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馏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精馏

第三章 精馏
* A * B
*
(3-8)
当操作压强不高时,气相仍遵循道尔顿分 压定律,式(3-7)可改写为
pyA x A y A x B y A ( 1 x A ) pyB x B y B x A ( 1 y A )x A
x y 1 ( 1) x
(5-12)
(3 - 11)
例3-2 由表3-3数据,求算苯-甲苯的相对 挥发度、平均相对挥发度及气液两相平衡 组成。


精馏是气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传质是 以两相达到平衡为极限的。在分析和解 决精馏操作中所涉及的问题时,常以溶 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为基础。
§3.1 双组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3.1.1理想溶液 : 溶液中不同组分的分子间 作用力和相同分子的分子间作用力完全相 等的溶液.即 AA BB AB
图3-4 具有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的p-x相图
正偏差很大的体系
(a)T-x(y) 图
(b)
x-y图
图3-5 乙醇-水体系的气液相平衡组成图
负偏差很大的体系
(a)T-x(y) 图
(b)
x - y图
图4-6 硝酸-水体系的气液平衡组成图
4.1.3 相对挥发度
气液平衡关系除用相图表示之外还可用相对挥 发度来表示。 纯液体的挥发度通常指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的饱 和蒸汽压 由于双组分溶液中一组分的蒸气压受另一组分 存在的影响,故溶液中各组分的蒸汽压比纯组 分的低,溶液中的挥发度可用它在蒸汽气中的 分压 pi 和与其成平衡的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xi 来表示。
表3-5 由平均相对挥发度计算所得苯-甲苯气液相平衡组成
T
xA yA
0
C
80.1 1.00 1.00

精馏的分类及精馏塔相关知识

精馏的分类及精馏塔相关知识

• 2、常用的精馏塔有哪些结构形式呢? 对精馏过程来说,精馏设备是使过程得以进 行的重要条件。性能良好的精馏设备,为精馏过 程的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它直接影响到生产 装置的产品质量、生产能力、产品的收率、消耗 定额、三废处理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 常用的精馏塔型式有填料塔和板式塔,填料 塔有拉西环填料塔、鲍尔环填料塔、鞍型填料塔、 波纹填料塔、丝网填料塔、丝网波纹填料塔等。 丝网波纹填料塔因其在保持高传质效率的前提下, 降低了造价,也越来越受到青睐。对于甲醇来说 予塔采用这种塔型的为数不少。
• 贮槽;另一部分送至塔底部的蒸发釜(再沸器) 加热气化。蒸发釜中产生的蒸气自塔底逐层上升, 使蒸气中易挥发组分逐渐增浓,然后进入塔顶分 凝器。一部分蒸气在分凝器中冷凝,所得的液体 送回塔顶作为回流;其余部分蒸气或者作为气相 产品直接引出,或者进入冷凝冷却器,将未冷凝 的蒸气全部冷凝,冷凝液流至产品贮槽。 • 这种把原料液不断地加入塔内,又从塔顶和塔釜 连续不断地采出的过程,就称为连续精馏。 • 4、怎样合理地选择精馏塔的操作条件? 精馏塔的操作条件主要是指温度、压力。一 般地说,主要是根据物料的性质,原料的组成, 对产品纯度的要求,设备材料的来源,工厂生产 的规模等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操作条件。例如
• 8、什么是萃取精馏? 在被分离的混合物中加入萃取剂,萃取剂的 存在能使被分离混合物的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增 大。精馏时,其在各板上基本保持恒定的浓度, 而且从精馏塔的塔釜排除,这样的操作称为萃取 精馏。 萃取剂的选择原则: (1)萃取剂的选择性要大。被分离组分在 萃取剂中相对挥发度的大小称为萃取剂的选择性。 被分离组分在萃取剂中相对挥发度增大的多,分 离就容易,也就是选择的萃取剂选择性大。选择 性是选择萃取剂最主要的依据。因为选择性的大 小也就是决定了被分离组分中轻重关键组分分离 的难易程度。因此塔板数的多少、回流

精馏的过程及连续精馏流程

精馏的过程及连续精馏流程

精馏的过程及连续精馏流程精馏过程通常分为批量精馏和连续精馏两种类型。

在批量精馏中,混合物被一次性装入精馏设备中,加热至沸腾,然后进行冷凝。

而在连续精馏中,混合物会持续地进入精馏设备,产生蒸汽、冷凝并分离成分,直至达到所需纯度。

以下我们将详细介绍连续精馏的流程。

连续精馏流程连续精馏是一种持续进行的、自动化的分离过程,它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步骤来实现混合物中成分的分离和提纯。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连续精馏的流程,包括进料、加热、蒸馏、冷凝和收集等步骤。

1. 进料在连续精馏的开始阶段,混合物会持续地从进料口进入精馏设备。

通常情况下,进料会通过管道输送到设备中,并在进料口处被喷淋或喷洒到设备内部。

由于连续精馏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所以需要确保进料的稳定和持续。

2. 加热进料进入精馏设备后,会被加热至沸腾温度,这会使得混合物中的成分开始蒸发。

加热过程通常通过加热器或蒸汽进行,并需要控制加热温度和速度,以确保混合物中的成分可以逐渐分离并产生稳定的蒸汽。

3. 蒸馏在加热的作用下,混合物中的成分开始蒸发,并产生蒸汽。

蒸汽会沿着设备内部的管道流动,并逐渐分离成分。

由于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沸点不同,它们会在管道中产生不同的蒸汽。

这些不同成分的蒸汽会被分流和分离,从而实现了混合物的分离。

4. 冷凝经过蒸馏后的蒸汽会进入精馏设备的冷凝器中,冷凝器会将蒸汽冷却成液态。

冷凝器通常采用冷水或其他冷却介质进行冷却,这可以使得蒸汽快速冷凝并转化成液态。

冷凝后的液态成分会被收集并存储,以供后续的处理和利用。

5. 收集冷凝后的液态成分会被收集到相应的容器中,并进行标记和分类。

收集后的成分可以进一步经过处理和分离,以获得更高纯度的产品。

收集过程需要确保容器的质量和密封性,以防止混合物的污染和损失。

以上就是连续精馏的基本流程。

在实际应用中,连续精馏通常通过一系列设备和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化操作,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利用连续精馏技术,可以实现对液体混合物成分的高效分离和提纯,满足各种工业和科研领域的需求。

精馏原理和流程

精馏原理和流程

1-4精馏原理和流程1.掌握的内容:精馏分离过程原理及分析2.重点:精馏原理、精馏装置作用3.难点:精馏原理,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在实际精馏操作中有机结合的过程。

1.4.1 精馏原理精馏原理是根据图1-7所示的t-x-y图,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多次部分气化和多次部分冷凝使混合液得以分离,以分别获得接近纯态的组分。

理论上多次部分气化在液相中可获得高纯度的难挥发组分,多次部分冷凝在气相中可获得高纯度的易挥发组分,但因产生大量中间组分而使产品量极少,且设备庞大。

工业生产中的精馏过程是在精馏塔中将部分气化过程和部分冷凝过程有机结合而实现操作的。

1.4.2 精馏装置流程一、精馏装置流程典型的精馏设备是连续精馏装置,包括精馏塔、冷凝器、再沸器等,如图1-8所示。

用于精馏的塔设备有两种,即板式塔和填料塔,但常采用的是板式塔。

连续精馏操作中,原料液连续送入精馏塔内,同时从塔顶和塔底连续得到产品(馏出液、釜残液),所以是一种定态操作过程。

二、精馏装置的作用精馏塔以加料板为界分为两段,精馏段和提馏段。

1.精馏段的作用加料板以上的塔段为精馏段,其作用是逐板增浓上升气相中易挥发组分的浓度。

2.提馏段的作用包括加料板在内的以下塔板为提馏段,其作用逐板提取下降的液相中易挥发组分。

3.塔板的作用塔板是供气液两相进行传质和传热的场所。

每一块塔板上气液两相进行双向传质,只要有足够的塔板数,就可以将混合液分离成两个较纯净的组分。

4.再沸器的作用其作用是提供一定流量的上升蒸气流。

5.冷凝器的作用其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并保证有适当的液相回流。

回流主要补充塔板上易挥发组分的浓度,是精馏连续定态进行的必要条件。

精馏是一种利用回流使混合液得到高纯度分离的蒸馏方法。

1-5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1.掌握的内容:(1)精馏塔物料衡算的应用。

(2)操作线方程和q线方程及其在x-y图上的作法和应用。

(3)理论板和实际板数的确定(逐板计算法和图解法)、塔高和塔径的计算。

精馏蒸馏的区别

精馏蒸馏的区别

精馏蒸馏的区别
精馏和蒸馏是两种常见的分离和提纯混合物的方法,它们在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尽管它们都属于蒸发技术,但精馏和蒸馏之间存在一些关键区别。

精馏的定义与原理
精馏是一种用于将液体混合物分离为其组成部分的过程。

在精馏过程中,液体混合物被加热至其沸点,然后通过冷凝再次变为液体。

由于不同成分的沸点不同,它们在过程中会分别蒸发和冷凝,从而实现分离。

蒸馏的定义与原理
蒸馏是通过将液体混合物加热至其沸点,然后将蒸汽冷凝回液体的过程。

在蒸馏中,液体混合物被加热至沸点,产生蒸汽,然后蒸汽被冷凝回液体,从而实现分离。

精馏和蒸馏的区别
1.精馏的作用程度更高:精馏是一种更为精确和控制性更强的分离方
法,可以在较小的温度范围内将混合物分离成更纯净的组分。

相比之下,蒸馏对混合组分的分离相对来说不太彻底。

2.精馏适用于高沸点组分:由于精馏对不同成分沸点的敏感性,它更
适用于分离高沸点的组分。

而蒸馏更适合于分离低沸点的组分。

3.精馏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由于其高度精确的性质,精馏通常需要
更高的技术要求和设备成本,适用于对纯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相比之下,蒸馏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4.精馏需要更长的时间:由于其分离效果更好,精馏通常需要更长的
时间来完成分离过程。

蒸馏相对来说更快速。

综上所述,精馏和蒸馏虽然都是蒸发技术的一种,但在分离原理、适用范围、技术要求和处理时间等方面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分离效果。

精馏基本知识

精馏基本知识

精馏原理和流程3.3.1精馏原理精馏:把液体混合物进行多次部分气化,同时又把产生的蒸气多次部分冷凝,使混合物分离为所要求组分的操作过程称为精馏。

一、全部气化或全部冷凝设在1个大气压下,苯~甲苯混合液的温度为,其状况以A点表示,将此混合液加热,当温度到达(J点),液体开始沸腾,所产生的蒸气组成为(如D点),与成平衡,而且> ,当继续加热,且不从物系中取出物料,使其温度升高到(E点),这时物系内,汽液两相共存,液相的组成为(F点),蒸气相的组成为与成平衡的(G点),且> 。

若再升高温度达到(H点),液相终于完全消失,而在液相消失之前,其组成为(C点)。

这时蒸气量与最初的混合液量相等,蒸气组成为,并与混合液的最初组成相同。

倘再加热到H点以上,蒸气组成为过热蒸气,温度升高而组成不变的为。

自J点向上至H点的前阶段,称为部分气化过程,若加热到H点或H点以上则称全部汽化过程,反之当自H点开始进行冷凝、则至J点以前的阶段称为部分冷凝过程,至J点及J点以下称为全部冷凝过程。

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过程实际上是混合液分离过程。

二、部分汽化、部分冷凝全部汽化、全部冷凝与部分汽化、部分冷凝的区别:(1)不从物系中取出物料,(2)温度范围不同。

部分汽化:将混合液自A点加热到B点,使其在B点温度下部分汽化,这时混合液分成汽液两相,气相浓度为,液相为(< ),汽液两相分开后、再将饱和液体单独加热到C点,在温度下部分气化,这时又出现新的平衡或得的液相及与之平衡的气相,最终可得易挥发组分苯含量很低的液相,即可获得近似于纯净的甲苯。

部分冷凝:将上述蒸气分离出来冷凝至,即经部分冷凝至E点,可以得到浓度为的汽相及液相,与成平衡> ,依次类推、最后可得较近于纯净的气态苯。

三、一部分气化、部分冷凝将液体进行一次部分气化,部分冷凝,只能起到部分分离的作用,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要求粗分或初步加工的场合。

显然,要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得到几乎完全的分离,必须进行多次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的操作过程。

精馏实验报告【最新4篇】

精馏实验报告【最新4篇】

精馏实验报告【最新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精馏实验报告【最新4篇】精馏实验报告篇一精馏实验报告一、目的及任务①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化工第四章 精馏

化工第四章 精馏
精馏
液体混合物如何分离? 可以根据液体挥发度差异 概念 1.易挥发组分:轻组分,A
液相中A摩尔分数:xA
蒸气中A摩尔分数:yA 2. 难挥发组分:重组分,B 3. 泡点:混合液开始沸腾的温度 4. 露点:混合蒸气开始凝结的温度
本章线索 1. 精馏原理 双组分溶液气液相平衡 :t-x-y图,x-y图
110
蒸气V1 (组成y1 )与组成相
近的溶液L1 (组成x1 )接触,热 t 量由蒸气向溶液传递,造成蒸气 部分冷凝、溶液部分气化,同时 发生传质,得到蒸气V2 (组成y2 )
V1, y1
100
L2,x2
90 80 70 60 0 0.2 0.4 0.6
V2, y2 L1, x1
0.8
1.0
和液体L2(组成x2) 。
理想物系
精馏原理 2. 简单蒸馏计算
非理想物系
平衡蒸馏
3. 连续精馏计算
物料 衡算 操作线方程 气液平衡
理论塔板数 塔 效 率
实际塔板数
4. 板式塔
1. 精馏原理
1.1 理想双组份互溶体系气液相平衡 精馏需知双组分的气液平衡关系,
可根据纯液体饱和蒸气压求得
双组分理想体系有两个含义: (1)液相为理想溶液,服从拉乌
最低恒沸点 总 压 p 正偏差 理想
负偏差
最高恒沸点
0
xA
1.0
(2)压力对气液平衡的影响
通常,压力降低 ,泡 点变小 ,相对挥发度α 增 大,分离容易。
氮-氧体系,体系压强 提高到3.5 MPa以上时,体 系出现恒沸点,恒沸点组 成随压强改变而变化
1.0
1MPa 3.5MPa
yA
4.5MPa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馏塔精馏塔(fractionating column)是进行精馏的一种塔式汽液接触装置,又称为蒸馏塔。

有板式塔与填料塔两种主要类型。

根据操作方式又可分为连续精馏塔与间歇精馏塔。

蒸气由塔底进入。

蒸发出的气相与下降液进行逆流接触,两相接触中,下降液中的易挥发(低沸点)组分不断地向气相中转移,气相中的难挥发(高沸点)组分不断地向下降液中转移,气相愈接近塔顶,其易挥发组分浓度愈高,而下降液愈接近塔底,其难挥发组分则愈富集,从而达到组分分离的目的。

由塔顶上升的气相进入冷凝器,冷凝的液体的一部分作为回流液返回塔顶进入精馏塔中,其余的部分则作为馏出液取出。

塔底流出的液体,其中的一部分送入再沸器,加热蒸发成气相返回塔中,另一部分液体作为釜残液取出。

精馏原理 (Principle of Rectify)蒸馏的基本原理是将液体混合物多次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利用其中各组份挥发度不同(相对挥发度,α)的特性,实现分离目的的单元操作。

蒸馏按照其操作方法可分为:简单蒸馏、闪蒸、精馏和特殊精馏等。

超重力精馏塔近年来出现的超重力精馏技术,利用高速旋转产生的数百至千倍重力的超重力场代替常规的重力场,极大地强化气液传质过程,将传质单元高度降低1个数量级。

从而使巨大的塔设备变为高度不到2米的超重力精馏机,达到增加效率、缩小体积的目的。

超重力精馏改变了传统的塔设备精馏模式,只要在室内厂房里就可以实现连续精馏过程。

对社会的发展而言可节省钢材资源,延长地球资源的使用年限;对企业的发展而言,可以节约场地与空间资源,减少污染排放,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模式,降低生产劳动强度,增加生产的安全性。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2. 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气-液接触状况;3. 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4. 测定全塔的浓度分布。

二、摘要在板式精馏塔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主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热与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对于双组分混合液的蒸馏,若已知汽液平衡数据,测得塔顶流出液组成X、釜残液组成W X,液料组成F X及回流比R和进料状D态,就可用图解法在y x 图上,或用其他方法求出理论塔板数N。

塔的全塔效率T E为理论塔板数与实际塔板数N之比。

T精馏塔的单板效率E可以根据液相通过测定塔板的浓度变M化进行计算。

本实验在板式精馏塔全回流的情况下,通过测定乙醇丙醇体系混合液在精馏塔中的传质的一些参数,计算精馏塔的总板效率和某几块板的单板效率(液相单板效率),分析该塔的传质性能和操作情况。

三、实验原理在板式精馏塔中,混合液的蒸汽逐板上升,回流液逐板下降,气液两相在塔板上接触,实现传质、传热过程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如果在每层塔板上,上升的蒸汽与下降的液体处于平衡状态,则该塔板称之为理论塔板。

然而在实际操做过程中由于接触时间有限,气液两相不可能达到平衡,即实际塔板的分离效果达不到一块理论塔板的作用。

因此,完成一定的分离任务,精馏塔所需的实际塔板数总是比理论塔板数多。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

塔顶的回流量与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

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

本实验处于全回流情况下,既无任何产品采出,又无原料加入,此时所需理论板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可以很好的分析精馏塔的性能。

影响塔板效率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归结为:流体的物理性质(如粘度、密度、相对挥发度和表面张力等)、塔板结构以及塔的操作条件等。

由于影响塔板效率的因素相当复杂,目前塔板效率仍以实验测定给出。

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有两种定义方法。

(1) 总板效率Ee N E N =式中:——总板效率;N ——理论板数 (不包括塔釜);N e ——实际板数(2) 单板效率ml E1*1n n ml n n x x E x x ---=-式中:mlE ——以液相浓度表示的单板效率; n x ,1n x -——第n 块板和第n-1块板的液相浓度;*n x ——与第n 块板气相浓度相平衡的液相浓度。

总板效率与单板效率的数值通常由实验测定。

单板效率是评价塔板性能优劣的重要数据。

物系性质、板型及操作负荷是影响单板效率的重要参数。

当物系与板型确定后,可通过改变气液负荷达到最高的板效率;对于不同的板型,可以在保持相同的物系及操作条件下,测定其单板效率,以评价其性能的优劣。

总板效率反映全塔各塔板的平均分离效果,常用于板式塔设计中。

实验所选用的体系是乙醇—正丙醇,这两种物质的折射率存在差异,且其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与折射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使用阿贝折光仪来分析料液的折射率,从而得到浓度。

在实验温度下,该混合料液的折射率与质量分数(以乙醇计)的关系如下:58.206842.1941D m n =- 式中: ——料液的质量分数(0<m <1);n D ——料液的折射率(1.3560<n D <1.3577)。

四、实验装置流程图及主要测试仪器表图1、精馏实验流程1.塔顶冷凝器 2.塔身 3.视盅4.塔釜 5.控温棒6.支座 7.加热棒 8.塔釜液冷却器9.转子流量计 10.回流分配器11.原料液罐 12.原料泵 13.缓冲罐14.加料口 15.液位计设备参数:(1)精馏塔-----精馏塔采用筛板结构,塔身用直径Φ57×3mm的不锈钢管制成,设有一个进料口,共8块塔板,其中第2-6块塔板设有样品采出口;塔板用厚度1mm的不锈钢板,板间距为80mm;板上开孔率为4%,孔径是1.5mm,孔数为43,孔间距为6mm;孔按正三角形排列;降液管为Φ14×2mm的不锈钢管;堰高是10mm,底隙高度为4mm。

(2)蒸馏釜为Φ108×4×400mm不锈钢材质立式结构,用一支1KW的SRY-2-1型电热棒进行加热,一支300w的电热棒恒温加热,并由仪表柜上的电压、电流表加以显示。

釜上有温度计和压力计,以测量釜内的温度和压力。

(3)冷凝器-----采用不锈钢蛇管式冷凝器,换热面积0.7m2。

管内走物料,管外走冷却。

(4)原料液罐----规格为Φ300×350×3mm,不锈钢材料制造,装有液面计,以便观察槽内料液量。

(5)高位贮槽----为Φ300×350×3mm不锈钢材料容器,顶部有放空管及与泵相连的入口管,下部有向塔供料的出口管。

(6)原料----进料为乙醇-丙醇系统,乙醇的摩尔分率为0.3。

五、实验操作要点(1)对照流程图,先熟悉精馏过程的流程,并搞清楚仪表柜上按钮与各仪表相对应的设备与测控点。

(2)全回流操作时,在原料储罐中配置含量20℅~25℅(摩尔分数)左右的乙醇—正丙醇料液,启动进料泵,向塔中供料至塔釜液面达250~300mm。

(3)启动塔釜加热及塔身伴热,使加热电压达到最大,观察塔板上的气液接触情况,当塔顶出现回流液且塔顶温度保持稳定不变时,全回流15分钟,使其充分传质,再取液测量。

(4)同时在塔顶塔釜及相邻两块塔板上取样,用阿贝折光仪进行分析,分别测取数据,重复两三次,当折光率误差小于0.001时,记录各组数据。

六、实验数据处理1、40℃料液的质量分数与折光率的关系 :58.206842.1941D m n =-2、全回流状况下实验测得数据并经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得到下表:实验数据处理结果折光率平均值:3573.123580.13565.1=+= D n 乙醇质量分数:934.03573.1*194.422068.28*194.422068.58=-=-=D n m乙醇摩尔分数:948.060934.0146934.046934.0=-+=x 3、全回流计算⑴逐板计算:实验数据乙醇——正丙醇气液相平衡数据由数据计算得塔顶、塔釜组成:塔顶组成948.0=D x ,塔釜组成228.0=W x ,全回流的情况下的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合,即1n n y +=x由乙醇——正丙醇气液相平衡数据经过数据拟合可得平衡方程320.56770.1290.56450.0004x y y y =-+-将489.0y 1==D x 代入平衡线320.56770.1290.56450.0004x y y y =-+-,得899.0004.0948.0*5645.0948.0*129.0948.0*5677.0231=-+-=x 再将.8990y 12==x 代入平衡线,得812.0004.0899.0*5645.0899.0*129.0899.0*5677.0232=-+-=x 同理,依次逐板计算,可得下表可得,228.0751.06=<=w x x ,则理论板数N T =6块⑵求总板效率及单板效率:总板效率:%5.27100%86100%N N E P T T =⨯=⨯= 单板效率:由步骤2计算得第四、五块板上的组成749.0 278.054==x x由平衡线的拟合公式可计算得:与第5块板的气相相平衡的液相组成.6960)x (f')y (f'455===*x 则第5块板的液相单板效率%41.59%100696.0728.0749.0827.0%10054545,L =⨯--=⨯--=*x x x x E m 七、实验结果:理论板数的示意图将全回流的逐板计算结果分别与平衡线、对角线画在坐标系中,如图所示。

八、实验结论比较及误差分析:⑴全塔效率:对于一个特定的物系和塔板结构,由于塔的上下部气液两相的组成、温度不同,所以物性也不同,又由于塔板的阻力,使塔的上下部分的操作压强也不同,这些因素使每个塔板的效率不同.所以我们需要用一种全面的效率来衡量整个塔的分离效果的高低. 公式e NE N 就是一种综合的计算方法.全塔效率反映了全塔各塔板的平均分离效果,它不单与影响点效率、板效率的各种因素有关,而且把板效率随组成等的变化也包括在内.所有的这些因素E 的关系难以搞清,所以我们只能用实验来测定.0.00.20.40.60.8 1.00.00.20.40.60.81.0YX这就是实验用塔的全塔效率,由于实验和作图中存在误差,这个值是有误差的。

0.625这个数值还是比较低的,说明实验用塔的效率还是可以进一步提高的。

由于实验存在误差,我们只是大致的对实验用塔进行粗略的评价,经过实验我们分析了影响塔板效率的一些因素,归结为:流体的物理性质(如粘度、密度、相对挥发度和表面张力等)、塔板结构的因素相当复杂,以及塔的操作条件等。

⑵单板效率:单板效率是评价塔板性能优劣的重要数据.物系的性质、板型及操作负荷是影响单板效率的重要因素.当物系板型确定后,可通过改变气液的负荷达到最高的板效率;对于不同的板型可以在保持相同的物系及操作条件下,测定其单板效率,以评价其性能的优劣.E ml (4)=( 3X -4X ) / (3X -4X )=0.59;我们这里应用默弗里板效率公式计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