晕耳鸣,血压偏低,舌红干或胖嫩,苔白,脉沉细。
(2)、肝阳上亢型表现有高血压病史,常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咽干口苦,失眠多梦,中风偏瘫后血压持续升高,上述症状不减,且口眼歪斜,言语謇涩,脉弦滑或弦数,苔薄黄或黄腻.(3)、气虚血瘀型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神疲乏力,面白少华,头晕心悸,血压偏高或不高,舌质淡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或弦细。
护理评估1、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肢体活动、语言表达等情况。
2、生活方式及休息、排泄等状况.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风火蔽窍、痰火闭窍、痰湿蔽窍、元气衰败之中脏腑证;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之中经络证。
一般护理1 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 急性期要求在发病2周以内卧床休息,取适宜体位,避免搬动。
若呕吐、流涎较多者,可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发生窒息;对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档保护。
3 注意患肢保暖防寒,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并适当被动运动患肢与关节。
4 加强口腔、眼睛、皮肤及会阴的护理。
用盐水或中药液清洗口腔;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湿纱布;保持床单位清洁,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尿失禁者给予留置导尿,定时进行膀胱冲洗。
5 伴神昏者参照神昏护理。
病情观察1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神智、瞳孔、四肢活动等情况。
2 发生头痛、颈项强直、呕吐、呕血时,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临症施护1高热者,头部给予冰袋冷敷,可遵医嘱针刺大椎穴或耳尖放血.2元气衰败者,可按摩腹部,突然出现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时,遵医嘱艾灸关元、百会、涌泉穴等救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良方〗中风后遗症4验方,不敢私藏
【中医良方】中风后遗症4验方,不敢私藏治“中风后遗症”我有几张名验方,不敢私藏,分享出去1、山甲马钱子方配方:穿山甲尾片(炒成珠)60,精制
马钱子6,熟附片3,僵蚕3,醋适量。
用法:诸药分别研细末,混匀备用。
淡醋汤送服,每次3,每日1次。
主治半身不遂。
2、加味补阳还五汤
配方:黄芪120,白芍50,归身、桂枝、牛膝、地龙各20,何首乌、云苓、赤芍、菟丝子、女贞子各25,土鳖虫lO,醋20(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睡前服。
连续服药15剂为1疗程。
主治半身不遂。
3、海风藤秦艽方配方:海风藤、秦艽、牛膝、杜仲、桑寄生各15,
巴戟、白芍、木瓜、制附子、狗脊、木香各20,薏苡仁50,肉桂10,醋15(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中风后遗症,关节僵
硬,行走不便。
4、天冬龟板方配方:天冬20,龟板20,枸杞子20,白花蛇10,益智仁10,人参6,水蛭12,石菖蒲12,黄精15,首乌15,鳖甲15,黄连10,苏木12,海藻12,天竺黄12,陈醋15(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
功效:养阴补肾,通络活血,主治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
祝愿大家都有一个好身体!告别疾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