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部位特殊工序过程识别与控制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作业管理制度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作业管理制度第一条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是指涉及工程的结构安全、使用功能、质量可靠性有重要影响的施工过程。
第二条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识别在工程开工一个月内,由项目经理或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工程师等主要项目管理人员,对工程中存在的关键工序、特殊过程进行识别,形成项目部的《项目部关键工序、特殊过程识别清单》,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将各清单项分解到责任人。
第三条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工程师,对识别出来的关键工序、特殊过程开展质量策划,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
第四条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所使用的材料、设备、构配件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
第五条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必须坚持样板先行制度,大面积施工前必须做出实物样板。
第六条项目部必须按照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施工方案,以及实物样板确认的材料、工艺、质量标准,编制技术交底或作业指导书,结合实物样板对作业人员实施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并留存培训记录及照片。
第七条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作业前,项目部需根据作业时间、作业部位、岗位分工等,由项目经理指定具备相应的资质、经验等条件的责任人,对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作业过程实施旁站。
由项目总工程师或专业技术负责人对其进行培训,明确旁站过程中需关注的重点、相应的质量标准以及发生偏差时的处置方案等,并留存培训记录及照片。
第八条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作业前,需由确定的旁站人员核查施工准备情况,包括是否有正式图纸、是否有技术交底、作业班组是否经过样板培训、材料构配件是否检验合格、施工环境是否满足作业要求、上道工序是否经过验收等施工准备情况。
第九条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作业过程,旁站责任人需全过程旁站监督,留下施工旁站过程影像资料,观察作业人员是否按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作业,每道工序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作业结束后由旁站责任人填写旁站记录,并按照规定签字确认。
第十条当作业人员施工过程出现行为偏差时,旁站人员应及时予以纠正,作业人员拒不接受时,应责令中止作业,并立即向项目经理或项目总工程师报告,防止质量偏差的扩大。
关键部位特殊工序过程识别和控制

关键部位特殊工序过程识别和控制一、关键部位特殊工序的定义和特点关键部位特殊工序是指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操作复杂、技术难度高、存在较大风险的工序。
这些工序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并保证生产效率。
关键部位特殊工序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高风险性:关键部位特殊工序通常涉及对产品的重要部位进行操作或处理,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造成产品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
2.技术难度大:关键部位特殊工序通常涉及先进的技术或复杂的操作方法,需要工人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经验。
3.工序复杂:关键部位特殊工序通常需要进行多道工序的组合或连续操作,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较高。
二、关键部位特殊工序过程识别和控制的重要性1.预防问题发生:通过对关键部位特殊工序进行识别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问题的发生。
2.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对关键部位特殊工序进行精细控制,可以降低产品缺陷率,提高产品质量。
3.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关键部位特殊工序进行合理优化和控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保证产品安全性:关键部位特殊工序涉及对产品安全性的直接影响,通过对工序过程的严格控制,可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三、关键部位特殊工序过程识别和控制的方法1.评估与分析:通过对工序的流程、工艺、设备及人员的评估与分析,确定是否存在关键部位特殊工序,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设定合理标准:根据产品质量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关键部位特殊工序的控制标准,包括工艺参数、品质指标、操作规程等。
3.建立监控体系:建立完善的关键部位特殊工序过程监控体系,通过设备监测、操作记录、质量检测等方式,对工序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4.强化培训与管理:通过培训和管理的方式,提高员工对关键部位特殊工序的认识和技能,确保操作规范和质量要求的达标。
5.不断改进:定期评估和分析关键部位特殊工序的效果,并进行持续改进,通过优化工艺、提升设备、改进管理等方式,不断提高工序过程的控制水平。
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名词解释

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名词解释
关键部位关键工序是指在一个生产过程中,那些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工序或环节。
这些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管理和控制,直接影响到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和品质。
在制造业中,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管理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名词解释:
1. 关键部位:指在生产过程中,那些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部位或环节。
例如,汽车制造中的发动机、底盘等关键部位。
2. 关键工序:指在生产过程中,那些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工序或环节。
例如,汽车制造中的喷漆、组装等关键工序。
3. 质量控制点:指在生产过程中,设置的控制点位,用于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
这些控制点位通常位于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上。
4. 首件检验:指在生产过程中,对第一件产品进行的质量检测和控制。
这是确认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的重要步骤。
5. 巡回检验: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检,以确认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6. 终件检验: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最后一件产品进行的质量检测和控制。
这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的最后一步。
7. 统计过程控制(SPC):指一种利用统计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分析的技术,用于识别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并对其进行优化和控制。
总之,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管理和控制是制造业中的重要环节。
了解这些名词解释可以帮助生产管理人员更好地识别和管控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识别

JL/B/Q7.5-05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后情况检查记录
编号:
工 程 名 称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施工部位额
计划开工、完工时间
实际开工、完工时间
影响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按期完成的主要因素:
综合评价:
检查部门(单位): 检查人:年 月 日
受检查单位负责人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JL/B/Q7.5-06
验收移交证明书
编号:
建设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工程总量
验收数量
工程总价
实际开工
年月日
实际竣工
年月日
验收项目
验收意见
建设单位(公章)
承包单位(公章)
工程负责人(签字):
验收日期:
注:自即日起施工单位移交使用单位接管,此证明书自签发日起有效。(一式六份)
保存部门:办公室保存期:永久
JL/B/Q7.5-03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前情况检查记录
编号:
工 程 名 称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施工日期
施 工 部 位
检 查 内 容
检 查 情 况
上道工序交接
施 工 方 案
技 术 交 底
施工人员及资质
施工机械及状态
工 程 材 料
施 工 方 法
施工环境条件
施 工 记 录
综合评价:
检查部门(单位): 检查人:年 月 日
施工单位
工程地点
交接内容:
附件:
交换单位签章
质量员:
时间:
接收单位签章
质量员:
时间:
项目经理部签章
特殊过程、关键工序的界定

特殊过程与关键过程的界定
一、特殊过程与关键过程的界定
1、特殊过程:是指对形成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工序),主要包括:
(1)、工程(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的检验,测量或监控加以验证的工序;
(2)、工程(产品)质量需进行破坏性试验或只有通过复杂、成本很高的方法才能检验、试验,或只能通过间接监控的工序;
(3)、仅在工程(产品)使用或交付之后,不合格的质量特性才能暴露出来的工序;
2、关键工序:处于重要工程部位,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过程,包括:
(1)、对工程(产品)质量、性能、功能、寿命、可靠性及成本等有直接影响的工序。
(2)、工艺复杂,质量容易波动,对操作者的技艺要求高或问题发生较多的工序。
二、过程要求
1、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施工过程中,工长应进行旁站监督,并填写工长旁站记录。
2、每道工序施工过程中,质量员应进行巡检,填写日常质量检查记录,有隐患时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督促整改,整改完成后应进行验证。
3、关键工序的重要质量特性(如钢筋间距、钢筋保护层厚度、模板平面度、模板顶面标高等)应由实测实量小组进行实测验收,合格后方可报监理验收。
三、过程识别
1、关键工序:
本工程初步确定测量放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模板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屋面防水、卫生间防水、幕墙工程等为关键工序,关键工序将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2、特殊过程:
依据《施工控制程序—质量》规定,本工程地下室防水为特殊过程,即采用自防水混凝土和两道卷材防水,须按特殊过程控制进行施工。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质量控制要点清单

其他风险源
……
北京分公司风险源判别清单2(人的因素)
危险和有害因
素类型 风险源代码
1
技能掌握不熟练
风险源 风险源名称
2
指挥错误
3
指挥失误
人的因素 (21)
4
违章指挥
5
误操作
6
违章作业
7
不按图纸施工
8
不按方案施工
9 XXXX
1
不按技术标准施工 其他风险源 施工工艺不成熟
法的因素 (22)
2
施工技术不成熟
7
装修材料燃烧性能
件、设备
(01)
8
防水材料
9
保温材料、隔热材料、防腐与防火涂装材料
10
电线、电缆
11
散热器、风机盘管质量、阀门、管材
12
塑料管、复合管、铜管、镀锌钢管、风管
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
桩基承载力不足 结构承载力不足 桩基承载力不足 强度不足 结构承载力不足 结构承载力不足 主要使用功能不符合设计或 规范标准要求 耐候性差 主要使用功能不符合设计或 规范标准要求 室内环境污染 燃烧性能不符合设计或规范 标准要求 火灾 渗漏 保温性能不符合设计或规范 标准要求 火灾 节能性能不符合设计或规范 标准要求 火灾 节能性能不符合设计或规范 标准要求 主要使用功能不符合设计或 规范标准要求
…… 所有事故类型 结构承载力不足 外观质量严重缺陷 渗漏 地基承载力不足 结构承载力不足 地基承载力不足 …… 所有事故类型 所有事故类型 所有事故类型 所有事故类型 所有事故类型 所有事故类型 所有事故类型 所有事故类型 所有事故类型 所有事故类型 所有事故类型 所有事故类型 所有事故类型 所有事故类型 所有事故类型 ……
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模版

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模版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此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关键部位和工序的质量检查能够有效地进行并获得确认结果,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适用于所有涉及关键部位和工序的生产和制造环节。
二、定义与术语1. 关键部位:指对产品质量、安全或功能具有重要影响的部位,通常是对产品的关键功能或保护作用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区域。
2. 工序:指完成某项工作的顺序和步骤,包括但不限于加工、装配、测试、包装等环节。
三、程序与要求1. 检查计划制定(1)根据产品特性和重要工序的要求,制定相关的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计划,并纳入生产计划管理系统。
(2)确保检查计划与产品标准和规范相符,涵盖了所有相关的关键部位和工序。
2. 检查确认过程(1)在关键部位和工序完成后,由质量控制部门或专门的检查人员进行检查确认。
(2)检查确认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计划要求,逐项检查关键部位和工序的质量、安全和功能要求,并记录相关数据。
(3)对于发现的问题或不合格项,要及时进行整改,并再次进行确认,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3. 确认报告编制(1)根据检查确认结果,编制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报告。
(2)确认报告应包含检查日期、检查人员、检查内容、确认结果等信息,并签字确认。
四、责任与权限1. 质量控制部门负责制定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相关的检查确认工作。
2. 生产部门负责配合质量控制部门开展相关的检查确认工作,并按要求进行整改。
3. 检查人员负责按计划的要求进行关键部位和工序的检查确认工作,并及时上报检查结果。
五、记录与保存1. 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报告要按要求进行记录,并及时归档保存。
2. 与关键部位和工序相关的检查数据和记录要按要求进行保存,以备查证和评估使用。
六、监督与改进1. 质量控制部门负责对关键部位和工序的检查确认工作进行监督和改进,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 定期进行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工作的评估和分析,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提升质量水平。
特殊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及控制要点

案例三:医疗器械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总结词
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遵循法规标准,进行多层次检验和控制。
详细描述
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点是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可靠;遵循相关法规标准,确保产品安全有效;进行多层次检验和控制,包括原辅材料 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等环节;加强产品注册和备案管理,确保产品符合市场准入
家食品安全标准。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总结
在执行特殊过程时,应不断总结 经验教训,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
数据分析与改进
通过收集和分析特殊过程的相关 数据,识别潜在问题、瓶颈和风 险,为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跨部门沟通与协作
加强跨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共同分享经验、交流最佳实践, 促进持续改进。
要求。
案例四:化工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总结词
严格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加 强产品分析和检验。
详细描述
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化学反应条件是影响产品质量的 关键因素。因此,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压力、时间等 条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加强产品分析和检验,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报废处 理。
案例五:食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总结词
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实施全面质量控制。
详细描述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是首要考虑的 因素。因此,要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建立完 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全面质量控制 ,包括原辅材料质量检验、生产工艺控制、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等环节;加强食品生产 和储存过程中的卫生管理,确保产品符合国
特殊过程质量控制措 施及控制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识别与控制书
过程识别与控制书
过程识别与控制书
过程识别与控制书
R—记录或报告 YIN—隐检 YU—预检
过程识别与控制书
R—记录或报告 YIN—隐检 YU—预检
过程识别与控制书
R—记录或报告 YIN—隐检 YU—预检
过程识别与控制书
R—记录或报告 YIN—隐检 YU—预检
过程识别与控制书
R—记录或报告 YIN—隐检 YU—预检
过程识别与控制书
过程识别与控制书
过程识别与控制书
过程识别与控制书
过程识别与控制书
过程识别与控制书
过程识别与控制书
过程识别与控制书
过程识别与控制书
过程识别与控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