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主要作战地图

合集下载

兰州战役

兰州战役

兰州战役过程
马步芳鉴于兰州决战的胜负是其存亡的关键,
遂以秦陇兵团第82、第129军和2个骑兵师、3 个保安团等约5万人防守兰州,重点据守南山 各要点和城区;以第91、第120军和马鸿逵部 第81军共3万余人控制兰州东北的景泰、靖远 和打拉池地区,保障兰州左翼安全;以新组 成的骑兵军约2万人控制兰州以南的临洮、洮 沙(今太石)地区,保障兰州右翼安全.
在此期间,胡宗南为策应马步芳部作战,
以4个军向西和、宝鸡、虢镇进攻,第18 兵团向其展开反击,歼胡宗南部3700余 人,迫其南撤。第64军在海原地区将马 鸿逵部援兰兵团阻于海原以北地区。 历时25天的兰州战役,共歼国民党军4.2 万余人

兰州战役指挥部旧址
榆中县连搭乡乔家 营村曾是解放兰州 战役时中国人民解 放军第一野战军的 前线指挥部,时任 第一野战军司令员 兼政治委员的彭德 怀曾在乔家营村运 筹帷幄,指挥解放 兰州的战役。如今 兰州解放已近58年, 乔家营村已不是当 年贫穷的小山村, 但第一野战军前线 指挥部的旧址却早 已残破不堪,村民 们盼望恢复这座极 具爱国主义教育意 义的革命场所,为 后人留下一份宝贵 的遗产。
历史意义
此战,是我军为解放全西北而与敌进行的一
次决战,也是西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 激烈的一次城市攻坚战。第一野战军以伤亡 8700余人的代价,共歼灭国民党军马步芳部 42360人,其中俘敌24630人,毙伤13480人, 起义1250人,投诚3000人,这一胜利,使西 北敌军主力丧失大半,推翻了马步芳家族在 青海、甘南数十年的封建统治,为人民解放 军为进军宁夏、新疆,全部解放西北奠定了 基础。
一九八八年 十月,榆中县 人民政府在 兴隆山卧龙 湾建立革命 烈士林园 ,将分葬在各处 的九百一十 名烈士合葬 在这里。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辽沈战役示意图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名称:辽沈战役地点:吉林、辽宁时间: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参战东北野战军,国民党军参战方兵力:东北野战军 70万人国民党军 55万人伤亡情况:东北野战军伤亡6.9万人国民党军伤亡47万人方:结果: 东北野战军胜主要指挥官: 林彪,罗荣桓,卫立煌,杜聿明辽沈战役背景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向共产党的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国共大规模内战全面爆发。

战争进入第三年,即1948年7月初,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已由战争爆发时的3.14比1,变为1.3比1。

同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抓住有利时机,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决战方向首先指向形势于己有利的东北。

1948年8月,解放战争的第三年,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控制了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

国军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队共约55万人,但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

由于部分北宁铁路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长春、沈阳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已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匮乏。

当时东北是全国唯一一个人民解放军军力超过国军的地区,因此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把决战的第一个战场选在东北。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产粮区,也是侵华日军最早侵占的地区。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东北即成为国共两党两军争夺的焦点。

战前计划中国国民党蒋介石和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对东北战局深感忧虑,处于欲守无力、欲撤难舍的状态,故将主力辽沈战役收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孤立地区,采取集中兵力,重点守备,相继打通北宁线的方针。

作战目标:放弃补给不易的长春及沈阳,防止东北野战军进入山海关,安定关内局势,伺机转攻收复东北。

三大战役及示意图.doc

三大战役及示意图.doc

三大战役示意图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开始,11月2日结束。

战役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民解放军攻占锦州,切断北宁线,把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堵在关外。

当东北解放军包围锦州后,国民党为了打通北宁线,蒋介石亲自飞到北平和沈阳,调华北山东烟台和锦西敌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从沈阳地区调新一、新六军等共11个师组成“西进兵团”,增援锦州。

东北野战军在塔山顽强阻击“东进兵团”,使其不能与锦州之敌靠拢,又在彰武、新立屯以东之黑山地区阻击“西进兵团”。

10月15日,解放军解放锦州,俘剿总副司令范汉杰和第六兵团司令卢浚泉等9万多人。

17日长春之敌一部起义、一部投诚。

第二阶段是围歼“西进兵团”廖耀湘兵团。

锦州解放后,蒋介石命令廖耀湘兵团继续西进,夺回锦州,打通北宁线,但遭到解放军英勇阻击,并将其包围在黑山、打虎山地区,至25日,全歼廖兵团5个军,包括国民党军队的五大主力新一军和新六军。

第三阶段是解放沈阳、营口。

卫立煌逃脱。

辽沈战役歼敌47万余人,东北全境解放。

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结束。

战役也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歼灭黄百韬兵团,孤立徐州。

11月7日,黄百韬兵团西撤向徐州靠拢。

同日,徐州北的敌军在第三绥靖区副司令、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张克侠率领下,2.3万余人在台儿庄起义。

华东野战军立刻通过第三绥靖区南下直插徐州东陇海路,堵住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将其包围在碾庄地区,予以歼灭。

第二阶段是歼灭黄维兵团,合围杜聿明集团。

当黄百韬兵团被包围后,蒋介石从平汉路调黄维兵团向宿县前进,企图救援黄百韬。

11月25日,中原解放军将黄维兵团12万人在双堆集地区包围。

蒋介石见黄维兵团被包围,决定放弃徐州,命令杜聿明南下救援黄维兵团。

12月1日,杜聿明率三个兵团放弃徐州向西南逃跑。

华东野战军分路追击,在河南永城县陈官庄地区予以包围。

12月15日全歼黄维兵团,俘黄维等人。

第三阶段歼灭杜聿明集团。

1948年12月,为稳定北平傅作义部不南撤或西逃,中央军委曾命令淮海前线在歼灭黄维兵团后,暂不作歼灭杜聿明集团的行动。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PPT课件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PPT课件

知识结构
解放区的 土地改革
•联系旧知 •巩固练习
原因 内容
以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已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
《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地改革总路线
结果
解放区一亿多无地或少 地的农民分到土地
意义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 的积极性,保证了解放
战争迅速取得胜利。
返回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疑难解析 影像资料 能力测试 拓宽视野

25、牵念,轻捻着如风的时光,无奈捣碎着凌乱的思想,这样一个微凉的夜,心,为谁妖娆,为谁感伤。

26、悲伤逆流成河我为谁而不顾一切。

27、因为你,我懂得了什么是遗憾。
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总路线。
返回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疑难解析 影像资料 能力测试 拓宽视野
能力测试 选 择 题 材料解析题 问 答 题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
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 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部分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 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疑难解析 影像资料 能力测试 拓宽视野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疑难解析 影像资料 能力测试
•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 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 战略决战的胜利
链接…… 链接…… 链接……
拓宽视野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疑难解析 影像资料 能力测试 拓宽视野
知识结构
战略决战 的胜利
•疑难解析 •音像资料 •巩固练习
背景 过程 意义 原因

解放战争之三大战役 ppt课件

解放战争之三大战役 ppt课件

• 时间: 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
• 地点:今辽宁省、吉林省
• 参战方:东北野战军,国民党军
• 参战方兵力:东北野战军 70万人

国民党军 55万人
• 伤亡情况:东北野战军 伤亡6.9万人
国民党军 伤亡、被俘47万

• 主要指挥官(共):林彪、罗荣桓、
刘亚楼
解放战争之三大战役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东北野战军在辽宁省 义县至河北省滦县300余公里战线上向国民党军发起进 攻。至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孤立了锦州。1948年 10月14日,攻锦集团发起总攻。经31小时激战,于15日 攻克锦州,全歼守军10万余人。锦州被克后,困守长春 的国民党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在东北野战军强大的军 事压力和政治争取下,于1948年10月17日率所部2.6万 余人起义。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
第一阶段:锦州会战
解放战争之三大战役
• 1948年10月18日,蒋介石飞赴 沈阳部署“总退却”,严令西 进兵团继续前进,在东进兵团 配合下重占锦州。19日,东北 野战军领导人决定采取诱敌深 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在辽西 地区围歼西进兵团。东北野战 军10个纵队在黑山、大虎山以 东,饶阳河以西,无梁殿以南, 魏家窝棚以北约120平方公里的 地区内,对西进兵团展开大规 模围歼战,各部大胆穿插,分 割围歼。至28日拂晓,辽西围 歼战结束,全歼西进兵团5个军 12个师(旅)共10万余人,其中包 括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 的新1军和新6军,生俘中将司 令官廖耀湘,从而取得了辽沈 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第二阶段
解放战争之三大战役
歼灭黄维兵团于浍河、淝河之间的战斗
1948年12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 总攻阶段。解放军暂缓了对包围内 的杜聿明部的攻击,向他劝降,虽 然没有成功,但也使其弹尽粮绝、 士气全无。期间国军也计划突围, 但以失败告终。20天后,华野发动 了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 团,杜聿明被俘。徐州剿匪总司令 部前进指挥部副主任兼第2兵团司 令官邱清泉阵亡,第13兵团司令官 李弥逃脱。李延年第6、刘汝明第8 兵团随后放弃淮河以南、长江以北 地区,撤往江南,淮海战役结束。

解放战争战线变化形势图

解放战争战线变化形势图

A
70
1947.10.17-26 辽阳战役
A
71
1947.11.2 青岛“十一二”惨案
A
72
1947.11.3 解放军被迫撤出青岛
A
73
1947.11.6-9 全国多地爆发罢工事件
A
74
1947.11.10-14 山东解放区局势恶化
A
75
1947.11.18 南京下关惨案
A
76
1947.11.27 国民党颁布【戡乱总动员】
1946.6.2 国民党开始进攻中原解放区
A
13
1946.6.7 国民党军占领洛阳
A
14
1946·6.13 国民党军大举进攻东北解放区, 中原解放区局势进一步恶化
A
15
1946.6.20 中原解放军撤往山东
A
16
1946.6.22-7.3 延边战役,解放军击败国民 党军,取得胜利
A
17
1946.7.13 哈尔滨解放
A
37
1946.12.2 解放军收复登州
A
38
1946.12.17 平汉-粤汉铁路大罢工
A
39
1946.12.21 国民党政府颁布宪法
A
40
1946.12.25-30 北平学生运动爆发
A
41
1947.1.3——1.13 解放军分批进入沂蒙山区
A
42
1947.1.20-2.15 晋冀鲁豫解放区创立
A
84
1948.3月-4月 国共第一次和谈
A
85
1948.5.3 国民党不宣而战,第一次和谈破 裂
A
86
1948.5.10-19 鲁西战役

解放战争战线变化形势图

解放战争战线变化形势图

1946.10.21 国民党军大举进攻青岛
1946.11.10 青岛战役进入僵持阶段
1946.11.23 滨江战役
1946.12.2 解放军收复登州
1946.12.17 平汉-粤汉铁路大罢工
1946.12.21 国民党政府颁布宪法
1946.12.25-30 北平学生运动爆发
1947.1.3——1.13 解放军分批进入沂蒙山区
1948.6月下旬 豫西战役
1948.7月上中旬 辽西大战
1948.8月上旬 鲁南战役
1948.8月下旬 滨江战役
1948.9.3 榆树战役
1948.9.9 九台战役
1948.9.14 锦州会战
1948.9月下旬 辽东战役
1948.10.3 长春解放
1948.10.6 山海关战役
1947.8.21 延安光复
1947.8.28 通化战役
1947.9.4 铁岭战役
1947.9.15 平山战役

1947.9.23-10.11 邢台战役
1947.10.17-26 辽阳战役
1947.11.2 青岛“十一二”惨案
1947.11.3 解放军被迫撤出青岛
1947.11.6-9 全国多地爆发罢工事件
1947.5.9 解放军取得孟良崮战役胜利;陕北羊 马河战役
1947.5.15-22 解放军撤离绥德,蟠龙战役
1947.5.25 响水战役
1947.5.28-6.4 解放军二占绥德
1947.6.6-6.8 晋冀鲁豫解放军南下
1947.6.10 商洛战役
1947.6.15 确山战役
1947.6.18 信阳战役
1946.9.9 第二次涟水战役失败,解放军主动撤 出苏北

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平津战役示意图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作平津战役,台湾称作平津会战)是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进攻,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52.1万人,控制北平、天津及华北大片地区。

名称:平津战役地点:平津一线地区时间: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结果:解放军胜伤亡情况:解放军伤亡3.9万人国民党军损失52万人参战方:中国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主要指挥官: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傅作义目录战争简介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战役前的军事形势方针与部署战役经过评价意义纪念馆战争简介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战役前的军事形势方针与部署战役经过评价意义纪念馆展开平津战役示意图战争简介英文:Beiping-Tianjin Campaign俄语:Beiping-Тяньцзинькампании Мемориал平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由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指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

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个“剿匪总司令部”、1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50个整师及非正规军4个师,共52万余人的巨大胜利,基本上解放了京津地区。

使古都文物完整的保存下来。

平津战役的胜利,连同辽沈和淮海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的精锐师团丧失殆尽。

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已经基本确定。

国共损失比:13.3:1辽沈战役胜利结束1948年11月初,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上进行的第一个战略决战性战役辽沈战平津战役役胜利结束,歼灭国民党军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卫立煌所部47.2万人,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