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诗词风格
唐伯虎最经典的十首诗

唐伯虎最经典的十首诗一、唐伯虎的诗歌创作背景和影响唐伯虎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画家,他的诗歌不仅文采飞扬,而且充满睿智、幽默的精神。
他的诗歌作品传世至今,常被人们称为经典之作,其中十首最为经典。
唐伯虎的诗歌作品既反映了他的聪明才智,又展现了他对人生、爱情、自然的独特见解,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唐伯虎最经典的十首诗的特点唐伯虎的诗歌充满了幽默、机智的特点,他擅长运用夸张、幽默的笔法,使得他的诗作别具一格。
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世情的吟咏,也有对爱情的抒发,同时还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唐伯虎的诗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以寥寥数语点出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和思考。
以下是唐伯虎最经典的十首诗。
三、《醉翁亭记》1.但愿老死花酒间,古来画廊多少事。
2.对樽不解蜡,参差已几时?3.也无风雨也无晴,难得糊涂。
4.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四、《柳枝词》1.红杏枝头春意闹,绿杨阴里夏阑珊。
2.白果透青窗,溪脚垂露珠。
3.秋蝉不鸣空四散,一叶径流迟。
4.春风不解风情急,寸寸似惜春。
5.荡心短何足问,人生短不如游。
五、《秋墅杂兴》1.古木阴中系短篷,杜鹃声里斯人行。
2.人行却速度,树绿觅栖鸟。
3.庭前景物看曾差,云散景物见曾安。
4.鸟飞望岳云飞扬,香礓曾为异香郎。
六、《神童词》1.掌中之弦云中月,应是胸中万里江。
2.雨打山响船窗晚,诗倾月未三更时。
3.夜乡驿树过千里,长安社棠两回还。
七、《卜算子》1.春。
2.当时。
3.风味。
八、《倩女幽魂》1.南海夜明珠,一片重霄一奈云。
2.满座风声宇席卷,关山过路现云翻。
3.雪峰摇光掩青天,月华洒地碎金银。
4.佳人妆成弄晚翠,一把纤腰燃落尘。
九、《陌上桑》1.泠泠七弦上,青阳夜雨狂。
2.相思引客泪,泣下沾巾裳。
3.轻风薄袖飞,远过泥市房。
4.端坐解网钩,半枉过杨梅。
十、《庐山谣》1.遨游毕业已无多,归来作赋愿随逐。
2.八千里路云和月,五十年身意极于。
唐伯虎十首经典诗词,藏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在影视剧中,他是人生赢家;在现实中,他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他就是唐伯虎。
唐伯虎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才华出众,可成年后,一年之内,连丧五位亲人。
在好友的鼓励下,进军科举,却因为科场舞弊一案,被剥夺了考试的资格。
无亲人在旁,无功名傍身,连妻子都嘲笑他,晚年的唐伯虎以卖字画谋生,穷困潦倒,哪有半点才子的样子,令人唏嘘。
《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整首《桃花庵歌》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意象生动、鲜明而有深义。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这是一首闺怨词,以女子的口吻写相思之情。
她藏于深闺,将一切都关在门外,屋外淅淅沥沥,梨花在噼啪声中不断摇曳,春来春去中加重其往昔曾经有过的“赏心乐事”的失落感;至若青春年华也就无可挽回地在花前月下神伤徘徊之间被残酷地空耗去。
《把酒对月歌》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唐伯虎与李白有着一样的性格,饮酒赋诗,狂放不羁,李白的才华,让唐伯虎也钦佩不已。
唐伯虎用“把酒对月”的举动,处处将自己和李白相联系、相对比,用“月”、“诗”、“酒”为诗思的契机,并贯穿全篇,抒写了李白敢于蔑视权贵的品质,表明了作者学习李白不求功名利禄的愿望和蔑视权贵的态度。
唐伯虎诗词风格

唐伯虎诗词风格唐伯虎的诗和绘画作品都很出名,被后世广为阅读品味,他的诗都有怎样的特点让人如此着迷、和下面由列举了几个关于他诗词的特点,希望你喜欢。
唐伯虎诗词特点唐寅诗风相当特别,据说他早年曾下苦工钻研过《昭明文选》,因此早年作品工整妍丽,很接近六朝的气息。
泄题案以后的诗作,多描写自己的处境,写起来情真意挚,自然流畅,虽然在字句上推敲得不是很精炼,但可以感觉到唐寅信手拈来的才气。
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傲岸不平之气。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能表达出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岸傲不平之气。
如《把酒对月歌》中: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枝桃花月满天。
又如诗云: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需苦苦用机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时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除诗文外,也能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
由于唐寅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深,所以作品雅俗共赏,声名远播。
唐伯虎绘画风格在绘画上,他是一个取材广博的画家。
山水多取法于南宋李唐、刘松年,一变斧劈皴为细长清劲线条皴法,并兼及元人法。
画人物工笔,写意俱佳。
画花鸟喜用水墨,清隽峭利,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画家。
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
兼善书法,工诗文。
晚年好禅学,。
思想趋向解脱颓放。
自号“六如居土”(谓人生如幻、梦、泡、影、露、电),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是典型的江南才子,诗书画无所不精。
尤以画的成就最高,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为“明四家”。
其书上学魏晋,得益北海,形成具有丰润灵活,俊秀挺拔,藏筋抱骨的独特艺术风格,成就可以比肩当世著名书家祝允明、文徵明。
2023年文学_唐伯虎诗词作品鉴赏

2023年唐伯虎诗词作品鉴赏唐伯虎诗词鉴赏(一)《桃花庵歌》作者:唐寅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鉴赏: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
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
唐寅诗画得力处正在于此,这首诗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全诗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一幅是明朝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
只用了“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碌碌”等十几个字,就把明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传神地勾勒了出来。
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描写得比较详细,“种桃树”、“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酒盏花枝隐士缘”。
两幅画面孰优孰劣由读者自己体会和评定。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起首四行,有如一个长长的“推”的镜头,由远及近,将一个画里神仙陡然呈现在读者面前。
短短四行,重复用了六个“桃花”,循环复沓,前后钩连,浓墨重彩,迅速堆积出一个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其所设定的情境之中。
不紧不慢的语调和语速,又加重了读者的亲切感和好奇心:这桃花仙人究竟过得是怎样的神仙生活?接下来的四行便展开一幅“醉卧花间”的美图:“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看这桃花仙人何等逍遥,何等快活,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醉酒赏花。
这里,花与酒,已不完全是诗人藉以谴怀的外物,简直是诗人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说也成了独立的生命个体,花、酒与人,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风流才子唐伯虎7首诗词

风流才子唐伯虎7首诗词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这首词的佳处不只在于词句之清圆流转,其于自然明畅的吟诵中所表现的空间阻隔灼痛着痴恋女子的幽婉心态更是动人。
唐寅轻捷地抒述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
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
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
唐寅诗画得力处正在于此,这首诗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画鸡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
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
把酒对月歌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作者在这首诗中,用“把酒对月”的举动,处处将自己和李白相联系、相对比,用“月”、“诗”、“酒”为诗思的契机,并贯穿全篇,抒写了李白敢于蔑视权贵的品质,表明了作者学习李白不求功名利禄的愿望和蔑视权贵的态度。
唐伯虎桃花庵歌

唐伯虎桃花庵歌桃花庵歌《桃花庵歌》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诗人唐寅(字伯虎)的经典诗作。
《桃花庵歌》是唐寅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乃是自况、自谴兼以警世之作。
说到桃花庵,这里有一个故事。
说是唐伯虎当年在苏州看上了一处房子,是别人废弃的别墅,“长久未有人别业”。
苏州还有个地名,就叫桃花坞。
据记载,唐伯虎在决定买房时,因为没有钱,只好用自己的部分藏书作抵押,向京城一位当官的朋友借的钱。
后来,他用了两年多时间努力写字画画卖钱,才还清了购房款。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古籍版本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网传版本一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huán]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网传版本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huán]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能工巧匠与传世之作:唐伯虎的文学艺术成就

能工巧匠与传世之作:唐伯虎的文学艺术成就唐伯虎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极具传世价值的艺术家和文学家。
他以其独特的才华和创作风格,在文学和绘画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誉为能工巧匠。
唐伯虎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和审美观,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唐伯虎的文学艺术成就,探讨他的作品中独特的风格和主题,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深入内心:唐伯虎的个人情感和写作风格唐伯虎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他常常通过自我表达和自嘲来表达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
他的文学作品通常充满了幽默、诙谐和玩世不恭的语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笑声。
在他的诗歌中,他以轻松愉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来表达他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渴望。
他常常用清新明快的意象来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同时也通过与自然的对话来表达他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他在《与松》一诗中写道:“待得金风送暖日,檐下水声怕人听。
笑谈渔樵无一事,才入花丛便化身。
”这首诗以松树为主题,描述了作者与松树的亲密关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
在他的散文中,唐伯虎更加自由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他常常通过描绘身边人物和事物的形象,来表达他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观察和思考。
他的散文有时轻松愉快,有时严肃深沉,但总是流露出作者对人间疾苦的关怀和思考。
例如,在《十二钗闲评》中,唐伯虎以调侃的口吻,通过对红楼梦中女性角色的评价,暗示了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对性别角色的固化认知。
他以独立的观点和反叛的精神,展示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和对人性的思考。
总的来说,唐伯虎的个人情感和写作风格为他的作品注入了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
他通过幽默的语言和独特的观点,使读者在欣赏他的作品时既能够感受到他的情感共鸣,也能够被他的智慧和才华所折服。
特立独行:唐伯虎的绘画艺术除了文学才华外,唐伯虎还以其绘画艺术成就而闻名于世。
他的绘画风格独特,常常突破传统,大胆创新。
他常常运用夸张形象、离奇构图和明快鲜艳的色彩,来表达他对事物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
江南四大风流才子之一唐伯虎著名诗词歌赋欣赏经典

江南四大风流才子之一唐伯虎著名诗词歌赋欣赏经典唐伯虎即唐寅(明朝苏州才子)字伯虎,明朝南直隶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朝著名画家。
传说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取名为寅。
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唐伯虎名人名言: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一醉解千愁,酒醒愁还在。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
坐也思君。
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福悠悠。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满腹尽是沧凉事,颓笔难填婉约词。
步诗三十愁千万,苦辣酸甜我自知。
西湖美景共君游,利禄功名不必愁。
海阔天空千怨解,知足常乐百愁休。
粗茶淡饭代良药,性善心诚消患忧。
补路修桥添福禄,一杯浊酒醉红楼。
怎知两载相思日,想煞三秋梦里人。
九月黄花映晚霞,满仓稻谷喜农家。
三秋寒露摧红叶,一季骄阳照碧华。
老骥不嫌征路远,桑榆怎叹日西斜。
苍颜笑睹西山景,莫学无知井底蛙。
一行大雁舞长空,去去来来岁岁同;秋去羞看正月雪,春来喜弄三月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伯虎诗词风格
唐伯虎的诗和绘画作品都很出名,被后世广为阅读品味,他的诗都有怎样的特点让人如此着迷、和下面由列举了几个关于他诗词的特点,希望你喜欢。
唐伯虎诗词特点
唐寅诗风相当特别,据说他早年曾下苦工钻研过《昭明文选》,因此早年作品工整妍丽,很接近六朝的气息。
泄题案以后的诗作,多描写自己的处境,写起来情真意挚,自然流畅,虽然在字句上推敲得不是很精炼,但可以感觉到唐寅信手拈来的才气。
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傲岸不平之气。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能表达出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岸傲不平之气。
如《把酒对月歌》中: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枝桃花月满天。
又如诗云: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需苦苦用机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时了,
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除诗文外,也能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
由于唐寅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深,所以作品雅俗共赏,声名远播。
唐伯虎绘画风格
在绘画上,他是一个取材广博的画家。
山水多取法于南宋李唐、刘松年,一变斧劈皴为细长清劲线条皴法,并兼及元人法。
画人物工笔,写意俱佳。
画花鸟喜用水墨,清隽峭利,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画家。
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
兼善书法,工诗文。
晚年好禅学,。
思想趋向解脱颓放。
自号“六如居土”(谓人生如幻、梦、泡、影、露、电),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是典型的江南才子,诗书画无所不精。
尤以画的成就最高,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为“明四家”。
其书上学魏晋,得益北海,形成具有丰润灵活,俊秀挺拔,藏筋抱骨的独特艺术风格,成就可以比肩当世著名书家祝允明、文徵明。
其诗词散文,个性鲜明,感慨怀才不遇,讽刺世俗时弊,具有相当高的成就,有《六如居士全集》。
他的书画形迹放纵,性情狂放不羁。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亦工
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早期绘画,“远攻李唐”、“近交沈周”。
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
沈周和周臣都是当时苏州名画家,沈以元人画为宗,周则以南宋院画为师,这是明代两大画派,唐寅虽师周臣,却有胜蓝之誉。
唐寅兼其所长,在南宋风格中融元人笔法,一时突飞猛进,以至超越老师周臣,名声大振。
唐寅画得最多也最有成就的是山水画。
唐寅足迹遍布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吴地诗画家所无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
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
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
由于唐寅作画很少在画上注明年份,且他的画风变化也不很有规律,所以很难推测他作画的时间,也就难以按照时间来划分他的画风变化进程。
唐寅在拜周臣为师后,主要是宗南宋院体,但其画有时也有与沈、文画风相近的作品,如《南游图》。
这是唐寅三十六岁时当琴士杨季静离开苏州时赠送给他的。
唐寅擅长写意花鸟,活泼洒脱、生趣盎然而又富于真实感。
传说唐寅所作的《鸦阵图》挂在家中,有一天有数千只乌鸦纵横盘旋在屋顶,恍若酣战,堪称奇绝。
唐寅花鸟画的代表作是《枯槎鸲鹆图》。
其构图用折枝法,枯木枝干由右下方弯曲多姿地向上伸展,以枯笔浓墨画之,苍老挺拔。
以积墨法画一只栖于枝头的八哥,正引吭高鸣,
树枝似乎都在应节微动,从而显现出自然界生命律动的和谐美。
秃笔点叶,一两条细藤与数笔野竹同枯树上的老叶画在一起,增添了空山雨后幽旷恬静与清新的气氛。
右上角题诗为:“山空寂静人声绝,栖鸟数声春雨馀。
”诗画映发,对象的神态和画家的情趣融为一体,寄寓了超凡脱俗的思想。
这幅画在画法上属小写意,一路运腕灵便,以书法人画,以写代描,笔力雄强,造型优美,全画笔墨疏简精当,行笔挺秀洒脱,形象饶有韵度,从中可以窥见唐寅在探讨写意技法和开拓花鸟画新境界方面的卓越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