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
世说新语课外阅读(答案)

《世说新语》课外阅读参考答案一、小者最胜1.(1)一起(2)谁(3)好(4)到……去,拜访2.贤明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
3.示例1:同意,谢公通过二人的言谈看出他们不同的品性,证明沉默是金的道理。
示例2:不同意,谢公仅凭一次见面就下定论,未免有些草率。
(言之有理即可)4.寒温而已5. 寡言沉稳(答出寡言、说话少、沉稳,均得分)、处变不惊。
(或镇定自若、遇事不慌乱等,意到即可,均得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参考译文:王徽之兄弟三人一起去拜访谢公(谢安),子猷(王徽之)、子重(王操之)两人说了很多俗事,子敬(王献之)只是略作寒暄而已。
三兄弟走后,在座的客人问谢公:" 刚才的三位贤士,哪个最好?" 谢公说:“小的最出色。
”客人问:“怎么知道的呢?”谢公说:“贤明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
根据这个推知的。
”二、孙子荆以有才1、⑴佩服⑵当时⑶没有谁⑷让2、子荆后来/临尸恸哭/宾客莫不垂涕。
3、⑴、孙子荆抬起头说:“让你们这类人活着,却让这个人死了!”⑵、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了。
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4、子猷的悼念方式是弹琴,孙子荆的悼念方式是学驴叫。
子猷与子敬有着深刻的手足之情,子敬“素好琴”,子猷奔丧时抚琴即像抚人,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哀思;王武子生前喜欢听孙子荆学驴叫,孙子荆以驴鸣代替悲歌,表达丧友之痛。
参考译文孙子荆(孙楚西晋诗人)仗着自己有才华,很少有他看得起的人,唯独敬重王武子(王济)。
王武子去世后,名士们都来吊唁。
孙子荆后到,面对尸体痛哭,客人们也受感染跟着流泪。
孙子荆哭罢,对着灵床说:“你一直喜欢我学驴叫,今天我学给你听。
”他叫的声音和真的一样,客人们都笑了。
孙子荆抬起头来说道:“让你们这些人活着,却让这样的人死了!”三、钟毓兄弟小时1.(1)因∥共偷食药酒(2)毓∥拜而后饮得分技巧解析:句首关联词,主谓间要停顿。
2.(1)乘机。
(2)他们。
(3)用来。
七年语文《世说新语》二则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第一部分:课内阅读(一)阅读下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②未若柳絮因风起③相委而去④元方入门不顾2.翻译句子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从《陈太丘与友期》中分别找出敬词(对别人的尊称)和谦词(对己称呼)各一个。
敬辞:谦辞:4.你觉得谢太傅更赞赏谁的才气?请说明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太丘舍去。
元方入门不顾。
1.请解释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的字的含义。
(1)俄而雪骤俄而:(2)未若柳絮因风起因:(3)相委而去委:(4)下车引之引: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A. “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1~3题。
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②看之。
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
”恭无言。
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
既无余席,便坐荐④上。
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⑤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⑥物。
”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会稽:地名。
②王大:人名,王恭的族叔。
③簟diàn:竹席。
④荐:草垫。
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⑥长:旧读zhàng,多余,剩余。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因语恭()
②即举所坐者送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品德。
参考答案:
1.①对……说;②拿
2.事后,王大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我原来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
”
3.自己没有多余的东西;俭朴清廉。
(意思对即可)。
《世说新语》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世说新语》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世说新语》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
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阮(ruǎ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
②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县。
③何……为:干什么。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意欲借而不敢言欲 ________
(2)借者无不皆给皆__________
(3)阮后闻之之 _________
(4)遂焚之之__________
2.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想
(2)都
(3)(有人)想借车而不敢借这件事
(4)车
2.我有了车子却使人不敢来借,还要它干什么?
3.即使是他没有责任的事,只要这事跟他有关,他也要十分严格地要求自己,他容不得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欠缺。
(言之有理即可。
)。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A. 刘义庆B. 司马迁C. 班固D. 曹操2.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了哪个时期的人物言行?A. 春秋战国B. 秦汉C. 魏晋南北朝D. 唐宋3. 下列哪篇不是《世说新语》中的篇章?A. 《言语》B. 《德行》C. 《政事》D. 《史记》4. 《世说新语》中“王戎不取道边李”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A. 王戎很吝啬B. 王戎很聪明C. 王戎很勇敢D. 王戎很诚实5. 《世说新语》中的“谢安石”是指谁?A. 谢灵运B. 谢安C. 谢道韫D. 谢翱二、填空题6. 《世说新语》是一部_________体志人小说集。
7. 《世说新语》中“_________”是其最著名篇章之一。
8. 《世说新语》中“_________”的故事,体现了王戎的机智。
9. 《世说新语》中“_________”的故事,反映了谢安的从容不迫。
10. 《世说新语》中“_________”的故事,展现了阮籍的放荡不羁。
三、简答题11. 简述《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
12. 请举例说明《世说新语》中所反映的魏晋风度。
四、论述题13. 论述《世说新语》中“王戎不取道边李”的故事对现代人的启示。
五、翻译题14. 将下列《世说新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见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六、分析题15. 分析《世说新语》中“谢安石”的形象特点。
七、综合应用题16. 如果你有机会与《世说新语》中的一位人物对话,请选择一位,并设计一段对话内容。
答案:1-5 A C D D B6. 志人小说7. 《言语》8. “王戎不取道边李”9. “谢安石围棋”10. “阮籍猖狂”11. 《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在于它以生动的笔触记录了魏晋时期名士的言行,展现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世说新语》习题精选与答案.doc

《世说新语》习题精选与答案正阳三中卢瑞一、基础知识题1.解释句中画线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行: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乃: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去:D.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惭:引:顾:2.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PGN0109A.TXT/PGN> 编写的。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6.《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PGN0109B.TXT/PGN> 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对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
陈元方进入家门后不顾友人。
B.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
元方进门后不再看他。
C.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以(表示好感)。
初一上学期语文【古文】《世说新语》 练习题含有答案

古文·世说新语1.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下面的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的字。
与友期.行(________)过中不至.(________)太丘舍去.(________)去后乃.至(________)尊君在不.(________)相委.而去(________)下车引.之(________)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2)给文中画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________)过中不至,太丘舍去,(________)去后(________)乃至。
(3)用“/”画出下面句子两处停顿的地方。
元方入门不顾(4)翻译句子。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③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④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回答问题。
①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父亲的朋友哪些错误?②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③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
2.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________”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选自《________》由南北朝时期南朝________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2)解释加点的词语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②撒盐空中差可拟.③俄.而雪骤④与儿女..讲论文义(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补充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并翻译。
(4)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世说新语贤媛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贤媛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篇1:《世说新语・贤媛》阅读附答案《世说新语.贤媛》阅读附答案阅读与赏析。
①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①收之。
其妇出戒允日:“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
”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日:“'举尔所知'②,臣之乡人,臣所知也。
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
”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
初,允被收,举家号哭。
其妇自若,云:“勿忧,寻还。
”作粟粥待。
顷之,允至。
②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
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日:“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无预诸儿事。
”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③及父,当收。
儿以咨母,母日:“汝等虽佳,才具④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⑤;不可少问朝事。
“儿从之。
会反,以状对,卒免。
(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注释】①虎贲(ben):官名,负责侍卫君主和保卫王宫。
②举尔所知:语出《论语,子路》,意思是“提拔你所了解的人”。
③才流:指才能品级。
④才具:才能,才干。
⑤会止便止:古人按礼节慰问死者家属时当哭泣。
1.选出“儿以咨母”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A.以其境过清B.策之不以其道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对文章的内容判断不正确的是()A.第①节主要通过叙述吏部郎许允推荐乡人做官,表现他为官清正不阿、不徇私的品质QB.选文主要通过记言来表现人物形象,寥寥数语,人物形象毕现。
C.当初许允被捕,全家号哭,只有其妇自若,一点都不忧虑,这是运用对比,来表现许允妇的镇定和胸有成竹。
D.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把许允妇归为“贤媛”篇,这是对其高度的赞美Q3.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①为称职与不不:②勿忧,寻还寻:③早知尔耳尔:④景王遣钟会看之遭: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会反,以状对,卒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篇一」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分)(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称:(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法: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
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
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2分)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4分)参考答案:1.(1)称赞,赞许(2)效法2.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
(错、漏、多1处均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参考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
袁公问:令尊在太丘县认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
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
不知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篇二」1、本文选自?2、解释文中的字词。
寒雪日内集()讲论文义()即公大兄无奕女()...俄而()雪骤()欣然()何()所似().......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3、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④公大笑乐。
⑤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分析古今词义①与儿女讲论文义老人的儿女都在外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本次活动拟定六月份举行..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的家庭气氛。
6、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7、按原文中的句子填写①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②咏雪的直接原因:③两个比喻句分别是:;④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⑤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⑥暗示谢太傅赞赏谢道韫才气的句子:8、谢太傅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为什么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9、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10、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咏雪》习题答案:1、刘义庆、《世说新语》2、(家庭聚会)(讲解诗文)(就是)(不久,一会儿)(急速、大)(高兴的样子)(什么)(像)(大致、差不多)(相比)(不如,比不上)(凭借)3、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力飘在天空。
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儿女:①子侄辈的人、家中年轻的'一代人;②孩子、儿子和女儿。
拟:①相比②计划、筹划5、寒雪日,内,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欢快、轻松、融洽6、暗示作者赞赏道韫的才气。
7、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6)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主讲人出题考听众时,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就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9、对兄女的答案满意。
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10、“柳絮”一喻好,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而“因风起”写出雪花漫天飞舞之态,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生动传神,而且“柳絮”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篇三」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导读:在文辞上下功夫提炼,叫做炼字。
一字的精当,往往流传千古。
“柳絮因风起”就使谢道韫名垂千古。
注释:①谢太傅: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官至宰相。
阅读题:一、解释加点的词1.俄而雪骤( )2.白雪纷纷何所似( )3.撤盐空中差可拟( )( )二、翻译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与“撒盐空中差可拟”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差强人意B.参差不齐C.成绩差D.出公差四、谢道韫,东晋女诗人,王凝之之妻,世称“咏絮才”。
请再举出1-2个古代炼字流传千古的例子。
五、写出出于本文的成语: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1.大,猛 2.像什么 3.大致形容二、柳絮凭借风力飘在天空。
三、A四、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绿”字;韩愈、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
五、柳絮因风未若柳絮因风起翻译:东晋的政治家谢安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和子侄们聚集在家中讲论文章方面的事。
一会儿工夫雪越下越大了。
谢安很高兴地说:“白雪纷纷地下着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用‘撒盐空中’大体上可以形容。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用‘柳絮因风起’好。
”谢安高兴地大笑。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篇四」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
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
乃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
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①车骑②。
车骑曰:“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问,果如之。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白——告诉。
②车骑——车骑将军桓冲。
2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⑴甚以为忿()⑵家人咸以惊骇()⑶云是变怪()⑷果如之()22、“取诸兄弟鹅悉杀之”句中的“之”,与下列哪个选项中“之”的用法相同()(3分)A、何陋之有B、录毕,走送之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D、辍耕之垄上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2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桓南郡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参考答案:21、⑴很、非常、十分⑵都⑶说⑷果然、果真(4分,一小题一分)22、B (3分)23、没有什么能引来怪异,应该是桓南郡开玩笑罢了!(3分)(语句流畅0.5分,重点字词“致、怪、当、戏、耳”各占0.5分,“致”译为“导致”也可得分。
)24、斗鹅“每不如,甚以为忿”表明他心胸狭窄,“夜往鹅栏”“取诸兄弟鹅悉杀之”表明他也是一个凶残的人。
(答“心狠手辣”也可得分)(3分,结合内容1分,“心胸狭窄”1分,“凶残”或“心狠手辣”1分。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篇五」阅读分析。
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人,生平不详)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指入侵的军队)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损害,毁坏)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这里是表示轻蔑的.称呼),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世说新语》)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①友人语巨伯曰(语:)②吾今死矣,子可去(子:)③败义以求生(败:)④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委:)2、翻译下列句子:①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汝何男子,而敢独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把人物的生活常态放在特定的环境下来写,所写生活常态是_________________,特定环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更有利于刻画人物。
4、荀巨伯不肯离去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荀巨伯的行为感动了胡贼,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可以看出。
参考答案:1、①对说②您,对对方的尊称③正义④放弃2、①为了活命而不顾道义,难道是我荀巨伯应当做的吗?②你是什么汉子,竟敢独自留下?③我们这些不懂仁义道德的人,不该侵犯文明的礼义之邦!3、探病访友;胡人入侵4、不肯“败义而求生”5、遂班军而还。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篇六」阅读与赏析。
①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①收之。
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
”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②,臣之乡人,臣所知也。
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
”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
初,允被收,举家号哭。
其妇自若,云:“勿忧,寻还。
”作粟粥待。
顷之,允至。
②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
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无预诸儿事。
”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③及父,当收。
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④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⑤;不可少问朝事。
”儿从之。
会反,以状对,卒免。
(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注释】①虎贲(bēn):官名,负责侍卫君主和保卫王宫。
②举尔所知:语出《论语.子路》,意思是“提拔你所了解的人”。
③才流:指才能品级。
④才具:才能,才干。
⑤会止便止:古人按礼节慰问死者家属时当哭泣。
1.选出“儿以咨母”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A.以其境过清B.策之不以其道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对文章的内容判断不正确的是()A.第①节主要通过叙述吏部郎许允推荐乡人做官,表现他为官清正不阿、不徇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