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唐朝的对外交往

合集下载

第20课唐朝对外交往

第20课唐朝对外交往

东罗马金币 (唐都长安城何家村 窖藏)
在中国境内发掘的波斯琉璃盘
波斯武士斗野猪银盘
东罗马兽首玛瑙角杯
印度鎏金刻花银盒
粟特鹿纹银盘
主要外国使团来唐概况
国 大 新 波 天 日 百 高 拂 狮 家 食 罗 斯 竺 本 济 丽 菻 子 国 次 37 26 26 25 13 8 7 7 3 数
唐朝对外交往为什么会出现 盛况空前的局面? 政治条件 经济条件 统一安定 繁荣富强 吸引力
一 片 精 诚 照 太 清
鉴 真 盲 目 航 东 海
建筑 政治制度
日本平城京
唐朝长安城
服饰方面
唐朝仕女图
日本仕女图
货币
唐朝的开元通宝
日本的和同开珎
(始铸于621年) (始铸于708年)
文字、书法
阿 伊 江 久 己 之
ァ ィ ェ ク コ シ
安 以 宇 衣 於 加
ぁ ぃ ぅ ぇ ぉ か
社会风尚
慈恩寺的大雁塔 明代木刻《玄奘译经图》 (经塔)
玄奘回长安后, 专务翻译从天竺 带回来的佛经。 他精通梵文和国 语,经过19年的 努力,共译经论 75部1335卷,约 1300多万字,对 佛教的传播作出 杰出贡献。
从玄奘的事迹中你 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信念 毅力 智慧
……
唐与印度经济文化的交流
天竺 唐 互派使臣 绢和瓷器
安 倍 仲 晁 衡 麻 ) 吕
(
空 东渡可能遇到什么困难? 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什么贡献?
在日本传播佛教、医药知识、 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 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唐 唐 风 风 洋 洋 溢 溢 郭 奈 奈 沫 良 良 若 城 城 ——
舍 己 为 人 传 道 艺

第20课 唐朝的对外交往(导学案)

第20课 唐朝的对外交往(导学案)




1.唐朝时期,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鉴真和尚B.玄奘C.阿倍仲麻吕D.崔致远
2.右图是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他是()
A.高僧玄奘B.鉴真和尚
C.阿倍仲麻吕D.马可·波罗
3,“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下列哪个国家文化的影响()
A.新罗B.天竺C.波斯D.日本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唐朝与日本的对外交往,认同取长补短对国家发展、个人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树立积极对外开放交往的观念。
重点
盛况空前的中外交往是本课重点和难点
难点
盛况空前的中外交往是本课重点和难点
学习环节
导学内容
相关知识和感受




一、盛况空前的中外交往
1.唐朝时期的琉球岛是今天的__________。
课题
第20课唐朝的对外交往




知识目标
识记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基本史实,通过中国与天竺的史实,得出唐朝对外交往的开放性。
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课本完成“预习导引”内容,培养自己获取课本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思考和组内交流回答“问题导学”的内容,培养自己的分析、归纳能力。学会概述唐朝与日本友好交往的史实,学会比较唐长安与奈良称布局图。
5.唐招提寺是大堂高僧_______亲自参与修建的。
三、玄奘西游
1.贞观年间,唐朝高僧________只身前往佛教发源地______,潜心研究佛学,成为知名的佛教学者。
2.玄奘回国后,将西行所见所闻口授,由弟子写成《_____________》,这本成为今天人们研究中亚、南亚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击鞠”打马球 (波斯)
据《唐史》记载太宗 遣使至摩掲陀国(中印 度之古国 ),“取熬糖法, 即诏掦州上诸蔗,柞 沈如其剂,色味愈西 域逺甚”。
熬糖法 (天竺)
根据现存史籍记载的不完全统计,终唐一代,从域外传人的物品有百余种。其中物质方面 响矿物、动物、植物、手工业品;文化方面有乐器、乐曲、医药方、佛教经典。就物质 方面而言,矿物质有金、银、出火水精、玛瑞、赤玻璃、绿玻璃、绿金精等;传人的植物 则有人参、海西榴油、甘葛汁、波棱菜、酥菜、胡芹、浑提葱、郁金香、菩提树、黄桃、 金桃、银桃、龙脑香等;传人的动物则有果下马、驯犀、犀牛、驯象。白象。五色鹦鹉、 狗、豹、狮子、天狗、羚羊、白鹰等;传人的手工业品则有光明甲、明光销、铁甲雕斧、 金甲雕斧、鱼牙抽、朝霞圭由、黄丝、叠棉、木棉、大毛绣舞筵、长毛绣舞筵、葡萄酒 等等。
熬糖法天竺唐唐日本鉴真东渡传播天竺玄奘西游学习第20课唐朝的对外交往世界领先世界领先国力强盛国力强盛谦虚包容谦虚包容开明开放开明开放交通发达交通发达水路陆路水路陆路加拿大蒙特利尔唐人街英国曼彻斯特唐人街日本横滨唐人街法国巴黎唐人街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
国 大 新 波 天 日 拂 狮 王维有诗:“九天阊阖(chāng hé)开宫 殿,万国衣冠拜冕旒(miǎn liú )。”子 家 食 罗 斯 竺 本 菻
阊阖:传说中天宫的南门,也指皇宫的正门。 衣冠:文武百官。
(阿拉 伯半岛 等地) (朝鲜 半岛) (伊朗) (印度 半岛各 国) (东罗 马帝国)

天竺
学习 玄奘西游

2.日本“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1)“遣唐使”
遣唐使: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
向唐朝派出的遣唐使团, 前后达19次之多。

唐朝的对外交往课件

唐朝的对外交往课件

日本
拂 菻
波斯
长安 大食洲
唐朝时候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们要飘 洋过海、不远万里地到中国来?
原因: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 定,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通发达 例如:日本派遣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 到中国吸取唐朝文化; 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 学习中国文化。
• 为什么去?有何主要贡献?
公元642年,43岁的玄奘携带历年搜 集的佛教经典回国,于645年正月廿四 被唐太宗李世民以国礼迎回长安。他执 笔完成了《大唐西域记》,成为极有价 值的古代史地文献。他从印度带回大小 佛经经典520卷,凡657部;把老子的 《道德经》和《秦王破阵乐》译成梵文。 最重要的是,他用了19年的时间进行译 经工作,翻译印度佛经75部,共1335卷, 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玄奘西游
3.《西游记》中的唐僧与唐代 的高僧玄奘能不能画等号?为 什么? 请讲结合课本31页,讲述玄 奘西行的故事
……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融解), 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 难陵犯。……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 没,难以全生。 ——《大唐西域记》
“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 “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
鉴真坐像
5年后,66岁高龄的 失明老人鉴真,毅然再 次登上东渡的航船。而 这次他终于如愿地踏上 了日本的土地,信守了 自己的承诺……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 郭沫若
鉴真大师是什么时候去日本的? 为什么要去日本?产生了什么作用?
鉴真坐像回国“省亲 ”
1980年4月,鉴真大师坐像在日本唐招提寺长老森本 孝顺的护送下,先后在扬州、北京展出,受到中国人 民的热烈欢迎。

《唐朝的对外交往》同步课件

《唐朝的对外交往》同步课件

二、日本“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日本长崎县五岛市的三井乐町,是历史上日本遣唐 使的最终起锚地,当地居民以此为荣,自号“遣唐 使之乡”。图为当地建造的颇具规模的遣唐使之乡 馆内陈列的有关遣唐使的资料和模型。
日本遣唐使 日本遣唐使船模型图
《哭晁衡行》
日本晁衡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和尚带的宠物猪看起来没什么作用,只是 充当旅途的解闷工具罢了,据说它一口气吃了 四只西瓜,把和尚、佣人、猴子的一份都吃了。
那个佣人却什么用也没有,整天担着一副 破行李,听任摆布。
和尚花了13年才到了印度,寻了一些印度 佛经,像得了宝贝一样回国了。
学生们听罢非常惊讶:一是想不到中国人 这么热衷冒险,二是想不到1000年前中国人就 喜欢宠物猪了。
大雁塔
慈恩寺的大雁塔,初建时只 有5层。相传是为了保存玄奘 由天竺带回的佛经而扩建, 最上层即为玄奘藏经之所, 故又称“经塔”。
《大唐西域记》书影
《大唐西域记》记述了玄奘西行亲历地区和国家的见闻与概 况,成为研究中亚和印度半岛等地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
长安
唐朝开放交流与强盛的关系
• 唐朝强盛,才对外国有吸引力; • 唐朝强盛,才敢于开放(开放是一个民族自
——李白:《李太白集》
诗人的友谊
晁衡,日本人,原名阿部仲麻吕。开元
五年(717),年二十,留学中国。卒业后 留唐作官。大历五年(770),卒于长安。 天宝十二载(753),衡与日本遣唐使藤原 清河等人同船返日,在海上遇风,与别 的船失散,漂流到安南(今越南),后又 辗转回到长安。当时误传晁衡遇难,李 白听到这一消息,写此诗以志悼念。
玄奘译经图
唐代包裹佛经的袱布
(原藏于敦煌石室)

第20课 唐朝的对外交往

第20课 唐朝的对外交往

第20课 唐朝的对外交往
一、盛况空前的对外交往—原因
传播
开 放 政策条件
并 吸纳 开放的对外政策
设计意图
全面了解唐朝盛 况空前对外交往出 现的原因,感受唐 朝强大的吸引力。 (解决教学难点) 并自然过渡到后面 的学习。
北京版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第20课 唐朝的对外交往
北京版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第20课 唐朝的对外交往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马球传 入中国和向天竺学习熬糖法。
设计意图
感受唐朝兼容并 包、博大精深的文 化底蕴,激发国际 交流的意识。感悟 双向交流与融合是 中华民族历史发展 进程中的重要动力。
北京版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艺作品与客观历史的区别。
通过对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的分析,提高归

纳、整理、分析问题和捕捉历史信息的能力。
学 目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语言讲授、历史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的解 析,初步学习运用史料学习历史的方法。

通过学习,认识到繁盛的唐朝对周边国家所产生
的巨大影响,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
情感态度 发展,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树立开放交流 价值观 的意识;通过玄奘和鉴真的故事,学习他们为求真知
而努力、不畏险阻的精神,并感悟双向交流与融合是
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动力。
北京版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20课 唐朝的对外交往
教学重点 鉴真东渡与玄奘西游 教学难点 盛况空前的中外交流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技术准备
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第20课唐朝对外交往

第20课唐朝对外交往

三、广纳异域精粹——玄奘西游天竺
初识玄奘
片请 ,大 有家 什对 么比 区一 别下 ?这 两 幅 图
玄奘
《西游记》剧照
初识玄奘
玄奘 (600—664) 又称三藏法师,本名 陈祎,今河南偃师人。 13岁,出家洛阳,学 习佛法。
玄奘画像
那烂陀寺遗址
帕米尔高原
高昌国
玉门关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45年,玄奘携600多部梵文佛经回到长安,受到盛大欢迎。 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等前去迎接。
3.下列著作反映玄奘西行取经所见所闻的是( ) A.《西游记》 B.《大话西游》 C.《西行漫记》 D.《大唐西域记》
4、先后10多次向中国派出遣唐使的国家是( ) A.新罗 B.波斯 C.大食 D.日本
5、被日本人民誉为“天平之甍”的唐朝僧人是 A.鉴真 B.玄奘 C.甘英 D.唐太宗 6、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唐朝时期的僧人;②都为中外文化交 流 做出了贡献;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 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生活中的历史
社会风尚
生活中的历史
节令方面
重阳节 端午节
走进鉴真
鉴真和尚 (688~763): 出生扬州,少有 大志,出家学佛, 成为当时著名的 律宗大师。
鉴真坐像图 被日本定为国宝
感悟鉴真
《鉴真东渡图》
纪念鉴真
唐招提寺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鉴真袋
纪念鉴真
鉴真盲目航东海 鉴 一片精诚照太清 真 舍己为人传道义 热 唐风洋溢奈良城 -- 郭沫若
纪念玄奘 中国自古以来就 共译出佛经75部1335 有埋头苦干的人 卷,1300多万字。 有拼命硬干的人 弟子按他口述的经历 有舍身求法的人 整理出《大唐西域记》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第二十课 唐朝的对外交往

第二十课  唐朝的对外交往
初一历史教材
第二十课唐朝的对外交往
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3.识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
二教学重点:
唐朝盛况空前的对外交往。
三教学难点:
唐朝出现盛况空前的对后教,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课题
提示和补充答案
2.当时主要交通工具会有哪些?
提示和补充答案
3.结合当时交通情况,说明当时对外交往状况如何?
提示和补充答案
解说:
就在这种交通条件下,唐朝有两位僧人为传播大唐文化,历经千难万苦,终达目,修成正果。那么这两位僧人是谁呢?导入下一步骤
1.学生读图识图
2.同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陆路与海路
船、马、马车、骆驼
1.学生看图片资料
2.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3.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唐朝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影响,特别是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很深远。
这就归功于唐朝繁荣而频繁的对外交往。
“归功于”一词用得准确吗?
学生自学
提问:
1.唐朝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能吸引众多外国人纷纷前来?
提示和补充答案
2.唐朝中外交流盛况空前突出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提示和补充答案
5.为什么说玄奘是杰出的文化使者?
提示和补充答案
6.由玄奘口诉,其弟子写成的一部书是什么?
提示和补充答案
7.结合玄奘负笈图,说说在他身上能看到的一种可贵精神是什么?
提示和补充答案
学习唐朝的制度和文化知识
积极传播唐朝的各种文化,推动了日本的社会改革
不达目的,永不放弃
艰辛,漫长而困苦的旅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
“唐风洋溢奈良城”
鉴真东渡图
日本收藏的唐紫檀木琵琶
玄奘西游天竺
长安玄奘墓塔
《大唐西域记》写本 大唐西域记》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 盛况空前的中外交流
大食人俑
大食金币 (唐长安出土,是 唐长安出土, 唐长安出土 中国境内发现最 早的阿拉伯铸币) 早的阿拉伯铸币
与波斯、大食通好
鉴真干漆夹坐像
鉴真纪念堂和鉴真坐像(扬州大明寺内) 鉴真纪念堂和鉴真坐像(扬州大明寺内)
鉴真纪念堂
大明寺鉴真坐像
1963年 鉴真圆寂1200 周年。 1200周年 1963 年 , 鉴真圆寂 1200 周年 。 中日 两国人民在扬州共同举行了隆重的纪 念活动,并为兴建鉴真纪念堂奠基。 念活动,并为兴建鉴真纪念堂奠基。 1973年,纪念堂建成, 1973年 纪念堂建成,

玄奘西行
《大唐西域记》写本 大唐西域记》 长安玄奘墓塔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返回
唐朝的对外交往
唐鉴真与玄奘有哪些共同点? 唐鉴真与玄奘有哪些共同点?
两人都是僧人,都生活于唐代, 都对邻邦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 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为了 完成自己的使命都出生入死, 历尽艰辛,都有一种顽强的毅 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唐朝的对பைடு நூலகம்交往
4.玄奘西游 4.玄奘西游
■ 玄奘西游
…… 山谷积雪 , 春夏合冻 , 山谷积雪, 春夏合冻,
虽时消泮(融解) 寻复结冰。 虽时消泮(融解),寻复结冰。 经途险阻,寒风惨烈, 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 难陵犯。 暴风奋发, 龙,难陵犯。……暴风奋发, 暴风奋发 飞沙雨石,遇者丧没, 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 全生。 全生。

次 37 26 26 25 13 数
8
7
7
3
《礼宾图》局部 礼宾图》
九天阊阖(chānghé 九天阊阖 传说中的天门; 传说中的天门;皇 宫的正门)开宫殿 开宫殿, 宫的正门 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mianliu
——王维 王维 (陕西省乾县乾陵章怀太 子墓墓道东壁壁画。 子墓墓道东壁壁画。 壁画反映了外国使者由唐 朝官员引导拜见唐朝皇帝 的情景。 的情景。 反映了外交的盛况。 反映了外交的盛况。每年都 有大批外国使节、商人、 有大批外国使节、商人、留 学生来到长安。约有20万人。 学生来到长安。约有20万人。 20万人 还有外国人在唐朝中央政府 里任职。 里任职。
奈 良
■日本“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日本“遣唐使”
唐招提寺
由鉴真及其弟子, 由鉴真及其弟子 , 设 建造、 完成。 计 、 建造 、 完成 。 整 个建筑深受中国盛唐 建筑风格影响。 建筑风格影响 。 寺中 主殿金堂面阔七间, 主殿金堂面阔七间 , 进深四间, 进深四间 , 单檐庑殿 顶 , 八根廊柱并列在 台基上。 台基上 。 唐招提寺被 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罗马金币
在中国境内发掘的波斯琉璃盘 大食旅行者陶俑
4.玄奘西游 玄奘西游
阿倍仲麻吕
阿倍仲麻侶碑(位于陕西西安兴庆宫公园内)
4玄奘西游 玄奘西游
玄奘西行
玄奘像 玄奘西行路线图
《礼宾图》 礼宾图》
阖开宫殿,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万国衣冠拜冕旒
——王维 王维
唐朝的对外交往
玄奘译经图
■ 玄奘西游
慈恩寺的大雁塔,初建时只有5 慈恩寺的大雁塔,初建时只有5层。相传是 为了保存玄奘由天竺带回的佛经而扩建, 为了保存玄奘由天竺带回的佛经而扩建,最 上层即为玄奘藏经之所,故又称“经塔” 上层即为玄奘藏经之所,故又称“经塔”。
■ 玄奘西游
《大唐西域记》书影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12卷 玄奘口述, 大唐西域记》共12卷,玄奘口述,其弟子 辩机撰文。书中记述了玄奘西行亲历地区和国 辩机撰文。 家的见闻与概况, 家的见闻与概况,成为研究中亚和印度半岛等 地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 地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


是在参照中国汉字草书和楷书偏旁的基础上创制 而成的。
3、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第五次渡海遭遇台风,失败。 第五次渡海遭遇台风,失败。 在海上漂泊了14 14天 在海上漂泊了14天,到了海南 鉴真因暑热患眼疾, 岛。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 失明。 失明。 753年 753年,鉴真一行终于抵达今 日本九州。 日本九州。第六次东渡成功
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 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 日本著名古寺, 年竣工。 日本著名古寺,770年竣工。 年竣工
■日本“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日本“遣唐使”
鉴真在日本生活了十几年, 鉴真在日本生活了十几年, 广泛传播佛教, 广泛传播佛教,还把唐朝 的建筑艺术和医学等文化 传到日本。 传到日本。他亲自参与了 唐昭提寺的修建, 唐昭提寺的修建,至今保 公元763 763年 存完好 。公元763年,鉴 真在唐招提寺圆寂, 真在唐招提寺圆寂,葬于 日本。在他逝世前, 日本。在他逝世前,其弟 子按其真容制作了鉴真干 漆坐像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 玄奘西游
佛教圣地鹿野苑
佛教圣地菩担伽耶
■ 玄奘西游
印度那烂陀寺遗址
■ 玄奘西游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公元645年 玄奘携600多部梵文佛经回到 公元645年,玄奘携600多部梵文佛经回到 645 600 长安,受到盛大欢迎。 长安,受到盛大欢迎。唐太宗派宰相房玄 龄等前去迎接。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龄等前去迎接。《玄奘取经回长安图》生 动描绘了玄奘归来时受到盛情迎接的场景。 动描绘了玄奘归来时受到盛情迎接的场景。
2.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⑴政治制度 ⑵建筑 ⑶文化 ⑷风俗习惯
图中所列的ぁ ぃ ぅ ぁ 安 ぇ ぉ か分别是中国 阿 ィ ぃ 以 文字安、以、宇、衣、 伊 ァ 宇 於、加的草体,ァ是 ェ ぅ 江 衣 行书“阿”的左旁, 久 ク ぇ ィ是“伊”的左旁, 於 ェ是“江”的右旁, 己 コ ぉ 之 加 ク是“久”的前两画, シ か コ是行书“己”的前 两画,シ是“之”的 シ 行书。 日本从公元8世纪起有了自己的文字。日语的文字由 汉字和假名两套符号组成,并混合使用。假名是日文的 字母,以音节为单位,包括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字体,
■ 玄奘西游
玄奘回长安后, 玄奘回长安后, 专务翻译从天竺带 回来的佛经。他精 回来的佛经。 通梵文和国语, 通梵文和国语,经 20余年的努力 余年的努力, 过20余年的努力, 共译经论75 75部 共译经论75部1335 1300多万字 多万字, 卷,约1300多万字, 对佛教的传播作出 杰出贡献。 杰出贡献。
1980年 1980年4月13日,鉴真大师坐像,在日本唐招提 13日 鉴真大师坐像, 寺长老森本孝顺的护送下,由日本运抵上海, 寺长老森本孝顺的护送下,由日本运抵上海,抵 达扬州大明寺,先后在扬州、北京展出, 达扬州大明寺,先后在扬州、北京展出,受到中 国的热烈欢迎。 国的热烈欢迎。邓小平会见前来参加鉴真大师坐 像回国巡展活动的日本唐招提寺等日本朋友。 像回国巡展活动的日本唐招提寺等日本朋友。
《中国历史》 上册 中国历史》 第 20 课
北京市杨庄中学制作
一、盛况空前的对外交流 政治:国家统一安定强盛, 政治:国家统一安定强盛, 条件: 经济文化: 条件: 经济文化:经济繁荣文化先进 外交: 外交:开放的对外交往政策 交通: 交通:海陆交通发达
国家
大 新 波 天 日 百 高 拂 狮 1.海陆交通发达 1.海陆交通发达 食 罗 斯 竺 本 济 丽 菻 子
2.地区广泛、 国家多( 多个)、交往频繁 多个)、 2.地区广泛、 国家多(70多个)、交往频繁 地区广泛
陆路 海路
从 长 安 出 发
路 海 路
二、唐朝和日本印度的交往 1.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 13次 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 1.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 13次) 日本遣唐使
西汉时期,日本就有30 西汉时期,日本就有30 多个小国与汉朝有往来, 多个小国与汉朝有往来, 唐朝时, 唐朝时,日本正处于奴 隶制瓦解阶段, 隶制瓦解阶段,对唐朝 的这个封建社会的盛世 极为推崇。因此, 极为推崇。因此,它向 唐朝派遣的使者、 唐朝派遣的使者、留学 生和学问僧" 13次之 生和学问僧"达13次之 多,其他官员和留学生 来唐最多一次达五六百 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