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分段钢结构焊接材料消耗定额计算方法

船体分段钢结构焊接材料消耗定额计算方法
船体分段钢结构焊接材料消耗定额计算方法

船体分段钢结构焊接材料消耗定额计算方法

摘 要 现代钢质船舶均采用焊接式建造,各种焊接材料消耗在钢结构装焊过程中,本文根据船体钢结构形式及本公司船体结构建造流程,以理论结合实际方式,解决船体分段建造个环节具体焊材消耗定额标准。

关键词 船体分段钢结构 焊材消耗定额 1. 理论基础 2. 计算公式:

A L Q ?=

Q —实际焊材消耗量(kg ) L —焊缝长度(m )

A —每米焊缝消耗量(kg/m ) 2.1 每米焊缝消耗量计算公式:

2

2t t

a A ?

= 或

2

02k k

a A ?

=

a —基准焊缝每米消耗量(kg/m ) t —实际计算板厚(mm )

t 0—基准焊缝板厚(mm ) k —计算角焊缝焊角高度(mm ) k 0—基准角焊缝焊角高度(mm )

注:CO 2气体保护焊及埋弧自动焊基准焊缝每米消耗量a 按表1选取;手工电弧焊每米消耗量A 按表2和表3选取。

3. 焊材使用说明

装焊使用焊接材料按图纸中对焊接要求执行,装配阶段使用手工焊条。

装配焊缝长度计算说明:部件区域每米装配长度按160mm焊缝计算,分段区域每米装配长度按300mm焊缝计算,装配角焊缝和对接焊缝均按角焊缝6mm焊角高度计算。

表1 CO2气体保护焊及埋弧自动焊基准焊缝焊材消耗标准

表2 手工电弧焊对接焊焊条消耗标准

表3 手工电弧焊角焊缝焊条消耗标准

关于印发《船体钢结构焊接材料消耗定额计算方法(暂行)》的通知公司各单位:

为了对公司船舶产品船体钢结构焊接材料消耗进行定额管理,特制定《船体钢结构焊接材料消耗定额计算方法(暂行)》,现予印发,请各单位遵照执行。

2010.7.30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简要介绍知识学习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简要介绍 一、船舶建造工艺流程层次上的划分为: 1、生产大节点:开工——上船台(铺底)——下水(出坞)——航海试验——完工交船生产大节点在工艺流程中是某工艺阶段的开工期(或上一个节点的完工期),工艺阶段一般说是两个节点间的施工期。生产大节点的期限是编制和执行生产计划的基点,框定了船舶建造各工艺阶段的节拍和生产周期;节点的完成日也是船东向船厂分期付款的交割日。 2、工艺阶段:钢材予处理——号料加工——零、部件装配——分段装焊——船台装焊(合拢)——拉线镗孔——船舶下水——发电机动车——主机动车——系泊试验——航海试验——完工交船 3、以上工艺阶段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分解。 4、是以上工艺阶段是按船舶建造形象进度划分的,造船工艺流程是并行工程,即船体建造与舾装作业是并行分道组织,涂装作业安排在分道生产线的两个小阶段之间,船体与舾装分道生产线在各阶段接续地汇入壳舾涂一体化生产流程。 二、船舶建造的前期策划 船舶设计建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开工前船厂必须组织前期策划,一是要扫清技术障碍;二是要解决施工难点。 1、必须吃透“技术说明书”(设计规格书)。 技术说明书是船东提出并经双方技术谈判,以相应国际规范及公约为约束的船舶设计建造的技术要求。船厂在新船型特别是高附加值船舶的承接中必须慎重对待:必须搞清重要设备运行的采用标准情况、关键技术的工艺条件要求,特别是要排查出技术说明书中暗藏的技术障碍(不排除某些船东存有恶意意图), 2、对设计工作的组织。 船舶设计工作分三阶段组织进行——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初步设计:是从收到船东技术任务书或询价开始,进行船舶总体方案的设计。提供出设计规格说明书、总布置图、舯剖面图、机舱布置图、主要设备厂商表等。详细设计:在初步设计基础上,通过对各个具体技术专业项目,进行系统原理设计计算,绘制关键图纸,解决设计中的技术问题,

船舶建造流程

船舶建造流程 一、船体放样 1.线形放样:分手工放样和机器(计算机)放样,手工放样一般为1:1比例,样台需占用极大面积,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目前较少采用;机器放样又称数学放样,依靠先进技术软件对船体进行放 样,数学放样精确性较高,且不占用场地和人力,目前较为广泛的采用机器放样。 2.结构放样、展开:对各结构进行放样、展开,绘制相应的加工样板、样棒。 3.下料草图:绘制相应的下料草图。 二、船体钢材预处理:对钢材表面进行预处理,消除应力。 1.钢材矫正:一般为机械方法,即采用多辊矫夹机、液压机、型钢矫直机等。 2.表面清理:a.机械除锈法,如抛丸除锈法喷丸除锈法等,目前较为广泛采用;b.酸洗除锈法,也叫化学除锈,利用化学反应;c.手工除锈法,用鎯头等工具敲击除锈 三、构件加工 1.边缘加工:剪切、切割等; 2.冷热加工:消除应力、变形等; 3.成型加工:油压床、肋骨冷弯机等。 四、船体装配:船体(部件)装配,把各种构件组合拼接成为各种我们所需的空间形状。 五、船体焊接:把装配后的空间形状通过焊接使之成为永久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六、密性试验:各类密性试验,如着色试验、超声波、X光等。 七、船舶下水:基本成形后下水,设计流水线以下的所有体积均为浸水体积。

1.重力下水:一般方式为船台下水,靠船舶自重及滑动速度下水; 2.浮力下水:一般形式为船坞; 3.机器下水:适用于中小型船舶,通过机器设备拖拉或吊下水。 八、船舶舾装:全面开展舾装系统、系泊系统、机装、电装、管装等方面的工作。 九、船舶试验:系泊试验、倾斜试验,试航(全面测试船舶各项性能)。 十、交船验收。 ~~~~~~~~~~~~~~~~~~~~~~~~~~~~~~~~~~~~~~~~~~~~~~~~~~~~~~~~~~~~~~~~~~~~~~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简要介绍 本讲座从管理者的角度,按照“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现代造船管理模式的要求,结合我国船厂的探索实践,介绍船舶建造在各工艺阶段的组织方式、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提供 对施工状态的评价标准。 一、造船生产管理模式的演变由焊接代替铆接建造钢质船,造船生产经历了从传统造船向现代造船的演变,主要推动力是造船技术的发展。传统造船分两个阶段: 1、常规的船体建造和舾装阶段。在固定的造船设施按照先安装龙骨系统、再安装肋骨框、最后装配外板系统等。 2.由于焊接技术的引进,船体实行分段建造;舾装分为两个阶段: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即开展予舾装。 现代造船又历经以下阶段: 3、由于成组技术的引进,船体实行分道建造;舾装分为三个阶段: 单元舾装、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即开展区域舾装。 4、由于船体建造和舾装、涂装相互结合组织,实现“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 5、随着造船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将成为船厂的努力方向。目前国内主要船厂一般处于三级向四级过渡阶段;国内先进船厂已达到四级水平;外高桥船厂、建设中的江南长兴岛造船基地明确提出将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作为发展目标。

各种常用材料焊接的焊接材料选择原则

各种常用材料焊接的焊接材料选择原则 为得到高质量的焊接接头,首先要合理选择焊接材料。由于焊接部件在运行中的工况有很大差异,母材的材质性能、成分千差万别,部件的制造工艺错综复杂,因此需要从各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对应的焊接材料。选择焊接材料应遵循以下原则: 满足焊接接头使用性能的要求。包括常温、高温短时强度、弯曲性能、 冲击韧性、硬度、化学成分等,以及一些技术标准和设计图纸中对街头性能的特殊要求,诸如持久强度,入编极限、高温抗氧化强度、抗腐蚀性能等。 满足焊接接头制造工艺性能和焊接工艺性能的要求。焊接接头组成的构 件,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要进行各种成型和切削加工,例如冲压、车、刨等,要求焊接接头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和切削性能、高温综合性能等。 合理的经济性。在满足上述性能外,应选择价格便宜的焊接材料,降低 制造成本。例如重要部件的低碳钢手工电弧焊时,应优先选择碱性药皮焊条,因为碱性焊条脱硫、脱氧充分,且氢含量低,焊缝金属抗裂性能及冲击韧性性能好。而对于一些非重要不见,可选用酸性焊条,因为酸性焊条仍能满足费重要部件的性能要求,而且工艺性良好,价格便宜,可降低制造成本。 第二节碳素钢、低合金钢焊接材料的选择 碳素钢、低合金钢(包括低合金耐热钢、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材料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等强性和等韧性原则 承压承载的部件,通常根据材料的拉伸应力进行强度计算,拉伸需用应力与 材料的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有关,即许用应力 (σ)=σb/nb(各种标准nb的取值同) (σ)为材料的拉伸许用应力 σb为材料的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 nb 为安全系数(各种标准nb的取值不同) 所以焊接接头作为部件的一部分,其焊缝抗拉强度应不小于母材标准抗拉强度规定的下限。同时应注意焊接材料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不能大大高于母材的抗拉强度,而导致焊缝塑性性能降低,硬度增大,不利于随后的制造成型。尽管强度计算仅考虑材料的抗拉强度,各种工艺评定标准对焊缝的屈服强度均无要求,但选择焊接材料时也应考虑焊接材料熔敷金属的屈服强度不应低于母材的屈服强度,并注意保证一定的屈强比。当接头在高温运行通常用工作温度(或设计温度)下材料的高温短时抗拉强度规定下限进行需用应力计算即 [σt]= σbt/nb 其中[σt]为材料t温度下,短时抗拉强度规定值下计算的高温许用应力 σbt为材料t温度下,短时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 或工作温度下材料的持久强度蠕变极限进行许用应力计算 [σDt]= σDt/nD 其中,[σDt]为材料t温度下持久强度计算的许用应力 σDt为材料t温度下的持久强度 nD为安全系数(各种标准的取值不同) 因此,选择高温运行焊接接头的焊接材料时,应考虑其高温短时抗拉强度或持久强度不得低于母材的对应值。一般碳素钢和普通低合金钢选择焊接材料只要考虑焊接材料的考拉强度,可不考虑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与母材匹配,但对于Cr-Mo耐热钢材料的焊接,选择焊接材料不仅考虑其等强性,还应考虑合金元素的匹配以保证焊接接头的综合性能与母材一致。 在特殊情况下,部件按材料的屈服强度计算许用应力进行设计时,就必须以屈服强度的等强

船舶上层建筑分段建造及予合拢通用工艺

上层建筑分段 建造及预合拢通用工艺 生产处船体工艺部 2004.2.18

上层建筑分段建造及大合拢通用工艺 (根据船体五车间上层建筑施工流程质量控制手册整理) 一.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厂建造入级钢质船舶上层建筑建造质量。 二. 适用范围:本工艺通用于我厂承接的各类船舶上层建筑分段建造及预合拢。 三. 质量控制点:船舶上层建筑简称上建,是船员的生活居住区域,上建分段的质量尤其是围壁、甲板的平整度以及整体美观显得尤为重要。 四. 工艺总则: 十不准: 1、不准用手工割刀切割板材(除圆角外); 2、不准在板材上随意引弧及焊拉码、靠山之类的杂物; 3、不准用铁锤锤击钢板; 4、不准无证施焊、带水施焊; 5、不准使用铁粉焊条; 6、不准使用大电流、粗焊条搭焊; 7、不准上道工序问题遗留到下道工序; 8、不准上道工序未检验、报检合格进入下道工序; 9、不准随意进行壁板校正; 10、不准随意变更施工工艺。 十必须: 1、板放线后,必须复核走方度,检查垂直线,理论线标注、收缩加 放量等; 2、构件安装,必须使用角尺,打好斜撑; 3、围壁吊装,必须吊砣、打好斜撑; 4、围壁交接,必须弹线装配; 5、分段组装,必须按图检查安装是否正确完整,测量主尺度、垂直线 数据,经区域/主管认可后交电焊; 6、型材拼板,必须标识清楚,合理套用,避免材料浪费; 7、吊码安装,必须焊前口头交验,焊后书面交验; 8、各道工序,必须扫尾完、报检完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9、焊接工艺,与板材相连部位的电焊必须用CO2焊; 10、分段校正,必须弹线用烘枪双道校正电焊应力区。 五、上层建筑分段建造: (一)、下料预制: 1、内场应按要求下料和预制构件(详见《船体建造通用工艺》)质量标准摘抄如下: 2、外场车间认真清点、验收上道工序的来料,剔除不合格件并及时与车间主管、区域长及项目经理部反馈联系。 3、拼板: (1)、楼子建造的板材必须由平板机滚平释放应力后,交拼板区域使用(对于有大于3mm的翘曲变形的板,需拖回内场重平,以消除起翘变形), 拼缝边必须铣边; (2)、按工艺拼板图及套料图进行板材下料,切割一律使用自动割具,切割后的板材必须根据套料图进行标识,余料按套料图标注清楚,整齐堆 放以便使用; (3)、拼板拼接板缝根据板厚留放0.5~1mm间隙以保证电焊熔透,板缝不允许有错位,注意板厚差,过渡坡口应在拼板前处理好(尽量采用机 械刨边); (4)、δ6以下板拼缝全部采用Φ1.6焊丝自动焊施焊;δ7板拼缝搭焊面用φ1.6焊丝自动焊单面,翻身后用φ3.2焊丝埋弧自动焊第二面施

船舶建造管理规定-2016

船舶建造生产管理规定 1、总则 为加强造船生产管理,缩短船舶建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履约合同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使用过程方法将造船生产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以造船生产管理四大职能:编制作业计划、组织生产协调、指挥生产调度、督促和考核造船生产全过程为主线。 2、船舶建造所需的主要过程,分为: ⑴生产技术准备; ⑵下料加工; ⑶分段制造; ⑷船台合拢; ⑸拉线镗孔; ⑹下水作业; ⑺发电机动车; ⑻主机动车; ⑼倾斜试验 ⑽航行试验; ⑾完工交船。 3、生产技术准备 3.1生产技术准备的输入 生产技术准备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合同及总技术规格书; b)方案(报价)设计任务书; c)建造说明书; d)建造方案(建造法)。 e)合同和技术交底 3.2生产技术准备的输出 生产技术准备的输出一般应包括以下方面的文件: a) 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日程表; b) 建造方针; c) 各专业施工要领(原则工艺); d)质量保证大纲; e) )对内对外专检交验项目表;

f) 产品实现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 g)生产技术准备状态情况总检查表(开工令)。 f)“建造入级船舶开工前检查单”(适用民船建造,由品质保证部填写船级社确认) g)“船用产品持证清单”(适用民船建造,由科研所报船级社确认) 3.3编制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日程表 3.3.1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日程表应确定项目的主办和协办部门以及完成项目的考核期限,内容应包括以下文件: a)船舶建造过程大日程(大节点)总进度计划; b)主要材料、设备清单; c)主要材料、设备纳期表; d)建造方针; e)各专业施工要领(原则工艺); f)质量保证大纲; g)生产(施工)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供图计划; h)对内对外专检交验项目表; i)大型铸锻件定订货清单; j)主要材料、设备供应计划; k)主要材料、设备持证清单; l)自制件和外协件清单; m)主要设备订货资料确认。 3.4合同和技术交底 3.4.1合同签署一周后,市场营销部和技术开发部应组织向有关部门进行合同和技术详细交底。 2.4.2合同和交底的主要内容: a)合同要点和内容的解释; b)顾客要求和合同背景材料情况; c)船舶主要技术状态、性能; d)船舶的特殊技术性能和工艺要求。 3.5开工条件的确认 为确保船舶开工后能连续施工,在开工前一周,造船办应依据“生产技术准备状态情况总检查表”的安排对开工前必须具备的条件组织验证。民船建造由品质保证部填写“建造入级船舶开工前检查单”交船级社确认后反馈造船办。3.5.1主管监造师应加强督办各相关部门按“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日程表”的内容

(管理制度)材料定额管理操作办法焊材(第一部

大连中远船务工程XX公司 COSCO(DALIAN)SHIPYARDCO.,LTD 造船产品 目标成本材料控制管理操作办法 焊接材料定额 (第壹部分) 程序编号:COSCO-SYGD-C(CW)-21 版本及修改号:2.0 批准日期:2011.2.25 生效日期:2011.3.01 受控状态:受控 发放编号:

1 目的 1.1 为加强公司造船产品焊材的管理,规范焊材的发放领用操作流程,达到公司焊材 降本增效的目的,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 2.1 适用于公司(除修船以外)造船产品、海工产品及非船产品。 2.2 适用于造船技术部、造船系统各工区、物资管理部、财务部等关联部门。 3 定义 3.1 焊接材料:是指用于造船产品、海工产品、非船产品及相对应的工装制作安装, 所需的焊条、焊丝、焊剂、衬垫、碳棒等焊接材料。 3.2 焊接材料的分类:直接消耗焊材和辅助消耗焊材俩大类。 直接消耗焊材:是指直接作用和产品上且随产品壹起交付所消耗的焊材,为直接 消耗焊材; 辅助消耗焊材:是指为保证产品生产和产品质量而制作的种类辅助工装设施所消 耗的焊材,为辅助消耗焊材;

4 职责分工 4.1 财务部/目标成本管理室(以下简称财务部/成本室) 4.1.1 财务部/成本室负责制造项目焊材定额的确定、下发、超定额的追加、领用跟踪、 台账检查、焊材库房焊材实物的盘点及焊材分析等。 4.2 造船技术部 4.2.1 造船技术部各专业设计室下发给工区的施工图纸、托盘、证件和工艺文件,必须 同时发给财务部/成本室,且保证完整齐全。 4.2.2 造船技术部工法室下发的胎架制作、吊耳制作及安装、接板工艺、分段制作工艺、 分段下胎封固、总组/搭载工艺、船舶下水及拖移工艺、脚手架零件制作及安装工 艺、专用工装及通用工装制作和安装等工艺性图纸文件,必须下发财务部/成本室 且保证完整齐全。 4.3 造船系统各工区 4.3.1 严格按照财务部目标成本下发的《大连中远船务(造船产品)消耗材料定额明细表》 (附录A,以下简称《消耗材料定额表》)开具领料单进行领料,申请增补,建立 台账且定期反馈财务部,同时做好实物的发放和管理。 4.4 物资管理部和焊材库房 4.4.1 严格按照财务部目标成本下发的《消耗材料定额表》进行发料,控制各工区领用 项目的焊材数量于财务部目标成本室下发的范围之内。 5 操作流程图 6 业务描述及规程 6.1 财务部/成本室

船体分段装配图设绘要领

Q/SWS 52-003-2005 船体分段装配图设绘要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体分段装配图的设计依据、内容要点、图面要求和校审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船舶的船体生产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Q/SWS 12-001-2001 船体制图 Q/SWS 41-003-2004 船舶结构焊接与坡口型式选用规定 Q/SWS 52-012-2003 船体结构流水孔、透气孔和通焊孔形式 3 设计依据 3.1 船舶建造方针 3.2 分段划分图 3.3 肋骨型线图 3.4 船舶结构焊接与坡口型式选用规定 3.5 船体结构理论线图 3.6 结构详细设计退审图(包括船东退审图、船检退审图) 3.7 焊接规格表 3.8 金属船体制图 3.9 船体余量布置图 3.10 船体临时通道及临时工艺孔图 3.11 船体节点详图 3.12 船体结构流水孔、透气孔和通焊孔形式 3.13 船体强力构件开孔及补强 4 内容要点 4.1 设计要点 4.1.1 分段装配图应准确反映分段所有的结构及精度、焊接等工艺信息,还应当包括标准舾 1

Q/SWS 52-003-2005 装件、其它专业提出的结构加强和预开孔等内容。其内容通过封面、组立树、分段重量重心、组立顺序图、安装材料及预舾装品目录、支柱胎架图、胎架二次划线图、外板展开图、甲板平面图、纵剖面图、横剖面图、局部剖面图和节点详图等方式进行表明。 4.1.2 船体分段装配图总体设计要领 4.1.2.1 内容要求 a) 船体分段装配图中除特记外,必须包括图号、页数、比例; b) 船体分段装配图中必须完整反映船体各类构件的组立名、零件号、板厚、材质等信息,必要时须标注几何尺寸; c) 组立内主要型材大小、板厚及材质等信息应标注在组立名下,剖面内可不需再次标注; d) 船体分段装配图中应标明在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工艺孔; e) 对于可以做成永久性吊环的结构,应在装配图中反映出来; f) 装配图必须标明分段余量及余量切割阶段符号,焊接补偿量符号; g) 装配图需反映与其它专业的协调问题,其中包括:其它专业提供的通过结构的管子、风管、电缆、放水塞及人孔盖的预开孔和孔加强;参照舾装图纸确认与舾装有关联 的基座垫板,确认甲板(平台)上面有没有安装柱子和垫板,并确认这些垫板与甲 板(平台)下型材的通气孔、流水孔是否有干涉; 垫板 参照舾装图纸标明有舾装用途的管子支柱的安装精度要求; h) 结构图必须标明倾斜构件的安装角度。装配角度是指两个零件装配面与面形成的角度,只在不等于90o时才在图纸上标记。由于梁拱或舷弧完全相等而在零件之间发生 装配角度时,在形成锐角的方向标记装配角度; 2

船舶分段建造

关于浮箱式坞门的建造方案 编写单位:丹东市合作区玉田机械有限公司编写日期:2015年05月09日

目录 1.概述 (3) 1.1用途简介 1.2技术参数(常见参数) 1.3金属结构简介 1.4适用标准及规范 1.5建造方案概述 2.分段施工要领 (5) 2.1精度控制要求: 2.2 分段施工要领 3.防腐涂装 (7) 3.1涂装参考 4.安全管理 (9) 4.1安全管理文件 4.2目标达成措施 4.3坞门建造完成的特殊要求

1.概述 1.1用途简介 浮箱式坞门是船坞新建的挡水口门,口门断面为方箱形,起作用是挡住船坞外的水,用船坞内的排水系统将坞内水排净,一遍坞内进行修造船作业,坞门是船坞的大型配套设备。 1.2技术参数(常见参数) 坞门总体尺寸:40m*6m*10m(长*宽*高) 1.3金属结构简介 1.3.1浮箱式坞门结构为纵骨架式结构。 1.3.2坞门有三层夹板,一层水平隔板,一层底板,断面为方形结构。

1.4适用标准及规范 1.5建造方案概述 1.5.1全船分4个分段,以此划分作为建造模块,最后进行总装。 1.5. 2.分段板片在制作车间完成,然后运至拼装场地进行拼接。 1.5.3每个分段在船坞内进行拼装焊接,舾装及管件等工作,最后进行总段涂装及完整性报验, 使用辅助吊车进行分段拼接合拢。 1.5.4安装顺序有舯向艏艉两侧依次对接施焊。 1.5.5总装完成后待坞内注水进行倾斜及沉降试验。

2.分段施工要领 2.1精度控制要求: 2.1.1胎架制造的精度控制 胎架是分段制造的基础,胎架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分段的质量。因事业部严格规定,胎架制造结束后由检验科验收。 1-1胎架必须有足够的刚性。 1-2胎架制作要有中心线,角尺线,水平线。双斜切胎架必须有拼板接缝线。 1-3胎架的外型尺寸不能大于分段,如果是通用胎架一定要考虑在分段的两端进行加强,并考虑吊环的位置,做永久设计。 2.1.2分段铺板划线 1-4平直分段铺板后也要与胎架固定,以免变形,纵骨、纵桁利用钢带划线。 1-5有线形的分段铺板尤其是双斜切舷侧分段必须与胎架紧贴,固定后划线,要求划出肋骨检验线,余量线,对合线,并提交精度管理组验收后作好记录并存档。 2.1.3分段完工 1-6分段完工后必须按图纸要求划出肋骨检验线,水线,中心线,直剖线以及分段对合线。1-7精度管理组在完工测量时必须认真检查分段的外形尺寸(以立体图作为测量草图)、焊接变形数据,型值必须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超差一律返工修正,不给后道工序造成隐患,并将数据存档,必要情况下应传达给船台或船坞。 1-8检验工具必须经常校对,修正。 1-9严格执行自由边火工工艺。 2.1.4分段制造过程中焊接变形控制 分段制造过程中的焊接变形一般可以分为两个过程。 1-10在胎架上的变形,分段在胎架上制造时,由于构件间的焊接而产生变形。此时,由于受胎架的刚性强制固定而显得不很突出,一旦脱离胎架,处于自由状态时就发现了明显的变形。这种变形是很难控制的。它是受装配构件时自强与强制情况及间隙大小而影响。 但是,这种变形是局部的,不是大面积的。

滚动船体分段建造前准备及分段建造方式

近几年来,船舶行业做到了与时俱进,与时代进步保持同步,而且,在船体建造方面,对其相关技术增加了投入,进一步研究了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应用方面也在不断的拓展。此外,我国还学习了外国的先进技术,引进了相应的建造设备,促进了我国船体分段建造的进步。在一个船厂中,因为船台数量是有限的,通过分段建造的方式,能够缩短船舶的建造时间。 在我国的盐城地区,主要负责建造内河船舶,具有较多的小型船厂,也形成相应的规模,不过,在大多数的船厂中,造船工艺依然比较落后,造船工人的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在建造方法方面,往往采用传统的整体建造法。在国内的大型船厂中,早就应用了分段建造法。我国的舟首地船体分段建造的典型分段,尤其是球鼻舷线型曲度较大,这为施工与检验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本文以船舷部分段为参照,借鉴了大型骨干船厂的分段建造经验。 1概述 10500DWTRORO滚装船为钢质船体结构,主要运输滚装货物和轮式货物。舟首部分段由于线型曲度较大,为检验工作增加了难度,本船舷部布有舷尖舱、舟首侧推舱、计程仪舱、一对锚链舱、木工间、油漆间、水手长储藏室、舟首锚泊甲板,顶甲板以上设有三层舷楼甲板。 2分段建造前准备 2.1板材下料要求 下料前钢板表而应进行矫平、矫直,去除毛边,打磨焊道,去除

焊接飞溅物和任何其他的表而污杂物等预处理。构件下料采用自动切割,允许少量使用半自动切割,尽量不用手工切割。下料后对构件边 缘应处理成半径至少为2mm圆角或经过等效处理,所有构件下料后应标出零件编号,以便区分。 2.2构件预制及胎架制作 构件在小组预制时按线装配即可,对于少数没有装配线的可人工增加,增加时应考虑板厚等问题。构件预制时应当注意所有而板与腹板不能在同一断线上,应错解开一定的间距。胎架是必需的工艺装备。铺设胎架过程中,高度与间距应按照图纸布置,制作胎架时,应该放 反变形,具有较强的刚性,防止出现严重的变形。 检验要点:检查船用产品证书与材料的一致性,并核对实物钢印、标识及批号或炉号。所有板材板厚、材质是否与批准的设计图纸要求相符,检查钢板表而有无缺陷,并且,根据效果规范要求,及时进行 科学调整。当所有的构件预制完之后,检验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组装。 3分段的建造 3.1舟首部分段区域 该船船舷部为横骨架式,舟首部分段肋距为700mm舟首部有12个分段。舟首部的结构复杂、线性较大,在建造中,外板线型要光顺,对合拢口线型、尺寸进行合理控制。对于舟首部分段,其控制要点由 三方面,其一,舷部分段横向弧形梁拱、纵向翘式的控制。其二,分 段下口宽度的控制。其三,注意分段的线型的控制。

船舶建造工艺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简要介绍 (非原创,如转载请注意版权问题,谢谢!也谢谢原作者) 本讲座从管理者的角度,按照“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现代造船管理模式的要求,结合我国船厂的探索实践,介绍船舶建造在各工艺阶段的组织方式、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提供对施工状态的评价标准。 一、造船生产管理模式的演变由焊接代替铆接建造钢质船,造船生产经历了从传统造船向现代造船的演变,主要推动力是造船技术的发展。传统造船分两个阶段: 1、常规的船体建造和舾装阶段。在固定的造船设施按照先安装龙骨系统、再安装肋骨框、最后装配外板系统等。 2.由于焊接技术的引进,船体实行分段建造;舾装分为两个阶段: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即开展予舾装。 现代造船又历经以下阶段: 3、由于成组技术的引进,船体实行分道建造;舾装分为三个阶段: 单元舾装、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即开展区域舾装。 4、由于船体建造和舾装、涂装相互结合组织,实现“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 5、随着造船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将成为船厂的努力方向。 目前国内主要船厂一般处于三级向四级过渡阶段;国内先进船厂已达到四级水平;外高桥船厂、建设中的江南长兴岛造船基地明确提出将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作为发展目标。 二、现代造船生产管理模式的特征 1、船体分道建造法。根据成组技术“族制造”的原理制造船体零件、部件和分段,按工艺流程组建生产线。 2、抛弃了舾装是船体建造后续作业这一旧概念,以精确划分的区域和阶段(单元舾装、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控制舾装。 3、实行“管件族制造”,以有效手段制造多品种、小批量产品,获得生产线生产效益。 4、采用产品导向型工程分解。把船舶划分为不同级别的中间产品,并协调的组织分道生产和集成。 三、船舶建造工艺流程 现代造船工艺流程如下简图: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层次上的划分依据为: 1、生产大节点production nodes:开工——上船台(铺底keel laying)——下水(出坞un docking)——航海试验sea trial——完工交船delivery 生产大节点在工艺流程中是某工艺阶段的开工期(或上一个节点的完工期),工艺阶段一般说是两个节点间的施工期。生产大节点的期限是编制和执行生产计划的基点,框定了船舶建造各工艺阶段的节拍和生产周期;从经营工作看,节点的完成日也是船东向船厂分期付款的交割日。

船体分段钢结构焊接材料消耗定额计算方法

船体分段钢结构焊接材料消耗定额计算方法 摘 要 现代钢质船舶均采用焊接式建造,各种焊接材料消耗在钢结构装焊过程中,本文根据船体钢结构形式及本公司船体结构建造流程,以理论结合实际方式,解决船体分段建造个环节具体焊材消耗定额标准。 关键词 船体分段钢结构 焊材消耗定额 1. 理论基础 2. 计算公式: A L Q ?= Q —实际焊材消耗量(kg ) L —焊缝长度(m ) A —每米焊缝消耗量(kg/m ) 2.1 每米焊缝消耗量计算公式: 2 2t t a A ? = 或 2 02k k a A ? = a —基准焊缝每米消耗量(kg/m ) t —实际计算板厚(mm ) t 0—基准焊缝板厚(mm ) k —计算角焊缝焊角高度(mm ) k 0—基准角焊缝焊角高度(mm ) 注:CO 2气体保护焊及埋弧自动焊基准焊缝每米消耗量a 按表1选取;手工电弧焊每米消耗量A 按表2和表3选取。

3. 焊材使用说明 装焊使用焊接材料按图纸中对焊接要求执行,装配阶段使用手工焊条。 装配焊缝长度计算说明:部件区域每米装配长度按160mm焊缝计算,分段区域每米装配长度按300mm焊缝计算,装配角焊缝和对接焊缝均按角焊缝6mm焊角高度计算。 表1 CO2气体保护焊及埋弧自动焊基准焊缝焊材消耗标准 表2 手工电弧焊对接焊焊条消耗标准 表3 手工电弧焊角焊缝焊条消耗标准

关于印发《船体钢结构焊接材料消耗定额计算方法(暂行)》的通知公司各单位: 为了对公司船舶产品船体钢结构焊接材料消耗进行定额管理,特制定《船体钢结构焊接材料消耗定额计算方法(暂行)》,现予印发,请各单位遵照执行。 2010.7.30

船体分段划分图设计规范

船体分段划分图设计规范 1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船体分段划分的设计依据、设计准则、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大型油轮、散货轮、FPSO等民用船舶船体分段划分图设计,其它船舶也可参照使用。 22设计依据 分段划分的基础:以船体初步设计阶段的初定船体分段的划分为基础,在详细设计以前完成和确定。 33设计准则 3.1结构特点与强度 3.1.1环形接缝应尽可能避免布置在船体总强度或局部强度的受力位置,如船舯、船梁剖面突变处,以及每一肋骨间距的中点。 3.1.2 结构应力集中的区域,如甲板大开口(货舱口)的角隅、上层建筑的末端、主机基座纵桁末端、双层底向单底结构过渡的部位(与分段接缝距离应超过一档肋距或纵桁间距)、机舱海水箱,应避免布置分段接缝(参见图 A.1)。 3.1.3对纵骨架式的船体,应尽可能减少横向分段接缝的数目;为保持一定的长度,必要时可将分段作纵向划分。对横骨架式的船体,一般尽可能减少纵向划分,以保持结构的连续性。 3.1.4 对同类型结构,如横向封闭型结构(如边水舱、双层底)、甲板或舷侧的平面板架结构等,应尽可能采用同一的划分方法(参见图B.2、图C.4)。 3.1.5 分段接缝应尽可能选择在结构原有板缝或节点零件(如肘板)的连接部位。尽量采用优化设计使分段的长度与结构强度要求的分布区域相匹配,达到减少钢板拼缝的目的。 3.1.6分段应具有足够的刚性,使不致因焊接、火工校正及翻身吊运而引起较大的变形。 3.2工艺和施工条件

3.2.1 货舱区平行舯体部分,要充分利用平直分段流水线,满足平直分段流水线的生产工艺要求,并保证平直分段的重量和尺寸在平直分段流水线的生产能力范围之内(尺寸在20米×20米以内,高度在5米以内,少量分段高度可在7米以内);上下边水舱分段主要考虑尺寸和形状,同时也要考虑加强和翻身吊运的方便性,要满足曲面生产中心的生产能力(尺寸在20米×20米以内,少量分段可超长,高度在12米以内);艏、艉分段以结构合理性划分。 3.2.2 分段应尽可能根据钢板的尺度划分(长度和宽度,但主要是长度。钢板的常用尺寸为4米×20米,单张板重量在20吨以内,最佳长度取19970毫米。但公司可流转钢板的最大规格为 4.5米×22.5米),以减少对接缝,提高钢材利用率。 3.2.3 分段的划分应考虑装配和焊接的方便性。尽量在大接缝处创造比较良好的操作空间,同时考虑舾装、涂装的方便性。分段尽量形成开敞式,以便出砂、搭脚手架,检查和涂装作业等(参见图A.2、图C.4)。 3.2.4 分段的划分应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采用自动和半自动焊接。为此,船体平行舯体以及平直部分的分段尺寸,可划得大些,艏艉部位曲型较大的分段则可划得小些。同时,曲度较大不能采用自动焊的部分,应尽可能不要与平直部分划在同一分段内。 3.2.5 单一产品的分段,应尽可能利用结构上的特点,减少或简化制造分段所需的工艺装备(如胎架、加强材等)。 3.2.6 分段接缝的位置,应为船舶预舾装和涂装作业创造有利条件。如充分考虑相邻分段安装件的布置,分段内的舾装单元与结构的配合,尽量减少接缝处的管子接头,使分段具有单独进行密性试验的条件。尽量保证封闭型舱室涂装的完整性,减少焊缝对舱室涂装的破坏等。 3.2.7 分段接缝处结构的参差(即板与骨架的相对位置),应考虑船坞装配的程序及操作的方便性。目前采用的接缝处参差的形式有两种:“阶梯形”和“平断面形”(即“一刀齐”)。阶梯形结构应设在同一肋骨间距内,以利操作和控制焊接变形。 3.3生产计划和劳动量

材料定额管理操作办法---焊材(第一部

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COSCO (DALIAN)SHIPYARD CO., LTD 造船产品 目标成本材料控制管理操作办法 焊接材料定额 (第一部分) 程序编号: COSCO-SYGD-C(CW)-21 版本及修改号:2.0 批准日期:2011.2.25 生效日期:2011.3.01 受控状态:受控 发放编号: 编写审核批准 王忠民高月王秀杰

1目的 1.1为加强公司造船产品焊材的管理,规范焊材的发放领用操作流程,达到公司焊材 降本增效的目的,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公司(除修船以外)造船产品、海工产品及非船产品。 2.2适用于造船技术部、造船系统各工区、物资管理部、财务部等相关部门。 3定义 3.1焊接材料:是指用于造船产品、海工产品、非船产品及相对应的工装制作安装, 所需的焊条、焊丝、焊剂、衬垫、碳棒等焊接材料。 3.2焊接材料的分类:直接消耗焊材和辅助消耗焊材两大类。 直接消耗焊材:是指直接作用与产品上并随产品一起交付所消耗的焊材,为直接 消耗焊材; 辅助消耗焊材:是指为保证产品生产和产品质量而制作的种类辅助工装设施所消 耗的焊材,为辅助消耗焊材; 4职责分工 4.1财务部/目标成本管理室(以下简称财务部/成本室) 4.1.1财务部/成本室负责制造项目焊材定额的确定、下发、超定额的追加、领用跟踪、 台账检查、焊材库房焊材实物的盘点及焊材分析等。 4.2造船技术部 4.2.1造船技术部各专业设计室下发给工区的施工图纸、托盘、证件和工艺文件,必须 同时发给财务部/成本室,并保证完整齐全。 4.2.2造船技术部工法室下发的胎架制作、吊耳制作及安装、接板工艺、分段制作工艺、 分段下胎封固、总组/搭载工艺、船舶下水及拖移工艺、脚手架零件制作及安装工 艺、专用工装及通用工装制作与安装等工艺性图纸文件,必须下发财务部/成本室 并保证完整齐全。 4.3造船系统各工区 4.3.1严格按照财务部目标成本下发的《大连中远船务(造船产品)消耗材料定额明细表》 (附录A,以下简称《消耗材料定额表》)开具领料单进行领料,申请增补,建立 台账并定期反馈财务部,同时做好实物的发放与管理。

常用焊接材料选用表

常用焊接材料选用明细 序号母材材质焊接材料 第一部分:压力管道用焊接材料 1、Ⅰ类材料 120J422 220H08Mn2Si 320TIG-J50 420H08Mn2Si+J422 520H08A 620TIG-J50+J427 7A106Gr.B H08Mn2SiA+J427 8A234WPB+A106Gr.B H08Mn2Si+J427 2、Ⅱ类材料 916Mn H08Mn2Si+J507 3、Ⅳ类材料 10A335 P22TIG-R40 R407 1112Cr1MoV H08CrMoVA 1212Cr1MoV H08CrMoVA+R317 1312Cr2MoG TIG-R40/R407 1415CrMo H05CrMoTiRe+R307 1515CrMo H13CrMoA+R307 1615CrMo+P11H13CrMoA+R307 17P11H13CrMoA+R307 18P22TIG-R40 19P22TIG-R40,R407 20P22+12Cr1MoV H08CrMoVA/R317 4、Ⅴ类材料 21Cr5Mo HCr5Mo+R507 22Cr5Mo TIG-R40+R507 23STFA-25HCr5Mo+R507 241Cr5Mo TIG-R40+R507 25P5(1Cr5Mo)A302 5、Ⅵ类材料 2609Mn2VDR TGS-1N+W707Ni 6、VII类材料 27A312 TP304TGF-308L,A137 28A312 TP316L TGF-316L A022 290Cr18Ni10Ti H0Cr20Ni10Ti 300Cr18Ni10Ti H0Cr20Ni10Ti/A137 310Cr18Ni12Mo2Ti TGF-316L A022 320Cr18Ni9E308L-T 330Cr18Ni9TGF308L-T 341Cr18Ni9Ti A132 35316L H00Cr19Ni12Mo2/A022 36TP304H1Cr19Ni9Ti/A132 37TP316H0Cr19Ni12Mo2/A202 38TP321H0Cr20Ni10Ti/A137

船体分段吊耳制作安装技术要求

Q/DZY 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DZY JS/S- 006-2007 船体分段吊耳制作安装技术要求 Fabrication &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Requirement Of Lifting Eye For Hull Block 2007– 07– 发布试用 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前 言 为适应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保证船体建造过程中吊装作业的安全,满足分段(结构)吊装工艺设计、吊耳制作安装及检验的要求,使船体分段(结构)吊耳的使用逐步走向标准化,特统一制定本技术要求,并通过在公司范围内一段时间的推广应用,逐步加以完善。 本技术要求适应于我公司承建(修)的船舶产品及结构的分段吊装设计、现场施工、管理、安全等工作。 本技术要求主要规定了吊耳的系列型式、制作安装要求等。 本标准由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标准化工作组提出。 本标准由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 本标准编制人:张平

1 范围 1.1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吊耳系列的选用、制作及检验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修造产品的吊装作业及管理。非船产品结构可以参照。 2 引用文件 参照国内有关船厂多年应用的吊装作业标准及结合公司状况汇总编制。; 3 吊耳系列 3.1吊耳类型、示意图形及尺寸标注、安装基准见表1:

3.2 吊耳系列型号及结构型式示意图 3.2.1 A型吊耳系列,其制作安装形式见图1,规格尺寸见表2:

3.2.2 B型吊耳系列,其制作安装形式见图2,规格尺寸见表3:

常用焊接材料

常用焊接材料(钢、不锈钢、钛、铜、铝)的焊接 101 试述低碳钢与低合金钢的焊接工艺。 ⑴焊接性低碳钢具有优良的焊接性,因此,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焊接时的焊接性仅决定于低合金钢的焊接性。 ⑵预热根据低合金钢的要求选用合适的预热温度。 ⑶焊接材料选择的原则是焊缝金属的强度、塑性和冲击韧度都不低于被焊钢种中的最低值,具体选择见表7-80。 表7-80 低碳钢与低合金钢焊接材料的选择 钢种低合金钢电弧焊电渣焊 CO2保护 焊焊丝 预热条件及温度(℃)屈服点(M Pa) 手弧 焊 埋弧焊 焊丝 焊 剂 焊条焊丝 焊 剂

低碳钢 300E4315H08A HJ43 1 H08A HJ3 60 H10MnSi板厚不预热350E5015 H08M nA HJ43 1 H08Mn 2Si HJ3 60 H10MnSi δ>40mm,预热温度 ≥100℃400E5015 H08M nA HJ43 1 H08Mn 2Si HJ3 60 H10MnSi δ①>32mm,预热温 度≥100℃450E5015 H08M nA H J43 1 H08Mn 2Si HJ3 60 H10MnSi ①δ——板厚(mm)。 102 什么是不锈钢的组织图? 焊缝的组织决定于焊缝的成分,而焊缝的成分决定于母材的熔入量,即熔合比。因此,一定的熔合比决定了一定的焊缝成分和焊缝组织。熔合比发生变化时,焊缝的成分和组织都要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不锈钢的成分、组织和熔合比的关系图称为不锈钢的组织图,见图7-14。 图中坐标为铬当量(Cr当量)和镍当量(Ni当量),其计算式为 Cr当量(%)=Cr+Mo+1.5Si+0.5Ni(质量分数)(%)

船体分段装配

船体分段装配 船体是分段的集成体,而分段是集中材料最多,物品最齐,耗时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中间产品”。它是船体装配工艺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船体建造中,它直接影响船舶产品的质量,建造周期、制造成本和企业的品牌和形象。 分段区域分为船尾区、机舱区、货油区、船艏区和上层建筑区。船艉区由轴架立体分段、舵臂立体分段组成。机舱区由机座底部分段,一、二、三半立体分段组成。货油舱区由底部分段、边水舱分段、舷侧分段、顶边舱甲板分段、中心甲板分段和纵横舱壁分段组成。船艏区由球鼻底部分段、压载舱立体分段、锚链舱立体分段和帆缆舱立体分段及前楼甲板分段。上层建筑区由艇甲板、多层居室甲板、驾驶甲板、罗经甲板等立体分段组成。 分段按形态可分为四大类:平直分段(包括平面分段和曲面分段)、立体分段、球型艏、艉分段和基座(主机座)联体底部分段。船体分段制造装配工艺的叙述按由船艉至船艏方向排序的有代表性的典型分段进行。 第一节船艉框架分段“AB02”分段制造装配 随着造船工业的不断发展和造船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承建的船舶越造越大,随着航运业的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船舶越造越多。而这些大型运输船舶的艉部多为球艉柱(见示图8—1),其型线变化特别大。正看像似一个瘦颈花瓶。它的结构不再是中小型船舶的铸钢组合段拼焊而成。而是用艉轴壳铸钢件和钢板结构的组合艉柱。艉柱框架分段“AB02”的艉柱由五部分装焊而成,型线柱包板(包括鞍型板、虾壳板和蚌壳板),艉轴壳、舵臂过渡板、水平隔板及纵桁隔板。 示图8—1 1、“AB02”分段制造要领 (1)建造方式:以艉尖舱横隔壁为基面卧造。轴壳在托架竖装全拢、艉柱小分段以左侧为基面侧造。 (2)胎架形式:轴壳总组竖造“井”字托架。艉柱侧造胎架,分段合拢平面胎架。 (3)制造顺序:横舱壁铺板→前、后轴壳总合拢→球艉柱胎架制造→艉柱小分段装焊→艉柱小分段吊装→贴装外板→吊环及加强装焊→施焊→完工测量→提交船检及船东。 (4)要领:球艉框架分段的制造是采用片段分离装焊。然后以艉尖舱水密舱壁的基面进行组合而成。 2、托架及专用胎架制造 胎架,已在胎架的章节中作过陈述,而球艉框架分段属于特殊胎架,故作专用叙述。胎架共分三种形式,即轴壳合拢托架、球艉柱特殊胎架和分段平台胎架。 (1)托架制作

船舶分段建造

分段施工要领 (一)精度控制要求: 1胎架制造的精度控制 胎架是分段制造的基础,胎架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分段的质量。因事业部严格规定,胎架制造结束后由检验科验收。 1-1胎架必须有足够的刚性。 1-2胎架制作要有中心线,角尺线,水平线。双斜切胎架必须有拼板接缝线。 1-3胎架的外型尺寸不能大于分段,如果是通用胎架一定要考虑在分段的两端进行加强,并考虑吊环的位置,做永久设计。 2分段铺板划线。 2-1平直分段铺板后也要与胎架固定,以免变形,纵骨、纵桁利用钢带划线。 2-2有线形的分段铺板尤其是双斜切舷侧分段必须与胎架紧贴,固定后划线,要求划出肋骨检验线,余量线,对合线,并提交精度管理组验收后作好记录并存档。 水线:3M、6M、8M、11M、14M、18M 直剖线:2M、5M、7M、10M(无阶梯平台分段) 3分段完工。 3-1分段完工后必须按图纸要求划出肋骨检验线,水线,中心线,直剖线以及分段对合线。3-2精度管理组在完工测量时必须认真检查分段的外形尺寸(以立体图作为测量草图)、焊接变形数据,型值必须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超差一律返工修正,不给后道工序造成隐患,并将数据存档,必要情况下应传达给船台或船坞。 3-3检验工具必须经常校对,修正。 3-4严格执行自由边火工工艺。 4分段制造过程中焊接变形控制。 分段制造过程中的焊接变形一般可以分为两个过程。 4-1在胎架上的变形,分段在胎架上制造时,由于构件间的焊接而产生变形。此时,由于受胎架的刚性强制固定而显得不很突出,一旦脱离胎架,处于自由状态时就发现了明显的变形。这种变形是很难控制的。它是受装配构件时自强与强制情况及间隙大小而影响。 但是,这种变形是局部的,不是大面积的。 4-2分段在胎架上随制造进度而产生变形。例如,带有转圆的底部分段,(反造)在转圆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