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下)关税保护效应分析

合集下载

关税的福利效应分析

关税的福利效应分析

关税的福利效应分析关税是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收形式。

关税既能保护国内产业,又可能对消费者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关税的福利效应进行分析。

1. 关税的定义和作用关税是指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收形式,通常以进口商品的价值为基础计算税款。

关税有多种形式,包括进口税、出口税和特别消费税等。

关税的主要作用包括保护国内产业、调节贸易平衡和提供国家财政收入等。

2. 关税的利益与代价关税对国内产业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提高国内产品的竞争力。

在保护国内产业的,关税也可能对消费者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2.1 消费者利益关税会使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减少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并增加了消费者的支出。

特别是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关税导致的物价上涨可能会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2.2 国内产业利益关税可以保护国内产业,提高其竞争力。

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关税可以使国内商品更有竞争力,并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2.3 经济代价关税可能对经济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会导致消费者支出增加,进而减少消费能力;,关税也会限制国际交流和贸易,使得企业难以获取到更广阔的市场。

3. 关税的福利效应分析关税的福利效应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估:消费者福利和国内产业福利。

3.1 消费者福利关税使得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的购买力减弱,福利下降。

尤其是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关税可能会使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关税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通常是负面的。

3.2 国内产业福利关税可以保护国内产业,提高其竞争力,从而带来正面的福利效应。

通过保护和发展国内产业,关税可能会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从而提高国内产业和企业的福利。

4. 关税的优化方向考虑到关税对消费者的负面影响和国内产业的保护需求,关税的优化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4.1 调整税率关税税率的调整是优化关税政策的重要手段。

通过降低关税税率,可以减少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从而减轻消费者的负担,仍能保护国内产业。

第5章关税

第5章关税

价格
供给线
国内市场价格? 国际市场价格? P
P1 P2
A
B F
C DE G
需求线
Q1 Q2 Q3
Q4
数量
3、大国征收关税的福利效应 国内价格从P1上升到P; 消费者剩余:-(B+C+D+E) 生产者剩余:+B 关税的税收效应:+(D+G) 关税的净福利效应:G-(C+E)
大国、小国征收进口关税的福利效应的 区别?
中国的小龙虾主要是一种自然野生资源,生产于 湖泊和河流中,获取成本较低,成本构成中主要 是劳动力投入,所以中国的小龙虾价格远远低于 美国当地价格(中国3美元/磅,美国6—7美元/ 磅),结果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小龙虾数量迅速增 长,1996年,占据了美国80%的市场份额。
在此情况下,路易斯安那州小龙虾产业联合 会于1996年6月向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诉,声 称来自中国的淡水小龙虾以低于公平价格在
1.非加权平均关税率
(Unweighted-average tariff rate)
假设一国只有A、B、C三种进口商品,关税税 率分别为10%,15%,20%,则它们的非加权
平均关税率为
(10%+15%+20%)/3=15%
方法评价:它没有考虑不同进口商品的相对进 口比重,从而可能高估或低估该国的平均关税 水平。
7. d为消费扭曲(comsumption di
1、大国与小国的区别:大国的行为会对
世界市场的价格产生影响,而小国则是
世界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世界价格
世界总供给曲线
P1 P2
世界总需求曲线
数量
世界市场价格的决定
2、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价格和数量效应

第5章关税法cplb

第5章关税法cplb
①选择那些进口量大,消费量大,负 担能力强而且属于非生活和非生产的消 费品作为课税对象。
②选择本国不能生产,并且不准备生产
而又无替代用品的消费品作为课税对象。例 如,本国不能生产石油而对进口石油征税,并 不会因征税而减少本国对石油的消费,从而 使石油征收的进口税不会减少,财政收入得 到保证。
③财政关税的税率一般应根据国家的财 政状况和进口货物的数量来确定,其税负不 应过高,否则会影响进口数量,达不到增加财 政收入的目的。
1、以通过关境的货物和物品的流向为标 志,可将关税分为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简 称进口税和出口税),这是关税最基本、最 广泛和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方式,也是自然形 成的古今中外最常用的分类方式。
进口税是指海关对进口货物或物品征收 的关税。目前世界各国都以进口税作为关税
的主体。人们通常所说的关税一般都是指进 口税,在各种国际性贸易条约、协定中所说 的关税也是指进口税,由此可见进口税在关 税中的地位。
具体有以下两种情况:
1、当一个国家存在自由港、自由区时, 关境小于国境。
香港和澳门保持自由港地位,为我国单 独的关税地区,即单独关境区。自由港、自 由区虽然在国境之内,但从征收关税的角度 看,对进出自由港、自由区的货物却免征关 税,即这些自由港、自由区实际上被排除在 海关境域之外。这时国家的海关境域等于国 境减去自由港和自由区,从而使关境小于国 境。
出口税是指海关对出口货物和物品征 收的关税。19世纪以前,出口税曾经是各
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到了19世纪后期,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
扩大,各国开始重视关税的经济作用,逐步
认识到征收出口关税会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
降低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因此经
济发达国家相继取消了出口税,美国还通过

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20200621124043)

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20200621124043)

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一、贸易小国的关税效应假定进口国是贸易小国,即该国某种商品的进口量占世界进口量的很小一部分,因此,该国进口量的变动不会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如同完全竞争的企业,该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

这样,该国征收关税后,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的幅度等于关税税率,关税全部由进口国消费者负担,如图1所示。

图1贸易小国的关税效应假设图1中的D为国内需求曲线,S为国内供给曲线;P0为自由贸易下的国际价格(也是国内价格),SC为进口量;P t为征收关税后的国内价格(等于国际价格加关税额),SC2为进口量。

贸易小国对某种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后,将产生的经济效应如下。

1 •价格效应(Price effect )。

进口国征收关税将引起国内价格由P0上涨到P t。

2. 消费效应(Con sumption effect )。

征收关税降低了该商品的国内消费量。

征收关税前,国内需求量为G,征收关税后引起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到C2。

由于征收关税,引起国内消费量的减少,就是关税的消费效应。

关税给消费者带来损失,其损失为a+b+c+d的面积。

由于征收关税,国内消费者减少消费,从而降低了物资福利水平。

3. 生产效应(Production effect )。

征收关税增加了该商品的国内产量。

征收关税前,国内供给量为S,征收关税后引起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到S。

由于征收关税,刺激国内供给量的增加,就是关税的生产效应。

关税给生产者带来利益,其利益为a的面积。

由于征收关税,一些国内资源从生产更有效率的可出口商品转移到生产较缺乏效益的可进口商品,由此造成了该国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

4. 贸易效应(Trade effect )。

征收关税减少了该商品进口量。

征收关税前,该国进口量为SC,征收关税后,进口量减少到SC2。

由于征收关税,导致进口量的减少,就是关税的贸易效应。

5. 财政收入效应(Revenue effect )。

征收关税给国家带来了财政收入。

只要关税不提高到禁止关税的水平,它会给进口国带来关税收入,这项收入等于每单位课税额乘以进口商品数量,其数额为c的面积。

关税的效应与作用

关税的效应与作用

1.关税的价格效应一个国家对进口商品课征关税结果立刻会表现为其对价格的影响。

一个商人在他的商品被课以关税后,总是要设法把关税税负转嫁出去,这就会引起进口国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变化。

对进口货品征收关税产生的价格影响,称为关税的价格效应(Price Effect)。

但进口国为贸易大国或是贸易小国,征收关税产生的价格效应并不完全相同。

所谓贸易小国,是指进口数量在整个国际贸易的货品中所占比例很小,因此,贸易小国在国际市场上只能是“价格接受者”(Price Taker)。

当贸易小国对进口货品课征关税,由于其进口数量占国际市场销售总量的比例很小,进口品数量的多少对国际市场的价格影响很小,关税税负完全前转由进口国的消费者承担,关税的价格效应完全表现在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的提高。

贸易大国征收关税的情况与贸易小国的情况不同。

贸易大国征收关税后,一方面导致进口国国内市场销售价格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贸易大国的进口数量占国际市场销售量的比例很大,就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市场控制力量。

当进口国国内价格的提高引起其进口数量减少时,出口国的生产者或出口商为不过多地削减出口销售数量,获得更大出口收益,不得不降低其出口货品的价格。

所以,与贸易小国相比,贸易大国征收关税不仅导致进口国国内价格提高,而且导致国际市场价格下降。

当其他条件均相同时,贸易大国国内市场价格提高的幅度小于贸易小国价格调高的幅度。

2.关税的贸易条件效应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TOT)又称进出口比价。

它是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是反映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中,进、出口商品价格是否对该国有利的一个重要指标,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是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比。

贸易条件的改善与恶化,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贸易条件对一个国家越有利,说明这个国家出口相同数量的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越多,贸易利益越大。

对贸易大国来说,对进口货品征收关税后,出口国的生产者或出口商为不过多地削减出口销售数量,获得更大出口收益,不得不降低其出口货品的价格。

第五章 关税

第五章  关税

第四章 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
最优关税率的图解
P
边际损失= • Pw dM 1 • dPH dM
d 2 d d
dPH / d
PH’ PH
t1 PW K t2
PW
dPW / d PW’
边际收益= M '• dPw
d
F’ F
R
G’ G
E
N
H
H’
dM d
M’ M
进口商品的国外供给 进口商品的国内需求
2020年3月30日星期一
第四章 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
小国关税的局部均衡效应的图示
P
A
P
小国进口需求曲线
SX
国外出口供给曲线
E
P*
B
F
Pt
abcd
PW
CR
T
D
M2
G
DX
征税后出口供给曲线
H
J
I
t
c b+d
L
K
V
0 S1 S2
D2 D1
Q0
M2
M1
Q
M1 国内市场
进口市场
2020年3月30日星期一
第四章 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
当e>(b+d)时,本 国福利增加;
当e<(b+d)时,本 国福利则会减少。
在大国情形下关税的 净福利效应不确定,
它取决于贸易条件效 应与生产扭曲和消费 扭曲两种效应之和。
2020年3月30日星期一
第四章 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
关税由国内消费者和国外出口商共同承担,征收关税 后的国内市场价格等于征收关税后的世界市场价格加 上关税。
2020年3月30日星期一

第5章关税与关税效应

第5章关税与关税效应
H
S 其中, Pw 为征收关税前的世界价格; Pt为 增加关税后的国内价格; P`w为征收关税后的世 界市场价格.
P
A
Pt PW P`W
B
C
Q1 Q3 Q4
E
Q2
D
0
Q
大国条件下,国内的供求会影响 到世界市场的价格.关税使得国内 价格上升,对进口需求下降,导致 世界市场价格下降.
二)关税的生产效应:由于关税的存在导致价格的提高,国内 关税的生产效应:由于关税的存在导致价格的提高, 生产会增加和扩大;生产者的福利会得到增加. 生产会增加和扩大;生产者的福利会得到增加.
根据《 反倾销协议》的规定,如果符合以下任何一条, 根据《WTO反倾销协议》的规定,如果符合以下任何一条, 则可以被确定是倾销行为: 则可以被确定是倾销行为: (1)低于相同产品在出口国正常情况下用于国内消费时的 可比价格; 可比价格;或 如果没有这种国内价格, (2)如果没有这种国内价格,则低于 a)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 格;或: 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管理费, b)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管理费,销售 运输费等费用和利润. 费,运输费等费用和利润.
二,配额的效应分析: 配额的效应分析:
如果实施配额的是小国,只影响国内价格; 是大国,则影响和导致国内价格上涨,世界价格下跌.
第三节
出口补贴
一,出口补贴的概念:是指一国政府为了鼓励商品的出口,对特定 出口补贴的概念:是指一国政府为了鼓励商品的出口, 商品的出口所给予的直接补助或者间接补助. 商品的出口所给予的直接补助或者间接补助. 目的是为了降低价格,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 目的是为了降低价格,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 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扩大商品的出口. 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扩大商品的出口. 二,出口补贴的效应: 出口补贴的效应: 1,贸易条件效应;(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 ;(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效应;(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 2,出口扩大效应;(可以刺激出口,鼓励出口增加) ;(可以刺激出口 ,出口扩大效应;(可以刺激出口,鼓励出口增加)

进口关税保护效应的理论分析

进口关税保护效应的理论分析

进口关税保护效应的理论分析一、进口关税的有效保护理论1.名义保护率(NRP)世界银行对名义保护的定义如下:“对一种商品的名义保护率(Nominal Rate of Protection)是由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

”该定义用公式表述就是:其中,NRP代表名义保护率,P’表示对进口商品采取的包括关税和非关税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之后的国内市场价格,P则为该商品处于自由贸易时的国际市场价格。

关税的名义保护率一般相当于名义关税(Nominal Tariff),即进口商品进入该国关境时海关根据本国关税税则所征收的关税。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关税税率越高,对本国同类产品的保护作用越大。

但是,在国内生产的商品所需的中间投入品和原材料需要进口且征收关税的情况下,生产者将会为此付出更高的成本从而影响本国最终产品的生产和生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因此,关税名义保护率无法合理的表示关税的有效保护程度。

2.有效保护率(ERP)为了能够更准确的反映关税对一国生产的实际保护程度,二战后,加拿大经济学家巴伯(C.L.Barber)首次提出了有效保护概念。

有效保护率(Effective Rate of Protection)是指有效关税率(Effective Tariff Rate),又被称为实际保护率,它是为产品在生产环节的增加值提供的一种保护,是某一产品相对于自由贸易下单位增加值提高的比率(W.M.Corden,1966)②。

从这个方面来讲,有效保护率(ERP)是指通过关税与非关税的手段可能实现的产品的实际价格的相对增加量,而不仅仅是名义价格的变化。

换句话说,有效保护率是指对某种产业从投入品到制成品实施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关税措施与非关税措施)后,该产业从投入品到制成品的国内加工增加部分相对于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的增量比。

由于非关税措施中有许多措施的结果是很难用数据表示的,因此有效保护率只能考虑用国内加工增值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加工增值的增量比这一指标来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

1. 名义保护率
P P 名 义 保 护 率 ( N R P ) * P
*

式中 P* —自由贸易价格,一般用国际市场价格作为P*
值;

P —包含关税的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
2. 有效保护率
2.
有效保护率
V V 有 效 保 护 率 ( E R P ) * V
3.关税有效保护率公式及政策意义
(1)公式:EPR=(V’ -V)/V 其中,V’为总增加值,即最终产品减去原料(中间产品) 的价格,是带有税收的增加值;V为纯增加值。 (2)政策意义: 第一,最终产品名义税率不变时,对进口原料征税越低, 该名义税率的保护作用越大。 第二,如果用进口原料加工出口,对原料征税,会降低产 品的竞争力(因此政策上需要出口退税)。 第三,对原料不征税将会导致国内组装企业大量增加,如 对其征税,则降低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表5-1 有效保护率
国外进口收音机 成本(美元) 零部件 装配活动(附加 值) 名义关税 进口价格 国产收音机 成本(美元) 80 30(20) 110 80 零部件 20 装配活动(附 加值) 10 国内价格 110
a a b0 . 10 . 8( 0 ) e 0 . 5 1 a 10 . 8
1.
消费者剩余 4 B
生产者剩余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消费者 A 剩余 2
C 实际价格
2 A‘ 生产者 剩余
C ’
实际价格
D 4
E 8
B‘ 4
D’
图5-1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价格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消费者 剩余 2 生产者 剩余
E
0 4 图5-1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数量
第三节 进口关税保护的测定
一、关税水平的计量 1. 简单算术平均法

t ti / n
式中 ti —个别关税; n — 税率的个数; t — 总体税率水平。

2.加权算术平均法t t fi式中 ti —个别关税率; fi — 某一关税的进口占总进口商品的比例;
t — 总体关税水平
二、进口关税的小国福利效应
贸易小国定义 贸易小国(small Country)是指某种商品的贸 易中,一国的进出口数量的变化不会影响该种商 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该国只 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能影响该种商品的国际 市场价格。
1.
汽车价格
2. 小国关税的福利效应图示
Sd(国内供给曲线)

二、关税的种类

1. 从量税 是对进口商品按物理单位征收一定量的税费。 从量税=货物数量×单位从量税 2. 从价税 是对进出口商品按价格征收一定比例的税费。 从价税=货物价格×单价税率
3. 复合税率 将从量税和从价税结合起来征收,又称混合税。


三、有效保护率
名义关税率 指一国税则上规定的某种进口商品的从价 税率,由于它一般只针对某种最终产品,因而 不足以代表该国对此部门的实际保护程度。

第四节 关税保护主义理论
一、就业保护论
一国需要运用关税抵制国外廉价的劳动 力、 保护国内的就业机会。 2. 对进入本国的产品征收外国工人与本国 工人工资差额的关税。
1.
二、推平竞技场论

认为外国在环境标准、劳工标准没有收到 与本国相同的政府管制,所以竞争是不平 等的,因此要推平竞技场(Level playing fiel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国际经济学
第五章 关税效应分析
第一节 关税的概念
一、定义
1. 关税(tariffs)是对跨国交易的商品课征的一 种税收。常见的是进口关税即对进口商品征收的 关税,出口关税只是对特种产品才予以征收。 2. 关税的设置主要有两大目的:(1)保护关 税(protective tariff), 即为了使本国的生产者免受 来自国外的竞争;(2)收入关税(revenue tariff), 即为了增加政府收入而征收关税。 3. 关税区。一国或地区由海关征收关税的区 域组成关税区。一个国家可以有多个关税区,如 中国,也可以由多个国家组成一个关税区,如欧 盟。
g
E 9 500 e 9 000 8 000 a b c f G d Sd+w+t(征税后的国内价格线) F
Sd+w(征税前的国内外价格线)
Dd(国内需求曲线) 20 40 50 60 80 汽车数量
图5-2 关税的贸易和福利效应: 小国模式
说明:在征收关税之前,消费者剩余为a+b+c+d+e+f+g,征税后剩余减少了a+b+c+d。 其中为a生产者所得,b为资源配置损失(保护效应),c为政府税收,d为消费者的损失 (消费效应),b+d也叫关税的无谓损失。
五、幼稚产业保护论
幼稚产业保护论(infant-industry
argument)认 为,贸易国应该暂时保护新兴产业免受外国竞 争的威胁。当产业成长后即可取消相应的关税。 幼稚产业保护论的缺陷:(1)关税一旦征收就 很难取消;(2)很难确定哪一个产业有可能具 备优势;(3)幼稚产业一般不适用于发达的工 业国;(4)可以用其他替代方法如向幼稚产业 提供补贴,但这需要政府拿钱而不能收税。
说明:关税保护的实际对象是国内的加工产业的附加值。在上面的例子中,受到保护的仅仅 是加工装配活动的20美元附加值,为此征收了10美元的关税,所以有效保护率为50%。
第二节 进口关税的福利分析
一、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对于一种产品愿 意并能够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的差 额。 2. 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得到的、高于能 使他们提供产品的最低价格的那部分收入。
六、非经济保护论
国家安全因素; 2. 本国或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产业保护。
1.

THE
END
1.


有效关税保护率
有效关税保护率是指一种产品在国内外加工增值差额与其 国外加工增值的百分率,表明关税制度对加工工业的保护 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有效关税保护率 E = n / v 式中 n— 进口商品的名义关税l率; v— 进口商品在进口国该行业中的增值比率。 如果进口原料生产该进口商品,则进口原料的名义关 税水平和进口原料在最终成品中所占有的比率就直接影响 着有效关税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E = (n – a b) / (1-a) 式中E— 有效关税保护率; n— 进口最终商品的名义关税税率; a— 原材料价格在最终成品中所占的比重 b— 进口原材料的名义关税;
*

式中 V* —自由贸易下单位成品的国内附加值; V —征收关税后单位成品的国内附加价值;
对 产 品 征 2 0 % 、 原 材 料 征 2 0 时 的 有 效 保 护 率 产 品 征 2 0 % 、 原 材 料 免 税 时 的 有 效 保 护 率 6 0 5 0 7 0 5 0 E R P 2 0 % ( E R P ) 4 0 % 5 0 5 0

三、维持国内生活水平论
关税可以保护本国的高收入和就业高率。 通过降低进口水平,关税刺激了国内产品
的消费和国内的经济活力。
四、生产成本均等化论

科学关税率( scientific tariff)论者主 张,各国的生产成本是不一样的,要用关 税调节外国商品成本,抵消外国商品的低 成本优势。
三、大国关税的福利分析
大国定义 国际贸易中的大国是指其进出口额足以 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的经济体。
1.
汽车价格
2. 大国贸易的福利效应图示
Sd
E 9 600 G Sd+w+t d F Sd+w
8 800
a 8 000 7 800 b c e
Dd 30 50 70 90 110 汽车数量 图5-3 关税的贸易和福利效应:大国模式 说明:由于大国的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大国征收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关 税的收入效应可以分为国内的财政收入效应(c)和国外的贸易条件效应(e)两部分。 b+d仍然是净损失,e为净收益。当选取的关税税率使e>(b+d)达到最大时,该关税税 率被称为最优关税( optimum tariff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