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定义

情感的定义
情感的定义

情感的定义作者:斯宾诺莎

1.欲望(Cupiditas/desire)是人的本质自身,就人的本质被认作为人的任何一个情感所决定而发出某种行为而言。(Cupiditas est ipsa hominis essentia, quatenus ex data quacunque ejus affectione determinate concipitur ad aliquid agendum.)

说明在上面第三部分命题九的附释里,我们已经说过,欲望是意识着的冲动,而冲动是人的本质自身,就这本质被决定而发出有利于保存自己的行为而言。但在同一附释里,我也曾经提到,我实在不承认人的冲动和欲望间有什么区别。因为不论一个人意识到他的冲动与否,其为冲动还是一样的。所以为了避免同语反复起见,我并没有用冲动去解释欲望,不过曾经设法给欲望下一个定义,以便欲望的意义可以把人性中一切努力,即我们称为冲动、意志、欲望或本能等总括在一起。因为,我本来也可以说,欲望是人的本质自身,就本质被认作被决定而发出某种行为而言;但根据这个定义,不能推出(据第二部分命题二十三)心灵能够意识到它的欲望或冲动。所以为了足以包括这种意识的原因起见,必须加上(据同一命题)“就本质之被认作为人的任何一个情感所决定而发出某种行为而言”。因为所谓人的本质的情感乃是泛指本质的任何状态而言,不论它是出于天赋(innata),抑或出于后得,或者不论它仅仅是通过思想这一属性而被认知,抑或仅仅通过广延这一属性而被认知,抑或与两个属性同时相关联。所以欲望一字,我认为是指人的一切努力、本能、冲动、意愿等情感。这些情感随人的身体的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甚至常常是互相反对的,而人却被它们拖曳着时而这里,时而那里,不知道他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前进。

2.快乐(Lætitia/joy)是一个人从较小的圆满到较大的圆满的过渡(transitio)。

3.痛苦(Tristitia/sadness)是一个人从较大的圆满到较小的圆满的过渡。

说明我说过渡,因为快乐并不是圆满本身。如果、一个人生来就赋有他必须经过过渡才能达到的圆满性,那么当他具有圆满时,他将不会感到快乐。如果从与快乐正相反对的痛苦这一情感去看,这个道理将会更显得明白。没有人能够否认痛苦是到较小圆满的过渡,而不就是较小圆满的本身,因为既然一个人具有某种圆满,他就不会感觉痛苦了。而且我们也不能说痛苦包含着较大圆满的缺乏,因为缺乏即是没有。而痛苦的情感乃是一个事实。所以痛苦必是过渡到较小的圆满的事实,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活动能力被减削或受阻碍的事实(参看第三部分命题十一附释)。

至于高兴、快感、烦闷、疼痛的定义,我只好省略了,因为它们主要乃是关于身体的情感,只不过是快乐或痛苦中立另一种类罢了。

4.惊异(Admiratio/wonder)是心灵凝注于一个对象的想象,因为这个特殊的想象与别的想象没有联系。参看第三部分命题五十二及其附释。

说明在第二部分命题十八的附释里,我们曾经指出,心灵于看见一物而立即过渡到对于他物的思想的原因,是由于这些事物的形象是彼此连系着的,而且这一物的形象随着他物的形象,是按照次序排列着的。不过如果对于一物的形象是新奇的,便不会有这种相互的连系和按照次序排列的过程,因为心灵将持续着凝注于那个新奇的对象,直到别的原因决定心灵使其思想其它事物时为止。所以这种关于新奇事物的想象,就其本身而论,与其它的想象,性质本身是相同的。因此我不将惊异列入情感之内,我也寻不出原因,为什么我应将惊异列入情感之内。因为象惊异中所表现的心灵的这种抽象作用,并非起于心灵从别种事物抽象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原因,而仅是起于心灵缺乏一种原因,缺乏一种由观察一物立即被决定而思想他物的原因。所以我只承认(象第三部分命题十一附释里所提到的那样)三个原始的或基本的情感,即快乐、痛苦和欲望。我所以提到惊异的唯一原因,即由于每当从那三个原始情感派生出来的一些情感,与我们所惊异的对象相关联时,人们总是习于给予它们以别的名称。同样的原因又使得我在这里加上对“轻蔑”的定义。

5.轻蔑(Contemptus/disdain)是对于心灵上觉得无关轻重之物的想象,当此物呈现在

面前时,心灵总是趋于想象此物所缺乏的性质,而不去想象此物所具有的性质(参看第三部分命题五十二及其附释)。

敬畏和侮慢的定义兹亦从略,因为据我所知,没有任何情感是从它们那里取得它的称号。

6.爱是为一个外在原因的观念所伴随着的快乐。

说明这个定义说明爱的本质已经充分明白。有些著作家对爱所下的定义,谓爱为爱者要求被爱者合而为一的意志(Amorem esse voluntatem amantis se jungendi rei amatœ.),这只是表示爱的特质之一。未能说出爱的本质。因为他们对于爱的本质既未充分认识清楚,对于爱的特质也不能有一个明晰的概念,所以许多人都认为那些作家的定义甚为费解。但当我说爱者要求和被爱者合而为一的意志是爱的特质时,我必须声明,我并不认为意志是心灵的同意或深思熟虑,亦即自由的决定(consensum, vel animi deliberationem, seu liberum decretum)(因为这是一种幻想,我已于第二部分命题四十八证明),也不认为爱是当被爱的人不在时,爱者要求和被爱者合而为一的欲望,更不认为爱是当被爱的人在前面时,爱者要求继续在他所爱的人的前面的欲望,因为,即使没有上述的任何一种欲望。我们仍然可以设想爱的性质。而我所谓意志是指被爱的对象在爱者的面前时所引起他的满足而言。有了这种满足,那爱者的快乐便加强了,或至少被促进了。

7.恨(Odium/hate)是为一个外在原因的观念所伴随着的痛苦。

说明根据前一定义的说明,此处所须说的,即可易于看出。此外请参看第三部分命题十三附释。

8.偏好(Propensio/inclination)是为偶然引起快乐的对象的观念所伴随着的快乐。

9.厌恶(Aversio/aversion)是为偶然引起痛苦的对象的观念所伴随着的痛苦(参看第三部分命题十五附释)。

10.敬爱(Devotio/devotion)是对于今我们惊异的对象的爱。

说明在第三部分命题五十二附释里,我已经指出惊异是起于对象的新奇。因此假如我们常常想象着我们亲表惊异之物,我们后来就会对它停止表示惊异,这样我们便可以看出敬爱的情感很容易转变成单纯的爱。

11.嘲笑(Irrisio/mockery)是由于想象着我们所恨之物有可以轻视之处而发生的快乐。

说明只要我们一轻视所恨之物,则我们便因而否认它的存在(参看第三部分命题五十二附释),也可感觉快乐(据第三部分命题二十)。但是我们既然假定一个人恨他所嘲笑之物,便可以推知这种快乐并不是持久的快乐。请参看第三部分命题四十七附释。

12.希望(Spes/hope)是一种不稳定的快乐,此种快乐起于关于将来或过去某一事物的观念,而对于那一事物的前途,我们还有一些怀疑(参看第三部分命题十八附释二)。

13.恐惧(Metus/fear)是一种不稳定的痛苦,此种痛苦起于关于将来或过去某一事物的观念,而对于那一事物的前途,我们还有一些怀疑。请参看第三部分命题十八附释二。

说明从这些定义可以推知,没有只有希望而无恐惧,也没有只有恐惧而无希望的事。因为当一个人徘徊于希望中,并怀疑某一事物的前途时,总是想象某种足以排斥那未来的事物的存在的东西,所以在这样情形下,(据第三部分命题十九)他不免感觉痛苦。所以当他徘徊于希望下时,他恐惧着他所想望的事物不会实现。反之,如果一个人恐惧或怀疑他所恨的事物的前途,则他必想象一种足以排斥他所恨的事物的存在的东西,因此(据第三部分命题二十)他将感到愉快,所以在这种情形下,他希望他所恨的事物不会实现。

14.信心(Securitas/confidence)是起于一种无可致疑的过去或将来之物的观念的快乐。

15.失望(Desperatio/despair)是起于一种无可致疑的过去或将来之物的观念的痛苦。

说明由此可见,信心起于希望,失望起于恐惧,当希望或恐惧的对象的前途已是无可致疑之时。希望或恐惧之发生,或者因为我们把一个过去或将来的东西想象着即在目前,并认它为现实存在。或者因为我们想象某种别的东西,足以排除令我们怀疑之物的存在。因为

我们对于个别事物的前途虽然决不能确定(据第二部分命题二十一绎理),但事实上有时我们对于它的前途亦可毫不怀疑。因为我们前面曾经说过(参看第二部分命题四十九附释),不怀疑是一回事,具有确定性(certitudinem)又另是一回事,所以从对于一个过去或将来的事物的形象,我们可以感到同样的快乐或痛苦的情感,如象我们从一个当前的事物的形象所可感到的快乐或痛苦的情感一样。这点我已于第三部分命题十八里。加以证明,请读者参看,并参看那命题的附释。

16.欣慰(Gaudium/gladness)是当一件往事的结果比我们所曾希望的要好,从而产生的的观念所伴随着的快乐。

17.惋惜(Conscientiæ/remorse)是当一件往事的结果比我们所曾希望的要坏,从而产生的观念所伴随着的痛苦。

18.同情(Commiseratio/pity)是为我们想象着我们同类中别的人受灾难的观念所伴随着的痛苦。参看第三部分命题二十二附释及命题二十七附释。

说明同情与怜悯间好象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同情大约是指个别情感而言,而怜悯则是指倾向同情情感的精神状态而言。

19.对于曾作有利于他人之事的人表示爱,便叫做嘉奖(Favor)。

20.对于曾作有害于他人之事的人表示恨,便叫做义愤(Idignatio/indignation)。

说明我深知道,这些名词在日常用语中,具有别的意义。但是我的目的不在于解释名词的意义,而在于解释事物的性质,用一些名词来表示这些事物,我应用这些名词的意义,与这些名词在日常用语中的意义,并不十分违反。我相信只消这样提示一下就够了(关于这些情感的原因,可参看第三部分命题二十七的绎理一,及命题二十二的附释)。

21.因爱一个人而对他估量过高便叫做过奖(Existimatio/overestimation)。

22.因恨一个人而将他看得太低便叫做轻视(Despectus/scorn)。

说明由此可见,过奖或轻视,乃是爱或恨的结果(effectus)或特质。所以过奖也可以定义为一种为爱所蔽而对于所爱之物估量太高的爱,反之,轻视可以定义为一种为恨所藏而对于所惧之物看得太低的恨(请参看第三部分命题二十六附释)。

23.嫉妒(Invidia/envy)是一种恨,此种恨使人对他人的幸福感到痛苦,对他人的灾殃感到快乐。

说明与嫉妒相反的情感,普通说来,就是同情。同情,也许与这字通常的意义有出人,可定义如下:

24.同情(Misericordia/compassion)是一种爱,此种爱使人对他人的幸福感到快乐,对他人的不幸感到痛苦。

说明关于嫉妒的别的特质,可参看第三部分命题二十四附释及命题三十二附释。这便是为一外在事物的观念所伴随着而引起的快乐和痛苦的情感,而这外在事物的观念或者是引起这些情感的本质的原因,或者是引起这些情感的偶然原因。现在我将进而讨论为我们内心事物的观念所伴随着作为原因的别的情感。

25.自满(Acquiescentia/self-esteem)是由于一个人省察他自己和他的活动力量而引起的快乐。

26.卑谦(Humilitas/humility)是由于一个人省察他的无能或软弱无力而引起的痛苦。

说明就自满是我们想到我们的活动力量而引起的快乐而言,自满便和卑谦相反。但是就自满是我们相信出于心灵的自由的命令而作的事情的观念所伴随着而引起的快乐而言,自满便和懊悔相反。懊悔可定义如下:

27.懊悔(Pœnitentia/repentance)是为我们相信出于心灵的自由命令而作的事情的观念所伴随着而引起的痛苦。

说明在第三部分命题五十一的附释里,及第三部分命题五十三、五十四和命题五十五

及其附释里,我已经指出什么是引起这些情感的原因。关于心灵的自由命令,可参看第二部分命题三十五附释。但这里我还须指出,举凡世俗习惯所谓恶行,必有痛苦相随,而所谓一切善行,必有快乐相随,实毫不足怪。但据我们前面所说看来;这大部分是取决于教育,亦显而易见。实际上,当父母的人,总是指斥恶行,一旦子女犯了过失,则严加责罚,同时复怂恿和劝告子女去作善事,若子女有所善行表现,则盛加赞许。这样便使痛苦的情感与恶行相联,快乐的情感与善行相联。这也是经验可以证明的。因为习惯和宗教,各处并不相同。反之,此处的人认为神圣的东西,他处的人或许认为猥亵,此处的人当作荣誉的事,他处的人或许以为可耻。所以唯有教育可以决定,人对于某种行为,究竟将采取懊悔的态度呢,抑或采取夸耀的态度。

28.由于爱自己而将自己看得太高就是骄傲(Superbia/pride)。

说明由此可见,骄傲与过奖有区别,过奖是指把一个外在对象估量太高而言,而骄傲乃是指一个人自己把自己看得太高而言。因为过奖是爱别人的结果或特质,所以骄傲便是爱自己的结果或特质。故骄傲可定义为由自爱或自满而使得一个人自视太高的情感(参看第三部分命题二十六附释)。就此点而论,骄傲却没有反面,因为没有由于自己恨自己而将自己看得太低的人,即使一个人有时想象他自己不能作这事或那事,他也不会把他自己看得太低。因为当他想象着他所不能作的什么事,他想象这是必然的。他将受他这种想象的影响,而真正地不能作他所想象着他不能作的事。因此只要他想象着他自己不能作这事或那事,他便没有被决定去作那事,结果要他去作那事,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试纯就意见去看,则我们便可以设想,一个人把自己看得太低是可能的事,因为那是很可能的事,有时一个人痛苦地省视他自己的软弱,他会想象着别人都在轻视他,虽则别的人心中再也没有存着轻视他的意思。此外一个人还可以将他自己看得太低,如果在现时,他否认与他有关而他并不确知的事于将来。譬如,若是他宣称他不能设想任何确定的事物,或除了卑鄙邪恶的事外,他更不能有别的欲望,或作别的事务之类。我们亦可以说,一个人是看轻他自己,如果我们看见他因为过于恼羞,拒绝作“与他”同等的别的人敢于去作的事。所以我们可以提出这个情感作为骄傲的反面,而称之为自卑心。正如自满之出于骄傲,所以自卑便出于卑谦,故可加以这样的定义:

29.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Abjictio/despondency)。

说明我们通常总以为骄傲与卑谦正相反对,但这只是注重这两种情感的效果而不是注重它们的本质的看法。因为我们习于称一个人骄傲,若是他自己矜夸太甚(据第三部分命题三十附释),除了夸张他自己的才德和指斥别人的缺点外,不谈别的,他总是想出人头地,他高视阔步,衣饰阔绰,生活习惯俨如地位远比他高的人一样;反之,我们称一个人卑谦,如果他常常面赤耳热,他承认自己的缺陷,称道别人的德行,凡事让人,走路时低着头,不注意仪表。象这种卑谦与自卑的情感是很少见的。因为人性的本身,总是趋于尽量反对这些情感(参看第三部分命题十三和命题五十四),因此有许多以卑谦退让著名的人,每每是异常嫉妒,异常有野心的人。

30.荣誉是为我们(Gloria/love of esteem)想象着我们的某种行为受人称赞时观念所伴随着的快乐。

31.耻辱(Pudor/shame)是为我们想象着我们的某种行为受人指责的观念所伴随着的痛苦。

说明关于这些情感,请参看第三部分命题三十附释。但这里我们还必须提一提耻辱与害羞间的区别。耻辱是从我们感觉羞耻的行为产生的一种痛苦。害羞是畏惧或害怕耻辱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一般人总常以无耻与害羞对立,其实无耻并不是一种情感,在适当的地方,我将要指出这点。但我已经说过,情感的名词大都基于习用,而不足以表示情感的性质。

至此我便结束了我所提出来的解释快乐和痛苦的情感的工作。所以我现在要进而讨论属于欲望的情感。

32.渴望(Desiderium/longing)是想要占有某种东西的欲望或愿望,这种欲望由于对那物的回忆而加强,但同时由于对别的足以排斥那所欲的对象的东西的回忆而被阻碍。

说明我已屡次说过,当我们回忆一物,我们总是趋于用同样的情感,把它当作即在目前似的去怀想它。但是这种趋势或努力,只要我们是清醒的,总是被我们所回忆着的足以排斥那物的存在的意象所阻碍。所以当我们回忆一个足以引起我们任何一种快乐的事物时,我们总是趋于用同样的情感,把它当作即在目前似的去怀想它。但这种努力立刻即被关于足以排斥那物存在的东西的回忆所阻碍。故渴望实在是与因所恨之物的不在而起的快乐相反的痛苦。关于这点可参看第三部分命题四十七附释。但因渴望这个名称似与欲望相关连。所以我认为他是属于欲望的情感。

33.好胜(Æmulatio/emulation)是对于一物的欲望,这种欲望之发生是由于我们想象着别的人有同样的欲望。

说明一个人逃跑,因为他看见别人逃跑,一个人害怕,因为他看见别人害怕,或者甚至于一个人偶尔看见他人烧着手,因而立即缩回他的手,移动他的身体,好象他的手也被烧着似的,象这种情形便可以说,是模仿他人的情感,但不能说是与别人争胜。这并不是我们承认好胜起于一个原因,模仿起于另一个原因,但只是因为我们总是习于称一个人好胜,如果他模仿我们所认为高尚的、有用的或快乐的事(关于好胜的原因,参看第三部分命题二十七及其附释。关于嫉妒何以通常与好胜相关连的原因,参看第三部分命题三十二及其附释)。

34.感恩或谢忱(Gratia, seu Gratitudo/thankfulness or gratitude)是基于爱的欲望或努力,努力以恩德去报答那曾经基于同样的爱的情感,以恩德施诸我们的人(参看第三部分命题三十九及命题四十附释)。

35.仁慈(Benevolentia/benevolence)是施恩惠给我们所怜悯的人的欲望(参看第三部分命题二十七及其附释)。

36.忿怒(Ira/anger)是我们因恨被激动而欲伤害所恨的人的欲望(参看第三部分命题三十九)。

37.复仇(Vindicta/vengeance)是我们被相互的恨所激动而欲伤害那基于同样的情感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的欲望(参看第三部分命题四十绎理二及其附释)。

38.残忍或凶狠(Crudelitas, seu Sævitia)是一个人被激动而伤害他所爱或他所怜悯的人的欲望。

说明与残忍正相反的为慈善(Clementia/mercy)。慈善不是被动的情感,而是一个人克制他的忿怒和复仇的心灵力量。

39.懦弱(Timor/timidity)是宁肯忍受较小的祸害而避免所畏惧的较大的祸害的欲望(参看第三部分命题三十九附释)。

40.勇敢(Audacia/daring)是一一个人被激动而作同辈的人所不敢作的危险之事的欲望。

41.一个人可以说是胆小(Pusillanimitas/cowardice),如果他因为害怕同辈的人都敢于承当的危险而压制他自己的欲望。

说明所以胆小不是别的,只是对于多数人通常并不感得恐惧的祸害表示恐惧,因此我不将胆小算作欲望的情感。但我亦愿在这里加以解释,因为就欲望而论,胆小实在是与勇敢正相反对。

42.一个人可以说是陷于惊惶失措(Consternatio/consternation),如果他避免祸害的欲望,因对他所恐惧的祸害表示惊异,而被阻碍。

说明由此可见,惊惶失措乃是一种胆小。但是因为惊惶失措是起于双重的恐惧,故可

更恰当地定义为一种使人痴呆惶惑,而不知如何解除祸害的恐惧。就人因惊异而阻碍其消除祸害的欲望而言,故叫做痴呆。就他避免祸害的欲望为对另一种使他受苦痛的祸害的恐惧所阻碍,因此他对于两种祸害,不知避免那一种是好而言,又可叫做惶惑(参看第三部分命题三十九及第三部分命题五十二附释,关于怯懦和勇敢,参看第三部分命题五十一附释)。

43.和蔼或谦逊(Humanitas, seu Modestia/human kindness or courtesy)是只作使人喜悦之事而不作使人不快之事的欲望。

44.好名(Ambitio/ambition)是追求名誉没有节制的欲望。

说明好名(据第三部分命题二十七和三十一)是助长并加强一切情感的欲望,因此好名的情感几乎是不能克制的。因为只要一个人具有欲望,他必然具有好名之心。西赛罗说过:“伟大的人物都是受好名之心的支配。即使有许多哲学家,当他们著书教人蔑视荣誉时,仍然将他们的姓名写在封面上。”(见对阿基亚人演说辞)。

45.好吃(Luxuria/gluttony)是对于美味无节制的欲望或爱好。

46.酗酒(Ebrietas/drunkenness)是对于醇酒无节制的欲望和爱好。

47.贪婪(Avaritia/Greed)是对于资财无节制的欲望和爱好。

48.淫欲(Libido/lust)是对于性交无节制的欲望和爱好。

说明对于要求性交的欲望通常都叫做淫欲,不论有节度与否。

再则,上面这五种情感(正如第三部分命题五十六附释所指出)都没有反面的情感。因为谦逊乃是好名心的一种,于第三部分命题二十九附释里即可看见。而且我已经指出,节制、清醒和贞操只表示心灵的力量而不是被动的情感。即使我们试假定一个贪婪的、好名的或怯懦的人,停止过度的食美味、饮美酒和男女性交,但贪婪、好名和怯懦并不是好吃、酗酒和淫欲的反面。因为贪婪的人大都愿意尽量食肉饮酒,只要这些酒肉属于他人,不要自己费钱。同样,好名的人只要他希望他的劣迹能保持秘密,他也将绝不加以节制,如果他同贪酒好色之徒相处,正因为他好名之故,他愈是要倾向于附合他们去作恶。而怯懦的人每每作他所不愿作的事,虽然为求免于一死起见,他可以将他的财物抛诸海中,但他仍然是贪婪的。并且即使一个好色的人,因不能满足色情而感愁苦,亦不失其为好色的人。所以,概括讲来,这些情感并不关涉于饮食男女的行为,而是关涉于欲望及爱好的本身。因此除了灵魂的高洁和心灵的力量外,没有别的东西与这些情感正相反对。我们此后将更可明白见到。

关于嫉妒的定义和其余的心情的波动,我将省略不提,一则因为它们是我们已经加以定义的许多情感的复合体,二则因为许多这样的情感还没有特殊的名字。这个事实足以昭示我们为生活的方便起见,只须知道一些主要的情感即已足够。而且从那些已经解释明白的情感的定义里,即已表明所有一切情感皆从欲望、快乐或痛苦派生出来,也可以说,除了这三种情感之外,没有别的情感,所有一切不同的情感,仅不过是用来表示这三种原始情感间的关系和外在迹象的变迁之不同的名称而已。

100个情绪概念0701资料

好内容要保存,多学习 100个情绪概念解析(父母/教师珍藏版)----孙瑞雪教育机构 高兴:愉快而兴奋。 好受:感到心身愉快,舒服。 开心:心情快乐,舒畅。 快活:快乐。 快乐:感到幸福或满意。 庆幸:为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结局而感到高兴。 舒畅:开朗愉快;舒服痛快。 舒服、舒坦: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爽快:舒适痛快。 甜美:愉快、舒服。 甜蜜:形容感到幸福、愉快、舒适。 甜丝丝:形容感到幸福、愉快。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畅快:舒畅、快乐。 喜悦:愉快、高兴。 喜滋滋:形容内心很欢喜。 心花怒放:形容高兴极了。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幸灾乐祸:别人遭到灾祸时自己心里高兴。 愉快:快意、舒畅。 愤慨:气愤不平。 愤怒:生气(滚动到极点) 恼火:生气。 气愤:生气、愤恨。 悲哀:伤心。 悲伤:伤心难过。 沉痛:深深的悲痛。 伤感:因感触而悲伤。 伤心:由于遭受到不幸或不如意的事而心里痛苦。 痛苦: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痛心:极端伤心。 心酸:心里悲痛。 胆怯:胆小,畏缩。 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 发憷:胆怯、畏缩。 害怕:遇到困难,危险等而心中不安或发慌。 惊吓: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 恐惧:惧怕。 受惊:受到突然的刺激或威胁而害怕。 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是感到害怕。 入迷、着迷: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 入神:对眼前的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而注意力高度集中。 心醉:因极喜爱而陶醉。 仇恨:因利益矛盾产生的强烈憎恨。 敌视:当作敌人看待,仇视。 敌意:仇视的心理。 妒忌、嫉妒:对才能、地位、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反感:反对或不满的情绪。 可恨:令人厌恶恼恨。 厌恶:对人或事物产生很大的反感。 憎恨:厌恶痛恨。 别扭:不顺心。 不快:心情不愉快。 不爽:心情不畅快。 烦闷:心情不痛快。 窝火:有委屈或烦恼而不能发泄。 窝囊:因受委屈而烦闷。 心烦:心理烦躁或烦闷。 厌烦:嫌麻烦而讨厌。 担心:放心不下。 担忧:发愁、忧虑。 发愁:因为没有主意或办法而感到愁闷。 犯愁:发愁。 忧虑:忧愁担心。 忧郁:愁闷。 压抑:对情感、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 郁闷:烦闷、不舒畅。 无能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不能干什么。 得意:称心如意,多指骄傲自满。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 狂妄:极度的自高自大。 体面:光荣、兴彩。 优越感:自以为比别人优越的意识。 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自负:自心为了不起。 自豪:因为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抱屈:因受到委屈心中不舒畅。

幼稚的情绪和情感备课教案

幼儿心理学第九章幼儿的情绪和情感教案 课题: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目标: 掌握情绪和情感的概念,了解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以及情绪、情感与人的需要之间的联系。 重点: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难点: 情绪和情感情绪、情感与人的需要之间的联系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1. 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 1)一般说来,人们将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当机体的某种生物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绪体验;反之,

则产生消极的、否定的情绪体验。情感则是同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产生的情绪体验。 第二,情绪发生较早,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情感体验则是人类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一定年龄才产生的。 第三,情感比情绪更稳定、持久。情绪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情感则较稳固、长期。 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并对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 3. 情绪和情感与人的需要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表现在: 1)在客观事物中,有些事物能引起人的情绪反映,但有些事物则不能引起人的情绪反映。这是因为事物是否引起人的情绪反映,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2)即使是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需要下,也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 总之,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这种反映是以客观事物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小结: 作业: 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课题: 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目标: 了解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了解幼儿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学习如何保证幼儿情绪的健康。 重点: 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难点: 如何保证幼儿情绪的健康 方法: 讲授、讨论 课时: 2课时 过程: 二、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 动机作用 情绪、情感是伴随人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对人的行

情绪和情感的性质与功能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内心体验。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客观事物对人会有某种意义,因而人对这些事物也就会产生某种态度。这种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总是以带有某些特殊色彩的内心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例如,体育竞赛中取得优胜使人兴奋和愉快,亲人故去使人痛苦和悲伤,遇到蛮不讲理的人引起激动和愤慨,自然灾害可能引起震惊和恐惧,所有这些喜、怒、哀、乐、悲、恐、惊等,都是人的具有某种独特色彩的内心体验,这些体验是以人的不同态度为转移的。因此,情绪和情感也可以说是人对周围现实和对自己的独特的态度体验。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与人的特定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有人把它们统称为感情(affection)。人们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既包括感情发生的过程,也包括由此产生的种种体验,因此用单一的感情概念难以全面表达这种心理现象的全部特征。在当代心理学中,人们分别采用个体情绪和情感来更确切地表达感情的不同方面。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如高兴时手舞足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愤怒时暴跳如雷。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短暂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而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以及对美的欣赏等。作为一种体验和感 受,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又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心理学主要研究感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因此较多地使用情绪这一概念。 (三)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一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1.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一般地讲,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积极情绪是增力的,可 提高人的活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消极情绪是减力的,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 2.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激动是一种强烈的、外显的情绪状态,如激怒、狂喜、极度恐惧等,它是由一些重要的事件引起的,如突如其来的地震会引起人们极度的恐惧。平静是指一种平稳安静的情绪状态,它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时的基本情绪状态,也是基本的工作 条件。 3.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如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愠到狂怒。在情绪的强弱之间还有各种不同的强度,如在微愠到狂怒之间还有愤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大怒和暴怒等。情绪强度的大小 决定于情绪事件对于个体意义的大小。 4.情绪还有紧张和轻松两极人们情绪的紧张程度决定于面对情境的紧迫性,个体心理的准备状态以及应变能力。如果情境比较复杂,个体心理准备不足而且应变能力比较差,人们往往容易紧张,甚至不知所措。如果情境不太紧急,个体心理准备比较充分,应变能力比较强,人就不会 紧张,而会觉得比较轻松自如。 社会行为特性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情绪的动机作用 二、情绪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三、情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四、情绪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婴幼儿是个性形成的奠基时期,儿童情绪情感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儿童在与不同的人、事物的接触中,逐渐形成了对不同人、不同事物的不同的情绪态度。 第二节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分化 一、情绪的发生 二、初生情绪的分化性 三、儿童情绪的分化 (一)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 (二)林传鼎的情绪分化理论 (三)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第三节学前情绪的种类与早期依恋 一、哭 二、笑 三、恐惧 四、依恋—早期依恋 (一)婴幼儿依恋的特点 (二)婴幼儿依恋的发展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三)早期依恋的意义 第四节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一)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三)表情的社会化 二、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一)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二)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三)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第五节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道德感 二、美感 三、理智感 第六节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一、意志的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一)意志的发展使学前儿童认识过程的有意性发生和加强 (二)意志的发展使学前儿童对心理活动的支配调节能力提高 (三)意志的发展促进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系统的形成 二、幼儿意志行动动机的发展特点 (一)行动目的和动机的发展。 幼儿意志行动的目的和动机发展趋势和特点是: 1.自觉的行动目的开始形成 2.动机和目的的关系出现间接化 幼儿行动动机和目的关系所发生的变化,是从直接动机为主向间接动机为主的方向变化。 3.各种动机之间主从关系逐渐形成 总之,幼儿在行动开始时主要作用的动机,始终在他的行动中起主要作用,行动中间虽然有所动摇,但行动之后这种主从关系仍然没有改变。 4.优势动机的性质逐渐变化。 幼儿优势动机变化的趋势是从:从被动地受外表来影响而产生,向主动地自觉形成的方向变化;从直接的,具体的,狭隘的动机象间接的较长远的,较广阔的动机变化。 (二)行动过程中坚持性的发展 1.幼儿的坚持性随着拧另的增长而提高 2.幼儿的坚持性发展关键年龄 4-5岁 (三)自制的发展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讲稿)

1.大家好,接下来由我继续为大家讲解什么是情绪与情感的下半回 在开讲之前,我先给大家道个歉。我前两天吃辣条呛到鼻子里面了,嗓子因此发炎了,所以声音会比较沙哑、语速会比较慢,不能呈现给大家我之前设想的讲解,真是万分抱歉啊 在开讲之前,我先给大家道个歉。我前两天吃辣条呛到鼻子里面了,嗓子因此发炎了,我有预感讲课这天嗓子会疼的张不开口,于是准备了B 计划,于昨晚录下了音频,不能亲自呈现给大家我之前设想的好讲解,真是万分对不起啊 接下来我们正式开课,情绪与情感,emotion and feeling 2.相信刚才大家经过讲解,应该大致清楚了情绪情感的概念,接下来我的工作就是为大家讲解清楚三个方面的问题,one two three 3.首先,是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4.乍一看上去让人感觉一头雾水,啥是维度,啥是两极性。维度瞅着像描述地球的坐标的纬度,两极性更是让人联想到南北两极。那就看一看它们的定义,来验证下我们的猜想对不对

5.情绪的维度:情绪固有的某些特征 情绪的两极性:情绪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看来我们的想法还是比较正确的嘛,这纬度不就是固定的嘛,南北极是对立,看来我们真是聪明呢 而这情绪固有的特征就包括情绪的性质、动力性、激动度、强度、紧张度、复杂性这六个方面 接下来我我就将细致的讲解这六个方面存在的对立状态 6.情绪的性质有肯定和否定两极 当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愉快 当个体的需要无法满足时,就会产生否定的情绪体验,如烦恼、忧愁等 比如在上课的时候,有个同学突然想上厕所,老师如果同意让他去,他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就很愉悦,那要是老师不同意呢,他憋得慌,就会很忧愁 7.同一事物对于个体说来,往往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所以肯定和否定这一对立的情绪体验不是绝对相互排斥的,有时可同时或相继出现。我们博大精深的成语就描述了这种状态,如“悲喜交加”、“乐极生悲”、“破涕为笑” 8.戳情绪的动力性 9.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一般而言,增力的情绪是肯定的,能提高个体的活动能力。 减力的情绪是否定的,能降低个体活动的能力。 比如周一上课和周五上课那肯定是两种不同的心情,所以这两天上课的效率也肯定是不一样滴

情绪的功能

(五)情绪的功能 1、信号功能 情绪的信号功能表现在个体将自己的愿望、要求、观点、态度通过情感表达的方式传递给别人以影响他们,它是非言语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沟通中具有信号意义。如点头微笑、轻抚肩膀表示赞许;摇头皱眉、摆手表示否定;面色严峻表示不满或者问题严重等。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除借助言语进行交流之外,还通过情绪的流露来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意图。比如听朋友叙述不幸遭遇时,会一同落泪或表现出悲伤的情绪,传达自己的同情和理解的情绪情感,情绪的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来实现的。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一种非言语性交际。人们可以凭借一定的表情来传递情绪信息和思想愿望。在社会交往的许多场合,人们之间的思想、愿望、态度、观点,仅靠言语无法充分表达,有时甚至不能言传,只能意会,这时表情就起到了信息交流的作用。比如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教师的一个眼神或者一个手势都会起到提示、警醒的作用。在表情当中,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更能突破一些距离和场合的限制,发挥独特的沟通作用。如马路两侧的熟人打招呼说话听不到时就可以通过招手和微笑来示意。 心理学家在对英语国家人们的交往状况进行研究后发现,在日常生活中,55%的信息是靠非言语表情传递的,38%的信息是靠言语表情传递的,只有7%的信息才是靠言语传递的。表情是比言语产生更早的心理现象,在婴儿不会说话之前,主要是靠表情来与他人交流的。表情比语言更具生动性、表现力、神秘性和敏感性。特别是在言语信

息暧昧不清时,表情往往具有补充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表情准确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表情去辨认对方的态度和内心世界。(香港有个心理方面的破案电视剧叫《读心专家》,就是靠观察人的微表情、微动作来看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从而推理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而抓住犯罪嫌疑人的。)所以,表情作为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被视为人际关系的纽带。在许多影视作品中,人们用情绪的表露代替了语言的表达,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更具感染力。 2、组织功能: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它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其组织作用还表现在人的行为上,当人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容易注意事物的美好方面,其行为比较开放,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当人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容易失望、悲观,放弃自己的愿望,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 许多研究证明:通过各种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情绪对认知起着驱动和组织的作用。许多研究证明情绪对认知产生多方面的效应。其影响不仅在加工的速度和准确程度方面,而是可以在类别和等级层次上改变认知的功能,或在信息加工中引起阻断或干扰的质量变化。就是说,情绪不仅在量上影响认知,而且影响认知的结构。 (1)情绪作为一种脑中持续存在的状态,从整体上影响信息加工的发动、干扰和结束。即情绪的组织性功能随时对人的认知加工和行为反应发挥作用。有研究表明,一定强度水平的感情状态,或说心境,具有提高认知加工的效果;超高强水平的感情激活则干扰甚至阻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知识点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1. 情绪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常见的有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 还有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复杂情绪。 2、情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的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 件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白然环境等。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 我们的情绪也经常变化。 3、情绪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1) 情绪的作用非常神奇,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2) 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 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 4. 青春期的情绪有什么特点? (1) 情绪反应强烈(2)情绪波动与固执(3)情绪的细腻型 (4)情绪的闭锁性(5)情绪的表现性 5、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情绪感受? (1) 、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它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 (2) 、青春期的情绪也包括烦恼和担忧。学习积极面对这些负面情绪,同样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 6, 如何合理表达情绪?

(1)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一个人的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所表达的情绪,也会影响周围的人。 (2) 情绪的表达不仅与白己的身体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 (3)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白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7, 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1)改变认知评价(2)转移注意(3)合理渲泄(4)放松训练 8, 如何管理和调节愤怒情绪? ①与信赖的长者交流②白我提醒 ③运用“我感到愤怒,是因为---”的表达方式 ④寻找一种适合白己的排解愤怒的活动方式⑤写一封信9, 如何安慰他人? (1) 为他做些体贴的事(2)做一个耐心的听众 (3) 设身处地,向他表示理解(4)帮助他转移注意 1, 我们为什么需要情感? (1) 我们需要与人交往,渴望真挚的情谊。 (2) 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 (3) 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情绪定义30种

Box 12.1 Panel of Definition of Emotion (Classified by Kleinginna and Kleinginna) Categories(类型) Affective definitions 1, William McDougall (1921 ): ‘The emotional excitation of specific quality that is the affective aspect of the operation of any of the principal instincts may be called a primary emotion’ 2, Donald Hebb (1966): 'Special state of arousal accompanied by mediating processes which tend to excite behaviour maintaining or modifying the present state of affairs.' 3, Ross Buck (1976): 'Emotion is generally defined in terms of states of feeling. It is impossible to separate the activation and direction of behaviour, subjective feelings, and cognition' External stimuli definitions 4, Robert Plutchik (1980):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otion may be summarized in the following way: 1. Emotions are generally aroused by external stimuli. 2. Emotional expression is typically directed toward the particular stimulus in the environment by which it has been aroused. 3. Emotions may be, but are not necessarily or usually actvated by a physiological state. 4. There are no 'natural' objects in the environment (like food or water) toward which emotional expression is directed. 5. An emotional state is induced after an object is seen or evaluated, and not before' Physiological definition 5, John Watson (1924): 'An emotion is an hereditary

【人力资源】基础心理学2情绪情感资料

一、单选题: 1、按情绪状态可把情绪分为()。(5.0分)(回答错误) A、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B、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C、心境、激情、应激 D、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解析:按情绪状态,就是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2、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是对()的分类。(5.0分)(回答错误) A、情绪 B、基本情绪 C、情感 D、情绪状态 解析:人的高级情感包括很多种,主要的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此外还有宗教情感,母爱等等。 3、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调节和促进活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可破坏和瓦解活动,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5.0分)(回答正确) A、动机功能 B、组织功能 C、适应功能 D、信号功能 解析:情绪和情感的功能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4、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权衡利弊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情是()。(5.0分)(回答正确) A、双重趋避式冲突

B、双趋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避式冲突 5、表情包括()。(5.0分)(回答正确) A、外部表情和内部表情 B、面部表情、动作表情和言语表情 C、音调表情、节奏表情和速度表情 D、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解析: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模式——表情,包括:面部、身段和言语。 6、表情的产生()。(5.0分)(回答正确) A、是先天遗传的结果 B、既有先天的,又有后天学习模仿的成分 C、是后天学习得来的 D、是在人身上建立条件反射的结果 7、()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5.0分)(回答正确) A、人格 B、情绪和情感 C、动机 D、需要 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8、意志行为的基本阶段分为()。(5.0分)(回答正确) A、初始阶段和结果阶段

情绪情感概述-教案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一、出示实物“苹果”,聊一聊导入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苹果”。 怎么知道是苹果的?大家看到这个客观物体时,有一个感觉和知觉的过程。首先,你看到这个物体是什么颜色?红红的。什么形状?圆圆的。走近闻一下,是香香甜甜的。吃一口,甜甜脆脆的。这些颜色、形状、气味、味道等是感觉过程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眼前这个物体进行判断,这是一个苹果,这是知觉的过程。这是我们前面学习的认识过程的内容。 现在我要把这个苹果送给你,你现在是什么心情?开心,高兴。 呀!这个苹果怎么是坏的呢?不能吃了。你现在是什么心情呢?失落,不开心。 我们所说的开心、高兴、不开心、失落就是情绪。 最近萨德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国内出现了强烈的抵制韩货,抵制乐天的自发行为,这种行为就是爱国主义激发是爱国行为。这里的爱国主义就是情感。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情绪和情感,第八章第一节:情绪情感的概述。 本节课我们要学习以下几项内容: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二、情绪情感的作用 三、情绪与幼儿的健康

其中第一个教学内容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情绪情感,也就是情绪情感的概念。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首先情绪情感也是人客观事物的一种反应,属于心理过程。 其次,情绪情感反应的是什么呢?是客观事物本身吗? 不是,它反应的是客观事物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如果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人的需要,那么人就会产生喜爱、满意、愉快、尊敬自豪等积极的情绪和情感那,如果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人的需要,就会产生憎恨、痛苦、忧愁、愤怒、恐惧等消极的情绪和情感。

第九章情绪和情感

第九章情绪和情感 一、单项选择题 1.情绪情感是以哪种选项为中介的反映?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兴趣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人的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成就感 3.热爱追求真理是哪种情感体验? A.道德感B.美感 C.理智感D.荣誉感 4.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 A.现实与人B.人与人 C.生理与心理需要D.现实与人的需要 5.“易喜易悲、忽冷忽热”是情绪的哪种特性? A.兴奋性B.深刻性 C.稳定性D.效能性 6.“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8.“手舞足蹈”是人的 A.面部表情 B.言语表情 C.身段表情 D.外部表情 9.情感主要是指和下列哪种选项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A.生理需要B.交往性需要 C.成就需要D.社会性需要 10.情绪、情感是在下列哪种心理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A.态度B.动机 C.认识D.个性 11.“暴跳如雷、欢喜若狂”反映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 应激 D.兴奋 二、填空题 1.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而产生的。 2.情绪情感的外部表情变化主要表现在为面部表情、和三个方面。 3.人的原始的情绪有快乐、、愤怒和。 4.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强烈、短暂、爆发的情绪状态是。 描述。 5.人的高级社会情感有道德感、和。 6.道德感有三个水平,即直觉的道德感、和。 7.心境状态的主要特点是非定向的。

8.理智感是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体验。 9.詹姆斯、兰格认为情绪产生于的活动;坎农、巴德则认为情绪的中心是。 三、名词解释 1.情绪 2.需要 3.心境 4.激情 5.应激 6.道德感 7.美感 8.理智感 9.表情 四、简答题 1.情绪、情感有什么区别? 2.情绪情感同认识过程的关系如何? 3.心境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有哪些? 4.激情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有哪些? 5.应激的特点是什么? 6.高尚道德情感包括哪些内容与形式? 7.表情动作有何意义? 8.情绪、情感过程有何作用? 五、论述题 1.怎样培养训练学生具有良好的心境? 2.怎样控制和调节人的激情? 3.怎样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调适不良情绪?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C 4.D 5.C 6.A 7.C 8.D 9.D 10.C 11.B 二、填空题 1.需要态度体验 2.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3.悲哀恐惧 4.心境激情 5.美感理智感 6.想象的道德感伦理的道德感 7.弥散性(感染性) 8.认识(智力) 9.植物性神经系统丘脑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 1. 什么是情绪【是什么】 ①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情绪的特点),除了常见的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还有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复杂情绪。各种各样的情绪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P35-1 ②情绪是一种复合的心理状态,包括内在体验、外显表情和生理反应三种成分。 P35 相关链接2. 影响情绪的因素【是什么】 我们的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P35-2 例如:①个人的生理周期、②对某件事的预期、③周围的舆论环境、④自然环境等。3. 情绪对我们的作用(影响)【为什么】 情绪的作用非常神奇,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折而止步不前。(有利有弊) P35-3 4. 青春期的情绪特点【是什么】 (1)产生原因:进入青春期,随着身体发育加快和生活经验不断丰富,我们的情绪也发生着变化,表现出青春期的情绪特点。 P36-1 (2)具体表现: ①情绪反应强烈;②情绪波动与固执;③情绪的细腻性; ④情绪的闭锁性;⑤情绪的表现性 P36 相关链接

5 如何对待青春期的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怎么做】 ①这是正常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 P37之前补充笔记 ②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它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徇烂多彩。 P37-1 ③青春期的情绪也包括烦恼和担忧。学习积极面对这些负面情绪,同样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 P38 6. 情绪的表达对我们的影响【为什么】 ①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②情绪的表达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 ③情绪的表达关乎人际交往。 P39-1 7. 情绪的表达需要注意什么【怎么做】 ①我们有充分表达自己情绪的理由,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肆意宣泄自己的情绪。(补) ②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P39-2 8. 为什么要进行情绪的调节【为什么】 ①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的快乐,可以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 P40-1 ②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会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果,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令人做出一些后悔的事情。 P40-1+ 之前补充笔记 ③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外显表情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P40-2 ④学习情绪调节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P40-2 ⑤运用情绪调节方法,有助于我们帮助同学、家人改善情绪,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 P41-1

第五节 情绪情感的功能

第五节情绪情感的功能 在人类生活中,情绪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情绪与动机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情绪具有激励作用 情绪能够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有时我们会努力去做某件事,只因为这件事能够给我们带来愉快与喜悦。从情绪的动力性特征看,分为积极增力的情绪和消极减力的情绪。快乐、热爱、自信等积极增力的情绪会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而恐惧、痛苦、自卑等消极减力的情绪则会降低人们活动的积极性。有些情绪同时兼具增力与减力两种动力性质,如悲痛可以使人消沉,也可以使人化悲痛为力量。 (二)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 情绪也可能与动机引发的行为同时出现,情绪的表达能够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所以,情绪也被视为动机潜力分析的指标,即对动机的认识可以通过对情绪的辨别与分析来实现。动机潜力是在具有挑战性环境下所表现出的行为变化能力。例如当个体面对一个危险的情境时,动机潜力会发生作用,促使个体做出应激的行为。对这个动机潜力的分析可以由对情绪的分析获得。当面对应激场面时,个体的情绪会发生生理的、体验的以及行为的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告诉我们个体在应激场合动机潜力的方向和强度。当面临危险时,有的人头脑清晰,沉着冷静地离开;而有些人则惊慌失措,浑身发抖,不能有效地逃离现场。这些情绪指标可以反映出人们动机潜能的个体差异。 二、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 情绪情感对于人们的认知过程具有影响作用,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适当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积极的组织功能,而不当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消极的瓦解功能。 (一)促进切能 良好的情绪情感会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认知操作的速度与质量。耶尔克斯--道森定律说明了情绪与认知操作效率的关系,不同情绪水平与不同难度的操作任务有相关关系。如图7-2所示,不同难度的任务,需要不同的情绪唤醒的最佳水平。在困难复杂的工作中,低水平的情绪有助于保持最佳的操作效果;在中等难度的任务中,中等情绪水平是最佳操作效果的条件;在简单工作中,高情绪唤醒水平是保证工作效率的条件。总之,活动任务越复杂,情绪的最佳唤醒水平也越低。我们了解了情绪与操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就能更好地把握情绪状态,使情绪成为我们认知操作活动的促

情绪

情绪,是人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在心理学研究中,情感的概念与个性形成、理性与非理性思维、以及认知动机有关。[1] 尽管许多分类法已被提出,但目前尚不存在明确的情绪分类法。一些分类包括:?认知情绪对应非认知情绪 ?本能情绪(源于杏仁核),对应认知情绪(源于大脑的前额叶皮层) ?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基本情绪导致复杂情绪 ?基于情绪存续时间长短:一些持续一段较短的(数秒钟)情绪(如吃惊),也有持续数年的(如爱情) 情绪和其产生的结果之间的相关区别,主要体现在行为和情绪的表达方面。人们某些行为(如哭泣、争斗及逃避)的直接原因往往源自于他们的情绪状态。然而,一个人如果出现没有与之相对应行为的情绪,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的行为对情绪来说不那么至关重要。詹兰理论指出,情绪体验主要是由于生理变化的体验。 库伯勒-罗丝模型(Kübler-Ross model)描述了人对待哀伤与灾难过程中的5 个独立阶段。绝症患者被认为会经历这些阶段。这一模型是伊丽莎白?库伯勒-罗丝在她1969年出版的“论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一书中提出的。这一模型中的阶段后来广泛流传,被称作“哀伤的五个阶段”(Five Stages of Grief)。 库伯勒-罗丝模型五个阶段包括: 1.“否认”:“不会吧,不可能会是这样。我感觉没什么事啊。” 2.“愤怒”:“干嘛啊,这不公平!这怎么可能让人接受!” 3.“讨价还价”:“让我活着看到我的儿子毕业就好。求你了,再给我几年 时间。我什么都愿意做。” 4.“抑郁”:“唉,干嘛还要管这些事啊?反正我都要死了。也没什么意义 了。” 5.“接受”:“我没问题的。既然我已经没法改变这件事了,我就好好准备 吧。” 库伯勒-罗丝把该模型应用到所有灾难性的个人损失上(工作、收入、自由),也包括家人的逝去,甚至离婚。她也提出这些阶段不一定按特定顺序发生,病人也不一定会经历其中所有阶段,但是她认为病人至少会经历其中两个阶段。 悲伤是种情绪反应,多数高等哺乳均有此反应,其中,人类对此最为显著。 人类的悲伤来源通常来自经历上的挫折失败,如:无法抗拒的住所改变,亲友死亡,离婚,毕业,或失业。另外,这类生物反应又会因生活经验与文化特质而异。举例来说,失去亲人往往让人觉得悲伤,但悲伤的表达方式或是失去哪些人发生,则因当事者年龄,经历而有所不同。

四种基本情绪的含义

四种基本情绪的含义 喜。喜是指盼望的目标达到和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随之而来的紧张感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快乐程度可细分为:满意、愉快、欢乐、狂喜等。 怒。怒是由于事物或对象再三妨碍和干扰,使个人的愿望不能达到或产生与愿望相违背的情景时,紧张感逐渐积累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愤怒可细分为:不满意、生气、愠、怒、忿、激愤、狂怒等。 哀。哀是指所热爱对象的遗失、破裂以及与所盼望东西的幻灭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悲哀可细分为:遗憾、失望、难过、悲伤、极度悲痛。 惧。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驾驭或不能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恐惧可细分为:害怕、惊慌、惊恐万状等。 在这四种最基本的情绪之上,还可能派生出许多种类,组成复合的形式,形成高级的情感。如与感觉和知觉有关的厌恶与愉快,与自我评价有关的骄傲、自卑、自信、羞耻、罪过、悔恨等,与评价他人有关的热爱、怨恨、羡慕、妒忌等体验。 丰富多样的情绪 田甫 ◆早晨起床时,你发现自己又长了几颗青春痘,你的心情会? ◆在学校,如果遇到同学夸奖你的衣服漂亮,你的感受是? ◆上课时,老师公布了考试成绩,当听到自己的分数很低时,你的心情会? 这些情境是不是让你每时每刻都在体验着不同的情绪,而且每一种情绪都会对你产生不同的影响呢?学习了本框内容后,相信你会对情绪有一番新的认识。 一、情绪万花筒 1.主干知识:(1)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遇不同的事情,处于不同的情境中,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2)由于情绪的复杂多样,其分类方法也很多,但喜、怒、哀、惧是最常见的四种情绪类型。(3)丰富多样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2.深度拓展:(1)情绪是人内心世界的“窗口”。情绪由客观事物引起,是人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它是产生于人的内心世界是否得到满足、并能以人的态度和行

知识点1情绪情感概述

知识点1——情绪情感概述 1.情绪概念 情绪是指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情感概念 情感是指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与特定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历史上曾统称为感情(effectlon)。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等,情绪概念既可以用于人类,也可以用于动物。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性的、深刻性的、持久性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母亲的热爱,对坏人的痛恨。 3.婴儿情绪的发生 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和研究普遍认为,儿童出生后即可有情绪反应。如,新生儿或哭、或静、或四肢舞动,就是原始的情绪反应。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一些原始的、基本的情绪是进化来的、是天生的、不学就会的。孟昭兰(1989)在概括总结当代主要情绪研究和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人类婴儿先天地具有情绪反应能力”,人类婴儿的感情性反应是在生物遗传的基础上,从降生到人类社会环境中的第一个刹那间开始的。伊扎德、凯波斯等的研究均证明了这一点。 婴儿初生表现出来的原始情绪反应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①原始情绪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 ②原始情绪是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 4.婴儿情绪分化理论 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有关早期情绪分化的理论观点。 1.华生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Watson ,J.B.,1917)认为婴儿从出生开始,就能够具有一定的反射性情感反应,至少存在三种情感:怕、怒和爱。 怕。华生认为,婴儿怕两件事:一是大声,婴儿静静躺在地毯上,如果用铁锤在他头部附近敲击钢条,立刻引起他的惊跳,即时筋肉猛缩,继之以哭。其他的高声,如器皿落下、窗帘飞起、屏风跌落等等,都会引起同样的反应。二是失持,婴儿身体突然失去平衡,失去依托,身体下面的毯子突然被人猛抖,引起剧烈震动,婴儿会大哭,呼吸急促,双手乱抓,即使口中有“安慰器”(奶嘴),也不例外。 怒。限制活动会使婴儿激怒,当实验者双手温和地、坚定地按住婴儿的头部,不准活动,婴儿会发怒。他把身体挺直,哭叫,挥手蹬脚。 爱。抚摸婴儿的皮肤,抱他,会使婴儿产生爱的情绪,特别是抚摸皮肤的敏感区域,如唇、耳、颈背、乳头、性器官等,婴儿都会发生安静的反应,表示爱。 2.布里奇斯的理论 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是早期比较著名的理论。她认为,初生婴儿只有皱眉和哭的反应,这种反应是未分化的一般性激动,是强烈刺激引起的内脏和肌肉反应。3个月以后,婴儿的情绪分化为快乐和痛苦。6个月以后,又分化为愤怒、厌恶和恐惧。12个月以后,快乐的情绪又分化为高兴和喜爱。18个月以后,分化出喜悦和嫉妒。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模式。 3.林传鼎的理论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于1947—1948年观察了500多个出生后1—10天的婴儿所反应的

知识点2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与分类

8.2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与分类 一、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一)适应功能 (二)动机功能 (三)组织功能 (四)信号功能 二、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一)情绪与情绪状态的分类 1、情绪的分类 (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basic emotion)和复合情绪(complex emotion)。复合情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 (2)20世纪70年代初,伊扎德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人类的基本情绪有11种,即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和自罪感等。由此产生的复合情绪有三类: 第一类是基本情绪的混合,如兴趣——愉快、恐惧——害羞、恐惧——内疚——痛苦——愤怒等; 第二类是基本情绪与内驱力的结合,如性驱力——兴趣——享乐、疼痛——恐惧——怒等; 第三类是基本情绪与认知的结合,如活力——兴趣——愤怒、多疑——恐惧——内疚等。 复合情绪有上百种,而大多数复合情绪是很难命名的。有些复合情绪可以命名,如由愤怒——厌恶——轻蔑组成的复合情绪可以命名为敌意;由恐惧——内疚——痛苦——愤怒组成的复合情绪可以命名为焦虑等。 (3)情绪分类的环形模式是罗素(Russell,1980)提出的。他认为情绪可划分为两个维度:愉快度和强度。愉快度又可分为愉快与不愉快;强度又可分为中等强度和高不愉快高等强度。由此可以组合成四个类型:愉快——高等强度是高兴,愉快——中等强度是轻松,不愉快——中等强度是厌烦,不愉快——高等强度是惊恐。

2、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 心境(mood)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2)激情 激情(intense emotion)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激愤、暴怒、恐惧、狂喜、剧烈的悲痛、绝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3)应激 应激(stress)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景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如肌肉紧张度、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腺体活动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刺激,维护机体功能的完整性。 (二)情感的分类 情感和情操都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式的。它们体现着人所特有的社会性,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水平状况,并对人的社会性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的情感多种多样,主要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情操是情感发展成熟的标志,是高尚的情感体验。 1.道德感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由那些能满足人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需要而产生的。 道德感按其形式而言,可分为以下三种: ○1直觉的情绪体验 ○2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3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绪体验 2.理智感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讲稿)

1.大家好,接下来由我继续为大家讲解什么是情绪与情感的下半回 在开讲之前,我先给大家道个歉。我前两天吃辣条呛到鼻子里面了,嗓子因此发炎了,所以声音会比较沙哑、语速会比较慢,不能 呈现给大家我之前设想的讲解,真是万分抱歉啊 在开讲之前,我先给大家道个歉。我前两天吃辣条呛到鼻子里面了,嗓子因此发炎了,我有预感讲课这天嗓子会疼的张不开口,于是准备了B 计划,于昨晚录下了音频,不能亲自呈现给大家我之前设想的好讲解, 真是

万分对不起啊 接下来我们正式开课,情绪与情感,emotion and feeling 2.相信刚才大家经过讲解,应该大致清楚了情绪情感的概念,接下来我的工作就是为大家讲解清楚三个方面的问题,one two three 3.首先,是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4.乍一看上去让人感觉一头雾水,啥是维度,啥是两极性。维度瞅着像描述地球的坐标的纬度,两极性更是让人联想到南北两极。那就看一看它们的定义,来验证下我们的猜想对不对

5.情绪的维度:情绪固有的某些特征 情绪的两极性:情绪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看来我们的想法还是比较正确的嘛,这纬度不就是固定的嘛,南北极是对立,看来我们真是聪明呢 而这情绪固有的特征就包括情绪的性质、动力性、激动度、强度、紧张度、复杂性这六个方面 接下来我我就将细致的讲解这六个方面存在的对立状态 6.情绪的性质有肯定和否定两极 当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愉快

当个体的需要无法满足时,就会产生否定的情绪体验,如烦恼、忧愁等 比如在上课的时候,有个同学突然想上厕所,老师如果同意让他去,他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就很愉悦,那要是老师不同意呢,他憋得慌,就会很忧愁 7.同一事物对于个体说来,往往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所以肯定和否定这一对立的情绪体验不是绝对相互排斥的,有时可同时或相继出现。我们博大精深的成语就描述了这种状态,如“悲喜交加”、“乐极生悲”、“破涕为笑” 8.戳情绪的动力性 9.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一般而言,增力的情绪是肯定的,能提高个体的活动能力。 减力的情绪是否定的,能降低个体活动的能力。 比如周一上课和周五上课那肯定是两种不同的心情,所以这两天上课的效率也肯定是不一样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