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碎石基层合成级配自动算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石屑)基层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石屑)基层本工程中,车行道下基层采用厚为15cm 的4%水泥稳定石屑层,上基层采用厚为35cm 的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人行道基层采用厚为15cm 的6%水泥稳定石屑层.排水工程施工完毕后,即可进行4%水泥稳定石屑下基层(人行道6%水泥稳定石屑层)施工,4%水泥稳定石屑层施工完毕并养护至设计强度后进行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
水泥稳定石屑及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均采用集中厂拌,用自卸车将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采用稳定土摊铺机摊铺,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
(二)主要施工方法1、材料准备(1)水泥。
采用普通硅酸盐425 号立窑水泥,所用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化验报告,否则不得使用。
水泥使用前,对其进行检验,以确定其性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2)石屑。
石屑坚硬、耐久、干净无杂物,含泥量不大于3%,最大粒径不超过1cm。
(3)碎石:压碎值不大于30%,有机质含量不超过2%,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集料中应少含或不含有塑性指数的土。
(4)稳定层混合料拌和采用自来水。
2、机械准备检查拌和机、摊铺机及压路机是否运行正常,计量设备是否准确。
3、混合料拌和(1)由实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在开工前7 天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
(2)在场外设搅拌站,拌和料使用机械进行搅拌。
拌和料搅拌前应先检查所用的水泥、砂石、水等是否合符规范及设计的要求;拌好后由运输车运到施工段摊铺。
水泥、石屑(级配碎石)、水按设计配合比规定用量采用自动计量装置进行计量,确保拌和料达到最佳含水量。
4、混合料摊铺(1)对表层粘性土路基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进行水泥石屑稳定层的摊铺。
摊铺时气温在+8℃以上和非雨天才能进行施工。
(2)施工前根据稳定层的设计厚度用边桩拉横断面线,机动车道稳定层分两层摊铺(石屑稳定层一次性摊铺,碎石级配稳定层分两层摊铺),人行道水泥稳定石屑层一次性摊铺,每层摊铺的虚厚度20~25cm。
摊铺采用摊铺机进行,人工配合找平及成拱。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方案1.确定施工区域并清理现场,清除任何障碍物和杂物。
2.测量和标记基层的高程和坡度,确保基层的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3.在基层上铺设一层砂浆,以提高界面粘结力。
4.按照设计要求,将水泥、砂浆和碎石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将混合物铺在基层上。
5.使用压路机或碾压机将混凝土碎石均匀压实,确保基层的均匀密实。
6.接着,使用喷淋法浇注水泥浆液,使水泥浸润碎石,增加碎石与水泥的粘结力。
7.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即可使用。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方案:1.清理施工区域,移除杂物和障碍物,确保基层清洁。
2.测量和标记基层的高程和坡度,确定施工标准。
3.将碎石按照级配比例进行混合,并使用洗筛分离出不同粒径的碎石。
4.将级配碎石铺设在基层上,确保水平度和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
5.使用压路机或碾压机将碎石均匀压实,确保基层的均匀密实。
6.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碎石基层的养护和加固,如使用喷淋法浇水,或者在碎石上铺设一层稳定剂。
7.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和加固,级配碎石基层即可使用。
这两种施工方案都具有以下优点:1.坚固耐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级配碎石基层均具有较高的抗压能力和稳定性,可以承受车辆和行人的重压。
2.施工简便:这两种基层的施工方法较为简单,施工工艺相对成熟,一般的施工队伍都可以进行施工。
3.成本低:相比于其他路基材料,水泥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具有较低的成本,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选择。
4.环保可持续:这两种基层施工方法使用的都是再生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然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级配碎石基层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适用范围的限制。
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两种基层施工方案的详细信息和应用,建议参考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技术资料。
水稳砂砾级配用量计算公式

水稳砂砾级配用量计算公式水稳砂砾是指通过对砂砾进行筛分和配比后,使用水稳法制备的一种道路基层材料。
在道路工程中,水稳砂砾的配比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道路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因此,正确地计算水稳砂砾的级配用量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水稳砂砾级配用量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水稳砂砾级配用量计算公式如下:\[ G = \frac{{1000 \times V \times \gamma}}{{(1 + e) \times (1 + \omega)}} \]其中,G为水稳砂砾级配用量(kg/m³),V为水稳砂砾的体积配合比,γ为水稳砂砾的干容重(kg/m³),e为水稳砂砾的孔隙率,ω为水稳砂砾的含水率。
在实际应用中,水稳砂砾级配用量的计算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稳砂砾级配用量计算公式中各个参数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1. V(水稳砂砾的体积配合比),体积配合比是指水稳砂砾中各种颗粒的体积比例。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原材料的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可以确定水稳砂砾中各种颗粒的体积配合比。
通常情况下,水稳砂砾的体积配合比会影响到水稳砂砾的强度和密实度。
2. γ(水稳砂砾的干容重),干容重是指水稳砂砾在干燥状态下的单位体积质量。
干容重是水稳砂砾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水稳砂砾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实验或者参考相关标准确定水稳砂砾的干容重。
3. e(水稳砂砾的孔隙率),孔隙率是指水稳砂砾中孔隙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孔隙率是水稳砂砾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水稳砂砾的密实度和渗透性。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实验或者参考相关标准确定水稳砂砾的孔隙率。
4. ω(水稳砂砾的含水率),含水率是指水稳砂砾中所含水分的质量与干燥状态下的水稳砂砾质量之比。
含水率是水稳砂砾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水稳砂砾的强度和密实度。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实验或者参考相关标准确定水稳砂砾的含水率。
水稳基层全套自动计算表格

BGHT-JLDL
编号
HHL2013100301
任务单号 试验日期 试验规程 评定标准 试样名称 工程部位
湿试样质量 (g) 2834.6 2635.4
温度:19℃、相对湿度:61% 方孔筛、电子天平、烘箱
料场 水泥:粉煤灰:碎石=3.6:0.9:100
混合料含水量试验
试验次数 1 2 干试样质量(g) 2689.4 2495.6 含水量测值(%) 5.4 5.6 含水量测定值(%) 5.5 备注 /
5110
6 0.11
/ / /
/ / /
/ / /
5219 4 0.07ຫໍສະໝຸດ / / // / /
/ / /
/ / /
结论:
符合设计要求.
石灰剂量试验
试验次数 1 2 设计结合料 混合料湿 剂量(%) 质量(g) 4.5 4.5 1000.0 1000.0 查曲线得结合料剂量测值 (%) 4.3 4.2 结合料剂量测定值(%) 4.3 备注 /
水洗试验
试样编号 1 2 混合料湿质 混合料干 集料干质 量(g) 质量(g) 量(g) 5863 5952 5557 5642 5328 5409 水泥+粉煤 水洗后 水洗后小于0.075mm颗 集料中小于0.075mm颗粒 灰质量 0.075mm筛上 粒质量(g) 质量(g) (g) 质量(g) 441 212 229 5116 233 5223 419 186 平均通 累计筛 通过百 过百分 余百分 分率 率 率(%) (%) (%) 0.0 3.8 18.1 40.8 60.6 72.4 83.7 96.5 / / / 100.0 96.2 81.9 59.2 39.4 27.6 16.3 3.5 / / / / / / / / / 100.0 94.5 79.5 63.1 40.6 25.1 16.0 3.8 / / / 备注
路面基层水稳碎石配合比设计书

路面基层水稳碎石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JTJ034-2000《公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2.设计图纸二、试配要求1.集料级配符合下表要求:方孔筛尺寸(mm)31.5 26.5 19.0 9.5 4.75 2.36 0.6 0.075 a x*e(d9}!s X通过质量百分率(%)100 90~100 72~89 47~67 29~49 17~35 8~22 0~72.水泥与碎石的比例在(4:100~5.5:100)之间。
3. 水泥稳定碎石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应≥3.5MPa。
三、材料1.水泥:采用无锡恒安水泥,标号为P.O32.5,三天抗折强度为3.9 MPa,三天抗压强度为18.3 MPa,符合规范要求。
2.碎石:1#料为19~31.5mm, 2#料为4.75~19mm,3#料为0~4.75mm,均为宜兴碎石。
3.水:饮用水。
4.原材料按JTJ058-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规范要求,资料附后。
四、按JTJ034-2000《公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进行初步配合比的计算1.确定水稳碎石集料的组成:1.1根据以上三个集料的筛分结果,进行图解法集料组成设计,根据图解法设计计算三个集料的比例确定为:1#料(19~31.5mm):2#料(4.75~19mm):3#料0~4.75mm=34%:30%:34%%~1.2 根据以上三个集料的比例,进行取样做混合集料的筛分,结果符合《锡东大道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指导意见》要求。
2.根据《公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初步确定四个水稳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和确定四个配合比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2.1 根据《公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和以往经验初步确定四个水稳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为:①水泥:碎石=4:100;②水泥:碎石=4.5:100;③水泥:碎石=5:100;④水泥:碎石=5.5:100。
2.2 根据以上确定的四个配合比,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确定四个配合比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分别为:1号配合比:最大干密度为2.352g/cm3、最佳含水量为4.8%;2号配合比:最大干密度为2.359g/cm3、最佳含水量为5.0%;3号配合比:最大干密度为2.372g/cm3、最佳含水量为5.0%;4号配合比:最大干密度为2.380g/cm3、最佳含水量为5.2%。
水稳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配合比设计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招标文件技术规定;2)、《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3)、图纸设计要求;二、使用部位重庆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路面工程WLM2合同段底基层、基层三、配合比设计要求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d无侧限抗压设计强度≥3.0Mpa,强度控制范围3.0~5.0 Mpa;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7d无侧限抗压设计强度≥2.0Mpa,强度控制范围 2.0~4.0 Mpa。
2)、基层水泥剂量不得大于5.0%;底基层水泥剂量不得大于4.0%。
3)、混合料级配应为骨架密实型,并符合设计图纸范围要求。
4)、基层粗集料压碎值不得大于28%,最大粒径宜用31.5mm控制;水泥各项物理指标符合P.F32.5水泥,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大于6h。
四、原材料规格及产地1)、水泥:P.F32.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产地:重庆腾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2)、粗集料:碎石Ⅰ(20~30mm)碎石Ⅱ(10~20mm)碎石Ⅲ(3~10mm);产地:青木关碎石料场3)、细集料:石屑(0~3 mm);产地:青木关碎石料场4)、水:可饮用水5)、材料合成级配设计:碎石Ⅰ(20~30mm)、碎石Ⅱ(10~20mm)、碎石Ⅲ(3~10mm)、石屑(0~3 mm)分别进行筛分,借助计算机进行级配计算(见附表),得到各种材料的掺配比例:35:27:16:22,其合成级配符合设计级配要求。
五、室内试验1)、准备工作①检查试验仪器设备是否齐全,使之运转正常;②备足试验所需各种材料;③试验室工作人员:黄建胜、廖凯、伏立;2)、确定各种不同水泥剂量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根据以往经验和设计要求,先选用3.2%、3.7%、4.2%三种水泥剂量进行击实试验,其结果如下:3)、计算初步配合比分别以上表各种不同剂量的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计算每个无侧限试件重量(见下表),并以振动压实法制作,每种水泥剂量分别制作13个试件,每种料具体用量如下表:注:振动压实仪试模直径:152mm 高:150mm V=2722cm3基层、底基层按初步计算的比例如下:水泥剂量3.2% 最佳含水量:5.6% 最佳干密度:2.332g/cm3碎石Ⅰ:碎石Ⅱ:碎石Ⅲ:石屑=35:27:16:22。
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配合比计算书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2、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3、JTJ F20-2015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二、设计要求1、二级公路路面基层;2、水泥剂量5%;3、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3.0MPa,压实度≥98%。
三、原材料说明1、水泥:XX P.C 32.5复合硅酸盐水泥;2、碎石:XX料场;经筛分确定按大碎石∶小碎石∶石屑=40%∶25%∶35%;掺配,后级配满足设计要求,压碎值指标为13.7%;3、水:日常生活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1、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依据设计要求,水泥剂量为5%。
2、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将5%水泥剂量的混合料,按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T0804-1994)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表)3、测定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计算各材料的用量按规定制做150mm×150mm试件9个,预定压实度K为98%,计算制备单试件的标准质量m0:m0=ρd V(1+ωopt)K=2.378×2650.7×(1+4.7%)×98%=6467.6 g 考虑到试件成型过程中的质量损耗,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个试件质量增加1%,即 m0'=m0×(1+1%)=6467.6×(1+1%)=6532 g每个试件的干料总质量:m1=m0'/(1+ωopt)=6532/(1+4.7%)=6239 g 每个试件中水泥质量:m2=m1×α/(1+α)=6239×5%/(1+5%)=297 g 每个试件中干土质量:m3=m1-m2=6239-297=5942 g每个试件中的加水量:mw=(m2+m3)×ωopt=(297+5942)×4.7%=293 g故配制单个5%水泥剂量的试件各材料的用量为:水泥:m2= 297 g 水:mw=293 g大碎石:G大=5942×40%=2377 g 小碎石:G小=5942×25%=1486 g 石屑:G屑=5942×35%= 2080 g2)制备试件按上述材料用量制做试件,进行标准养生。
%水稳配合比计算书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2、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二、设计要求1、等外公路路面基层;2、水泥剂量5%;3、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3.0MPa,压实度≥98%。
三、原材料说明1、水泥: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碎石:经筛分确定按:碎石∶石屑=65%∶35%;掺配后级配满足设计要求,压碎值指标为13.7%;3、水:日常生活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1、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依据设计要求,水泥剂量为5%。
2、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将5%水泥剂量的混合料,按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T0804-1994)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表)3、测定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计算各材料的用量按规定制做150mm×150mm试件9个,预定压实度K为98%,计算制备单个试件的标准质量m0:m0=ρd V(1+ωopt)K=2.31×2650.7×(1+5.4%)×98%=6324.7g考虑到试件成型过程中的质量损耗,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个试件质量增加1%,即m0'=m0×(1+1%)=6324.7×(1+1%)=6387.9g每个试件的干料总质量:m1=m0'/(1+ωopt)= 6387.9/(1+5.4%)=6060.7 g每个试件中水泥质量:m2=m1×α/(1+α)=6069.7×5%/(1+5%)=288.6 g每个试件中干土质量:m3=m1-m2=6060.7-288.6=5772.1 g每个试件中的加水量:mw=(m2+m3)×ωopt=(288.6+5772.1)×5.4%=327.3 g 故配制单个5%水泥剂量的试件各材料的用量为:水泥:m2= 288.6 g水:mw=327.3 g碎石:G=5772.1×65%=3751.9g石屑:G屑=5772.1×35%= 2020.2 g2)制备试件按上述材料用量制做试件,进行标准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