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合集下载

药物的杂质检查

药物的杂质检查

例:ChP中:无水葡萄糖中氯化物检查:
S=0.60g,V=6.0ml,C=10ug/ml,求限量L
L=(V•C/S)×100%=0.010%
讨论: 1.AgCl易感光,变成灰紫色,所以放置时避免直射日光,比较时
背景为黑色。 2.温度30—40℃时比浊度最大,实际检查时不控制温度,室温,
平行操作。 3.最适检出浓度为:0.05—0.08mg/50ml,标准NaCl为
氰酸铁配位离子,再与一定量标准铁溶液用同法处理后所呈的颜 色进行比较,颜色不得更深. 方法: 供试品----加水溶解使成25ml----置于50ml纳氏比色 管中----加稀盐酸4ml与过硫酸铵50mg----加水稀释至35ml---加30%硫氰酸铵溶液3ml----加水成50ml----如显色,立即 与标准铁溶液一定量按相同方法制成的对照品比较. 注意事项: 实验前供试品处理某些药物(如葡萄糖、糊精和硫 酸镁)在检查过程中需加硝酸处理,则不再加过量硫酸铵,但 必须加热煮沸除去氧化氮.
与硝酸银试液作用,生成氯化银白色浑浊液,与一定量标准氯 化钠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氯化银浑浊液比较,浊度不得更 大。 样品管:Ag++Cl-→AgCl(白色浑浊) 标准管: Ag++Cl-→AgCl(白色浑浊) 样品管浊度>标准管浊度,样品不合格 样品管浊度 <标准管浊度,样品合格
方法:取两支50ml纳氏比色管:
成NaCl,再依法检查。
11. 不溶于水的有机药物
(1)加水振摇,过滤,取滤液进行检查。 (2)加热,放冷,过滤,取滤液进行检查。 (3)溶于有机溶剂如稀乙醇、丙酮,可加稀乙醇
或丙酮溶解后进行检查。
二、硫酸盐检查法
原理: 药物中存在的微量硫酸盐与氯化钡在盐酸酸性介质中生成 硫酸白色浑浊,与一定两标准硫酸钾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浑浊 比较,浊度不得更大.

药学]第三章 药物杂质检查

药学]第三章 药物杂质检查

质 的
的杂质)。
种 非特定杂质

——在质量标准中未单独列出,而仅采用一
个通用的限度进行控制的一系列杂质,其在药
品中出现的种类与概率并不固定。
23
第一节 药物的杂质与限量
第三章
杂质的种类
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
按来源分类 工艺杂质、降解杂质、反应 物和试剂中混入的杂质
按毒性分类 毒性杂质和信号杂质
按理化性质 有机杂质、无机杂质、残留
试剂规格 对可溶性钡盐不做检查. 检查:氯化物、铁、灼烧失重等
药用规格 如存在可溶性钡盐则导致 医疗事故.
检查:酸溶性钡盐、重金属、砷盐等
化学试剂不能代替药品使用
9
例. 临床所用药物的纯度与化学品及试剂 纯度的主要区别是
A. 所含杂质的生理效应不同 B. 所含有效成分的量不同 C. 所含杂质的绝对量不同 D. 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速度不同 E. 所含有效成分的生理效应不同
第三章
按化学类别和特性分为3类
无机杂质

——Cl-、S2-、CN-、As、重金属.
杂 质
有机杂质
的 种
——中间体、副产物、分解物、异构体.
类 残留溶剂
——反应过程中的提取溶剂
22
第一节 药物的杂质与限量
第三章
有机杂质 分为2类
特定杂质

——指在质量标准中分别规定了明确的限度,
杂 并单独进行控制的杂质 (结构已知和结构未知
进一步脱羧转化
对氨基苯甲酸
苯胺
引起毒性反应
14
第一节 药物的杂质与限量 残留溶剂
第三章
华法林钠 异丙醇中结晶 原料药检查异丙醇 地塞米松磷酸钠 甲醇和丙酮 提取

第3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第3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 正确取样及称量范围 • 正确的比色、比浊方法
一、氯化物检查法(掌握) (一)原理 对照法
药物:Cl AgNO3 AgCl白色浑浊
HNO3
对照:NaCl(c, V) AgNO3 HNO3 AgCl白色浑浊
(二)检查方法
问题:如何进行比浊观察? 同置于黑色背景上,自上向下观察。
肼中的游离肼。(特殊杂质检查方法收
载在中国药典 正文各药品的质量标准 中)
第二节
一、杂质限量
药物的杂质检查法
杂质量 ≤ 杂质限量 < 杂质量
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百分之几(%) 百万分之几 10-6
药品合格
药品不合格
二、药物的杂质检查法
1. 对照法 (重点) 供试品与一定量待测杂质的对照品经
适用于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药物。
2. 测定条件
(1)硝酸铅配制标准铅贮备液(加 硝酸防止Pb2+水解) (2)本法用2ml pH3.5的醋酸盐缓 冲液控制溶液pH值为3~3.5。 (3)显色剂:硫代乙酰胺做显色剂
(4)供试品如有色,需经处理后方可
检查。
A. 外消色法:在对照管中加稀焦糖
溶液或其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 B. 内消色法
宜的条件是
(C)
A. 用硫代乙酰胺为标准对照液
B. 用10ml稀硝酸/50ml酸化 C. 在pH3.5醋酸盐缓冲溶液中
D. 用硫化钠为试液 E. 结果需在黑色背景下观察
例3. 现有一药物为苯巴比妥,欲进行 重金属检查,应采用哪种方法 (C) A. 一法 B. 二法 C. 三法
D. 四法
E. 以上都不对
过相同处理后,比较反应结果(比色
或比浊) 特点:不需知道杂质的准确含量

药物的杂质检查

药物的杂质检查

例:肝素钠中杂质
0.005 0.004 0.003
AU
多硫酸软骨素
0.002 0.001 0.000 2 4 6 8 10 Minutes 12 14 16 18
仪器:P/ACEMDQ毛细管电泳仪(Beckman公司,美国) 非涂渍石英毛细管60cm*50mm(i.d.) 条件:检测波长200nm;分离电压-30kV;压力进样 0.7psi,10sec;分离温度25℃; 运行电解液: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3.5) 样品浓度:15mg/mL纯水溶液
二、杂质检查常用方法 (一)化学法
利用药物与杂质的化学性质的差异,选择
合适的试剂,与杂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
沉淀、气体等,检查杂质的限量
(二)色谱分析法
1、薄层色谱法(TLC)
(1) 杂质对照品法
适用范围:已知杂质并能制备杂质对照品
方法:取一定浓度的已知杂质对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溶液和供试品 溶液,分别点加在同一薄层板上,展开、定位、 检查,供试品中所含杂质的斑点,不能超过相应 的杂质对照品斑点。 缺点:需要杂质的对照品
方法一:按内标法或外标法测定杂质含量,再扣
除加入的对照品溶液量,即得杂质含量
方法二:分别测定加对照品和未加对照品溶液 浓度
加入对照品 CX+Δ CX
峰面积
Ais
未加对照品
CX
Ax
Ais C x C x Ax Cx
C x Cx Ais 1 A x
(三) 光谱分析法
第三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第一节 药物的杂质与限量
一、药物的纯度和杂质检查的意义 药物的纯度:指药物纯净程度,反映了药物质 量的优劣,含有杂质是影响药物纯度的主要因 素 例:左旋氧氟沙星具有抗感染功能,右旋氧氟 沙星为无效体, 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积累了对药物纯度的认识, 同时随着分离检测技术的进步检测方法有所改 进 例:盐酸罂粟碱中杂质检查:目视比色法 TLC HPLC

第03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第03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四)气相色谱法
药物中挥发性杂质及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查
(1)仪器的配对性 如纳氏比色 管应配对,刻度线高低相差不超 过2mm,砷盐检查时导气管长度 及孔的大小要一致
(2)对照品与供试品的同步操作
2. 正确的取样及供试品的称量范围 1g不超过±2%,>1g不超过±1%
3. 正确的比色、比浊方法
4. 检查结果不符合规定或在限度边 缘时应对供试管和对照管各复查二 份
2、颜色的差异
无色药物中有色杂质的检查,检查 供试品的颜色,来控制有色杂质的 量。
3、溶解行为的差异
利用药物溶于某种溶剂而杂质不溶, 或者反之。
二、化学法 1、酸碱性的差异 利用药物中杂质的酸性或碱性,来进 行检查。 2、氧化还原性的差异 3、杂质与一定试剂产生沉淀
4、杂质与一定试剂产生颜色 A、不得产生颜色 B、目视比色 C、 分光光度法 5、杂质与一定试剂产生气体 氰化物杂质的检查 (1)改进普鲁士蓝法:5μg (2)气体扩散三硝基苯酚锂法:0.5μg
铁铵中氯化物的检查。
(2)外消色法:如高锰酸钾中氯化 物的检查,可先加乙醇适量,使其还原 褪色后再依法检查。
2. 当有其它干扰物质存在时,必需 在检查前除去
(1)碘中氯化物的检查 (2)碘化物中氯化物的检查 (3)溴化物中氯化物的检查
3. 不溶于水的有机药物 (1)加水振摇,过滤,取滤液进行 检查。 (2)加热,放冷,过滤,取滤液进 行检查。
特殊杂质:指某一个或某一类药物的生 产或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如阿司匹 林中的游离水杨酸、异烟肼中的游离肼、 甾体激素中的其他甾体。特殊杂质检查 方法收载在中国药典正文各药品的质量 标准中。
一、物理法 1、嗅味及挥发性的差异: 根据杂质的特殊嗅味来判断该杂质的 存在。 挥发性药物中检查不挥发性杂质。

第三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第三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四、杂质的限量及检查方法
(一)、杂质限量 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叫做杂质限量。通常 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ppm)来表示。
(二)、杂质的限量检查方法
1、对照法 2、灵敏度法 3、比较法
1、对照法 不需要知道杂质的准确含量 计算公式:知道杂
杂质限量 = 杂质的最大允许量÷供试品的量×100% = 标准液浓度×体积÷供试品的量×100%
阿托品水解生成莨菪醇和莨菪酸; 麻醉乙醚氧化为醛和有毒的过氧化物。
三、杂质的分类
按来源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 按性质分为信号杂质和有害杂质。
来源
一般杂质是指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 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特殊杂质是指在个别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 入的杂质。
性质
信号杂质一般无害,但其含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药物 的纯度水平,氯化物、 硫酸盐等就属于信号杂质。 有害杂质对人体有害,如重金属、砷盐、氰化物等, 在药品标准中必须严格控制。
(2) 供试品有微量Fe3+:
在弱酸性溶液中氧化硫化氢析出硫,产生混 浊影响比色,可加Vc或盐酸羟胺使Fe3+氧化 成Fe2+离子再检查。
第二法:炽灼残渣法
适用于含芳环、杂环以及不溶于水、 稀酸、乙醇及碱的有机药物。
1. 原理 对照法
500~600℃炽灼后的残渣,经处理后,依一法检查。
2. 操作方法
例如:硫酸阿托品中莨菪碱的检查: 本品溶液(50mg/ml)α<- 0.4
(五)对光吸收性质的差异
1. 紫外分光光度法:
苯丙醇中苯丙酮的检查: 可利用供试液的吸收度比来控制杂质; 纯品苯丙醇A247nm/A258nm= 0.59;
99.5% 时A247nm/A258nm= 0.79; 因此规定供试品A247nm/A258nm < 0.79; 即所含苯丙酮<0.5%.

药物的杂质检查总结

药物的杂质检查总结
记录重量变化对温度的关系曲线 称为热重曲线(TG曲线)。
热重曲线的纵坐标为质量(m),横坐标 为温度(T)或时间(t)。
特点:准确测量物质的质量变化及变化速 度、样品用量少、速度快
本法适用于药物结晶水的测定和贵重 药物或在空气中极易氧化药物的干燥失重 分析。(例:硫酸铜脱去结晶水,教材 P113~114。)
有关物质:指药物中可能存在的原料、中 间体、副产物、异构体、聚合体和降解产 物等与药物结构相似或相关的一类物质的 总称。
按理化性质 有机杂质
无机杂质 残留溶剂
按其来源
工艺杂质(中间体、 副产物,未完全反 应的原料及试剂)
降解产物
从反应物及试剂混 入的杂质
药物的纯度与化学试剂的纯度
药物的纯度考虑杂质的生理作用,药 品只有两个等级:合格或不合格。
• (一)有机杂质的化学名称作为项目名称 • (二)杂质检查项目的确定 • (三)杂质限度的确定(不是越低越好) • (四)杂质检查方法的选择与验证
2、杂质的检测方法
• 1、化学方法 • 2、色谱法
– 薄层色谱:P106~P107,示例3-8、10、12、13 – HPLC:P108~P110,示例3-16、18等
L V c 100% S
Lppm

V S
c
106
例 色氨酸;教材P101,例3-1~3-4
供试品溶液体积 50ml 标准NaCl浓度 1ml相当于10mg的氯
计算色氨酸中氯的限量
L V c 100% 5 105 100% 0.02%
S
0.25
1-4、杂质研究规范 (教材P102,自学)
(一)原理 对照法
药物:Cl AgNO3 HNO3 AgCl白色浑浊

药物分析 第三章 药物杂质检查

药物分析 第三章 药物杂质检查

6
例如: 药用规格 硫酸钡(BaSO4) 如存在可溶性钡盐则导致医疗事故。 检查:酸溶性钡盐、重金属、砷盐 试剂规格 硫酸钡 对可溶性钡盐不做检查;检查氯化物、铁、灼烧失 重
7
二、药物杂质的来源
杂 质
药物生产过程引入



药物贮存期间引入
8
(一)生产过程引入的杂质 (1)所用原料不纯、合成工艺中未反应完全的原料、 合成中间体、副产物等。
三、药物杂质的分类
1.按来源可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 一般杂质 指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或 贮存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如:酸、碱、水分、氯化物、硫酸盐、重金属、砷盐、 硫化物、氰化物、铁盐、铵盐、易炭化物、干燥失重、 炽灼残渣、溶液颜色与澄清度、有机溶剂残留量等。
一般杂质其检查方法收载在中国药典的附录中。
30
例:肾上腺素中肾上腺酮的检查
盐酸溶液
样品
供试品液(2.0mg/ml)
λ=310nm下测定,规定 A310≤0.05
肾上腺酮 肾上腺素
31
一般杂质检查规则
《药品检验操作标准》规定: 1. 遵循平行操作原则 (1)仪器的配对性 如纳氏比色管应配对, 刻度线高低相差不超过2mm,砷盐检查时导气 管长度及孔的大小要一致
28
如:蒸馏水中氯化物的检查 操作:在供试品溶液中加入试剂,在实验条 件下反应,不得出现正反应。
50ml蒸馏水
HNO3 AgNO3
不得发生混浊
0.2mgCl-/50ml Cl- 4μg/ml
规定水中氯化物含量不大于4μg/ml
29
比较法 取一定量供试品,在规定条件下测定待检杂 质参数(如吸光度、旋光度等),与规定数值 (限量)比较,判断供试品中杂质限量。(不 需对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3-1 药物的杂质与限量一、药物的杂质与纯度1、杂质: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2、药物的纯度:指药物的纯净程度。

它反映了药物质量的优劣。

3、化学试剂与药物纯度(1)化学试剂:不考虑杂质的生理作用,其杂质限量只是从可能引起的化学变化对使用的影响来限定的,对试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目的加以规定,它不考虑杂质对生物体的生理作用及毒副作用。

(2)药物纯度:主要从用药安全、有效和对药物稳定性等方面考虑。

化学试剂是不能来代替药品使用的。

共同点:杂质<规定限量二、药物杂质的来源(一)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杂质1、原料或辅料及试剂不纯或未反应完全、反应的中间体与反应副产物在精制时未能完全除去而引入杂质。

2、药物在制成制剂的过程中,也能产生新的杂质。

3、在药物生产过程中,所用的试剂、溶剂、还原剂等可能会残留在产品中而成为存在杂质。

4、生产过程中,由于使用的金属器皿、装置以及其他不耐酸、碱的金属工具,都可能使产品中引入砷盐,以及铅、铁、铜等金属杂质。

5、无效或低效异构体或晶型。

6、天然植物提取,常含结构、性质相近的物质,难以完全分离除去。

(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1、保管不善或贮存时间过长2、包装不当三、药物杂质的分类1、按来源分(1)一般杂质:也称为信号杂质。

是指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2)特殊杂质:是指在特定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也常称为有关物质。

2、按毒性分(1)毒性杂质:重金属、砷盐(2)信号杂质:一般无毒,但其含量的多少可反映出药物的纯度情况。

3、按化学类别和特性分(1)无机杂质(2)有机杂质(3)残留杂质四、杂质的限量1、杂质限量: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表示。

2、杂质限量的控制方法(1)限量检查法:通常不要求测定其准确含量,只需检查杂质是否超过限量。

①对照法:指取一定量的被检杂质标准溶液和一定量供试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处理,比较反应结果,以确定杂质含量是否超过限量。

%100%100⨯⨯=⨯=供试品量标准溶液的体积标准溶液的浓度杂质限量供试品量杂质最大允许量杂质限量 或%100⨯⨯=SV C L 注意:采用该法应注意平行原则,即供试溶液和对照溶液应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如加入的试剂、反应的温度、放置的时间等均应相同,这样检查结果才有可比性。

②灵敏度法:在供试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试剂,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不得有正反应出现,从而判断供试品中所含杂质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③比较法:指取供试品一定量依法检查,测定特定待检杂质的参数(如吸光度)与规定的限量比较,不得更大。

(2)对杂质进行定量测定[例1]茶苯海明中氯化物的检查:取本品0.30g 置200ml 量瓶中,加水50ml 、氨试液3ml 与10%硝酸铵溶液6ml ,置水浴上加热5分钟,加硝酸银试液25ml ,摇匀,再置水浴上加热15分钟,并时时振摇,放冷,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滤过,取续滤液25ml ,置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 ,用水稀释成50ml ,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依法检查,与标准氯化钠溶液(10μg Cl/ml )1.5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

求氯化物的限量。

解:%04.0%1002002530.05.11010%1006=⨯⨯⨯⨯=⨯=-S CV L [例2]谷氨酸钠中重金属的检查:取本品1.0g ,加水23ml 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 ,依法检查,与标准铅溶液(10μg Pb/ml )所呈颜色相比较,不得更深。

已知重金属限量为百万分之十,求算应取标准铅溶液(V )多少毫升。

解:ml C LS V 0.110100.11010%10066=⨯⨯⨯=⨯=--§3-2 杂质的检查方法(自学)一、杂质的研究规范(一)有机杂质在药品质量标准中的项目名称1、以杂质的化学名称作为名称2、以某类杂质的总称作为名称3、以检测方法作为项目名称(二)杂质检查项目的确定杂质检查项目的确定要有针对性。

(三)杂质限度的确定杂质限量的确定要合理,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应考虑到生产的可行性及批与批之间的正常波动,还要考虑药品本身的稳定性。

杂质限度的制订应考虑的因素:(1)杂质及含一定限量杂质的药品的毒理学研究结果。

(2)给药途径。

(3)每日剂量。

(4)治疗周期。

(5)给药人群。

(6)杂质药理学可能的研究结果。

(7)原料药的来源。

(8)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药品生产企业对生产高质量药品所需成本和消费者对药品价格的承受力。

(四)杂质检查方法的选择与验证药物中杂质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等,因药物结构及杂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

有机杂质的检测方法多采用色谱法,特别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用于杂质检查的分析方法要求专属灵敏。

二、杂质的常用检查方法(一)化学方法1、显色反应检查法2、沉淀反应检查法3、生成气体的检查法4、滴定法(二)色谱方法1、薄层色谱法⎪⎪⎩⎪⎪⎨⎧)对照药物法(法溶液自身稀释对照并用)杂质对照品与供试品(对照法)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杂质对照品法(4321 2、高效液相色谱法⎪⎪⎩⎪⎪⎨⎧)面积归一化法(分自身对照法)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自身对照法)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法))外标法(杂质对照品(4321 3、气相色谱法4、毛细管电泳法(三)光谱方法光谱检查法是依据药物和药物中的杂质对光选择吸收性质差异进行的。

1、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2、红外分光光度法3、原子吸收风光光度法(四)其他方法1、热分解法⎪⎪⎪⎩⎪⎪⎪⎨⎧⎩⎨⎧药物的纯度测定多晶型及其转变的表征)热分析法应用()差示扫描热分析法()差热分析法()热重分析法(4321 2、酸碱度检查法⎪⎩⎪⎨⎧测定法)()指示液法()酸碱滴定法(pH 3213、物理性状检查法§3-3 药物中一般杂质的检查(重要)一、氯化物检查法(一)原理药物中的微量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条件下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胶体微粒而显白色浑浊,与一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氯化银浑浊程度进行比较,判定供试品中氯化物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AgCl Ag Cl(二)方法除另有规定外,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溶解使成25ml (溶液如显碱性,可滴加硝酸使成中性),再加稀硝酸10ml ;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滤纸事先用含有硝酸的水洗净其上的氯化物);置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 ,摇匀,即得供试液。

另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10μg Cl/ml ),置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 ,加水使成40ml ,摇匀,即得对照溶液。

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0ml ,用水稀释至50ml ,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即得。

(三)测定条件1、标准氯化钠溶液:10μg Cl/ml ,50ml 供试溶液中含50—80μg 的氯离子,所显浑浊梯度明显,相当于标准氯化钠溶液5—8ml 。

2、反应需在硝酸酸性条件下进行,且以50ml 供试溶液中含稀硝酸10ml 为宜。

(1)加硝酸可加速氯化银浑浊的形成。

(2)产生较好的乳浊。

(3)避免弱酸银盐如碳酸银、磷酸银以及氧化银沉淀的形成。

3、稀释到40ml 以后再加硝酸银试液的目的(1)使产生的氯化银浑浊均匀。

(2)加入硝酸银过早,由于氯化物浓度过大而产生氯化银沉淀而影响比浊。

4、试剂:硝酸银5、避光、暗处放置5分钟后比浊(氯化银见光易分解)6、比浊方法:同置于黑色背景上,自上而下观察。

7、务必遵循平行操作原则。

(四)注意事项1、不澄清:用含硝酸的水洗净滤纸中的氯化物后过滤。

2、若供试品有色,需经处理后方可检查(1)内消色法(倍量法)(2)外消色法:向供试品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使溶液颜色褪去后再依法检查。

[例]高锰酸钾中氯离子检查:加入适量乙醇,使眼色消失后再检查。

二、硫酸盐检查法(一)原理药物中微量的硫酸盐在稀盐酸酸性条件下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微粒显白色浑浊,与一定量标准硫酸钾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硫酸钡浑浊程度进行比较,判定供试品硫酸盐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4242BaSO SO Ba(二)方法取供试品,加水溶解成约40ml ,置50ml 纳氏比色管加稀盐酸2ml ,摇匀即得供试溶液;另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标准硫酸钾溶液(100μg SO 42-/ml ),置于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 ,加稀盐酸2ml ,摇匀即得对照溶液;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25%氯化钡溶液5ml ,用水稀释成50ml ,摇匀,放置10分钟,比浊。

(三)讨论1、标准硫酸钾溶液0.1mg/ml ,50ml 溶液中含0.1—0.5mg 的所显浑浊梯度明显,相当于标准硫酸钾溶液1—5滴。

2、加盐酸,可防止碳酸钡或磷酸钡等沉淀生成。

溶液的酸度以50ml 中含有稀盐酸2ml 为宜(溶液的pH 约为1)。

酸度增加,灵敏度下降。

3、氯化钡溶液的最佳浓度为25%,加入氯化钡试液后,应立即充分摇匀,防止局部过浓而影响产生浑浊的程度。

(四)供试品处理1、不澄清:先加盐酸使成酸性的水洗净滤纸中的硫酸盐,再过滤。

2、有色供试品:处理方法同氯化物。

(内消色法,即倍量法)三、铁盐检查法(一)原理铁盐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硫氰酸盐作用生成红色可溶性的硫氰酸铁配离子,与一定量标准铁溶液用同法处理后进行比色。

--+→+363])([6SCN Fe SCN Fe(二)方法除另有规定外,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溶解使成25ml ,置于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4ml ,与过硫酸铵50mg ,加水稀释至约35ml 后,加30%硫氰酸铵溶液3ml ,再加水适量使成50ml ,如显色,立即与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标准铁溶液(10μg Fe/ml )按相同方法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

(三)讨论1、标准铁溶液的配制用硫酸铁铵]12)([2244O H SO FeNH ∙配制标准铁溶液,并加入硫酸防止铁盐水解,使易于保存。

标准铁溶液每1ml 相当于10μg 的铁离子。

2、铁离子适宜浓度目视:50ml 溶液中含10—50μg 的铁离子。

仪器:50ml 溶液中含5—90μg 的铁离子。

3、加入盐酸的作用与加入量(1)防止三价铁离子水解。

(2)加入量以50ml ,加稀盐酸4ml 为宜。

4、加入过量NH 4SCN 的作用(1)增加生成的配离子的稳定性,提高反应灵敏度。

(2)消除氯化物等其他在酸性溶液中能与铁盐生成配位化合物的物质所引起的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