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消耗定额

合集下载

编制材料消耗定额

编制材料消耗定额
= 单位模板接触面积的净用量×(1+A%)
3、拟定或测定补损率 B% 补损率
= (平均每次损耗量/一次使用量)×100%
步骤:
K1 周转使用系数 =[1+(周转次数-1)×B%]/周转次数
4、计算周转使用量(平均每次使用量) 周转使用量 = 一次使用量× K1
K2 回收系数 =[1-B%]/周转次数
4、材料的消耗量测定方法
测定的 主要方法
现场观察法 实验室实验法 理论计算法 统计分析法
二、非周转材料的消耗量 1、现场观察法
施工实验法
在正常的施工与组织条件下,对实际完成的施工
过程进行观察,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情况下,测定
建筑产品数量与对应材料的消耗量。
适用测定材料的施工损耗,分析哪些是不可避免
第四节 编制材料消耗定额
一、基本概念
1、材料消耗定额的定义 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材料
的数量标准。
合理地节约使用材料
2、材料分类
按施工 工艺要求
周转 材料
非周转 材料
按施工材料 消耗性质
材料 必需消耗
材料 损失消耗
不可避免的
原材料 半成品
成品
3、材料消耗量组成
材料的消耗量 = 材料的净用量 + 材料的损耗量
例:
C20(40)砼配合比 32.5级水碎石 1.166 T/m3 ;水 0.18 m3/m3
M5混合砂浆配合比 32.5级水泥 214 Kg/m3 ;净砂 1.520 T/m3 ; 石灰膏 0.108 m3/m3 ;水 0.30 m3/m3
1:0.5:2 混合砂浆配合比 32.5级水泥 448 Kg/m3 ;净砂 1.21T/m3 ; 石灰膏 0.124 m3/m3 ;水 0.60 m3/m3

材料定额中材料的消耗量

材料定额中材料的消耗量

材料定额中材料的消耗量
一、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
编制材料消耗定额——净用量、损耗(12单)
(一)材料天量用量的确认
1.理论计算法——根据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材料规格等,从理论上计算材料的净用量。

如砖墙的用砖数和砌筑砂浆的用量。

2.测定法——根据试验情况和现场测定的资料数据确认材料的净用量。

3.图纸计算法——根据选定的图纸,计算各种材料的体积、面积、延长米或重量。

4.经验法——根据历史上同类项目的经验展开估算。

(二)材料损耗量的确定
材料的损耗通常以损耗率则表示。

材料的损耗率可以通过观察法和统计法计算确定。

损耗量=天量用量×损耗率
二、组成
材料消耗定额指标的共同组成,按其采用性质、用途和用量大小分割为四类。

1、主要材料
指轻易形成工程实体的材料。

2、辅助材料
轻易形成工程实体,但比重较小的材料。

3、周转性材料
又称工具性材料,指施工中多次采用但是不形成工程实体的材料。

例如模板、钢拱形架、轻型钢轨、公差、脚手架、跳板以及钢、木提振等。

4.零星材料
指用量大、不易于排序的材料。

三、计算方法
定额材料消耗量,既包含形成产品实体净用的材料数量,又包含施工场内运输及操作过程不可避免的损耗量。

即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
另损耗率=损耗量/总消耗量×%
则总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
为了精简排序财政预算定额中使用如下公式:
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
总消耗量=天量用量×(1+损耗率)
所以,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关键是确定净用量和损耗率。

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

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

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篇一: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物资消耗定额是国民经济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经济指标,是正确确定物资需要量,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的重要依据。

是产品成本核算和经济核算的基础。

实行限额供料是有计划地合理利用和节约原材料的有效手段。

2.物资消耗定额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根据本厂生产的具体条件,结合产品结构和工艺要求,以理论计算和技术测定为主,以经验估计和统计分析为辅来制定最经济最合理的消耗定额。

第二章物资消耗定额的内容3.物资消耗定额分工艺消耗定额和非工艺定额两部分。

工艺消耗定额: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指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消耗,如木片、胶合剂等。

辅助材料消耗------需要耗用而又未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如??等。

非工艺消耗定额:指废品消耗、材料代用损耗、设备调整中的损耗等。

但不包括途耗、磅差、库耗等(此部分作仓库盘盈盘亏处理)。

第三章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和修改4.材料工艺消耗定额由工艺科负责制订,经供应科、车间会签,总工程师批准,由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非工艺消耗定额根据质量指标,由供应科参照实际情况制定供应定额。

5.工艺消耗定额必须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本着节约的原则制订。

6.物资消耗定额一般一年修改一次。

由供应科提供实际消耗资料,工艺部门修订工艺消耗定额。

由于管理不善而超耗者,不得提高定额。

7.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及时修改定额。

产品结构设计的变更;加工工艺方式的变更,影响到消耗定额;定额计算或编写中的错误和遗漏。

第四章限额供料8.限额供料是执行消耗定额,验证定额和测定非工艺消耗量的重要手段,是分析定额差异和提出改进措施的依据。

9.限额供料范围:产品用料,包括本厂自制件和外协加工件;大宗的辅料和能源。

10.限额供料的依据:工艺科提供的产品单件材料工艺消耗定额;生产调度科和车间提供的月度生产作业计;半成品库提供的半成品盘存表;车间提供的在制品、生产余料盘存表和技术经济指标月报表。

材料消耗量定额

材料消耗量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
概念:指在正常施工生产条件下为完成一定 计量单位的合格建筑产品所消耗的材料的数 量标准。 内容:一次性使用材料;周转材料。
一次性使用的材料消耗量
指直接构成构件实体的用量 净用量 材料定额 消耗量 损耗量 在施工操作或运输过程的不可避免的损 1+损耗率)
摊销量=16.88-2.53×50%=15.62m2
周转材料的消耗量

柱模板计算=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积计算
周转材料的消耗量
100㎡ 模板 100㎡ 模板
100㎡ 模板
95㎡ 模板
5㎡ 模板
100㎡ 模板
95㎡ 模板
5㎡ 模板
结论:周转材 料的消耗量是
指它的摊销
报废
可回收残值
量。
周转材料消耗量计算实例
【例】柱子胶合板模板一次使用量100m2,周转 次数8次,损耗率10%,回收折价率50%。试 计算模板的摊销量。 解:一次使用量=100m2 1 (8 1)10% 周转使用量= 100 21.25 8 周转回收量=100×(1-10%)/8=11.25m2

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合理使用和节约材料的条件下,生产质量合格的单位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材料、半成品、构件、配件、燃料等的数量标准。

根据材料使用的次数不同,可分为非周转性材料和周转性材料两类。

1 非周转性材料非周转性材料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次性消耗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砖、瓦、砂、石、钢材、水泥等。

这类材料的消耗量由两部分组成,即材料消耗净用量和损耗量。

材料消耗净用量,是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数量。

材料损耗量,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废料和操作损耗量。

非周转性材料的消耗定额由材料净消耗定额和损耗定额两部分构成。

即:材料的总消耗量等于材料的净用量与材料的损耗量之和。

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编制的基本方法有如下几种:(1) 观测法是在合理与节约使用材料的条件下,对施工过程实际完成产品的数量与所消耗的各种材料数量,进行现场观察、测定,再分析整理和计算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通常在制定材料的损耗定额时采用此法。

(2)试验法是通过专门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在实验室进行观察和测定工作,再整理计算出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此方法一般可确定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用量等。

(3)统计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分部分项工程拨付材料数量,竣工后的材料剩余数量和完成产品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4)理论计算法是指根据施工图纸和其他技术资料,用理论公式计算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制定块状、板状、卷状等材料的消耗量。

标准砖砌体中,标准砖、砂浆用量计算公式如下:公式中墙厚的砖数是指用标准砖的长度来标明墙厚。

例如:1/2砖墙指120厚墙、3/4砖墙指180厚墙、1砖墙指240厚墙等等。

建立标准砖净用量计算公式的思路如下:① 将式(1)变为下式:② 分子1表示1m3砌体,1/0.00378=264.55(块)便是每m3砌体的标准砖数量。

③ 已知240厚墙每个标准块的数量为2块(标准块中砖的数量=墙厚的砖数×2),故砌1m3240厚标准砖墙的用砖量为:1/[0.24×(0.24+0.01)×(0.053+0.01)]×1×2=1/0.00378×2=529.1(块)按照上述思路,还可以推导出每m3块体墙的砌块净用量。

材 料 消 耗 定 额

材 料 消 耗 定 额

示。
摊销量是指周转性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
上 的 消 耗 量 ,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 或结构构件上的周转材料消耗量。
以木模板为例:

(1)现浇砼构件木模板摊销量计算公式如下:
①一次使用量
= 混凝土模板接触面积×每m2接触面积需模量×(1-制 作损耗率) ②投入使用总量 =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损耗率
习题四:

彩色地面砖规格为200×200mm,灰缝为1mm,其损耗率为1.5%, 试计算100m2地面砖消耗量。 解: 100 地面砖净用量 (0.2+0.001)×(0.2+0.001) 2475块
2475
地面砖消耗量 1-0.015 2513块
2、周转性材料
周转性材料在材料消耗定额中,以摊销量表

(2)块料面层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块料面层一般指瓷砖、预制水磨石、大理石、地板砖等。
• 每100m2块料 100 面层净用量 = (块料长+灰缝)×(块料宽+灰缝)
•灰缝材料净用量 =[100-块料净用量×块料长×宽]×灰缝厚
•结合层材料净用量=100×结合层厚
•每100m2块料 = 总消耗量 净用量 1 -损耗率
解:

③周转使用量 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损耗率] 周转使用量 = 周转次数
④周转回收量
周转回收量 =
⑤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 周转次数
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周转回收量×回收折价率 (常为50%)
例:

根据选定的某工程捣制砼独立基础的施工图计算,每m3 独立基础模板接触面积为2.1m2,根据计算每m2模板接触 面积需用板材0.083m3,模板周转6次,每次周转损耗率 为16.6%,回收折价率为50%。试计算砼独立基础的模板 周转使用量、周转回收量和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 = 2.1×0.083 = 0.1743 m3 周转使用量 = 0.1743 × [ 1+(6-1)×0.166]/6=0.053m3 周转回收量 =0.1743 × (1- 0.166 )/6 = 0.024 m3 摊销量 = 0.053-0.024×50% = 0.043 m3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
本文介绍了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包括理论值计算法、测定法、图纸计算法和经验法等。

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建筑安装材料进行量化管理的一种制度。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理论值计算法
理论值计算法是根据材料消耗的理论数值来制定消耗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材料消耗量较小的情况,如钢筋、水泥等。

制定理论值计算法需要考虑材料的物理性能、施工工艺、工程特点等因素,通过计算得出材料的净用量和损耗量。

2. 测定法
测定法是通过对现场材料消耗情况进行实地测定,制定消耗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材料消耗量较大的情况,如砖、瓦、灰、砂等。

制定测定法需要考虑材料的种类、规格、质量、施工工艺、工程特点等因素,通过实地测定得出材料的净用量和损耗量。

3. 图纸计算法
图纸计算法是根据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施工工艺、设备要求及有关配合比等资料,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计算出材料净用量与合理损耗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容易用体积或面积计算的块状或片状材
料,如钢材、木材、砖等。

4. 经验法
经验法是根据历史工程材料消耗的经验数据,结合工程特点和施工工艺,制定消耗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材料消耗量较大的情况,如混凝土、沥青等。

制定经验法需要考虑材料的种类、规格、质量、施工工艺、工程特点等因素,通过经验数据得出材料的净用量和损耗量。

总之,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应根据材料的种类、规格、质量、施工工艺、工程特点等因素来选择,以保证定额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指标的组成,按其使用性质、用途和用量大小划分为四类。

1.主要材料,指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2.辅助材料,直接构成工程实体,但比重较小的材料;3.周转性材料,又称工具性材料,指施工中多次使用但并不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模板、脚手架等;4.零星材料,指用量小,价值不大,不便计算的次要材料,可用估算法计算。

【提示】掌握材料消耗定额指标的组成,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性材料、零星材料,注意周转性材料的举例。

一、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编制材料消耗定额,主要包括确定直接使用在工程上的材料净用量和在施工现场内运输及操作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废料和损耗。

(一)材料净用量的确定1.理论计算法:如砖墙的用砖数和砌筑砂浆的用量可用下列理论计算公式计算各自的净用量。

砖砌体材料用量计算:标准砖砌体中,标准砖、砂浆用量计算公式:(A为标准砖数量)式中K——墙厚的砖数×2(墙厚的砖数是0.5砖墙、1砖墙、1.5砖墙……)每1m3标准砖砌体砂浆净用量=1m3砌体-1m3砌体中标准砖的净体积每1m3标准砖砌体砂浆净用量=1-0.24×0.115×0.053×标准砖数量每1m3标准砖砌体砂浆净用量=1-0.0014628×标准砖数量标准砖(砂浆)总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2Z102023-3)2.测定法:根据试验情况和现场测定的资料数据确定材料的净用量。

3.图纸计算法:根据选定的图纸,计算各种材料的体积、面积、延长米或重量。

4.经验法:根据历史上同类项目的经验进行估算。

【提示】区分四种不同材料净用量的确定方法。

(二)材料损耗量的确定材料损耗率可以通过观察法或统计法计算确定。

材料消耗量计算的公式如下: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2Z102023-5)二、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如钢筋混凝土工程用的模板,搭设脚手架用的杆子、跳板,挖土方工程用的挡土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的消耗定额
(一)材料消耗的构成
(1)净用量的消耗。

指在完成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实际应用到工程实体上的材料消耗。

它是实际的有效的消耗,是材料消耗的主体部分。

(2)材料损耗。

指材料在运输、保管、加工或调剂、操作及事故过程中,不行避开地消失的损耗。

但在保管过程中消失的损耗可能是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这是可以避开的。

(二)材料消耗定额的构成
材料消耗定额的构成和材料消耗的构成基本相同,差别是在材料消耗中剔除了一部分不合理的损耗而组成的材料损耗定额。

(三)施工企业内部预算定额
市场经济条件下,投标报价必需是量价分别,各企业必需有自己的生产要素的消耗定额和费用定额。

企业的先进定额带来的是生产的高效率,报价会低,简单取得项目的承包权。

这是企业进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企业内部定额编制,应依据企业的实际,依据我国或地区的《建筑安装验收法律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平安操作规程及各项技术规程》等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

(四)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
1 .确定材料净用量:材料净用量是加工到实物产品上的实际用量,
可用计算法确定。

一种是,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只采纳一种主要材料时,可按工程设计要求测算一个单一产品或一个计量单位的材料用量。

也可以计算一个平方米的材料净用量。

另一种是,一个分部分项工程采纳多种主要材料,混合使用,先求得这几种混合性材料的协作比,作为计算材料净用量的依据。

2 .确定材料损耗率:材料损耗率是个较小的量,损耗率确定时,除了
仔细测量施工现场所发生的各种损耗,去掉可避开部分,保留不行避开部分之外,还应当同责任成本管理挂钩。

材料总耗用量=材料净用量+材料损耗量
材料损耗量=材料总耗用量X材料损耗率
材料消耗定额
摘要
材料消耗定额简称材料定额,它是指在节省和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生产单位生产合格产品所需要消耗肯定品种规格的材料,半成品,配件和水,电,燃料等的数量标准,包括材料的使用量和必要的工艺性损耗及废料数量。

制定材料消耗定额,主要就是为了采用定额这个经济杠杆,对物资消耗进行掌握和监督,达到降低物耗和工程成本的目的。

组成
定额材料消耗量,既包括构成产品实体净用的材料数量,又包括施工场内运输及操作过程不行避开的损耗量。

即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另损耗率=损耗量/总消耗量
× 100%则总消耗量=净用量/ (1 一损耗率)为了简化计算预算定额中采纳如下
公式: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XIoO% 总消耗量=净用量χ(1+损耗率)所以,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关键是确定净用量和损耗率。

类型
在机械制造和其他装配式生产的企业中,由于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材料消耗定额又可分为单项定额和综合定额。

单项定额一般是指制造某一种零件的材料消耗定额;综合定
额实际上是单项定额的汇总,一般中指整机产品(如电视机、机床等)的材料消耗定额。

这两种定额既互有联系,又各有不同的作用。

单项定额主要作用于为小生产车间发送材料的依据, 又可以用来核算和分析实际消耗与定额消耗的差异,综合定额主要用于编制材料物资的供应方案。

作用
材料消耗定额是编制材料需要量方案、运输和供应方案、计算仓库面积,签发限额领料单和经济核算的依据。

制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是组织材料的正常供应,保证生产顺当进行, 以及合理采用资源、削减积压、铺张的必要前提。

工业企业为制造产品而消耗材料数
量的多少,是反映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了促使企业更好地使用和节省材料物资,每一个工业企业都要制定先进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这对于企业从生产预备,投料制造,始终到完成产品生产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有重要作用。

1、材料消耗定额是正
确地核算各类材料需要量,编制材料物资供应方案的重要依据。

工业企业的材料物资
供成方案,主要是依据方案期的生产任务和单位产品的消耗定额,先算出各类材料的需要量, 再考虑到材料的内部资源而确定的。

因此,消耗定额是确定材料需要量的依据,假如没有定额,方案指标就失去依据,也就不行能编制正确的材料物资供应方案。

2、材料消耗
定额是有效地组织限额发料,监督材料物资有效使用的工作标准。

有了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才能使企业供应部门依据生产进度、定时、定量地组织材料供应,实行严格的限额发料制度。

并在生产过程中,对消耗状况进行有效地掌握,监督材料消耗定额的贯彻执行,千方百计地节省使用材料,同一切铺张材料的现象作斗争。

3、材料消耗定额是制订
储备定额和核定流淌资金定额的计算尺度。

工业企业在计算材料储备定额和流淌资金
的储备资金定额中,都有一个“每日平均需要量”的因素,而'每日平均需要量”又取决于每日平均生产量和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两个因素。

由此可见,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的凹凸,直接关系到材料储备定额和储备资金的数量。

因此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材料储备定额和储备资金定额,必需要行先进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

制定方法
依据材料使用次数的不同,建筑安装材料分为非周转性材料和周转性材料。

非周转性材料也称为直接性材料。

它是指施工中一次性消耗并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破、瓦、灰、砂、石、钢筋、水泥、工程用木材等。

周转性材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能多次使用,
反复周转但并不构成工程实体的工具性材料。

如:模板、活动支架、脚手架、支撑、挡土板等。

直接性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常用的制定方法有:观测法、试验法、统计法和计算法(1)观测法观测法
是对施工过程中实际完成产品的数量进行现场观看、测定,再通过分析整理和计算确定建筑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最相宜制定材料的损耗定额。

由于只有通过现场
观看、测定,才能正确区分哪些属于不行避开的损耗;哪些属于可以避开的损耗。


观测法制定材料的消耗定额时,所选用的观测对象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建筑物应具有
代表性,②施工方法符合操作法律规范的要求,③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
符合技术、设计的要求,④被观测对象在节省材料和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有较好的成果。

(2)试验法试验法是通过特地的仪器和设施在试验室内确定材料消耗定额
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能在试验室条件下进行测定的塑性材料和液体材料(如
碎、砂浆、沥青玛帝脂、油漆涂料及防腐等)。

例如:可测定出位的协作比,然后计算
出每1M3位中的水泥、砂、石、水的消耗量。

由于在试验室内比施工现场具有更好的工作条件,所以能更深化、具体地讨论各种因素对材料消耗的影响,从中得到比较精确的
数据。

但是,在试验室中无法充分估量到施工现场中某些外界因素对材料消耗的影响。

因此,要求试验室条件尽量与施工过程中的正常施工条件全都,同时在测定后用观看法进行审核和修正。

(3)统计法统计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分部分项工程所拨发的各种材
料数量、完成的产品数量和竣工后的材料剩余数量,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来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不需组织专人观测和试验。

但应留意统计资料的
真实性和系统性,要有精确的领退料统计数字和完成工程量的统计资料。

统计对象也
应加以仔细选择,并留意和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所拟定额的精确程度。

(4)
计算法计算法是依据施工图纸和其他技术资料,用理论公式计算出产品的材料净用量,
从而制定出材料的消耗定额。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块状、板状、和卷筒状产品(如砖、
钢材、玻璃、油毡等)的材料消耗定额。

周转性材料
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应当依据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确定。

摊销量是指周转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上的消耗量,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上的周转材料消耗量。

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一般与下面四个因素有关:①一次使用量:第一次投入使用时的材料数量。

依据构件施工图与施工验收法律规范计算。

一次使用量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方案使用。

②损耗率:在其次次和以后各次周转中,每周转一次因损坏不能复用,必需另作补充的数量占一次使用量的百分比,又称平均每次周转补损率。

用统计法和观测法来确定。

③周转次数:按施工状况和过去阅历确定。

④回收量:平均每周转一次平均可以回收材料的数量,这部分数量应从摊销量中扣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