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Y 1180.2-2009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第2部分 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关于管道高后果区管理的思考

关于管道高后果区管理的思考发布时间:2021-04-02T02:55:39.77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5期作者:周雷[导读] 管道安全平稳运行是企业的生命线,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管道完整性管理要求管道管理者根据管道周边环境的变化,实时的进行高后果区识别与更新,并针对不断出现的变化调整管道管理方法,利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等手段来检测管道的完整性状态,多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从而实施一系列管道修复计划,最终保证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营。
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济南输油气分公司山东省 250000摘要: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我国的管道事业也在不断发展。
同时,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向前推进。
使得管道穿越的管段与城市发展之间在某些地方有些矛盾变得不可调和,且高后果区数量和里程不断递增,国家根据管道发展需要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和GB32176-2015《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制定GB32176-2015《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完善的管道完整性管理,是一种“预防”式管理思路,即对管道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识别管道潜在的和已经存在的危害,评价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后果,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本文针对于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分析、落实管道控制措施等“预防”式管理方面展开一系列的讨论,并且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希望对我国的油气管道的安全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管控引言管道安全平稳运行是企业的生命线,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管道完整性管理要求管道管理者根据管道周边环境的变化,实时的进行高后果区识别与更新,并针对不断出现的变化调整管道管理方法,利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等手段来检测管道的完整性状态,多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从而实施一系列管道修复计划,最终保证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营。
而对于管道面临的外部隐患,管道管理者需要通过对高后果区的分析,清楚地了解到在自己所管辖的范围内,哪些管段可能对周边公众生命安全、经济、环境及社会造成较大伤害或损失,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管道完整性管理计划,落实各项风险管控措施,切实保证管道本体安全。
QSY 1180.2-2009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第2部分 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
! " " #$ $ % & ’ ( ( & & ) !
%&’()%*+, - ( ./ # %&012345+6
$ !,7 # $ % &! ! ( )ihT;&/uFG>H123456iGH.IJ) hT;K)LMFG>HNO123456) ( !+,)89:; # PQ*+|iRSTU $ % &! ! ( )ihT;i() VW RhT;i RS) X z YZ ^i()* +*[\2]^i_‘3 ! abcdeiNO"f_ghiaK)LhT;*!V*jkl‘hT; mWnoipGqrzstu)vw*+ixyhh)XzaYZ^i()*+*[xyhhK)L hT;) ( "% ) " % ! !oG>HzW]{&$ # ’& % & & " ! !oG>HpqPQ’>? # $ % &! ! ( ) * ! !>HPQ’>?&$!U!T;&V8 * !<=>?@ # $ % &! ! ( ) * !|}i~!PQ,-./0K)LhT;) * ’ $ A3BC! + , . . / 0 ">H#$%&’_. ! f" \()i*eW+CE;iCD*;R,SB4CD)E;’7O( "% ) " % !|./01) * ’ ( D?EF! 1 2 0 3 4 1 5 1 0 2 . 1 4 0 2/3]z45D+,DB46*{L>H78tg9W7+:;i<=4>) 2/3]bc~PB4& 2/3]"&?@+AB+CD]+EF@+GHC7IJ~KLi\(4>) RS { T a UVW " X e " 2/3]!&=MNONPQ ^ % )! ) ) 7f YZ 7 i4 >* [\ e ]^3+_‘+ab3+c3+defgB+h@+ijBC) * ’ * %!9 GHIJ3K $ 6 7 8 : 4 0 3 4 1 , 1 ; + 4 < : 3 0 9 k\3>Hlmno*[pq#rst. ! f"uvtgwxyz{|i4>) = !012345LM = ’ $ !NOPQ%&012345LM >HxU4>}~\P!"MRi4>R1234& ">HxUi,DB4) * ">HxUi5DB4) + * [ >H <={| " \3>#$LfCL" , ’ # --*r%x&’()*+,$ Lf C L ! * & . / *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释义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释义河南邦信防腐材料有限公司2017年3月整理高后果区是政府监管、社会关注的对象,也是企业管理的重点。
国家安监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油气输送管道途经人员密集场所高后果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7〕138号)要求,各管道企业按照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全面开展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更新机制。
1 高后果区定义《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GB 32167―2015)将“高后果区”明确定义为“管道泄漏后可能对公众和环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区域”,是指油气管道发生泄漏失效后,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或者严重环境破坏的区域。
2 高后果区识别按照GB 32167的规定,高后果区分为三级,严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III级、II级、I级。
2.1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1)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 m范围内,任意划分成长度2 km并能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若干段,四层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地下室层数)普遍集中、交通频繁、地下设施多的区段(III级高后果区)该条款定义的III级高后果区为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
规定了管道中心线两侧的距离为200 m,长度为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2 km,当满足“四层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地下室层数)普遍集中”的条件时,就可以识别为III级高后果区。
其中,“普遍集中”应理解为不少于2栋。
同时,因为定义该类型III级高后果区是按照居民(建筑物)密度指数来划分的,对于管道穿越交通频繁和地下设施多的区域,可以不作为该类型III级高后果区进行识别。
(2)管道两侧各200 m内有水源、河流、大中型水库(III级高后果区)该条款定义的III级高后果区属于环境敏感型高后果区。
规定了在管道两侧各200 m范围内存在水源、河流和大中型水库时,就可以识别为III 级高后果区。
同时需要注意,如果通过环境敏感性分析,虽然在管道某一侧200 m范围内存在敏感的受体(包括水源、河流和大中型水库),但是确定了管道发生泄漏后不可能进入附近的受体,可不作为高后果区进行管理,但需在高后果区识别过程中做好分析和说明。
QSY 1180.2-2009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Y 1180.2-2009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Part 2: Pipeline high consequence areas identification code2009-01-23发布2009-03-15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3)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4)4 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5)5 高后果区识别与评分 (5)6 高后果区识别报告 (5)7 高后果区管理 (6)附录A (7)附录B(规范性附录)油气管道后果区评分表 (8)附录C (10)Q/SY 1180.2-2009前言Q/SY 1180《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分为8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第3部分:管道风险评价导则;—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第5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管理导则;—第6部分:数据库表结构;—第7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数据收集导则;—第8部分:效能评价导则;本部分为Q/SY 1180的第2部分。
本部分参照SY/T6648《危险液体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和SY/T6621《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并借鉴了美国完整性管理的经验。
本部分的附件A、附件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管道分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贾韶辉、冯庆善、刘志刚、冯伟、张永盛、王强、高强。
Q/SY 1180.2-2009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1 范围Q/SY 1180的部分规定了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的方法和步骤。
本部分适用于对油气管道进行高后果区识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Q/SY 118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解读与分析

《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解读与分析杨静;王勇;谢成;柏盛鹏【摘要】对GB 32167-2015《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中高后果区识别、风险评价等完整性管理关键环节进行解读,并分析其中强制性条文.研究表明,GB 32167较我国以往标准有较大改进,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适应当前我国管道管理现状,可操作性和应用性更强.同时建议管道企业根据自身管道特点确定检测时间间隔,而不是简单照搬国外数据.【期刊名称】《安全、健康和环境》【年(卷),期】2016(016)006【总页数】5页(P54-57,60)【关键词】管道完整性;管理标准;先进性【作者】杨静;王勇;谢成;柏盛鹏【作者单位】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抚顺113001;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抚顺113001;中国石化销售华南分公司,广东广州510620;中国石化长输油气管道检测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8【正文语种】中文我国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实践初期主要参照国际标准规范,将标准API 1160-2001和ASME B31.8S-2001等效转标为行业标准SY/T 6648-2006和SY/T 6621-2005。
标准API 1160、ASME B31.8S先后经过多次修订与完善,目前最新版本为API 1160-2013和ASME B31.8S-2014,而我国相应行业标准并未作及时更新。
2009年,中国石油发布企标Q/SY 1180-2009。
2014年,我国发布行标SY/T 6975-2014。
随着我国对管道管理日益重视、公众对于管道安全日益关注、企业对完整性管理标准做法需求增大,完整性管理国标应运而生。
GB 32167-2015根据我国国情和管道特点量身定制,于2015年10月13日正式发布,2006年3月1日实施。
GB 32167的发布,弥补了我国完整性管理国家标准的空白,适应当前我国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发展需求和迫切要求。
长输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辨别及管控要点分析

长输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辨别及管控要点分析发布时间:2023-02-06T02:56:49.924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9月第18期作者:韦凤联[导读] 相较于城镇燃气管道,韦凤联国家管网集团广东运维中心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相较于城镇燃气管道,长距离输送天然气管道一旦发现泄漏事故,将会带来更为严重的破坏影响。
因此必须要加强对长输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辨别与管控。
首先,应深刻认识到长输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辨别与管控的必要性,随后应落实长输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辨别分级与基本要求,明确长输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辨别的流程,最后还应加强对输气管道高后果区管控的应用,才能有效降低天然气泄漏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关键词:长距离;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辨别;分级;管控长输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是指在发生天然气泄漏事故后,将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生态环境破坏以及经济财产损失的区域。
因此针对这一区域,必须要加强辨别,严格落实各种管控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天然气泄漏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有必要加强对长输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辨别与管控要点分析,这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长输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辨别与管控的必要性一方面,从现实情况来看,长距离输送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本身便是管道单位重点管理的一项内容,准确辨别长输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加强对高后果区管理,当前在国内已经达成了统一共识[1]。
与此同时,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长输天然气管道安全事故,也为管道高后果区辨别与管控敲响了警钟。
比如青岛地区的“11 · 22”事故、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安全事故等,因此必须要加强对长输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的辨别与管控,降低上述类似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另一方面,从发布的政策文件来看,国家一直以来便非常重视长输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辨别与管控。
比如早在2017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多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油气输送管道途经人员密集场所高后果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7〕138号),该政策文件明确指出,管道企业应积极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对油气管道高后果区的辨别与监控。
高后果区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的数值模拟

高后果区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的数值模拟付邦稳;蒋宏业;别朗;姚安林;徐涛龙【摘要】高后果区具有人口密度大及建构筑物集中的特点,其内的天然气管道一旦发生泄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相对于其他地区更为严重.应用Fluent软件对某高后果区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进行二维稳态数值模拟,分析了天然气管道在不同风速、不同泄漏位置以及不同输气压力时的泄漏扩散情况.模拟结果表明,风速对甲烷的扩散有较大的影响,随风速增大,甲烷爆炸范围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甲烷扩散的敏感风速为3 ~5 m/s.管道的泄漏位置对甲烷的扩散影响也较大,管道背风侧泄漏时,两建筑物均处于爆炸范围内,危险性较大;管顶泄漏时,建筑物周围甲烷体积分数较高,易使人窒息;管底泄漏时,大量甲烷聚积在泄漏口附近,爆炸范围较小.甲烷泄漏扩散时,爆炸下限高度随管道输气压力的增大而升高,甲烷扩散的敏感压力为5~6 MPa.【期刊名称】《煤气与热力》【年(卷),期】2018(038)011【总页数】6页(P后插12-后插17)【关键词】高后果区;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数值模拟;爆炸范围;输气管道【作者】付邦稳;蒋宏业;别朗;姚安林;徐涛龙【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500;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8;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500;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国际工程公司,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500;油气消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8321 概述高后果区是指如果管道发生泄漏会危及公众安全,对财产、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的区域[1]。
GB 50251—2015《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将管道沿线地区划分成4个等级,其中三级和四级地区人口密度相对集中。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企业标准Q/SY 1180.2—2009《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以及美国交通运输部的法规49CFR192《管道安全法天然气部分》,高后果区应纳入三级地区或四级地区。
运用完整性管理理念管控好输气管道高后果区

1 1219 418m 400m 382m 362m 341m 319m
2 1016 348m 334m 318m 302m 284m 266m
3 914 313m 300m 286m 271m 256m 239m
4 813 279m 267m 255m 241m 228m 213m
5 711 244m 233m 223m 211m 199m 186m
Ⅱ级 Ⅰ级
e)其他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特定场所的区域 Ⅰ级
f)除三级、四级地区外,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 加油站、油库等易燃易爆场所
Ⅱ级
* 收稿日期:2019-09-30 作者简介:张涛(1981-),男,四川宜宾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城镇燃气和输气管道工程规划方面的研究。
62
城 市 勘 测
六步循环法中的重要环节。开展输气管道高后果区 识别,不仅有助于输气管道运营企业明确输气管道高 后果区的成因、影响范围与后果,掌握输气管道发生 泄漏后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区域,还可以使输气管道 运营企业通过开展针对性的风险评价、完整性评价、 地灾监控及巡检管理等措施,持续消除识别出的不利 影响因素,将风险控制在合理、可接受的范围内,最 终实现输气管道在非事故状态下的安全、经济、可靠 运营目的(表 1)。
1 输气管道传统管理和完整性管理的区别
输气管道传统管理是一种静态的应对式管理, 是一种从事故状态中来,又到事故状态中去的管理方 式,即:输气管道在发生事故以后,管道运营企业进行 安全性检查,并找出事故原因,进而制定针对性的应对 方案或改进方法,以此预防类似事故原因再次出现而 引发事故。由于输气管道传统管理模式存在被动的特 性,并且查找事故原因也存在相对的局限性,导致不能 系统的识别和确定造成事故的其他风险因素,因此,输 气管道传统管理很难突破静态的管理属性,不能主动 的升级改进措施和预防类似关联事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amp; & ) : & ? : $ @DE
!"#$%&’()*+
B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12345678 !!!!!!!!!!!!!!!!!!!!!!!!!!!!!!!!! ! % !1234569:; !!!!!!!!!!!!!!!!!!!!!!!!!!!!!!!! " & !123456<= !!!!!!!!!!!!!!!!!!!!!!!!!!!!!!!!! " ’ !1234>? !!!!!!!!!!!!!!!!!!!!!!!!!!!!!!!!!!! " @A ! ! &$’@A" !B4CDE;&/ !!!!!!!!!!!!!!!!!!!!!!!! # @A " ! &$’@A" !FG>H1234:;I !!!!!!!!!!!!!!!!!!!!! $ @A # ! JK’@A" !123456<=LMNO !!!!!!!!!!!!!!!!!!!! &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7
! " " #$ $ % & ’ ( ( & & ) !
W!X!B $ +,)WX% ZN%&0123T/[ ) FG>H1234:;I\I " * ! * # #I " [B ’ $ !012345T/\L
>H hT %S TI $ % >HxUi,DB4 >HxUi5DB4 \3>#" * [ >H <={ " ’ # -*r%x &’()*+, "! * & . / * |-# ! t" % # & & " !..#/{T"^2/3]"i4> ’& & oG >H \3>## * 8>H 01 p :[$; ’ ! ! -*r%x &’()*+, #& * $ . / * # ) ) - ~N^2/3]"i4> [2>H01p" ) ) - N^2/3]"i4> * [ >H <={ \3>#" " ’ # -*r%x &’()*+, "! * & . / * t" % # |-# ! & ’& & " !..#/{T"^2/3]!i4> ’ \3>## * 8>H 01 p ’ ! ! -*r%x &’()*+, #& * $ . / * # ) ) - ~N^2/3]!i4> [2>H01p" ) ) - N^2/3]!i4> $ % & >HxUi,DB4 >HxUi5DB4 >H01p% - N^2/3]i4> ) ,B~k9C:U%; \():[$; JX" - R%;*# ! % ! % R$; :[3V" )7 # ! ) )7 O SX eR $ ;* ! ) ) 7~ k* W ; R V 7 _ + # ; d O Q" % ! ) )! 56m‘ :;’7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0
! " " #$ $ % & ’ ( ( & & ) ! # -#" % ’& & & " !..#/{T ) " \3>#&L’ * 8>H 01 p # ) - ~N^2 ! ! --*r% x &’()*+,& L & * $ . / * ) ) /3]i4>) "[2>H01p" 1 - N^2/3]i4>) ) ) = ’ ( !ROPQ%&012345LM >HxU4>}~\P!"MRi4>R1234& ">HxUi,DB4) * ">HxUi5DB4) + " >H01p% , - N^2/3]i4>) ) " >H01p% ) - N^13#4+wH+5H+64~!7H.1+8$C) ) ">H01p" 1 - N70*e4*\9^+9:+;<.[2%&!=&4) ) ) " >H01p" H " IJ+ w KLM 2 - N^z>+?@?AB a+ C n ] D+ EF 3+ G ! ) ) *)NO34+wKMPiNOB4C) " >H01p" c"()) - N^QR+HS+&|TQa.Qz\ ! ) ) 3 ">H01p! [2>H+WXC" i4 >* >H9 [ 2 6 4 - N^9[UOV]iBP]D ! % T>HYZ[-#" - i4>) % > !012345ST/ *56:; ] A \ @A " |I " * q { b3 " @ > ’ $ * ! * " !1234i56:;’7\@A " |I " A " |I " * #MP^_) > ’ ( !\‘M12344>*ab]QpRiZc NO*p c :;; def( \ ‘ R ab ]Q M R N O|iZSgh*8ipgh;def)ef;djkl*r%i56R1234im‘nMQ.) - R**RMS1234p>?) > ’ * ) !o56.1234i4p.qLrf.satU% ? !012345UV 123456<=.PQbc\PNO& "cuvw) * ">HxyJK&>Hhz{|*>Hpq\(){|*70*+!}!~!{|vw) + " 1234;"!b3) , " b#!\o) ) @ !0123%* @ ’ $ !m‘123456.$%b3*>H>?&.!R’/XY:Z{E*(DXY:Z) @ ’ ( " S -* x . a t U ! ( S -) >H ! !M)|/i1234*/^*+)*+RSS s M , R ! pq~!lm/(R*!RNO1234056)
!
!"#$%&’()*+,-./
! " " #$ $ % & ’ ( ( & & ) !
012340567 8 ( 9: # 01;<=>?@6A
* + . + / + / 0 2 + 0 5 / 5 4 / 0 6 7 + 8 + 7 5 0 + 9 / : , 1 34 1 , #* * 5 2 0 ( + . + / -; + ;7 9 / 6 = / 7 5 2 5 6 + > / 0 + 8 + 7 5 0 + 9 /7 9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012345+6
$ !,7 # $ % &! ! ( )ihT;&/uFG>H123456iGH.IJ) hT;K)LMFG>HNO123456) ( !+,)89:; # PQ*+|iRSTU $ % &! ! ( )ihT;i() VW RhT;i RS) X z YZ ^i()* +*[\2]^i_‘3 ! abcdeiNO"f_ghiaK)LhT;*!V*jkl‘hT; mWnoipGqrzstu)vw*+ixyhh)XzaYZ^i()*+*[xyhhK)L hT;) ( "% ) " % ! !oG>HzW]{&$ # ’& % & & " ! !oG>HpqPQ’>? # $ % &! ! ( ) * ! !>HPQ’>?&$!U!T;&V8 * !<=>?@ # $ % &! ! ( ) * !|}i~!PQ,-./0K)LhT;) * ’ $ A3BC! + , . . / 0 ">H#$%&’_. ! f" \()i*eW+CE;iCD*;R,SB4CD)E;’7O( "% ) " % !|./01) * ’ ( D?EF! 1 2 0 3 4 1 5 1 0 2 . 1 4 0 2/3]z45D+,DB46*{L>H78tg9W7+:;i<=4>) 2/3]bc~PB4& 2/3]"&?@+AB+CD]+EF@+GHC7IJ~KLi\(4>) RS { T a UVW " X e " 2/3]!&=MNONPQ ^ % )! ) ) 7f YZ 7 i4 >* [\ e ]^3+_‘+ab3+c3+defgB+h@+ijBC) * ’ * %!9 GHIJ3K $ 6 7 8 : 4 0 3 4 1 , 1 ; + 4 < : 3 0 9 k\3>Hlmno*[pq#rst. ! f"uvtgwxyz{|i4>) = !012345LM = ’ $ !NOPQ%&012345LM >HxU4>}~\P!"MRi4>R1234& ">HxUi,DB4) * ">HxUi5DB4) + * [ >H <={| " \3>#$LfCL" , ’ # --*r%x&’()*+,$ Lf C L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